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經典古典 » 如何看待經典思辨
擴展閱讀
什麼雷動漫 2024-11-20 15:23:45

如何看待經典思辨

發布時間: 2022-04-26 23:37:04

⑴ 什麼是思辨精神

思辨精神就是思考辨析能力。所謂思考指的是分析、推理、判斷等思維活動;所謂辨析指的是對事物的情況、類別、事理等的辨別分析。

思辨能力首先是一種抽象思維能力。例如,能區分雞蛋和鴨蛋,這不能算有思辨能力,因為僅憑經驗觀察就能夠區分雞蛋和鴨蛋。

但是,若要搞清楚「雞和蛋誰先誰後」這個問題,只靠經驗觀察是不夠的,必須有較強的思辨能力才行。

(1)如何看待經典思辨擴展閱讀

思辨是一種高級的運動,常常與實踐相比較。從哲學上來說思辨是指邏輯推導而進行純理論,純概念的思考,從現今生活中來看,思辨即是思考辨析的能力,是一種根植於內心的軟實力。

思辨不全是思辯,做到獨立思考、真偽價值的判斷不只是為了獲得辯論賽場的勝利,而是不用言說、深植於內心明辨是非的能力。

思辨不全是思便,做到層次分明、條理清楚的分析不只是為了使得思路更加的便捷,而是養成加入自然規律、法律道德等參數後的思維慣性。

思辨不全是思變,做到明白有力、評價體系的搭建不只是為了取得根本質性的變化,而是在構建新思路過程中仍能保持對內心初衷的那份堅守。

⑵ 如何品讀經典

每年四月有個世界讀書日。在這個月份,聊聊讀書尤其是讀經典這一話題,自然會韻味無窮。一般來講,讀書有三個方面功能:一是實用功能,為了做好工作,學習相關的理論和知識;二是修身功能,得到思想上的收獲和精神上的啟迪;三是休閑功能,沒有明確目的,也沒有功利要求,隨遇而讀,放鬆身心。在我看來,品讀經典,則主要是發揮讀書的修身功能。 在古代,經典兩個字是分開使用的。經字,在南朝劉勰的《文心雕龍》看來,是恆久之至道,不刊之鴻教也。意思是說,經是永恆的道理。典字,從甲骨文字形看,上面是冊字,下面是大,兩者合一為大本大冊的書。經與典合在一起,就是關於永恆道理的書籍。因此,經典是最好的書,是最有價值、最有意義的著作。當然,對於經典,有著價值理性與工具理性兩種認識,價值理性側重從精神層面看待經典,認為經典是關於善和美的學問;工具理性則是從知識層面看待經典,認為經典是關於真的學問。一般所說的經典,是價值理性意義上的經典,是圍繞人的問題,討論研究精神和思想的書籍。品讀這些書籍,就是讀人、讀人生、讀社會、讀智慧。 經典的主要內容是關於人的靈魂和心靈的知識。人是萬物之靈,精神是人類獨有的品格,因而經典要關注人的生存和尊嚴,追問人生價值,思考人類未來。從這個意義上說,經典要展示理想信念。人在嚴酷的改造自然和改造自身的斗爭中,總有一種對美好未來的嚮往與憧憬,這種嚮往與憧憬上升為意識形態,就是理想信念。中國古代的大同世界,馬克思主義的共產主義社會,都是屬於理想信念范疇。經典要認識社會規律。這種認識系統化,就是思想體系。馬克思主義是關於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科學認識,為我們指明前進的方向。經典要提出價值標准。人類的任何社會活動都需要有價值引領和判斷,否則就會沒有是非、沒有原則,就會出現無序和混亂。儒家提出的仁、義、禮、智、信,二千多年來,一直發揮著規范人與人、人與家庭、人與社會關系的作用。經典要強調道德修身。如果說,價值標準是人與他人、人與社會互動的依據,那麼,道德修身則是人與自身、人與內心互動的依據,這一依據的核心就是善良,與人為善,善待他人。經典要體悟美的內涵。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崇尚美、追求美,是人類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推動人類社會前進的重要動力。概言之,經典就是關於理想信念、思想精髓、價值標准、道德修身和美的書籍。 經典的主要載體是哲學、歷史和文藝作品。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馬克思說過:任何真正的哲學都是自己時代精神的精華,因為所有歷史都是關於人的活動的記載,因為一切文學都是人學。所以,哲學、歷史和文藝作品是人類精神追求和思想升華的主要載體,人類精神和思想也主要內含在哲學、歷史和文藝作品之中。閱讀經典,就是要學哲學,看歷史,品讀和欣賞文藝作品。在哲學書籍中,我們遨遊在思辨的王國,感受思想的震撼,享受智慧的樂趣。在歷史書籍中,我們與歷史人物一起呼吸,探尋他們的活動蹤跡,體悟他們的心路歷程。在文藝作品中,我們可以喜怒哀樂,可以愛、可以恨,在愛中追求善與美,在恨中鞭撻丑與惡。 經典的主要特徵是時間久遠和多數人認同。魏晉南北朝時期曾流行駢體文,過於講究對仗工整而沒有內容。唐初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等人一改駢體文風,注重內容,倡導新的文體,這導致了當時許多文人的不解和非議。杜甫對此評價道:王楊盧駱當時體,輕薄為文哂未休。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歷史正如杜甫的判斷,那些反對的文人及其作品沒有流傳下來,駢體文也沒有再恢復,而王楊盧駱倡導的文體則成為唐詩高峰的前奏曲。由此可見,經典不是流行,也不是時髦。流行與時髦可以喧囂一時,但很快就會灰飛煙滅。經典卻會像江河一樣,萬古長流;像美酒一樣,時間越久越醇美。經典還有一個特徵,就是要得到多數人的認同。這個多數人不是同一時代的多數人,因為同一時代多數人認同的或許就是流行和時髦,而是歷史上的多數人。正如阿根廷作家博爾赫斯所說:經典是一個民族或幾個民族長期以來決定閱讀的書籍,是世世代代的人出於不同的理由,以先期的熱情和神秘的忠誠閱讀的書。 首先要讀經典,學做人。中國傳統文化強調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前提是要修身,也就是做人。倡導讀經典,主要不是為了學到知識,而是為了學做人,弘揚人文精神,培養人文素養。人文精神與人文素養既有聯系,又有差別。聯系是指兩者本質是一致的;差異則表現為人文精神是不讀經典也可能具備的,這是人性善的自然流露。文革期間,很多領導幹部被打成走資派,知識分子被打成臭老九,他們被放逐到農村,農民群眾以博大的胸懷接納了他們,並且給了他們人性的溫暖、人道的關懷。其中很多農民是不識字的,但他們有人文精神。而人文素養則必須通過品讀經典才能培育,這是人性善的自覺表現,是從必然王國邁向自由王國。德國哲學家雅斯貝爾斯說:個體自我的每一次偉大的提高,都源於同古典世界的重新接觸。也就是說,每一次品讀經典,都有助於培育和提高人文素養。經典培育的人文素養,是一種植根於內心的素養,一種無需他人提醒的自覺,一種以承認約束為前提的自由,一種能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的善良,一種帶著寬容來看待世界的心靈。這樣的人文素養要求我們既要做好一個社會人,其所履行的社會價值是正直、善良、誠信、寬容等優秀品質;又要做一個好公民,其所履行的社會價值是法治精神、平等意識、自由理念、理性自覺和科學態度。 同時要讀經典,思做事。每個人在社會結構中都有不同的角色定位和職責分工,完成這一角色定位和職責分工,就是做事。做人與做事是密切聯系的,做人是做事的基礎,做事是做人的平台。如果從做人的角度分析,讀經典是為了培育人文素養,那麼,從做事的角度分析,讀經典是為了培育職業操守。嚴格意義上說,職業操守也是人文素養的一部分,把兩者分開,是為了便於說明問題。對於領導幹部來說,倡導讀經典,就是要求更好地做事,更好地為人民服務。讀經典,能夠幫助我們樹立理想信念。只有熟讀馬克思主義經典,才能牢固樹立共產主義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想信念。而有了理想信念,領導幹部才會像孫中山先生所講的,是立志做大事,而不是立志做大官。讀經典,能夠幫助我們辦事出於公心。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這一經典中告訴我們,國家機關有一項很重要的職能就是對社會公共事務的管理,無論那一類國家,都會提出公平正義的要求。領導幹部執掌公共權力、管理公共事務應出以公心,把黨和人民賦予的權力用來為民造福、為黨分憂。讀經典,能夠幫助我們善於識人用人。領導工作的一項重要任務是識人用人。而讀諸葛亮的《出師表》,知道什麼是忠;讀李密的《陳情表》,知道什麼是孝,就可以在選人用人中正確地研判一個人的品格,以便選好用准幹部。讀經典,能夠幫助我們清正廉潔自律。領導幹部有權,但不能以權謀私,更不能貪腐,確保權力不受腐蝕,這是基本的職業操守。通過品讀經典,有助於領導幹部堅守廉潔從政的道德底線。 讀經典有兩種方法,一種是普遍的讀法,主要是學習、理解經典中的精神、思想、道理和智慧,進而陶冶情操,提升品位,完善人格。另一種是專家的讀法,主要是研究,為了有新的發現,新的求證。絕大多數人讀經典,都屬於普遍的范圍,是為了學習踐行經典中的精神和思想。因此,要堅持讀原著,而不要單純地讀那些注釋經典的書,因為任何一本討論另一本的書,永遠比不上被討論的書;有些注釋不正確的書,還可能把我們引入歧途。那麼,怎樣讀經典,才會有更大的收獲呢? 一要經常讀經典。做人做事,培育人文素養,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相伴終身的事情,這就要求我們經常讀經典、終身讀經典。在經常品讀經典中接受熏陶,潛移默化地影響我們的為人處世和一言一行,就像春風化雨那樣,不知不覺地在塑造著我們的人格。而且,不同的經典從不同的方面闡述同一思想、同一道理,這也要求我們經常讀經典,廣泛涉獵,加深對經典中的精神和思想的理解,更好地指導我們做人做事。魯迅先生說過:只看一個人的著作,結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優點。必須如蜜蜂一樣,采過許多花,這才能釀出蜜來,倘若叮在一處,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這從一個側面說明要經常讀經典、廣泛讀經典。 二要反復讀經典。經常讀經典,是強調廣泛性,讓經典對我們的人生發揮潛移默化的影響;反復讀經典,則是強調專一性,就是要對一部經典讀許多遍,真正讀懂弄通其內涵和意義,並自覺地運用於人生實踐。經常讀經典與反復讀經典雖有差異,實則互補。毛主席是反復讀經典的範例,他把《共產黨宣言》讀了十幾遍,《紅樓夢》也讀了許多遍,而二十四史更是伴隨他一生。提倡反復讀經典,是因為經典之為經典,是不可能讀一遍就能全面領會和正確把握的,而只能是好書不厭百回讀,個中滋味只自知。更重要的是,對於同一經典,年輕時的理解與年紀大時的理解是不一樣的,年輕時可能只是字面上的理解,而年紀大時的理解,則帶著歲月的風霜和人生的歷練。這也要求我們反復讀經典,不斷獲得新的理解和認識。 三要交流讀經典。一個人對經典的理解總是有局限性的。同學之間、同事之間、同志之間、朋友之間互相交流,互相切磋,可以幫助我們加深對經典的理解,並能在觀點碰撞中產生思想火花。同時,每個人的經歷不同,讀經典的體會也不盡相同,互相交流讀經典,可以使我們學習得更加深入,理解得更加完整。交流切磋,既是品讀經典的好習慣、好方法,也能增進人與人之間的友誼,營造健康和諧的人文環境。交流讀經典的方式可以多種多樣,兩人之間是小范圍的交流,讀書會、研討會是一種集體交流,現在是信息時代,還可以上網交流或在線交流。 陸游有詩雲:官身常欠讀書債,祿米不供沽酒資。剩喜今朝寂無事,焚香閑看玉溪詩。從這首詩可知,古人大概也是讀書時間不夠,而現代人欠讀書的債可能更多。因此,要在節假日、在八小時之外,把更多的時間用於讀書,用於經常讀經典、反復讀經典、交流讀經典,從而提高我們的人文素養,完善我們的人格,使我們成為一個高尚的人,一個有操守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

⑶ 我們應該如何看待哲學

哲學與科學不同,哲學只能對哲學問題做出「理解」或「解釋」。解釋不是答案,哲學不能對問題提供具體的答案。作為
哲學觀
的哲學也是如此。
作為知識的「答案」,是人們對外部對象的認知,其評價的尺度是看其是否符合客觀對象,其前提是盡量消除人們的主觀立場。
而哲學的「理解」或「解釋」卻是以人為中心的,以哲學家的主觀立場為前提的。
海德格爾
說:「把某某東西作為某某東西加以解釋,這在本質上是通過先有、先見和先把握來起作用的。
(3)如何看待經典思辨擴展閱讀
哲學是一種面向現實
超越性
的洞見,它力求實現對社會生活與人生歷程的總體透視,並指向一個更高的境界,這種對當下生活的反思以尋求超越,已經是哲學的內在品性。
哲學是
一種想像
未來的能力,
哲學的思考
就是要將這種想像的能力
臻於完美
與完善。哲學也是人生的一門必須課,它既能讓我們擺脫空虛之所在,又能
抽離
俗世之煩擾。

⑷ .儒學從佛道中汲取了有益的內容,完成了更為理論化、思辨化的過程,成為理學——怎麼理解思辨化

思辨化 ;
哲學上指運用邏輯推導而進行純理論,純概念的思考;思考辨析:能力.思辨
思辨,首先是說它是一種思考方式,但不是與外界相關的,甚至可以不符合邏輯.這是因為思辨方法在其它方法之前,以歐氏幾何為例,首先是定義其次是公設公理,那麼這些內容就是先於經驗也先於邏輯.從定義、公設、公理再推出定理、繼而得到每一個現象的解釋就需要邏輯了.所以思辨方法在一段時間很受推崇,哲學家認為通過思辨,人可以為自然立法,也就是為自然界建立規則.但是近代科學的發展將思辨方法逐漸從主流的地位趕下來,而把實驗方法推上王座.

⑸ 語文教學:傳統經典文本如何進行思辨性閱讀

一、說理分析:思辨性閱讀的起點

對九年級的學生而言,結合注釋梳通文本並不難,學生通過課前預習,對文本的意思基本都能掌握,對唐雎和秦王的形象也基本能把握。但這種對人物形象的掌握還僅僅停留在概念式的理解上,尤其是語文教材中的文章,因為按主題安排單元,更會讓學生先入為主。思辨性閱讀的要求告訴我們,理解應當是准確的、深入的,而不能只是貼一個生硬的標簽。

在學生自學基礎上,老師提出「唐雎如何使秦王理屈詞窮」的問題,對於這個問題,學生往往引用課文提示語「唐雎不畏強暴,冒死與秦王抗爭,終於使秦王辭窮色撓」來回答。

老師追問學生,如果這是靠唐雎准備玉石俱焚的勇氣,而讓秦王理屈詞窮的話,你覺得唐雎的言行還有什麼值得我們去學習?如果遇到說不通的事情,乾脆拿勇氣說話就可以了,還有什麼值得我們去模仿呢?如果說「挺劍」也是「勸說」,那還要「勸說」干什麼呢?

在外交場面上,勇氣當然是需要的,但所有的勇氣都是為了支撐說理的成功,否則這個勇氣也就缺少底氣。因此,老師要求學生站在勸說的角度去思考,也就是說要站在唐雎「善於斗爭」的角度去分析。

這樣一提醒,學生們的討論就漸漸熱鬧起來了。

1.有的學生認為唐雎是針鋒相對進行勸說的。如:「寡人慾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受地於先王而守之,雖千里不敢易也,豈直五百里哉?」――不是簡單的針鋒相對,而是在此基礎上進了一步,「雖……豈直……」的句式很具說理力度。

2.也有的學生說,是針對秦王的借口為前提展開勸說。秦王稱「以君為長者,故不錯意」 。既然是長者,守住先王的土地是其本分,不易沒有一丁點錯,如果你硬想要,就是違背秦王你自己的諾言,是自己打自己的嘴巴。因此秦王啞口無言了。

3.有的學生認為,唐雎是為安陵君不同意易地之事而出使。只要是將這一事情完成,就是在外交上戰勝了秦王。「兩國交戰,不斬來使」,秦王想獵取安陵之地的夢想也就失敗了。

這說明學生已經站在外交的角度上來看待這個「勸說」了。能有這樣的分析是難能可貴的,這是思辨性閱讀很好的一步。思辨性閱讀可以在文本學習中進行,只要能發現問題,能層層分析,是能夠調動學生閱讀的思辨力的。

關於秦王的形象,有學生提出,唐雎的針鋒相對使得秦王丟了臉,迫使秦王「長跪而謝」,暴露了秦王虛弱的本質。也有學生不同意秦王虛弱的說法,認為秦王是後來的秦始皇,這樣威風凜凜的一代君王,應該不會如此軟弱不堪。

「長跪而謝」表現的是秦王怎樣狀態呢?學生對課文注釋的理解有了不同意見。課文191頁注釋⑧:「長跪而謝之,直身而跪,向唐雎道歉。古人席地而坐,坐時兩膝著地,臀部靠在腳跟上。跪時上身挺直,表示莊重。謝,道歉。」

贊同秦王虛弱本質派:
既然「長跪」是一種莊重的表示,不是嚇昏了,不會有這樣的動作。再加上前面「臉色大變」,正說明秦王的虛弱的本質。

反對派意見:
長跪與通常所說的跪下磕頭求饒的「跪」,姿勢不盡相似,含義也不相同。「長跪而謝」不能完全表示秦王虛弱或嚇怕了,而只是換了一種坐的姿勢。雖然秦王遇到唐雎這樣敢於碰硬的人,特別是看到他「挺劍而起」,秦王的臉色是有了變化,但僅僅是變化而已。

這樣的爭辯起到了較好的效應。通過爭辯,學生明白了「長跪」的含義,最主要的是學生有了初步的質疑態度,對於解決先入為主的學習態度會有一個較好的轉變。這也正是思辨性閱讀帶給學生的樂趣。

二、質疑求證:思辨性閱讀的深入

閱讀是通過語言文字來理解文本的情感因素的,貫穿在語言活動背後的是思維活動。因此在進行思辨性閱讀時,特別重要的是要鼓勵學生有質疑的精神。前文之所以會對「長跪」的解釋有不同的理解,主要是學生根據自己已有的學習積累對文本中的矛盾之處提出懷疑的一種質疑態度所使。質疑是思辨性閱讀的出發點和發展點。其中對文中呈現的矛盾現象可以在課堂上從以下幾步進行引導。

1.關於「挺劍而起」

上課前,老師有意識地讓學生背誦過《易水歌》兩句:「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返。」其實是想讓學生在這樣的詩句誦讀中聯想到「圖窮匕首見」的成語。果然,當老師在課堂上提出文中有哪些與史實自相矛盾的地方時,就有學生提出在秦王面前,能否帶劍上堂的問題。抓住這一契機,老師用PPT展示如下材料供學生思考討論:

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寸之兵,諸郎中執兵皆陳殿下,非有詔召不得上。(《史記?刺客列傳》)

學生根據史實,經過討論,分析如下:
(1)既然秦王在大殿上有如此嚴格的規定,唐雎是不可能佩劍晉見秦王的。
(2)也有個別的學生提出,古代人衣服寬松,唐雎可以將劍藏於身上某處,這時突然亮出劍來,使得秦王嚇得不輕。如同荊軻藏匕首於地圖中一樣。
(3)但多數學生不同意這樣的觀點。認為如果這樣的話,違背秦王的意旨帶劍上殿,秦王最後對他的話就絕不會是「先生坐!何至於此!寡人諭矣:夫韓、魏滅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既然是私藏兵器入內,唐雎的下場就一定如同荊軻。在同學們的質疑聲中,老師補充說,本文的那個秦王,正是幾年前在「荊軻刺秦王」事件中大難不死的秦王嬴政。秦王對自己的臣子尚且嚴加防範,對於別國使者,不能隨身攜帶武器上殿晉見,也是肯定的。更何況這是圖窮匕見事件後不久,唐雎如何能夠做到「挺劍而起」,這「劍」又從何處來的呢?

可見,我們可以歌頌不畏強暴的英雄,但卻要通過思辨性閱讀讓學生在質疑中明白所發生的事是真實存在還是虛構故事,唯有這樣,才能真正培養學生的思辨性閱讀能力。

2.關於唐雎其人

既然「挺劍而起」不符合史實,那麼唐雎到底存不存在呢?歷史上確有唐雎其人,但仔細研究起來,在《戰國策》中的唐雎還真存在矛盾的地方。為了讓學生能對唐雎有一個整體了解,老師同樣出示關於唐雎的幾個記載:

唐雎其人在《戰國策》中前後共四次。
第一次見於《楚策三?唐雎見春申君》。依《史記?春申君列傳》記載,本章時為楚考烈王元年(前262),是年楚以黃歇為相。
第二次見於《魏策四?秦魏為與國章》。策文說:「魏人有唐雎者年九十餘。」他不顧老邁,挺身而出,請求魏王允許他西說秦王出兵相助。唐雎西入說秦昭王應在魏安僖王十年至十五年,即前266年到前262年這四年之間。
第三次見於《魏策四?唐雎說信陵君章》。有「信陵君殺晉鄙,救邯鄲,破秦人,存趙國,趙王自郊迎」等語,此章應系於魏安僖王二十年(前257)。
唐雎第四次出現在《魏策四?秦王使人謂安陵君章》即本文所寫的時間。
第四次的時間老師故意隱去不提,主要這個時間在課文的注釋里就有(滅韓為前230年,亡魏為前225年),以提醒學生養成如何運用資料進行思辨性閱讀的習慣。

果然,學生結合這些材料進行分析,就覺得唐雎此人不可思議。他第一次出場時其實已經九十餘歲了,到第三次出場已經是百歲老人,到我們課文再出場時已一百三十多歲了。所以從年齡上推斷,唐雎使秦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3.關於安陵國

PPT出示:
(前241)楚、趙、魏、韓、衛合從以伐秦……秦師出,五國之師皆敗走……魏旦暮亡,不能愛許、鄢陵,魏割以與秦。(《資治通鑒?卷六》)
鄢陵:安陵君的封國,因此又稱安陵。
根據這段文字提供的信息,再讀課文,你會有怎樣的想法?
在前面分析的基礎上,學生很快地找出課文與前文相矛盾的地方,因為在公元前241年時,安陵國已經被魏國割讓給秦國了。怎麼課文中還會出現一個安陵國呢?

根據相關材料和認真閱讀課文,學生們在思辨中至少可以有這樣幾方面的認識:從時間上看,安陵國早就滅亡;從人物上看,唐雎那時已經無法出使了;從地點上看,佩劍上殿是不可能的事。

通過思辨性閱讀,能夠使學生在聯系與區別中質疑,使人的思想不再停留在簡單的答案之中,也不再滿足於人雲亦雲的結果。這正是思辨性閱讀所期待的。

三、理性推論:思辨性閱讀的目標

我們引導學生進行思辨性閱讀,並非簡單地去否定什麼,而是想通過思辨性閱讀所獲知的新的判斷,去進行理性的推論,從而達成思辨性閱讀的目標。對本文質疑並不是否定作品中唐雎這個形象,而是通過對文章細節的質疑為學生的思辨性閱讀提供更多的思維含量。而關於唐雎故事,還需要學生通過理性的判斷,得出符合作品本身的意義。

緊承上一個層面的分析,老師提出了新的問題:從我們的分析中得出《唐雎不辱使命》存在眾多自相矛盾的地方,也有著不符合史書的現象。那麼我們應該如何讀這篇文章呢?

學生對這一問題頗感興趣,有的說可以作為小說來讀。有的說,雖然文本有不合史實的地方,但總還是符合當時人們抵抗暴秦的願望的。也有的說,既然《英雄》電影可以如此戲說歷史,本文總比那些戲說要真實多了吧。

學生們的分析還是挺有道理的。四川大學繆文遠先生的《戰國策考辨》堪稱辨偽的集大成著作。據繆著考辨,《戰國策》借託人名和一定事實而表達作者主觀願望的文章就有98篇之多。因此,如果要作為史書去讀,就要有去偽存真的能力。反過來,如果我們當作虛構的小說來讀,就可以讀到很多值得思索的古代社會現象。這類文章後人歸為擬托文。

老師提醒學生讀課文中有關《戰國策》的注釋:

《戰國策》是西漢末年劉向根據戰國史書整理編輯的,共三十三篇,分東周、西周、秦、齊、楚、趙、魏、韓、燕、宋、衛、中山十二策。

學生從中明白,《戰國策》是一部寫歷史的書,但根據史書整理編輯,就會出現根據需要而編排的現象,因此會出現根據意願而虛構的情況。

肯定了學生的回答後,老師補充,事實上《戰國策》有古本今本之分。古本即指劉向所校輯的原書,但流傳到北宋,已有散佚殘缺,後來曾鞏訪求某些士大夫的家藏本加以補充,才重新編成今本《戰國策》。這其中就有些是後人將《史記》和先秦諸子中的一些有關戰國的記載補充進去的篇章,以至於造成史實的雜亂與撲朔迷離。

如果大家覺得《唐雎不辱使命》是一部小說的話,那麼這篇雛形小說有其何獨特的意義呢?

根據大家的發言,老師把大家的意見概括為:這篇文章雖篇幅不長,卻淋漓盡致地向我們展現了殺機四伏的特殊環境,唐雎與秦王唇槍舌劍的對峙場面如臨目前,特別是最後出人意料的離奇情節。讀全文,猶如在欣賞一幕動人心魄的短劇。將戰國末期人們面對強秦的心態通過本文呈現出來。這些是本文的意義所在。因此,通過思辨性閱讀既要弄清史實真相,又要肯定作品的意義,這是單純以史實看唐雎所不能達到的。

最後以《左傳戰國策講演錄》作者郭丹的話作為本課的結束語:

我們發現,在被論定為擬托的篇章中,有不少是被後人津津樂道而家喻戶曉的名篇。何以如此?其原因,不但在於它們的文筆酣暢可喜,更在於因為沒有了史實真實的限制,它們的思想更加活躍,辯說更加開放,氣勢更加雄偉,更能體現出戰國時期那種萬馬賓士、奮競爭驅的時代精神。所以,側身於史書之列,它似乎有些「卑劣」,然而作為史傳文學,它仍不失其偉大!

【結論】

1.思辨性閱讀是極具挑戰性的工作,特別對於初中學生來說,學一點思辨性閱讀,對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是非常有意義的。從課堂的反映來看,學生對具有思維含量的問題還是挺感興趣的,也樂於去嘗試。

2.思辨性閱讀一定要從文本本身入手進入,如果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生也能提出充滿思維含量的問題,對於提升學生理性思維水平是非常有意義的。

3.學生要達到思辨性閱讀的理想境地,需要積累大量的資料進行對比、分析、補充,這就需要學生平時注意收集整合。本節課由於學生准備時間有限,有些材料還是老師根據需要提供的。但學生踴躍的投入,使老師對這一次嘗試有了更堅定的信心。

4.從《戰國策》看史實與虛構的關系,對於學習其他作品也有啟發意義。如《隆中對》之於《楊修之死》,前者是選自《三國志》後者出自《三國演義》,學生在閱讀時一定會有不同的感受。至於人教版九年級下冊的《鄒忌諷齊王納諫》,同樣選自《戰國策》,相信學生會有更深入的眼光去看這篇擬托文的。

⑹ 新課標對高中語文閱讀能力的要求

1、要求閱讀速度更快

高考語文對閱讀速度和閱讀量要求更高,以前卷面大概7000字,現在是9000字,將來可能增加到1萬字;閱讀題量也增加了,2017年高考的題量,不是題目的數量,是你要做完的題的題量,比2017年悄悄增加了5%~8%;今後還要增加。

2、要求閱讀面更廣

體現語文的跨學科思維

內容涉及——文學、歷史、哲學、科技、藝術、博物。

閱讀面狹窄或不閱讀的高中生會看不懂一些題目中的術語,或者對涉及的人物、事件一無所知而影響思考。等等。未來高考語文的考查范圍,遠遠超出現在高中語文教學所教內容。

3、閱讀題型有變化

高考閱讀題型的變化趨勢,更多地體現在思辨性方面。

思辨性閱讀應該包含兩個維度:第一是強調思維過程的反思性;第二是強調理性態度的重要性。

語文學科的內容決定它往往是感性特質的,因此在語文學科內強調批判性思維主要就是讓學生能夠形成對於知識生成過程諸環節要素的敏感性和反思習慣,在面對某種知識或意見時,能對其本身的可靠性進行獨立的、有條理的分析與考察。

——黃玉峰《如何看待經典及如何看待思辨》

要求學生積極掌握閱讀方法,把閱讀與思維結合起來,逐步做到以批判的態度、反思的精神、理性的思考進行閱讀,乃至了解社會、認識人生、看待生命。

不讀書,或者不喜歡閱讀,後患無窮。今後,所有科目都將進一步考驗閱讀水平,閱讀不行卷子做不完,別的科目的題目也看不懂——數學審題有障礙,政史地三科都牽涉諸多文學文化知識甚至有的題目就是文言文呈現!閱讀、語文水平欠佳,做題速度、理解水平等都會受到很大影響,有的學生甚至連題目都沒時間做完。

⑺ 如何看待經典及如何看待思辨

作者:復旦大學附屬中學 黃玉峰
余黨緒的課題是「生命之殤——英雄和好漢的邊界」。從這個標題已隱約可見執教者大致的教學目標和內容。果然,余老師把殺人如麻的梁山人物分作兩類,奉殺人有原則的林沖為英雄,把「一斧一個,排頭殺去」的李逵和血濺鴛鴦樓、將丫環僕役都殺個干凈的武松界定為好漢。
整堂課給我的感覺首先是如臨殺人現場,其次是感到困惑,課後我問一個學生:如果你處在林沖的境遇,該怎麼辦?他竟然拍著桌子道:「殺盡那幫鳥貪官和喪盡天良的狐朋狗友」——這難道就是這堂思辨性閱讀課所要達到的效果?
由此我想到兩個問題:第一,什麼是經典作品?《水滸傳》到底是不是經典?如果是經典,那麼它在什麼意義上是經典?第二,如何進行思辨性閱讀教學?
(一)
經典可以有多重意義。第一是學術上的經典,即在學術研究中具備某種價值的作品。作為一部生動反映古代社會生活風貌和各色人物觀念行為的長篇小說,《水滸傳》在流傳的過程中得到許多學者的批註考證,確實有其學術價值,因此是具有研究價值的經典。
經典的第二重意義是審美方面的。《水滸傳》在這個意義上也可謂經典。盡管在中國傳統的文藝觀念中,小說屬於文學之末流,地位遠遠比不上用來「載道」的散文和詩歌,何況《水滸傳》起於民間話本,不過是供茶餘飯後消遣娛樂而已。但西學東漸之後,外國文藝理論的輸入抬高了小說的地位,遂產生中國古典小說「四大名著」的提法。因此,從小說審美的角度看,在敘事技巧、塑造人物等方面,《水滸傳》堪稱經典。
經典的第三重意義是價值觀層面的。這恰恰是在基礎教育階段衡量經典的重要依據。也就是對於高中生來說,這部作品是否有值得吸取的精神品質,是否有真、善、美的內涵,是否能促進學生思維的成熟,從而使其變得更加善良。我認為,從這個意義上講,《水滸傳》不能稱為經典。即從課後學生的反映來看,孔子所謂「血氣方剛,戒之在斗」的古訓就還有意義。
這不禁讓我想起《水滸傳》曾被「欽定」為反映農民起義主題的作品,是歌頌反抗貪官惡霸的英雄史詩。這與當時鼓吹暴力革命、強調造反有理的政治背景密切相關。但是,如果認真考察《水滸傳》,就會發現它在這方面的價值取向是很成問題的。
筆者曾經對「梁山一百零八將」每個人的出身作過詳細的梳理,發現幾乎沒有一個人的出身是嚴格意義上的農民。他們大多是些底層官吏、中下層軍官、不法店家、庄園主、漁霸、盜賊、流氓、地痞、賭棍、殺人犯……他們殺戮的對象,也未必全是貪官污吏,更多的是無辜百姓,甚至是同類火拚。如武松醉打蔣門神,不過是「黑吃黑」。雙槍將董平看上程太守之女,太守不允,他竟然為此「徑奔私衙,殺了程太守一家人口,奪了這女兒」。把這種人也列為「好漢」,不知是何道理?!更諷刺的是,對於皇帝、高官,他們並不真正反抗,那位迫害林沖的元兇高太尉,最終還是被毫發無損地放了回去。
他們確實劫富,卻並不濟貧。那所謂「智取」而來的生辰綱,被「英雄好漢們」瓜分了。吳用一語道破天機:「取些不義之財,大家圖一世快活。」他們反抗起義,並不是要改變社會不公,只不過是取而代之罷了。李逵說:「便造反怕怎地,晁蓋哥哥便做了大皇帝,宋江哥哥便做了小皇帝……我們都做個將軍,殺去東京,奪了鳥位,在那裡快活。」他的快活是什麼?可以想像,他的「理想」如果實現,又會如何對待天下蒼生?
說到「官逼民反」的典型——林沖,確能引起無數同情。但從全書來看,真正如此者極少。或本就是亡命之徒,犯罪後為逃避拘捕才入伙;或本無心卻硬是被「梁山好漢」「逼上樑山」,而且手段還極為卑劣。比如為了讓朱仝上山,吳用故意叫李逵殺害了知府之子「小衙內」,逼得朱仝「只得上山坐把交椅」。那「小衙內」不過是一個年僅四歲的孩子,卻被李逵「以板斧將頭劈成兩半」。為了讓秦明入伙,宋江更是指使燕順、王英帶領人手將青州城外「燒成白地,一片瓦礫場上,橫七豎八,殺死的男子婦人,不計其數」。這種反人類的殘忍卑鄙的所謂「逼上樑山」,有什麼典型意義和價值可言?!難怪余老師要用這節課來反復強調真「逼上樑山」的林沖與那些假「逼上樑山」的「好漢們」的區別所在。
另外,《水滸傳》對女性的觀念也是極為腐朽的。全書充斥著「紅顏禍水」的暗示。即使是林沖的故事,不也是他那個頗有姿色的妻子引起的嗎?而「英雄好漢們」可以輕易地站在道德制高點上剝奪她們的一切權利,甚至性命。被楊雄挖取心肝並肢解的潘巧雲所犯下的罪過是「淫」——女子有一點點性需求都是該死的。反觀梁山僅有的三位「女英雄」,孫二娘、顧大嫂是開黑店的,扈三娘本也是地方惡霸的一員,父兄都為梁山集團所害,但她竟然接受了宋江的安排,拜宋父為義父,還被迫嫁給了武藝低下、好色醜陋的王英。
以上種種,都反映出《水滸傳》的不少內容在價值層面不但與現代文明相背,甚至與中國古代主流文明也是格格不入的。價值觀層面是基礎教育中衡量經典的重要依據,那麼在《水滸傳》的教學過程中,內容重點到底應該如何安排,確實需要好好「思辨」一番。
(二)
如前所述,《水滸傳》盡管在價值觀層面瑕疵甚多,但它自有學術和文學審美方面的價值。從中學語文教學出發,《林教頭風雪山神廟》有很多值得研究學習之處。比如語言描寫、林沖性格發展變化、小說情節沖突的巧妙設置等。
余老師對「思辨性閱讀」有過一個定義:「指導學生以批判的態度閱讀理性的文本」。①我想,以這個標准來看待《林教頭風雪山神廟》(先不論它是否是一篇「理性文本」),那麼教學目標至少應該是通過引導,讓學生質疑並思考:為什麼一個善良的、循規蹈矩的、有著光明前途的人在沒有犯任何錯誤的情況下,最終家破人亡,被迫成為一個強盜。這就要求教師能引導學生讀出文本背後的信息,關注主人公命運發展變化的關鍵。

⑻ 2.怎樣理解哲學思維即思辨思維訓練的重要性

哲學是智慧之學,也叫追求智慧之學,哲學思維及思思辨思維,學習哲學訓練人的思辨思維,有利於人們全面的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