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三國十大武將
一、呂布(奉先)
演義中的呂布曾與張飛分別搏殺50合、100合不分勝負。在張飛、關羽、劉備三人的合擊下全身而退,在許褚、典韋、夏侯敦、夏侯淵等六人合擊下全身而退,滎陽之地快速擊退夏侯敦。於禁、樂進曾雙戰呂布不過。殺 二、三流武將多名。另外箭術高超,曾於150步外射中畫戟的小枝。
正史中的呂布之勇也不遜色於演義上的呂布。《三國志》說:呂布「以驍武給並州」。《英雄記》說:「布便弓馬,膂力過人,號為飛將(飛將,指漢名將李廣,以抗擊匈奴聞名,猶善騎射)。」陳壽評:「呂布有虓虎之勇。」正史記載,呂布和郭汜交鋒,呼郭汜單挑,而刺傷汜。袁紹曾「遣壯士夜掩殺布,不獲。」「紹令觽追之,皆畏布,莫敢逼近者。」可見,當時的呂布確實是威名遠播的。當時更有「人中呂布,馬中赤兔」的說法。(也有些有創意的人在後面加了個「女中貂蟬」進去。)
至於呂布是否在關張合擊下30合不倒,倒無從考證。三國也有版本(舊說部話本)說,十八路諸候得以進洛陽還是憑借張飛打敗呂布之故。但無所謂啦,畢竟三國演義深入民心,就把它當成真的好了。
讓呂布威風一把,坐第一把交椅。
其實,不瞞大家,把呂布排名第一,我是有一點點私心的。我是想和呂布做個買賣:溫侯呀,我把你推上了武功絕世的寶座,你。。。你。。。你就把貂蟬賞給我了吧~~
二、張飛 (翼德)
演義中的張飛曾與呂布酣戰50合、100合不分勝負,與馬超打220合不分勝負,10合殺紀靈,10合生擒嚴顏,10合敗馬岱。在漢中數合間刺傷喝醉了的許禇。以20騎拒曹操5000鐵騎於長板橋,一聲巨喝嚇得夏侯傑肝膽俱裂而死。
從正史來看,馬超主動降劉備的,那麼就不存在馬超與張飛那場單挑了。也就不必去為分析那場架誰佔了體力優勢,誰佔了心理優勢,誰佔了年齡優勢了。
張飛是三國中唯一單挑刺傷過許褚的人,雖然許褚當時喝醉了酒,但將就著啦。張飛也有喝醉了酒的時候,呂布就奈何不了張飛。當時呂布乘張飛酒醉夜襲徐州。兩人迎面而來,飛酒醉不能力戰,呂布亦懼其勇,不敢相逼。兩人就迎面而過了。呂布的老丈人曹豹欺飛醉酒,引百十人趕上飛,結果三合給張飛呼嚕呼嚕了。(當然,正史所載是飛先殺豹而失徐州)
正史中張飛確實是率20騎「據水斷橋,嗔目橫矛曰:『身是張益德(張飛字益德,非演義中所說的翼德)也,可來共決死!』」,「敵皆無敢近者」。哈哈,好高的聲音分貝呀!當然也不排除夏侯傑的肝和膽本身有問題(呵呵,胡扯的,三國志中沒說張飛嚇死了夏侯傑)。
紀靈乃袁術手下第一勇士,嚴顏是川中名將,馬岱乃馬超之弟,三人在張飛手下都不過十合就敗北了。其餘一合擒郝萌、劉岱等就不一一細述了。
三國志雲:「飛雄壯威武,亞(亞,第二,僅次於的意思。)於關羽。」我也認為關羽強過張飛但我還是把張飛排在關羽的前面了。原因我會在說關羽的時候說到。另外,關羽張飛兩人自古以來常給人相提並論,所以,我將有關史書對他的評價也一並放在關羽那說了。
三、關羽(雲長)
演義中的關羽溫酒斬華雄,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殺蔡陽。誅顏良文丑,與黃忠戰百合不分勝負,與龐德單挑時被射中手臂。其餘碌碌之輩死於青龍刀下的不計其數。
演義中的關羽武藝卓越絕綸,死於其手下勇者之多堪稱三國之最。然而,這里有很多水份。正史中,華雄是孫堅所殺,千里走單騎或有可能,但五關六將也是吹牛的,文丑乃中操之計死於軍中,被誰殺的不詳。在與龐德的打架中,關羽被射中的不是手臂,而是腦袋。
但是,縱然如此,關羽仍是三國里最勇武的武將之一。單是殺顏良一役就足以名垂千古。畢竟,三國一對一的較量中被陣前梟首的最重量級人物就數顏良和黃忠殺的夏侯淵了。《三國志》有載:「羽望見良麾蓋,策馬刺良於萬眾之中,斬其首還,紹諸將莫能當者,遂解白馬圍。」顏良在袁紹陣中勇武排名第一,關羽於千軍萬馬中刺死顏良,還要順便把他的腦袋拿走而紹諸將莫能當。三國演義中把關羽斬顏良歸功於赤兔馬快,實在是大大委屈了關羽。如果赤兔馬果真這么厲害,那張飛騎赤兔馬不是可以殺呂布了。哈哈~~其實在正史中關羽也沒有騎過赤兔馬。
不過當時科技不那麼發達,關二爺年紀大了沒老花鏡用,後期被箭枝多次射傷,折了一世英名,故將其列於張飛之後。另外,關羽曾與紀靈大戰三十合不分勝負,張飛十合就大喝一聲,刺死了紀靈。(當然,有人說,正常的話張飛應該是50合才能殺紀靈的,因為他大喝了一聲,把紀靈嚇了一跳,才刺死紀靈的。)當然,三國經常有張三vs李四n合不分勝負,李四vs王五n合不分勝負,然後張三嘩嘩聲就幫王五超渡了。以上例子實不足為據。但關羽殺了顏良之後曾說:「張飛在百萬軍中取上將之首級如探囊取物。」以關羽驕傲的性格,說出這樣的話,可見張飛其勇,連關羽也是拜服的了。。。
單從史書而論,呂布之勇名也未及關張。當時對關張之勇的贊譽頗多。程昱等「咸稱羽、飛萬人之敵也」;周瑜稱「關羽、張飛熊虎之將」;劉曄稱「關羽、張飛勇冠三軍」。陳壽評:「關羽、張飛皆稱萬人之敵,為世虎臣。」關張生前威震天下,死後也不是吃素的。漢朝之後「稱勇者必推關張」。關張乃是繼項羽後中華浩浩兩千年勇士的最高象徵了。
四、典韋
典韋是曹操的早期護衛,多被認為是曹操麾下第一勇士。由於英年早逝,在演義中參與的格鬥不多。但在演義短短的篇幅中,已勾畫出了一個集勇氣與力量於一身的壯士形象。
典韋頗負勇力。正史與演義皆有載,其所使大鐵戟重八十斤。(關羽的八十二斤青龍刀正史未有記載)有一次風吹旗動,眾軍士挾持不定;韋喝退眾軍,一手執定旗桿。操曰:「此古之惡來也!」典韋逐虎過澗在正史也有記載。那麼這就很恐怖了,能把一隻老虎趕得滿山跑的人,嘿嘿。
典韋的單挑紀錄中最為激烈的就是與許禇從辰時打到黃昏不分勝負了。還有典韋曾一人獨自一人挫敗呂布手下大將郝、曹、成、宋等四人。典韋一生最為英勇的就是戰死那一役。當時張綉率軍夜襲曹操,典韋醉醒,才發現兵器給人偷了,然後。。。。。。(我不忍心說下去了,自己看書唄)。。。嗚嗚~
五、馬超(孟起)
馬超參與了演義中最為持久的三場單挑中的兩場,分別與許禇斗220合,與張飛斗230合不分勝負。(與張飛那仗正史不存在,許褚那一仗正史也沒有。正史到打架的前一天,也就是許褚盯著馬超就完了。)渭水9合敗於禁,20合敗張郃,數合刺死李通,五十合使曹洪露敗象。在韓遂的五員大將合擊下殺了二個,其餘三人逃遁。在楊阜及宗弟七人合擊下,殺七人,阜中五槍。
馬超在演義里為父報仇抗擊曹操,而實際上的情況卻是他主動造反而害死自己的父親。但拋開為人不說,馬超的勇武可是貨真價實。且不說渭水的數度對曹軍的沖擊,單是兵敗後引數十人亂軍中血戰突圍,迤邐而退,就不由讓人概嘆「錦馬超」的雄風了。三國有種說法:「前表呂布,後表馬超。」(也有人把這句話亂改成前看呂布,後看趙雲。)楊阜曾對曹操說:「超有信、布之勇。」曹操在渭水曾言:「馬超不減呂布當年之勇。」關羽曾問諸葛亮,馬超可以和誰相比,諸葛亮說馬超與張飛可並驅爭先,足見其勇。
六、許褚(仲康)
許褚是典韋死後曹操的近衛軍統領。俗話說力大如牛,表示人的力氣大,但許褚的力氣比牛還大。許褚曾手掣牛尾巴,拉牛倒走百步。渭水與馬超戰時把馬超的槍扭斷為兩截。有一個成語20,「赤膊上陣」說的就是那場單挑戰中的赤裸上身上陣的許禇了。《三國志》說:「褚力如虎而痴,故號曰虎痴。」
曾殺李暹、李別,一刀一個,雙挽人頭而回。曹操摸著他的背說吾之樊噲(樊噲,劉邦手下勇將)。許褚作為曹操的禁軍首領,多次救操於危急之中,如渭水一人擋箭駕船,又如力敵韓當、周泰三十合方退等不一一細說。許褚一生單挑與殺將紀錄不計其數,如十面埋伏計首當其沖,立殺十數將等。其餘戰平徐晃、龐德等也不一一細表。
正史中並未記載了許褚和馬超那場頗為激烈的格鬥,正史記載的情形是,馬超和操陣前說話,馬超想縱馬突襲操,突然心念一動,問操,「你的虎侯跑哪去了。」操用目視許褚,許褚怒視馬超,目射神光,馬超就不敢動了。許褚用眼睛驚退馬超,可謂是掌握了武學的最高境界了。哈哈。
七、孫策(伯符)
演義中孫策17歲隨父出征即射殺陳生,後與太史慈交戰百合不分勝負,最為著名的就是陣前喝死一將(孫策聲勢稍差於張飛,飛是喝得夏侯傑肝膽俱裂而死,策是喝得樊能驚下馬破頭而死),挾死一將。自此人稱小霸王。霸王即指項羽,勇將吧。
史載:孫策,少既有勇名,數十騎,千餘人破江東,三國志稱其「所向皆破,莫敢當其鋒」,陳壽評:「策英氣傑濟,猛銳冠世。」孫策也是英年早逝,死時年僅26歲。但孫策直至平定江東之日,戰太史慈、斬張英、嚴輿、周昕,除太史慈外也未逢敵手。後人或說,他殺的那些都是泛泛之輩。盜用一種觀點:你怎麼知道那些是泛泛之輩呢?誰又知道這些泛泛之輩不能刺殺關羽呢,黃忠也不白跑百步穿了60年的楊嗎?至少在中原關張馬典許斗得難解難分之時,孫策於江東所向披靡。
八、太史慈 (子義)
太史慈在演義中以解北海之圍出場。當時管亥率黃巾軍約萬人圍北海,太史慈單槍匹馬入城,又單槍匹馬突圍出城向劉備求救。這件事在《三國志》中也有記載,略有不同,但無傷大雅,總之,英勇,就是英勇。
個人單挑戰績上,除了惡戰孫策100合,還有就是和張遼打八十合了,其他的想不起來了,演義描寫孫氏將領的戰斗頗少。
一般光榮出的游戲,太史慈武藝都排在孫策之上。原因我想大概是這樣的:太史慈和孫策兩個打架時太史慈的騎射本領沒使出來。既然兩個打平,再加上太史慈獨步三國的騎射本領,太史慈應當位於孫策之上。
孫策與太史慈的那場惡戰的結果,三國演義與正史雖所載差不多,都是孫策奪了太史慈背上的戟,太史慈奪了孫策的頭盔。不過,演義里的描寫挺不象話的,寫到後來兩個人都滾下馬來,在地上摔跤,而正史中描述的過程是孫策刺傷了太史慈的馬而奪其戟。故將太史慈位於孫策之後,排名第八。
九、趙雲(子龍)
趙雲與文丑戰五、六十合不分勝負,二十合與許禇不分勝負,三十合敗張郃,一合殺高覽(背後偷襲)。其他的就是砍冬瓜了,比如長板坡於百萬曹軍中砍將50多員、漢中救黃忠一身是膽、任前鋒殺韓德父子五人等等。從趙雲一出場到病逝,去了哪裡都是如入無人之境。殺了一大堆羅貫中生出來的人物。
史實中的趙雲算不上重量級人物,而羅老先生塑造的趙雲卻是一個神化了的福將。小時讀三國最喜歡的武將是趙雲,後來隱隱約約覺得這個人物很虛。所謂物極必反,強極必辱,為了突出趙雲,當其他人的身體都成了豆腐,趙雲也就成了無血無肉的人物,遠不如以上武將有感染力與魅力。當然不庸置疑,趙雲肯定是小MM和小GG們最喜歡的人物。
趙雲是三國演義塑造的一個威風凜凜的少年將領形象。但從年齡上看,趙雲年齡與劉備接近。趙雲卒於229年,生年不詳,有諸多版本,但普遍認為其享壽70多。則趙雲較張飛約年長10歲,長板坡之戰發生於公元208年,這時趙雲應是年逾50的中年將領了。
趙雲不是「五虎將」之一。正史並沒五虎將的說法,倒是關羽、張飛、馬超、黃忠以前,右,左,後將軍並稱四大將。由於陳壽在《三國志》中將趙雲和這四大將放在一起作為一傳,羅老先生在三國演義中便把趙雲放在這四大將之後,並稱五虎將。趙雲在羅老先生的原著中居於五虎將第五位。但是《三國演義》在後人的修訂中,趙雲的地位得到了攀升,越過了黃忠馬超居「五虎將」第三。
長板坡據正史記載,子龍確實救出了後主,還連劉備的兩位夫人也救了出來。但這樣一來,子龍兄前面懷一個小阿斗,後面背一個糜媽媽,於百萬曹軍中七進七出,砍將五十餘員,破綻未免太大。所以不得已羅老先生只能逼糜夫人往井裡跳了下去。當然,如果一個小小長板坡曹操就投入了百萬軍隊,除非曹操腦袋裡長草了,史書中記載是的曹軍是精銳騎兵五千。據推斷,趙雲長板坡應是乘亂避開了曹軍。其他演義中誇耀趙雲的地方太多太煩瑣,這里就不一一說了。
陳壽對趙雲的評價:「黃忠、趙雲強摯壯猛,並作爪牙,其灌、滕之徒歟?」灌、滕何指呢?灌指灌嬰,滕指滕侯夏侯嬰。夏侯嬰曾為劉邦駕車,劉邦那斯一打敗仗就把子女扔下車逃跑。夏侯嬰每次就把劉邦扔的孩子撿回來。
史實中的趙雲並沒有象在三國演義里那樣名震天下。但既是有「強摯壯猛」之說,想來也算是當代超一流的高手了。故將趙雲置於第九位,這是一個兩邊都不討好的位置,喜歡趙雲與忠於史實的朋友都盡管罵吧。
十、甘寧 (興霸)
「汝有張文遠,孤有甘興霸」這是早期孫權與曹操在一場小戰役時碰面孫對曹說的話,甘寧百騎劫曹營也是有史可據的,但正史上對甘寧的記載確實比較少,但三國志上有一記載,甘寧與太史慈校場比武100合不分勝負,孫權大喜曰「興霸真乃一猛將也」甘寧在三國中其實真正的出場次數不多,算上和張遼那一場(其實他和張遼都沒碰面,當時是他翻山襲了曹營的糧倉,而張遼也同時偷襲了孫權的糧地)。也就是4到5場,但依據他和太史慈等名將的比據來看,所以把他排到第十位。
B. 三國演義中和馬有關的人物是誰
關羽,赤兔馬,劉備,的盧,曹操,追影。
還有更多。
C. 以下武將中,哪一位武將插畫中沒有騎馬a.夏侯霸(經典皮膚)b.馬超(經典皮
這倒不一定。
馬超是西涼人。西涼多騎兵、產馬也多而且好,又緊鄰羌族。
馬超由於武勇過人,被羌族成為神威天將軍。
馬家在西涼的威望甚高。
呂布是九原人。也緊鄰外族。
而且有一半的胡人血統。胡人是在馬背上長大的。天生就會騎馬。
呂布騎術可見很強。
關羽沒有先天的條件。
但經過後期的調練,也是不錯的。
趙雲騎術中等。
孫權營中就不說了。
曹操帳下不凡有騎術高超、武藝非凡者。
哪個比馬超騎術低。
就說馬超他堂弟馬岱也不一定比他差。
D. 天津這幅畫是大清武將的真實模樣嗎
在天津博物館,珍藏著這樣一幅肖像畫,只見一名武士跨步站立,身穿金屬軟甲,頭戴官帽,腳蹬黑色朝靴,挎弓帶刀背箭,左手持矛背於身後,稜角分明,雙目如炬,不怒自威,生動形象地展示了清朝武將的威風模樣。這便是威名遐邇的《散秩大臣喀喇巴圖魯阿玉錫像》。
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八國聯軍攻陷北京,一場浩劫,紫光閣面目全非,280張畫像目前全世界僅存20多張,國內倖存的2張被珍藏於天津博物館。《散秩大臣喀喇巴圖魯阿玉錫像》這幅畫像,不僅僅向人們展示了中西合璧的繪畫技藝,更向人們傳遞了那種 「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請君暫上凌煙閣,若歌書生萬戶侯」的好男兒氣魄。
E. 演義三國,所有特殊形象的武將。。。。。。。。。。。
蜀漢方面的陳式、鄧良、樊建、費觀、高翔、胡濟,曹魏方面的陳騫、陳泰、鄧敦、丁斐、董尋、郝昭、桓嘉、蔣干,東吳方面的喬國老、丁奉、全端、全懌、沈瑩、張布、張悌、趙咨,其它政治集團的何進、皇甫嵩、韓馥、張濟、樊稠、韓暹、楊奉
F. 三國五虎將
關羽 張飛 趙雲 馬超 黃忠
五虎上將
三國志通俗演義,俗稱三國演義,其中最為人所熟知的武將莫過於五虎大將軍關張趙馬黃等五人了。三國演義的文學價值、藝術價值甚至娛樂價值都是不容質疑的,但演義畢竟是一部小說,雖然大約不甚違背史實,畢竟大部分內容仍然出自於作者所杜撰。而後人不察,往往有錯把小說情節當史實的情形發生。
三國時期的劉備,既無天時,又無地利,最終保證他三分天下有其一的重要原因就是他的手下有一大批精明能乾的謀臣武將。得人心者得天下!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名譽天下的五虎上將:關羽,張飛,趙雲,馬超,黃忠。他們各自特點突出,以下分別介紹他們的生平和評論:
■關羽:
位列五虎之首,文韜武略兼而有之。字雲長,本字長生,河東解良人(今山西省臨猗西南)人。溫酒斬華雄,千里走單騎,水淹七軍,單刀赴會足見其膽色過人,但其人待人過於孤高,傲慢有時讓他失去理智,最終敗走麥城,死與小人之手。死後受民間推崇,又經歷代朝廷褒封,被人奉為關聖帝君,佛教稱為伽藍菩薩。三國時期蜀國名將。被後來的統治者崇為「武聖」,與號為「文聖」的孔子齊名。
關羽在涿郡(今河北涿縣)遇上東漢政府動員各地豪強地主組織武裝,共同鎮壓黃巾起義。他在這里結識了當地正在聚眾起兵的劉備(劉備自稱是西漢景帝子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和張飛,三人志同道合,一見傾心,友愛異常,親如兄弟。後世傳說,劉、關、張三人曾在桃園結義。劉備起兵,參與鎮壓黃巾起義,關羽、張飛擔當他的護衛,是他得力的左右手,終日侍立劉備左右,保護劉備。
曹操攻擊劉備,備敗逃依附袁紹,關羽及劉備妻室被圍於下邳,羽降曹,詔為偏將軍,待以厚禮。七月,羽探知劉備在袁紹部下,遂掛印封金,拜書告辭,離開曹操回到劉備身邊,隨之與劉備奔往汝南(今河南省汝南縣東南)聯絡劉辟擊曹。建安十二年(207),劉、關、張兄弟三顧諸葛亮於隆中草廬,始請得孔明(諸葛亮字)出山相助。
建安二十四年(219),劉備擊敗曹操佔領漢中,自稱「漢中王」,拜羽為前將軍、假節鉞,列「五虎上將」之首。八月,羽乘孫權與曹操交兵之機,率其主力北上攻打樊城、襄陽,放水淹殺曹軍,斬殺曹將龐德,收降於禁,威鎮華夏。就在關羽志得意滿之時,同年十月,孫權遣呂蒙抄其後路,襲取荊州。羽腹背受敵,軍心渙散,處境危艱。十一月,羽從樊城撤軍,企圖奪回荊州,途中連遭吳軍截擊,部卒走失,戰鬥力大減。羽見奪回荊州無望,且戰且退,先抵麥城(今湖北省當陽縣東南),欲逃往西川與劉備會合。十二月,羽從麥城敗退臨沮章鄉(今湖北省安遠縣北),被孫權伏兵所擒,與子平同時遇害,時年59歲。
關羽生前除曹操奏請漢獻帝封其為漢壽亭侯外,正式官職為襄陽太守、都督荊州事務。劉備封賜的爵位先為盪寇將軍,後為前將軍,列蜀漢「五虎上將」之首。在其歿後的41年,即三國蜀景耀三年(260,正好是其誕辰100周年),後主劉禪追謚為壯穆侯。然而,從南北朝開始,直到清朝末年,關羽受歷代封建帝王的祟封有增無減,「侯而王,王而帝,帝而聖,聖而天」,褒封不盡,廟祀無垠,關羽名揚海內外,成為歷史上最受崇拜的神聖偶像之一,以致與孔夫子齊名,並稱「文武二聖」。
關羽是以忠貞、守義、勇猛和武藝高強稱著於世。歷代封建統治者都需要這樣的典型人物來作為維護其統治的守護神,因而無比地誇張、渲染其忠、義、勇、武的品格操守,希望有更多的文臣武將能象關羽那樣盡忠義於君王,獻勇武於社稷。
■張飛
五虎次席,勇力過人,但智謀不足,是一個可任用,但不可重用的人物!但是他還是粗中有細的。當陽疑兵,義釋嚴顏顯示其攻於心計的一面。
黃巾起義,劉備在涿縣組織起了一支義勇軍參與撲滅黃巾軍的戰爭,關羽與張飛同在其中。三人情同兄弟,劉備坐下時,二人常不辭辛勞隨身守護,有時一站就是大半天。劉備輾轉擔任許多官職後,投奔昔日同窗公孫瓚,劉備被封為平原相,時關羽、張飛任別部司馬,分統部曲。
曹操擊敗呂布,被任命為中郎將。後來劉備再依袁紹、劉表 ,最後屯兵於新野。幾年後,劉表死,曹操南下,劉備棄新野行陸路南逃,曹操派人追了一日一夜,在當陽橋上,劉備棄妻先逃,張飛帶領二十騎拒後,張飛斷橋、立於河邊,大叫:「身是張益德也,可來共決死?」赤壁之戰後,劉備奪下荊南,任命張飛為宜都太守、征虜將軍,封新亭侯,後轉到南郡。
劉備稱帝,張飛遷為車騎將軍,領司隸校尉,進封西鄉侯。同年,劉備稱為關羽報仇,東征東吳,張飛在閬中准備出兵會師江州。臨近出發時,被其麾下將領張達、范強(演義中寫作范疆)謀殺,更帶同其首級奔赴孫權,劉備聞得張飛都督有表,大叫:「噫!飛死矣。」後主劉禪時追謚為桓侯。其屍體軀干被埋葬在閬中,頭顱埋葬在雲陽,並分別建有張桓侯祠和張桓侯廟。
張飛為人勇猛,曾率二十騎兵於長坂坡嚇退曹軍。而且書法不錯,擅畫美人,現今仍有其墨寶、畫像留下。張飛對有學問的人很禮遇,如劉巴初降,張飛立即到其家拜訪,但劉巴沒有和他說過一句話,張飛雖然氣憤,但沒有抱怨說一句。張飛也惜英雄重英雄,如捉到嚴顏時,嚴顏寧死不屈,張飛敬重其為人,將嚴顏收為將領。
可是張飛脾氣暴躁,對士兵非常嚴厲。劉備時常勸張飛:「卿刑殺既過差,又日鞭撾健兒,而令在左右,此取禍之道也」但張飛不聽。果然張飛就是死在其部下之手。
張飛比較可愛,屬於,有仇報仇,有怨報怨那型的人!對待文官時比較虛心,但可能因為自己武力比較高,就瞧不起士兵和一些武將,(就是因為這點才導致了他的死亡)他生憑除了武力以外,喝灑也是非比尋常。讓他最聽話的人,除了劉備就是諸葛亮了,然後是關羽,聽劉備的話,因為他是老大,當小弟的不都要聽大哥的話吧,這說明了他的忠!對諸葛亮呢,因為他深刻了解到此人的智慧,說啥對啥,所以打心眼裡佩服。論個人缺點,張飛對小人"暴而無恩",且又令其左右,性格過於率真,缺乏世故。張飛治理川中,受人愛戴,死後百姓立即為其立廟,口碑很好。 不論如何,比起被神化的關羽,張飛這種粗豪直爽的形象顯得更加平易近人、也更貼近人心。就好象「張飛是屠戶出身」的說法雖然在史傳中找不到根據,但正所謂「仗義半從屠狗輩,負心都是讀書人」,這樣的張飛毋寧是可愛的。
其實在野史中張飛還有另一種顯為人知的面貌。據說張飛文武全才,尤其工書法、擅繪仕女圖,倍受後世書畫界推崇。明人筆記中更有當時流行張飛的繪畫、人們爭相搶購的記載。
清代還有張飛的字帖傳世,其中包括著名的「八蒙山銘」的拓文:「漢將軍張飛率精卒萬人大破賊首張合於八蒙立馬勒銘。」據說這篇「八蒙山銘」乃是張飛大破張合之後,意氣風發而書,並招工匠刻石立碑於山巔。武俠小說巨擘查良鏞先生就有在他的作品「笑傲江湖」中引用這段典故,讓這篇石刻化作書中人物禿筆翁的一門厲害武功呢!
■趙雲,
五虎之三,是三國中少有的幾位文武雙全的武將之一,是自呂布之後的三國第一猛將,單騎救主即是其能力真實寫照!但其謀略也相當了得,是劉備最為器重的大將。從事小心謹慎,人稱長勝將軍! 三國演義中,劉備親賜五虎大將軍的稱號予關羽、張飛、趙雲、馬超、黃忠五人,趙雲僅次於關張位居第三。但史傳中趙雲不但終其一生位階始終較關張低上許多,甚至尚不及馬超、黃忠。實際上,演義中除了孔明之外,溢美最多的人物恐怕就是趙雲了。
細數演義里趙雲武勇的事跡,其武藝高超,遭遇強敵無數而未嘗一敗,甚至數度擊敗曹魏名將張合;在漢水河畔勇救老黃忠時,「那槍渾身上下,若舞梨花,遍體紛紛,如飄瑞雪」,嚇得徐晃、張合不敢抵擋,任其在萬軍之中來去自如,如入無人之境;當陽長坂坡(注1),趙雲於百萬曹軍中懷抱阿斗,還能連殺曹營名將五十人後從容離去,其神威蓋世,簡直無人能及!演義中擊殺敵軍將領之多,實無人出趙雲之右。
但演義中趙雲所殺敵將,幾乎全部都是演義虛構出來的;其中當陽救主、漢水退敵(注2)雖然見載於史冊,卻也絕無演義渲染的那麼誇張。趙雲的武勇在劉備陣營是被肯定的。蜀書楊戲傳中記載了楊戲對趙雲的評價,其中就有「猛將之烈」四個字。然而出了蜀漢,知道趙雲的人恐怕就不多了。演義描述敵方對劉備陣營的忌憚,動輒排出「諸葛孔明之智,關張趙雲之勇」,然而我們看到赤壁戰後周瑜寫給孫權的信,其中卻只有提到「梟雄」劉備和關張兩頭「熊虎」。
不妨比較一下成書較早的三國志平話中的描寫。按平話中的趙雲已經是五虎大將之一,但仍然依照史實列於五人之末;而趙雲在平話中用的槍雖有涯角槍的美譽——謂其天涯海角無對也,卻敗於張飛的丈八神槍在先、又被鐵臂將軍張益擊敗於後。由張飛聽到趙雲被張益擊敗的消息之後「大怒出戰」張益的情節,更隱隱透露出了早期三國故事中趙雲所扮演的角色。趙雲雖然不像演義中所描寫的那麼光芒萬丈,仍不失為一員良將。
他的優點有:
其一,深明大義。在那個動亂擾攘的年代裡,一個人的文韜武略為誰所用,乃是其品格高下的試金石。他的原則——「從仁政所在」;他的目標——解民於倒懸。在封建社會中,這應該說是難能可貴的人生理想。他先投公孫瓚是為此,後歸劉備也是為此,而不是單純出於私人感情。正是這一點,使趙雲大大高出一般的赳赳武夫。
其二,忠直敢諫。綜觀蜀漢集團的歷史,在眾多武將中,其他人都不曾像趙雲那樣,從根本大計上直言規諫劉備,這又是趙雲識見過人之處。
其三,公正無私。趙雲追隨劉備多年,總是克己奉公,不徇私情。趙雲的這一優秀品質早為劉備所賞識,所以劉備曾任他為留營司馬,「掌內事」;而他一直兢兢業業,秉公理事。
其四,謙虛謹慎。趙雲在蜀漢集團中,資格僅次於關羽、張飛,又有救護劉禪之功;但他從不居功自傲,從不爭名奪利,對後來居上者也能友好相處。歷史上的趙雲,雖然在功業上不能冠冕眾人,卻具有人所不及的美德。這一切,為塑造趙雲這個藝術形象提供了堅實的歷史生活依據。
■馬超,
五虎之四,名門之後,相貌堂堂且武藝高強,但心計稍欠,以至被人利用,是劉備入主西川的功臣。
馬超是東漢末征西將軍馬騰之子。建安十三年(208年),朝廷將馬騰調還京師,任命他為太尉,任命馬超為偏將軍,封都亭侯,讓他統領馬騰的部隊。馬超統軍後,即與韓遂聯合。馬超轉戰關西一帶,甚得當地羌族人民的擁護。
曹操在與韓遂、馬超單馬對話,馬超恃勇欲捉曹操,但見許褚瞋目而盼,未敢妄動。曹操遂密遣徐晃、朱靈率4000精兵從蒲阪津(今山西永濟、陝西大荔朝邑之間黃河渡口)乘虛渡過黃河,據河西為營,截斷馬超退路。接著,曹操安排船筏,欲率大軍渡河北。馬超對韓遂說:「我們應該預先到北岸駐軍,阻擋曹兵,使他們不得渡河。不過二十天,河東糧盡,曹操的部下一定會大亂潰逃。」韓遂卻說:「可以讓他們渡河。兵法雲:『兵半渡可擊。』待他們渡到一半,我們從南岸擊之,豈不痛快!」馬超的計策沒有被施行。曹操後來知道此事,嘆息說:「馬兒不死,吾無葬地矣。」
建安十八年(213年),馬超盡得隴西所有部隊,又得到張魯派大將楊昂所率援軍的幫助,集中1萬餘人進攻冀城。馬超軍將冀城重重圍困,從正月一直猛攻到八月,朝廷救兵也沒到來。韋康便派別駕閻溫出城向駐軍長安(今陝西西安西北)的夏侯淵告急。閻溫乘夜從水中潛出,第二天,馬超的士兵發現了水跡,捉獲了閻溫。並斬殺閻溫。
原冀城屬吏楊阜不滿馬超殘暴,借為妻子辦葬事之機逃出,投奔駐軍歷城(今甘肅西和北)的表兄撫夷將軍姜敘,勸說他以所屬兵力鏟除馬超,為韋康等報仇雪恥。姜敘又聯絡趙昂、尹奉、李俊等人,秘密磋商討伐馬超的謀略。他們先派人進入冀城暗中結交梁寬、趙衢,使他們在城中作內應。九月,楊阜與姜敘率兵襲擊鹵城(今甘肅禮縣境),趙昂、尹奉進兵占據祁山城(今甘肅西和東北)。馬超聞訊大怒,趙衢趁機故意慫恿馬超親自出城進擊。等馬超一出城,趙衢和梁寬立刻緊閉城門,把馬超的妻兒老小全部屠殺。馬超陷於進退失據的困境,遂突擊歷城,擄殺姜敘的老母和趙昂之子趙月。楊阜率軍與馬超決戰,身負五處重傷,終於將馬超擊敗,馬超向南投奔漢中張魯。經此戰,馬超擁兵割據的勢力被翦除。
馬超見張魯難成大事,又遭到張魯部將楊昂的嫉妒,心中抑鬱不平。時劉備正圍攻成都(參見益州之戰),日久不下,知馬超情況後,派江寧督郵李恢前去勸說。馬超便從武都逃入氐中,給劉備寫密書請降。劉備得信大喜,派人迎接馬超,讓他先停下來,暗地撥給他不少士兵,增加他的兵威。然後,命他率兵直逼成都城下,屯駐城北,城中震怖。不到十天,懾於馬超的威名,便打開北門投降了劉備。劉備任命馬超為平西將軍,督臨沮,並讓他沿襲了曹操封的都亭侯。
劉備進位漢中王,任命馬超為右將軍,授予符節。 章武元年(221年),馬超升任驃騎將軍,領涼州牧,進封漦鄉侯。昭曰 :「朕以不德,獲繼至尊,奉承宗廟。曹操父子,世載其罪,朕用慘怛,疢如疾首。海內怨憤,歸正反本,暨於氐、羌率服,獯鬻慕義。以君信著北土,威武並昭,是以委任授君,抗颺虓虎,鑒董萬里,求民之瘼。其明宣朝化,懷保遠邇,肅慎賞罰,以篤漢祜,以對於天下」(《三國志·蜀書·馬超傳》)。
章武二年(222年),馬超去世,亨年四十七歲。臨終,馬超上書劉備:「臣門宗二百餘口,為孟德所誅略盡,惟有從弟岱,當為微宗血食之繼,深托陛下,余無復言」(《三國志·蜀書·馬超傳》)。劉備追謚馬超為威侯,其子馬承嗣。馬岱後官至平北將軍,進爵陳倉侯。
「神威天將軍」這是羌人給與馬超的評價,馬超一個15歲跟隨父親征戰沙場的少年英才,一個響當當的西北漢子,一生的武勇事跡早已是眾人皆知,只不過又是壽命影響了馬超在歷史上的存在,雖然40多歲就去世了,但是其征戰的30年裡少遇敵手,威名更是傳遍中原。
■黃忠,
位列五虎之末。果問起黃忠是誰,對三國故事稍有認識的人心中大概馬上會浮現一位老當益壯、百步穿楊的神射手吧。孰不知這樣的形象其實是小說家所賦予的隨是三國勇將,但年歲不饒人,因此也只能排在最後,但他是五虎將中唯一戰死沙場的,死的慘烈,讓人平添敬佩之情!
演義中的黃忠能「開二石之弓,百發百中」,連關公都差點死在他箭下,可以說是演義中跟呂布、太史慈並列的三大神箭手。呂布轅門射戟的故事在史書中是有根據的:「....(呂)布令門候於門營中舉一隻戟,布言:『諸君觀布射戟小支,一發中者諸君當解去,不中可留決斗。』布舉弓射戟,正中小支。諸將皆驚,言『將軍天威也!』」(魏書呂布傳)太史慈的善射也可以在史傳中找到記載:「....嘗從(孫)策討麻保賊,賊於屯裡援樓上行,以手持樓棼(樓閣的棟梁),慈引弓射之,矢貫手著棼,圍外萬人莫不稱善....」(吳書太史慈傳)然而遍覽三國志一書,卻連黃忠彎弓射箭的字句都找不到。可見黃忠的神箭只不過是小說家的妙筆,為的是讓同樣萬夫莫敵的五虎大將軍各有其性狀、各有其特色。事實上也的確很成功,今天黃忠神射的名聲只怕更在呂布、太史慈之上。
關羽引五百校刀手攻打長沙、跟黃忠大戰百回合不分勝負的故事,也是小說家虛構的。史傳中關於劉備取得荊南四郡的記載就只有:「....(劉備)南征四郡,武陵太守金旋、長沙太守韓玄、桂陽太守趙范,零陵太守劉度皆降。」(蜀書先主傳)蜀書黃忠傳:「荊州牧劉表以(黃忠)為中郎將,與表從子盤共守長沙攸縣。及曹公克荊州,假行裨將軍,仍就故任,統屬長沙太守韓玄。先主(劉備)南定諸郡,忠遂委質....」當時納降敵軍,有留下人質的慣例,後來投降敵方的將領也美其名稱為「委質」。史傳中既然找不到黃忠跟關羽交過手的證據,「關雲長義釋黃漢升」當然也就只是小說情節罷了。
黃忠的神射也許是虛構的,但他的勇猛卻是貨真價實的。黃忠投入劉備陣營之後,劉備甚是器重黃忠,跟劉璋開戰時便讓黃忠擔任先鋒大將。黃忠也沒有讓劉備失望,每次作戰,「忠常先鋒陷陳(通「陣」),勇毅冠三軍」,立下不少汗馬功勞。於是在益州平定之後,劉備封他為討虜將軍,位階雖然還不及關張馬超,卻也已經是眾將中前幾位的了。
待漢中攻防戰展開,黃忠立下了一生中最顯赫的功績:斬殺了曹軍名將夏侯淵。蜀書黃忠傳:「....(黃忠)於漢中定軍山擊夏侯淵,淵眾甚精,忠推鋒必進,勸率士卒,金鼓振天,歡聲動谷,一戰斬淵,淵軍大敗。」這一戰當中,黃忠非但展現出無比的勇猛、主導戰役的勝敗、為自己掙得了征西將軍的位子,而且幾乎決定了漢中的所有權。主帥夏侯淵一死,副將張合等人被迫後撤,劉備軍掌握了漢中天險。後來曹操雖然親自來到漢中,也已經無力挽回,漢中終於落入劉備手中。劉備即漢中王位,又任命黃忠為後將軍、封關內侯,和關羽、張飛、馬超並列劉備陣營四大將。
黃忠升任後將軍一年之後便去世了,史傳中沒有記載黃忠曾經參加劉備伐吳之戰。也許是覺得黃忠死的不夠壯烈,演義將黃忠的死改寫成壯烈捐軀於東征途中。這樣一來,壯烈是壯烈了,卻不免有些悲涼。能夠死於事業的顛峰,不已經是最好的結局了嗎?蜀書後主傳:「(景耀)三年(公元二六零年)秋九月,追謚故將軍關羽、張飛、馬超、龐統、黃忠。」關羽謚壯繆侯、張飛謚桓侯、馬超謚威侯、龐統謚靖侯、黃忠謚剛侯,時人莫不認為這是極大的榮耀。
一般人稱呼黃忠,常常不忘加上「老將」兩個字,其實這是滿值得玩味的。演義里黃忠的名字第一次出現,是關羽請纓率兵攻打長沙時,孔明警告他:「今長沙太守韓玄固不足道,只是他有一員大將,乃南陽人,姓黃名忠,字漢升,是劉表帳下中郎將,與劉表之侄劉盤共守長沙,後事韓玄,雖今年近六旬,卻有萬夫不當之勇......」一出場就已經年近六旬,果然是一員老將。第七十回里黃忠、嚴顏領兵去取張合把守的天盪山時,趙雲也說:「何故以二老將當此大敵乎?」演義還真是有心經營黃忠老驥伏櫪的形象。
雖然是大家總是說五虎上將,但是真的是五虎嗎?大家想想,前、後、左、右四大將軍,哪裡有第五位呢?那麼,到底誰不是呢?這個人就是趙雲——
大家知道,趙雲一生戰功赫赫,威鎮中原,令敵人聞風喪膽,對蜀國更是忠心不二,單騎救主,截江奪阿斗,血戰長坂坡,但是,卻是一生都沒有獲得劉備的信任!實在是令我們為趙雲鳴不平啊!
G. 三國演義的圖片以及人物分析,急!快
關羽
關羽——游戲形象
關羽,字雲長,本字長生,位列五虎之首,文韜武略兼而有之。河東解良人。溫酒斬華雄,千里走單騎,水淹七軍,單刀赴會足見其膽量過人,但其人待人過於孤高,傲慢有時讓他失去理智,最終敗走麥城,死於東吳軍之手。死後受民間推崇,又經歷代朝廷褒封,被人奉為關聖帝君,佛教稱為伽藍菩薩。 關羽在涿郡遇上東漢政府動員各地豪強地主組織武裝,共同鎮壓黃巾起義。他在這里結識了當地正在聚眾起兵的劉備(劉備自稱是西漢景帝子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和張飛,三人志同道合,一見傾心,友愛異常,親如兄弟,曾在桃園結義。劉備起兵,參與鎮壓黃巾起義,關羽、張飛擔當他的護衛,是他得力的左右手,終日侍立劉備左右,保護劉備。 曹操攻擊劉備,備敗逃依附袁紹,關羽及劉備妻室被圍於下邳,羽降曹,詔為偏將軍,待以厚禮。七月,羽探知劉備在袁紹部下,遂掛印封金,拜書告辭,離開曹操回到劉備身邊,隨之與劉備奔往汝南聯絡劉辟擊曹。建安十二年,劉、關、張兄弟三顧諸葛亮於隆中草廬,始請得諸葛亮出山相助。 建安二十四年,劉備擊敗曹操佔領漢中,自稱「漢中王」,拜羽為前將軍、假節鉞,列「五虎上將」之首。八月,羽乘孫權與曹操交兵之機,率其主力北上攻打樊城、襄陽,放水淹殺曹軍,斬殺曹將龐德,收降於禁,威鎮華夏。就在關羽志得意滿之時,同年十月,孫權遣呂蒙抄其後路,襲取荊州。羽腹背受敵,軍心渙散,處境危艱。十一月,羽從樊城撤軍,企圖奪回荊州,途中連遭吳軍截擊,部卒走失,戰鬥力大減。羽見奪回荊州無望,且戰且退,先抵麥城,欲逃往西川與劉備會合。十二月,羽從麥城敗退臨沮章鄉,騎馬中被孫權伏兵:潘璋生擒,與子關平同時遇害,時年59歲。
張飛
張飛——游戲形象
張飛,字翼德,五虎次席,勇力過人,智謀不足,但還是粗中有細,當陽疑兵,義釋嚴顏顯示其攻於心計的一面。 黃巾起義,劉備在涿縣組織起了一支義勇軍參與撲滅黃巾軍的戰爭,關羽與張飛同在其中。三人情同兄弟,劉備坐下時,二人常不辭辛勞隨身守護,有時一站就是大半天。劉備輾轉擔任許多官職後,投奔昔日同窗公孫瓚,劉備被封為平原相,時關羽、張飛任別部司馬,分統部曲。 曹操擊敗呂布,被任命為中郎將。後來劉備再依袁紹、劉表,最後屯兵於新野。幾年後,劉表死,曹操南下,劉備棄新野行陸路南逃,曹操派人追了一日一夜,在當陽橋上,劉備棄妻先逃,張飛帶領二十騎拒後,張飛斷橋、立於河邊,大叫:「身是張翼德也,可來共決死?」赤壁之戰後,劉備奪下荊南,任命張飛為宜都太守、征虜將軍,封新亭侯,後轉到南郡。 劉備稱帝,張飛遷為車騎將軍,領司隸校尉,進封西鄉侯。同年,劉備稱為關羽報仇,東征東吳,張飛在閬中准備出兵會師江州。臨近出發時,被其麾下將領張達﹑范疆謀殺,更帶同其首級奔赴孫權,劉備聞得張飛都督有表,大叫:「噫!飛死矣。」後主劉禪時追謚為桓侯。其屍體軀干被埋葬在閬中,頭顱埋葬在雲陽,並分別建有張桓侯祠和張桓侯廟。
趙雲
趙雲——游戲形象
趙雲,字子龍,五虎之三,常山真定人。是三國中少有的幾位文武雙全的武將之一,是自呂布之後的三國第一猛將,單騎救主即是其能力真實寫照。但其謀略也相當了得,是劉備最為器重的大將。從事小心謹慎,人稱常勝將軍!三國演義中,劉備親賜五虎大將軍的稱號予關羽、張飛、趙雲、馬超、黃忠五人,趙雲僅次於關張位居第三。演義中除了孔明之外,是溢美最多的人物。 趙雲武藝高超,遭遇強敵無數而未嘗一敗,甚至數度擊敗曹魏名將張郃;在漢水河畔勇救老黃忠時,「那槍渾身上下,若舞梨花,遍體紛紛,如飄瑞雪」,嚇得徐晃、張郃不敢抵擋,任其在萬軍之中來去自如,如入無人之境;當陽長坂坡,趙雲於百萬曹軍中懷抱阿斗,連殺曹營名將五十四人,砍倒象徵軍威的大旗兩面,奪去鎮軍長槊三條後從容離去,其神威蓋世,無人能及!演義中擊殺敵軍將領之多,實無人出趙雲之右。
馬超
馬超——游戲形象
馬超,字孟起,五虎之四,扶風茂陵人。名門之後,相貌堂堂且武藝高強,但心計稍欠,以至被人利用,是劉備入主西川的功臣。 馬超是東漢征西將軍馬騰長子。年十七,隨父馬騰、韓遂襲長安,殺李傕將李蒙、王方。曹操誘殺騰,超、遂舉西涼兵報仇,酣戰許褚。因操離間超、遂,事敗,往漢中投張魯。魯使超救劉璋與先主戰,超與張飛大戰百餘合。後受張魯謀士楊松誣陷,投先主,威使劉璋降備,拜平西將軍、前都亭侯,後升左將軍。先主稱帝,以馬超為驃騎將軍,領涼州牧,鎮守西境。後諸葛亮北伐,往掃超墓。
黃忠
黃忠——游戲形象
黃忠,字漢升,位列五虎之末。原為韓玄手下將,年近六旬有萬夫不當之勇,而他的弓箭射術更是天下無雙。黃忠與前來取長沙的關羽連戰三日,不分勝負。黃忠感動於關羽的義氣,不忍用弓箭相傷,只射中他的盔纓。太守韓玄以黃忠戰關羽不利要處斬黃忠,為魏延所救,後劉備又親自將他請了出來,這才歸順劉備。黃忠隨劉備入西川,所到即克,戰功赫赫,他有勇有謀,智勇雙全,常常獨當一面,後又率軍取漢中,定軍山親斬夏侯淵,為取漢中的第一功臣。劉備伐吳為關羽報仇,黃忠不顧年邁,請令擔任先鋒,被吳將馬忠用箭偷襲射中,在張苞,關興與劉備護送他回營救治的當天晚上,不治身亡。[1]
H. 古時候的武將都長什麼樣子,為什麼肖像畫上面全是大胖子
古代武將長什麼樣,根據現代美術和影視作品中的形象來看,大多是身形挺拔,身材頎長,一幅標準的現代特種兵形象,比如下面這些圖。
埃里克絕不是個例,拳壇上稱霸的拳王們大多是胖子,比如福爾曼、泰森,都重達300多斤。
現代競技按體重區分量級,回到古代戰場可不是這樣。大家互砍時不會去找同一量級的對手,反而越瘦弱的越容易成為目標。殘酷的生存法則之下,矮小瘦弱的被淘汰,能存活下來的就是高大強壯,力量占優的精兵,這些人經過戰爭的洗禮,逐步成長為將領,比如岳飛、常遇春就是這樣。
武將大都是胖子,還有另一個原因,是古代武將的選拔制度。能從小兵脫穎而出,最後成為將軍的士兵是少數,大部分小兵都是炮灰,跟岳飛、常遇春同時期參軍的小兵,能活到最後的100個里未必有一兩個。
古代武將的選拔,更多的是來自勛貴世家或是軍官家庭。這些將門子弟,家境遠遠好於一般士兵,家族能為他們提供物質條件,保證他們吃飽吃好吃出將軍肚,以保證戰場上的生存率,同時他們入職就是從軍官起步,更容易晉升為將領。
比如李如松,起步就是從三品的指揮同知,戚繼光則從正四品的指揮僉事起步,這已經是中級將領,即便如此,他們還是要親臨前線,乃至親手殺敵,在萬曆抗倭援朝戰爭的平壤一戰中,李如松胯下戰馬都被日軍擊中,他只得換馬再戰,在之後的碧蹄館一戰,更是被日軍團團包圍,經過血戰才殺出重圍。如果李如松沒有過人的體魄,親冒矢石的風險顯然更大。
I. 如果關羽沒有赤兔馬,還能「過五關斬六將」嗎
能,關羽過五關斬六將遇到的對手都比較垃圾,這些人的武力值和關羽簡直就是一個在天上一個在地上,遇到就是一刀秒的樣子,有赤兔馬只不過是早幾秒結束戰斗罷了,赤兔馬在絕對的實力差面前用處不大,戰馬的影響力更是微乎其微。
還有一點是就是人多走的就慢了,如果說是關羽一個人騎著赤兔馬直接沖關,沒有一個人能追上他,但是帶著兩個拖油瓶,赤兔馬跑得再快也用處不大,畢竟你不可能拋棄二人獨自求生,這顯然也不是關羽的風格。
最後一個就是曹操的態度,曹操知道自己留不住關羽,於是就讓張遼去給他送通關文書,既然曹操心有不忍,那麼這些守將也不敢放箭亂射,在這種畏首畏尾的情況下,就算是呂布復生,那他也不是關羽的對手。
J. 《三國演義》中"空餘赤兔馬千里,漫有方天戟一枝"所指人物是
呂布
赤兔馬是他的坐騎(呂布被擒後,曹操把赤兔馬賞給了關羽),方天畫戟是他的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