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經典古典 » 八仙什麼是我國民間故事中的經典

八仙什麼是我國民間故事中的經典

發布時間: 2022-04-29 17:18:54

Ⅰ 中國神話中的八仙都是誰

分別是:鐵拐李、漢鍾離、張果老、呂洞賓、何仙姑、藍采和、韓湘子、曹國舅。

1、鐵拐李

鐵拐李又稱李鐵拐,李凝陽,李洪水,李玄,是中國民間傳說及道教中的八仙之首。相傳名為李凝陽或李洪水,或名李玄,字拐兒,自號李孔目。生卒年約公元前418-326年。

2、漢鍾離

鍾離權姓鍾離,生卒年約(公元168.農歷7月27日-256)東漢、魏晉時期人物,中國民間及道教傳說中的神仙。天下道教主流全真道祖師,名權,字雲房,一字寂道,號正陽子,又號和穀子,漢咸陽人。

3、張果老

張果老在中國民間有廣泛影響,他是一位真實的歷史人物。張果老(張果),本為甘肅兩當的道人,他姓張名果,號通玄先生,受武則天和玄宗徵召,御賜邢州五峰山。

4、呂洞賓

呂洞賓,道教主流全真派祖師。 字洞賓,道號純陽子,自稱回道人,河東蒲州河中府(今山西芮城永樂鎮)人,現在山西運城市芮城有元代丘處機奉皇帝御旨興建的永樂宮,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又名大純陽萬壽宮 。呂洞賓是道教中的大宗師。

5、何仙姑

八仙中唯一的女性,巧降及時雨。歙南 覆船山,十道石門內,有座何仙姑廟,傳承千年,坐落在倒掛荷花的龍穴裡面,因為她在這個荷花形裡面羽化登仙的。

6、藍采和

藍采和,姓許名傑,字伯通,公元(615-760),是中國民間及道教傳說中的八仙之一,唐朝人,在淮南道濠州鍾離濠梁之上(今安徽鳳陽)得道成仙,出生於塘河古鎮石龍門。

7、韓湘子

唐韓湘子,字清夫,是古代中國民間傳說故事中的八仙之一,擅吹洞簫,拜呂洞賓為師學道。道教音樂《天花引》,相傳為韓湘子所作。由於韓愈排斥佛老而不惜死,故而佛教方面編造出大顛禪師化韓愈;而道教方面則造出了韓湘子度韓愈來抵消韓愈所帶來的影響。

8、曹國舅

他出現最晚,在宋代就被內丹道收編為呂洞賓弟子,但是關於他的故事卻遲至元明時期才出現於有關記載之中。

有關曹國舅的情況,葉慈氏、浦江清、趙景深、周曉薇、白化文、李鼎霞等人先後作了勾勒,班友書在考察黃梅戲《賣花記》的源流時,對曹國舅公案故事作了梳理,視角獨到,相傳於北宋時期聚仙會時應鐵拐李之邀在石筍山列入八仙。


(1)八仙什麼是我國民間故事中的經典擴展閱讀:

八仙過海:

傳說有一年,蓬萊仙島牡丹盛開,島主白雲仙長邀請各路神仙前來游賞。八仙應邀,顯然赴約。他們一起來到東海岸邊,遙望仙島,真是雲蒸霞蔚、紫氣氤氳。

但是此時海中卻潮水洶涌,巨浪驚人。大家商議找尋渡船,呂洞賓阻攔道:「我們都是神仙中人,何必用凡人的方法過海。不如我們各自露一手,也顯得仙術神妙」。

大家齊聲贊同。只見他們各自取出自己的法寶,投向海面。然後跳上這些「渡船」,念動真言,飄然前行。

八仙把法器投入水中用來渡海,一路順風順水,不由地游性大增,更想展示一下自己的本事,便在海面上玩起了「特技」表演。

張果老用法力使漁鼓旋轉起來,劃出巨大的漣漪,其他眾仙差點失去重心,紛紛笑罵老張「使壞」。

呂洞賓臨風站在劍柄上,任寶劍飛速地破浪前行;韓湘子的笛子在水面一過,竟然自己奏出了難得一聽的美妙旋律,令大家好生歡喜。

何仙姑隨即應和著裊裊笛音,翩翩起舞,足尖在荷花上旋轉,撩起片片水花,眾仙拍手叫絕;鐵拐李驅使葫蘆倒立而行,自己高坐在葫蘆底端,逗得大家笑聲一片。

曹國舅的玉板劃過水面,也奏出了清靈的音樂,與韓湘子的笛音相得益彰;藍采和的花籃忽然湧出無數花朵,飛到空中下起了花瓣雨,令這一幕幻化得美輪美奐。

不過,神仙玩得高興起來,那動靜可不小。這時候,海面頓時波瀾迭起,驚動了海底的龍宮。東海龍王派了蝦兵蟹將去查看,得知事情原委後,龍王大為不悅,怒氣沖沖地說:「小小幾個道士,竟然在我東海海面興風作浪,實在無禮」。

於是派了太子帶著蝦兵蟹將前去交涉。八仙正在興致勃勃之時,被龍太子掃了興,不免爭執起來。太子年輕氣盛,忍不住掀起漫海大潮,向八仙淹來。八仙急忙躲閃,不料曹國舅一不小心被奪了玉板。

藍采和躲閃不及,從花籃上墜下。太子拿著玉板,將藍采和帶回龍宮。這一下可怎麼了得?剩下的七仙勃然大怒,只見鍾離權挺著大肚子,飄飄然降落潮頭,輕輕扇動芭蕉扇,只聽「嗚…忽…」一聲,一陣狂風,捲起大浪萬丈高,把一群蝦兵蟹將扇到九霄雲外去了。

雙方一時混戰起來,鐵拐李把葫蘆瞬間變大數倍,七仙都站在葫蘆上,韓湘子、呂洞賓和何仙姑分別用自己的法器與蝦兵蟹將爭斗,張果老提醒道:「諸位,抓了這太子換藍采和啊」。

龍王聞訊前來。七仙要求龍王交還藍采和以及玉板,但龍王怪罪他們擾亂了龍宮的清靜,又打傷那麼多兵將,十分震怒,拒絕了他們的要求。雙方再度陷入激戰,直打得天昏地暗,難解難分。

正在不可開交之際,空中忽然傳來輕靈飄渺的說話聲:「什麼人如此喧嘩」?

眾仙定睛一看,遠處一人駕雲到來,正是南海觀世音菩薩。原來,當時菩薩正在玉皇大帝處下棋,天兵天將向玉帝報告東海一事。

聽聞他們爭斗得激烈,觀音向玉帝自請前去看個究竟,調解調解。雙方暫時停了下來,請觀音評理。問明情況後,觀音認為此事應該上報玉帝,由玉帝做最終定奪。於是,七仙和龍王跟著觀音來面見玉帝。

玉帝聽過事情原委,認為八仙鬧海傷人,難逃罪責。觀音上告玉帝:「八仙鬧海是有錯,然而龍太子奪走玉板、囚困藍采和同樣不是明智之舉,以至於雙方爭執不下,難以收場」。聽了此話,玉帝決定判龍王罰俸一年,同時八仙謫降一等,一年後才可以恢復。

七仙和龍王向玉帝告罪離開,觀音菩薩又和他們一起回到東海,親自處理善後事宜。觀音讓龍王歸還了曹國舅的玉板、釋放了藍采和,又用法術從曹國舅的玉板上截取一塊下來,作為賠償給龍王的損失。

雙方都心服口服,不再抱怨。觀音菩薩說:「諸位同為仙道中人,切不可因小事失了仙家氣度,傷了和氣哪」。

八仙和龍王都覺慚愧,於是互相道歉言和。這件事因為觀音菩薩而得到了圓滿解決,後世便有詩曰:「八仙蹤跡居島蓬,會罷蟠桃過海東。大士不為扶山海,龍王安得就深宮」。

後人以「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或「八仙過海,各顯其能」為典故相傳。但有意思的是,因八仙鬧海遭到貶謫這一傳說,後來沿海人們開始講究「七男一女不同船」的禁忌,為的是保證出海的平安。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八仙

Ⅱ 田螺姑娘,八仙過海,精衛填海都是我國民間故事的經典這句話對嗎

1、這句話有點別扭,不是很通順。
2、可以改成田螺姑娘、八仙過海、精衛填海都是我國經典的民間故事。
3、或者也可以改成田螺姑娘、八仙過海、精衛填海都是我國民間的經典故事。
4、希望對你有幫助。

Ⅲ 八仙過海是神話故事嗎

民間有「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或各顯其能)」的諺語。八仙過海旅遊景區(又名八仙渡)是神話傳說中八仙過海的地方。是圍棋術語。"八仙過海",道教典故之一。

有八位得道仙人:鐵拐李、漢鍾離、呂洞賓、曹國舅、張果老、韓湘子、藍采和、何仙姑,人稱八仙。

一次他們向西王母拜壽,騰雲駕霧從東海上空經過,只見海上波濤洶涌,白浪滔天,很壯觀。於是,八仙決定到海面上玩一玩。

呂洞賓說:「大家把自己的寶物扔到海面上,借著它渡過大海,比一比誰更有神通,怎麼樣?」大家一聽也覺得很有意思,於是便答應了。然後幾位神仙大顯神通,後來就有了八仙過海的故事。

(3)八仙什麼是我國民間故事中的經典擴展閱讀:

八仙過海是一種流傳最廣的中國民間傳說。八仙分別為漢鍾離、張果老、韓湘子、鐵拐李、呂洞賓、何仙姑、藍采和及曹國舅。

八仙最膾炙人口的故事之一,最早見於雜劇《爭玉板八仙過海》中。相傳白雲仙長有回於蓬萊仙島牡丹盛開時,邀請八仙及五聖共襄盛舉,回程時鐵拐李建議不搭船而各自想辦法,就是後來「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或「八仙過海、各憑本事」的起源。後來,人們把這個典故用來比喻那些依靠自己的特別能力而創造奇跡的事。

形象來源

八仙與道教許多神仙不同,均來自人間,而且都有多采多姿的凡間故事,之後才得道,與一般神仙道貌岸然的形象截然不同,所以深受民眾喜愛,其中有將軍、皇親國戚、叫花子、道士等等,並非生而為仙,而且都有些缺點,例如漢鍾離袒胸露乳、呂洞賓個性輕佻、鐵拐李酗酒成性等等。

八仙也分別代表了男女老幼、富貴貧賤。也因此,一般道教寺院都有供奉八仙的地方,或是獨立設置八仙宮,而神明廟會也有八仙出現。八仙也常出現在年畫、刺綉、瓷器、花燈及戲劇之中,相傳八仙也會定期赴西王母蟠桃大會祝

壽,所以「八仙祝壽」也成為民間藝術常見的的祝壽題材。民間戲曲酬神時,也經常上演《醉八仙》或《八仙祝壽》等所謂「辦仙戲」。

「八仙過海」,道教掌故之一。在傳說中,八仙各有不同的法器,鐵拐李有鐵杖及葫蘆,漢鍾離有芭蕉扇,張果老有紙疊驢,藍采和有花籃,何仙姑有蓮花,呂洞賓有長劍,韓湘子有橫笛,曹國舅有玉版。他們隨身所攜帶的法器各有妙用。

在中國歷史上,有關八仙的文學藝術作品可謂比比皆是,甚至在舊時新娘出嫁所乘的轎子上以及印糕上,都可以看到形態各異、栩栩如生的八仙造型。明代出現的青花瓷瓶上有以西王母為中心的圖案,其中也有八仙祝壽的場面。在民間,有一種頗為人們所喜愛的方桌叫「八仙桌」。凡此種種,說明八仙在人們心目中具有深刻影響。

八仙過海是精彩的八仙故事之一。其生動的記述見於明吳元泰之《東游記》。該書寫八位神仙人物好打抱不平,懲惡揚善。有一天,他們一起到了東海,只見潮頭洶涌,巨浪驚人。呂洞賓建議各以一物投於水面,以顯"神通"而過。其他諸位仙人都響應呂洞賓的建議,將隨身法寶投於水面,然後立於法寶之上,乘風逐浪而渡。後來,人們把這個掌故用來比喻那些依靠自己的特別能力而創造奇跡的事。

Ⅳ 八仙過海的故事

這天,八仙興高采烈地來到蓬萊閣上聚會飲酒。八仙每人准備一道菜,以當地的大蝦、海參、扇貝、海蟹、紅螺、真鯛等海珍品為主要原料,加工了8個拼盤、8個熱菜和1個熱湯。拼盤各自用自己的寶物拼成圖案,造形生動別致,盤盤都有神話典故,不僅味道鮮美,還可觀賞助興;熱菜烹飪更為精緻,呈現蓬萊多處名勝景觀,巧奪天工;熱湯以八種海鮮加雞湯製成,味道鮮美奇特。酒至酣時,鐵拐李意猶未盡,對眾仙說:「都說蓬萊、方丈、瀛洲三神山景緻秀麗,我等何不去遊玩、觀賞?」眾仙激情四溢,齊聲附和。呂洞賓說:「我等既為仙人,今番渡海不得乘舟,只憑個人道法,意下如何?」眾仙聽了,欣然贊同,一齊棄座動身而去。(另一說八仙赴王母娘娘蟠桃會歸來。)八位仙人聚到海邊,個個亮出了自己的法寶。
逍遙閑散的漢鍾離,把手中的芭蕉扇甩開扔到大海里,那扇子大如蒲席,他醉眼惺忪地跳到迎波踏浪的扇子上,悠哉游哉地向大海深處漂去。清婉動人的何仙姑步其後塵,將荷花往海里一放,頓時紅光四射,花像磨盤,仙姑亭亭玉立於荷花中間,風姿迷人。眾仙誰也不甘落後。吟詩行俠的呂洞賓、倒騎毛驢的張果老、隱跡修道的曹國舅、振靴踏歌的藍采和、巧奪造化的韓湘子、借屍還魂的鐵拐李紛紛將寶物扔入海中。瞬間,百舸爭流,各顯神通,逞雄鎮海,悠然地遨遊在萬頃碧波之中。
八仙遨海,頓時海面如翻江倒海,滔天巨浪震動了東海龍王的宮殿。東海龍王急派蝦兵蟹將出海查巡,方知是八仙各顯其能,興海所為。東海龍王惱羞成怒,率兵出來干涉。八仙據理力爭,與之抗辯,東海龍王下令蝦兵蟹將搶走藍采和。藍采和不甘示弱,與之爭斗,終因寡不敵眾,被抓住關進龍宮。眾仙見狀大怒,個個奮勇上前廝殺,在海里打起一場惡戰。眾仙連斬東海龍王兩個龍子,嚇得蝦兵蟹將魂飛魄散,屁滾尿流,紛紛敗下陣來。
東海龍王怒不可遏,急忙請來南海、北海、西海龍王,不制服眾仙誓不罷休。於是四海龍王催動三江五湖四海之海水掀起驚天巨浪,殺氣騰騰地直奔眾仙而來。正在一觸即發之際,忽見金光閃爍,濁浪中閃出一條路來,原來曹國舅白雲板天生具有避水神力,他懷抱雲板在前開路,眾仙在後緊緊跟隨,任憑巨浪排山倒海,卻奈何不了他們。四海龍王見此情景,十分惱火,又調動了四海兵將准備再戰。恰巧南海觀音(一說如來佛)從此處經過(或說專門來調停),便喝住雙方出面制止,東海龍王放出藍采和。八仙拜別觀音,各持寶物,乘風破浪、遨遊而去

Ⅳ 八仙故事有哪些

八仙故事
八仙傳說,在我國民間流傳久遠,影響深廣。最早可上溯到唐宋時期,詩詞、雜記中就有八仙之說。《太平廣記》中也有八仙人物的記載。但其中所涉及的人物,並非我們今天所傳的八位仙人。至明代吳元泰所撰《八仙出處東游記傳》才認定:漢鍾離、鐵拐李、張果老、呂洞賓、何仙姑、藍采和、韓湘子、曹國舅八位仙人,一直相傳至今。
既然是八位仙人,他們的身世本來是無從查考,也無深究的意義。然而,神話在不斷的創造、流傳、豐富過程中,見於文獻典籍卻言之鑿鑿,把他們從天國拉到人世,或修行,或超度,人亦可以成仙。神話傳說是口頭文學,在人們口頭流傳過程中,經過眾多民間藝人自覺不自覺地進行加工、豐富,創造了八仙的形象。盡管仙界的最高權威在八仙面前還顯示著至高無上的權力和尊嚴,但八位仙人實際上並不甘願受玉皇大帝的管束,也不聽從道家鼻祖太上老君的調遣。他們天馬行空,獨來獨往,成為神仙群體中的一個小小的流派—逍遙快樂的散仙。
人們在現實中遭受壓迫,或者不能實現的願望,就把它寄託在幻想世界裡,藉助想像力支配自然,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以實現自己的目的。八仙的傳說故事中,就寄予著人們的思想,意志和願望。八仙同情勞動人民,給予關注或暗中幫助,懲惡揚善,抑富濟貧。人們的口頭文學創造了八仙,八仙自然受到人們的喜愛。特別是八仙過海的傳說深入人心,八位仙人各有各的卓著才幹,各有一手應變的絕招,成為智慧的化身,給人們以極大的啟迪和鼓舞。他們的故事數百年來結晶為一句民諺:「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在人們心中留下了可資借鑒的榜樣和永久的魅力。
八仙故事流傳到今天已不再是簡單的民間傳說,已經形成了一種文化現象。與人們的日常生活中無處不在,常見以八仙命名的八仙祠、八仙桌、八仙宴、八仙秧歌等等,目之所及的花瓶、香爐、錢幣、銅鏡、門楹、文房上的八仙圖案比比皆是,表現手法更是千變萬化,還有明八仙、暗八仙之分,人們對八仙的喜愛與敬仰可窺一斑。
先賢有聯語:九天閶闔開宮闕,八仙過海在蓬萊。
蓬萊因八仙而神秘,八仙因蓬萊而傳奇。

呂洞賓
呂洞賓名岩,號純陽,晚唐關西河中府承樂縣人。他屢試不第,整日為自己懷才不遇而苦惱,後隱居終南山修道。一日與漢鍾離巧遇,鍾想捉弄他一下,便讓他煮上一鍋小米飯,然後施道術將他『點』入夢境。他夢中中了舉人,享盡了榮華富貴。可是夢醒之時,他煮的小米飯還未熟。這就是有名的「黃粱美夢」之說。鍾離權以此法徹底破除了呂洞賓功名利祿的慾望。呂不禁感慨萬端,便拜鍾離權為師,以求脫塵之道。鍾怕他俗念難滅,又對他進行了十次考驗,他次次過關,鍾這才將他超度升仙。元代時他被封為「純陽演政警化孚佑帝君」,統稱呂祖,為全真道北五祖之一。在民間傳說中,他是一位集「劍仙」、「酒仙」、「色仙」、「詩仙」於一身的放浪形骸的神仙。

鐵拐李
鐵拐李又稱李鐵拐,其名甚多,有李凝陽、李洪水、李孔目、李玄、李岳、李元中等。生於何時,眾說紛紜。傳說他於華山尋到與自己同姓的道教鼻祖李耳,受其點化而成仙。太上老君李耳帶其游歷諸仙山,臨行前囑其徒弟楊子守住他的肉身,約定七日不返方可焚化。豈料守到六日,楊子家人告急,其母病危,遂焚化李玄肉身而去。待李玄隨老子游歷歸來,已不見自己的屍身,卻遇一餓殍之屍倒卧山中,情急之下,只好將自己的遊魂附於餓殍之屍,因此而變成蓬首垢面袒腹跛足的乞丐模樣,世人也因此喚他作「鐵拐李」。關於鐵拐李換身另有一說,說他學道於終南山,在一次元魂出竅時,軀體被老虎吃掉,元魂只好鑽進剛死的乞丐體中,於是變成後來的樣子。情節有別,結局一樣。

漢鍾離
漢鍾離姓鍾離,名權。據稱是漢代鍾離子,因此民間有稱之為「漢鍾離」,彷彿他姓漢,名鍾離。道教宣傳,意欲達到「貴為將相,不如修道成仙」的效果,變為他演繹出「將門虎子」的身世,說他的父親是東漢的大將鍾離章,在他出世之時,就伴隨著一股仙氣,只見異光數丈如烈火,如同一個仙人下凡。他說了一句:「身游紫府,名書玉京」,一語驚人。「紫府」與「玉京」是玉皇大帝的宮殿,彷彿他真是神仙下凡一般。因出身將門,被視為虎子。後來果然在朝中成為一員武將。適逢匈奴擾邊,他奉命領兵征戰,卻大敗而歸。此時人們才認識到,將門未必出虎子。他無顏於世,便進入深山,恰遇一位東華道人,傳授真秘訣,將他度化成了神仙。

藍采和
藍采和原名許堅,唐朝人,因他唱歌時多以「踏踏歌,藍采和」,人們便稱他為藍采和。傳說他是赤腳大仙降生,身雖為人,卻不昧本性,放盪不羈,玩游一世。終年只穿一藍衫,一腳著靴,一腳赤足。每於街上討錢,常執大拍板邊歌邊行。他的歌謠隨口而出,看來似狂非狂,卻有神仙意韻,令人莫測。他周遊天下,偶與鐵拐李相遇,便於之論道。後遇呂洞賓,言說奉玉帝之命來超度他成仙,他便隨呂洞賓飄飄乎乎飛入天庭。藍采和的踏踏歌詞,最為著名的一首是:踏歌藍采和,世界能幾何?紅顏一春樹,流年一擲梭。古人混混去不返,今人紛紛多來更。朝騎鸞鳳到碧落,目見桑田變白波。常景明輝在空際,金銀宮闕高嵯峨。歌辭極多,率皆仙意,人莫之測。南唐沈汾《續神仙傳》等典籍均有記載。

韓湘子
韓湘子本名韓湘,是唐代大文學家韓愈的侄孫。八仙中的韓湘子並非此人而是韓愈的族侄。但後人把這位族侄的故事附會在族孫身上,並尊之為「韓湘子」。傳說韓湘子生有仙骨,素性不凡,厭煩華麗,喜歡恬淡,佳人美女,全不動心,美酒佳餚,不能溺其志。他所熱心的是道家的修煉之法,黃白之術。韓愈屢次勸他讀書求進取,他卻總是回答:「我所學的與你所學的絕不相同。」韓愈惱怒,狠狠的訓斥了他。一天,湘子外出訪師,恰好遇見呂洞賓和鍾離權,便棄家隨二人學道去了。後來到了一處地方,見仙桃紅熟,他便爬上樹去欲摘仙桃,結果桃枝斷折,他墜於地上,身死而屍解,於是便成了神仙。韓湘子給人的印象最深的是他未卜先知的本領,他所預測之事,爾後皆都應驗。

張果老
張國老原名張果,因其長壽,數百歲,所以世稱張果老。傳說他是宇宙混沌時期的白蝙蝠,因受天地之氣,得日月之精,歷歲久遠,化而為人。後隱於恆州中條山,接受鐵拐李等仙人的論道說法,往來汾晉之間,長生不老。許多年逾古稀的老人回憶,童年時見他,他就自稱有好幾百歲了。唐玄宗有一女兒叫玉真公主,喜歡修道,唐玄宗便想將她嫁與張果,以求雙修成仙。張果敲著漁鼓筒板唱道:「娶婦得公主,平地升公府,人以可喜,我以可畏。」唱完大笑不止。然後掏出紙驢,吹起成形,到騎而行。他這種玩世不恭的態度家喻戶曉,至今尚有兩句歇後語:張果老倒騎毛驢—往後瞧;騎驢看唱本---走著瞧。後人給張果老送的一首詩很有意趣:舉世多少人,無如這老漢,不是倒騎驢,萬事回頭看。

曹國舅
曹國舅原名曹佾,廣東人,宋仁宗的大國舅。他雖出身貴族,卻天資聰穎,純潔善良,不貪富貴,酷慕清虛。宋仁宗的第二國舅是個花花公子,恃勢作惡,巧取豪奪。一次,二國舅路遇一秀才攜妻進京趕考,見那人妻子姿色迷人,便將他夫妻騙至家中,先將秀才投入井中害死,後玩弄了他的妻子。之後,秀才之妻訴案包公,包公將二國舅鍘死。曹國舅深以其弟作惡為恥,覺得無顏面對世人,遂出家進山修道。在山中他遇到鍾離權和呂洞賓,二人問他:「聽說你在修煉,所修的是什麼呢?」他答:「修道。」「道在哪裡呢?」他以手指天。二位又問:「天在何處?」他用手指向心窩。二位神仙笑著說:「心就是天,天就是道,你親眼見到道的本來面目啦!」於是教他以還真秘術,引他入了仙班。

何仙姑
何仙姑原名何秀姑,廣州增城縣人,是八仙中唯一的女仙。生下來時紫雲繞室,頭頂有六根長毫。唐武則天朝,家住雲母溪。十四五歲時,夢中得神人指示:「食雲母粉,當輕身不死。」從此每天吃雲母粉,果然身輕。其母以女大當嫁之由,為她擇配,她卻死活不允。一天,她在溪邊巧遇鐵拐李和藍采和,二人授她以仙訣,從此她常往來於山谷中,行走如飛。朝去而慕歸。母親問她行蹤,她只說去了名山仙境與仙人論道。漸漸長大之後,言論異乎尋常。武則天聽說她的奇聞,便遣使召她進京,將到京師,忽然不見,四下尋找,蹤影全無。到景龍年間,由鐵拐李引導,大白天里升仙而去。天寶九年,有人在麻姑壇見她站在五色雲中。大歷年間,又有人見她在廣州小石樓。

3樓

【八仙過海】

相傳,一次,八仙在蓬萊閣上聚會飲酒,酒至酣時,鐵拐李提議乘興到海上一游。眾仙齊聲附合,並言定各憑道法渡海,不得乘舟。

漢鍾離率先把大芭蕉扇往海里一扔,坦胸露腹仰躺在扇子上,向遠處漂去。何仙姑將荷花往水中一拋,頓時紅光萬道,何仙姑佇立荷花之上,隨波漂游。隨後,呂洞賓、張果老、曹國舅、鐵拐李、韓湘子、藍采和也紛紛將各自寶物拋人水中,藉助寶物大顯神通,傲遊東侮。

八仙的舉動驚動了龍宮,東海龍王率蝦兵蟹將出海觀望,言語間與八仙發生沖突,引起爭斗,東海龍王乘八仙不備,將藍采和擒入龍宮。八仙大怒,各展神通,上前撕殺,腰斬兩個龍子,蝦兵蟹將抵擋不往,紛紛敗下海去,隱伏水底。八仙則在海上往來叫戰。東海龍王請來南海、北海、西海龍王,合力翻動五湖四海水,掀起狂濤巨浪,殺奔眾仙而來。危急時刻,曹國舅的玉板大顯神通,只見他懷抱玉板頭前開路,狂濤巨浪向兩邊退避,眾仙緊隨在後,安然無恙。四海龍王見狀,急忙調動四海兵將,准備決一死戰,正在這時,恰好南海觀音菩薩經過,喝住雙方,並出面調停,直至東海龍王釋放藍采和,雙方罷戰。

八位仙人拜別觀音菩薩,各持寶物,興波逐浪遨遊而去。 這就是「八仙過海」的故事。

八仙在中國民間的眾多神仙中,鋒頭最勁、影響最大的神仙,有關他們的傳說也一直為人所津津樂道,尤其是明朝吳元泰的《八仙出處東游記》所述的八仙過海的故事更是膾炙人口。八仙的傳說始於唐代,其時已有「八仙圖」、「八仙傳」等,然八仙姓氏至宋代尤有變更,至《東游記》始定為李鐵拐、漢鍾離、張國老、何仙姑、呂洞賓、藍采何、韓湘子、曹國舅八人。其故事傳說大多可以在唐、宋書籍種覓得蹤跡,少數見於明代記載。唐代李白、賀知章、李適之、汝陽王李璉、崔宗之、蘇晉、張旭、焦遂八位皆善飲酒 賦詩,稱為酒中八仙鶤。

Ⅵ 八仙過海的故事是什麼

八仙過海是我國流傳很廣的一個傳說故事,八仙分別為漢鍾離、張果老、韓湘子、鐵拐李、呂洞賓、何仙姑、藍采和及曹國舅。

故事是這樣的,八仙去游蓬萊,不乘舟,憑各人的道法渡海,八位仙人聚到海邊,個個亮出了自己的法寶。逍遙閑散的漢鍾離,把手中的芭蕉扇甩開扔到大海里,那扇子大如蒲席,他醉眼惺忪地跳到迎波踏浪的扇子上,悠哉游哉地向大海深處漂去。清婉動人的何仙姑步其後塵,將荷花往海里一放,頓時紅光四射,花像磨盤,仙姑亭亭玉立於荷花中間,風姿迷人。眾仙誰也不甘落後。吟詩行俠的呂洞賓、倒騎毛驢的張果老、隱跡修道的曹國舅、振靴踏歌的藍采和、巧奪造化的韓湘子、借屍還魂的鐵拐李紛紛將寶物扔入海中,這便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Ⅶ 田螺姑娘梁山伯與祝英台八仙過海和將相和都是我國民間故事中的經典判斷錯對( )

錯。

田螺姑娘

這個我沒看過不好多評價,單看名字應該是民間故事。

梁祝 和 八仙

這兩個肯定是民間故事,一個是歌頌愛情,一個是神話故事,都有獨特的寓意在裡面。

梁祝

將相和

這個是廉頗和藺相如的故事,是歷史上真實發生的(至少是史料記載的,有一定的歷史價值在裡面),所以不能算民間故事。

Ⅷ 八仙過海,西遊記,白蛇傳是民間嗎

八仙過海和白蛇傳是民間神話故事,西遊記是吳承恩以唐玄奘天竺取經為原型創作的神魔小說。

八仙過海,是在中國民間流傳最廣的神話傳說之一。八仙分別為漢鍾離、張果老、韓湘子、鐵拐李、呂洞賓、何仙姑、藍采和及曹國舅。
八仙最膾炙人口的故事之一,最早見於雜劇《爭玉板八仙過海》中。相傳白雲仙長有回於蓬萊仙島牡丹盛開時,邀請八仙及五聖共襄盛舉,回程時鐵拐李建議不搭船而各自想辦法,就是後來「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或「八仙過海、各憑本事」的起源。後來,人們把這個典故用來比喻那些依靠自己的特別能力而創造奇跡的事。

有關八仙過海的故事,可以說是中國民間流傳最廣泛的道教神話故事了,幾乎是老幼皆知。
所謂八仙,就是指由道教的八位神仙組成的一個神仙群體,他們是鐵拐李、漢鍾離、張果老、何仙姑、藍采和、呂洞賓、韓湘子、曹國舅。關於他們的完整說法始於元朝(1206-1368年),到明朝(1368-1644年)正式定形。
而關於他們最有名的故事就是"八仙過海",故事說:有一位神仙邀請八仙去他那裡參加宴會並觀賞牡丹花,回來時,他們遭到東海龍王的阻撓,結果雙方以及他們的盟友分成兩大集團,展開了一場鬥法較量,最後八仙和他們的朋友分別拿出自己的法寶,獲得勝利,順利地越過大海。

西遊記

《西遊記》是中國神魔小說的經典之作,達到了古代長篇浪漫主義小說的巔峰,與《三國演義》《水滸傳》《紅樓夢》並稱為中國古典四大名著。《西遊記》自問世以來在民間廣為流傳,各式各樣的版本層出不窮,明代刊本有六種,清代刊本、抄本也有七種,典籍所記已佚版本十三種。

《白蛇傳》是中國四大民間愛情傳說之一,源自於唐代洛陽巨蛇事件等,初步定型於明代馮夢龍《警世通言》中,成熟盛行於清代,是中國民間集體創作的典範。
《白蛇傳》描述的是一個修煉成人形的蛇精與人的曲折愛情故事。故事包括篷船借傘,白娘子盜靈芝仙草,水漫金山,斷橋,雷峰塔,許仙之子仕林祭塔,法海遂遁身蟹腹以逃死等情節。表達了人民對男女自由戀愛的贊美嚮往和對封建勢力無理束縛的憎恨。其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並以此故事為原型拍攝了多部影視劇作和動畫片。

後世根據此傳說又添加了一些的情節,使得故事更加平民化,符合大眾的口味,得以流轉至今,內容大致如下:在宋朝時的鎮江市。白素貞是千年修煉的蛇妖,為了報答書生許仙前世的救命之恩,化為人形欲報恩,後遇到青蛇精小青,兩人結伴。白素貞施展法力,巧施妙計與許仙相 識,並嫁與他。婚後金山寺和尚法海對許仙講白素貞乃蛇妖,許仙將信將疑。後來許仙按法海的辦法在端午節讓白素貞喝下帶有雄黃的酒,白素貞不得不顯出原形,卻將許仙嚇死。白素貞上天庭盜取仙草靈芝將許仙救活。法海將許仙騙至金山寺並軟禁,白素貞同小青一起與法海鬥法,水漫金山寺,卻因此傷害了其他生靈。白素貞因為觸犯天條,在生下孩子後被法海收入缽內,鎮壓於雷峰塔下。後白素貞的兒子長大得中狀元,到塔前祭母,將母親救出,全家團聚。還有可愛的小青也找到了相公。

Ⅸ 民間故事八仙過海

八仙是中國民間傳說中廣為流傳的道教八位神仙。八仙之名,明代以前說法不一,有漢代八仙、唐代八仙、宋元八仙,所列神仙各不相同。八仙屬道教教派,尊太上老君為教主。
至明代吳元泰《東游記》始定為:鐵拐李(李玄)、漢鍾離(鍾離權)、張果老(張果)、呂洞賓(呂岩)、何仙姑(何瓊)、藍采和(許堅)、韓湘子、曹國舅(曹景休)。據華軒居士考證,北宋中期應鐵拐李之邀在石筍山聚會時始有八仙之說。後有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