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經典古典 » 大乘經典有哪些
擴展閱讀
經典文章怎麼寫 2024-11-16 20:44:59

大乘經典有哪些

發布時間: 2022-04-19 23:17:32

① 大乘12部經典有哪些

十二部,並不是指十二本佛經,而是依佛經的體載,內容,文法分為十二個種類

又稱十二分教,或十二分經。佛說的一切法,皆可統攝為一修多羅,類集為經律論三藏。由於一切經的經文體裁和所載的事相不同,故從三藏分出十二種名稱,通稱三藏十二部經,總則稱一切經,別則稱十二部,但並非每一經都具有十二部之名。

1、修多羅、素怛纜,此譯為經或契經,如《四阿含》、諸大乘經、戒經以及三藏外的一切經典,皆名契經。但此處所說的契經,是單指經中直說法義的長行經文,故又稱長行經。

2、祇夜,此譯重頌或應頌,頌有一定的字句,四、五、七字一句,三、四、五、六為一頌不定。凡經中偈頌,以偈頌體裁重頌前經長行經文之義,此類頌經,名「重頌經」。

3、和伽羅那,此譯授記,凡經中佛於菩薩授當來必當成佛之記,於緣覺後世當得道,於聲聞人今後世得道,記餘六道眾生後世所受果報之處,即名「授記經」。

4、伽陀,此譯諷誦,或孤起頌,不依長行,直以偈頌顯示諸法的經,如《法句經》等,名「諷誦經」。

5、優陀那,此譯自說或無問自說經,凡無請問者佛自宣說之經文,如《阿彌陀經》,名「自說經」。

6、尼陀那,此譯因緣經或緣起經,如《大智度論》卷三十三:「說諸佛法本起因緣,佛何因緣說此事,修多羅中有人問故,毗柰耶中有犯是事,故結是戒,一切佛語緣起事,皆名尼陀那。」如來說法必有因緣,即經中見佛聞法因緣,及佛說法教化本末因緣之處,如諸經「序品」,故名「因緣經」。

7、阿波陀那,此譯譬喻,凡經律中所說譬喻,以譬喻顯示法義之處,故名「譬喻經」。

8、伊帝目多伽,此譯本事,或如是語經,即經中講弟子菩薩聲聞等過去世行業事歷之經文,及教令精進求道解脫因緣之處,即名「本事經」。

9、闍陀伽,此為本生經,凡經中佛說自身往昔行菩薩道時,修諸苦行,利益眾生所行因緣之經文,名「本生經」。

10、毗佛略,此譯方廣,即一切大乘經之通稱,又指詞廣理正,廣辨諸法甚深真理的經。如《菩薩地持經》卷三:「十二部經,唯方廣部,是菩薩藏,餘十一部,是聲聞藏。」小乘的方廣經,唯以語廣,此類經文,名「方廣經」。

11、阿浮陀達摩,此譯未曾有,即經中說諸天身量,大地震動,曠古稀有,以及佛力不可思議之事的經文,名「未曾有經」。

12、優波提舍,此譯論議,即佛所說諸經,若作論議問答辯理,分別廣說之經文,即名「論議經」。

② 佛教大乘經典有哪五大部

比如:《華嚴經》《法華經》《楞嚴經》《金剛經》《心經》《阿彌陀經》《無量壽佛經》《大乘起信論》等,還有很多很多的經、論,都是大乘經典。

③ 佛教十二部大乘經典都是什麼名字

一、修多羅、素怛纜,此譯為經或契經,如《四阿含》、諸大乘經、戒經以及三藏外的一切經典,皆名契經。但此處所說的契經,是單指經中直說法義的長行經文,故又稱長行經。

二、只夜,此譯重頌或應頌,頌有一定的字句,四、五、七字一句,三、四、五、六為一頌不定。凡經中偈頌,以偈頌體裁重頌前經長行經文之義,此類頌經,名「重頌經」。

三、和伽羅那,此譯授記,凡經中佛於菩薩授當來必當成佛之記,於緣覺後世當得道,於聲聞人今後世得道,記餘六道眾生後世所受果報之處,即名「授記經」。

四、伽陀,此譯諷誦,或孤起頌,不依長行,直以偈頌顯示諸法的經,如《法句經》等,名「諷誦經」。

五、優陀那,此譯自說或無問自說經,凡無請問者佛自宣說之經文,如《阿彌陀經》,名「自說經」。

六、尼陀那,此譯因緣經或緣起經,如《大智度論》卷三十三:「說諸佛法本起因緣,佛何因緣說此事,修多羅中有人問故,毗柰耶中有犯是事,故結是戒,一切佛語緣起事,皆名尼陀那。」如來說法必有因緣,即經中見佛聞法因緣,及佛說法教化本末因緣之處,如諸經「序品」,故名「因緣經」。

七、阿波陀那,此譯譬喻,凡經律中所說譬喻,以譬喻顯示法義之處,故名「譬喻經」。

八、伊帝目多伽,此譯本事,或如是語經,即經中講弟子菩薩聲聞等過去世行業事歷之經文,及教令精進求道解脫因緣之處,即名「本事經」。

九、闍陀伽,此為本生經,凡經中佛說自身往昔行菩薩道時,修諸苦行,利益眾生所行因緣之經文,名「本生經」。

十、毗佛略,此譯方廣,即一切大乘經之通稱,又指詞廣理正,廣辨諸法甚深真理的經。如《菩薩地持經》卷三:「十二部經,唯方廣部,是菩薩藏,餘十一部,是聲聞藏。」小乘的方廣經,唯以語廣,此類經文,名「方廣經」。

十一、阿浮陀達摩,此譯未曾有,即經中說諸天身量,大地震動,曠古稀有,以及佛力不可思議之事的經文,名「未曾有經」。

十二、優波提舍,此譯論議,即佛所說諸經,若作論議問答辯理,分別廣說之經文,即名「論議經」。

(3)大乘經典有哪些擴展閱讀

十二部經,又稱十二分教,或十二分經。佛說的一切法,皆可統攝為一修多羅,類集為經律論三藏。由於一切經的經文體裁和所載的事相不同,故從三藏分出十二種名稱,通稱三藏十二部經,總則稱一切經,別則稱十二部,但並非每一經都具有十二部之名。

佛教經典分為三藏,最基本的佛法概念全部被囊括在三藏之中。「藏」是梵文「毗扎嘎」的漢譯,意思是總聚、含藏。因能總攝歸納同類於一處,所以稱之為「藏」。

三藏即律藏、經藏和論藏。為了調伏眾生擺脫受苦與享樂的兩邊生活,講說了律藏,開顯佛教的戒律道德規范;為了讓眾生斷除對世間存在三寶四諦等真理的疑惑,宜說了經藏,開顯攝心一處的禪定;為了對治眾生與生俱來執我的錯誤觀念,宣說了論藏,同時闡發智慧。

④ 大乘經典包括哪些

三藏十二部,三藏即經、律、論三藏。
十二部即佛說經分為十二類,亦稱十二分教,即長行、重頌、孤起、譬喻、因緣、無問自說、本生、本事、未曾有、方廣、論議、授記。

⑤ 大乘經典有那些,各有什麼側重點

唯識學理論精深,體系嚴密,以至許多人對之望而生畏。學習《唯識三十論》的主
要目的,是為了幫助大家在短時間內對唯識宗有概括性的認識。以往,我們對唯識的學
習多側重於「唯識見」,即唯識理論的成立。這就容易使唯識學習導入哲學式的思辯,
與修行嚴重脫離。我認為,對於一個宗派的學習,不僅要重視它的「見」,更應結合
「行」。以下所談的九個問題,不少是以往唯識弘揚中忽略的,如菩提心、菩薩戒、瑜
伽止觀等。對於這些問題,將結合我近階段對佛法的思考向大家進行介紹。

一、菩提心

任何一位菩薩行者的修行,皆須以菩提心為起點;任何一個大乘法門的修學,亦須
以菩提心為基礎。

何謂菩提心?《瑜伽師地論?發心品》雲:「又諸菩薩起正願心求菩提時,發如是
心說如是言:願我決定當證無上正等菩提,能作有情一切義利,畢竟安處究竟涅盤,及
以如來廣大智中。」可見,發心是一種意願,一種希望自己「決定當證無上正等菩
提」,並「能作有情一切義利」的強大意願。這種意願和常人意願的最大不同,在於所
緣境的差別,即以無上菩提及有情義利為所緣。當心中生起這種偉大希求時,便是菩提
心的表現。

菩提心又分願菩提心與行菩薩心兩類:願菩提心是利益一切眾生的強大意願,行菩
提心,則是將意願落實於自利利他的行為中,如六度、四攝等。在凡夫境界上,所行的
願菩提心和行菩提心都屬於世俗菩提心,難免有我、執相。唯有以空性正見為指導,世
俗菩提心才能升華為勝義菩提心。

對於大乘學人來說,菩提心的有無,是菩薩道修行的關鍵,原因有三:

首先,發起菩提心才是大乘佛子。過去,我們往往以為學習大乘經教即屬大乘行
者,學習小乘經教便是小乘行者。其實,菩提心的有無才是判斷是否大乘佛子的標准。
《菩提道次第略論》雲:「如是若念須入大乘,何為入大乘之門耶。此中佛說有波羅密
多乘及密乘二種,除彼更無余大乘矣。然此二由何門而入耶?唯菩提心是。此於身心何
時生起,雖其他之任何功德未生,是亦住入大乘。若何時與菩提心舍離,則縱有能達空
性等功德,亦是墮入聲聞等地,退失大乘。此眾多大乘教之所說,理亦成也。是故大乘
者,以菩提心之有無而作進退。」明確告訴我們:菩提心乃判斷是否大乘佛子的唯一標
准,此心生起,即使其他功德尚未具足,也是大乘行者。反之,雖具足通達空性等功
德,也不能稱為大乘學人。

其次,菩提心是成佛不共因,空性見則是共因。從漢傳佛教的傳統來看,似乎更重
視空性見。各大宗派皆有非常豐富的空性理論,而對菩提心、菩薩行的提倡相對薄弱,
使積極利他的大乘佛教,多少帶有自利、自了的色彩。大乘佛法有三大要領,即菩提
心、菩薩行、空性慧。因此,任何大乘經典都強調發菩提心,任何大乘法門也都是以發
菩提心為開端。如果只修習空性見,卻忽略菩提心、菩薩行,即使有所成就,也只能是
二乘聖者,而非無上佛果。所以說,離開菩提心就不能稱為大乘行門。

第三、依菩提心才能成就佛陀品質。成佛並非成就外在的什麼,而是成就佛菩薩所
具有的品質,即是大慈悲和大智慧。這必須從發菩提心開始,以利他行成就大慈悲,以
空性見成就大智慧。《無垢稱經》雲:「諸菩薩之系縛雲何?解脫雲何?答曰:無方便
攝之慧者,系縛也。方便攝之慧者解脫也,無慧攝之方便者系縛也,慧攝之方便者解脫
也。」《象頭山經》亦雲:「諸菩薩之道者,總略為二,雲何為二?所謂方便及慧
也。」這就說明,成佛要從方便與慧兩方面入手,方能圓成佛果功德,成就無上菩提。

唯識典籍中,關於菩提心的教法非常豐富。如《瑜伽師地論?菩薩地》、《大乘庄
嚴經論》都有專品論述發菩提心;《解深密經》、《辨中邊論》、《攝大乘論》、《成
唯識論》在論述菩薩道修行內容時,也是以菩提心、菩薩行作為重要內容。此外,唯識
宗的祖師慧沼專門撰寫《勸發菩提心集》,系統闡述了菩提心的相關內容。智周在《大
乘入道次第》中,也對菩提心的修學有詳細說明。

在漢傳佛教的八大宗派中,唯識宗對菩提心、菩薩行的論述可謂最詳盡的。在藏傳
格魯派的修證體系中,關於廣行的內容,便直接繼承彌勒、無著這一體系的菩薩道思
想。我們今天弘揚大乘佛法,更應重視對這一思想體系的繼承,以此改變大乘佛教徒具
形式的現狀。

二、三性三無性

佛法雖以有情為中心,同時也關注有情生存的世界。佛法認為,有情與世界之間是
正報與依報的關系,二者息息相關。有情因不能正確認識世界而產生諸多痛苦,乃至流
轉生死。所以,在佛陀的教法中,時常教導我們應如何正確觀察、認識世界。

佛教的各個宗派,對世界有不同的認識方法。聲聞教法從五蘊、十二處、十八界觀
察世界;中觀從二諦認識世界;唯識則從三性透視世界。佛法對世界的認識,包含對世
界的分類和歸納。五蘊,是將世界歸納為色、受、想、行、識五種元素;十二處,是將
世界歸納為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和色、聲、香、味、觸、法(六塵)十二
種元素;十八界,是將世界歸納為十八種元素,在十二處之外增加眼識、耳識、鼻識、
舌識、身識、意識。

唯識以三性認識世界,不僅是對現象世界的歸納和分類,更帶有智慧的審視。世界
雖然復雜,但若通過三性觀察,一切將變得簡單明了。所謂三性,即遍計所執性、依他
起性、圓成實性。三性的理論,基本統攝了整個唯識學的理論體系,甚至可以說,統攝
著整個大乘佛法。太虛大師曾撰寫《佛法總抉擇談》,以三性統攝大乘三大體系教法。
《太虛大師年譜》雲:「三宗各統攝一切法無遺,然在方便施設言教方面,對於三性各
有擴大縮小。般若中最擴大遍計執性而縮小餘二性,凡名想所及都攝入遍計執,唯以絕
言無得為依他起、圓成實性。故此宗說三性,遍計固遍計,依他、圓成也是遍計。唯識
宗最擴大依他起而縮小餘二性,以佛果有為無漏及遍計執之所遍計都攝入依他起,唯以
能遍計而起的能所執為遍計執,無為體為真如。故此宗說三性,依他固依他,遍計、圓
成也是依他。真如宗最擴大圓成實性而縮小餘二性,以有為無漏及離執遍計攝入圓成
實,歸真如無為之主,唯以無明雜染為依他、遍計執相。故此宗說三性,圓成固圓成,
遍計、依他也是圓成。」說明了三性與整個大乘佛法的關系。

遍計所執性,代表著凡夫認識的世界。「遍」,即普遍,「計」,即分別,但這種
分別是虛妄顛倒的分別。產生分別之後,心行隨之陷於執著中。因為分別是錯誤的,故
由此產生的執著也是荒謬的。這種遍計所執,使凡夫生活在錯覺的影像中。

遍計所執性非憑空而有,其建立基礎為依他起性,這正是唯識學所說的「假必依
實」。也就是說,有情的妄執是以因緣的假相為依託。其中,包含能緣之心(見分)和
所緣境界(相分)兩方面,這是形成遍計所執性不可或缺的條件。能緣的心,特指無
明、顛倒的心。因為智慧的心能照見諸法實相,不被境界所轉。而妄心才能顯現妄境,
產生妄執,形成凡夫心的妄流相續。

我們這個世界,是遍計所執性和依他起性的世界。但對一般人來說,根本無法將遍
計所執性和依他起性分辨清楚。凡夫的認識都停留於遍計所執性,無法觸及依他起性的
層面。比如我們將認識投射於一張紙上,所認識的這張紙(遍計所執性)和實際上的紙
(依他起性)並非一回事。但一般人總是將之混淆起來,以為自己見到的是事物真相。

圓成實性是法的實質,法的共相。但圓成實性並未離開依他起性,必須透過依他起
性,才能認識圓成實性。圓成實性與依他起性是不一不異的關系。所謂不一,乃因圓成
實性是無差別的,而依他起性是有差別的。所謂不異,則因圓成實性乃依他起性的本
質,是共相,並未離開依他起性,故不可在依他起性之外另覓圓成實性。圓成實性是真
如,空性,要通過無分別智方可現量證得,非凡夫的語言、思維所能及。

三性代表著人類認識世界的三個層面:遍計所執性代表有情的錯覺世界;依他起性
代表緣起的現象世界;圓成實性代表著世界的本質、真相。三性的思想告訴我們,什麼
是假有,什麼是真實有。其中,遍計所執性是根本不存在的,只是意識的錯覺顯現;依
他起性是依緣而生的現象世界,這種現象雖然是有,但只是假有;唯圓成實性,才是真
實的有。

因為遍計所執性的關系,所以我們現在看不到依他起性的真相。唯有證得空性之
後,再反觀依他起的現象,才能真正認識它的如幻如化。《厚嚴經》有個著名的偈頌:
「非不見真如,而能了諸行,皆如幻事等,雖有而非真。(引自《成唯識論?卷
八》)」大意為:若非通達真如,是不可能了知緣起的如幻。相反,唯有通達空性,才
能了知緣起的虛幻本質。許多停留於聞思正見上的學人,雖已在認識上了知依他起相的
虛幻,但面對事相時,卻往往在不知不覺中將其視為恆常的存在。必須有了空性體悟,
並安住於空性中,才能透視緣起的真相。

三無性之說是建立在三性基礎上。之所以提出三無性,是有針對性的,主要為了解
釋《般若經》中「一切法無性」的道理。在唯識體系的經論看來,《般若經》所講的
「一切法無性」及「空無自性」是有密意的,決不能僅從字面去理解。對於「一切法無
性」的思想,唯識經論通過「三無性」來理解:即相無性、生無性、勝義無性,這三無
性正是建立在三性的基礎上。

第一、相無性。根據遍計所執性建立,即遍計所執性的體相是沒有的。第二、生無
性。根據依他起性建立,因一切皆是緣起,所以無生。所「無」的是自然性,相當於中
觀否定的自性。所謂自然性,即不依賴因緣產生的自性,從依他起性的角度審視,是不
存在的。第三、勝義無性,所「無」的仍是遍計所執性。依他起性否定的「自然」是遍
計所執性,而圓成實否定的「自性」,仍是遍計所執性。這就是《般若經》所講的無自
性不否定依他起性。依他起的假相是有,而圓成實的勝義也是有。但要認識依他起性的
假有和圓成實性的真實相,必須徹底否定遍計所執性,清除我們認識世界時介入的錯誤
認識和執著,方能通達諸法實相。

如實了解三性、三無性的思想,能幫助我們通達中道實相,進而認識到,哪些需要
了知,哪些需要斷除,哪些需要證得。這正是《解深密經》所說的「所應知、所應斷、
所應證」:遍計所執性是應該了解的,因為它是虛妄的;依他起性是應該斷除的,因為
它是雜染緣起;圓成實是應該證得的,因為它是諸法實相。

三、八識

八識是唯識學的基本理論,也是修學佛法的重點。在修學過程中,我們往往將重點
放在經教上。事實上,經教只是方法、手段。正如禪宗所說的標月指,經教是手指而非
月亮;又如過河舟,經教是渡船而非彼岸。那麼,學法重點何在?正在於我們的心。

佛法中,關於心的教法極多,既有真心說,也有妄心說。早期的阿含聖典及部派佛
教的阿毗達磨,如《俱舍論》、《大毗婆沙論》等,對心的分析已非常詳盡。但在聲聞
教法中,關於心識的分析一般只討論到六識為止。至於心所的區分,《俱舍論》講到四
十六種,不論數量還是名稱、分類,都與本論有所不同。

唯識學屬於妄心說,著重對於妄識的分析,尤其是關於八識、五十一心所的闡述。
玄奘三藏曾撰寫《八識規矩頌》,全論由十二頌組成,每三頌為一組,分別對前五識、
第六意識、第七末那識、第八阿賴耶識進行闡述。前二頌說明識的雜染狀態,後一頌說
明轉識成智後的情況。此外,《百法明門論》、《成唯識論》對五十一心所都有詳細論
述。這些,都是我們了解八識、五十一心所的重要資料。

八識的前五識為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對於有情認識世界有共同作用,
故玄奘三藏在《八識規矩頌》中將前五識合為一組進行說明。我們的眼睛觀察世界、耳
朵聆聽聲音、鼻子呼吸氣味、舌頭品嘗食物、身體感受外境,正來自前五識的作用。但
前五識的作用非常短暫,僅限於現量,所謂現量緣境。現量,是我們對外境還未產生判
斷、未賦予名言時看到、聽到的,其特點為現在、現前。

前五識所緣,既非過去境界,亦非未來境界,而是當下境界。同時,所緣必是現前
而非他方境界,且在緣境時不具判斷作用,不帶任何名言。比如我們看到一張紙,但還
不知這是什麼,尚未賦予任何概念時,是前五識在作用。若看到一張紙並知道這是紙的
時候,便已進入第六意識的作用。

意識非常活躍,前五識的作用,都會介入第六意識。造業,是意識的作用;修行,
同樣離不開意識的作用。學習經教須如理思惟,這就有賴於意識的參與。不少人一說修
行,便大談無分別。此說固然不錯,但對未生起聞思正見者卻非常危險。凡夫皆處於遍
計所執中,唯有依正思惟樹立正見,才能改變這種生命的錯覺狀態。否則,便不能從無
始無明中走出來。唯識宗修行所談到的四尋思、四如實智,正是以佛法智慧重新審視世
界、認識人生。這一階段在唯識宗屬於加行位,於修行尤為重要。

前六識不僅是大小乘共通的,且世間的哲學、心理學也多有涉及。而唯識學自身特
有的,是對第七末那識和第八阿賴耶識的分析,其活動屬於心靈潛在作用,是我們意識
不到的。而前六識則是意識范疇,凡我們所能感知的,皆屬前六識及與之相應的心所。
西方心理學家弗洛伊德曾提出潛意識的學說,事實上,佛法早有關於潛意識的闡述。此
外,榮格和弗洛姆除繼承弗洛伊德的思想外,多少也受到佛教的影響。

第七末那識,和第六意識之名有相似之處。「末那」漢譯為意,亦名意根,其特點
是執第八識為我。我們雖不是聖賢,但也不是時刻處於妄想的造作中,為什麼擺脫不了
凡夫身份?原因就在於第七末那識。其特點為「恆審思量我相隨」,即時刻追隨並執著
阿賴耶識。它對阿賴耶識的愛和執著,一直要持續到八地菩薩才徹底放棄。事實上,阿
賴耶識並不是「我」,但末那識卻以「它」為「我」,導致無盡的生死流轉。末那識執
阿賴耶識為我,並非執著外在色身。我們能感覺到的執著,無論是執色身、地位為我,
還是執職業、身份為我,都是意識的作用。末那識執阿賴耶識為我,非意識所能感覺。
末那識所以會產生這種錯覺,是因不共無明和俱生我執與之相應。它們時刻潛伏於生命
中,即使在熟睡、暈倒、無想定等前六識不產生活動的特殊時刻,仍使我們羈留於凡夫
狀態無法超越。所以,末那識對於凡夫身份的形成起著關鍵作用。不僅如此,它還會影
響到前六識,使其以自我為中心。末那識具有兩重身份,作為意根,它是意識生起的俱
有依;作為染污意,它是前六識生起的雜染依。

阿賴耶識為第八識,也是根本識,即一切心理活動的基礎,一切法生起的根本。阿
賴耶識漢譯為藏識,以其無法不含,無事不攝故也,含能藏、所藏、我愛執藏三義。

所謂能藏,是因阿賴耶識具有存儲作用。就像超容量的倉庫,收藏著我們無始以來
的生命經驗,包括現在所說的每句話,所做的每件事。在客觀上,我們的所作所為很快
會成為過眼雲煙,但在心靈投射的影像卻將熏習成種子,持續不斷地產生影響。我能在
此講唯識,是因為學過唯識,對這些問題有過思考。若不曾學過,倉庫里沒有相關儲
存,就無法調用出講課所需的信息積累。在座的同學們也是同樣,若能聽懂,是因為具
有相關知識,若半懂不懂,則是因為阿賴耶識儲存的信息量還不夠。可見,阿賴耶識作
用有兩方面:一方面,收藏著無盡的生命經驗;一方面,為現前的心理活動和行為提供
信息。

此外,阿賴耶識還擔任著生命延續的載體。在生命流轉過程中,需要一個承前啟後
的過渡,阿賴耶識正是扮演這一角色。按照唯物論之說,人死如燈滅;按照一般宗教理
論,則須安立靈魂或神我,由此造業、受報。但佛教強調的是無我,這在認識上就會有
一定難度。故有外道發難曰:既是無我,誰去造業?誰去輪回?誰去受報?造業、受報
之間有何關系?在今生和來生之間,生命又是如何維系其一貫性。因為無我的道理非常
深奧,所以一般人會覺得無我和輪回是矛盾的,理解起來相當困難。阿賴耶識思想的提
出,化解了這一理解上的困難:在無盡生命洪流中,阿賴耶識儲藏著曾經發生的一切。
臨終時,雖然前六識瓦解了,但阿賴耶識仍在繼續,並帶著所有人生經驗(種子)進入
生命的未來。有了阿賴耶識,對於輪回的理解就容易多了。

八識以外,唯識學還將人類心理歸納為五十一心所。一是普通心理,即五遍行心
所,分別是觸、作意、受、想、思。所謂遍行,即遍一切時、遍一切處、一切識,存在
於任何時間、地點。從現代心理學考察,也有與之相當的概念,如注意、感覺、情感、
表象、意志等。二是有關倫理的心理基礎,即道德和犯罪的心理因素。如慚愧和無慚無
愧,貪、嗔、痴和無貪、無嗔、無痴等。三是關於止觀修習過程中的心理,如昏沉、掉
舉、念、定、慧等。一部分是障礙止觀修習的心理因素,一部分止觀修行過程中產生的
心理因素。

佛法的心理學,是立足於修行及生命的自我完善,而不是為了增加相關知識,更不
是為了豐富談話素材。修行要領有二,一是舍凡夫心,一是成就佛菩薩的品質。認識八
識的意義,正是在於了解凡夫心的差別。

舍凡夫心,是一項極為艱巨的任務。因為它源於無始以來的串習,必須在事相上痛
下功夫,逐漸磨練。有時,精進一段時間之後,心行似乎得到很大調整,甚至不易察覺
凡夫心的作用。但在心行徹底穩定之前,只要稍一疏忽,凡夫心馬上會卷土重來。在這
場漫長的對抗中,若想百戰百勝,便應了解凡夫心的特徵和活動規律。唯識學對八識的
深入剖析,恰是引領我們克服凡夫心的指南,於修行具有重要意義。

四、唯識

唯識宗,顧名思義,是依諸法唯識的思想建立。從其主要論典《成唯識論》的名稱
也可看出,核心思想為成立「唯識」。我們知道,世界由精神與物質兩大元素構成,從
哲學角度來說,即認識與存在。而唯識宗探討並解決的,正是認識與存在的關系。

認識和存在(或曰精神和物質)究竟是什麼關系?關於這個問題,唯物論和唯心論
的觀點截然不同。唯心論認為:物質現象皆為心的產物;唯物論則認為:意識是物質的
產物。對此,唯識宗提出了「諸法唯識」的不同觀點,即我們所認識的對象沒有離開我
們的認識。換言之,我們所認識的一切,皆是自己內心顯現的影像。

唯識思想的產生,首先來源於大小乘經典,如前面所說的六經十一論,闡述了一切
所緣境界皆由自心顯現的原理。其次,來源於祖師們的修行體驗。無論在小乘或大乘禪
觀中,隨著觀想深入,便會出現相應境界,如修火觀、水觀、日輪觀,或觀佛像、觀西
方極樂世界等等。一旦觀想成熟,所觀境界即能顯現,如對目前。八地菩薩更可隨著意
念轉變境界,將海水變為酥油。這一切,說明任何境界沒有固定不變的特質。在凡夫眼
中,世間是千差萬別的。而契入空性後,以無分別智觀察,一切現象了不可得,便不存
在差異了。

理論和實踐都證明:一切境界皆唯心所造。這一思想為大小乘共有。那麼,如何成
立唯心?我們的心又是如何顯現外境,如何展開宇宙人生的呢?關於這些疑問,唯識宗
有極為詳盡的說明,那就是「一能變」和「三能變」的思想。

所謂「一能變」,指八個識中唯有阿賴耶識是能變。所謂「三能變」,指八個識皆
為能變。《唯識三十論》代表著「三能變」的思想,以第八識為初能變,第七識為二能
變,前六識為三能變。關於如何「變」的問題,又分「因能變」和「果能變」兩種。因
能變,指一切法的生起皆有其因,無論八識還是一切境界的生起,都離不開作為種子的
因。種子現行後,才能顯現心法和色法。前五識的種子現行後,有前五識的作用,第六
識的種子現行後,有第六識的作用。

每種識在作用時,又有能和所兩方面。能,為能認識的作用;所,為所認識的境
界。眼識作用時,我們看到了色。其中,能夠見色的是見分,即「能」;所看到的色是
相分,即「所」。你們聽到我的聲音,能夠聽的耳識是見分,所聽到的聲音是相分。除
識之外,每種心所也包括見分和相分兩方面。比如貪,能貪是見分的作用,所貪對象則
是相分。貪的見分和相分,皆需種子才能產生活動。見分和相分同時產生並相互關聯,
有見分時一定有相分,有相分時也一定存在見分,說明能認識的心和所緣境密不可分。
由阿賴耶識的種子生起諸心、心所的活動,為因能變;而心、心所生起時,各自於自證
分上呈現見分和相分,為果能變。

通常,我們覺得外在境界是客觀實有的。但唯識學告訴我們:我們所緣的一切境界
皆是自心顯現,不曾離開我們的認識,從而否定人們以外境為實有的錯覺。

五、種子、種性

種子說是探討萬法生起之因。各種宗教、哲學在解釋世界現象時,必然關注世界形
成的原始因素,即第一因。所謂第一因,須具備兩大特點,一是不變的實體,二是能派
生他物而不為他所生。關於這個問題,一神教是以神或上帝作為創造世界的第一推動
力。而哲學觀點有二:唯心論以心為第一因,唯物論以物質為第一因。

唯識學則認為,萬法生起之因,正是種子。在自然界,萬物生長皆以種子為因,如
稻種、麥種、樹種等。人亦不例外,父母種子的結合,才孕育了我們的生命。唯識學所
說的種子,卻另有所指。之所以借用「種子」之名,因為從出生萬法的角度來說,它和
普通種子確有類似之處。唯識學立足於妄識剖析世界。那麼,妄識又是怎樣產生並顯現
這豐富多彩的世界?根源就是妄識中儲藏的各類種子。由不同種子的顯現,在我們眼前
呈現出世間萬象。現在的世界,比過去時代遠為復雜,原因就在於人心散亂,妄想紛
飛。

一切現象的產生,包括我們每個起心動念,皆以種子為因,並由意識虛妄分別。反
省我們自身的心行,所以產生種種惡念,皆因阿賴耶識中具備相應的種子。若阿賴耶識
中沒有嫉妒、貪婪、嗔恨的種子,那麼,無論遭遇什麼境界,都不會生起嫉妒等不良情
緒。每天,我們會說許多話,做許多事,同樣根源於內在種子的現行。由「種子生現
行」,而展現不同的生活方式,並在重復過程中使原有心理因素進一步強化。所以,一
切心念、情緒和性格,都是通過重復積累而成。有怎樣的心念,就會呈現怎樣的世界。
雖然我們生活在同一空間,但各人眼中的世界又是不同的。當然,人不是機器,每次心
理活動的重復都離不開意識參與,並在不知不覺中進行調整,並非一成不變的簡單拷
貝。

種子說和哲學所說的第一因有何不同?種子有六義,首要特徵便是「剎那滅」,即
剎那之間就會生滅。比如稻種,若恆常不變的話,就無法開花、結果。生命中的種子也
同樣如此。正因為具有生滅的特徵,才會在生命延續中不斷變化。與此相反,第一因是
恆常不變的。此外,佛教認為生命是無始的,種子和現象之間互為因果。「種子生現
行」,是以種子為因,現行為果;而「現行熏習種子」,則以現行為因,種子為果。當
然,「種子生現行」和「現行熏種子」是同步進行的,當種子生現行時,種子又因現行
的熏習得到一次強化。

唯識學中,與種子說相關的還有種性學說,這一思想最早出現於《解深密經》和
《瑜伽師地論》。《瑜伽師地論》中,將種性歸納為聲聞種性、緣覺種性、菩薩種性、
不定種性和無種性五類。也就是說,成就佛道,須有成佛的種子;成為阿羅漢,須有成
為阿羅漢的種子。至於無種性,則類似佛經所說的一闡提,善根已斷,修行無望。這一
說法和早期傳入的《涅盤經》思想多少有些沖突。因為《涅盤經》講一切眾生皆有佛
性,皆能成佛。我對於這個問題的理解是,從有情現狀來看,確有不同種性之分,也可
理解為不同根基。有些慈悲心強盛,是菩薩根基;有些出離心迫切,是聲聞根基;也有
些惡業極深,善根幾乎湮沒不見。雖然人的根基千差萬別,但從緣起法的角度來看,亦
非固定不變。如聲聞種性者,若不斷給以菩薩道的教化和熏習,久而久之,也可能回小
向大,轉為菩薩種性。而無種性者,若有因緣聽聞佛法,不斷熏習,未必沒有轉變的可
能。所以,種性雖然存在,但也不可理解得太機械。

六、菩薩行

通常,對唯識的學習多偏重於「見」的方面。尤其是民國以來,唯識學基本流於哲
學式的研究,與修行嚴重脫節。須知,大乘佛法的核心為菩提心、菩薩行、空性見,缺
一不可。

漢傳佛教中,關於「見」的內容非常豐富。唯識學人多以《成唯識論》為核心,探
討三性、八識諸法,闡述唯識無境理論;中觀學人則以《中論》、《十二門論》為核
心,宣揚二諦、八不,顯示緣起性空的中道實相;禪宗學人重視明心見性,「只論見
性,不論禪定解脫」,認為見性後一切迎刃而解。翻看禪宗語錄,很少涉及菩提心和菩
薩行的內容,認為見性便自然具足佛果的一切功德。那麼,拋開菩提心、菩薩行,見性
能否成佛?一定是不行的。沒有菩提心和菩薩行,就沒有大慈大悲的成就,終不能成無
上菩提。

菩薩行包括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六度,此外還有十度,於六度後
增加方便、願、力、智。從六度而言,「慧」只是其中之一,雖是最重要的一度,所謂
「五度如盲,般若如導」,但不可替代前五度的方便行,這正是宗

⑥ 大乘佛教的主要經典

《大般若經》、《華嚴經》、《妙法蓮華經》、《無量壽經》、《觀無量壽佛經》、《三昧王經》、《稱贊佛凈土佛攝受經》、《佛說大乘庄嚴寶王經》、《楞嚴經》、《普曜經》、《圓覺經》、《維摩詰經》、《楞伽經》、《佛說阿彌陀經》、《大涅槃經》、《尤婆賽戒經》、《梵網經》以及《大智度論》、《中論》、《十住毗婆娑論》(龍樹菩提譯)、《瑜伽師地論》(相傳為彌勒菩薩說)、《攝大乘論》(無著菩薩造)、《唯識三十論》(世親菩薩造)《大乘庄嚴論》馬鳴菩薩 乃天台宗智顗大師判解一大藏佛教。以五時定釋迦一代聖教說法之因由。以八教分別其說法之儀式(化儀之四教)與教法之淺深(化法之四教)。分別述之。五時教判,有別有通。別五時,歷然有序。通五時,因眾生的機感不齊,故教法通於五時。其根機最鈍的聲聞大眾,必須經過上面別五時的調停與陶鑄,才能入於一佛乘實相;而根性利者,不必經歷五時,有的經歷四番或三番的陶鑄與調停,甚至隨遇一法便可悟入一乘之理,因而,通五時義得以成立。蕅益大師特別注重通五時的意義,佛陀說法是神力自在,任運度生,根據實際情況而設方便之教,不可思議;雖有五時的區別,然絕不受五時所局限。
《1》 五時: 第一、華嚴時,如來成道最初為大菩薩說華嚴經,如日照高山之時。首談唯是無盡法界性海圓融,空有齊彰,色心俱入,湛森羅於海印,現剎土於毫端;並於最後開示凈土信仰以為歸根。小乘學者,如聾如啞,莫能理解。
第二、阿含時,謂佛為接引二乘人,說四阿含等小乘經典。
第三、方等時,謂佛演阿彌陀等凈土三經,楞嚴經、楞伽經、圓覺經、維摩經等,均屬大乘重要經典,令二乘行者,恥小乘而慕大乘。
第四、般若時,般若為諸大乘經之母。佛廣談般若空慧而澄凈開解小乘行人。包括如金剛經,心經等。
第五、法華涅槃時,謂鈍根眾生,機漸純熟時,佛說法華經、涅槃經,以開權顯實,會三歸一,稱性而談,令一切眾生,鹹得成佛。這是佛陀五時說教的次第與當機的差別。
《2》八教:分化儀四教與化法四教,合之為八教
化儀者,系就如來教化的機應,有四教:一、為頓教,謂佛為應大乘利根菩薩直說大法,不談小乘,即說華嚴頓入教法;二、為漸教,漸即漸次,謂佛應大小乘鈍根眾生解說阿含、方等、般若等漸進的教法;三、為秘密教,謂佛具不思議智慧神通之力,能令大眾於同會中聽法,所聞各異,或為此人說頓,或為彼人說漸,彼此互不相知,隱秘赴機,而各得利益者;四、為不定教,謂佛所具不思議智慧神通之力,能令大眾於同會中聽法,或聞小法而證大果,或聞大法而證小果,彼此相知,而得益不定者。
化法者,系就如來教化眾生的方法,有四教:
一、為藏教:藏即含藏之義,謂由經律論各含藏一切文理,令眾生由此證入道果,此指佛於阿含時所說的三藏教;
二、為通教,謂佛對大小乘根機所說的共通教法,鈍根者聞之,便可通入藏教;利根者聞之,便可通入別圓二教;
三、為別教,謂專為菩薩乘所說的教法,別於前面的藏通與後面的圓教;
四、為圓教,圓即不偏之義,謂對最上利根菩薩解。 龍樹菩薩於《十住毗婆沙論》卷5說:「佛法有無量門,如世間道有難有易,陸道步行則苦,水道乘船則樂。菩薩道亦如是,或有勤行精進,或有以信方便,易行疾至阿惟越致者。」比喻眾生於五濁惡世欲憑自力而期入聖道得果之修行,稱為難行道;比喻眾生依佛之慈悲與願力,和自己信願念佛之誠,而往生凈土、得不退轉,再修菩薩道最終證果之法門,稱為易行道。曇鸞大師於《往生論》卷上說:於無佛之世,經長時勤行精進而至不退轉地甚難,稱為難行道。大師又分難行道為五種:1.外道相善,亂菩薩法;2.聲聞自利,障大慈悲;3.無顧惡人破他之勝德;4.顛倒善果,能壞梵行;5.唯是自力,無他力依持。以上五事觸目皆是,一如陸路步行之苦。書中又指出:若人行易行道,僅以信佛因緣願生凈土,則乘佛願力,得以往生凈土,此即如水路乘船之樂。後道綽大師於《安樂集》卷上,亦依此說。他將一切行法分為自力與他力,自攝與他攝二種,而立聖道、凈土二門之判教說:聖道門即難行道,為自力與自攝之行法;凈土門即易行道,為他力及他攝之行法。

⑦ 大乘佛經里有哪些佛經比較或最重要呢

所有的佛教都一樣重要。佛陀宣說八萬四千法門,適合八萬四千法門的眾生。
不管小乘、大乘,密乘,最終目的都是一樣的。
以前古代的大德,很多都是學習三藏十二部,現在的我們煩惱比較多,比較忙,盡可能也要多學習,但是最重要,要懂得佛法的精華和道理,才是最重要。
佛教並不是單單一門宗教 ,真正的佛教是積極的。佛教的思想,是教人行善,積德,而且也可以修身養性,學習佛教不單單可以讓我們這一生與人友好相處,懂得待人接物,經濟財富穩定,家庭、事業、工作等等更加美好,不僅對來世一定有幫助,今生也會令自己有一種快樂之感。即使你沒有發財、事業上不成功,也不會像沒學佛的人那樣一蹶不振,而始終都會有一種滿足感。同時也可以認識到整個人生、世界,乃至是整個宇宙的真理、真相。
學習佛法,最好是要有次第的聞思修行。首先,你要找到一個好老師,最好是公認的高僧大德,如漢地很多高僧大德,藏地很多高僧大德。然後先聽聞經書內容,聽師父們講解,自己明白佛教的道理,然後思考,還要自己修行,如禪修。平時多一點上供下施,積資凈障。
如果是初學者的話,建議你可以學習一下一些簡單的經典、論典,如《大圓滿前行》、《慧燈之光》、《百業經》、《入菩薩行論》、《苦才是人生》、《心經》、《金剛經》等,祝你好運。
出離心和菩提心,一切修行的基礎

目前漢地居士在修行上存在很多具有普遍性的問題。其中有些是比較嚴重的,有些雖然不嚴重,卻可以導致一系列的問題,或者是與解脫沒有太大關系。正是因為缺少了系統修法的教育,才會出現這些問題,這是很危險的。

那麼,該如何挽救呢?首先,我們不談很多理論,只要求先把出離心和菩提心修起來,有了這兩個基礎,再修任何法都不會走太多彎路。若不修這兩個法,而去追求許多其他的灌頂、修法,是會走錯路的。暇滿人身不會一次又一次獲得,若這一次走錯了,以後再想重返正途,是很難再有機會的。大圓滿、時輪金剛等修法都非常殊勝,但是,若沒有出離心和菩提心,它們就會成為世間法,因此,希望大家在修行初期,一定不要修太多的法,只修出離心和菩提心。只是偶爾生起出離心和菩提心,是遠遠不夠的,一定要有感受至深的、穩定的出離心和菩提心,才算得上是一個修解脫法的人。在這兩個基礎打好以後,我們再考慮其他的修法。
——摘自慧燈之光1《菩提心略修法》

⑧ 大乘佛教的最主要經典有哪幾類

大乘佛教最主要的經典大致可分為如下幾類:一是「般若」類,如《大品般若經》、《小品般若經》等;二是《法華經》類;三是「凈土」類,如《阿彌陀經》、《無量壽經》等;四是「秘密」類,如《大日經》及各種「陀羅尼」等;五是《華嚴經》類;六是《大集經》類;七是《大涅槃經》類;八是「如來藏」類,如《勝鬘經》、《無上依經》等;九是「唯識」類,如《解深密經》、《楞伽經》、《密嚴經》等。

⑨ 大乘佛法經文是什麼

大乘佛法,較為出名的經文有般若經、法華經、華嚴經等經,以及中論、攝大乘論等論。

1、般若經

《般若經》是大乘佛教空宗的主要經典,也是大乘佛教中形成最早的一類經典,由般若部類的眾多經典匯編而成。

小品般若經又被七次翻譯,譯本分別是:東漢竺佛朔譯的《道行經》一卷;吳國康僧會譯的《吳品經》五卷;吳國支謙譯的《大明度無極經》四卷;西晉竺法護譯的《新道行經》十卷;東晉祗多蜜譯的《大智度經》四卷;前秦曇摩埤、竺佛念合譯的《摩訶般若波羅蜜經》五卷;後秦鳩摩羅什譯的《小品般若波羅蜜經》。

《大品般若經》譯介的要遲些,到南北朝時先後有三個譯本:西晉竺法護譯的《光贊般若波羅蜜經》十五卷;西晉無羅叉、竺叔蘭合譯的《放光般若波羅蜜經》三十卷;後秦鳩摩羅什、僧睿等合譯的《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四十卷。

譯介般若經的集大成者是我國著名高僧玄奘。他在晚年以極大的毅力編譯了六百卷的巨著《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從而使漢譯般若經得以完備。

2、法華經

妙法蓮華經(Saddharmapundarika-sutra) ,簡稱《法華經》, 在古印度、尼泊爾等地長期流行。在克什米爾、尼泊爾和中國新疆、西藏等地有40多種梵文版本,分為尼泊爾體系、克什米爾體系(基爾基特)和新疆體系。

尼泊爾體系版本約為11世紀後作品,保持完整,已出版5種校訂本。1983年北京民族文化宮圖書館用珂羅版彩色復制出版了由尼泊爾傳入、珍藏於西藏薩迦寺的法華經。

《妙法蓮華經》是佛陀釋迦牟尼晚年說教,明示不分貧富貴賤、人人皆可成佛。

關鍵詞「妙法蓮華」。「妙法」指的是一乘法、不二法;「蓮華」比喻「妙」在什麼地方,第一是花果同時,第二是出淤泥而不染,第三是內斂不露。

3、華嚴經

《華嚴經》,具稱《大方廣佛華嚴經》,大乘佛教要典之一;是釋迦牟尼成道之後,於菩提樹下為文殊、普賢等大菩薩所宣說,經中記佛陀之因行果德,並開顯重重無盡、事事無礙之妙旨。

此經漢譯本有三種:

一、東晉佛馱跋陀羅的譯本,題名《大方廣佛華嚴經》,六十卷,為區別於後來的唐譯本,又稱為"舊譯《華嚴》",或稱為《六十華嚴》。

二、唐武周時實叉難陀的譯本,題名《大方廣佛華嚴經》,八十卷,又稱為"新譯《華嚴》",或稱為《八十華嚴》。

三、唐貞元中般若的譯本,也題名《大方廣佛華嚴經》,四十卷,它的全名是《大方廣佛華嚴經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簡稱為《普賢行願品》,或稱為《四十華嚴》。

(9)大乘經典有哪些擴展閱讀

(術語)Man&amacron;y&amacron;na,梵語摩訶衍,譯言大乘。大者對小之稱,乘以運載為義,以名教法,即大教也。使求灰身滅智空寂之涅槃之教。

謂之小乘。此中有聲聞緣覺之別,使開一切智之教,為大乘。此中有一乘三乘之別。法華經譬喻品曰:『若有眾生從佛世尊聞法信受,勤修精進,求一切智、佛智、自然智、無師智、如來知見、力、無所畏,愍念安樂無量眾生利益天人度脫一切,是名大乘,菩薩求此乘故名為摩訶薩。』

十二門論曰:『摩訶衍者,於二乘為上故名大乘。諸佛最大,是乘能至故名為大,諸佛大人乘是乘故名為大。又能滅除眾生大苦與大利益事故名為大。又觀世音、得大勢、文殊師利、彌勒菩薩等是諸大士之所乘故名為大。

又以此乘能盡一切諸法邊底故名為大。又如般若經中佛自說摩訶衍義無量無邊。以是因緣故名為大。』寶積經二十八曰:『諸佛如來正真正覺所行之道,彼乘名為大乘、名為上乘、名為妙乘、名為勝乘、無上乘、無上上乘、無等乘、不惡乘、無等等乘。』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般若經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妙法蓮華經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華嚴經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大乘佛法

⑩ 大乘佛法有哪些

大乘佛法是區別於小乘佛法的稱謂,但大小稱謂並無褒貶之意,是中性的。
大乘佛法的特點:
大乘佛教以佛陀的遺留原則(三法印或進一步總結的一實相印),來發揮佛陀以慈航普度,利益一切眾生為目的之本懷--菩薩道的菩提心。修持與教理體繫上,大乘佛教更精深圓滿,境界廣大無艮,修行果位直趨無上菩提。弘法方法上,大乘佛教注重信仰與實踐,強調實事求是,因地因人制宜(四悉檀),大乘佛教靈活開放、慈悲平等、普度眾生、貼近生活。總體而言,大乘是佛陀教誨的根本精神所在。

佛法重在當機,並無高下可說;只要依據佛教導的基本原則和方法,法法皆可入道,門門都是般若。

大乘佛法的經典有:華嚴經、金剛經、楞嚴經、楞伽經、圓覺經、維摩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