當前位置:首頁 » 經典古典 » 如何勸學生讀經典

如何勸學生讀經典

發布時間: 2023-09-20 15:45:24

Ⅰ 怎樣勸大家好好閱讀中國經典名著

大數據時代,青少年要學的東西,比老一輩當年多得多、新得多,以至於大家都在呼籲給孩子們減負,自己贊成減負,但是什麼該減,什麼不該減,大有講究。

先理清一下什麼叫做名著

什麼是經典名著?

別把學校推薦的,考試必考的,都叫名著。比如四世同堂。或許那隻是考試的需要而已。或者至少是考試的教條,讓名著也顯得面目可憎起來,完全沒有名著那種跨越歷史的光彩。

別把當代主流價值觀推薦的名著都當名著,比如《紅岩》、《鋼鐵是怎麼樣煉成》的。當代總是短暫的,而名著往往源遠流長。更何況,一個國家,一個政治組織,一個物慾狂歡者的社會,在文化主張方面,往往缺乏貫通歷史的眼光,更難改其慣性。

別把文學名著當作全部的名著。言必稱四大名著的書單和言必稱紅色經典一樣粗鄙。在歷史、科學、藝術、哲學等領域,人類的積淀也格外豐厚。

別把別人說的名著當作名著。國人最喜歡看權威的別人話是,少問自己的內心,但00後的少年一代,恐怕會有全新的局面吧。

理性認識青少年的漠視

名著之所以有名,都已經過漫長的歷史,語言形式都比較舊,和能夠迅速打動孩子的流行語言體系有些隔膜。比如,唐詩宋詞元曲和明清小說。雖然明清小說有點半文半白了,但還是舊的語言。名著老舊的,不光是文字形式,還有部分內容。就唐詩宋詞四大名著而言,其中能夠讓這個世代的少年們產生共情的,也都越來越少呢。

青春期的少年,正處在被荷爾蒙控制的美好時期,愛憎既粗魯直接又黑白分明,既濃烈又喜新厭舊……他們真正能體察名著的美好的武力值,還在提升過程中。所以大多數少年不喜歡是正常的。但我們更要相信,今天他們喜歡和不喜歡的,都不是最終結局。

名著的葯效

不看名著的孩子,也許在中國式考試的環境下,會稍微有點吃虧,無非就是考試少幾分而已。就一個少年的成長而言,無關大局。

而且,讀多少名著,對於當前少年們成長中的問題,雖非無關痛癢,更無一吃就靈的明顯療效。少年們喜歡上最好,沒有喜歡也沒關系,在他們成長過程中,他們還將一次次滴和那些真正的名著不期而遇。

等到少年們成人,生活已經給了他們很多難得的體驗——在社會競爭中備受挫折或者大放異彩,在異性交往中遍體鱗傷或者盡享甜蜜,在朋友圈中孤立無援或者人氣飆升……他們會重新想起那些年在課堂上他們背誦過的名句,並且感觸良多——比如,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比如,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比如:

這是一個最

Ⅱ 如何指導學生進行經典誦讀

傳統經典詩文,語言精煉,對仗工整,具有節奏美、韻律美,非常適合學生誦讀,一卷在手,朗朗上口。如何指導學生誦讀經典詩詞?在教學實踐中,我主要嘗試運用了以下幾種方法:
1、挖掘教材,實現「法」的引導 。小學語文教材中選編的詩文都是歷代名篇佳作,不僅內涵豐富,而且具有很高的審美價值和很強的藝術感染力。首先讀懂教材中的經典。以教材中的經典為載體,教會學生學習經典的方法,並運用所學方法讀懂經典,運用經典。其次結合教材補充經典。小學語文教材按單元主題來編排,每個單元分別滲透了愛心、惜時、誠信、勤奮等內容。針對每一單元的內容,組織各年級老師將傳統詩文中表現相關單元主題的經典名篇等進行整理,呈現於學校網站上。布置預習課文時將相關網址提供給學生,供他們查閱、搜集相關資料。教學中老師們還適時、適量地為學生拓展經典內容讓學生誦讀、積累,拓寬孩子們的視野,激發孩子們學習經典興趣。
2.引導巧背,實現「量」的積累 。古人雲:為文之道在於厚積而薄發。小學生只有背誦大量的經典詩文,實現「量」的積累,才能充分地汲取古詩文的精華,得到經典文化的浸潤,從而豐富自己的語言。在教學中我主要以下幾種方法引導學生巧背,實現「量」的積累:
(1)表演背。經典詩文不是無情物,根據兒童的年齡特點,讓他們在背誦時,加上適當的語氣和動作,邊背誦邊表演,增進對經典詩文的理解,從而與作者的情感產生共鳴。此法多用於低中年級學生。例如,一年級學生背誦《望廬山瀑布》,當背到「生紫煙」、「掛前川」、「三千尺」、「落九天」這些詞語時,老師除了指導他們背誦的語氣外,還引導學生用動作表現出瀑布的美麗壯觀和從高空落下的動態。恰當的語氣和體態語能促進小學生的記憶與理解,加深了印象,提高了興趣。從而促使其背得快,記得牢。
(2)據意背。是根據詩的內容進行分類背誦的一種形式。如將詩分為寫景詩、敘事詩、抒情詩、言志詩等,每一大類還可分成若干小類。如「觀自然風光,游山水園林」類的寫景詩:《西湖》《山行》等;「播種理想、放飛希望」類的「言志」詩:《石灰詠》《無題》等;「友情難忘、友誼天長地久」類的「送別」詩:《別董大》《贈汪倫》等。引導學生據意背能促使他們分類清,背得多。
(3)據時背。是根據經典詩文所反映的時令進行分類背誦的一種形式,它能促使學生從時間的角度把握古詩文的脈搏,從而達到流暢記憶。讓學生吟著經典春遊芳草地,夏賞綠荷池,秋飲黃花酒,冬吟白雪詩。順著四季走來,一路朗朗童音。從《早春》《春江花月夜》到《夏日》《小池》;從《秋浦歌》《秋思》到《冬景》《江雪》,學生們背過了燦爛的春,繽紛的夏,金色的秋,絢麗的冬。這種形式為學生引領了路子,為大量地背誦奠定了基礎。
(4)創設情境背。學生背誦時,充分利用各種手段,創設一種吟誦氛圍,引導他們入情入境地背誦。譬如,背誦立意歡快的詩文時,配上一曲輕松活潑的音樂;背誦反映離愁別緒的詩文時,播放一段哀婉低沉的曲子;背誦描述風光無限的詩文,配以優美的大自然畫面等。創設情境背誦是學生喜聞樂見的一種形式,它能創構詩境,造成特有的心理氛圍,從而促進背誦。
(5)多種形式綜合背。是融多種形式為一體的背誦方式。為了調動學生背誦古詩的興趣,我們常常採用此法,如兩人賽、小組賽、男女組賽、班級賽,又如限時背、師生背、快背、慢背、輪換背、接龍背,亦有據意背、據時背、據畫背、抄寫背、聽記背、問答背等。多種形式綜合背,靈活且富有變化,極大地調動了學生背誦的積極性。
3.開展活動,實現「趣」的激發
心理學家指出,興趣是在過去的知識經驗愉快積累的基礎上形成的,使人樂於積極而持久地接觸,認識某一類新事物的一種意識傾向。經典詩文誦讀訓練的關鍵是動之以趣,興趣是學生學習最好的老師。開展活動,為學生學習經典詩文注入強有力的動力,激發學生誦讀經典的興趣。藉助傳統佳節開展活動。春節、元宵、中秋、端午、重陽等都是中國人的傳統佳節。為慶祝傳統佳節可發動學生收集有關的經典詩文,或摘抄,或交流,或辦手抄小報。讓學生在慶祝傳統佳節過程中,既了解了我國傳統佳節的來歷、風俗習慣,又積累了經典文化。為了使學生學習經典詩文不枯燥,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低年級開展 「古詩朗誦」擂台比賽。孩子們搖頭晃腦地吟誦著「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讓稚嫩的童音回盪在校園上空!正是通過一系列的經典誦讀活動,學生學得生動活潑,興致盎然。「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成為了學生的班訓;「溫故而知新」成為學生學習的座右銘;「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成為了學生們做人追求的目標;「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成為了學生們的人生態度……在學習生活中會引用經典詩文已成為學生們最引以為豪的行為。

Ⅲ 如何說服同學們多讀一些國學經典著作

這個沒辦法,閱讀是自己的事情,要是沒有閱讀習慣很難做到。
如果你是老師的話我建議可以布置一個閱讀任務,在早讀或者上課抽出五分鍾讓同學們發表閱讀後的看法,讓後記個小紅花之類的獎勵。
要是你是學生,那就得看你了,交談中引經據典旁徵博引也能引起同學們的興趣,不過別抱太大希望

Ⅳ 如何勸說小學生讀四大名著

四大名著是小學孩子的必讀書目,在孩子小學時期,家長應該盡量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引導孩子閱讀四大名著。家長怎樣引導小學的孩子閱讀四大名著?孩子不喜歡看怎麼辦?今天成都一對一輔導小編為家長們搜集整理了引導孩子讀書的方式,希望能夠為家長們提供幫助,一起來看看!
家長怎樣引導小學的孩子閱讀四大名著?孩子不喜歡看怎麼辦?

一:如果孩子很喜歡讀四大名著

這時候,就不需要考慮是不是必要了,孩子喜歡最重要,而且就算我們家長感覺他看不懂,也沒有關系,孩子會看他自己能看懂的部分,並且樂在其中。

二:孩子不喜歡讀四大名著

有時學校老師會要求孩子讀,或者其他一些原因讓孩子讀,那麼就真的沒必要了。因為孩子不喜歡讀,你硬逼著他去讀,他不僅讀不進去,反而會讓孩子對讀書產生厭煩心理,這樣就很得不償失了,還不如讓孩子讀他喜歡讀的書。

三:孩子的態度是無所謂

這種情況就需要家長幫助孩子拿捏了,如果孩子平時有閱讀的習慣,並且閱讀能力還不錯,那麼可以嘗試引導孩子去讀,如果過程中發現孩子不喜歡,那就算了,也不用強求,如果孩子喜歡,那就讀吧。

如果孩子平時沒有閱讀習慣,閱讀能力也不好,那麼就不建議讀了,原版的四大名著讀起來也不是那麼好懂,更何況孩子才二年級,讀起來就更是有難度了,如果是兒童版的,可以嘗試一下,也許孩子從此就愛上閱讀了呢。

不管如何,讀書總是件好事,引導孩子愛上閱讀還是很好的。

Ⅳ 如何指導中學生閱讀經典名著

1、選取適合學生的名著來閱讀,激發學生對名著的興趣。老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年級不同,給學生確定閱讀范圍和時限,選擇《語文新課程標准》建議的有品位的經典作品,如《西遊記》、《水滸傳》、《駱駝祥子》等,來讓學生閱讀,

這些長篇名著比較適合學陪鋒生的心理和情趣的需求;

2、合理安排閱讀時間,課外閱讀與課內閱讀相結合。為提高名著閱讀的效果,老師可以根據課堂教學的進度,適時向學生推薦名著;

3、以作業促閱讀,讀寫結合。讓學生把最近的閱讀以讀書筆記的形式體現;也可以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做作業,讓學生找自己感興趣的精彩片段、好詞蘆謹晌佳句、各類描寫和精彩的情節等,並加以適當點評,晌凳利用自習課讀給大家聽。這樣能大大調動學生的讀書積極性,加深了對名著的理解。

Ⅵ 如何引導學生閱讀名著名篇

一、創設良好的班級讀書環境,促進閱讀
學生的閱讀世界是無限的。每個學生都有交流閱讀成果和展示獨特發現的需要。教師必須成為學生閱讀的「知心人」,採取學生喜聞樂見的方法和措施,多創設激勵性的環境去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1、組織圖書角。為了彌補學生書源的不足,教師可動員學生把個人的圖書暫時存放在班裡,組織學生自己管理借閱。圖書角設在教室一角,課間課余隨時借還,十分方便。也可採用「流動圖書箱」的辦法,由各班幹部輪流負責圖書的保管、借閱工作。為了介紹圖書,也可以組織學生舉辦圖書展覽,把被介紹的圖書陳列出來,同時展出學生整理編寫的宣傳圖書的資料。資料可包括圖書內容提要,作者簡介,時代背景等,這樣就為學生創造了良好的閱讀條件。
2、保證閱讀時間。教師根據教學的需要,及時推薦合適的讀物或文章,實現課內外的溝通。同時減少書面練習,增加閱讀作業,為學生課外閱讀提供空間和時間。除了允許學生在「早讀」或「自習」時,既可朗讀所教的課文,也可翻閱課外的書報,還可每周劃出一、二節課時,保證有計劃地開展課外閱讀及指導。
3、幫助選擇讀物避免盲目性。小學生求知慾旺盛,但缺乏辨別是非的能力。面對浩瀚的書山文海,教師應根據學生的閱讀能力,思想狀況,年齡特點,興趣愛好 和教育需要 ,認真地幫助他們選擇有益的讀物,避免他們不加選擇、不辨優劣地進行課外閱讀。課外讀物的選擇應以思想內容好,語言文字好,適合青少年閱讀為標准。堅決杜絕一些非法出版物和不健康的書刊在學生中傳閱,
二、課內訓練,掌握讀書方法
葉聖陶說過:「語文教材無非是個例子,憑這個例子要使學生能夠舉一反三。」因此,我們要把讀書方法的指導寓於課堂閱讀教學中,以教材為依託,向學生現場演示科學的閱讀方法,把教材變為學材,強化基本讀法的訓練,「授人以漁」,做到「得法於課內,受益於課外」。
1、精讀法。我們的學生拿到一本書以後,急於想知道的是文章的情節和內容,很少有人關心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當然談不上去體驗。所以,我們要教會學生逐字逐句精研細讀、咬文嚼字的閱讀方法,體會作者想要表達怎樣的思想感情,用什麼語速、語調、語氣朗讀最能體現這種感情。朱自清先生曾說:「閱讀有時候不止於要了解大意,還要領會那話中的話,字里行間的話──也就是言外之意;不能讀得太快,得仔細吟味,這就需要咬文嚼字的工夫。」精讀可以有效地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和閱讀習慣,幫助學生牢固掌握知識,提高思維能力和認識水平,增強語言修養,提高語文能力,也是培養閱讀能力最主要最基本的手段。
2、略讀法,或稱瀏覽法。它的特徵是翻看讀物,首先要先看序言、目錄,後開頭、結尾,然後從頭至尾地瀏覽,力求迅速准確地從全局上把握讀物的脈絡和主旨,明確主要內容。略讀的目的是把握全篇的大意,得其要領,因此,在閱讀中,對某些難點,只要不影響對整體的把握,可採用「一繞為進,以避為進」的辦法,不在一處多耗時間,對於長句,要善於抓主幹,遇到難詞、生字,只要不影響對大意的理解。可以跳過去,以免影響進度。讀書要善於抓住關鍵性詞句,抓線索,抓文眼,撥冗去繁、提綱挈領,搜取自己需要的知識和信息。
三、培養閱讀興趣,讓學生愛讀書
興趣是閱讀最好的老師。只有讓孩子讀書的慾望增強,產生閱讀的內部動力,才能開發心智,主動去了解、研究,漸漸培養學習的持久性,提高讀書能力,抓住學生的心理特點,通過多種形式培養孩子的讀書興趣。
1、「以講誘導法」
孩子不愛課外書,從根本上說是對課外書缺少了解。老師可以利用各種契機,用自身的語言描述給孩子建立一個有趣的課外書表象,讓孩子產生對課外書的一種嚮往。每周三的閱讀課,我們根據不同的年級學生特點,適當安排一定的時間,引讀部分童話故事、成語故事、作文天地、精典名著,用生動的描述和精彩部分的嘎然而止,激發學生強烈的看書慾望,激發孩子閱讀類似書籍的興趣。
2、「以身示範法」
古語道:其身正,不令則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每次讀書時間,老師也和學生一起讀書、筆記;每次讀書展示周,老師和學生一起撰寫讀後感、共編閱讀小報。我們用自身閱讀的狀況、頻率、習慣等潛移默化地感染學生,以師道的示範作用帶動孩子,讓孩子們在不知不覺中愛上課外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