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論語是什麼家經典著作之一
《論語》是儒家的經典著作之一,主要記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儒家經典著作—儒學十三經:《易》、《書》、《詩》、《周禮》、《儀禮》、《禮記》、《春秋左傳》、《春秋公羊傳》、《春秋穀梁傳》、《論語》、《孝經》、《爾雅》、《孟子》。
《論語》中的部分經典名句:
《論語·子路篇》—「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
《論語·雍也篇》—「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論語·為政篇》—「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論語·里仁篇》—「父母在,不遠游,遊必有方。」
《論語·季氏篇》—「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
《論語·雍也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論語·八佾篇》—「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
《論語·公冶長篇》—「三思而後行。」
《論語·衛靈公篇》—「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② 論語是什麼家的經典巨作
《論語》是儒家的經典巨作。
《論語》簡介:
《論語》由孔子弟子及再傳弟子編寫而成,至漢代成書。主要記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較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以語錄體為主,敘事體為輔,集中體現了孔子的倫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與《大學》、《中庸》、《孟子》並稱「四書」,與《詩》、《書》、《禮》、《易》、《春秋》等「五經」,總稱「四書五經」。全書共20篇、492章,首創 「語錄體」 。是中國現傳揚並學習的古代著作之一。
③ 論語是什麼經典著作之一
儒家學派。
《論語》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語錄結集,由孔子弟子及再傳弟子編寫而成,至戰國前期成書。
全書共20篇492章,以語錄體為主,敘事體為輔,主要記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較為集中地體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倫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
此書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與《大學》《中庸》《孟子》並稱「四書」,再加上《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總稱「四書五經」。
《論語》在古代有3個版本:《古論》、《魯論》和《齊論》。現在通行的《論語》是由《魯論》和《古論》整理形成的版本。
(3)論語是什麼家經典著作之一擴展閱讀:
儒家學派資料:
儒家學派是先秦諸子中對後世影響最為廣泛和深遠的一個學派,由春秋末孔子首創。孔子的言論經門人整理為《論語》,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據。
儒家學說以"仁"為中心,提倡"祖述堯舜,憲章文武",崇尚"禮樂"、"仁義",倡導"忠恕"和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政治上主張實行"仁政"、"德治",重視倫理道德教育。
儒家思想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內核,也是維護封建君主專制統治的理論基礎。儒家思想、君主專政制度構成了中國古代政治史的兩大主體內容。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論語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儒家學派
④ 論語是一部什麼體的著作
論語是一部語錄體和對話文體為主的著作。
《論語》是春秋時期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弟子及再傳弟子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編成的語錄文集,成書於戰國前期。全書共20篇492章,以語錄體為主,敘事體為輔,較為集中地體現了孔子及儒家學派的政治主張、倫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
作品多為語錄,但辭約義富,有些語句、篇章形象生動,其主要特點是語言簡練,淺近易懂,而用意深遠,有一種雍容和順、紆徐含蓄的風格,能在簡單的對話和行動中展示人物形象。
藝術特色:
《論語》多為語錄,但都辭約義富,有些語句、篇章形象生動。如《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不僅篇幅較長,而且注重記述,算得上一篇結構完整的記敘文,人物形象鮮明,思想傾向通過人物表情、動作、對話自然地顯露出來,具有較強的藝術性。
孔子是《論語》描述的中心,「夫子風采,溢於格言」(《文心雕龍·征聖》);書中不僅有關於他的儀態舉止的靜態描寫,而且有關於他的個性氣質的傳神刻畫。此外,圍繞孔子這一中心,《論語》還成功地刻畫了一些孔門弟子的形象。
如子路的率直魯莽,顏回的溫雅賢良,子貢的聰穎善辯,曾皙的瀟灑脫俗等等,都稱得上個性鮮明,能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⑤ 《論語》是記錄什麼的一本書是我國古代什麼家經典著作之一
「語可論者」——《論語》之名義
陳科華
《論語》作為研究孔子思想的重要文本其名義到底所指為何,自漢代以來就有不同的看法。其中比較重要的觀點有:
(1)班固:《漢書·藝文志》:
「《論語》者,孔子應答弟子、時人及弟子相與言而接聞於夫子之語也。當時弟子各有所記,夫子既卒,門人相與輯而論纂,故謂之《論語》。」
(2)劉向:《別錄》:
「《魯論語》二十篇,皆孔子弟子記諸善言也。」邢疏:「直言曰言,答述曰語,散則言語可通,故此論夫子之語而謂之善言也。」
(3)劉熙:《釋名·釋典藝》:
「《論語》,記孔子與弟子所語之言也。論,倫也,有倫理也。語,敘也,敘己所欲說也。」
(4)何異孫:《十一經問對》:
「《論語》有弟子記夫子之言者,有夫子答弟子問,有弟子自相答者,又有時人相言者,有臣對君問者,有師弟子對大夫之問者,皆所以討論文義,故謂之《論語》。」
以上諸說中,今人多持《漢書·藝文志》的觀點。但筆者認為,除第(4)種觀點不能贊同之外,其餘看法其實是可以兼容的。
《藝文志》關於《論語》之名義的解釋包含了兩層意思:一是界定了《論語》所記之「語」的范圍。其中既有孔子應答弟子、時人之語,又包括了時人、弟子之間的言語,但這些言語又必須為孔子所「接聞」即間接為孔子所知。不過,以此而言,《論語》中有些言論發生於孔子沒後,但大多與對孔子的評價相關,故「接聞」之語似可作更加寬泛的理解,即為孔子間接所知、或與孔子相關之語。二是指出了《論語》作為一個文本所產生的過程。由於孔子的學生眾多,且他們與孔子的交流並不是在同一時空場所進行的,因而發生「弟子各有所記」的情況是很自然的,以至於有學者認為孔子的有七十二伴隨登堂入室的弟子,便會有七十二種不同的《論語》。這樣,隨之而來的問題是:如何確認和證明「各有所記」之文本的真實性?如果不能確認這一點,則《論語》作為一種文本的權威性就無法得以保障,從而也就無法產生「聖人之言」的「可畏」性影響。所以,孔子沒後,其門人之間的相互「輯而論纂」不僅是事實,而且這一過程並不會一帆風順,這一點可以從「孔子死後,儒為分八」的歷史事實中得到佐證,而儒學這種分化從某種意義上說是與孔子門人之間在文本上的各有所本是密切相關的。到西漢時,就有《魯論語》、《齊論語》和《古論語》三種本子流行。正因為這樣,我認為,今所本之《論語》應該視為戰國至東漢期間儒家後學所達成的一種有關夫子言行記載的文本共識。而且,還需要指出的是,如果沒有漢代大一統的政治格局,沒有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思想專制,欲達成《論語》這樣的文本共識是難以想像的。事實上,今所本之《論語》是東漢學者鄭玄將《古論語》與《張侯論》合二為一的產物,而《張侯論》則恰恰是西漢末年的安昌侯張禹合《魯論》與《齊論》的結果。
《漢書·藝文志》關於《論語》的上述說明為我們理解《論語》之名義提供了十分有價值的線索。首先,從《論語》作為文本共識的產生過程來看,《論語》之「論」是指「輯而論纂」而言,這種「輯而論纂」也相當於佛教文獻史上的佛經集結。換言之,「論」之為詞具有反映《論語》作為文本的產生方式的意義在內,有討論、論斷(如政治家張禹的《張侯論》,學者鄭玄的《論語》)的意思。「論語」之義,也就是指一種經過討論而為不斷擴大的孔子後學所認可的有關孔子言語的文本。
其次,正因為《論語》是經過討論而達成的一種文本共識,那麼也就意味著「論語」之「語」作為一種言語本身就具有了一種學術認同的基礎,從而也就具有一種與一般的日常話語不同的意蘊。所謂學術認同,在這里是指對於《論語》之為孔子的言語集的真實性表示贊同與認可。孔子的弟子雖「各有所記」,「所記」之中必有出入與差異,甚至出現你有我無、我有你無的情況,但是經過討論,大家對於《論語》文本中的內容持有一種基本的確信,即「這些話確是孔子說過的」,是可以得到證明的,作為《論語》文本的讀者是無論如何不能懷疑孔子所言的真理性。
第三,對一種文本的認同除了學術認同以外,還內在包含了文化認同的因素。所謂文化認同在這里是指根據什麼標准去確認某一話語為孔子所說,而其它則不是孔子所言。因為,盡管《論語》作為一種「語」由於是經過「論」而產生的,它之為孔子之言的真實性是不容置疑的,但是,就孔子一生說過的話而論,肯定不止我們所看到的《論語》那樣少,那麼,這是否意味著只有《論語》中的內容才是可以證實的孔子言論呢?肯定不是。有些話雖為孔子所言,且可以得到證實,但不一定載入了文本之中。這是為什麼呢?這主要是因為在儒家後學編纂《論語》文本的過程中,除了對於材料的真實性予以確證之外,還把自己對孔子思想的理解融入其中,甚至還抱有一種建構「聖言之言」文本的理想。這就是說,凡是不符合他們所理解的孔子思想的言論,不管它是否為孔子所言,概不收入;或者凡有損於「聖人之言」形象的,盡管確為孔子所言,也不予以收錄。這種文化思想的認同標准應該是《論語》文本在數量上很少的根本原因所在。我認為,正是《論語》文本形式上的這一特徵表明:「論語」之「論」不僅意味著一種文本內容的真實性,更重要的是它賦予了《論語》作為一種「話語」的權威性,易言之,《論語》所記之夫子之言具有真理之言、「聖人之言」的肯定性價值,因而劉向在《別錄》中所謂「《魯論語》二十篇,皆孔子弟子記諸善言也」,是有一定根據的。
第四,從語言學的角度看,在古漢語,「論」與「語」作為兩個獨立的詞,雖有聯系,但也有區別。「論」,《說文》:「論,議也。從言侖。」侖,條理、倫次之意。故「論」之為「言」確具有條理之言的意義,而「語」則不一定有條理之言,不一定經得分析和推敲。而「語」之為「論」必須具備兩個條件:一是具有邏輯性,二是具有事實性。就前者而言,《論語》文本中的「語」多指「問答」之語而言,而「問答」之語在語言形式上具有口語化特徵,且由於「問答」作為一種對話形式總與具體的場景和議題相聯系,故而言語的「所指」功能十分突出,譬如孔子談仁,對顏回、子貢、樊須、子路等弟子便有不同的回答,甚至同一個弟子如樊須,因 「問仁」 的時空境遇不同,孔子的回答也不同。換言之,「問答」者主體的個性特徵、問答時所處的場景等因素,皆是《論語》的文本構成條件之一。這一點雖賦予了文本解讀的開放性,但同時也不利於思想的系統性達成。孔子之所以反復強調「吾道一以貫之」(《論語·里仁》),恐怕就是有見於此。既然孔子所「語」皆是圍繞著「一」這個中心而展開,故其「語」——盡管是一種「問答」之語——心定是符合語言邏輯性要求的話語,是一種「思」之「語」,而非無倫次之語。
語言符合形式邏輯的要求對於思想系統性的構建是必要而不可或缺的,但哲理的強制性則主要源自於它的實踐性。孔子以「述而不作」為文化傳承的主要方式,自覺地拒絕通過寫作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思想。這樣做固然與孔子對傳統禮樂文化的尊重有關,但也與他對於「文勝於質」的思想學術風氣的不滿有聯系。孔子十分重視言行之間的統一,所以他的「立言」總是與實踐的可操作性緊密相連,所謂「因材施教」,其本質就在於使「知之」而後能「行之」。程子說:「孔子言語句句是自然」(《四書集注·論語》)「自然」,就是指孔子的話貼近於每個讀者的經驗,他所回答的問答正是自己生活中的疑問,令聞者釋然。因此,從這一點來說,孔子所「語」,是就人、就事之「語」,簡言之,就是一種「理論聯系實際」之「語」。也只有這種「語」,才真正稱得上「論」。
司馬遷在《史記·司馬相如列傳》中評價司馬相如詞賦時說:「相如雖多虛辭濫說,然其要歸引之節儉,此與《詩》風諫何異!揚雄以為靡麗之賦,勸百風一,猶馳騁鄭衛之聲,曲終而奏雅,不已虧乎?余采其語可論者著於篇。」(著重號為引者所加——引者注)「語可論者」之說表明:在太史公看來,相如之「語」既有「可論者」,也有「不可論者」。「不可論者」,即「虛辭濫說」也,也就是一些華而不實的溢美之辭。而「可論者」,無疑是指與實際相聯系的話語。在《孔子世家》中,太史公曰:「余讀孔氏書,想見其為人。」「書」如其「人」,意味著「書」是人的另一種人格化存在形式,是言與行高度一致化的結果。所以,《論語》之「語」是一種「可論」之「語」,是一種既符合思想的邏輯性,又經得起實踐檢驗的「語」。從語法的角度說,「論語」是一種「論之語」,「論」作為定詞,具有對主詞「語」的肯定意蘊在內。
從「語可論者」的角度來分析《論語》之名義,可以看出:一方面,《論語》之「語」作為孔子所說過的話語這一客觀存在事實本身就具有「論」的性質;另一方面,孔子所有之「語」中也只有經過了孔子後學的「議論」後,認為那些具有「論」的性質的言語才謂之為「論語」。這就是說,《論語》之「論」既是孔子之「語」本身所具有的客觀性質,又是孔子後學其中特別是《論語》文本編纂者的一種「論」。因為,如前所述,孔子一生所言決非《論語》之數,而之所以只有這么多,是因為孔子並不是每一句話都是「可論」之語。對此,孔子本人也有自覺,如《論語·陽貨》:「子之武城,聞弦歌之聲,夫子莞爾而笑,曰:『割雞焉用牛刀?』子游對曰:『昔者偃也聞諸夫子曰:君子學道則愛人,小人學道則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戲之耳。」又如《述而》載:因為說了魯昭公「知禮」的錯誤言論而為陳司敗所指出,子曰:「丘也幸,苟有過,人必知之。」孔子承認自己所說的話中有「戲言」,有時甚至還說了錯誤之言,這些可能只是《論語》中提及的孔子之言中「不可論者」的少數例子。之所以為編纂者所保留,原因一方面固然是它們無損於孔子作為「聖人」的形象,另一方面也可能是編纂者想藉此透露出編輯孔子言論的標准,即「語可論者」方能選入文本之中。
綜上所述,從「語可論者」的角度來界定《論語》之名義,可以兼容《藝文志》、《別錄》及《釋名》等文獻關於該問題的闡釋。因為,「可論」之「語」是經過孔子後學的「議論」編纂認可之「語」(《藝文志》),是經得起邏輯推敲和實踐檢驗之「語」,故而非無倫次之「語」(《釋名》),當然是有益於社會之「語」即「善言」(《別錄》)。
⑥ 《論語》是——家學派經典著作之一,內容是記錄——的一部書。
《論語》是儒家學派經典著作之一,內容是記錄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書。
《論語》:中國春秋時期一部語錄體散文集,主要記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它較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由孔子弟子及再傳弟子編纂而成。全書共20篇、492章,首創 「語錄體」 。南宋時,朱熹將它與《孟子》《大學》《中庸》合稱為「四書」。
編纂者,主要是仲弓,子游,子夏首先商量起草,懷念老師。仲弓,子夏,子貢和少數留在魯國的弟子及再傳弟子完成,並由子夏開創了章句的讀法。故漢儒曰:章句發明始於子夏。
(6)論語是什麼家經典著作之一擴展閱讀:
論語的內容:
《論語》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是一部以記言為主的語錄體散文集,主要以語錄和對話文體的形式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體現了孔子的政治、審美、道德倫理和功利等價值思想。
《論語》內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學、哲學以及立身處世的道理等多方面。早在春秋後期孔子設壇講學時期,其主體內容就已初始創成;孔子去世以後,他的弟子和再傳弟子代代傳授他的言論,並逐漸將這些口頭記誦的語錄言行記錄下來,因此稱為「論」;《論語》主要記載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因此稱為「語」。
清朝趙翼解釋說:「語者,聖人之語言,論者,諸儒之討論也。」其實,「論」又有纂的意思,所謂《論語》,是指將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記載下來編纂成書。現存《論語》20篇,492章,其中記錄孔子與弟子及時人談論之語約444章,記孔門弟子相互談論之語48章。
《論語》自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後,被尊為「五經之輨轄,六藝之喉衿」,是研究孔子及儒家思想尤其是原始儒家思想的第一手資料。南宋時朱熹將《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合為「四書」,使之在儒家經典中的地位日益提高。
元代延祐年間,科舉開始以「四書」開科取士。此後一直到清朝末年推行洋務運動,廢除科舉之前,《論語》一直是學子士人推施奉行的金科玉律。
⑦ 論語是我國古代的什麼經典著作
《論語》是中國古代儒家的經典著作。
《論語》由孔子弟子及再傳弟子編寫而成,至漢代成書。主要記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較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以語錄體為主,敘事體為輔,集中體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倫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與《大學》、《中庸》、《孟子》並稱「四書」,與《詩》、《書》、《禮》、《易》、《春秋》等「五經」,總稱「四書五經」。全書共20篇、492章,首創 「語錄體」 。是中國現傳揚並學習的古代著作之一。
《論語》在古代有3個版本,包括《古論》《魯論》和《齊論》。現在通行的《論語》是由《魯論》和《古論》整理形成的版本,而《齊論》則在漢魏時期失傳。
據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介紹,首輪紅外掃描後,海昏侯墓出土的竹簡中發現疑似失傳約1800年的《齊論語》。
⑧ <論語>是什麼經典著作之一
《論語》是記載孔子及其學生言行的一部書,它是儒家的經典著作之一。
⑨ 論語是一部( )家經典之作
《論語》是一部(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書,是(儒)家經典著作之一.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時魯國人.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_家.
⑩ 《論語》是()家經典著作之一,以()體和()體為主,記錄了()及其弟子的(),共二十篇.
《論語》是(儒家)家經典著作之一,以(語錄體)體和(敘事體)體為主,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共二十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