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經典古典 » 國學經典名著有哪些
擴展閱讀
戴氏教育電話是多少內江 2025-01-14 19:26:18
動漫里雜亂的頭發怎麼畫 2025-01-14 19:04:46
怎麼設置轉動歌詞 2025-01-14 19:00:10

國學經典名著有哪些

發布時間: 2022-04-23 13:11:06

1. 中國國學經典名著

國學經典名著

1、司馬遷《史記》

《史記》是我國著名史學家司馬遷所著的史學巨著,列「二十四史」之首,記載了從傳說中的黃帝開始一直到漢武帝元狩元年(前122)三千年左右的歷史,被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也是司馬遷在獄中完成的史詩級作品。

2、《詩經》

《詩經》是中國古代詩歌開端,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前11世紀至前6世紀)的詩歌,共311篇,其中6篇為笙詩,即只有標題,沒有內容,稱為笙詩六篇(南陔、白華、華黍、由康、崇伍、由儀),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約五百年間的社會面貌。

3、老子《道德經》

《道德經》被譽為「萬經之王」、「網路全書」。有說它是言哲思的,有說它是言智術的,有說它是言兵事的。但它總的是說如何「得道」的大道理,故《道德經》或可稱《得道經》。

《道德經》文約義豐,全書5千餘言,81章,分上下兩篇,上篇稱《道經》,下篇稱《德經》。《道經》講述了宇宙的根本,道出了天地萬物變化的玄機,表達了宇宙和自然的總規律,《德經》說的是處世的方略,道出了人事進退之術,表達了人類的人生觀和道德觀。

「道」是「德」的根本,「德」是「道」的載體,是「道」的體現。《道德經》的智慧源於老子對世情的洞察和精微的思索,內容涉及人性修養,處世哲學,治國之道、軍事哲學,等等,老子思想根本上是經世致用之學。

4、司馬光《資治通鑒》

《資治通鑒》是司馬光及其助劉攽、劉怒、范祖禹等根據大量的史料編纂而成的一部編年體史書,記載了上起周威烈士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下訖後周世宗顯德六年(公元959年)共1362年的歷史。

書中描繪了戰略至五代期間的歷史發展脈絡,探討了秦、漢、晉、隋、唐等統一的王朝和戰國七雄、魏蜀吳三國、五胡十六國、南北朝、五代十國等幾十個政權的盛衰之由,生動地刻畫了帝王將相們的為政治國、待人處世之道,以及他們在歷史旋渦中的生死悲歡。時至今日,《資治通鑒》仍是一本了解和學習中國歷史的必讀之書。

5、蘅塘退士《唐詩三百首》

《唐詩三百首》是一部流傳很廣的唐詩選集。唐朝(618年~907年)二百八十九年間,是中國詩歌發展的黃金時代,雲蒸霞蔚,名家輩出,唐詩數量多達五萬余首。

孫琴安《唐詩選本六百種提要·自序》指出,「唐詩選本經大量散佚,至今尚存三百餘種。當中最流行而家傳戶曉的,要算《唐詩三百首》。」《唐詩三百首》選詩范圍相當廣泛,收錄了77家詩,共310首,在數量以杜甫詩數多,有38首、王維詩29首、李白詩27首、李商隱詩22首。它是中小學生接觸中國古典詩歌最好的入門書籍。

6、孫武《孫子兵法》

《孫子兵法》又稱《孫武兵法》、《吳孫子兵法》、《孫子兵書》《孫武兵書》等.《孫子兵法》被奉為兵家經典。誕生至今已有2500年歷史,歷代都有研究。李世民說「觀諸兵書,無出孫武」。兵法是謀略,謀略不是小花招,而是大戰略、大智慧。如今,孫子兵法已經走向世界。它也被翻譯成多種語言,在世界軍事史上也具有重要的地位。

7、莊子《莊子》

《莊子》又名《南華經》 ,是道家經典。《莊子》一書主要反映了莊子的哲學、藝術、美學與人生觀、政治觀等等。莊子的文章,想像奇幻,構思巧妙,多彩的思想世界和文學意境,文筆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義的藝術風格,瑰麗詭譎,意出塵外,乃先秦諸子文章的典範之作。

莊子之語看似誇言萬里,想像漫無邊際,然皆有根基,重於史料議理。魯迅先生說:「其文則汪洋辟闔,儀態萬方,晚周諸子之作,莫能先也。」被譽為「鉗揵九流,括囊百氏」。

8、吳楚材《古文觀止》

「觀止」一詞表示「文集所收錄的文章代表文言文的最高水平」。它是清朝康熙年間選編的一部供學塾使用的文學讀本。《古文觀止》300年來流傳極廣、影響極大,在諸多古文選本中獨樹一幟,魯迅先生評價《古文觀止》時認為它和《昭明文選》一樣,「在文學上的影響,兩者都一樣的不可輕視」

9、孔子《論語》

《論語》作為孔子及門人的言行集,內容十分廣泛,多半涉及人類社會生活問題,對漢民族的心理素質及道德行為起到過重大影響。是儒家學派經典之作直到近代新文化運動之前,約在兩千多年的歷史中,一直是中國人的初學必讀之書。作為一部優秀的語錄體散文集,它以含蓄雋永的語言,記述了孔子的言論。

《論語》中所記孔子循循善誘的教誨之言,或簡單應答,點到即止;或啟發論辯,侃侃而談;富於變化,娓娓動人。而且論語教給了後人如何為人處世的道理。《論語》與《易經》、《老子》,共為中華民族的幾部源頭性經籍,它們不僅是道德跟文化的重要載體,而且是古代聖哲修身明德、體道悟道、天人合一後的智慧結晶。

10、曾國藩《曾國藩家書》

《曾國藩家書》內容廣博,既有治軍為政之道,又有人生處世之談,自1879年初刊以來,廣為流傳,是研究其人及這一時期歷史的重要資料。曾氏家書行文從容鎮定,形式自由,隨想而至,揮筆自如,在平淡的家常事中蘊含真知良言。曾國藩一生勤奮讀書,推崇儒家學說,講求經世致用的實用主義,成為繼孔子、孟子、朱熹之後又一個「儒學大師」;他革新桐城派的文學理論,其詩歌教文主持了道光、咸豐、同治三朝文壇,可謂道德文章冠冕一代。

2. 小學生應該讀的國學經典有哪些

《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幼學瓊林》、《詩經》、《史記》、《論語》等。

3. 中國國學原典有哪些著作

1、《周禮》

儒家經典,十三經之一,是西周時期的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軍事家周公旦所著。《周禮》、《儀禮》和《禮記》合稱「三禮」,是古代華夏禮樂文化的理論形態,對禮法、禮義作了最權威的記載和解釋,對歷代禮制的影響最為深遠。

2、《論語》

孔子弟子及再傳弟子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編成的語錄文集,成書於戰國前期。全書共20篇492章,以語錄體為主,敘事體為輔,較為集中地體現了孔子及儒家學派的政治主張、倫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

3、《爾雅》

辭書之祖。《爾雅》最早著錄於《漢書·藝文志》,但未載作者姓名。書中收集了比較豐富的古漢語詞彙。它不僅是辭書之祖,還是典籍——經,《十三經》的一種,是漢族傳統文化的核心組成部分。

4、《孟子》

儒家的經典著作,被南宋朱熹列為「四書」(另外三本為《大學》《中庸》《論語》)。戰國中期孟子及其弟子萬章、公孫丑等著。

5、《春秋左傳》

我國現存最早的編年體通史,我國第一部較為完備的編年體史書。相傳為春秋末年的左丘明為解釋孔子的《春秋》而作。實際上,成書時間當在戰國中期。春秋時期,各諸侯國有史官記錄其派駐國的史事,還有稱為瞽蒙的盲史官講述歷史,左丘明便是一位盲史官。

4. 國學經典包括哪些著作

四書五經,諸子百家。翻翻四庫全書吧,全是經典。

列出一國學最低書目,或者說列出適合喜歡國學者的國學書目,許有必要。

關於國學知識系統論述,有錢穆先生《國學概論》、章太炎先生《國學演講錄》(章太炎先生《國學概論》一書因篇幅短小,且有重復之處,故不提)二書,但《國學演講錄》是以文言文書寫的,《國學概論》好讀一些,但是繁體豎版。現代版白話有兩本書應較適合我們,一是《中國傳統文化薈要》(吉林人民出版社),一是《國學詞典》(四川人民出版社),較不錯。

上面四本只是國學的總體大致輪廓,真正深入還需讀古書原著。《四庫全書》是我國古代最大的叢書,《四庫全書》書目已在《國學定義及〈四庫全書〉》中提到,在此便不再贅敘。

如果要將《四庫全書》中書目一一讀遍,實在較為困難。

也因此,近代梁啟超先生曾將國學入門書目最低限度列為——經部:《四書》、《易經》、《書經》、《詩經》、《禮記》、《左傳》;史部:《戰國策》、《史記》、《漢書》、《後漢書》、《三國志》、《資治通鑒》(或《通鑒紀事本末》)、《宋元明史紀事本末》;子部:《老子》、《墨子》、《莊子》、《荀子》、《韓非子》;集部:《楚辭》、《文選》、《李太白集》、《杜工部集》、《韓昌黎集》、《柳河東集》、《白香山集》。

梁任公並認為:"以上各書,無論學礦、學工程報……皆須一讀,若並此未讀,真不能為中國學人矣。"

只是如今現代快節奏式的生活潮流,要一一去閱讀這些古文,恐也不是易事。

1978年,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書院設立"錢賓四先生學術文化講座",請錢穆作了系列講座。在講演中錢穆指出有7部書是"中國人所人人必讀的書"——《論語》、《孟子》、《老子》、《莊子》、《六祖壇經》、《近思錄》、《傳習錄》。錢穆先生所說前五書,是為國人學子必讀書,深表贊成,想來這也便是國學最低書目吧。

有鑒於欣賞國學而被古書之浩瀚驚呆的朋友,我覺得有必要將國學入門書目再調整一下,濃縮到底。把一些對我們來說苦澀死板又詰屈聱牙的古書(如《尚書》、《易經》、《詩經》)先放一邊,先選讀一些較富趣味性的古書。

經部:一般來說,現代政界與學術界反孔非儒的神經已經疲軟,因而現在通行的四書五經里很少再有扭曲儒學的歪解,四書五經的版本很多,都還可以。值得一提的是,台灣學者南懷瑾先生的《論語別裁》與《孟子旁通》(這兩本較有意思,在領悟聖人微言大義時,或猶能會心一笑)當足一讀。宋代學者兼儒家大師二程曾說:"學者須先讀《論》、《孟》,窮得《論》、《孟》,自有要約處,以此觀其它經則省力也"(《近思錄》)。二程甚至認為,《論語》和《孟子》學好了,其它經也可以不學。在此,姑不論學好《論》、《孟》是否便不必再學其它儒家經典這一問題,於中可見《論》、《孟》之要。

史部:太史公的《史記》相信一定有很多人讀過。其他史籍憑各人愛好,我們要是喜歡歷史,大可讀遍《二十四史》。不過便是不喜歡歷史,那前四史(《史記》、《漢書》、《後漢書》、《三國志》)還是要讀的吧?

子部:《莊子》一書走筆峋麗,其文恣肆,應可助長我們的文采,五四前後,著名教授兼作家施蟄存還建議青年讀《莊子》(和《文選》),可見其要;《墨子》雖也有點難懂,不過墨子是位傑出的思想家,要了解墨家學說,請讀《墨子》;讀《韓非子》一書,可以了解法家之八九;當然還有道家著作《老子》。

集部:首推《文選》;其次所謂文尊韓柳,詩推李杜,所以《韓昌黎集》、《柳河東集》、《李太白集》、《杜工部集》自當讀讀。但既是國學最低書目,那韓、柳、李、杜任選兩本也便是了。

一言以蔽之,《論語》(必讀)、《孟子》(必讀)、《史記》(不可不讀,但可選讀章節)、《漢書》(不可不讀,但可選讀章節)、《後漢書(不可不讀,但可選讀章節)、《三國志》(不可不讀,但可選讀章節)、《莊子》(不可不讀,但可選讀章節)、《老子》(不可不讀,但可選讀章節)、《墨子》(不可不讀,但可選讀章節)、《韓非子》(不可不讀,但可選讀章節)、《文選》(不可不讀,但可選讀章節)、《韓昌黎集》(或選《柳河東集》,當讀,可選讀章節)、《李太白集》(或選《杜工部集》,當讀,可選讀章節)。

至於近、當代學術論文,可先不讀。若不曾飽讀四書五經、諸子百家、史家著作,便去看那學術論文,無疑較難明了。只因涉獵不廣的話,既難以讀懂書中所論之要,又有先入為主之誤。是以可等有些基礎後,再讀不遲。

5. 有哪些國學經典書籍

1《論語》

《論語》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編撰而成。它以語錄體和對話文體為主,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體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論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與《大學》《中庸》《孟子》《詩經》《尚書》《禮記》《易經》《春秋》並稱「四書五經」。通行本《論語》共二十篇。

2、《道德經》

《道德經》,又名《老子》,由戰國時期道家學派整理而成,記錄了春秋晚期思想家老子的學說。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為其時諸子所共仰,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

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不分章,後改為《道經》在前,《德經》在後,並分為81章。是中國歷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學著作。

3、《莊子》

《莊子》是莊子學派的著述總集,道家的重要典籍。現存《莊子》共33篇,分內篇、外篇、雜篇。一般認為內篇是莊子所作,外篇、雜篇是莊周弟子及後學所作。

莊子名周,戰國中期蒙今河南商丘東北人,曾做過管漆園的小吏。他追求精神自由,視名利地位如糞土腐鼠。齊王慕名曾派使臣攜重金聘他為相,莊周回答,寧願在臟水溝里自由嬉戲,不願受當權者的羈絆,拒絕了聘請。

4、《孟子》

孟子,名軻,字型大小在漢代以前的古書沒有記載,但曹魏、晉代之後卻傳出子車、子居、子輿等三個不同的字型大小,字型大小可能是後人的附會而未必可信。山東鄒城人。在十五、六歲時到達魯國後有一種說法是拜入孔子之孫子思的門下。

孟子是中國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戰國時期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書。是記錄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繼承並發揚了孔子的思想,成為僅次於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師,有「亞聖」之稱,與孔子合稱為「孔孟」。

5、《墨子》

墨子,名翟,華夏族,滕國人。他是墨家學派的創始人,也是戰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墨子的先祖是宋人。墨子創立了墨家學說,墨家在先秦時期影響很大,與儒家並稱「顯學」。墨子是歷史上唯一一個農民出身的哲學家、有重大影響力的人。

關於墨子生平事跡的史料,後由其弟子收集其語錄,完成《墨子》一書傳世。他提出了兼愛、非攻、尚賢、天智、陰鬼、「非命」、非樂、節葬等觀點。

以兼愛為核心,以節用、尚賢為支點。墨子在先秦時期創立了以幾何學,物理學為突出成就的一整套科學理論。在當時的百家爭鳴,有「非儒即墨」之稱。墨子死後,墨家分為相里氏之墨、相夫氏之墨、鄧陵氏之墨三個學派。

6. 30部必讀的國學經典都有哪些

鏈接:

提取碼: 7r4c

常青藤爸爸國學經典系列:

7. 我國有哪些國學經典文學作品

國學經典文學作品,在經史子集里屬「子部」和「集部」,小說屬於子部,詩詞曲賦等屬於集部,如《楚辭》《樂府新歌》《李太白集》《杜工部集》等等。像章回體小說,在清代未收入到經史子集(《四庫全書》)之中,一些古代戲劇也未收入其中,如《長生殿》《牡丹亭》《西廂記》等精品劇目也屬於集部。

8. 國學經典有哪些

鏈接: https://pan..com/s/19SsPOizYP9kD4ZKXdnhTXA

提取碼:qral

國學,一國所固有之學術也。國學和文學數學的意思不同,並非是國家之學或者治國之學。一般來說,國學是指以儒學為主體的中華傳統文化與學術。國學是中國傳統文化與學術,也包括了醫學、戲劇、書畫、星相、數術等等。國學以學科分,應分為哲學、史學、宗教學、文學、禮俗學、考據學、倫理學、版本學等,其中以儒家哲學為主流;以思想分,應分為先秦諸子、儒道釋三家等,國學以《四庫全書》分,應分為經、史、子、集四部,以國學大師章太炎《國學講演錄》所分,則分為小學、經學、史學、諸子和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