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經典古典 » 如何快速查找經典著作出處
擴展閱讀
教育部綠牌專業有哪些 2024-11-18 23:38:00

如何快速查找經典著作出處

發布時間: 2022-04-23 20:15:12

❶ 馬列經典著作的檢索途徑

專門項目途徑、代碼途徑、序號途徑、引文途徑 、著者途徑等。

1、專門項目途徑

從文獻信息所包含的或有關的名詞術語、地名、人名、機構名、商品名、生物屬名、年代等的特定順序進行檢索,可以解決某些特別的問題。

2、代碼途徑

利用事物的某種代碼編成的索引,如分子式索引、環系索引等,可以從特定代碼順序進行檢索。

3、序號途徑

有些文獻有特定的序號,如專利號、報告號、合同號、標准號、國際標准書號和刊號等。文獻序號對於識別一定的文獻,具有明確、簡短、唯一性特點。依此編成的各種序號索引可以提供按序號自身順序檢索文獻信息的途徑。

4、引文途徑

文獻所附參考文獻或引用文獻,是文獻的外表特徵之一。利用這種引文而編制的索引系統,稱為引文索引系統,它提供從被引論文去檢索引用論文的一種途徑,稱為引文途徑。

5、著者途徑

許多檢索系統備有著者索引、機構(機構著者或著者所在機構)索引,專利文獻檢索系統有專利權人索引,利用這些索引從著者、編者、譯者、專利權人的姓名或機關團體名稱字順進行檢索的途徑統稱為著者途徑。

❷ 如何閱讀經典名著

個人認為至少有這么幾點:
1、了解
如果我們打算要去讀某本名著時,那麼先要對這本名著,有一個大致的了解,只有這樣,才能夠更加深入地去理解這本書,也讓自己能夠更加有興趣。
要全方位地去了解,了解名著的成書年代,還作者以及到時的背景,只有了解了這些之後,那麼才能夠更好地理解名著。
2、粗讀
說起讀書的方法有很多,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方法,但是最為大家推崇的那就是先粗略地看一遍,然後再把名著放下來,先消化一段時間。讓自己慢慢地去適應名著,只有這樣,對於一本名著能不能讀懂,那是最為關鍵的一步。粗讀是一種比較好的讀書方法,它讓你快速去閱讀一遍,然後放下,再慢慢地消化。
3、細讀
當你精讀過了一遍之後,那麼就要細讀了,要認認真真地再去讀一遍,只有這樣,才能夠讓自己更加深刻地理解名著的內容和精神。也只有這樣,才能夠更加理解一本名著。其實不管是不是名著,即使一般的書,那麼在讀過了一遍之後,那麼也是要再次去詳細地閱讀一遍,如果不這么做的話,那麼會很容易就忘記,以前所看過的內容。
4、做筆記
這是一個很必要的步驟,如果你只是草草地讀幾遍,然後便把那本書擱下,那麼肯定是吸收不了什麼,也無法做到真正的理解名著。所以還是要做筆記,把讀書過程中的一些心得和體會寫下來,久而久之,一本名著,那麼就會深入到你的靈魂里。

❸ 您還,老師,請問哪裡能查到權威論述或者出處,非常感謝您!

搜蟲部落,裡面聚合了全球各大學術引擎,如果需要特殊文獻進入相應學校電子圖書館,都是有的,而至於查出處,更容易了,網路復制粘貼相關段落,搜出全篇文章,獲得標題,如果有出處就行,沒有出處判斷文章類型,到相應學術引擎進行搜索,雖然蟲部落的引擎有近乎二十個,但是真正能用的到的普通學術引擎沒幾個,很容易就能能找出來,比單獨的去找引擎地址復制粘貼快多了。

❹ 尋找大量名著里的名言名句~~要有出處

●有兩種模糊:一種源於思想感情的貧乏,只能用語言來替代思想感情;另一種源於語言的貧乏,語言不足以表達豐富的思想感情。
——普希金(俄)《普希金論文學》
●人要想在別人面前敞開心房,卻痛感言辭貧乏,生活中很多偉大、重要的智慧都湮滅了,完全歸咎於不能及時找到所需的表達形式。
——高爾基(蘇)《時鍾》
●語言的混亂實質上就是思想的混亂。
——馬鐵丁《馬鐵丁雜文選·談文風》
●總而言之,沒有語言就沒有思想; 而有了語言,不僅思維的進行有了倚靠,而且也促使思維出現規律並且反轉過來可以按照規律去思維了。
——馮定《平凡的真理》
●語言是說出來的思想,文字是寫出來的思想,而思想只是尚未說出來或者尚未寫出來的語文罷了。
——馮定《平凡的真理》
●只有在認識透徹的時候,才能夠說出清晰的、有力的語言;只有在感情激越的時候,才能夠說出新鮮、感人的語言。
——秦牧《藝海拾貝·辯證規律在藝術創造上的運用》
●語言豐富的人要麼比一般人更聰明,要麼比一般人更瘋狂。
——霍布斯(美)《利維坦》
●最陳腐的詞語也曾經是一個新穎的隱喻。
——卡萊爾(英)《過去與現在》
●語言使我們超越了畜牲的范圍;語言使我們沉淪到惡魔的水平。
——奧·赫胥黎(英)《阿多尼斯與字母表》
●言談正確的人也會像言談謬誤的人那樣說出愚蠢的話來,因為我們在乎言談的方式而非內容。
——蒙田(法)《隨筆集》
●我們講出來的每一個詞都有它的反意的一面。
——歌德(德)《歌德的格言何感想集》
●我們說的話往往並不一定像我們本人。
——豪爾赫·路易斯博爾赫斯(阿根廷)《烏爾里克》
●雖然言語的波浪永遠在我們上面喧嘩,而我們的深處卻永遠是沉默的。
——紀伯倫(黎巴嫩)《沙與沫》
●口頭的推測不過是一些懸空的希望,實際的行動才能夠產生決定的結果。
——莎士比亞(英)《麥克白》
●在緊張的行動中間,言語不過是一口冷氣。
——莎士比亞(英)《麥克白》
●強有力的理由產生強有力的行動。
——莎士比亞(英)《約翰王》
●我認為人類的行為是思想的最佳譯員。
——洛克(英)《人類理解力論》
●行動不一定每次都帶來幸運,但坐而不行,一定無任何幸運可言。
——伊薩克·狄斯里犁(英)《羅歇雅》
●在一切日常事務中,非常需要堅強果決的行動。
——高爾斯華綏(英)《在前的和在後的》
●本性決定行為,本性取決於行為。
——羅伯特·穆齊爾(奧)《沒有個性的人》
●沒有行動的絕望是對義務的遺忘和違犯。
——帕斯捷爾納克(蘇)《日瓦戈醫生》
●沒有行動,思想永遠不能成熟而化為真理。
——愛默生(美)《美國的哲人》
●行動是原料,智力用這原料塑成華美的物品。
——愛默生(美)《美國的哲人》
●有其言,無其行,君子恥之。
——《禮記·雜記下》
●用事實容易證明的事,說話都是多餘的。
——伊索(古希臘)《伊索寓言》
●一篇美好的的言辭並不能抹煞一件壞的行為,而一件好的行為也不能為誹謗所玷污。
——德謨克利特(古希臘)《著作殘篇》
●行動如火,話語似煙,煙究竟不是火的本身,火越明亮,煙就越發稀少。
——裴斯泰洛齊(瑞士)《裴斯泰洛齊教育文選》
●言發於爾,不可止於遠也;行存於身,不可掩於眾也。
——(春秋)《晏子春秋·不合經術者》
●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
——(春秋)《論語·里仁》載孔子語
●志不強者智不達,言不信者行不果。
——墨子(戰國)《墨子·修身》
●言顧行,行顧言。
——《禮記·中庸》
●言不過行,行不過道。
——(漢)《淮南子·主術訓》
●能行之者未必能言,能言之者未必能行。
——司馬遷(漢)《史記·孫子吳起列傳》
●君子以行言,小人以舌言。
——孔子(春秋)《孔子家語·顏回》
●立志言為本,修身行乃先。
——吳叔達(唐)《言行相顧》
●個人歷史是由自己的言行寫成的。
——楊獻珍(現代)《個人歷史是由自己的言行寫成的》
●以書本作為大部分行為依據的人拋開書本會幹得更多。
——托馬斯·布朗(英)《基督教真諦》
●光有知識是不夠的,我們還必須應用知識;光有意志是不夠的,我們還必須見諸行動。
——歌德(德)《歌德的格言和感想集》
●判斷一個人當然不是看他的聲明,而是看他的行動,不是看他自稱如何如何,而是看他做些什麼和實際上是怎樣一個人。
——恩格斯(德)《普魯士的勝利》
●務言而緩行,雖辯必不聽。
——墨子(戰國)《墨子·修身》
●聽言之道,必以其事觀之,則言者莫敢妄言。
——賈誼(漢)《治安策》
●聽言不如觀事,觀事不如觀行。
——傅玄(晉)《傅子·通志》

❺ 如何找到經典著作

去 新華書店 !只看不買~我都這樣過的~

❻ 書籍的作者和出處

老人與海》,美國作家海明威著。《老人與海》是海明威的代表作,也是一部象徵性的小說。主人公桑提亞哥是一位老漁夫,他經過重重艱險,捕獲了「一條不止一千五百磅重的大馬林魚」,但這條大馬林魚卻被鯊魚吃光了,桑提亞哥只拖回了一副魚的骨架。

海明威(1899--1961年),美國小說家,1954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獲獎之作就是《老人與海》。這部小說是根據一位古巴漁夫的真實經歷創作的,以攝象機般的寫實手法記錄了桑提亞哥老人捕魚的全過程,塑造了一個在重壓下仍然保持優雅風度、在精神上永遠不可戰勝的老人形象。這部小說創下了人類出版史上空前絕後的一個紀錄:48小時售出530萬冊! 作品在當年就獲得了普利策獎,兩年後又獲得了諾貝爾獎。

該書出版僅48小時就銷量驚人,當年獲得了普利策文學獎。1954年,因為海明威"精通於敘事藝術,突出地表現在他的近著《老人與海》之中;同時也因為他在當代風格中所發揮的影響",海明威又獲諾貝爾文學獎。"每一句話和每一段落,都要盡量寫得簡潔。"這是海明威寫作的信條之一,這使得他的作品改編成電影的數量比任何其他一位獲獎者都多。當他被宣布為當年的普利策文學獎得主時,評論界一致稱好。"人可以被毀滅,卻不可以被戰勝。"海明威在《老人與海》里所說的話,不僅打動了讀者,也征服了評論者。

小說以寫實手法展現了捕魚老人桑提亞哥在重壓下仍保持的優雅風度,這種精神上永遠不可戰勝者成為文學史上最著名的"硬漢"形象之一。對於《老人與海》這本被譯成幾十種文字的作品, 海明威自己認為 "是這一輩子所能寫的最好的一部作品"。

故事梗概

桑提亞哥是古巴的一個老漁夫,他年輕時非常出色,強健有力,他曾經和一個黑人比賽掰腕子,比了一天一夜,最後終於戰勝了對手。到了晚年,他的經歷和反應都不如從前,老婆死後,他一個人孤獨地住在海邊簡陋的小茅棚里。

有一段時間,老漁夫獨自乘小船打魚,他接連打了84天,但一條魚也沒有捕到。本來一個叫曼諾林的男孩子總是跟他在一起,可是日子一久曼諾林的父母認為老頭悖運,吩咐孩子搭另一條船出海,果然第一個星期就捕到三條好魚。孩子每次見到老頭每天空船而歸,心裡非常難受,總要幫他拿拿東西。

桑提亞哥瘦削憔悴,後頸滿是皺紋,臉上長著疙瘩,但他的雙眼象海水一樣湛藍,毫無沮喪之色。他和孩子是忘年交。老頭教會孩子捕魚,因為孩子很愛他。村裡很多打魚的人都因為老頭捉不到魚拿他開玩笑,但是在曼諾林的眼裡,老頭是最好的漁夫。他們打漁不但是為了掙錢,而是把它看作共同愛好的事業。孩子為老頭准備飯菜,跟他一起評論壘球賽。老頭特別崇拜壘球好手狄馬吉奧。他是漁民的兒子,腳跟上雖長有骨剌,但打起球來生龍活虎。老頭認變自己已經年邁,體力不比壯年,但他懂得許多捕魚的訣竅,而且決心很大,因此他仍是個好漁夫。

老人和孩子相約第二天,也就是第85天一早一起出海。半夜醒後他踏著月光去叫醒孩子,兩人分乘兩條船,出港後各自駛向自己選擇的海面。

天還沒有亮,老頭已經放下魚餌。魚餌的肚子里包著魚鉤的把子,魚鉤的突出部分都裹著新鮮的沙丁魚。 魚餌香氣四溢,味道鮮美。

正當桑提亞哥目不轉睛地望著釣絲的時候,他看見露出水面的一根綠色竿子急遽地附入水中。他用右手的大拇指和食指輕輕捏著釣絲。接著釣絲又動了一下,拉力不猛。老頭明白,一百英尋之下的海水深處,一條馬林魚正在吃魚釣上的沙丁魚。他感覺到下面輕輕的扯動,非常高興。過了一會兒他覺得有一件硬梆梆、沉甸甸的東西,他斷定這是一條大魚。這激起他要向它挑戰的決心。

老人先松開釣絲,然後大喝一聲,用盡全身的力氣收攏釣絲,但魚並不肯輕易屈服,非但沒有上來一英寸,反而慢慢游開去。老頭把釣絲背在脊樑上增加對抗馬林魚的拉力,可是作用不大,他眼睜睜地看著小船向西北方飄去。老頭想魚這樣用力過猛很快就會死的,但四個小時後,魚依然拖著小船向浩渺無邊的海面游去,老頭也照舊毫不松勁地拉住背在脊樑上的釣絲。他們對抗著。

這時,老人回頭望去,陸地已從他的視線中消失。太陽西墜,繁星滿天。老人根據對星的觀察作出判斷:那條大魚整夜都沒有改變方向,夜裡天氣冷了,老頭的汗水幹了,他覺得渾身上冷冰冰的。他把一個麻袋墊在肩膀上的釣絲下面減少摩擦,再彎腰靠在船頭上,他就感到舒服多了。為了能堅持下去,他不斷的和魚、鳥、大海對話,不斷的回憶往事,並想到了曼諾林,他大聲地自言自語:「要是孩子在這兒多好啊,好讓他幫幫我,再瞧瞧這一切。」

破曉前天很冷,老頭抵著木頭取暖。他想魚能支持多久我也能支持多久。他用溫柔的語調大聲說:「魚啊,只要我不死就要同你周旋到底。」太陽升起後,老頭發覺魚還沒有疲倦,只是釣絲的斜度顯示魚可能要跳起來,這正是他求之不得的事。他說:「魚啊,我愛你,而且十分尊敬你。可是今天天黑以前我一定要把你弄死。」魚開始不安分了,它突然把小船扯得晃盪了一下。老頭用右手去摸釣絲,發現那隻手正在流血。過了一會他的左手又抽起筋來,但他仍竭力堅持。他吃了幾片金槍魚肉好增加點力氣來對付那條大魚。

正在這時釣絲慢慢升起來,大魚終於露出水裡。在陽光下,這渾身明亮奪目,色彩斑斕。它足有18英尺長,比他的船還要大。它的喙長得象一根壘球棒,尖得象一把細長的利劍。它那大鐮刀似的尾巴入水中後,釣絲也飛快地滑下去。

老人和大魚一直相持到日落,雙方已搏鬥了兩天一夜,老頭不禁回想起年輕時在卡薩蘭卡跟一個黑人比賽扳手的經歷。他倆把胳膊肘放在桌上劃粉筆線的地方,前臂直,兩手握緊,就這樣相持了一天一夜。八小時後每隔四個鍾頭就換一個裁判,讓他們輪流睡覺。他和黑人的手指甲里都流出血來。賭注給黑人的漁民喝了朗姆酒使出全身力氣,竟把他的手壓下去將近三英寸,但桑提亞哥又把手扳回原來的位置,並且在第二天天亮時奮力把黑人的手扳倒,從此他成了人們心目中的「冠軍」。

老人和大魚的持久戰又從黑夜延續到天明。大魚躍起十二次後開始繞著小船打轉。老人頭昏眼花,只見眼前黑點在晃動,但他仍緊緊拉著釣絲。當魚游到他身邊時,他放下釣絲踩在腳下,然後把魚叉高高舉起扎進魚身。大魚跳到半空,充分展示了它的美和力量,然後轟隆一聲落到水裡,浪花濺滿老頭一身,也濺濕了整條小船。

魚仰身朝天,銀白色的肚皮翻上來,從它心臟流出來的血染紅了藍色的海水。老頭把大魚綁在船邊勝利返航。可是一個多小時後鯊魚嗅到了大魚的血腥味跟蹤而至搶吃魚肉。老頭見到第一條游來的鯊魚的藍色的脊背。他把魚叉准備好,幹掉了第一隻鯊魚。幾小時後又兩條鯊魚逼近船尾去咬大魚的尾巴,老頭用刀系在船槳上殺死了兩條來犯的鯊魚,但在隨後的搏鬥中刀也折斷了,他又改用短棍。然而半夜裡鯊魚成群結隊涌來時,他已無對付他們了,但他堅持搏鬥,甚至把船舵都打斷了,最後鯊魚還是吃光了老人兩天的辛勞,只剩下魚頭和魚尾……

船駛進小港老人回到窩棚,天亮後人們看見船旁碩大無比的白色魚脊骨,大家都驚嘆老人桑提亞哥。

第二天早上,孩子來看望老頭,見到他疲倦得熟睡不醒時不禁放聲大哭。老頭醒來後,孩子給他端一杯熱氣騰騰的咖啡。兩人相約過幾天一起去打魚,孩子說他還有很東西要學。孩子離去後,老頭睡著了,他又夢見非洲的獅子……

精彩語言

1.每一天都是一個新的日子。走運當然是好。不過我情願做到分毫不差。這樣,運氣來的時候,你就有所准備了。

2.不過話得說回來,沒有一樁事是容易的。

3.「不過人不是為失敗而生的,」他說,「一個人可以被毀滅,但不能被打敗。」

相關評論

文學史上不可戰勝的硬漢精神的彰顯

真正的好作品都是用生命的歷練做題材

只有精神的勝利才能使我們感動,為其悲壯而落淚

影響歷史的百部經典之一

美國歷史上里程碑式的32本書之一

1954年獲諾貝爾文學獎

1986年法國《讀書》雜志推薦的理想藏書

1952年,海明威發表了他最優秀的作品《老人與海》。這是世界文學寶庫中的珍品,也是海明威全部創作中的瑰寶。

《老人與海》是一首田園詩,大海就是大海,不是拜倫式的,不是麥爾維爾式的,好比荷馬的手筆;行文又沉著又動人,猶如荷馬的詩。真正的藝術家既不象徵化,也不寓言化--海明威是一位真正的藝術家——但是任何一部真正的藝術品都能散發出象徵和寓言的意味,這一部短小但並不渺小的傑作也是如此。

——美國藝術史家 貝瑞孫

海明威有著一種強烈的願望,他試圖把自己對事物的看法強加於我們,以便塑造出一種硬漢的形象……當他在夢幻中嚮往勝利時,那就必定會出現完全的勝利、偉大的戰斗和圓滿的結局。

——美國作家 索爾·貝婁

人可以失敗,但不可以被擊敗,外在的肉體可以接受折磨,但是內在的意志卻是神聖不可侵犯的,這是《老人與海》一再強調的論點。真正的大師都是用最簡單的語言來表達最深刻的道理,真正的好作品都是用生命的歷練做題材,《老人與海》所刻畫出來的正是海明威的一輩子最好的畫像,正如海明威所說,"我一直讀過200多遍,每讀一次,我就多一份收獲,好像我最後得到了我這一生辛苦工作所欲得到的東西"。

——台灣學者 陳人孝

海明威的作品把敘事的准確性與簡潔性統一起來,但是主題卻異常深刻地印在讀者的腦海里。《老人與海》是中國讀者中閱讀最多的諾貝爾獲獎作品,是海明威的經典之作。

——青年作家 李湃

作者簡介

1961年7月2日,蜚聲世界文壇的海明威用自己的獵槍結束了自己的生命。整個世界都為此震驚,人們紛紛嘆息這位巨人的悲劇。美國人民更是悲悼這位美國重要作家的隕落。

歐內斯特·米勒爾·海明威(1899—1961年),美國小說家。1899年7月21日,海明威出生在美國伊利諾伊州芝加哥郊外橡樹園鎮一個醫生的家庭。他的父親酷愛打獵、釣魚等戶外活動,他的母親喜愛文學,這一切都對海明威日後的生活和創作產生了不少的影響。中學畢業後,海明威在美國西南的堪薩斯《星報》當了6個月的實習記者。這家報館要求新聞報道簡捷明快。海明威在《星報》受到了良好的訓練。

康復後的海明威作為加拿大多倫多《星報》的記者常駐巴黎。他對創作懷著濃厚的興趣,一面當記者,一面寫小說。他的創作得到當時著名小說家的鼓勵和指點。在近10年的時間里他出版了許多作品,其中最有名的是《太陽照常升起》。《太陽照常升起》是海明威第一部重要的小說。寫的是像海明威一樣流落在法國的一群美國年輕人。他們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迷失了前進的方向,戰爭給他們造成了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巨大傷害,他們非常空虛、苦惱和憂郁。他們想有所作為,但戰爭使他們精神迷惘,爾虞我詐的社會又使他們非常反感,他們只能在沉淪中度日,美國作家斯坦因由此稱他們為「迷惘的一代」。這部小說是海明威自己生活道路和世界觀的真實寫照。海明威和他所代表的一個文學流派因而也被人稱為「迷惘的一代」。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海明威懷著要親臨戰場領略感受戰爭的熱切願望,加入美國紅十字會戰場服務隊,投身義大利戰場。

大戰結束後,海明威被義大利政府授予十字軍功獎章、銀質獎章和勇敢獎章,獲得中尉軍銜。伴隨榮譽的是他身上237處的傷痕(被炸彈彈片嵌入身體留下的)和趕不走的惡魔般的戰爭記憶。

1929年,海明威的長篇小說《太陽照樣升起》和《永別了,武器》是「迷惘的一代」文學的最好作品。小說的主人公享利是個美國青年,他自願來到義大利戰場參戰。在負傷期間,他愛上了英籍女護士凱瑟琳。享利努力工作,但在一次撤退時竟被誤認為是德國間諜而險些被槍斃。他只好跳河逃跑,並決定脫離戰爭。為擺脫憲兵的追捕,享利和凱瑟琳逃到了中立國瑞士。在那裡,他們度過了一段幸福而寧靜的生活。但不久,凱瑟琳死於難產,嬰兒也窒息而亡。享利一個人被孤獨地留在世界上,他悲痛欲絕,欲哭無淚。小說在戰爭的背景下描寫了享利和凱瑟琳的愛情,深刻地指出了他們的幸福和愛情是被戰爭推向毀滅的深淵的。

1928年,海明威離開了巴黎,居住在美國的佛羅里達州和古巴,過著寧靜的田園生活。他經常去狩獵、捕魚、看鬥牛。但不久,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海明威無法再過寧靜的生活了。1937年至1938年,他以戰地記者的身份奔波於西班牙內戰前線。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他作為記者隨軍行動,並參加了解放巴黎的戰斗。

1941年底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海明威立即將自己的遊艇改裝成巡艇,偵察德國潛艇的行動,為消滅敵人提供情報。1944年,海明威隨同美軍去歐洲采訪,在一次飛機失事中受重傷,但痊癒後仍深入敵後采訪。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他獲得一枚銅質獎章。

1940年,海明威發表了以西班牙內戰為背景的反法西斯主義的長篇小說《喪鍾為誰而鳴》。作品描寫了主人公美國青年喬頓,他志願參加西班牙人民的反法西斯斗爭,奉命在一支山區游擊隊的配合下,在指定時間炸毀一座具有戰略意義的橋梁。喬頓炸毀了橋梁,在身負重傷的情況下獨自狙擊敵人,等待他的是死亡。喬頓有高度的正義感和責任心,他因自己能為反法西斯斗爭捐軀而感到光榮和自豪。這部作品是海明威中期創作中思想性最強的作品之一,在相當程度上克服和擺脫了孤獨、迷惘與悲泣的情緒,把個人融入到社會中,表現出為正義事業而獻身的崇高精神。

1952年,海明威發表了中篇小說《老人與海》:老漁夫桑提亞哥在海上連續84天沒有捕到魚。起初,有一個叫曼諾林的男孩跟他一道出海,可是過了40天還沒有釣到魚,孩子就被父母安排到另一條船上去了,因為他們認為孩子跟著老頭不會交好運。第85天,老頭兒一清早就把船劃出很遠,他出乎意料地釣到了一條比船還大的馬林魚。老頭兒和這條魚周旋了兩天,終於叉中了它。但受傷的魚在海上留下了一道腥蹤,引來無數鯊魚的爭搶,老人奮力與鯊魚搏鬥,但回到海港時,馬林魚只剩下一付巨大的骨架,老人也精疲力盡地一頭栽倒在陸地上。孩子來看老頭兒,他認為桑提亞哥沒有被打敗。那天下午,桑提亞哥在茅棚中睡著了,夢中他見到了獅子。「一個人並不是生來要被打敗的,你盡可以把他消滅掉,可就是打不敗他。」這是桑提亞哥的生活信念,也是《老人與海》中作者要表明的思想。通過桑提亞哥的形象,作者熱情地贊頌了人類面對艱難困苦時所顯示的堅不可摧的精神力量。孩子准備和老人再度出海,他要學會老人的一切「本領」,這象徵著人類這種「打不敗」的精神將代代相傳。

桑提亞哥是海明威所崇尚的完美的人的象徵:堅強、寬厚、仁慈、充滿愛心,即使在人生的角斗場上失敗了,面對不可逆轉的命運,他仍然是精神上的強者,是「硬漢子」。「硬漢子」是海明威作品中經常表現的主題,也是作品中常有的人物。他們在外界巨大的壓力和厄運打擊時,仍然堅強不屈,勇往直前,甚至視死如歸,他們盡管失敗了,卻保持了人的尊嚴和勇氣,有著勝利者的風度。

海明威一生勤奮創作。早上起身的第一件事,就是進行寫作。他寫作時,還有一個常人沒有的習慣,就是站著寫。他說:「我站著寫,而且是一隻腳站著。我採取這種姿勢,使我處於一種緊張狀態,迫使我盡可能簡短地表達我的思想。」

30、40年代,他塑造了擺脫迷惘、悲觀,為人民利益英勇戰斗和無畏犧牲的反法西斯戰士形象《第五縱隊》,長篇小說《喪鍾為誰而鳴》。50年代,塑造了以桑提亞哥為代表的「可以把他消滅,但就是打不敗他」的「硬漢形象」(代表作《老人與海》1950年)。海明威是美利堅民族的精神豐碑。

20年代是海明威文學創作的早期,他寫出了《在我們的時代里》、《春潮》、《沒有女人的男人》和長篇小說《太陽照樣升起》、《永別了,武器》等作品。這一時期,正值西方世界沉淪為愛略特在社會崩潰背後所看到的荒原時期,長篇小說《太陽照樣升起》就是寫戰後一群流落歐洲的青年的生活情景以及他們精神世界的深刻變化。小說主人公傑克·巴恩斯是一名美國記者,戰爭毀掉了他的性能力。他愛上了一名英國護士勃瑞特·艾希利,後者也傾心於他,但他們無法結合。

一個美國作家羅伯特·柯恩——一個對生活頗多虛妄與浪漫幻想的人也愛上了勃瑞特,但她並不喜歡他。這一群歷經滄桑的青年,戰後浪跡歐洲大陸,整日無所事事,聚飲、爭吵或毆斗。戰爭奪取了他們的親人,給他們留下了肉體上和精神上的創傷,他們對戰爭極度厭惡,對公理、傳統價值觀產生了懷疑,對人生感到厭倦、迷惘和懊喪。小說從一個獨特的角度譴責了戰爭,具有反戰色彩。小說因寫了一代人的迷惘而成了「迷惘的一代」文學流派的代表作。

《永別了,武器》(又譯《戰地春夢》)是海明威的代表作。他以反對帝國主義戰爭為主題,揭示了「迷惘的一代」出現的歷史原因,控訴了戰爭毀滅人的理想和幸福,戕害人們的心靈,並使千百萬無辜生因此塗炭。這篇作品顯露了海明威散文風格的基本特色和「現代敘事藝術」。作品故事情節簡單而意境純一,語言朴實無華,句子短小凝練,環境描寫達到情景交融。

40年代,他根據在非洲的見聞和印象寫了《非洲的青山》、《乞力馬扎羅山的雪》, 還發表了《法蘭西斯·瑪貝康短暫的幸福》。1932年發表了《午後之死》, 尊奉美國建築師羅德維希的名言「越少,就越多」,使作品趨於精煉,縮短了作品與讀者之間的距離,提出了「冰山原則」,只表現事物的八分之一,使作品充實、含蓄、耐人尋味。

二戰後,海明威創作進入晚期,其代表作為《老人與海》,由於小說中體現了人在「充滿暴力與死亡的現實世界中」表現出來的勇氣而獲得1954年的諾貝爾文學獎,獲獎原因是:「因為他精通於敘事藝術,突出地表現在他的近著《老人與海》中,同時也由於他在當代風格中所發揮的影響。」對於這一贊譽,海明威是當之無愧的。海明威一生的創作在現代文學史上留下了光輝的一頁。他以自己的經歷披露了當權者的偽善和現實的殘酷,刻畫了美國年輕一代的迷惘情緒,作品中洋溢著對勞動人民的熱愛,在探索藝術創作的途徑中使現實主義在開放性的兼容並蓄中獲得了新的光彩!

獲獎後的海明威患有多種疾病,給他身心造成極大的痛苦,沒能再創作出很有影響的作品,這使他精神抑鬱,形成了消極悲觀的情緒,終於以自殺這種方式解脫了自己。這也是海明威「硬漢子精神」的一種追求吧。

❼ 如何有效地閱讀經典文獻與著作

咬文嚼字,因為這些經典只有將自己讀進了書裡面,才能夠了解到書裡面的內涵,才叫真正的閱讀經典文獻和著作,因為這些書都是經典。

❽ 怎樣才能在百度上看到一些經典著作的原文

直接在網路上搜文章的名字就好了,如果是著作的話一定會搜到的

❾ 在哪能找到名著和經典著作既可下載又能網上看

網路網頁搜索,直接搜「名著」,第一個鏈接就很方便了,想下載的話,隨便一搜就有。

❿ 怎樣快速的從書海中選擇一本好書

培根說:「書籍是人類的階梯。」其他名人也強調書籍的重要性,我們從小就被我們的父母教育要多多讀書。雖然,他們講的是學習課本。但是,無論如何,書籍對我們來說都是很重要。具體理由我就不做論述了。現在國內每年出版書籍上千萬種,再加上外國出版的那些書,簡直多如牛毛,這些書我們根本就看不完,所以,如何在大量書籍中刷選那些好書,就成了我們面臨的問題。如果不巧我們讀到的書是沒有營養的書籍,那麼不僅浪費金錢而且浪費時間。這簡直就讓人生氣,所以挑選一本好書就成了關鍵。
一般說來,選書有兩類方法。
一是根據書籍的各種信息判斷是否值得一讀。現在的書籍都帶有CIP數據,這些數據可以幫助你快速的了解書中的大概內容。從這些數據中,我們就可以快速判斷書籍是否值得我們進一步的挑選。一般的CIP書籍中,包含的內容有:作者,出版社,書籍的內容分類,書籍的印數,版次和定價。這些信息將可以作為我們挑選書籍的依據。下面,我將具體如何應用這些數據。(很多的觀點來自李笑來的《選書時的一些考慮》,出處我已經找不到了,記得網路空間一篇轉貼)

作者

看看是否曾經讀過作者的書籍,感覺如何。一般好的作者,他們寫的作品都不會太差,很多的讀者都會對同一個作者的書評價不錯。這個也是我們挑選的參考標准。
出版太多的書的作者,一般質量不高。在中國,很多教授都會出書,但是他們卻並不一定會自己編寫,他們大多叫他們的研究生幫忙編寫。這樣一來,很多書籍錯漏百出,如果說教授們會仔細編審還好。可是,教授們就算是仔細編審也依然會有很多錯誤。他們依然會對那些顯而易見的錯誤而視而不見。如果,從一開始是教授編寫的,那麼概率就會小得多,至少不會出現常識性的錯誤。所以,如果這樣書籍到了讀者手中,害人有多深。我的一本專業書籍就出現很多常識錯誤,我們的教授告訴我們,這本書是行業大牛出的,可是還有這么多常識性錯誤,簡直是不可原諒。
該書是否好評如流,現在有很多推薦網站,也有搜索引擎。很多人會分析他們的書評,讀後感,還有對書的評價。這些都可以作為我們的參考。
書是誰寫的,會影響書中內容。作者是否有名氣就比較重要。如果是知名的大學者,那麼我們會讀到好書的概率將會大大增加,因為知名的人比較愛惜自己的名聲,不會輕易寫些爛書來糊弄讀者。當然我也不是說沒有名氣的作者就不要看,這是一般情況。當然,也有很多有名氣的人利用他們的名氣來糊弄讀者的人也是不少的。所以,最好能夠上網搜索一下,了解作者的背景和修養之後,在考慮是否購買。
出版社

查看該出版社是否在行業領域是否有權威。因為好的出版社都擁有比較雄厚的力量,他們會對書籍的質量進行把關,為讀者負責。比如在文史哲方面,「商務印書館」「三聯書店」出版的書,都是質量好。而在計算機領域,則是「機械工業出版社」「清華出版社」都很不錯。有些出版社實在太坑爹,起著一個文藝的名字,卻出版了工科類的書籍。這類出版社,我覺得最好不要選。因為一般都質量不高。
書籍的內容分類

這個信息可以幫我們快速了解書籍的內容,因為有些書我們並不能通過翻翻書籍就能快速判斷書籍的內容。這條信息可以我們快速對書有個了解,如果在配合書籍的前言和後記。很容易就可以掌握書籍的內容。
印數,印次和版次

首先查看印刷的次數和版次。根據書籍的內容分類判斷書籍是否為通用類書籍。
好書,尤其是經典的書籍往往會一版再版。(教科書例外)
有些書盡管還是第一版,但已經重復印刷了很多次,也說明該書的受歡迎程度。
定價

好的書籍一般定價會較貴,這是因為作者和出版社對書籍有信心。定價會高出一些。日本暢銷作家勝間和代就說她買書都是買那些貴的書籍,因為貴的書籍大多都是好書,太便宜的書沒有什麼質量。
參考書目和參考文獻

如果我們是想要學習的某個理論知識的,最好能看看書籍附錄的參考文獻。如果說一本教科書或學術類書籍沒有參考文獻,正文沒有列出引用出處。那麼通常有兩種情況:
一作者太牛,他都是自己原創的。但一般說來,這類作者很少。
二作者太菜,太卑劣,沒有原創,只能靠引用。但卻不敢列出出處。
參考書目是我們學習擴展的好渠道。很多參考書目也是好書,要不然作者也不會列出。讀這些參考書目,我們可能也會有不同的收獲。
序,前言,後記

有些作者會請那些有名望的人來寫序,序往往是他人對此書的評價,當然肯定是正面的評價,因為作者也不會傻到找一個專門喜歡說他壞話的人給自己寫序。這些人都比較愛惜自己的羽毛。他們說的基本都是可信的。序言會介紹關於書的一些情況,還有對書的評價。
前言,往往是作者向讀者交代書的內容,鎖定的讀者群體,以及如何使用該書的的方法和建議。這些內容相當重要,有些書籍作者還會介紹書籍的標記和規定。如果不看,那麼你將很難看懂該書。
後記可以提供一個更好認識作者的機會。這也是我們挑選書籍多了一些判斷根據。
裝幀

好的書籍裝幀往往並不花俏。大師級的設計往往是有共性的:那些設計通常是簡單,樸素,卻又讓你明顯體會到高雅的質感。
還有就是書籍版面,因為內容充實,所以他們不必用花俏的版面來吸引你,一般都較為朴實。
目錄

好的作者都會精心的設計目錄,因為目錄就像骨架一樣,能讓人看出書籍的脈絡。所以,挑選書籍的時候,一定要記得看看書籍的目錄,順便了解書籍的大概內容。
試讀書籍

互聯網為我們提供的更多方法,我們可以通過試讀書籍,直接體驗書籍。看看是否值得我們閱讀購買。
如果在實體書店,我們花上5-10分鍾閱讀體驗,會給我們一個更直接的依據。
總之,以上的原則只是大概,沒有絕對。具體情況還是要靠我們自己判斷。

二是根據朋友,專家等人的推薦,有選擇的挑選。
當我們關注某個領域的時候,我們可以選擇到網路搜索,看看專家,牛人的推薦的書籍,查看該領域的經典書籍,這樣挑選的書籍質量就高了。
當然,你可以根據參考書目,找來書籍閱讀,這樣對拓寬自己的知識領域也有很多的幫助,《如何閱讀一本書》提到,要使用主題閱讀的方式來讀書,這樣集中的閱讀某一個領域的書籍,不但可以使自己能快速了解該領域,而且許多不理解的概念也可以在閱讀中慢慢理解。這就是主題閱讀的好處。如果能選擇那些經典的有代表性的書籍仔細研讀,那麼相信我們的讀書效率就能大大提高。

無論你怎麼選書,如果不讀書,那麼說什麼都沒有用。所以,趕快確定好一個感興趣的領域,找出領域的權威書籍,做個主題閱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