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經典古典 » 如何看待經典文化的作文
擴展閱讀
熱心的同學用英語怎麼說 2025-01-09 23:23:54
鎖屏歌詞去哪裡找 2025-01-09 23:13:23

如何看待經典文化的作文

發布時間: 2022-04-18 15:28:45

㈠ 以現代社會與經典文化為話題,800字作文

由傳統文化走向現代化,是推動社會主義不斷發展的精神動力
區分傳統文化中的精華與糟粕,拋棄其糟粕,吸收其精華用來為社會主義服務,也就是使傳統文化走向現代化,才能更好地為社會報務.傳統文化在一定條件下,可以轉化為符合時代需要的新型文化,但這種轉化需要社會實踐,使傳統文化與現代化生活相結合,才能使之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一個根本的結合點 .
第一發展市場經濟經濟的需要.過去,實行的是計劃經濟,這種經濟是人治經濟,一切由政府統管,政企不分,按長官意志辦事,亂放炮抱粗腿界
得到合理配置,造成中國經濟長期落後.現在市場經濟是以市場機製作為配製社會資源的基本手段,是按照市場經濟運動規律建立起來的一種經濟管理體制.因此它能有效激勵企業發揮主動性與競爭性,調動廣大人民群眾的與創造性,成為現代化經濟發展的強大動力.一定的經濟總是與一定的文化相聯系的.經濟與文化相互滲透,相互影響,今天的經濟,也就是明天的文化;而明天的文化,也將是後天的經濟.人是社會活動的主體,任何一項經濟活動,都是具有一定觀念文化的人去從事的,沒有一定的科學文化知識與思想首先素養的人,就無法勝任,所以,現代經濟的發展,一方面將對人們現有的文化觀念進行檢驗,新的取捨,另一方面,促使人們必須努力學習一切先進的東西,不斷提高自己的精神素質,才能適應形勢發展需要,這就是市場經濟對傳統文化走向現代化的根本決定作用
第二、它是建全社會主義法治的需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法治經濟,法制意味著合法性、權威性、公正性.法治在市場經濟的作用:一是引導作用—引導市場經濟向健康的方向發展;二是規范作用—通過法律規范政府和市場主體的行為與秩序;三是保障作用—保障市場主體的平等競爭與正當權利.這些都是現代文明與現代文化的體現,而中國傳統文化在這方面卻有很大的缺陷.中國傳統文化在法制思想上強調實行人治.法律僅作為治國的某種輔助手段,這種缺乏權利意識的傳統文化,在市場經濟就難以存在與發展了
第三,市場經濟是效益經濟,市場經濟要求對中國傳統文化那種「君子謀道不謀食」把「義」與「利」對立起來的舊的價值觀的否定,從而增強人們的務實精神與進取精神.實際上,人們的實踐活動,是離不開利益原則的.要保證市場經濟所追求的價值的實現,不僅個人實踐活動要符合市場經濟規律,學會按法辦事,而且也促使政府及行政管理部門必須提高工作效率,才能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

現代科技與傳統文化的交融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一場圍繞家書興替的討論就此展開。學生甲認為家書這種交流方式是不可替代的,學生乙認為信息技術這么發達,打電話,發簡訊,寫郵件更便捷,當然不用寫信……說到底,這是一場有關科技與傳統爭論的問題。
其實,現代科技與傳統文化是可以完美融合的。
日本的京都就是一個極好的證明。京都已有1200多年的歷史,它最初的設計是模仿中國隋唐的長安和洛陽而建的。其中,洛中最顯京都街道棋盤式的布局,這里是傳統與現代的交織,既有千年古剎,也有西式建築。城中心大多店面和住宅,仍是低矮的兩層樓木層,充滿古香古色的古都風味。在京都市區,6公尺以上的建築甚至都被為破壞景觀,極易引起市民反對,所以沒有高層建築,也沒有高架橋。走在京都的街道,你還會真正領略到「吃在大阪,穿在京都」的古訓。你會看到很多的手工紡織的展示,正宗的日本茶道表演等充滿傳統味道表演。
同樣,你也能在這里領略到現代氣息。京都最新的車站,你能感受到21世紀的「高速」,它結合了五大特點:交通,停車場,文化,飯店,百貨公司等全球數一數二的各類設施,尤其是車站內高11層的手扶梯,可直通百貨公司商場及科技游樂中心,更有空中走廊和咖啡座,是一座多元化的建築。站在這個多元化車站的頂樓眺望,看到高台寺周邊的庭院,低矮的兩層樓木屋,你才會真正驚詫於京都的魅力,絕不是精彩絕倫的現代建築,更多的是千年傳統與現代科技的融合。

㈡ 如何理性對待傳統文化的作文

當今世界全球化已是一個不可阻擋的趨勢。當全球化給我們帶來不少便利與好處的同時,我們的文化也正受著外來文化的沖擊。面對這樣的境況,我們應該何去何從?我想繼承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同時將外來文化中好的精神融入我們的文化中,才是應對這種境況的最好方法。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美好祝願,「萬戶搗衣聲」中的思念和牽掛,「遍插菜萸少一人」的哀傷,還有那「燈如晝」的元夜「花市」。此情此景在有些人的心中已淡化消逝了,在他們的生活中已沒有這些傳統節日的身影,取而代之的是掛滿禮物的聖誕樹、一盒盒的巧克力、一束束玫瑰花……悲哉!他們是一群丟了根的人,當人們推翻帝國主義對我們的欺壓和奴役之後,他們卻心甘情願地拋棄自己的根,在精神上情感上接受奴役。面對外來文化的侵襲,這種全盤接受外來文化而拋棄傳統文化的做法是錯誤的,同時也是愚蠢的。龍應台曾說過「傳統不是懷舊的情緒,傳統是生存的必要。」是啊,一個沒有自己傳統的國家,一個沒有自身文化的民族,談何生存和發展?一味地拋棄傳統文化而接受外來文化只會落得個邯鄲學步的下場。
面對外來文化還有另一種態度,那就是抵制。清王朝曾經閉關鎖國,沉侵在地大物博的美夢中。當外國人用堅船炮利使清朝被迫打開大門時,自以為唯我獨尊的人們才發現與別人的差距有多遠。這種盲目的拒絕也是不可取的,兩種文化的相遇,雖然會經歷碰撞與磨擦,但也會擦出新的進步的事物,這樣文化才能得到更好的發展。拒不接受外來文化只會讓傳統文化發展緩慢甚至停滯不前。
積極將外來文化中好的精神融入傳統文化中才是應對文化沖擊的最好方法。香港、台灣、韓國、新加坡被稱為亞洲四小龍,近幾十年來四地的經濟飛迅發展,它們受到的文化沖擊也是相當巨大的,但每當傳統節日來臨時,四地的節日氣氛都十分濃重。香港和台灣都是中國的一部分,它們都曾被外國佔領統治,在這種狀況下生活在那片土地上的人們非但沒有丟棄自己的傳統反而生活在那片土地上的人們非但沒有丟失棄自己的傳統反而將中華民族的傳統發揚光大。為什麼生活在香港和台灣的人們能做到這點呢?我想他們是用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包容了那些外來文化,留下外來文化的精華使傳統文化得到更好的發展。既然在我們面前有這樣的實例,為什麼我們不用正確的態度對待外來文化和傳統文化呢?事在人為,只有每個人都這樣去做,我們的民族、我們的國家才能在這全球化的浪潮中破浪而行。
讓我們正確對待文化沖擊,抓住這機會,揚帆遠行。

㈢ 如何對待傳統文化作文

在我國傳統節日里,我「遙望」古代詩句而感慨。傳統文化在我的腦海里似乎已轉化成了一串串飲食文化的符碼,為我品嘗中華「小吃」劃定了時間表,我津津有味的咀嚼著傳統文化的結晶,我不論在什麼時候,都察覺得到它的存在。正月十五元宵節,我知道吃湯圓的時候又到了。「湯圓呢?今天可是元宵節啊!」餐桌上的麵包既讓我驚訝又讓我納悶。湯圓湯圓,就是一大家子人要團團圓圓的意思。傳統文化在不同的節日里,用不同的東西告訴我們。它沒有消失,就像大家春節一家要團聚在一起,吃著年飯。不同的人用它們不同的眼光看待它,它的重要性也隨之改變。傳統文化不僅是流動時間的凝固劑,更是民族個性的烙印。自古以來,中華民族用自己的個性情感,彷彿群體無意識般地充實著傳統文化。內斂含蓄,善良仁義,樂觀信賴,天人合一……這是一種純粹的情感,更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傳統文化經過幾千年的洗禮一路走來,不同時代的人們賦予了它不同的形式,有的至今為人們所熟知,有的已湮沒在時代的滾滾洪流中,而現在的我們,盡管奮力追溯著一切傳統文化的習俗,爭相效仿,但同時並存的,卻是日漸冷漠的人情,有的人可以為了工作利益而擠壓出更多的時間,卻從不為自己的親友,家人甚至是自己的心靈留一點空間。漸漸地,他們看

㈣ 作文 如何看待國學經典

品國學經典 揚中華精神 泱泱中華,五千文明,漫長的歲月為她積淀了厚重的文化底蘊,也凝練成了經久不衰的傳統文化,籌久了永垂不朽的民族精神。
楚辭漢賦,唐詩宋詞,便是中華人民用智慧凝成的結晶,用哲學譜繪的樂曲,這些經典使我們深深感受到了國學的博大與精神,體會到了中華文化的深邃之美。
在這個物質豪奢,精神貧乏的年代,每個人雖然並非孑然一身,但卻都深感孤單,都感到很難見證自我價值,這時,我們可以選擇誦讀國學經典來進行自我反思到自我救贖。
《易經》中說:「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當我們靜靜思索這一名句,便總會產生精神共鳴:凡欲成大事者,必須自強,其德必須淳厚,以此為本,方可成一代英傑。在競爭勁烈的今天,像要謀求發展,在社會上佔有一席之地,我們所需要的正是這種自強不息,正是這種厚德載物,這也是偉大中華民族精神的構成。
司馬遷,這個在風雨中成長的勇士,他身上有一股「雖九死其猶未悔」的堅韌氣節,正是他的忍辱負重,他的堅強執著,鐫刻下了中國歷史的興頹變遷。才有了「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輝煌巨著——《史記》。成為國學經典中的一塊璀璨奇葩。
歲月的梭子已在歷史的詩篇中悄然劃過,一個又一個偉大的詩人、智者已離我們遠去,或者說我們在與這些偉大的物理空間上從未靠近,但在精神世界裡無限親密,與我們的心靈無限靠近,用思緒凝成的經典跨越了數十個世紀抵達我們的心魂。而我們作為明天社會的棟梁該如何去對待這些經典呢?如何利用千人留下的這筆財富呢。
毫無疑問,我們應該繼承、並發揚光大。
清晨醒來,手捧《桃花源記》,站在校園的柳樹下,讓自己的精神伴隨著清爽的晨風,放飛到靜謐,溫馨的心靈田園,讓自己的思想沉澱在熙熙攘攘的世俗中,收獲一份世外的寧靜。
國學經典就是如此的具有張力,詩行意味著寬度,詩人意味著高度,一代又一代孜孜不倦的讀者構成了長度,不朽的國學靈魂讓我們的生活充滿了文學的智慧與靈性,這都是國學經典帶給我們的美的感受與體驗。這便是文學的魅力,這便是國學經典的魅力,它往往能洗滌人的心靈,充實人的思想。也這是由了國學經典,通過文化這一特殊載體,拉近了我們與聖人的距離,讓我們可以與聖賢為友,與經典通行,在國學經典中去品味蘊藏著的中華精神。
現在,讓我們從日常做起,拂去積滿的灰塵,去細細品味這古老卻不陳舊,遙遠卻依舊教育世人的國學經典吧!誦讀國學經典,感受傳統文化魅力,用我們的言行去守候這片泛土,使民族精神萬古長青!

㈤ 巜經典文化讀書心得》寫一篇800字左右的作文,PS:讀後感

經典文化讀書心得
中華民族歷史悠久,文化經典更是燦若星河,這些優秀的文化經典,凝聚了前賢的大智大慧,睿語哲思,濃縮了華夏五千年的思想精粹,感染熏陶了一代又一代龍的傳人,可以說是一份寶貴的精神財富,利用這份寶貴的精神財富,讓孩子們在讀經誦典中養德行,學做人是我們開展經典誦讀活動的初衷。活動的實施,如清風滌盪校園,於無形中凈化著每一個人的心性。我以極大的熱情投入到研究和實驗中,引領學生們走進文化經典的聖殿,汲取精神的營養。半年來,我們欣喜地聽著,看著,感受著經典帶給孩子們的種種歡娛和教益,並時時為身邊的一個個小小鏡頭感動著,感染著,可以說,是經典誦讀讓書香滿校園,是經典誦讀讓孩子們從此受益終身。
在學校,如何讓學生被經典所吸引,真正做到「樂讀」「美讀」呢?我們精心設計了許多活潑有趣的活動形式,引領孩子們在玩中、在樂中誦讀經典,如安排好誦讀的時間,每天利用活動時間,開始是集體讀,讀的形式很多,有輕讀,朗讀,領讀,引讀,接龍讀,師生配讀,男女生對讀,方法靈活多變。實踐證明,「多樣誦讀」可以大大激發誦讀興趣,學生們在讀中感受祖國語言文字的形態美、意態美、節奏美和韻律美,從而親近並熱愛母語,景仰祖國悠久文化,受到情的感染,美的熏陶。後來因為學生記憶的快慢拉開了距離,我們又用獎勵的辦法,凡是背誦下來一段《弟子規》的內容,我們就獎他一面小紅旗,最後看誰的小紅旗得到的最多,他就是誦讀經典小博士。在這種積極的鼓勵之下,學生們的背誦熱情一天天增長。在「讀經典,學做人」活動蓬勃開展的同時,大家驚喜地看到了孩子們一些嶄新的變化—— 不知從什麼時候起,我們口中吟誦的這些古老的句子已悄悄地走進了孩子們的生活。有時它在校園,有時它在家庭,有時它在社會生活中。
以前,班級偶爾發生丟東西的現象,可自從學習了《弟子規》,學生明白了「用人物,須明求,倘不問,既為偷。」的道理以後,班上失竊的行為在不知不覺中消失了,一種互幫互助的班風也悄然形成了,你忘了帶筆,我借給你,你忘了帶書,咱倆一起看一本。公共場合,你會發現我們的同學也在隨時隨地實踐著經典的教誨——公共汽車上,有同學在給年老的人讓座位,因為他知道「長者先,幼者後。」袁爾迪的家長在「家長來信」中寫到:「經典誦讀活動舉辦以後,我的孩子確實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每天回家後,隨口誦出來的是一些經典格言,有時讓我們作父母的都深感啟迪,一個具有優秀品質的人,永遠都會是社會的財富,家庭的驕傲。」閆鵬的家長在來信中寫到:「以前孩子特別好玩,完全是一種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小皇帝狀態,現在變化很多,對待長輩表現的非常有禮貌,能夠在上學和放學時和家長打招呼,說是「出必告,返必面」;當父母工作一天很累的時候,就會給大人捶背揉肩的,有時還會幫助媽媽洗腳或做飯,懂得孝敬父母了;和鄰里的小夥伴也能和睦相處,團結友愛,所有這些都讓我們家長看到孩子的健康成長而喜在心裡,非常感謝學校和老師為教育孩子而作出的這么多的努力,讓學生學習誦讀經典美文,實在是一種極佳的教育方式。 「正如潤物細無聲的春雨,那些曾經讀過的美好純潔的句子對學生們來說,真正做到了「進我耳,入我心」,時刻指導著他們的言行與思想,它在微笑地告訴孩子們,怎樣才可以成為一個真正高尚的人。
回首和孩子們一同走過的誦讀之路,我們感慨;看著學生們在經典中獲益,我們欣慰!「讀經典,學做人」活動還將繼續深入地開展下去,置身於書聲琅琅的校園,我們深深地相信,今天讀經誦典的稚子孩童,便是明日德才兼備的國之棟梁。

㈥ 如何看待經典文學與通俗文學的作文

近年來,由於流行文學逐漸浮入人們尤其是青少年的眼中,造成了流行文學與經典文學的對立。
在我身邊的一些青少年,幾乎每人都會捧著一本流行文學的書,這不禁引起人們的深思。
流行文學是怎樣發展起來的呢?在我個人認為,由於現在80、90後逐漸追求時尚,再加上都是獨生子女,在家都嬌生慣養,個性獨立,信奉非主流,把一些帶有西方元素的東西逐漸運用在生活中,從而把中國傳統的一些好的元素丟失了,於是就成了這個樣子。在我認為,流行文學簡直不能稱之為文學,「文學」是一個很有涵養的詞,它應該用於生活中的細節和被人們忽略的地方,並由此而得出一定的道理,而且反映了一定的時代背景,而流行文學所寫的是一些黃色的東西,這就是經典文學與流行文學最大的不同。
經典文學之所以稱之為經典,它是經過後人論證過的,例如《論語》,它之所以到現在人們還把它尊為經典,並繼續使用和流傳下去,正式因為它是經過幾千年人類的驗證的,孔子以「仁」的思想來教育其弟子,其弟子子路、子貢、子冉、顏回等均有所作為,但論語所說並非全對,例如重教輕農。
幾天前我讀一篇文章,其中這一句話對我感觸非常大「現在的大多數文人都是為錢而活,為錢來寫一些亂七八糟的東西,來侮辱中國幾千年的精粹」我認為這句話很符合當今流行文壇的風氣。
現在的80後、90後,尤其是90後非常缺乏愛國主義認識,一個人如果忘了自己的根,試問那還是人嗎。
多讀一些經典文學,不僅能讓我們更有學識,而且還能提高我們的自身素養,有益身心。

㈦ 關於中國經典文化的作文

從上小學三年級認了幾個字開始,父母就開始讓我讀少兒版的《詩經》、《大學》等等,當時真是一頭霧水,讀一頁還要老老實實翻半天詞典。直到現在已學了不少,雖然只是大略上的,卻覺得自己已「滿腹經綸」了,倒真有了頓悟的感覺。這頓悟一,便是傳統文化–她的軀干、她的精神並不是高高在上不可觸及的。她就來源於社會,存在於自然,孔孟的功勞就是智慧的發掘,讓我們這些後輩可以用手捧著讀。而且綿延幾千年的幾件事,諸如春節、端午、重陽、中秋以及它們代表的國民級文化也誕生於春秋戰國,我們的國家民族也誕生在戰國末期。這頓悟二,正是照應了那句話:「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因此,對於傳統文化以及她的載體–典籍,我的態度與大多數人有細微的差別。文化經典一代一代地傳下來,一代一代地賦予那個時代的精神和思想,才得以看見現在書上浩如煙海的注釋。我們可以想像到孔孟以及以後千千萬萬的思想家們的思想,在經歷了千年浩盪之後,我們是否還能正確認識到這文章中的原意?其實,我們都不是聖人,也只能斷章取義從中取來我們能利用的零件,裝進腦子里,待日久天長,它們在那裡自然發酵,釀成各自的美酒。現在,我們的文化經典已經被賦予了太多太多的意義:我們把她當成通往更高經濟水平的精神跳板;我們把她當成唯一文化加以再次推崇,如同漢武帝獨尊儒術的現代翻版。甚至在世界大融合的今天,傳統文化仍然被用以抵抗諸如美國腐化和拜金主義的入侵。只是這源遠流長的文化已經不堪重負了,這是偉大的孔子孟子所沒有想到的吧。我想,這局勢倒真象生物課上學的蛋白質翻譯–從DNA上截一小段,再送到核外去加工一下,人見人愛的蛋白質就誕生了。讀了這么多的文化經典,放下書本,也該有自己的想法了,信念是自己總結的,拾先人之牙慧也絕非信念。 聖賢說過:敏於行訥於言。不錯,讀到這句話就應該抬起頭,撥開書林去眺望天地了。在那裡一定要保持認知的敏感和自知之明的沉默。這就是我讀中國文化經典所感、所言。

㈧ 我們該以怎樣的心態對待傳統文化作文800字

以什麼態度對待傳統文化更重要

作者:吳國武

八九十年代:碰撞與融合
80年代:「全盤西化」抑或「中體西用」是當時最重要的兩種主張和做法。
改革開放伊始,社會各界都開始重新尋找中國文化的崛起之路。從官方層面來看,建國以來的大批判大體改弦易轍,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綜合創新論」有相當的影響力。但從思想界的總體情況來看,「全盤西化」抑或「中體西用」是當時最重要的兩種主張和做法。李澤厚先生在《中國古代思想史論》後記中說:「一種意見要求徹底打碎傳統,全盤輸入西方文化以改造民族;另一種希望在打碎中有所保存和繼承。」
學界多認為,這種情況類似於「五四」時期。其實不然,因為那時的傳統文化很有影響,西方文化如潮襲來。而此時的中國,傳統早已肢解隱去,西方對我們來說也是陌生的。當時,「全盤西化」論者引介了西方的思想理論和生活方式,使全社會耳目一新。然而,這種拿來主義往往將西方視為現代化的惟一模式,在對待傳統文化上採取了與「文革」中破「四舊」相似的路數。「中體西用」論者在小心翼翼地將傳統文化中的一些東西從封建帽子中剝離出來的同時,有意識地開始了學術研究,一些隱退的傳統習俗也在恢復之中。可惜的是,他們對現代化的思考還不夠深入。至於「綜合創新」論者,大體延續了「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主流話語,只是比以前態度較為平和、做法較為務實。
有人將80年代的思想文化界分為三個陣營,一個是《走向未來》叢書編委會,一個是《文化:中國與世界》叢書編委會,一個是「中國文化書院」。其中,後者被當作「中體西用」論的代表。實際並非如此,雖然這個1984年成立的書院由梁漱溟、馮友蘭等先生牽頭,但是當時講傳統文化既不封閉也不偏執,而是心胸寬廣、視野開闊。以這個書院的宗旨來說,他們試圖「通過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研究和教學活動,繼承和闡揚中國的優秀文化遺產;通過對海外文化的介紹、研究以及國際性學術交流活動,提高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研究水平,並促進中國文化的現代化。」據樂黛雲先生的回憶,這個書院授課還涉及像比較文學在內的許多現代學科。
90年代:知識界對於學術思想介入社會的方式和手段有了新的認識,80年代的激情必然會有轉變。但這並不是學術、思想之分離,而是多元化、深層次思考的結果。
進入90年代,中國經濟社會進入了迅猛發展階段。一些新的具體問題與「全盤西化」、「中體西用」、「綜合創新」等主張之間都有較大的差距,這就迫使社會各界重新思考並加以回應。於是,很多人開始對具體問題展開研究和討論,學理化趨勢明顯。對於這個變化,李澤厚先生以「思想家淡出、學問家凸顯」來解釋,但是這種概括並不準確。就傳統文化研究而言,考據、義理都很盛,大規模的古籍整理、文化遺存發掘保護漸次展開,思想史的研究不斷深入,社會科學的研究方法也逐步引入。當然,知識界對於學術思想介入社會的方式和手段有了新的認識,80年代的激情必然會有轉變。但這並不是學術、思想之分離,而是多元化、深層次思考的結果。對於李先生的議論,社會各界都有回應,但大多未能跳出學術、思想二分的暗示。比如,王元化先生提出「有思想的學術」、「有學術的思想」之說。其實,這些都是對90年代、對學術思想本身的誤解。
90年代初,「全盤西化」論者和熱衷於政治的人大體沉寂,學術史研究、國學研究得到提倡,成為這一時期最重要的事。有人舉出四個有影響的刊物,《讀書》、《學人》和《國學研究》、《傳統文化與現代化》雜志。前二者,比較從廣泛意義上總結我們傳統,後二者則立足於傳統文化的弘揚上,同時也有一些叢書問世。雖然大家也有爭議,但大多是比較理性地就事論事,沒有明顯的一邊倒傾向,只有所謂「自由主義」、「新左派」例外。由於致力於具體問題的討論,「全盤西化」、「中體西用」、「綜合創新」等幾種意見的正面沖突不是太多。許多人正是在學科壁壘、範式差異中重建各種意見的基礎,回應生活習俗、社會文化的變化。
以倡言「國學」為例。1992年,張岱年先生在《國學叢書序》中說:「國學是本國學術之意,這是我們所用的名詞,外國學者研究中國學術,就不能稱之為國學了。西方稱研究中國的學問為Sinology,一般譯為漢學,現在亦譯為中國學。在某些西方人的心目中,所謂Sinology不過是對於中國歷史陳跡的研究,把中國學術看作歷史博物館中的陳列品。事實上,中國學術源遠流長,其中一部分固然已經過時了,但是仍有一部分具有充沛的生命力。中國學術是人類的精神財富的一個重要方面,其中具有歷久常新的精湛內容。」此言明確將國學與漢學區分開來,成為後來知識界分化的潛在因素。同樣是1992年,袁行霈先生在「《國學研究》第二卷出版座談會」上又標明「開放的國學與開放的《國學研究》」的立場。很顯然,這里的國學不排斥漢學,有一定的兼容性。
值得注意的是,季羨林先生在弘揚傳統文化的基礎上反復表達西方文明衰落、東方文明(特別是中國文明)興盛之意,包括他在《東方》雜志中所強調的「天人合一方能拯救人類」。這種主張在世紀之交掀起了大波瀾,新一輪的「傳統文化熱」如日中天,「文化輸出」論也緊隨其後。
傳統文化熱有進一步升溫之勢
近年來,傳統文化熱有進一步升溫之勢,原先的傳統文化倡導者、批評者也已分化。在官方層面,有人將其與弘揚民族精神、強調中國特色聯系在一起,甚至帶有濃厚的民族主義特色、意識形態特點。各級政府支持的中華民族先祖祭祀活動,有關政府組織發起的優秀道德文化重建,教育界加強傳統文化教育的呼聲,等等。同時,在政府政策的引導鼓舞、經濟條件的大大改善、社會生活日趨多元化的情況下,民間也掀起新一波的「傳統文化熱」。
與過去不同,這一波熱潮中有媒體的參與、商業的介入,人文精神與社會行為兼具,正好體現其復雜性。當然也有反對者,或以五四新文化為基準,或以全球化為指標,闡述自己的見解,甚至試圖力挽狂瀾。
「傳統熱」:拓展傳統文化的外延,將物質的和非物質的、漢族的和少數民族的文化納入進來,使傳統文化的內涵更為精深,是值得稱道的。然而,這樣做不免忽視了對文化核心價值的挖掘和創造性轉換。
如果說,過去立足點在中西文化差異上看待傳統文化的現代化,那麼如今的社會各界力求在融入全球化與保持民族性的平衡中尋找傳統文化的新位置,普通大眾也感受到了重塑民族形象的要求。
2004年,一些學者發表所謂《甲申文化宣言》,將傳統文化擴展,以中華文化的名義出現,主張文明的多樣性,也強調傳統文化的益處。他們提出:「華夏56個民族共同創造的中華文化,至今仍是全體中國人和海外華人的精神家園、情感紐帶和身份認同。」對於文化的推廣也有明確的表述,即:「捍衛世界文明的多樣性,理解和尊重異質文明;保護各國、各民族的文化傳統;實現公平的多種文化形態的表達與傳播;推行公民教育,特別是未成年人的文化、道德教育,以及激勵國家、民族和地區間的文化交流。」當然,此宣言一出,有反對也有贊同。一些贊同者試圖將其拉回到建設主流文化中來,反對者則視其為維護政權的文化策略。
平心而論,拓展傳統文化的外延,將物質的和非物質的、漢族的和少數民族的文化納入進來,使傳統文化的內涵更為精深,是值得稱道的。然而,不免忽視了對文化核心價值的挖掘和創造性轉換。強調傳統文化的傳播及與其他文化的交流,避開了中西文化的對立,提煉出傳統文化中有普世價值的東西,也是值得稱道的。然而,這種傳播和交流難以具體化,或者在具體化中會遇到許多繞不開的問題。
「國學熱」:本身沒什麼不對,關鍵是社會各界人士應該有不同的角色。學者應該提供更多的材料,提出更多有價值的觀點,而不是唯「國學」獨尊。媒體、大眾以及社會團體似乎也有調整的空間。
從90年代起,「國學熱」便一直延續。我們知道,要解決一國的問題,「因地制宜」是關鍵。傳統文化要轉型,也必須充分研究、挖掘和利用中國古代的思想文化。「國學熱」也就成了勢之必然。
然而,新世紀的「國學熱」跟過去有很大的不同。第一,國學的傳播逐漸走向體制內。有些大學在過去國學研究的基礎上,試圖推進「國學」成為學科、成為學位;也有些大學創辦應用型的國學培訓班,將民間興趣納入到高等學校社會教育的一部分。甚至,一些中小學也開始採取多種方式加強國學教育。第二,國學的傳播逐漸走向媒體化。在圖書出版的基礎上,電視媒體和網路媒體大規模地介入到國學研究和推廣上。一些相關的電視節目,如央視《百家講壇》非常火熱,可與流行文化相媲美,中國古代史、古代典籍一時間成為時尚,也造就了所謂明星。第三,學術界內部對國學的認識也有分化。以往的國學熱,實際只是傳統熱的升華。如今的國學熱有更多的本位立場,很多學者極力鼓吹這種立場,也有部分學者則稍顯超脫,並漸漸從「國學」疏離出來。
有人將國學視為「國將不國之學」,此種總結雖然對當前「國學熱」有警示作用,但其依據還是有點似是而非。從近代史來講,「國學」的提法本身確是對西方的回應,然而學術回應畢竟不能等同於政治。同時也要歷史地看待這種回應,因為這個概念已經成為傳統文化的符號,不必拘泥於文字。其實,「國學熱」本身沒什麼不對,關鍵是社會各界人士應該有不同的角色。學者應該提供更多的材料,提出更多有價值的觀點,而不是唯「國學」獨尊。媒體、大眾以及社會團體似乎也有調整的空間。
「儒學熱」:有人有意無意地將「國學」窄化為「儒學」,標舉「儒學」就是傳統文化的核心價值。然而,各家理解的「儒學」又不盡相同,於是出現了各佔山頭、自立門派的情況。
討論傳統文化,必然要涉及儒學。但是,隨著討論的深入,有人有意無意地將「國學」窄化為「儒學」,標舉「儒學」就是傳統文化的核心價值。然而,各家理解的「儒學」又不盡相同,於是出現了各站山頭、自立門派的情況。一些機構像國際儒學聯合會、孔子基金會漸次成立,與儒學有關的刊物、叢書也紛紛出版,於是乎儒學也熱了起來。本世紀以來,一些學者倡導編《儒藏》,像北大、人大、川大等高校各有自己的《儒藏》編纂,試圖樹立儒家在儒釋道三家中的主導地位。這些都是所謂儒學復興之中的表現。
由於各家理解的差異,「儒學熱」中又有好幾個群體。最先是宋明理學式儒學,很多學者參與其中。這一群體從80年代漸起,90年代成為當時儒學熱的主流。他們自許繼承現代新儒家,用西方哲學和比較文化來接續所謂「道統」。然後是綜合型儒學,即所謂廣義的儒家。李澤厚先生曾對「儒學」有一個寬泛的定義,如此一來所有儒學的同情者均可納入其中。但是這個群體比較鬆散,實際上並不成派系。較晚出現的是政治型儒學,多是一些熱衷政治的人。這一群體,是隨著儒教之爭而來的,2005年就開過一個「儒教學術研討會」。他們試圖建立自己的政治理論,有人強調要重建儒教,也有人提出儒家社會主義。這一群體與「尊孔讀經熱」的興起息息相關。
「尊孔讀經熱」:「尊孔讀經」本來就是傳統文化向現代化轉型中必定會反復出現的情況。其本意可能是追求傳統文化的核心價值,但其結果只會帶來狹隘和排他性,蒙昧主義的盛行反而不利於弘揚傳統文化。
伴隨「儒學熱」而來的,便是尊孔、讀經。如果說「儒學熱」的學理色彩較濃的話,尊孔熱則有信仰的指向,至於讀經問題則較復雜。
「尊孔讀經熱」的內在因素是,很多人以回到原典為起點,歸於孔子素王上。此外,90年代一些大學成立孔子研究院,近幾年政府又以「孔子」之名建立了不少孔子學院。在部分學者和社會人士過度推崇儒學、儒教下,有人把中國文化的復興等同於尊孔讀經。
「讀經」與否,本來是民國時期爭論的一個重要問題,最近一段時期又浮出水面。有學者和團體發起「古代經典誦讀工程」,然而讀哪些經典便成了爭議強的問題。一些學者主要偏重儒家的「四書五經」,與民國所謂「讀經」很相似。另外一些學者認為應該擴大「讀經」的范圍,有主張包括古詩文經典,有主張涵蓋重要的子書,甚至主張涉及釋道之書。當然,也有不少人強烈反對各種類型的「讀經」活動。
應該說,「尊孔讀經」本來就是傳統文化向現代化轉型中必定會反復出現的情況。其本意可能是追求傳統文化的核心價值,但其結果只會帶來狹隘和排他性,蒙昧主義的盛行反而不利於弘揚傳統文化。
總的來說,這四次「熱」自有其原因:一是中國特色建設之需要。政府欲加強中國特色,必定求助於傳統文化,有關其研究、推廣、普及便得到支持。二是經濟發展必然要求重塑民族形象。既然要民族形象,當然離不開傳統文化,無論政府、學界、機構、個人都有此要求。三是個人生活的多樣化亦需要信仰、精神的支撐。而這種歷史序列又是如何形成的呢?我認為,與追求傳統文化的核心價值有關。研究傳統,必然會有所總結甚至面向社會、未來。在熱潮前面,我們需要立多於破的意見,這樣才對傳統文化的現代化有更大的助益。
傳統文化的未來與現代社會
以什麼樣的態度對待傳統文化,這比開掘傳統文化的核心價值,將傳統文化進行創造性轉換本身還重要。特別是經歷了改革開放30年之種種情況,我們應該回歸到理解,回歸到同情,回歸到多樣化,保持一種健康、積極的心態。如此,傳統文化與現代化之間的溝痕才能不斷彌合,源於自身的創新始能出現。
明年是「五四運動」九十周年紀念,有必要總結在處理傳統文化與現代化之關系方面的歷史經驗。應當結束啟蒙與救國、激進與保守、國粹與西化的二元對立思維,在重新梳理近百年歷史的基礎上看待我們的現在和未來。
從某種程度上說,以什麼樣的態度對待傳統文化比開掘傳統文化的核心價值、將傳統文化進行創造性轉換本身還重要。特別是經歷了改革開放30年之種種情況,我認為應該回歸到理解,回歸到同情,回歸到多樣化,保持一種健康、積極的心態。如此,傳統文化與現代化之間的溝痕才能不斷彌合,源於自身的創新始能出現。
首先,對於傳統文化既要有足夠的理解,也要有適當的同情。我們的傳統文化有連續性,許多東西仍在現實生活中若隱若現,並沒有完全消失。「理解傳統」是為了立足現在、繼續前行。「同情傳統」是為了發現傳統的現代價值,沒有同情便不會有人文情懷,便不會有責任感。
其次,對於現代中國社會的兩面性也要有充分的認識。最近有人試圖在古今、中外之爭中提出所謂「新文化」的傳統,我認為這種傳統就是古今中外交融的結果,並不具備獨立性。細細查檢,其淵源仍在傳統和西方文化。現代社會中有西方式和中國傳統的生活方式,比如,中國家庭倫理既有傳統性也有現代性。我們不能把傳統文化與現代社會相對立,傳統中的無形有形東西或多或少地存在於現代化中的現代生活中。
最後,對於西方文化要有準確的了解,也要有開放的立場。了解各民族的東西,有助於我們審視自己的傳統與社會。西方有其核心價值,也有其次生價值,我們要有開放的立場,既不惟其馬首是瞻,也不談虎色變,以斥西方文化為能事,就是用左手打右手。
此外,關於「復古」和「保守」二詞,也不可責名不責實。我認為,以復古為創新本來是中國傳統文化發展的基本動力,用現代語言來講就是求合法性。復古有很多種,以創新、發展現代社會為目的的復古,未必不是一種嘗試。傳統文化需要我們去弘揚,這種弘揚不是狂熱的吹捧,也不是超冷靜的貶抑。從拿來主義立場來說,傳統文化亦是選擇拿來的對象之一;從保守主義的立場來說,客觀評價並適度弘揚我們的傳統更能獲取理解和同情。
我們畢竟生活在現代社會,現代的平台註定我們要有平衡的態度。協調發展的現代社會,需要傳統文化,更需要弘揚傳統文化的好態度、好做法。
作者介紹:吳國武,北京大學中文系。
---------------
對待中國傳統文化的態度和方法

說對待中國傳統文化的態度和方法,我既不是什麼資深學者,也更不是什麼研究中國傳統文化的專家,我僅就作為一名求學者的淺薄認識來談談我自己的理解和看法。我希望在我論述完之後大家能清楚的明白什麼是中國傳統文化,我們應該用什麼態度以及為什麼要用這種態度來對待中國中國傳統文化。
中國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為了生存和發展的需要,根據歷史所能提供的條件,創建、改造、傳承下來的精神成果的總和。五千年泱泱大國孕育出的傳統文化,維系了中華民族的生存、繁衍和發展,是國家統一、人民團結的精神紐帶。
中國傳統文化具有實踐性和辯證性、過程性和漸進性、民族性和融合性、統一性和差異性、規范性和操作性、道德中心化傾向和封閉保守性等特徵,這些特徵是精華與糟粕、積極與消極的統一。中國傳統文化在具體特點上則表現為:生命強盛不衰;追求穩定實際;重視整體協同;重於道輕於器;追求和諧,崇尚和美;見利思義,推己及人;兼容並蓄,有容乃大。
中國傳統文化中存在著大量的精華,它們包括對生生不息的渴望,對生存樂趣的演繹,對社會的責任,對自然的親和,對友誼的追求,對親情的眷戀,對道義的持守,對民族的融合,對心靈的升華,對未知世界的求解,對信息文化手段的運用,對智慧和知識的尊重等等。也存在著許多糟粕或不合時宜的成分,比較突出的糟粕,可以說是奴性文化,它表現為在上級面前,下級往往沒有了尊嚴;在老師面前,學生往往沒有了自己的見解;在父母面前,子女往往沒有了發言權。正因為如此,它對於現代社會的作用和價值是雙重的,既具積極效應,也有消極影響。對待傳統文化的正確態度要從這一特點出發。
對於中國傳統文化,應全面准確地理解和理性地看待,應以科學的態度和方法去對待,做到「古為今用,批判繼承」、「去其糟粕,取其精華」。
對那些在長期歷史實踐中形成的優秀價值原則,可以轉化為時代精神來繼承。譬如忠孝,榮辱、禮義廉恥以及以人為本、和而不同、協和萬邦、小康社會,實事求是等,這些思想觀念經過現代的創新性轉化,已經成為我們制定國家大政方針的重要思想資源。又如《周易大傳》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剛健有為精神,《論語》中所提倡的捨生取義、見利思義、見危授命、「三軍可奪帥,匹夫不可奪志」的品質,以及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的歷史使命感,《孟子》中提出的「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獨立人格以及「樂以天下,憂以天下」的憂患意識,《春秋公羊傳》中強調的天下統一的思想等,都是很容易轉化為新時代的新思想的,尤其是強調統一的思想傳統,更具有現實意義。
對有些內容可抽取其封建性的思想內核,提取其有用的精神因素,使之成為今天新文化建設有用的思想要素。如「民本」思想,從西周初年的「敬天保民」到孟子的「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再到荀子的「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民本思想構成了中國古代政治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當然古代「民本」的真正內涵,不是也不可能是人民的利益,今天我們剔除其封建內核,則可以從人民當家作主的角度來轉化古代的民本思想,將其發展為人民的利益高於一切的社會主義觀念。又如儒家提出「修己安人」、「正心修身」等命題,在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今天仍具現實意義,我們仍需要提倡自身修養和為社會主義而獻身的精神。
對傳統文化中的糟粕和不合時宜的成分,必須否定和拋棄。如「三從四德」的女性觀,「天不變道也不變」的自然觀,「別尊卑,明貴賤」的封建等級觀等。
總之,中國傳統文化中有精華,也有糟粕,不可全盤否定,也不能全盤肯定。要帶著分析的眼光對傳統文化加以鑒別,在此基礎上進行揚棄,做到去粗取精、去偽存真。
有些人一直認為我們中國人太狹隘,總是死盯著自己的文化不放,沒有真正的民主,他認為只有世界的才是民族的。我堅決不同意他的觀點,每個國家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決不能因為要與世界文化交流而丟棄自己的文化。一個民族文化必須要有自己的特色才能立於世界之林,只有具有民族特色的才是真正屬於世界的,只與不同民族和國家的文化進行交流和碰撞才可能產生思想的火花。如果一個民族連自己的傳統文化都被別國別族的文化所浸染和滲透,甚至是喪失了自己的獨立性它又拿什麼站立於世界?也因為各個民族文化不一樣,這個世界才如此豐富多彩。因此,當我們在與其他國家民族進行文化交流時切不可忘記祖宗的文化。再一次申明,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我們必須保護中國人自己的文化,科學地批判和接受傳統文化,把傳統文化中的精華與經典繼承和發揚去。
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集體、一個人,都不可缺乏信念,不可缺乏精神支柱。尤其是在價值多元化的今天,真善美似乎都沒有一個統一的標准。人活著的價值和意義也被很多人忽略了的今天,重新認識中國傳統文化,用科學的態度對待中國傳統文化真
的是越來越重要了。一切走極端的態度都無法全面地認識我們的傳統文化。過冷過熱都不行,我們必須靜下心來思考尋找一條真正適合我們傳統文化前進的路。這條路僅靠幾個人在那裡呼籲和吶喊是無濟於事的,必須有一大批人來思考和探索。
尤其是在這個浮躁的時代里,在這個人被物質和金錢異化的時代里,在這個價值觀被淡化的時代里,社會風氣和道德時好時壞,重尋傳統文化的經典,重建一個時代和國人的精神支柱越來越緊迫了。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認識是打破以往的一切觀點重建,還是在原有認識的基礎上加以批判地繼承和發展?我想這個問題的答案絕對不是唯一的,關鍵是到底哪一條更適合我們。

㈨ 經典文化需要尊重的800字作文

前幾年,有一部名叫《刮痧》的電影引起了國際間的熱議。電影講述的是一對居住在美國的中國夫婦,因兒子不舒服給他刮痧,後來孩子背後的淤痕被人發現後,引起了軒然大波,美國人認為這對夫婦虐待孩子,並剝奪了他們的監護權,將孩子送到專門機構。而這對中國夫婦則認為這是中醫中的一種治病方法,由此引發了一系列的事件。

這部電影充分體現了中外文化間的差異,也呼籲人們用寬廣的胸襟包容差異,尊重文化多樣性。

我們每個中國人都知道,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但在這個擁有六十多億人口的地球上,文化之間必會存在很大的差異,我們的文化在其他民族人的眼裡,可能並非是最好的,相反,他們的文化才是最好的,這就要求我們在當今這個中外交流頻繁,全球化趨勢增強的社會中,學會包容與理解,尊重文化的多樣性。

周恩來曾在一次亞非國家會議上提出「求同存異」的方針,成為了處理國際關系,對待國與國之間差異的重要方法,偉人尚且如此,何況我們呢?

隨著中國的不斷發展,許多外國人選擇來中國留學,工作,他們中不乏一些黑種人,他們的行為習慣,言談舉止和我們存在很大的差異,於是一些中國學生經常嘲笑他們的外表,穿著甚至公然做出不尊重,歧視他們的行為來,而他們則可能因為語言不通不理解那些嘲笑,或者理解了,也寬容看待,一笑了之。這一切都彰顯了我們民族胸懷的狹小。我們不妨換位思考,如果我們中國留學生在外國如此遭遇,心情會是怎樣?因此,有一顆包容理解的心很重要。

出現這種現象,究其原因有一下幾方面:一方面,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劣根性,中國古代,多稱外國人為「蠻夷」等這類帶有明顯歧視意味的名稱,另一方面則是現代教育的缺失,沒有從小灌輸孩子平等,尊重的思想。

我們以一種包容的心態對待文化間的差異,尊重文化多樣性,促進世界文明更加燦爛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