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經典古典 » 從什麼經典
擴展閱讀
油漆的知識大全 2025-01-18 06:39:30

從什麼經典

發布時間: 2022-04-26 21:19:51

『壹』 我們應該從文學經典中學到什麼

所謂的經典文學就是我們民族的傳統歷史和深遠的文化學習是必然的,我們應該從中學到做人的道理、帶人的禮儀、如何對待人生的態度、積極向上的樂觀精神。學到對與錯、學會對問題的辨析與分析。很多很多!

『貳』 學佛學應該從什麼佛學經典開始入門呢我想學佛學,不知

入門基礎讀物就以這三經為主《佛遺教經》、《佛說四十二章經》、《八大人覺經》,三者合而為《佛遺教三經》。佛遺教三經為三部難得的通俗易解,懇切而實在,平易近人。三經為佛陀臨終所說法,聆聽一下,受益終生!至於別的經典暫時無需接觸,包括各種法師的言論和視頻!當首要培養正確的佛教觀,免得以後進入邪道!

『叄』 四大國學經典是什麼

《周易》、《論語》、《老子》、《孫子兵法》

1、《周易》由《易經》和《易傳》組成。《周易》一書,並非僅僅為占卜之書,乃是借占卜學修身。每個卦都是修行中岔路,人身不正,處世即不正。

2、《論語》是一本以記錄春秋時思想家兼教育家孔子和其弟子及再傳弟子言行為主的匯編,又被簡稱為論、語、傳、記,是儒家重要的經典之一。

3、《老子》又名《道德經》,由戰國時期道家學派整理而成[來源請求],記錄了春秋晚期思想家老子的學說。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為其時諸子所共仰,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

4、《孫子兵法》是中國最古老、最傑出的一部兵書,歷來備受推崇,研習者輩出。

資料擴展:

《周易》、《論語》、《老子》、《孫子兵法》四部著名國學經典,不僅在國內影響極其深遠,而且在世界范圍的影響也非常之大。作為一個中國人,應當閱讀和研究它們,以便從中汲取營養並用來指導自己的日常生活與社會實踐。

『肆』 什麼是經典

狹義
經典讀音jīngdiǎn英文名[classics] :指具有典範性、權威性的;經久不衰的萬世之作;經過歷史選擇出來的「最有價值的」;最能表現本行業的精髓的;最具代表性的;最完美的作品.比如五十年代經典歌曲就是這個時代最好的;最能代表這一個時代的歌曲.經典和精品是有區別的,精品只是指作品的質量,而並不需要有經典所據有的其它特性. 所在行業的精品,或者說是一個時期里的精品.具有代表性質和意義.
原本意思可參考經、典的解釋:
經 :
jīng【釋義】 ①織物上縱向的紗或線,跟「 緯 」 相對:經線、經紗。②地理學上假定的地球表面上通過兩極並與赤道垂直的線:經度、東經、西經。③中醫指人體內氣血運行通路的主幹:經絡、經脈。④通過;禁受:經手、經過、久經考驗、幾經周折。⑤長久;正常:經常、不經之談、荒誕不經。⑥傳統的具有權威性的著作或宣揚宗教教義的著作:經書、經典、道經、佛經。⑦從事;治理:經商、經理、經銷、經營。⑧婦女的生理現象:月經|經期。
典:
● 典
diǎnㄉㄧㄢˇ
◎ 可以作為標準的書籍:~籍。字~。詞~。經~。引經據~。
◎ 標准,法則:~章。~制。~故(a.典制和掌故;b.詩文里引用的古書中的故事或詞句)。~范。~雅。~禮。~型。
◎ 指典禮:盛~。大~。
◎ 主持,主管:~試(主持科舉考試之事)。~獄。
◎ 活買活賣,到期可以贖:~賣。~押。~契。
◎ 姓。
從以上可知,經典中的經指的是四書五經中的經,而典 則是春秋戰國以前的公文體制。
[編輯本段]廣義
經典含義
現在大家常說的經典究竟是什麼?
經久不衰的萬世之作,後人尊敬它稱之為經典。
經典是指具有典範性、權威性的著作。
經典就是經過歷史選擇出來的「最有價值的書」。
古今中外,各個知識領域中那些典範性、權威性的著作,就是經典。尤其是那些重大原創性、奠基性的著作,更被單稱為「經」,如老子、論語、聖經、金剛經。有些甚至被稱為經中之經,位居群經之首,比如中國的《易經》,佛家的《心經》等,就有此殊榮。
「典」是個會意字。從甲骨文字形看,上面是「冊」字,下面是大,合起來就是大本大冊的書。
典的本義是指重要的文獻、典籍。
補充:
首先,從本體特徵來看,是原創性文本與獨特性闡釋的結合。經典通過個人獨特的世界觀和不可重復的創造,凸顯出豐厚的文化積淀和人性內涵,提出一些人類精神生活的根本性問題。它們與特定歷史時期鮮活的時代感以及當下意識交融在一起,富有原創性和持久的震撼力,從而形態成重要的思想文化傳統。同時,經典是闡釋者與被闡釋者文本之間互動的結果。
其次,在存在形態上具有開放性、超越性和多元性的特徵。經典作為人的精神個體和藝術原創世界的結晶,它訴諸人的主體性的發揮,是公眾話語與個人言說、理性與感性、以及意識與無意識相結合的產物。
再次,從價值定位看,經典必須成為民族語言和思想的象徵符號。如沙翁之於英國和英國文學,普希金之於俄羅斯與俄羅斯文學,魯迅之於中國文學,他們的經典都遠遠超越了個人意義,上升成為一個民族,甚至是全人類的共同經典。
現代人眼中的經典:一方面是歷史上經過大浪淘沙留下來的金科玉律的典故和文化遺產;另一方面是在生活中時常看到或者想起的一些人一些事,甚至能夠廣泛的運用到生活中去的也叫經典;同時,對於個人而言,只要是能夠感動到自己,並深藏在心底經過一段時間的考驗的也可稱之為經典。
經典,是一個門檻,也不能太過於泛濫了。如果任何的流行性的東西都能稱為經典,那麼經典也就失去了它的價值。所以跟風炒作是經典最大的天敵。
「經典」之「經」引自《詩經》、《道德經》等之「經」。詩經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對後世影響巨大。經是一種文學類別,樸素優美,易於大眾接受和傳頌。經典是指有價值的東西。

『伍』 「重溫經典」的下一句是什麼

重溫經典的下一句是:傳承文化

沒有出處,來自於文章標題。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讓國學經典得到更好的傳承,遼寧省沈陽市慧明書院於10月12日上午十點舉辦了「國學禮儀邦 盛世中國夢」原創國學歌曲文化演出。

1.【釋義】重新學習古代著名的經典著作,作為後來人要繼承前人留下的燦爛文化。

2.【讀音】 重溫經典傳承文化 zhòng wēn jīng diǎn chuán chéng wén huà

關鍵詞:傳承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chuán chéng。傳,傳遞,這里傳授的意思。承,托著,接著,這里是繼承的意思。傳承,泛指對某某學問、技藝、教義等,在師徒間的傳授和繼承的過程。

(5)從什麼經典擴展閱讀

詞目:傳承

注音:chuán chéng

詞義:長期以來流傳下來的

英語:inherit;smriti

短語:傳承傳統美德

造句:

1、進電影院重溫經典老片,除了有別於碟片看故事的電影感,更追求技術帶來的新視聽體驗,所以,必須重點推薦4K修復單元的所有影片。

2、為感謝從小一直默默支持西遊記事業的各位大小粉絲,借六一兒童節來臨之際,我們將重溫經典,現在我榮幸的向你宣布,恭喜你成為出演豬八戒的最佳主角人選,這可是千萬分之一的機會喲。

3、接玉皇大帝旨意,為感謝從小一直默默支持西遊記事業的各位大小粉絲,借六一兒童節來臨之際,我們將重溫經典,現在我榮幸的向你宣布,恭喜你成為出演豬八戒的最佳主角人選,這可是千萬分之一的機會喲。

『陸』 請問想學佛學從哪些經典入手、

大智度論、摩訶止觀、菩提道次第廣論、瑜伽師地論、宗鏡錄

《大智度論》(梵文:Mahāprajnāpāramitāśāstra, 英文:Great Treatise on the Perfection of Wisdom),簡稱《智度論》、《智論》、《大論》,亦稱《摩訶般若釋論》、《大智度經論》、《大慧度經集要》、《摩訶般若波羅蜜經釋論》,古印度佛教大德龍樹菩薩(約三世紀)撰,是大乘佛教中觀派重要論著。為論釋《大品般若經》之作。 此論由鳩摩羅什(344-413)大師譯成中文,共100卷。於後秦弘始四年(402年)在長安逍遙園 西明寺始 大智度論
譯,至弘始七年(405年)譯訖。因為中國人喜愛簡潔扼要,故羅什僅全譯論之初品,余皆擷取其精要,得三分除二,終成百卷。 漢譯出後,慧遠認為譯文「繁穢」,曾加以刪削而成《大智論鈔》,並撮其要旨,詳加闡述。謂「其為要也,發軫中衢,啟惑智門,以無當為實,無照為宗。無當則神凝於所趣,無照則智寂於所行。寂以行智,則群邪革慮,是非息焉;神以凝趣,則二諦同軌,玄轍一焉」。

《摩訶止觀》全書分作序分、正說分兩部分:序分是記錄者灌頂略說本書的緣起,正說分是智顗講說圓頓止觀法門的記錄。略說緣其中,先敘述本書的說主、說時、說處及其概況,次敘述關於圓頓止觀法門的師資傳承,其中又分作金口、今師兩種。金口相承指遠從佛世尊經過迦葉、阿難、商那和修乃至馬鳴、龍樹、提平等脈脈相傳,到第二十四世師子遇害而法統絕。今師相承是指北齊時代(550~577)的慧文禪師,依龍樹《大智度論》及《中論》的偈文,悟入空、假、中三諦圓融之理,由此構成一心三觀的禪法。後來把這個法門傳授南嶽慧思,意思把它和《法華經》相結合而構成他的實相論,雙弘定慧二門。智顗師事慧思,傳受漸次、不定、圓頓三種止觀,其中《摩訶止觀》便是發揮他自己的觀行體系,顯示圓頓止觀法門的深旨,行解雙遠,最為精要。

《菩提道次第廣論》為有 「第二佛陀」之稱的宗喀巴大師所造,從依止善知識及思維暇滿人生之入道前行開始,至念死無常、思惡趣苦、思維業果等基本人天乘(下士道),再經小乘之四諦(中士道),依次第直達大乘菩提心與止觀(上士道)。此論涵蓋佛法三藏十二部,開顯自文殊、彌勒經龍樹、無著所傳之深觀、廣行二門修習要旨,並特標出出離心、菩提心及清凈正見三心要。我輩學人研習此論,不僅可以樹立從初入道依止善知識起直至最終成佛有關整個菩提道的正知正見,為今後的實修打好基礎;亦可將我輩平日零散所學所得之佛法心要綜合貫穿,並通達一切聖教無違殊勝之道理。望各位同修,無論修學顯、密、禪、凈,都能從宗喀巴大師的圓滿教法中獲得真正的利益。

瑜伽師地論的中心內容是論釋眼、耳、鼻、舌、身、意六識的性質及其所依客觀對象是人們根本心識——阿賴耶識所假現的現象;禪觀漸次發展過程中的精神境界,以及修行瑜伽禪觀的各種果位。以分析名相有無開始,最後加以排斥,從而使人悟入中道。全書分五部分:①本地分(1~50卷)。將瑜伽禪觀境界或階段分為十七地,即五識身相應地、意地、有尋有伺地、無尋唯伺地、無尋無伺地、三摩呬多地、非三摩呬多地、有心地、無心地、聞所成地、思所成地、修所成地、聲聞地、獨覺地、菩薩地、有餘依地、無余依地;②攝決擇分(50~80卷)。論述十七地的深隱要義;③攝釋分(81~82卷)。釋十七地有關諸經,特別是《阿含經》的說法和儀則。初明說法應知的五分,次明解經的六義;④攝異門分(83~84卷)。釋十七地有關諸經,特別是《阿含經》所有諸法的名義和差別;⑤攝事分(85~100卷)。釋十七地有關三藏,特別是《雜阿含經》等眾多要義。初明契經事,次明調伏事,後明本母事。五分中以本地分為重點,後四分主要是解釋其中的義理。

《宗鏡錄》全書在詮釋「一心」處,引用《華嚴經》及賢首宗的理論最多。賢首宗興起在天台宗和慈恩宗之後,法藏、澄觀極意談「圓」,圓融無礙的說教,和禪宗門下經常提舉的「佛語心為宗,無門為法門」互相呼應,有時禪家宗旨得到《華嚴》義理的引證而愈益顯豁,所以禪宗五家宗派最後一宗的開山祖師法眼重視華嚴,法眼的嫡孫延壽著《宗鏡錄》而廣引賢首宗義,乃是佛教發展史上必然會出現的現象。不過,《宗鏡錄》畢竟是借教明宗而不是混宗於教的著作,因此在九十九卷的問答章里,雖然羅列了天台、賢首、慈恩的教義,而只是一味會通,藉以證明心宗的深妙,並沒有料簡異同,解決教理上的問題,這是《宗鏡錄》的一大特點。

『柒』 學佛初期應該如何做,從哪些經典看起

其實佛法不離世間覺,初學者學習佛經不一定要看太高深的,學佛重在實踐,在生活中去做,做什麼,放下,把自己不好的習氣,毛病通通放下,改變,這才是真的學佛。
但是依照什麼標准來實踐呢?真的要通俗易懂,還要有效果的話我極力推薦弟子規,因為弟子規很符合中國人的根性,也就是根本的性德,是自然之道,易學易懂,並且可以很好的運用在生活上面。另外還有一點,那就是弟子規是最基本的,就好比一座高樓,它是地基,所以學佛要從基礎的開始學起,基礎打牢了,智慧源源不斷,學其他的經書會很容易,一通百通,決定法喜充滿。
其實學佛就是教我們如何去生活,脫離生活那才不是真的學佛。阿彌陀佛

『捌』 中國土生土長的宗教是什麼宗教,它的主要經典是什麼經典求答案

《道德經道教中國固有的傳統宗教。因以道作為其最高信仰而得名。它是在中國古代道家思想理論的基礎上,吸收神仙家的修煉方術、民間鬼神崇拜觀念和巫術活動而形成的一種有組織的宗教。作為一種有組織的體制化的宗教,道教不僅有其觀念形態的經典教義、修持方術和活動儀式,而且還有其宗教團體、科戒制度和宗教活動場所(宮觀)。這種成熟的、完整意義上的道教,經歷了長期的形成和發展過程。
歷史與教派道教從東漢中葉開始形成。東漢後期至魏晉南北朝是道教正式形成和確立的時期。最初形成的教團組織,主要有沛人張陵創立的五斗米道,流傳於西南巴蜀地區;巨鹿人張角創立的太平道,遍布中原青徐幽冀荊揚兗豫八州。太平道與五斗米道皆以符水咒語為人治病,以善道教化民眾。從其教義和方術來看,屬於民間原始宗教團體。這兩個道團在漢末魏晉時期常組織發動下層民眾起義造反,嚴重威脅統治階級利益,因而受到官方的鎮壓和限制。魏晉以後,道教開始向體制化的官方正統宗教發展。晉代道教學者葛洪在《抱朴子內篇》中,對戰國秦漢以來社會上流行的神仙信仰和各種方術加以系統的總結,從理論上闡述了修道成仙的可能性,提出以服食金丹大葯為主,兼行其他方術的修仙途徑。他還猛烈抨擊早期民間道教的活動,提出以道為內,以儒為外,使神仙方術與儒家綱常名教相結合的教義,從而為道教的進一步發展奠定了理論基礎。此後,從東晉後期至南北朝時代,中國南北方都出現了由門閥士族道教徒發起的道教改革活動,代表人物有寇謙之、陸修靜、陶弘景等人。道教的經典、教義、教規和教派組織得到改造和充實發展,以重視經典科教和神仙方術為主要宗旨的上清派、靈寶派、新天師道、樓觀道等新興道派相繼出現,成為道教發展的主流。新興道派得到官方統治者的承認,為後來儒釋道三教鼎立並盛的格局奠定了基礎。
隋唐北宋時期,官方道教興盛發達。唐朝王室自稱為太上老君後裔,自開國後即尊崇道教,規定道教為三教之首。唐玄宗尤其崇信道教,加封老子尊號為大聖祖玄元皇帝,以《道德經》為科舉考試科目。道士女冠隸屬宗正寺管理,有名的道士受到朝廷禮遇厚賞。又敕令兩京及全國各地大建宮觀,供奉老君,並屢次托稱老君降臨,傳授祥瑞之物。北宋真宗、徽宗尊奉道教神趙玄朗為王室始祖,屢次加封玉皇大帝尊號,建立宮觀供奉。由於唐宋統治者的尊崇扶持,道教在當時極為興盛。唐代和北宋還由官方主持多次編修《道藏》,研究道經和教義、科儀的學者紛紛涌現,對道教學術文化的發展有較大的貢獻。
晚唐北宋以後,道教教義開始出現一些新變化。主要表現在兼融儒釋道三教思想,以修持內丹術為主的鍾呂金丹派開始在道教中興起。五代宋初華山道士陳摶、北宋道士張伯端,吸取儒家《易》學和佛教禪宗理論,使之與道家思想和早期道教煉丹、養生方術結合,論述了內丹修煉的理論和方法。到了南宋金元對峙時期,道教內部發生重大變革,新興道派紛紛涌現。在北方有全真道、真大道、太一道,南方有金丹派南宗、清微派、神霄派、凈明道等新道派;早期的天師道、上清派、靈寶派等舊道派在教義和道法上也有新的變化。這些道派在教義上的共同特點是倡導三教合一,鼓吹儒釋道教同源一致。三教所共同探討的心性問題成為這一時期道教哲學的中心課題。儒家理學的天道觀和倫理道德、佛教禪宗的明心見性修持方法,都被道教吸收融合。全真道和金丹派南宗都是專主內丹修煉,倡導性命雙修的教團,並在修煉次第上形成了先性後命與先命後性兩派。南方其他符 道派也受內丹術影響,融合內丹與符 道法,倡導「內丹外用」,「內道外法」,以內丹修煉作為施行符 咒術之本。道教符 道法也更加完備成熟。元朝統一之後,南北各道派重新組合,形成以內丹為主的全真道和符 為主的正一道兩大派系,流傳至今。
道教在明清時期趨於衰落,社會地位逐漸下降。道教教義、教制總的說來雖無大發展,但道教思想卻進一步通俗化,流傳於廣大社會。被道士們加以通俗解釋的內丹術,傳向社會各界,在儒士中影響尤深。一批道教勸善書,如《太上感應篇》、《陰騭文》等,經官僚文士的倡導,作為一種宣傳封建倫理的通俗讀物,廣泛流傳於民間。各種大大小小的道教神廟,受到官紳士民的普遍崇拜。扶乩降仙、齋醮超度之風,在社會上盛行。道教的神仙信仰、金丹修煉說,滲透於這一時代的大量文學作品中。這一時期紛紛出現的大批下層民間秘密宗教結社,亦多吸收道教思想。其中有些教門,如羅教、黃天道、紅陽教等,其教義、方術和組織制度,都深受道教影響。至清末民國時期,道教雖已非常衰微,但作為一種傳統宗教信仰,對中國的思想文化和社會風俗,仍有著一定程度的影響。
信仰與方術道教以信奉道而得名,其教義思想和神仙方術皆發源於此。道原本是先秦道家學派的哲學觀念。老子和莊子都以道作為天地萬物產生的神秘本原,也是超越現實世界一切事物的宇宙最高法則。東漢時開始形成的道教繼承了道家的思想,並且更加突出了「道」的神秘性和超越性,把它神化為具有無限威力的宗教崇拜偶像。道教認為:「大道」不僅在先天渾沌之時化生了天地萬物,而且還在後世,不斷變化其身形名號,降臨人世,輔佐帝王,救助危難,傳經佈道,教化民眾。太上老君(即老子本人)便是大道降世傳教時的化身。最早的道團五斗米道,便奉大道為最高神,以太上老君為教祖。東晉南北朝以後,道教崇拜的神有所變化,形成了以三清尊神為首的多神崇拜體系。「三清」即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太清道德天尊,是化生宇宙、總統天地,傳經說教的最高神靈。三清之下有四御、五方帝君、三十二天帝、日月星辰之神、五嶽四海河瀆之神,以及陰曹地府之神等等,也都是道教尊奉的尊神。這些大神又各自統轄眾多天曹官吏、神兵神將和供其役使的青童御女、御夫儀仗等等。這個等級有序的龐大神靈系統,實即封建社會以皇帝為首的官僚等級制度在上天的投影。
神仙是道教信奉的另一類神靈。與上述天地自然之神不同,神仙主要指經過修煉而得道的神人、真人。他們居住天宮瓊樓、仙山洞府或海島神洲,有各種神奇本領,能隱身遁形,造物變化,來去自由。道書仙傳中記載的神仙極多,有傳說的古代仙真,有歷代帝王將相、傑出的文化人物,也有道教史上的道師術士,如張天師、呂洞賓、張三豐等等。道教供奉一些民間崇拜的俗神,如門神、灶神、財神、三官、土地、城隍、媽祖、東岳大帝等等。神仙和俗神崇拜使道教對下層民眾更有吸引力,成為他們日常生產娛樂活動和生活風俗的有機組成部分。
道教相信人類通過修煉養生能夠戰勝疾病死亡,得道成仙。因此而創造出一整套復雜的宗教修持理論和方術。這些方術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幾大類:第一類是源於古代神仙家的服食術,包括服用採集的天然動植物葯和人工煉制的金丹大葯(外丹)。目的在於藉助葯物力量強固自身,延年祛病,長生不死。第二類是源於古代養生家的煉養方術,包括思神守一、吐納胎息、房中固精、屈伸導引、辟穀食氣及咽液、叩齒、按摩、梳洗等各種衛生保健方法。目的在於通過自身精神、形體的鍛煉調養,達到強身健體,安定精神,延年益壽。這兩種外服丹葯,內煉形神的方術融合發展,又形成了道教後期的內丹術。第三類方術是源於古代巫師術士的法術,如畫符念咒、齋醮祈禱、跪拜首過等等。目的在於召神驅鬼,辟除妖邪侵害,祛病消災。這類方術較多迷信成分,但在醫巫不分的古代,也被認為有治病衛生的功效。此外還有許多道教雜術,如卜筮相面、算命求簽、觀星望氣、堪輿風角之術,以及變化分形、造霧吐火、呼風喚雨、隱遁、雷法等等。這類魔術表演雖然也為江湖道士所常用,但與長生成仙已無關系。
道教徒修煉和舉行宗教儀式的場所,最早稱作廬或靜室,南北朝時稱作道館,隋唐以後稱作宮觀或庵堂。歷代宮觀形式和規模不盡相同,但大多為宮殿式,一般有三清、玉皇、呂祖、靈官等殿堂。唐宋以後,道教宮觀遍布各地城鄉山林。道教日常宗教活動有誦經禮懺功課、節日的祭神祝禱,以及為信徒作道場祈福消災、超度亡靈等等。道教內部拜師、授經、傳度法 、日常生活起居、出外雲游、修煉打坐等等,皆有復雜的科儀戒律。
道教。經典作品是老子的《道德經》和莊子的《南華經》。

『玖』 佛教中最重要的經典是什麼

凈土五經分別指《無量壽經》,《觀無量壽佛經》,《阿彌陀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普賢菩薩行願品》,凈土五經通常與《往生論》並稱五經一論,為凈土宗之核心經典,《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由凈土宗泰斗印光大師增編合為五經。其中《無量壽經》,《觀無量壽佛經》,《阿彌陀經》三經專談凈土緣起事理。其餘諸大乘經,亦與凈土密切相關。
《無量壽經》的內容是說明西方極樂世界的緣起。世界怎麼來的,說明它的緣起、說明西方極樂世界的意思、說明西方極樂世界的概況,使我們對於西方極樂世界,各個都有相當的了解,等於說是西方極樂世界的概論,所以它是非常重要的一部經典,也是解說西方極樂世界最完備的一部書。而最重要的部分,就是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非常非常重要,四十八願是阿彌陀佛在因地行菩薩道,建造西方極樂世界的構想、藍圖。四十八願不是一次發的,是在五劫修行當中累積起來的大願。所以我們對西方凈土的信心,可以說就是以四十八願作依據,決定不會錯,不至於迷失了方向。 具體內容是:佛宣講無量壽經,說出阿彌陀佛最初的因地:棄國王位,出家修行,發四十八大願普度眾生。經過長時間的依願修行,終於福慧圓滿,得證佛果。所感得的極樂世界,庄嚴無量,妙莫能名,十方諸佛咸共贊嘆。十方世界的菩薩、回小向大的聲聞緣覺、以及具足惑業的凡夫,只要肯往生,鹹得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