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大學生應該怎麼閱讀經典
文學經典是經過歷代讀者長期反復閱讀鑒賞而篩選出來的文學精華,體現了一個民族較為穩定的道德觀念、價值取向、思想情感和審美理想,代表了一個民族文學的最高成就。而文學經典形象的間接性、內容的廣闊性和思想的深刻性能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想像力,使其在充分認識社會生活的多樣性與復雜性、體驗人類情感的豐富性與細致性、領悟思想認識的獨特性與深刻性的同時,全面提升自身的道德境界、完善個性品質、提高品位修養。所以,在大力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文學經典的閱讀讀對素質教育的特殊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講經典,就是引導學生讀原典,一字一句、一章一節、一篇一篇,老老實實地讀,以吸取最廣泛的精神資源。吸收得愈多愈廣,精神底氣愈足,就愈能在獨立的選擇、消化、融會、創造中建立起自己的信念和理想。作者、老師的講解,只是一個引導,最終是要將讀者、學生引向讀原著。學生最終能夠自己閱讀原典,有自己的獨立體會、認識,而不受老師的闡釋約束,限制,這就達到了目的,就是我們所要追求的最好的效果。
除舉辦文學經典講座以外,還可以組織引導文學社團,創造交流平台。文學社曾經是校園文化的主要風景之一,作為「象牙塔中的象牙塔」,為文學愛好者提供了交流、學習的平台,潛移默化中熏陶陶冶著學生的心靈和審美眼光。「五四」時期,全國各地影響較大的文學團體和社刊不下百餘種,它們作為新文化運動的陣地,推動、參與了五四文學革命的興起。在商業大潮滾滾而來的今天,隨著純文學的邊緣化,文學團體的影響力也在縮小,但其所凝結的人文內涵和人文精神仍然是客觀存在的。文學社團作為文學青年的集結地,可以在專業教師的指導下開展讀書交流活動,改變隨意自由的閱讀狀態、疏導走馬觀花的閱讀習慣同時,重獲詩性啟蒙,提高人文素養。同時,通過文學社對學校活動的參與,在學生中形成「輻射」作用,將更多的文學愛好者吸納進來,逐步形成閱讀文學經典、增強個人內涵的校園文化氛圍,為文學經典重回讀者提供土壤。
『貳』 如何進行名著閱讀指導
一、培養課外閱讀的興趣由於時空的距離,初中生普遍對名著缺乏了解,缺少親近感,缺乏興趣,甚至很難與書中的人物形成共鳴。而且當今快餐文化的流行,使得以前只能從書上得到的東西,現在同樣能從大眾媒體中得到,即使是為了考試,他們也樂於接受各類「名著速讀本」,對原著怯而止步。為了激發興趣,我堅持以下作法:1、營造閱讀名著的氛圍有教育家說過「教學的藝術不在於傳授本領,而在於激勵、喚醒和鼓舞」。與其督促學生閱讀,不如營造一種氛圍,激發學生閱讀的內在動機,調動他們閱讀的緊迫感和內需力。語文教師自身的閱讀深刻地影響著學生的語文閱讀,只有熱愛閱讀的教師,才能充實自己的課堂,體驗學生閱讀的甘苦,找到與學生進行心靈對話的話題,及時向學生推薦有益的讀物,成為學生學習的對象。堅持在一定的時期師生共讀一本書;同時在班級設立圖書角,形成「我捐一本換五十多本圖書」的讀書觀念,為了規范管理,保護好圖書,還制訂了圖書管理的規章制度,指定專人負責,由班級喜歡讀書、責任心強、並能熱心為同學們服務的同學承擔。2、要把節選自名著的課文講得精彩生動,激發學生閱讀名著的興趣例如,教學《楊修之死》一文,引導學生了解《三國演義》的特點,深入體會人物恃才放曠的特點。這樣學生在閱讀《三國演義》時對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語言藝術成就,有了初步的認識,自然而然把學生帶到名著面前,使他們對作品有一種嚮往的期待。3、以影視引導名著閱讀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而利用電視等媒體觀看影視作品是激發學生品賞名著的情趣,引導學生進行名著閱讀的有效途徑。生活中我們發現,當電視台播放某部電視劇時,與之相關的東西便成為初中生感興趣的熱門話題,與它們有關的書也就成了初中生互相傳閱的熱門書。連續劇《西遊記》《三國演義》《水滸傳》播出之後,文學名著《西遊記》《三國演義》《水滸傳》不同程度地帶動了相應書籍的流行。因此為了有效地推動學生閱讀名著的興趣,我嘗試從初一進校後就全年級學生開設影視活動課,把根據文學名著改編的電視連續劇《西遊記》《三國演義》《水滸傳》《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等影視作品搬進課堂,讓學生對作品中人物先有直觀形象的感受和大體的了解,消除對作品的陌生感,從而激發他們閱讀名著的興趣。4、以考試促進名著閱讀定期的必讀書目考查。旨在檢查學生閱讀與否,考查學生對作品的了解程度。每學期要進行必讀書目考查。一般只對文學名著的相關常識作了解性考查。如作者、國籍(朝代)、作品及作品中的人物、性格、主要情節、人物綽號等。這對學生閱讀名著是個很好的促進。當然考查的方法應該謹慎考慮,不能成為有壓力的應試。適量的名著內容考核。《新課標》對中學生名著閱讀的總量有了不少於260萬字的明確要求,因此隨著《新課標》的實施,中外名著也被推上了中考前沿,有些名著也成了初中教材中必讀書目,其知識點自然也就成了試題的出處之一。而且名著的閱讀越來越為命題者所親睞,考查范圍也日漸擴大,在全國各地日益流行。因此我感到平時期中、期末考試的語文試卷中適當融入唐詩宋詞、中華經典名著的內容,對提高學生名著閱讀的質量會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豐碩的閱讀成果展示。為了更好地促進經典的閱讀,還要重視閱讀成果的展示。讀書筆記、讀後感、好詞佳句摘抄等展示,以及讀寫大賽、古詩詞考級、名著閱讀大比拼評比結果的展示。這樣既有對初中生進行名著閱讀的過程性評價,也有對學生進行名著閱讀的終結性評價,才能扎扎實實地激勵和推進初中生名著閱讀的開展。二、教會學生閱讀的方法關於讀書方法,前人已經有許多成功的經驗,有些我們完全可以借鑒。世界上許多名人之所以成功,就與他們善於讀書有關。讀書的成效,不僅在於他們讀什麼,更在於他們怎麼樣讀。1、精讀略讀相結合讀書法要因人而異,因文而異,比如優美的詩文就要提倡誦讀法,散文要用尋找線索閱讀法,議論文要用提綱挈領法,小說要用評點法。培根說過:「有的書只要閱讀其中一部分,有的書只須知其中梗概即可,而對於少數好書則要精讀、細讀、反復地讀。」精讀時可引導學生採用品讀、背誦、摘錄、寫體會、編手冊等方法。略讀可引導學生通過看目錄,讀故事梗概和抓其中片段讀等方法來人來了解圖書、文章的大意,力求在較短時間內獲取有用的信息。精讀和略讀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聯系,互為補充的。既能保證有較大的閱讀量,又能保證閱讀的效果。2、引導學生有層次地反復讀。不管閱讀哪一類的名著,都必須要有層次地反復讀。茅盾就曾說過:「讀名著起碼要讀三遍,第一遍最好很快地把它讀完,這好像在飛機上鳥瞰桂林城的全景;第二遍要慢慢地讀、細細地咀嚼,注意各章各段的結構;第三遍就要細細地一段一段地讀,這時要注意到它的煉句煉字。你讀了一本名著,經過半年或幾個月再拿來讀的時候,你從前的心得,一定會有所修正,否則就是沒有進步。」所以說,凡是好書都得重讀的。要有層次,有坡度、從淺入深地讀,沉浸在經典名著的語言環境中,才能真正有效的提高自己的閱讀能力。3、教會學生有針對地靈活讀。對小說,可以先讓他們理出小說的情節線索,掌握故事的大概,然後引導他們關注其中的人物性格和小說的深層內涵,以及小說藝術上的突出特色。閱讀時,學生大都只關注情節,把故事看完就算完事。其實,情節之外,學生閱讀名著時更要關注人物、欣賞人物、品味人物、評析人物,將人物作為名著閱讀的突破口。因為人物是構成情節的重要因素,小說中的情節是以人物為中心開展的,人物的語言動作、心理等構成了名著的主體。人物的喜怒哀樂、一言一行、性格命運揭示了作品深刻的主題,也往往深深地抓住了讀者的心,吸引讀者深入其中,與人物同命運共呼吸。抓住了人物,就抓住了名著的關鍵。關注名著實際上也必然會關注塑造人物所運用的的一系列方法,與之相關的許多問題就迎刃而解了。閱讀詩歌,要注重誦讀,讓他們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展開聯想和想像,深入感受詩的意境,進而與詩人產生心靈的共鳴,達到陶冶性情的目的。4、培養學生有效地動筆讀。教師要引導學生在名著閱讀中養成自覺做摘錄,寫讀書筆記的良好習慣。一是勾畫圈點打問號,也就是說學生在閱讀名著時可以在有困惑的地方打上問號。二是寥寥數語寫批註,讀到精彩的詞語、句子可以寫上自己簡短的批註;三是不拘一格寫感受,讀書的感受因人、因地、因時而異,可以邊讀邊寫,可以讀完以後再寫;四是摘摘抄抄多積累,根據個人的閱讀喜好,將精美難得的資料摘抄分類保存下來,這樣的摘抄既可以供閱讀、品味、引用的資料積累方法,也可以作為不定期對名著閱讀的檢查的一個有效的依據。5、倡導自主閱讀,放手讓學生自由選擇閱讀書目積極探索新的讀書活動形式,激發學生的讀書興趣,盡力「為每本書尋找它的讀者」。完成了大綱規定的必讀篇目後,鼓勵學生自主確定讀書思路,明確讀書方向,選擇自己感興趣的篇目,凡適合自己年齡和口味的書,無論是科技的,歷史的都可以讀。對青少年人文素質的提高都有極大的作用,不管選擇什麼名著,只要樂於閱讀,都能從中攝取豐富的精神營養,倡導自主閱讀。名著是數千年文化的積淀,是人類智慧的結晶,在學生時代通過閱讀大量的名著,對於一個人一生的發展所起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作為中學語文教師,在引導學生向名著進軍應是日常教學極其重要的一個環節。今後,在如何指導學生更好地進行課外名著閱讀仍將是我努力探討實踐的方向。
『叄』 如何指導中學生閱讀經典名著
經典名著具有不朽的藝術魅力,它閃爍著耀眼的光芒,促進人不 斷地成長。學生在書海中遨遊,能采擷到文學之浪花,仙露之瓊漿,使其不斷地成長,心靈不斷地美化。那麼如何指導學生閱讀長篇名著,我認為應從如下幾個方面去做。
一、選取適合學生的名著來閱讀,激發學生對名著的興趣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剛開始閱讀課外長篇名著時,學生可能會表現出不耐心,不細心,此時教師應首先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之後,讓學生懂得,名著經過了時代的考驗,無論是思想上還是藝術上都是很有價值的,對自己的一生起決定性的作用,給學生們講一些中外許多名人的成長都與青少年時期愛讀名著有密切關系的例子。激起學生對名著的興趣。
古今中外的名著,卷帙浩繁,不可能全部讀過來。老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年級不同,給學生確定閱讀范圍和時限,選擇《語文新課程標准》建議的有品位的經典作品,如《西遊記》、《水滸傳》、《駱駝祥子》、《格列佛游記》、《名人傳》、《童年》、《簡·愛》等,來讓學生閱讀,這些長篇名著比較適合學生的心理和情趣的需求。讀時應合理安排時間,可以指導學生以周為單位,規定每周讀多少回或多少字,如每周讀一萬字。另外,寒暑假是可以充分利用的好時機,教師可以將長篇閱讀與假期作業相掛鉤。
二、合理安排閱讀時間,課外閱讀與課內閱讀相結合
閱讀長篇名著最難解決的就是時間問題,都在課堂完成肯定是不現實的,只有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讓他們在周六、周日等較長時間的就閱讀一些篇幅較長的,養成習慣,才能完成閱讀任務,我的一些小做法是,製作一個「名著閱讀大擂台」給出一周的時間,不規定必須讀多少,一周後先在「擂台表」上,填寫自己閱讀了幾頁,然後閱讀課上交流自己的閱讀感受,效果較好。為提高名著閱讀的效果,老師可以根據課堂教學的進度,適時向學生推薦名著。如學到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裝》,介紹讀他的《賣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兒》等童話故事。學習了冰心的《荷葉母親》,我就讓學生去讀她的《再寄小讀者》,《小桔燈》、《櫻花贊》等兒童文學作品及詩集 《繁星》、《春水》;在學習吳承恩的《小聖施威降大聖》,我就讓學生去讀《西遊記》。
三、以作業促閱讀,讀寫結合
布置讓學生讀了還不行,還需要老師的適當督促,有所反饋,不能放任自流。可以利用課前簡單提問一兩個問題;可以讓學生把最近的閱讀以讀書筆記的形式體現;也可以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做作業,讓學生找自己感興趣的精彩片段、好詞佳句、各類描寫和精彩的情節等,並加以適當點評,利用自習課讀給大家聽聽。這樣能大大調動學生的讀書積極性,加深了對名著的理解。 四、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
有些長篇名著內容復雜,篇幅較長,學生往往難以理解,老師可以對重要情節加以點撥,教給學生適當的閱讀方法,往往能起到「四兩撥千斤」的功效。另外老師要經常與學生交談,了解閱讀進展情況,
交換對讀物的看法,解答學生的問題。最後老師要指導學生養成圈點勾畫、作批註、寫讀書筆記的習慣,提高他們讀長篇圈、畫、點、注、評、摘的能力。
經典名著是仙露瓊漿,讓人回味無窮,經典名著是良師益友,讓人不斷地成長,心靈不斷地美化。
『肆』 閱讀優秀作品的主要方法是什麼
一、讀書的目的與方法
哈利路亞閱讀可以分成四種情況。第一種是信息式閱讀法。這類閱讀的目的只是為了了解情況。我們閱讀報紙、廣告、說明書等屬於這種閱讀方法。對於大多數這類資料,讀者應該使用一目十行的速讀法,眼睛象電子掃描一樣地在文字間快速瀏覽,及時捕捉自己所需的內容,舍棄無關的部分。任何人想及時了解當前形勢或者研究某一段歷史,速讀法是不可少的,然而,是否需要中斷、精讀或停頓下來稍加思考,視所讀的材料而定。
第二種是文學作品閱讀法。文學作品除了內容之外,還有修辭和韻律上的意義。因此閱讀時應該非常緩慢,自己能聽到其中每一個詞的聲音,如果嘴唇沒動,只是因為偷懶。例如讀「壓力」這個詞時,喉部肌肉應同時運動。閱讀詩詞更要注意聽到聲音,即使是一行詩中漏掉了一個音節,照樣也能聽得出來。閱讀散文要注意它的韻律,聆聽詞句前後的聲音,還需要從隱喻或詞與詞之間的組合中獲取自己的感知。文學家的作品,唯有充分運用這種接受語言的能力,才能汲取他們的聰明才智、想像能力和寫作技巧。這種依賴耳聽—一通過眼睛接受文字信號,將它們轉譯成聲音,到達喉嚨,然後加以理解的閱讀方法,最終同我們的臆想能力相關。
第三種是經典著作閱讀法,這種方法用來閱讀哲學、經濟、軍事和古典著作。閱讀這些著作要像讀文學作品一樣的慢,但讀者的眼睛經常離開書本,對書中的一字一句都細加思索,捕捉作者的真正的用意。從而理解其中的深奧的哲理。值得注意的是,如果用經典著作閱讀法閱讀文學作品,往往容易忽略文學作品的特色,以 使讀者自己鑽進所謂文學觀念史的牛角尖中去。
第四種閱讀方法是麻醉性的閱讀法。這種閱讀只是為了消遣。如同服用麻醉品那樣使讀者忘卻了自己的存在,飄飄然於無限的幻想之中。這類讀者一般對自己的經歷和感受不感興趣,把自己完全置身於書本之外。如果使用麻醉性的閱讀方法閱讀名著,讀者只能得到一些已經添加了自己的幻想的膚淺的情節,使不朽的名著下降到鴛鴦蝴蝶派作家的庸俗作品的水平。如果漫不經心地閱讀《安娜·卡列尼娜》,猶如讀一本拙劣的三角戀愛小說。麻醉性的閱讀在將進入成年的時候達到頂峰。年輕人的麻醉閱讀是造成大量的文學作品質量低劣的原因。
第五種是我們要知道文章的中心,可以知道中心人物的好品質。
編輯本段
二、怎樣做讀書筆記
積累資料的方法人各有異。但最基本和常用的,莫過於做筆記。筆記可不拘體例。不限長短,內容龐雜,形式多樣。然而主要是這樣四種方式:
摘錄式。這是使用最多的一種方式。主要摘錄書籍、報刊、雜記、調查報告、文書檔案中,與自己學習鑽研內容有關的原始材料。比如你自修文科,便可摘錄有關的學習資料、重要文章、警句格言、詞語典故等。如果學理工科,就得摘錄有關文獻、重要的結論與證明、獨特的技巧,等等。這樣便可備你不時之需。
提要式。即看完一本書或一篇文章,對文中的某一觀點、事件、情節或某一章節、定理等,進行分析、歸納,用自己的話把其內容、要點寫出來。這不僅可備忘、備查,而且可訓練你的綜合、概括能力。列寧的哲學筆記,有很多就是採用的這種形式。如《黑格爾(邏輯學)一書摘要》,《亞里士多德 <形而上學>一書摘要》等著作。而且他對摘錄內容,還往往寫出自己的意見、批評或注釋,以及自己獨創的符號和評注。比如「注意」「說得對」「辯證的精華」等提示性簡明字樣。明確地表明了列寧對某段論述的意見或批評。提要應力求簡明扼要、脈絡分明,最好以某一主線展開。如,歷奧可突出主要人物及其作用.重大事件及其影響。也可用列表法使其內容一目瞭然。
心得式。記下的是對某一問題思考的心得。如李贄的《史綱評要》,脂硯齋的《重評石頭記》,皆是這樣的著作。心得也可以是札記、體會。札記多為旁徵博引,辯證考訂;體會多為引申闡發、借題發揮。沈恬的《夢溪筆談》,茅盾的《讀書札記》,馬克思的《數學手稿》,就是用的這種方式。這是寫筆記的一種高級形式,要求有更多的個人創見,難度也較大。但它卻是創造的半成品或完善的精製短篇,一旦需要時,就可組織起來,使之成為有價值的作品。
寫這類筆記,要特別注意捕捉生活中的火花.自修理工科則應注意抓住學習研究中所碰到的難點和問題。有些重大發現,往往是由一個簡單的疑問開始,經過冥思苦想或從某一點上受到啟示的。對任何一點良好的思索。那怕是一丁點都不應放過,並把它及時記下來,很可能成為你作出成就的關鍵。
索引式、即寫下有關的論文題目或書名等。在練習中可能經常會碰到這種情況;看到某些東西感到十分有用,但內容卻太多,上述三種筆記法又都不易採用.或者是這個內容,你本身就有這本書,所以也不必採用上述方法。但是往往到要用這個內容時,你卻忘記了或找不到了。諸如此類問題,只要搞好索引,便可順手拈來。自學成名的史學家陳垣曾說:「教學和研究要從目錄學入手」,「目錄學就好象一個賬本,打開賬本,前人留給我們的歷史著作概況,可以瞭然」。所以,平時應把所有的資料,按照內容本身的性質搞出一個索引來,以備查用之便。
上述四種做筆記的方法,可視各人的愛好、條件而定。至於書寫格式,記在筆記本、活頁張、卡片、紙條上均可。如果是自己的課本、書刊,那麼寫在天頭、地腳、篇末、段尾都行。也可在書中作些符號或標記。總之,各種方式均有所長。但從使用價值來看,採取做資料卡片的形式更好些。做卡片請你注意幾點:
一是每張卡片最好只寫一個問題,一個事例。這樣既靈活,又不亂,便於分類整理裝訂成冊。
二是每張卡片須註明資料來源、書名、篇名、版本、卷首、頁碼等,便於查找。
三是隨著學習水平的提高,應注意積累卡片向某些方面集中,使之更加系統化和深化。
四是一定要養成定期整理的習慣,按性質或需要把卡片編上頁碼,分類插放。既為查找使用提供方便,又可在整理過程中使自己平時分散、零碎的知識系統、條理起來。
閱讀速度與理解
每個教育機構都有專業老師,教你提高閱讀速度和增進閱讀理解的方法,但下面所提供的並不是想用來替代專業老師的輔導。
編輯本段
三、閱讀速度
不同的閱讀材料要用不同的速度。例如,閱讀一部令人興奮的小說要比閱讀一本生物學的課本要快。
不同課本所用的速度也不同,因為有的寫得好,有的寫得差,因此,有的就比較難讀。每一學期,在讀不同課本的一個章節時, 給自己定一個時間,看一小時能讀多少頁。一旦你對你的閱讀速度有比較精確的估計,你就可以較好地安排你的閱讀和學習時間。
閱讀理解
先很快地看一遍某個章節。找出作者突出強調的部分。如果作者對某一個概念給了許多圖解,那它就也是一個重要概念。如果時間緊的話,你可以跳過那些作者著筆不多的部分。
讀每個段落的第一句應該比讀其餘部分更認真些。
在閱讀某一章節之前,注意標題以及每一段的第一個句子。然後合上書,問你自己,現在你對在看書之前所不知道的這個主題了解了多少。
在讀每一個句子時,注意名詞和主要的內容。找出名詞-動詞的搭配,並學習掌握這些搭配。例如,想一想下面這段課文:
經典的條件反射是這樣一種學習,它發生於當我們把環境中的兩種刺激聯系起來時,其中一種刺激激發反射性的反應,第二種刺激相對這種反應原本是中性的,但是, 在它和第一種刺激結合後,它自己就激發起這種反應。
你不需要讀每一個詞,你可以用圖解的方式來解釋這段課文:
經典的條件反射=學習=把兩種刺激聯系起來
第一種刺激激發一種反應
第二種刺激=原本是中性的,但和第一種刺激結合 -->激發反應。
不必一遍一遍地讀課文,你可以這種形式記筆記,這樣,你記下了這段課文中的重要內容,一旦你這樣記筆記,你就不必擔心課文本身。
編輯本段
四、快速閱讀的訓練五方法
第一, 掌握看書掃視法。
要讀得快,就要眼睛看得快。小學生開始讀書的時候,往往要用手指著書上的字,一個一個念,這樣讀書當然是慢的。我們要讓學生養成以詞句為單位的整體性閱讀的習慣,學會合理掃視,糾正按「字」閱讀、默讀時動嘴、眼動沒有規律等不良習慣,逐步擴大學生的「視知覺廣度」。「視知覺廣度」大,由於眼球注視時間短和中途回視的次數少,其閱讀的平均速度就比較快。據我們上萬學員的訓練體會可以看出「有經驗的閱讀者每一次注視所能閱讀的內容至少是初學閱讀者的三倍」。用「掃視法」訓練速讀的方式是很多。除了運用我們的訓練軟體外,還可以可用卡片、幻燈或個人電腦來展示片語、句子、句群,在規定時間內要求每個學員盡量地掃視,後回答。例如「白求恩同志是加拿大共產黨員,五十多歲了,為了幫助中國的抗日戰爭,受加拿大共產黨和美國共產黨的派遣,不遠萬里,來到中國。」然後問學生「什麼人?什麼事?什麼地方?什麼原因?怎樣來的?」等問題,要學生回憶這些句子,同時也使他們明白記敘文章的五個要素,進而全面掌握掃視法,自如地用整篇(段)文章進行掃視訓練。
第二, 掌握看書搜索法。
要提高閱讀速度,具有看書時的快速搜索能力是必要的。即在看書時能快速找到所需文章目錄,文章重點或你對文章所關心的部分。我們在訓練中必須養成學員有目的有重點地進行閱讀的習慣,使他們在閱讀時善於發現重點,善於發現新問題、新觀點和新材料。這可以用提要法進行訓練。訓練的材料,可以用訓練文章中的「短篇」、「閱讀」的閱讀文章。對這些各類文章要求學員能抓住各段大意。掌握段意最方便的辦法是抓「主句」,也就是抓住說明全段主要意思的句子。例如《崇高的理想》一文中第五自然段開頭一句:「理想問題,實際上是一個人的世界觀問題。」這就是主句。其次,要求學員能夠迅速抓住文章的脈絡。例如《卓越的科學家竺可楨》一文是按邏輯順序來安排的,文章從五個方面表現竺可楨同志在向科學高峰進軍中不辭勞苦、鞠躬盡瘁的革命精神和嚴肅認真、一絲不苟的治學態度。
第三, 掌握速讀中心法。
就是要求學員在訓練中能迅速找到所看書本或文章的中心思想。有的文章,標題就說明了中心思想(如《要造成一種民主空氣》),有的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點明中心思想(例如《講講實事求是》、《為了六十一個階級弟兄》),有的則通過主要事件來表達中心思想,只要根據主要事件,就能很快確定中心思想(例如《荷花澱》、《反割頭稅的斗爭》)。
第四, 掌握速讀概括法。
通過快速閱讀[1]要求學員能看清書籍或文章的內容提要,迅速把握文章主要脈絡和大意。有的是寫情節提要(如《「老虎團」的結局》),有的寫中心論點和分論點(如《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文化》)。有的可制圖表(如《人類的出現》)。第五,要求學生摘錄警句(例如《紀念劉和珍君》)和佳句(如《土地》、《秋色賦》)等。這幾種要求,不是讀每篇文章都要做到的。根據不同的閱讀材料和學生的不同特點,提出不同的要求,久而久之,就能使學生養成正確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提高閱讀的效率。
第五, 掌握速讀提問法。
看書與做事一樣如果想要好的效果,在起初必須有明確的目標和看書指向,即需要向書中了解和掌握什麼東西,記憶什麼內容,特別是在面臨考試復習是看書,目的性就更要明確。這樣看書時我們就容易形成帶著問題去看書和復習課文的習慣,這樣往往事半功倍了。葉聖陶先生說過,「無論閱讀何種書籍,要把應當記憶的記憶起來,把應當體會的體會出來,把應當研究的研究出來,總得認清幾個問題──也可以叫做題目」。「善於讀書的人,一邊讀下去,一邊自然會提出一些問題和題目來」。在培養速讀能力時,可提出一些問題,要學員能迅速閱讀後解答,例如教《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准》時可提問:為什麼說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是社會實踐?學員要迅速在書上找到一段話作為答案:「這是因為──科學史上的無數事實,充分說明了這個問題。」這些問題要有思考性,要讓學員想一想之後能夠回答。在提示之外,學員如能自己提出,當然大可獎勵。但是提得有無價值,得當不得當,還須由教師注意與指導。有些文章的內容,可由自編一些題目來概括,例如《崇高的理想》一文就可以編出一系列的問題:什麼是理想?為什麼說理想是有社會性、階級性的?什麼是偉大的理想?為什麼說實現共產主義是我們最崇高最偉大的理想?到了高年級,還可以進行專題閱讀,由教師出一專題,讓學員自找參考書閱讀後解答,養成學員「選讀」的習慣和能力,也可以提高閱讀的速度。例如教師布置學員找一些材料說明「用眼衛生」的問題、「文明禮貌」的問題等等。
編輯本段
五、快速閱讀的十一條要領
1.不要反復瀏覽。凡是科技讀物,一般只須順著讀一遍即可。如有必要,也要等整篇讀完之後,再回過頭重復某項內容。避免眼睛不斷地來回轉動。
2.採用「篩選」式閱讀法。有意識地為涉獵專業所需的信息而讀。
3.要默讀,不要朗讀。發聲的閱讀是快速法的大敵。
4.閱讀時,視線應與讀物成垂直線,並充分發揮視線的「餘光」作用,多覽到一些內容。
5.要聚精會神地閱讀。快速閱讀必須有「強化」的注意力。
6.提倡有理解地閱讀。閱讀時,抓住實質性的關鍵詞。讀物的內容實質,正是閱讀時應弄通的重點。理解,就是探索出讀物的思想意義。
7.在閱讀中,運用要領記憶的基本方法,有目的地去記。不必去記無關緊要的詞句,卻要記住作者意圖及內容實質。
8.學會運用多種形式的學習法,不斷提高閱讀速度。
9.經常訓練自己的閱讀能力,便能鞏固已經取得的成果。
10.每天閱讀的定額標准——在兩份報紙,一本雜志,按自己的專業需要,從中吸取相當於普通圖書五十至一百頁左右的信息。
11.要帶著問題閱讀。
編輯本段
六、通用式閱讀法
通用式閱讀法是一種時常採用的精讀方法。通常分五個步驟進行:
1、瀏覽。就是對文章做鳥瞰式感知,用較短的時間通讀一遍,獲取大量的有效信息,得到總體的印象,概括了解文章的主題,大意或觀點、材料。
2、提問。根據瀏覽的印象和自己的需要,提出需要弄清的問題,使閱讀文章的目標具體明確。提問可以從內容與形式兩個方面去設計。內容方麵包括中心思想、社會意義、作者的情況、寫作的背景與動機、內容要點、主要章節和段落的研究等;形式方麵包括文章的結構布局、各個部分的關聯、體裁形式、表達手段、用語特點、詞句的推敲等。
3、精讀。這是關鍵的步驟,必須認真閱讀文章,圈點、批劃、評注,弄清詞句含義,逐段理解內容,理清線索,把握主題,針對自己提出的問題,作摘要,抄卡片,寫筆記,列提綱,繪圖表等,求得切實具體地解決問題。
4、背誦。強調記住需要記憶的內容,不一定都是一字不差的背誦,可以作嘗試性回憶,再與文章對照反復記憶,力求記得准確、迅速,也可以復述文章的主要內容,默寫提綱,記住要點。
5、復習。包括系統整理提綱和讀書筆記,重溫主要問題解決的辦法,完成必要的練習。通用式閱讀法,綜合運用了感知、記憶與思維的規律,能使閱讀獲得較好的效果。
編輯本段
七、閱 讀 策 略
中學時期是人生中求知的旺盛時期。有人作過統計,每年學習40周,每周學習50小時,總計為1.2萬小時,它等於一個人參加工作後的全部閱讀時間(3.6萬小時)的1/33,等於一個人畢生閱讀時間(6.8萬小時)的1/36。在這彌足珍貴的閱讀時間里,怎樣才能取得好的閱讀效果,閱讀策略的選擇十分重要。
1.策略之一:定向閱讀
「人生有涯知無涯」,如果把寶貴的人生閱讀時用於漫無目標的閱讀,無疑也會收效甚微。果戈理的名著《死魂靈》中就有個名叫彼什伽秋的人物,他嗜書如命,什麼書都讀。結果,由於他毫無選擇、毫無目標地閱讀,最終還是一事無成。
中學教育對一個人來說是重要的基礎,常常對一生的成長產生深遠的影響。許多著 名的科學家、學者都是在中學時期就確立了終生從事的目標。陳景潤在中學時就決心獻身數學,周仁在中學時就立志於研究中國的古陶瓷。因此,對於中學生朋友而言,在廣泛涉獵的基礎之上,選擇一二個「中心興趣」進行大量的、較為深入的閱讀,一定能夠收到事半功倍的讀書效果。
中學生的課余閱讀潛力是很大的。有人對中學生的課內閱讀量和課余閱讀量作過對比統計:初中一年級學生在一學期內所讀的各類教科書約共70萬字,高中一年級學生在一學期內所讀的各類教科書共計130萬字;而在同一時間內,他們在課余進行感興趣的課外閱讀,閱讀量分別可達700萬字和1000萬字,課內和課外的平均比值為1:9。如此浩大的閱讀量,如果我們能確立自己的中心興趣,按自己的興趣、目標、能力進行定向閱讀,一定會有很大的收獲。
2.策略之二:選擇閱讀
數學家王梓坤說過,讀書要選擇。世上有各種各樣的書:有的不值一看,有的只值看20分鍾、有的可看5年,有的可保存一輩子,有的將永遠不朽。即使是不朽的超級名著,由於我們的精力與時間有限,也必須加以選擇。
選擇閱讀策略有兩層含義:
第一層選擇含義是,「讀第一流的書」。在浩如煙海的圖書文章中,只要經過認真 的篩選和比較,你就不難發現,屬於某一學科的第一流的代表著作有哪些,只要熟讀這些著作,你就可以領略學科的全貌,了解學科的前沿和發展。
第二層選擇含義是,「讀一流學者寫的書」。所謂的第一流的學者,是指在該學科領域里最知名、最有權威的科學家、學者。他們站在該學科或研究領域的最前沿,洞察該領域發展源流和發展趨勢。讀他們寫的書,能夠全面、准確地了解該學科領域的發展。要了解「第一流的書」和「第一流作者寫的書」,其方法是通過推薦書目了解,或是請老師、家長推薦介紹。
3.策略之三:時間巧安排
中學生的學習任務是比較繁重的。除進行課堂學習、課前課後的預習、復習和完成作業外,要抽出時間讀自己有興趣的課外讀物,擴大視野,拓寬知識面,還必須巧妙地安排閱讀時間。
零星時間閱讀法。要善於利用課余之後點滴零星時間閱讀,積少成多。著名數學家蘇步青說過:「我用的是零頭布,做衣服有整料固然好,沒有整段時間,就盡量把零星時間利用起來,加起來可觀得很。」寫下皇皇巨著《物種起源》的生物學家達爾文說:
「我從來不認為半小時是微不足道的很小的一段時間。」
整段時間閱讀法。寒暑假、節假日對於愛讀書的中學生來說,是十分珍貴的。同學們在適當娛樂、溫習功課之後,可根據自己的興趣,廣泛涉獵,大量閱讀,多讀書,讀好書。
編輯本段
八、提高閱讀速度的技巧
1.閱讀時切忌出聲.人的發音器官的運動速度比眼睛和大腦的運動速度慢得多, 如果讀出聲就會降低閱讀的速度.
2.要學會找`提前量'.`提前量'就是眼睛看書的速度要超過大腦思維的速度.在大腦消化、處理眼睛傳來的信息時, 眼睛已經在識別新的信息了.
3.要一段一段地看書, 不要一字一字地看書.一段一段地看書, 使字變成句子, 意思比較完整, 簡化了大腦整理和貯存信息的過程, 加快了閱讀速度.
4.一目十行.在閱讀不大重要或比較熟悉的地方時, 不必逐句逐字地讀, 可以略讀, 只要知道意思就行了.
5.請教工具書.在精讀較為重要的材料時, 遇到生僻的字、詞、概念、公式等, 隨手就可以從工具書中查到, 可以節約很多時間.
6.先讀頭尾.在讀一般論文時, 可先讀文章的頭尾.弄清文章的結論和主題, 使閱讀的思路清晰, 便於理解文章內容, 可提高閱讀速度.
十、讀書時間的安排
馬克思說:"時間是人類發展的空間."在現在社會里, 時間比過去任何時代都更為寶貴.會不會管理時間, 是判別一個人是否成熟的重要標志之一.怎樣科學管理時間呢?
一、節省時間.`一切節約, 歸根到底都歸為時間的節約.'從時間中節約時間, 主要方法是:
1.安排時間先問三個能不能
(1) 能不能取消它
一個人的時間和精力是有限的, 不可能什麼都去做.所以節制一下過於廣泛的興趣、過於廣泛的交友是十分必要的.對那些完全不必去做的事, 不必見的人, 應該決然取消.對做不做無妨的兩可間的事情, 為了節省時間, 亦可不予安排.
(2) 能不能合並起來做
把能合並起來辦的事、見的人, 盡可能合並起來辦, 做到一舉兩得, 兩全其美.比如用洗衣機洗衣時, 洗菜、做飯;排隊買菜時看報刊雜志;看電視時打毛衣;散步時交談;旅遊時觀察等等.
(3) 能不能代替它
用費時少的辦法代替費時多的辦法.一個人能辦的事, 不要派兩個人、三個人去做;了解一部名著的內容和情節, 可以看一部電影或一本連環畫, 而用不著去看原著;利用電視、廣播、報刊、電話等傳播工具了解信息等.
2.利用時間先抓三個快不快
(1) 節奏快不快
調節頻率, 加快節奏, 可以節省時間, 提高效率.
(2) 動作快不快
動作的快慢決定著所用時間的長短, 有一個笑話說: 一個閑來無事的老太太, 為了給遠方的孫子寄張明信片, 可以足足花上一整天的時間.買明信片要一個鍾頭, 尋眼鏡一個鍾頭, 查地址一個鍾頭, 寫信一個鍾頭, 上街投郵又是一個鍾頭.一個動作迅速的人5 分鍾可以辦完.
(3) 進展快不快
我們講新的時代觀念、時間觀念和節奏觀念, 都是為了提高辦事的效率, 如果一個小時辦完了需要兩個小時辦的事, 其進展速度就提高了一倍.在有限的時間內辦成更多的事情是很有意義的.
二.擠時間.魯迅先生把時間比作海綿里的水, 只要擠, 總會有的.在快的生活節奏中, 在繁忙的工作中, 怎樣才能擠出時間來呢?
1.化零為整湊時間
要想成為時間的富有者, 首先要學會化零為整, 善於把時間的`邊角余料'和`零碎布頭'拼湊起來, 充分利用, 這就要做到:
(1) 切莫小看幾分鍾
一個叫雷曼的學者說: `每天不浪費或不虛度或不空拋剩餘的那一點點時間, 即便只有五六分鍾, 如得正用, 也一樣可以有很大的成就.游手好閑慣了, 就是有聰明才智, 也不會有所作為.'毛澤東同志的很多著名詩篇是在馬背上哼成的.奧地利音樂家莫扎特, 常常利用理發的時間考慮創作, 每當理發師把圍裙一解, 他就立即要來紙和筆, 把理發時考慮好的樂譜記下來.一個人的時間無論怎麼緊, 在等車、理發、做飯、哄孩子中擠出三五分鍾時間還是可能的.
(2) 空餘時間不能丟
晉朝著名書法家王羲之經常利用飯前飯後的時間來練筆, 我們每天飯前飯後空餘時間也都可以利用.長期堅持下去, 就能得到不少時間.
(3) 早晚時辰要利用
我國東漢學者董遇, 治學善於抓三餘: `冬者歲之餘, 夜者日之餘, 陰雨者時之餘.'他利用這三種空餘時間讀了好多書, 我們如果能多利用點早晚時間學習是最好不過的事情.
2、設法簡化生活, 騰出空餘時間
一個有志於求知上進的人, 一般不沉醉於繁瑣的生活, 也不熱衷於迎來送往.作家端木蕻良, 曾有貼詩謝客的佳話, 為的是杜絕來客的無謂干擾.居里夫人為了騰出時間從事科學研究.她盡量縮短搞衛生的時間.這些名人之所以採取這些辦法, 不是不要友情, 而是避免時間和精力的無畏消耗, 這對我們當代青年來說, 其精神是值得效仿的.
3.善於利用假日, 巧妙安排時間
按照國家規定, 每個職工每年有節假日110 天, 加上休假, 一年共有130天左右.巧妙利用這整段時間, 也就是利用了人生的七分之一.數學家科爾解開`2 67-1'是質數還是合數的數學難題後, 有人問他花了多少時間? 科爾的回答是: `三年內的全部星期天.'瞧, 這三年的星期天該是多麼有意義啊!
『伍』 如何選擇閱讀與自己專業課相關的書籍
在大學期間,我的專業屬於工科,由於個人喜愛數學,在學好專業的前提下,自學了數學專業我感興趣的課程,參加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先後獲得全國一等獎和國際一等獎。
研究生畢業後,進入IT行業。眾所周知這個行業的新技術層出不窮,能在技術崗位立足的基礎,就是要不斷學習,快速跟上技術發展的步伐,走在技術的前沿。
同時我保持著閱讀文學文化類書籍的愛好,這不僅助我順利寫作工科專業類論文,更額外讓我養成了生活寫作的好習慣,時不時寫些文字,發表報刊;如今還能通過自己的寫作成為頭條的優質文化領域創作者,我深知遠遠比不上文化領域的專業行家們,但我也會為自己跨界的小勇氣點個贊。
而這一切都離不開:在有限的閑暇時間對專業類書籍高效閱讀學習。
分享我的「高效閱讀專業技能類書籍」學習方法供您參考借鑒。
1、 首先找到准確的學習地圖
學習一項新技能,就好比要探索一個新城市。根據我們的目的不同,需要不同的地圖。比如,來城市旅遊,我們需要一張風景名勝地圖;要准時到此城市的某個會場,我們需要實時交通路況地圖。開始學習之前,我們要做的就是:明確目標和找到實現這個目標的地圖,進階之路。
進階之路的獲取
如果是在校學生,可以簡單直接參照你感興趣專業的課程體系學習(參與本校或網校公開課)。
如果已工作,要學習掌握本工作領域的技能,最好的方式是參照比你早來幾年、志向相近、干出成就的同事的成長路線,或者找個行業師父,給你指出本領域合理的打怪升級路線。
如果已工作,學習與目前工作無關的新領域,那麼去該領域專業人士聚集的論壇提問,用「領域+入門,進階、零基礎」等組合關鍵詞查詢出諸多專業人士制定的進階路線圖,選擇適合自己的路線,開始學習。如下圖,就是在某交流平台檢索出的學習路徑。
2、學習方法是:學習專業技能不能只停留在「閱讀」上,閱讀只是起步。
按照我們選擇的地圖,我們可以開始探索新城市之旅了。探索的過程要經歷:獲取、理解、拓展、糾錯、應用。
我們通過閱讀或上課獲取知識點;
通過理解將書本語句形成上下文連貫意義化為自己的認知;
然後按需選擇進行深度、橫向或縱向的拓展,比如背景、前景、來龍去脈、和已有知識的關聯等;
糾錯更多是在實踐中進行,也可以通過拓展閱讀不同觀點的書籍,引發思考,促進糾錯;
應用是學習的最終目的,能實踐的機會,一定要實踐,通過實踐,來進一步修正路徑和方法。
3、遇著「不懂的地
『陸』 如何指導學生課外名著閱讀
新課標要求學生進行課外名著閱讀。而課外名著數量浩大,種類繁雜,如何使學生進行有效地課外閱讀呢?以下是我的幾點做法,請各位同仁指正。 一、以身作則,設法激趣。閱讀課前,我自己先找幾本名著來讀。閱讀課上,我就對學生講述自己閱讀名著的經歷或感受,更多的時候是講故事。學生對情節曲折、懸疑的故事總是充滿了期待,而我在故事情節緊要處往往打住不講。學生心中充滿了對故事未知情節的渴望,就自己去翻名著尋找答案。這樣,學生讀名著的積極性就被激發起來了。學生自己讀完後,又常常向同學復述,由於各個學生理解的不同,甚至還為某個情節的設置、某個人物的行為爭論得面紅耳赤。這無疑加深了他的理解和印象,同時也獲得了和同學分享名著感受的樂趣。 二、營造氛圍,提供平台。我通過向學校申請,在班級講台的里側放置了一個書櫥,設立了「圖書角」。每名同學按照自願的原則捐出2-3本名著。這樣,全班就有了100多本名著。而這些名著也就成為學生開展課外閱讀的資源。 三、側重經典、指導「讀」書。即適當指導讀書方法。經常用的閱讀方法有:(1)泛讀 。即盡量將「圖書角」的書籍粗讀一遍,了解大概。(2)通讀 。即通覽一遍,意在讀懂,讀通,了解全貌,以求一個完整的印象,取得「鳥瞰全景」的效果。(3)速讀。即陶淵明提倡的「好讀書,不求甚解」。可以採用掃描法,一目十行,對文章迅速瀏覽一遍,只了解文章大意即可。這種方法可以加快閱讀速度,擴大閱讀量,適用於閱讀同類的書籍或參考書等。(4)選讀。就是讀書時要有所選擇。可以結合自己的情況,有針對性地選擇書目,進行閱讀,這樣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上刪去]先是指導學生「讀什麼」。針對當今圖書種類繁多,魚龍混雜的現狀,我要求學生先選書,即找什麼樣的書來讀。只向學生推薦《紅樓夢》、《西遊記》、《童年》、《魯賓孫漂流記》等新課標要求的經典名著。當看到學生在讀什麼玄幻小說、網路小說時,不直接批評他們,而是大談特談經典名著的好處,增強經典名著的神秘感和吸引力。學生總是善於模仿和充滿好奇的,他們被老師的談論所吸引,於是將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名著閱讀上。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我班裡的學生已幾乎對當今流行的玄幻小說、鬼怪小說沒什麼興趣了,更多地將精力放在名著閱讀上。班內形成了一種熱讀名著、崇尚經典的風氣。 再就是指導學生「怎樣讀」。讀書方法很多。針對名著的特點和內容的不同,建議學生自行選擇讀書方法。按照個人的興趣先「選讀」,即選定內容;接著「泛讀」,了解大概;隨後「通讀」,加深情節印象、感知人物形象;對自己非常感興趣的書再繼續「跳讀」、「精讀」等。 四、做好筆記、積累材料。當學生遇到自己非常感興趣的名著時,要求學生必須做課外閱讀筆記。[指導學生按照個人興趣精讀一兩本書,並做閱讀筆記。刪掉]學生通過精讀、做筆記,既加深了對名著的理解,又為自己寫作積累了素材,提高的自己的文學修養,一舉多得。對學生做的閱讀筆記我不定時點評,對一些做得比較好的筆記在全班內展評,還常常在教室後面的「展示台」上展覽學生的讀書心得、讀書感悟等,以激發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 就這樣,我班的學生每學期課外閱讀都在10本以上,大大豐富了學生的文化素養。開闊了他們的文學視野,同事也培養了他們對文學的興趣。
『柒』 如何指導學生閱讀名著
河南濮陽市第十中學 姬智慧 上好語文課,功夫在課外。對於這句話,個人不敢十分苟同,但是它反映出了一個問題:語文學習中,課外閱讀的作用是巨大的,是不容忽視的。相信每一位致力於語文教育的同仁都會有切身的體會。對於中學生而言,更多、更好的閱讀名著,可以開闊視野,了解生活,提高自己的知識品位;再者,讀名作,讀經典是一種導向:惟有用前輩人所創造的最美好的精神食糧來滋養下一代,才能保證他們成為「更純潔,更善良」的具有美好心靈的健全的「人」。 如何讓學生在繁忙的學習之餘擠出時間來有興趣有效率地閱讀名著呢?下面談談我的幾點看法: 一、 了解作者背景 在閱讀名著之前,對作者的有關情況應有所了解(包括作者生平、家庭背景、政治思想、生存狀況等),這將有助於你對其作品內容的閱讀理解。如閱讀《紅樓夢》,應對曹雪芹的身世有所了解;閱讀《聊齋志異》,你要了解蒲松齡的身世遭際;閱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就要知道奧斯特洛夫斯基的生平經歷。有的同學在答名著題時,連作者都想不起來,甚至出現張冠李戴的情況,這些都是對作者生平經歷不甚了解的緣故。 二、分析人物形象 名著中,人物眾多,形象典型。如何分析人物形象?一般從分析人物性格及表現手法入手。如我讓學生閱讀《水滸傳》第二十三回「武松打虎」片斷。「武松把一隻腳往大蟲面門上、眼睛裡只顧亂踢。那大蟲咆哮起來,把身底下扒起堆黃泥,做了一個土坑。武松把大蟲嘴直按下黃泥坑裡去。那大蟲吃武松奈何得沒了些氣力。武松把左手緊緊地揪住項花皮,偷出右手來,提起鐵錘般大小拳頭,盡平生之力只顧打。打到五七十拳,那大蟲眼裡、口裡、鼻子里、耳朵里,都迸出鮮血來……一頓拳腳打得那大蟲動彈不得,使得口裡兀自氣喘。」學生這樣分析:大蟲「咆哮」「扒起」「動彈不得」「兀自氣喘」。這此變化襯託了武松的勇猛。武松是一個勇敢的壯漢。 另外,有的文學名著還就人物的性格配有相應的外號,最好也能記住,這對分析人物性格也會起到一定的作用。如「黑旋風」是《水滸傳》中李逵的外號,由此可以看出他「風風火火闖九州」的性格特點;「鳳辣子」是《紅樓夢》中王熙鳳的綽號,由此可以看出他性格潑辣的特點。這就使學生學會了結合具體詞句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 三、積累名言警句 期刊文章分類查詢,盡在期刊圖書館一個人的生活應當這樣度過: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他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愧」。熟諳、掌握這些瑰麗的珍寶,能充實人的精神世界,鑄就人美好的心靈。又如我國四大名著中每一章回的回目,均用對偶句的形式列出,提綱挈領地概括出每一回的內容,記住它們,就記住了章節的主要內容。還有一些名著對人物有高度概括的評語,也應注意積累,如「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就是《紅樓夢》中評論王熙鳳在賈府悲慘下場的詩句。這樣引導學生,讓學生閱讀名著有路可循,有法可行,大大提高學生閱讀的效果。 四、讓學生獨立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 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這首先就要求還學生一個自由的閱讀空間,允許學生自己去選擇、去感受。名著是一個何其廣闊的天地,足夠學生自由馳騁。當然泛泛而讀或生硬規定都是很難收到實效的,有計劃講方法的閱讀會有更大收獲,教師應該充分發揮指導者的作用,這首先體現在書目的選擇上。學生一進入名著這個廣闊天地,固然會有仰望文學大廈的望而卻步,但引導有方卻會使他們觸摸到名著最感人的神經,從而感受到名著那貼心的親切、細膩的撫摸、深沉的震撼和久遠的回味。幾乎每教一篇課文我都會根據其內容、主題或作者向學生推薦相關書籍,在每一次單元作文時,都會再次給學生列出「推薦書目」以供參考。例如「名人」單元推薦《名人傳》《渴望生活 ---- 梵谷傳》《童年》等,「動物」單元推薦《聊齋志異》《昆蟲記》《自然史》等,「旅遊」單元推薦《格列佛游記》《八十天環游地球》《千年一嘆》等,「凡人」單元推薦《平凡的世界》《鳳凰琴》《邊城》《白洋淀紀事》及《圍城》《唐吉訶德》等……這樣,給了學生一個「面」之後讓他自己去選擇一個或幾個「點」,在四周之內完成一本書的閱讀,繼而轉入下一本書的閱讀。在這樣的指導和調控之下,學生的閱讀既有「點」的自由,又可以得到「線」和「面」的保證。一段時間的引導之後,學生還可以學會自己來選擇書目,制定讀書計劃。 在閱讀的過程中,還給學生更多自由閱讀的權利,放手讓學生獨立地與文本展開對話,去理解,去表達。不必擔心學生「讀不懂」或者「讀不透」而硬要插上一手,如果設計幾個問題乃至出幾個考題來「指導閱讀」,勢必冰消學生領略名著風採的熱情。要讓學生自己去進行閱讀實踐,自己去感受、思考,在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從中得到營養。在歷時一個月的單本閱讀中,我只提了一個希望:每周就你所看的內容選擇感觸最深的一點,寫作一篇讀書心得貼在書的相應位置,交給我看一看。那是因為我相信在進入名著之後學生會有自己的驚喜與發現,他會睜大雙眼在其中捕捉、感受,他會轉動大腦邊讀邊領悟、評價。他可能會為名著的博大精深而嘆服,也可能因被其中某一個局部深深吸引而久久駐足。他也許思考得很深,也許只是一點點真切的感覺而已,但是必定每一個讀進去的人都會有話可說,有東西可寫。記錄下這些最真最深的點滴感受,並貼在自己的書上,想想若干年後仍然可以由此回望自己的讀書生涯,應是件輕松愉快且富有意義的事情。 事實如此,學生樂此不疲,就連作文最困難的學生也可以發表自己對名著的看法。「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同一本書在不同學生眼裡本有不同意義,每周一次的讀書心得寫作,又自然地利用閱讀期待、閱讀反思等環節,激發了學生探究性閱讀和創造性閱讀的熱情。在這些「粘貼式讀書心得」里,學生充分展示著自己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使名著的閱讀呈現出生機勃勃的局面。
『捌』 如何閱讀專業的經典書籍
很多人都問我:「專業化的書籍如何才能進行高效的學習和掌握其知識,從而事半功倍嗎?
他們這樣問的原因在於,在學習和閱讀的過程中,專業書籍是最難讀、也是最難啃的。因為裡面充斥著大量的專業術語和枯燥難懂的內容。
傳統的快速閱讀法等,在專業書籍面前都會毫沒作用。而市面上通用性的書籍(通用性是指營銷呀,創業呀,管理呀等暢銷書籍),是最好懂,也很容易理解的。因為裡面充斥著大量的故事和案例。
我曾經多次運用思維導圖的高效閱讀模型,順利啃掉一些專業書籍,下面談談我自己的方法。
首先,閱讀專業書籍和一些暢銷書籍,是有明確的區別的。暢銷書籍,我大部分都可以在2小時左右閱讀完畢,並掌握所有核心內容。
但是,對於專業書籍,花費的時間是比較長的,但是只要運用適當的學習方法,也是可以大幅度提高學習效率的。
這幾個通用性原則必須記得:
其一:無論任何時候,學習任何知識,專業書籍也好、暢銷書籍也好,我們肯定都要非常明確自己的學習目標。
其二呢,要想將專業書籍學好、學精,只看一到兩本書是不夠的,必須盡可能將所有涉及到的書籍都買回來,進行大量的閱讀。
然後,從眾多的書籍裡面,選出2-3本最經典的,作為核心閱讀,其他作為輔助。
OK,那下面我們正式進入學習了。
准備工作:
一,准備一台電腦。
在學習這些書籍時,我們要准備好一台能上網的」電腦「,或者是」名詞辭典「(最佳選擇是電腦)。
因為專業書籍的名詞術語太多,我們必須要運用先進的科技,把每一次出現的名詞術語都進行搜索,從而達到了解。
二:准備大量的書籍。
我們要在當當網,或者新華書店購買關於這個方面的書籍。至少也是20本左右吧。
你可能會問,有些書很爛,有沒有必要看?其實,有些書整體內容來看可能很爛,但有時卻能把一個概念講解的非常不錯。
所以,我們要以2-3本的經典書籍作為核心,但是這幾本書可能是非常難啃的。那麼,這幾十本書的閱讀就有一個好處。
有一些概念,觀念或者術語,一本看不懂就換一本。對於重要的概念和觀點,一般都會在不同的書籍中反復出現和闡述的。
三、下載並安裝好思維導圖軟體(或者彩色筆,准備手繪思維導圖)。
四、至少准備3-4個小時,同時保證不會讓人打擾你的環境。
五、至少准備3-5首以上的輕音樂,能激發你的高效閱讀狀態的。
六、關閉手機,微信,QQ等。
OK,當一切都安排妥當後,我們就開始進入「啃書」的階段了。既然是啃書,那牙齒必須要磨利哦。
這裡面的核心方法是思維導圖+高效學習模型。
第一步:先用高效的閱讀方法(不是速讀),閱讀那核心的2-3本專業書籍目錄,並畫出每一本書的思維導圖。
同時,在這個過程中,要學完閱讀其他的書籍和搜索引擎,來補充這本書的細節,或者有非常難懂的部分,通過其他書籍的解釋和解說,來讀懂。
很多人覺得專業書籍難學,就是因為卡在某個環節上了。而且還死腦筋轉不過彎來,難道不會思考去看其他書籍來進行解說?
例如:這個專業書籍,有可能會有一些暢銷書解說之類的?這個過程是苦惱和乾燥的,尤其是對某領域的新手,需要邊學書,邊用電腦(善用搜索引擎)去查詢術語的意思。
而且在這個時候,在整理思維導圖的時候,可能邏輯歸納、總結上,也會有所欠缺,其實都沒所謂。
我們先畫出來,最後再修改。這個環節呢,很多人都只是拿著一本書死磕,何必呢?有些東西,這本書講不明白,其他書就講得非常清楚,你瞬間明白了,懂不?
第二步:將所有的思維導圖整合成一張導圖,做出這個專業書籍領域的全景圖。
這個過程,需要在第一步的前提下,已經對領域和術語有了比較大的理解和認識,再結合強大的整合能力。同類合並,邏輯歸納等。
第三步:根據你對此領域的知識,用自己的理解能力和思路,做一張自己的思維導圖。經過這三步,基本上對這個領域的知識,有了大概的全貌和框架了。
第四步:講故事+寫作。
有很多東西非常難以理解,這時可以試著把編故事、做比喻來講解這些概念,看你能把故事編得多好。
試著用傳播你學到的東西,並把它跟現實連接起來,把你的心得寫出來放在QQ空間上、做PPT。
當你撓著腦袋在想著,如何將枯燥的內容變成故事的時候,你在這方面的理解程度就會高很多。
而通過寫作,是一種強迫你將學習到的知識進行思考。寫作,我們就能發現我們在這個專業領域上欠缺多少,是否已經理解了。你想想,假如你真的了解了,但是你卻完全寫不出來,這是不是自欺欺人?
所以,學會講故事,學會寫作。
第五,針對思維導圖的全景圖。
先選准其中一個點(其中一個分支),重復第1步到第4步,我們將這種方法稱為:單點突破。先解決掉整個專業知識的全貌(全景圖),然後再針對每一個點(分支)一步一步的擊破,最終達到將整個專業領域達到專精。
這也是所謂的將大目標分解成小目標的方法。
剩下的東西就是反復讀,在不斷重復時反復總結,堅持下去.
如果讀過一本書,認為書中所有的地方都是重點,那你基本沒有讀明白,主次都沒有分清。閱讀的第一步就是先分清主次。(這篇日誌,我反復讀了3次,感覺有些比較專業,不是太通俗易懂。
『玖』 如何指導學生進行名著閱讀
如何指導學生進行名著閱讀
課外閱讀對學生很重要,課標明確規定小學1—6年級課外閱讀量不少於145萬字,重點要培養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方法和習慣。課外閱讀最好是多讀文學名著,它是人類智慧的結晶,其思想性和文學性不是一般作品所能替代的。多讀名著可以使人變得滔滔不絕,才思敏捷,在潛移默化中學習到豐富的知識,陶冶了情操,提高了鑒賞能力;同時也會加快學生口語轉化為書面語言的速度,為學生提供寫作的範本,減少了兒童學寫作文的難度,使學生學會寫作。
一、名著閱讀選擇的原則
浩瀚文海,名著數不勝數,但並不是所有的名著都適合小學生閱讀,教師要注意為學生選擇好作品,選擇篇目時應注意幾個原則:
一要有趣味性。選擇的名著要符合兒童的興趣愛好,要充分考慮到小學生的身理及心理發展的狀況孩子。兒童具有強烈的好奇心、豐富的想像力和天真好玩的特點,喜歡帶故事性、科幻性作品。如果孩子們發現書中有好玩的故事,有他們迫切想要了解的知識,他們會樂意親近書的。如果不符合需要,那麼電視、網路和電子游戲都可以很輕易地佔據他們與書打交的時間。想讓孩子們走上閱讀之路,家長與教師需要給他們更強有力的鼓勵和引導,因此盡可能給孩子們接挑選幽默有趣、輕松而高雅的文學作品,如有趣的童話、寓言和科幻等作品。一方面培養他們的閱讀趣味,另一方面給他們獲得成就感的機會。
二是語言要生動淺顯。小學階段,學生學習語言才起步,大多是學寫和讀記事寫人一類的作品,故教師和家長在選擇名著時要以寫人記事的著作為主,語言不要太深奧,不要太文言化。如《西遊記》電視劇夠惹孩子們喜愛,如果叫他們看《西遊記》這部名著,我可能肯定地說沒幾個孩子能看完,更不用說有收獲,因為其語言深奧了一些。
三是要有時代性。有些文學名著不是不好,只是距離我們的生活太遠,與孩子的生活現實有很大的距離,不易被孩子們接受。選擇的名著,從內容上說不要脫離了學生的生活實際,從思想感情上說,要順應時代精神,如風靡上世紀九十年代的《哈里·波特》和近期深受孩子們喜愛的《快樂星球》等,內容都貼近孩子們的生活,富有時代性。
四是要有針對性。孩子們的閱讀能力、思想狀況、年齡特點和興趣愛好差異比較大,家長和教師要根據其特點,「投其所好」,選擇適合其特點的名著。選擇之前最好多與孩子開展閱讀的交流,了解孩子們偏愛讀某種類型的書,偏愛讀某位作家的書,偏愛讀某一主題的書。從而選擇孩子們酷愛的和擅長的兒童名著,這樣可以他們拓展閱讀的興趣,又可以開拓他們的視野,還可以提高他們的文學素養。
五、具有思想性的
名著思想深邃、感情熾熱飽滿,對小學生有強烈的震撼與感染力,有的表現人倫,頌揚民族傳統與氣節的作品;有的是表現兒童的勇敢精神、友愛和創造等。通過名著這種藝術形象、藝術手段作用於學生的思想感情的,有「潤物細無聲」之效。總之,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對學生思想認識水平提高,高尚情操的培養,優秀道德品質的形成,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二、要激發學生閱讀興趣
現代心理學的研究表明:興趣是影響學習活動的最直接、最活躍、最現實的因素。我國古代大教育家孔子也曾經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可見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人們從事任何活動的動力。同樣的,學生有了閱讀興趣,才能從內心深處對課外閱讀產生主動需要。因此,教師和家長要採用學生感興趣課外閱讀形式,讓他們在愉快中閱讀課外名著,快樂地接受自己想要學習的語文知識。一般可以採用如下形式:
巧用故事懸念誘發閱讀興趣。故事人人都愛聽,尤其是從小就伴隨著奶奶的童謠、媽媽的童話長大的孩子,一聽到老師說要講故事,個個精神抖擻,喜悅之情溢於言表,迫不及待地想一聽為快。隨著教師聲情並茂,娓娓渲講被激化,被渲染了的故事情節早已把孩子們帶入了一個或有趣,或驚險,或奇特,或令人感動、懸念百出的情感世界裡。正當孩子們津津垂聽、情感交跌,期待結局之時,教師嘎然收聲,不失時機地向學生推薦這部作品。學生被扣人的故事情節激起了濃厚的興趣,教師推薦後孩子們紛紛要求借書或買書。這樣讓他們在享受故事情節所帶來的奇妙境界中感受到名著的誘惑,主動去進行閱讀,這形式引導比任何說教都有效。
談自己的讀書感受激發興趣。教師或家長要經常講述自己(或組織學生講)閱讀讀物後的收獲和體會,用「現身說法」激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使之產生強烈的閱讀慾望。同時有計劃有目的地搜集一些關於讀書的名言,結合名著進行評說、欣賞;講述名人讀書成才的故事,進行對比、教育,從而激起學生對讀書人的崇拜,對書的渴望,形成與書本交朋友的強烈意向。
介紹讀物梗概激發閱讀慾望。教師要經常有目的、有計劃地向學生介紹一些書中人物、內容梗概或精彩片斷,激發學生「欲知詳情,請看原文」的慾望。例如教師介紹到:「一次偶然的機會,煩躁的樂樂在鍵盤上胡亂敲打,電腦顯示屏上無意間出現了『快樂星球』的搜索指引。在強烈的好奇心驅使下,樂樂點擊了回車鍵,剎那間一股強烈的吸引力把他帶到了一個陌生的環境……欲知樂樂到了完全陌生環境將怎麼辦,請快快閱讀《快樂星球》吧「。這樣來培養了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就會變學生「要我讀」為「我要讀」。
採用直觀的形式激發孩子閱讀興趣。教師或家長可以出示一些生動的名著圖片、精美的動漫、富有激情的評書或精彩的錄像片斷等後,激起學生閱讀的慾望。例如放《紅岩》中有關小蘿卜頭的錄相片斷後,馬上提出:「想知道小蘿卜頭有哪些動人的故事,請閱讀《紅岩》吧!」這樣,學生去閱讀這部作品的激情就被點燃了。
三、採用學生感興趣的方法
興趣雖然是人們從事任何活動的動力,如果孩子們光有課外閱讀的興趣,只憑興趣毫無目的、不懂方法地去書海中逛一圈,對生動情節的內容就走馬觀花地讀讀;有的則讀了好文章,也不懂得積累知識,不去吸取技巧,不能用到寫作上,不能提高思想修養,這樣的讀書沒有任何實質意義。因此,我們要引導孩子們愛讀,更好引導他們會讀。下面我就談幾種有效的名著閱讀方法:
精讀法和摘錄批註法。所謂精讀法,就是作品中的精彩情節或喜歡的人物等,集中精力逐字逐句由表及裡精思熟讀的閱讀方法。利用這種方法指導學生,讓學生全身心投入,調動多種感官,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邊讀和邊想,逐漸養成認真讀書的好習慣。摘錄批註法,此閱讀法就是在閱讀過程中對自己的需要的人物形象,精彩情節等摘抄,對閱讀的喜愛的人物或精彩的情節劃記號,作注釋,寫評語,這樣在閱讀中要做到「手腦並用」,閱讀才更有實效,才更有收獲。
速讀法和選讀法。速讀法是對所讀著作集中注意力快速地觀其概貌,在快速的瀏覽中作出快速的信息處理和消化,用最少的時間獲取盡量多的信息,這樣可以讓學生讀到更多的著作。古今中外的兒童名著無計其數,作為兒童不可能這么多時間把好的兒童著作都讀完,也沒有必要把作品一字一句全部讀完,所以採用選讀法,選自己最喜愛的人物或故事情節進行閱讀。這樣不但可以讓孩子們讀到更多的書,了解更多自己喜愛的人物和故事情節,還可提高孩子們閱讀興趣和閱讀能力,更可以培養學生的個性。
評述法。閱讀了名著後要進行評價(評述),評述法是多種多樣的,傳統的做法一般是寫讀後感的形式,這種形成雖然能夠使學生讀寫結合,但小學生特別是低段學生根本不可以完成,也影響學生的閱讀興趣。現代的學生具有競爭和表現欲特點,所以可以採用課堂爭論,故事情節的表演、談自己最喜歡的文學人物、講述自己最喜愛的文學故事等形成進行評述。
四、創設條件,促進閱讀
教師要努力為學生創造閱讀名著的條件,利用各種機會,加強對學生名著閱讀的指導,要採用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組織學生進行課外閱讀的交流。
組織圖書角。為了彌補學生書源的不足,教師可動員學生把個人的圖書暫時存放在班裡,組織學生自己管理借閱。圖書角設在教室一角,課間課余隨時借還,[蓮山課件 ]十分方便。也可採用「流動圖書箱」的辦法,由各班幹部輪流負責圖書的保管、借閱工作。
保證閱讀時間。教師根據教學的需要,及時推薦合適的名著,實現課內外的溝通。同時減少書面練習,增加閱讀作業,為學生課外閱讀提供空間和時間。允許學生在「早讀」或「自習」時可朗讀所教的課文,也可翻閱名著;還可以每周劃出一、二節正課,有計劃地開展名著閱讀及指導。
開展活動進行閱讀。學校、班級經常開展有關活動,比如組織朗誦會、圖書節、故事會等,創造條件讓學生廣泛地「讀」,大量地「讀」。
總之,課外閱讀特別是名著閱讀是我們生活的組成部分,更是人類發展的一種重要的精神資源和需要。指導孩子們在文學藝術這塊廣闊的天地里追趕時代,超越課堂,吸收更多的營養,不斷茁壯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