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經典古典 » 如何認識經典社會學三大傳統
擴展閱讀
匡威經典款怎麼區別真假 2025-01-07 06:13:37
夢想飛揚的歌詞有哪些 2025-01-07 06:09:15
梳什麼頭發顯臉小兒童 2025-01-07 06:08:30

如何認識經典社會學三大傳統

發布時間: 2022-04-16 02:35:19

A. 經典社會學的三大理論傳統是什麼,怎樣論述。幫忙解答一下謝謝了

符號互動論,一種主張從人們互動著的個體的日常自然環境去研究人類群體生活的和理論派別,又稱象徵相互作用論或符號互動主義。符號互動論作為一種關注個體行為的社會理論產生於20世紀30年代。它強調人類主體性的理論前提、關注個體間互動行為的經驗研究取向。是在美國實用主義哲學家W.詹姆斯和的著作中提出的。
社會沖突論,社會沖突理論以科塞、達倫多夫為代表,重點研究社會沖突的起因、形式、制約因素及影響,是對結構功能主義理論的反思和對立物提出的。結構功能主義強調的是社會的穩定和整和,代表社會學的保守派,社會沖突論是強調社會沖突對於社會鞏固和發展積極作用,代表社會學激進派。理論在20世紀60年代後期流行於美國和西歐國家,在西方社會學界引起巨大反響,滲透到社會學各分支學科的經驗研究中去,在政治社會學、組織社會學、種族關系、社會分層、集體行為、婚姻家庭等領域出現了大量以沖突概念為框架的論著,在當代社會學發展中有重大的影響。
社會功能論,20世紀20年代出現的一種人類學方法論主張。它認為認識事物的實質、本質或第一原因是不可能的,只能認識事物的現象和屬性;主張排除實體概念,在相互依存構成整體的諸因素和諸事物的聯系中把握對象,而對事物的現象和屬性的認識在於了解其功能。結構-功能主義認為社會是具有一定結構或組織化手段的系統,社會的各組成部分以有序的方式相互關聯,並對社會整體發揮著必要的功能。整體是以平衡的狀態存在著,任何部分的變化都會趨於新的平衡。在理論上不重視行動個體,而是強調社會制度,大多數社會和文化現象都可以被認為是具有功能的,因為它們為維持整個社會結構做出了貢獻。

B. 誰開創了經典社會學中的另一個重要傳統

韋伯的理解社會學。
韋伯開創了經典社會學理論中另一個重要傳統-理解社會學。他主張社會的基本分析單位是人的社會行動,通過「理解」人的行動動機中所包含著的「主觀意義」去認識社會現象。韋伯關心的一個核心問題是理性化問題。他認為,西歐資本主義的產生以表現在歐洲宗教改革後的新教倫理中的「資本主義精神」為支撐,這種精神是西歐理性主義發展的結果。

C. 當今社會學什麼最有價值

作為一門學科的社會學誕生於19世紀初葉的歐洲(註:社會學史家一般認為,法國哲學家、社會學家奧古斯特·孔德於1838年出版的《實證哲學教程》中首次提出「社會學」一詞,標志著社會學這門學科的誕生。)。對於社會學的產生,啟蒙運動確立了最基本的智識資源,法國大革命提供了最主要的政治動因,而工業革命則奠定了最深厚的社會基礎。 自從在一個大變革時代問世起,社會學就在參與現代社會的反思性建構的過程中逐步發展起來,因此,「社會秩序如何成為可能」是社會學從誕生之日就被致思的一個根本性問題。當孔德將其視為處於最高學科地位的社會學劃分為社會靜力學和社會動力學兩大部分時,這種劃分其實不只是表達了純學理上的意義,它似乎也蘊含了這位社會學創始人對該學科所賦予的使命——關注社會的構成機制與發展動力。 盡管在一個半世紀以來的學科史中,社會學家們對社會學下過許多不盡相同的甚至相去甚遠的定義,不少社會學家曾從各自的角度闡過對社會學所具有的功能,但是,作為總體而言的社會學,它的核心內容一直包括兩個重要方面:一是探討社會的結構及其整合問題,二是探討社會的變遷及其動力問題。 中國社會學是開放時代、變革時代、發展時代的產物。1840年以後,國門被打開,力圖富民強國的中國知識分子在向西方學習的過程中,將社會學引入了中國(註:社會學傳入中國的時間在20世紀初葉,其中,章太炎於1902年翻譯了日本岸本能武太的《社會學》,嚴復於1903年將斯賓塞的《社會學研究》譯作《群學肄言》,等等,這些事件通常被視為社會學從西方傳入中國的標志。);20世紀70年代末,改革開放國策迎來了一個新時代,中國社會學家在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進程中重建社會學。21世紀的今天,是一個全球化的時代,是一個更加開放並且需要人們以更加開放的心態來直面世界的時代,是一個更富變化因此需要人們在變化中應對一切的時代。在這種情況下,社會學應該實現一種不可替代的社會功能,社會學家必須承擔一種義不容辭的時代使命。 一、回應當今時代世界發展提出的挑戰 中國社會學的發展無疑是以中國社會的發展為其根基的,而中國社會的發展則又必然不能脫離國際大環境的影響。 20世紀上半葉,我們經歷了戰爭與革命的時代。人類飽受了兩次世界大戰之苦,20世紀下半葉,世界又經歷了1945-1989年長達46年的東西方冷戰。進入21世紀的今天,國際形勢盡管還會發生一些新的變化,但其總的特徵將表現為全球化和多極化之勢,和平與發展構成時代的主題,機遇仍然大於挑戰。 這種國際大背景將會強烈而深刻地影響著中國社會發展,它所提出的一切挑戰,需要中國社會學家從理論上加以充分關注,在實際中給予有效應對。 1.在解答時代前沿問題的努力中發展馬克思主義社會學 馬克思主義社會學不僅是時代精神的高度體現,也是人類思想文化遺產的高度總結。它既對人類社會的歷史進程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也對社會學的發展產生了重大的作用。馬克思是世界上公認的具有奠基地位的社會學三大經典作家之一(註:社會學史家一般將卡爾·馬克思、馬克斯·韋伯和埃米爾·迪爾凱姆稱作對現代社會學的確立具有奠基地位的三大經典作家。他們的思想分別導致了社會學的三大傳統:馬克思主義社會學傳統,理解社會學傳統,實證社會學傳統。)。馬克思的思想直接孕育了馬克思主義社會學傳統,不僅如此,他的不少思想還被一些西方社會學家直接或間接地繼承與發展,例如沖突理論、社會批判理論等學派,以及當代社會學家中大師級人物如哈貝馬斯、吉登斯、布迪厄等,都較有代表性地從一定方面吸取了馬克思的思想,或從某種角度對馬克思提出的問題進行了思考。尤其是在西方發達國家面遇現代化困境的時候,馬克思曾提出的關於人的本質、人的異化和人的解放等問題再度凸顯,而基於新的社會歷史條件從理論上和實踐上重新探討這些問題,已經成為許多社會學家的思想焦點。我們時代的一個重要特徵是,問題的出現似乎優先於答案的提出。所以,針對現時代人類社會發展中所面臨的最前沿問題作出理論上的解答,尤其是如何解決當今時代人的全面發展這一社會發展的根本性問題,無疑已成為馬克思主義社會學的一項歷史使命,同時也是馬克思主義社會學獲得新發展的一個生長點。 補充: 2.密切關注新知識、新技術對社會發展所產生的嶄新作用 當今的「信息社會」、「知識社會」、「傳媒社會」等概念,實質上都表達了這樣一種思想:21世紀將是人類社會依靠知識創新和技術創新得以持續發展的時代。社會學家必須密切關注這種新的社會發展動力及其引起的新變化:一方面,要把握新知識和新技術的迅速發展對社會結構、價值觀念、生活方式所產生的深刻影響,對它們在未來時期可能呈現的變化趨勢作出一定程度的預測。例如英特網的出現與發展已經而且還將進一步給人類接觸信息、溝通交往、提高效率等諸多社會生活的方面帶來全新的面貌。另一方面,必須進一步認識新知識和新技術對於促進社會良性發展所可能發揮的嶄新作用。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已經成為許多學科或領域的專家們熱烈探討的重要議題。可以肯定的是,通過把新知識和新技術科學地運用於節制生育和消費,合理地運用於改善人類的生存環境和生活質量,有效地運用於保護自然界生物的多樣性和自然生態系統的完整性,從而保證地球上有限資源的合理利用、可再生循環和可替代性研究,無疑將會有助於改善生產與消費、社會與自然之間的關系,從而促進社會的可持續性發展。

D. 西方社會學創立於形成時期的主要代表和學術觀點

西方社會學史上的幾個標志性時代

一、創始初期的社會學: 原創體系大師輩出的時代
社會學的產生, 是特定時代精神的一種表現形式, 是特定社會意識的一種反思結果。作為一門學科的社會學誕生於西方,具體而言, 是19 世紀初期的歐洲。對於社會學的產生, 啟蒙運動確立了基本的思想源泉和知識動力, 法國大革命成為主要的政治動因, 而工業革命則提供了深厚的社會基礎。
社會學誕生於一個激劇變遷的時代,從問世的那天起, ①它就是在參與現代社會的設計與建構的過程中逐步成長起來的,因此, 社會秩序如何成為可能, 是社會學從其開始就思考的一個根本性問題。作為社會學創始人的孔德(A. Comte) 把他心目中具有最高學科地位的社會學劃分為社
會靜力學和社會動力學兩大部分, 這種劃分其實不僅只是表達了純學理上的意義,而且似乎也蘊含了作為社會學創始人對這門學科所賦予的使命: 將社會穩定與社會發展作為關注的核心。
這一時代產生了一大批(也是第一批)著名的社會學大師及其經典的社會學理論:孔德的社會發展三階段理論, 馬克思( K.Marx) 的資本主義理論, 韋伯(M. Weber)的合理化理論, 迪爾凱姆( E. Durkheim)的社會團結理論, 斯賓塞(H. Spencer) 的社會類型理論, 托克維爾(A. Tocqueville)
的民主社會理論, 帕累托(V. Pareto) 的精英循環理論, 滕尼斯( F. Tǒnnies) 的社區與社會理論, 齊美爾( G. Simmel) 的形式社會學說① 等等。他們富於原創性和體系性的學說具有三個較鮮明的特徵: 一是宏觀取向, 重點考察社會結構的廣泛領域與面貌, 而非細小的社會現象與過程。二是變遷關懷, 關注人類社會在歷時維度上的演替軌跡與發展規律。從實質內容上看,這一時代社會學大師們集中關注的主題就是現代性的發生學。三是問題意識, 他們均不同程度地預見到了現代性進程中所可能隱含的各種陰暗面相, 然而, 從總體上看, 他們所充滿的樂觀精神使他們相信現代時期開創的機會面相將會超過它的消極特徵。
這個時代的社會學大師們所提出的學說, 在很大程度上處於社會理論② 層次,這一情形無疑與兩個因素有關: 一是, 他們處在人類知識發展從總體性哲學向具體化學科的演變階段; 二是, 他們對現代性這個宏偉目標的構想需要涉及極其廣泛的知識層面。
由於原創型、體系型社會學大師的輩出, 尤其是這個時代所存在的「價值領域的諸神斗爭」, 因此, 導致了社會學自誕生之日起一直就是一門存在著多重範式的學科。
值得特別提及的是, 作為社會學發源地的歐洲, 產生出了後來一直影響著整個社會學發展進程的三大經典性作家———馬克思、迪爾凱姆、韋伯, 從而形成了社會學的三大傳統: 馬克思的唯物史觀社會學、迪爾凱姆的實證主義社會學和韋伯的理解社會學。與此相關, 社會學中形成了三種
基本的方法論: 唯物史觀方法論、實證主義方法論和反實證主義方法論。
總之, 這個時代的確為後來的社會學發展創下了雄厚的基業, 為後繼者們不斷地開發、加工和創新提供了一種取之不盡的思想資源。
二、帕森斯範式主導的社會學: 第一次綜合的時代
就西方社會學發展在地理布局上的表現而言, 第一次世界大戰前是以學科發源地之歐洲的社會學傳統的發展為主導地位的。到兩次大戰之間, 社會學傳入美國,隨即在美國完成了社會學的本土化。此後,西方社會學發展的中心區域便由歐洲轉移到了美國。隨著芝加哥學派和制度學派的興起, 人際互動、鄰里關系、社區發展和越軌犯罪等等一時成為研究重點, 庫利(C. H. Cooley) 、米德(G. H. Mead) 、帕克(R. E. Park) 、凡勃倫(T. B. Veblen)等成為了代表人物。
在從經典社會學向當代社會學轉折的過程中, 帕森斯(T. Parsons) 是一位關鍵性人物。帕森斯的貢獻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方面, 他完成了對經典社會學理論的一次綜合和創新。在20 世紀30~50 年代, 他努力將相對隔離的歐洲經典社會學理論———主要包括韋伯、迪爾凱姆、帕累托、馬歇爾(A. Marshall) 等人的思想進行了系統分析, 對功利主義、歷史主義和實證主義方法論進行了重審, 在綜合的基礎上,提出了具有社會學意義的社會行動理論(以取代心理學主義的行為理論) 。他致力於回答現代社會秩序何以形成這一問題。在社會系統理論中, 他強調共享價值的一致是社會秩序形成的基本因素。將社會系統視為以制度化價值體系為標志, 認為其核心是規范化的角色關系。在帕森斯看來,社會系統又是更加一般的行動系統的一個組成部分, 後者包括四個基本亞系統: 有
機行為系統、人格系統、社會系統和文化系統。這些亞系統分別滿足他提出的著名的AGIL 四個功能必要條件。他認為任何系統必須執行適應、目標達成、整合、模式維持的功能。AGIL 模式可用來分析小至兩人之間、大至兩個社會之間的相互作用。在帕森斯看來, 社會系統受文化模式和人
格系統的滲透, 他在致力於說明所有行動系統的性質時, 提出了一套度量這些系統特徵的概念, 即「模式變數」, 表明了行動者在互動情境中必須明確地或隱含地採取的選擇。情感涉入與情感中立、自我取向與集體取向、普遍主義與特殊主義、先賦性與自致性、專一性與擴散性。盡管這些
模式變數的直接作用主要在於分析人際層面的互動, 以說明互動情境中行動者的主觀取向。但帕森斯認為, 它們還可用於分析社會結構層面和文化層面, 也就是說,每一種模式變數都能運用到人格(需求意向的選擇) 、社會系統(角色期待的選擇)和文化(價值取向的選擇) 三個層面的分析上。帕森斯系統性地提出了結構功能主義的宏大理論, ① 成為一種完整的社會學理論與方法。
帕森斯的理論核心就是關注社會的穩定、整合與均衡。在他的工作中, 人們似乎又可在某種程度上看到了孔德賦予社會學的使命。帕森斯不僅通過他的模式變數將現代性的量度具體化了, 而且他還以樂觀態度描繪了一種似乎具有普適性② 的現代性的理想模式。
由於帕森斯的強勁影響力, 結構功能主義很快成為了社會學的「正統共識」, 變為占據引領地位的理論和學派。結構功能主義進一步在西方社會學界得到普遍傳播,當時廣泛開展的社會結構、社會分層、社會變遷和現代化研究, 基本上都是按照結構功能分析模式進行的, 以至於「結構功
能分析」幾乎成了「社會學研究」的同義語。這是社會學開始具有一種主導範式的時代。
帕森斯另一方面的貢獻就是促進了社會學一些具體研究領域的定型。如果說經典社會學理論在很大程度上是社會理論的話, 那麼, 帕森斯的社會行動理論表現出了從社會理論向社會學理論轉變的特徵。不僅如此, 除了帕森斯本人的開拓性努力之外, 他在哈佛大學培養出的一批著名社
會學家, 也做出了非同尋常的貢獻, 墨頓(R. K. Merton) 、斯梅爾瑟(N. Smelser) 、戴維斯( K. Davis) 、莫爾(W. E. Moore)等等, 對現代社會的結構、變遷、分層、組織和家庭等諸多領域進行的探討, 不僅進一步豐富了結構功能主義理論流派, 而且促進了社會學學科一些專門研究領域的
逐漸成形。
三、後帕森斯社會學: 第一次分裂而多元並存的時代
帕森斯學說對於當代社會學發展的推動作用還從相反的方面表現出來, 即他的結構功能主義理論成了戰後西方社會學界論戰的靶子, 不同學派的許多社會學家都以帕森斯學說作為挑戰對象, 力圖在批判結構功能主義的過程中發展自己的理論體系。廣泛地說, 對於戰後西方社會學的
「危機」意識, 逐漸引發出了後帕森斯社會學的諸種流派。
古爾德納(A. W. Gouldner ) 1970 年出版的《西方社會學危機的來臨》, 與米爾斯(C. W. Mills) 1959 年出版的《社會學的想像力》共有的基本思想取向就在於,代表著社會學激進主義思潮, 他們都以敏銳的問題意識, 對傳統社會學奉為指導性方法論的實證主義展開了批判。在他們看
來, 西方社會學危機的最主要表現就在於:以實證主義為原則和方法指導下發展的社會學必然出現想像力的枯竭, 因為把一切研究對象都定量化的結果, 無疑將忽視對於作為社會行動主體的人的生命價值和主觀意義的理解及其闡釋。
從20 世紀60 年代起到70 年代下半期,在對「正統共識」的廣泛懷疑與攻擊中,
西方社會學的發展進程步入了一個後帕森斯時代, 更准確地說, 是反帕森斯時代, ①這是一個帕森斯結構功能主義強勢地位喪失, 並隨後呈現出理論流派或研究範式多元化的時代。
正是出於反對結構功能主義對均衡論的過分強調, 達倫多夫(R. Dahrendorf ) 、科(L.Coser) 創立了沖突理論, 達倫多夫注重的是權力和權威而不是資本分配在社會沖突中的作用, 而科塞以強調沖突的正功能為基礎試圖建立一種將沖突與整合進行統一的學說。
旨在重新恢復社會學中人的地位, 霍曼斯( G. Homans) 、布勞( P. Blau) 提出了社會交換理論。霍曼斯試圖用心理學原理來解釋人類的社會行為, 並用經濟學的交換范疇來分析一切人際互動。布勞則力求把交換理論從微觀個體層面的運用擴展到宏觀社會層面, 尤其是大規模的復雜組
織。
米德(G. H. Mead) 強調心智、符號及其意義對於人際互動的重要作用。在此基礎上, 布魯默(H. Blumer) 提出了「符號互動論」這一名稱, 並與庫恩(M.Kuhn) 進一步把它發展成為強調社會結構是互動中的人們的產物, 並將人視為自我生成的能動者的理論。戈夫曼( E. Goff2man) 則從擬劇的角度並基於理性人假設來闡發符號互動論。
由舒茨(A. Schutz) 創立的現象學社會學, 旨在探討日常生活世界的建構以及行動者主觀意義的形成。另外兩個代表人物伯格( P. Berger ) 和盧克曼( T. Luck2mann) 將微觀層次的現象學理論與宏觀層次的經典社會學理論進行了結合, 並努力運用於經驗研究層面。
加芬克爾(H. Garfinkel ) 基於現象學社會學、符號互動論和語言哲學, 所創立的常人方法學著力於反對以往社會學的概念、工具和統計技術等對社會現實真正本質的扭曲, 而旨在探索日常生活環境本身所產生的而非外在所強加給社會世界的意義, 從而把社會行動者視為社會世界的能
動創造者。
在這個後帕森斯社會學時代, 不僅結構功能主義理論一統天下的格局得到了改觀, 呈現出諸多理論流派的興起, 而且在方法論上反實證主義的傾向重新受到重視,進一步出現了多元化特徵。在社會學各種流派中, 現象學、語言學、符號學、文化學等學科方法得以並存發展。
四、新的綜合: 個性並存與相互借鑒的時代
進入20 世紀80 年代, 針對後帕森斯社會學時代諸種學派紛呈林立的局面, 社會學各主要理論傳統的代表人物都紛紛指出了現實的分裂局面對社會學發展的不良後果, 而一些權威性的社會學家在重返古典的基礎上力圖對當代的多元化理論進行綜合和創新。
吉登斯(A. Giddens) 所創立的結構化理論, 一方面批評忽視人的自主性、能動性, 將社會結構視為獨立於個人行動之外的功能主義理論, 另一方面也批評忽視社會結構對個人及其行動所起的制約作用,並將社會結構還原為個人行動的主觀社會學派。他的理論宗旨就在於要清除這兩種理論取向之間的二元性質, 而代之以「結構二重性」。
哈貝馬斯(J . Habermans) 提出的溝通行動理論指出, 自啟蒙運動以來, 人類的技術旨趣一直居於理解旨趣和解放旨趣之上, 相應地, 科學知識始終凌駕於解放知識和批判知識, 其結果是, 導致了以權力和金錢為主要操縱媒介的系統對於生活世界的侵蝕。他以建構行動理論來重塑合理性命題, 認為溝通行動比目的行動、規范調節行動和戲劇行動更具有合理性, 它不僅涉及客觀世界、社會世界和主觀世界,而且是依據三種有效斷言的言談活動進行的。具有真正合理性的溝通行動因此內含
著促進生活世界振興的解放潛力。
亞歷山大(J . Alexander) 面對結構功能主義所受到的各種各樣的批評, 決心發展「新功能主義」, 他認為帕森斯的分析模式為社會學理論的一種新綜合提供了惟一可行的基礎。一方面, 他在原來的功能主義內部進行了批判和繼承; 另一方面, 他注重向互動論、交換論、沖突論、現象學
社會學、常人方法學等吸取養分, 力求在功能主義中將它們整合起來, 建立起一種新的多維綜合性的一般理論。新功能主義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早先功能主義只見結構、不見能動的性質。
布爾迪厄( P. Bourdieu) 的實踐理論,力圖解決法國思想傳統中兩種傾向之間的矛盾: 一是薩特的存在主義, 過分強調人的主觀能動作用, 而忽視客觀現實的制約性; 二是列維- 施特勞斯的結構主義, 過分強調社會構造和觀念形態的影響, 而忽略人的實踐的能動性。這兩種傾向導致了社會結構與個人能動之間的對立。為了尋找主觀論與客觀論的結合點, 布爾迪厄從馬克思的實踐概念中受到啟迪, 並通過賦予場域、慣習等基本概念以獨特意涵, 從而發展出了自己的實踐理論, 使實踐成為
社會客觀條件與個人能動作用之間的中介。柯林斯(R. Collins) 提出的新沖突理論, 旨在反對結構功能主義僅注重均衡性,以及早期沖突理論在社會變遷動力上強調沖突, 但研究內容卻停留在宏觀層面的問題。以建構一種以沖突概念為核心的綜合性的社會學一般理論為目標, 柯林斯主張吸收其他理論傳統, 他將交換論、符號互動論、擬劇論甚至網路理論等微觀社會學的思想結合進沖突理論範式之中, 為原來宏觀性質的沖突理論構建了一個微觀理論的基礎, 實現了微觀層面與宏觀層面的結合。
值得提到的是, 與上述廣泛綜合性努力有所不同, 盧曼(N. Luhmann) 則進行著一種獨特范圍內的綜合性探索。他致力於發展的系統功能主義理論, 主要受系統論和控制論啟發, 並在一定程度吸取著胡塞爾現象學等理論資源。在他看來, 這種理論的第一要旨就是應該提供一種更完善和更復雜的對世界的理解。作為帕森斯的學生以及經典社會學大師的合格繼承者,盧曼致力於發展出一種社會學的宏大理論。盡管他的整個工作是以功能主義為基礎的,但是, 盧曼進行了創新, 他的許多工作可以看作是對於在不同狀態下和社會不同部分中的復雜性的一種分析。
總的看來, 在這個時代, 社會學重大發展的取得不是表現為具體研究領域的突破, 而是表現為綜合性的理論體系的建樹,它是以一些大師級人物的出現為特徵的。其間, 人們又多多少少地看到了社會學重回到社會理論層面的某種身姿。
五、後現代論爭: 全面反思與重建的時代
20 世紀80 年代以來, 西方社會學領域的一場重頭戲無疑就是後現代論爭, 即關於現代性與後現代性問題的大論戰。後現代的概念最早發端於文學藝術領域, 後來(就主要智識動力而言) 在一些哲學思想的影響下逐漸形成一種後現代主義思潮, 其中, 尼采( F. Nietzsche) 、海德格爾(M.Heidegger) 哲學以及後結構主義哲學起了最直接的促進作用。後現代主義崛起於20 世紀70 年代, 並在80 年代達到其頂峰, 它的影響從最初的文藝、哲學領域日益向人文社會科學的其他領域滲透, 社會學也不例外。
由於後現代主義的一個重要特徵就是力圖打破既存學科之間的界線而倡導一種新的超學科話語( supradisciplinary dis2course) , 並且開拓出了一些新的研究題域,因此, 人們很難再以傳統的學科分界標准來嚴格劃分或判斷後現代主義對社會學領域所帶來的影響范圍, 比如用原有的社會學學科基本框架來廓清後現代理論中哪些方面屬於社會學而非其他學科的內容, 或者哪些方面屬於其他學科而非社會學的內容。由此可能引發的一個後果是, 社會學的疆域似乎在擴大的同時又縮小了, 或者在縮小的同時又擴大了。也許這正體現了華勒斯坦等人所謂的「開放社會科學」的實質。
如果從社會哲學、社會理論和社會學理論三者之間的關系來說, 鑒於後現代主義長於哲學、文化層面的研究而疏於結構或制度層面的分析等特徵, 似乎可以這樣認為: 它對社會學研究的影響更多的是促進了一種較接近社會哲學的社會理論, 而非接近嚴格學科意義上的社會學理論。
後現代主義所帶來的社會學界的反應是不同的。就社會學中後現代論爭而言,實際上包括了以下四個方面人物的思想及其立場: 一是竭力主張後現代性的人, 如鮑德里亞(J . Braudrillard) 等; 二是徘徊於現代性與後現代性之間的人, 如鮑曼( Z.Bauman) ; 三是堅持反對後現代性的人, 如哈貝馬斯; 四是反對後現代性但卻歡迎後現代社會某些型構的人, 如吉登斯、貝克(U. Beck) 。
鮑曼是現代性的批判者和後現代性的預言家, 他認為, 當人們不再相信現代意識形態製造的宏大承諾之後並且經由重建現代性的轉折, 後現代性這一社會狀況就到來了, 它已經登上現代性的舞台並成為了主角。在後現代這個無根的陌生世界中,原有的權威和規則都已經失效, 為新問題提供答案的責任落在我們每一個人身上。鮑曼揭示了這樣一種困境: 人類如何才能實現現代性與後現代性的相互超越。
鮑德里亞的社會理論具有激進邁向後現代的特徵。在他看來, 社會學只能描繪社會性的擴展及其變化。它的存在取決於積極、確定的社會性假設。以後現代境況的出現為表徵的現代事物的失序、各種界限的崩潰以及整個社會的內爆, 導致了「社會性的終結」, 因而社會學也就成為多
余的了。
被譽為20 世紀最後一位理性主義者的哈貝馬斯, 面對後現代主義對現代性和現代思想的挑戰, 以大無畏的氣概與後現代主義的大將們展開了論戰, 以捍衛啟蒙和現代性。哈貝馬斯力挽狂瀾, 主張「現代性是一項未竟的事業」, 啟蒙理性之光尚有潛能亟待開發。現代性內在地具有一種取向於未來的本質特徵。在他看來, 現代性或韋伯所說的理性化, 雖然自啟蒙起即設定方案, 卻在實踐中一再出現偏差, 而其根本原因就在於未能按照科學、道德、藝術各自不同的範式去發展合理的理性化制度。所以, 解決現代性問題的出路不是徹底否定理性化, 而是應該重建新的理性方案。
吉登斯認為, 當今時代仍處在現代性的范疇之內, 不過, 卻是一種與理想型的現代性或者更確切地說早期現代性頗有差異的高度現代性(high - modernity) 或晚期現代性(late - modernity) 狀態。同時他指出, 由於現代性極端化帶來的諸種高風險後果已使關於「進步」的宏大敘事落空,解決現代性問題的途徑已非導致這些問題的規則與資源所能提供, 一些可能超越現代性限制的新社會型構正或多或少地以背離現代性原有基礎的方式萌生, 因此, 吉登斯把作為未來發展之一種可能圖景的後現代體系稱為具有濃厚現實主義成分的烏托邦。然而這種社會型構不是後現代性,而是現代性具有未來取向性質的一種表現。
在貝克看來, 第一次現代化持續到20世紀70 年代, 此後就進入了第二次現代化。由於第一次現代化進程中所形成的基礎都已喪失, 人們從此生活在一個全新的時代。他認為, 對此需要完全不同的概念來解釋現實, 即需要社會學轉換範式才能達成。貝克發展了反身性現代化( reflexive modern2 ization) 的理論。他認為簡單現代化或正統現代化意味著由工業社會形態對傳統社會形態首先進行抽離、接著進行重新嵌合,反身性現代化意味著由另一種現代性對工業社會形態首先進行抽離、接著進行重新嵌合。
不論是後現代性的反對者還是擁護者,應該說他們的思想在實際上都從不同的角度豐富了對於現代性和社會學的認識, 尤其是促進了現代性病理學的發展。而在社會學界越來越成為共識的是將所謂的後現代化看作現代化的一個特殊階段, 其中一個突出的事例是: 試圖超越現代性與後現代性的無休止論爭, 吉登斯、貝克和拉什(S. Lash) 致力於發展以區別於簡單現代化或傳統現代化的反身性現代化理論範式。後現代主義從正式登場之日起就引起了一陣20 世紀晚期世界思想領域里的巨大波瀾, 尤其是誘發了一場許多世界一流思想家捲入其中的大論戰。然而, 隨著時間的推移, 後現代主義的一些知識成分正在向許多學科領域滲透, 對這種癥候的細心解讀也許會讓人們覺得將後現代主義視為一種思想泡沫或者轉瞬即逝的話語旋風的看法未免過於輕率。人們固然可以不同意後現代主義的某些立場和觀點, 但卻不能忽視它的問題意識以及它表達問題意識的一些不乏創見的方法。更何況一些後現代主義代表人物的思想中也內含著建設性的向度, 如晚近時期興起的建構性後現代主義派別就鮮明地表現了這種性質。後現代理論的一個重要特徵是對高度現代性或晚期現代性中的問題作出了敏銳反應, 因此,後現代社會理論以及整個後現代理論的研究, 不論是對於社會學學科的發展, 還是對於現代化事業的進展, 都將是大有裨益的。
目光深邃的社會學家看到, 後現代論爭並非一種時尚, 它對社會學的影響正在或早或遲、或隱或顯地呈現出來, 主要表現在: 一是, 後現代理論對現代性的批判,引起了社會學家對於人類社會未來發展進程的一些維度進行重新思考和定向; 二是,後現代理論對社會學傳統的批判, 引起了社會學家重新審視和建構一些最基本的理論預設。這一切都可能使得後現代理論的一些概念和范疇被吸收到社會學主流體系當中。值得注意的是, 後現代論爭所提出的問題似乎使社會學理論又重返社會理論、甚至社會哲學。
西方社會學發展至今所經歷的幾個重大的標志性時代, 主要是知識形態及其特質變化的表徵, 當然, 這些變化及其表徵形式既是持續回應社會變遷的結果, 也是學科發展的邏輯結果。就其主題而言, 社會學誕生至今實質上就是在回答一個根本性的問題: 什麼是現代性? 如果略加細分,可以說, 整個學科演進歷程中體現著這樣三個重大主題: 一是, 對現代性及其發展方案的構想; 二是, 基於社會變遷結果對現代性的反思; 三是, 對社會學傳統的反思、批判與重建。在某種意義上可以說,現代性與社會學是一種「異面同體」之物,從一個方面看, 現代性是社會學的社會形態, 而從另一方面看, 社會學則是現代性的知識表徵。第一個時代的人屬於社會理論家; 到了第二、第三個時代出現了學科
意義上的社會學家; 到了第四、第五個時代, 又出現了重返社會理論的某種趨勢,產生了一批重要的社會理論家。尤其是晚近時期出現的後現代論爭提出了一些與第一個時代相似的問題, 即什麼是社會, 什麼是現代性以及什麼是社會學? 而要對這類問題作出可能的回答, 必須訴諸社會理論和社會哲學層面的探索。

E. 西方經典社會學理論哦也哪三種主要的研究傳統其理論分析視角有什麼不同

功能論,沖突論,符號互動論
功能論較為宏觀、系統,偏向穩定和均衡,符號互動論偏向微觀,沖突論相對處於中層,強調沖突和矛盾。

F. 社會學中關於社會有哪些理論視角

社會學中關於社會有六種理論視角:功能論、沖突論、過程論、符號互動論、批判論和結構化理論。

此處列舉五種:

1、結構功能主義

結構功能主義是指側重對社會系統的制度性結構進行功能分析的社會學理論。形成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主要代表為美國的帕森斯、默頓等。

由社會有機體論和早期功能主義發展而來,主張用功能分析方法認識和說明整個社會體系和社會制度之間的關系。認為社會生活之所以能維持下去,是因為社會找到了一種手段(結構)去滿足人類的需要(功能)。其最重要的理論是社會均衡論。

2、沖突理論

現代西方社會學理論之一,與結構功能主義相左。本世紀50年代後流行於西歐和美國,著重探討社會沖突的本質和根源,沖突的類型、預防及其在社會生活中的作用等。

沖突理論產生後,在西方社會學界引起了巨大反響,它很快滲透到社會學各分支學科的經驗研究中去,在政治社會學、組織社會學、種族關系、社會分層、集體行為、婚姻家庭等領域出現了大量以沖突概念為框架的論著,在當代社會學發展中有重大的影響。

3、符號互動論

又稱象徵互動論,是一種主張從人們互動著的個體的日常自然環境去研究人類群體生活的社會學和社會心理學理論,由美國社會學家米德(G. H. Mead)創立,並由他的學生布魯默於1937年正式提出。「符號」是指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象徵意義的事物。

符號互動論認為事物對個體社會行為的影響,往往不在於事物本身所包含的世俗化的內容與功用,而是在於事物本身相對於個體的象徵意義,而事物的象徵意義源於個體與他人的互動(這種互動包括言語、文化、制度等等),在個體應付他所遇到的事物時,總是會通過自己的解釋去運用和修改事物對他的意義。

4、批判論

它認為社會學理論知識的主要任務和作用就在於對現實社會的批判性檢視,其基本特徵就是不斷強調社會學理論批判的、革命的性質,強調理論和理論家在改造、變革現實社會中的重要作用,反對那種旨在維護、修補現存社會結構的單純解釋性的「科學」研究和把現代工業社會的既定現實當作合法的做法。

5、結構化理論

英國社會學家安東尼·吉登斯的結構化理論,是以批判的特點而著稱,他的結構化理論代中最初萌芽於20世紀70年後期,是在與功能主義的抗衡中誕生的。它的發展與完善經歷了很長的時間,1984年出版的《社會的結構》是該理論最成熟、最系統的著述。

G. 請問社會學三大理論流派是什麼,其各自的特點和區別又是什麼

20世紀60年代後在美國興起的一種反自然主義的社會學理論。代表人物是移居美國的奧地利哲學家和社會學家A.舒茨和倡導民俗學方法論的美國社會學家H.加芬克爾等人。在舒茨之前,德國社會學家A.菲爾坎特曾嘗試用現象學方法研究社會。但作為一種社會學理論,現象學社會學的學術思想來源是德國哲學家E.胡塞爾的先驗現象學、M.舍勒的知識社會學和M.韋伯的理解的社會學。
基本問題舒茨早年研讀現象學,他批判地接受了胡塞爾的意向性理論,嘗試著把生活世界、主體間性等概念引入社會科學,並把它與韋伯的「理解」概念相結合,主張社會學回到生活世界的基本事實上,開辟了當代社會學理論中的一個新方向。現象學社會學在理論上提出的基本問題,是怎樣使按照自然科學方式建立起來的「社會學」在整體上不致成為一樁錯誤的事業,以及怎樣選擇一種研究社會現象的方式使之更富成效。它力求選擇一種使自己植根於社會現象獨特性的基礎,強調這一獨特性要求使用有別於自然科學的方法。這種方法論使它關注社會現象的意義特徵,但不流於無法檢驗的直覺。正是在這一點上,現象學社會學把胡塞爾的先驗現象學與韋伯的理解的社會學聯系起來。
生活世界和主體間性在理論上,舒茨通過對生活世界、主體間性、行動、設計與角色、多重實在等概念的論述,描述了日常生活世界的結構及其基本形式。他的整個學術活動的主要部分用於研究每天運轉不息的日常世界的意義構成。在他看來,每個人都是這個日常生活事件構成的、不斷發展的世界的組成部分,人們在很大程度上認為世界的實質性存在是不言而喻的。人們的常識使他們預先設定的共同參與和分享的世界是存在的,進而設定人的所有行動在其中發生的日常世界是外在於人們的「彼在」。舒茨在對自我—他人自我、此在—彼在以及它們在空間視野—時間坐標的描述性分析後指出,所謂的日常世界或生活世界從一開始就是由多重實在構成的主體間性的世界;人們關於這個世界的日常知識從根本上就具有主體間性的特徵。這意味著,這種知識在對他人具有什麼意義的同時,也對我同樣具有什麼意義;既與他人的世界有關,也與我的世界有關;歸根結柢都植根於人為了生活而創造的解釋圖式之中。在這個意義上,日常知識恰恰是使主體間性成為可能的人們觀念中的類型化,而日常的生活世界中的一切,從本質上看都是主體間性的。從現象學社會學的觀點來看,由常識和日常生活構成的人類世界是最高的實在,這個世界的本質特徵在於它的一切都是主體間性的。
自然態度的懸置在方法上,現象學社會學對按自然科學理想建立的傳統社會學持批判態度,認為這種社會學歷來忽視人們日常生活賴以建立的基質構造,輕信自然觀點把社會現象視為自然事實而加以研究,其根本弊病在於它混淆了自然科學對象和社會科學對象之間的本質差異。從學理淵源上看,R.笛卡爾哲學曾對世界是實在的信念提出過懷疑,胡塞爾則進一步發展了這種懷疑論,他用「懸置」概念把對世界實在的信念放入括弧內存而不論,並以此作為克服自然觀點錯誤的手段。舒茨借用了現象學這一概念,提出「自然態度的懸置」方法,但他的用意與胡塞爾相反,並不是把對外部世界及其客體的信念存而不論,而是把對這個世界的懷疑「懸置」起來存而不論,以便社會科學研究者更接近於生活世界本初的、最高的實在,從而理解這個由多重實在組成的日常世界的意義結構。
理解舒茨認為,用自然科學方法研究的對象無論多麼復雜,都是存在於觀察者的世界中的客體,屬於第一級構造。而社會科學的對象是人及其活動,人不僅是研究者所觀察的客體,也是具有他自己在先解釋的世界的存在,他與研究者之間的關系是共處於社會實在中的同伴,每個人既是觀察者,又是被觀察的對象,屬於第二級構造。據此,舒茨把W.狄爾泰、韋伯闡述的「理解」看成社會學研究應使用的一種主要方式:把社會行動解釋為行動者賦予其行動的意義,即在行動者看來他的行動所具有的意義。但舒茨與韋伯把「理解」當作社會科學方法論的規范原則不同,把解釋主觀意義視為生活世界在觀念上的類型化,認為它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解釋他們自己的行動以及人際互動所實際運用的方式。「理解」有可能在運用觀察方法和研究方法之前就已把握了純粹的或絕對的事實。在這個意義上,包括對主觀意義的解釋在內的全部「理解」問題,涉及 3個既相互有別又彼此聯系的不同層次問題。①「理解」首先是一個哲學認識論問題。「理解」植根於胡塞爾的「生活世界」之中,它包含個人通過其具體存在所經歷的日常經驗的豐富整體性;它在認識中從純粹事實里排除了知覺、感覺因素,強調感性事實以純粹事實為基礎,並隨著後者的變化而變化。②「理解」是關於人類事件的日常知識的經驗形式。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從一開始就把世界解釋為屬人的、充滿意義的世界。理解他人除了把他人存在的軀體理解為心理—生理統一體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外,還要把他人的各種行動作為一個具有意圖的創造活動來看待。③「理解」是社會科學特有的一種方法。這種方法向傳統的科學觀所崇尚的感覺至高地位、認知必須從感覺出發、用自然科學的理想模式建構社會科學等觀點提出了嚴重挑戰。它強調自然實在與社會實在之間的本質區別,要求人們審慎地鑒別以下事實:人不僅是科學家觀察領域中的一個要素,也是他自己的行動領域的先在解釋者;人的公開的外顯的行為只是他全部行為中的一個片斷;試圖理解社會實在的人,必須面對的首要問題是,通過領會一種行動對於他、對於社會世界的坐標軸所具有的意義來理解行動者的主觀性。
民俗學方法論加芬克爾試圖從經驗研究上證實舒茨的觀點。按照他的界定,民俗學方法論是指「研究作為有組織的、人為的日常生活實踐的持續實現之表徵性表達和其他實踐行動的合理性質」。他還解釋說,「民俗學方法論把日常生活當作使這些活動成為明顯合理的和對一切實際目標而言都能成立的社會成員們的方法加以分析,亦即當作平凡的日常活動的組織而應該加以闡釋的方法加以分析」。它關心人們使用什麼手段賦予日常生活世界以意義,即關注人們怎樣使用語言和其他符號為日常生活實在添加秩序和各種模式?br 囊庖澹咽導卸饈統珊俠淼摹R虼耍鎇苑偶捌湟庖灞澩鏤侍餼統晌袼籽Х椒鄣墓刈⒔溝恪?BR加芬克爾認為意義的表達通常被分為兩種:一種是人們為把發生的事件置於時空范圍內所做的「表徵性表達」,雖不精確但可起到索引提示作用;與之相對的是在特定情景下需要精確描述事件的「客觀性表達」。表徵性表達和客觀性表達分別指向舒茨所說的實踐實在和理論實在,前者適合於反映日常生活的實踐活動,後者則是一種適用於科學領域的表達方式。民俗學方法論針對當代社會學中科學主義盛行的狀況,集中論述了 3個密切相關的問題:①不滿足用客觀性表達取代表徵性表達。在他看來,作為一門科學,社會學力求用客觀性表達,但社會學的對象是由人們互動造成的社會世界即日常生活世界,它的一切都是人為的,人們是通過表徵性表達賦予它秩序的。因此,他對以使用表徵性表達的互動為基礎來建立科學實在的現存社會學方式持懷疑態度。②忽視實踐行動的理由在本質上的可反思性。加芬克爾認為,社會學研究的是自我的日常活動,這一點具有重要意義。它既包含作為行動者的社會學家的資源、目標、動機、理由、機會和任務,也包含與他的研究程序是否合理、規定是否可靠等有關的理論前提預設問題。他主張對這種實踐活動作系統的考察,以探明從一開始就發生了什麼。在論述「實際的社會學推理」時,他在「職業的社會學」、「凡俗的社會學」和「實際的社會學推理」與「理論的」或「形式的社會學推理」之間作出區分,論證了職業的社會學研究是在凡俗的社會學基礎上,理論的社會學推理是在實際的社會學推理之上實現的。作為一個社會學家在用客觀性表達研究社會時,總離不開他作為一名社會成員的經驗和從前的經歷來指導自己的行為。③行動在特定情景中的實際完成具有可分析性。他主張對行動的研究要追溯到個人經歷和歷史背景,日常生活世界具有歷史的連續性,這就使舒茨所說的對實在懷疑的懸置成為可能。
現狀現象學社會學作為一種反自然主義社會學的理論觀點,它針對傳統社會學方法和程序中的可疑之點,提出了人的主觀意識、體驗和時間等問題,強調描述世界的語言和意義問題,對人們有啟迪和借鑒作用。但它本質上具有一個致命的缺陷,即在社會認識中片面誇大意識、意義主觀因素的作用,必然導致主觀唯心主義的唯我論。70年代以後,現象學社會學逐漸失去了它原來的現象學本質和特徵,開始走上與其他各門社會科學相互融合的發展道路。這主要表現在:①出現了與語言學、社會語言學和文化人類學合流的趨勢。民俗學方法論的另一位代表人物A.西庫雷爾,在70年代以後關注點由社會學理論和方法論問題轉向社會結構問題;而結構本身在他看來就是加芬克爾所說的社會成員為把互動說明是合理行為的解釋程序的總和;研究社會結構就是要考察社會文化群體怎樣創造自己的語言,以及不同語言的描述形式怎樣賦予人的活動的意義。於是,民俗學方法論便成了文化人類學的方法論的依據;作為一門知識社會學的一般取向,它把研究者的興趣吸引到語言這個知識的發生和發揮功能的載體上。正是在這種意義上,美國社會學家P.菲爾默認為民俗學方法論未來將會與N.A.喬姆斯基的語言學和C.列維—斯特勞斯的結構主義人類學相互融合。②英國哲學家L.維特根斯坦的語言哲學滲入現象學社會學。P.溫奇在後期維特根斯坦哲學基礎上闡發現象學社會學的社會認識觀點,認為在社會學中拒斥自然主義態度必然會把語言分析放在首位,因為關於實在的概念是在使用的語言中呈現出來的;實在的結構是語言結構的反映。這樣,他就把社會結構研究完全歸結為對日常語言的分析問題即語言哲學問題。③與某些自然主義流派也有相互融合、相互滲透的趨勢。如P.萊斯曼認為有可能在越軌行為社會學(見異常行為社會學)研究中應用民俗學方法論的個別理論結論,屬於新行為主義的J.湯姆遜的《行為主義》(1970)一書中也可以看到加芬克爾的「實踐活動的形式特徵」概念的影響。

H. 請問社會學三大基本原理是什麼 是否可以用在中國的實踐中

社會學在中國的發展

一、社會學在中國的發展歷程
鴉片戰爭後,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由於外敵的入侵,民族矛盾、社會矛盾日益突出,一些進步的知識分子渴望向西方學習,尋求救國救民的真理。在這種情況下,西方社會學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開始傳入我國。此後,社會學在我國的發展經歷了四個階段:
(一)社會學的傳入與初步發展時期(1891~1930)
1891年是以康有為、在廣州「萬木草堂」以「群學」為名開講社會學,1896年譚嗣同在《仁學》一書中最先採用了日文的「社會學」一詞,社會學開始傳入中國。此後, 1902年章太炎翻譯出版了日本社會學家岸本能武太的《社會學》,吳健常翻譯了美國吉丁斯的《社會化理論》,梁啟超發表了《進化論革命者頡德之學說》,介紹了西方社會學學說,1903年嚴復以《群學肄言》為名翻譯出版了斯賓塞的《社會學研究》。總之,我國學者的這些翻譯工作以及向日本派遣的留學生,都成為中國引進社會學的重要力量。
我國高等學校為社會學在中國的傳播做出了重大貢獻。1908年上海聖約翰大學最早開設了社會學,1912年國立北京大學首任校長嚴復在文科課程中設置了社會學,1913年上海的瀘江大學最早創辦了社會學系,到1927年已有60所大學開了社會學。僅僅1926~1927年就開設了308門課。
隨著中國社會學的發展,出現了一批著名的早期社會學者,如陶孟和、孫本文、吳文藻、潘光旦、雷潔瓊、李劍華、吳澤霖、吳景超、費孝通等,他們較早地開展社會調查,對中國的現實狀況進行了許多有益的探索,並出版了大量社會學著作。1924年出版了《中國農村經濟研究》,毛澤東於1926年通過深入調查寫出了《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1927年又寫了《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1929年中華教育文化基金董事會社會調查部出版了李景漢的《北平郊外之鄉村家庭》等。1929年7月出版《社會學刊》(季刊)。1930年成立了「中國社會學社」。(二)本土化的最初努力時期(1931~1951)
對中國而言,社會學的本土化就是社會學的中國化,也就是建立以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為指導的,為社會主義事業服務的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學。
社會學本土化是在1931年2月中國社會學第二屆年會上最早提出。它包括兩種傾向:其一是社會學傳播與研究中國實際問題相結合。他們注重社會調查,寫出了很多研究中國社會的著作,如陳達的《人口問題》、許仕廉的《人口論綱要》、柯象峰的《中國貧窮問題》、李景漢的《中國農村問題》、孫本文的《現代中國社會》等,涉及了中國人口問題、勞工問題、貧困問題、農村城市問題等諸多現實問題。其二是西方社會學理論與馬克思主義相結合,形成了馬克思主義社會學傳統。在這方面,李大釗、陳獨秀、毛澤東、李達、瞿秋白、陳翰笙等一批共產黨人和許德珩、李劍華、姜紹辰、李平心、馮和法等一批革命知識分子都做了大量的工作。1923年在上海大學增設社會學系,開設的課程有:社會學原理、進化社會論、社會主義史、現代社會、社會問題、勞動問題、婦女問題、人類學及人種學、統計學、社會政策和兩性問題等約40門必修課。這批共產黨人親自講課,並親自編寫教材,瞿秋白編寫的《現代社會學》、蔡和森編寫的《社會進化史》、李達的《現代社會學》等,在宣傳馬克思主義社會學方面起了重大作用。
到1949年,中國社會學發展已經初具規模,並形成了自己的研究特色。(三)中斷時期(1952~1978年)
1951年11月~1953年,由於受蘇聯影響,高等教育及其體制改革,院系大調整,社會學被看成資產階級學說而被取消。社會學發展停滯。
(四)恢復重建時期(1979年~ )
1978年12月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中國社會學在費孝通教授等老一代社會學工作者的努力下成立中國社會學研究會。1979年3月30日,鄧小平在《堅持四項基本原則》講話中指出:「……政治學、法學、社會學以及世界政治的研究,我們過去多年忽視了,現在也需要趕快補課。」會後立即辦培訓班,各大學紛紛開設了社會學課程。此後,社會學走上了健康發展的道路。到1996年,中國大陸已有35個社會學研究機構,有25所大學成立了社會學系或專業,從事社會學研究和教學的專業人員有3000多人,他們開展了一系列與當代中國社會問題有關的研究工作,並取得了重大進展。二、當代中國社會學研究的新進展
隨著社會學研究的恢復,社會學研究在理論上取得了以下新的進展:
(一)發展理論與中國現代化研究
發展問題是全球關注的熱點問題之一。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社會學學者們就中國的發展與現代化建設開展了廣泛的理論探索和經驗研究,圍繞著發展理論問題、中國現代化的特點、條件和道路問題等形成了較為一致的意見。學者們認為,當今中國正處於由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由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轉型的時期,這一時期成功地實現了由計劃經濟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轉軌,但也由此產生了一系列社會問題,除城鄉差別、貧富分化、社會腐敗等普遍性問題外,還有婚姻家庭問題、生育問題、民工潮、買賣戶口等特殊問題。(二)小城鎮與社區發展研究
費孝通在80年代初就開始關注小城鎮的研究,並發表了《小城鎮大問題》、《小城鎮再探索》等文章,就小城鎮的地位、作用、發展的影響因素、人口轉移及發展模式等問題展開了專門研究,帶動小城鎮研究廣泛展開。學者們圍繞小城鎮研究在中國城市化道路、城鄉社區關系、邊遠社區開發、社區服務、人口流動等一系列問題的研究上取得了卓有成效的研究成果。
(三)中國社會分層研究
自改革開放以來,學者們對社會分層問題展開了熱烈討論,並形成了新的較為一致的看法。學者們普遍認為,在現階段,原有的階級劃分標准不復存在,階層劃分取代了階級劃分,階層結構變化出現了新特點。其一是與現代經濟相聯系的職業階層壯大,且很多農民轉為工人;其二是職業的分化使原有階級內部出現擁有不同地位和財富的利益群體——階層;三是所有制結構的變動使個體私營業主階層出現。此外,與階層相關的一些問題也成為社會學界討論的熱點。(四)中國社會保障研究
隨著社會結構的轉型,90年代以來,社會保障問題成為學者們討論的重要課題,研究主要圍繞著社會保險制度、社會救助與救濟制度、社會福利制度等幾方面展開。學者們普遍注意到了我國目前的保障制度存在著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一是城鄉社會保障存在著巨大差別;二是社會保險成了「企業保險」;三是失業保險急需發展;四是原有的社會保障機制單一等。針對存在的這些問題學者們提出了嘗試性的解決方案。

I. 從社會學的三大理論視角分析服飾文化

社會學的三大理論視角

一、關於社會的劃分
盡管許多經典社會學家都以對社會的劃分來作為他們的理論基石,但他們卻從未在劃分社會類型的方式上達成過共識。而這些不同分類框架常常由於對劃分出的社會類型所持有強烈的價值判斷而帶有缺陷。如美國人類學家摩爾根將所有社會分成三組:原始社會、野蠻社會和文明社會(言下之意,非西方社會就理所當然的成了原始、野蠻社會);孔德將社會劃分為神學階段、形而上學階段和實證主義(科學)階段;而馬克思則從經濟基礎的角度把人類社會劃分為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以及社會主義社會及其高級階段共產主義社會。

波普諾在其著作《社會學》一書中則從社會成員如何生存(即他們的生存方式)為基礎,考察了由倫斯基發展出來的分法。即:狩獵採集社會(Hunting and gathering society)、園藝社會(Horticultural society)以及幾乎同時代出現的游牧社會(Pastoral society)、農業社會(Agrarian society)、工業社會(Instry society)、後工業社會(Postinstrial society)。

二、結構功能主義的理論視角(Structural Functionalism)
功能主義的基本原則是在生物學占統治地位的19世紀發展起來的,並深受物種進化論的影響。孔德和斯賓塞提出了功能主義最基本的原則:社會與生物有機體在許多方面是相似的。後來的追隨者更堅持任何社會系統都回像人體系統一樣自然地協調發揮作用以確保系統自身的穩定或均衡,社會中的各部分對社會的穩定都發揮著一定的功能。因此,從功能主義的視角來看,社會實在功能上滿足整體需要從而維持社會穩定的各部分所構成的一個復雜系統。

塗爾干常常被視為當代功能主義的奠基人。他把社會看做是一個由道德價值觀上的共識來規范的特殊有機體。他對以機械團結為基礎的社會和以有機團結為基礎的社會做了區分。以有機團結為基礎的社會得以存在,是因為社會成員都承擔著相似的經濟角色,因而有著共同的價值觀念。建立在有機團結為基礎上的社會則是因為社會成員們承擔著高度專業化的經濟角色,因此相互高度依賴。

帕森斯是將功能主義發展為社會學分析中一個全面、系統理論的領袖人物。他認為一個社會只有滿足了四個基本需求,才能發揮其功能,即維持秩序和穩定的四個基本需求是:目標的獲得,對環境的適應,社會的整合以及對越軌行為的控制。帕森斯尤其強調社會整合功能的滿足,認為這需要社會成員接受和遵守社會的共享價值觀。他認為是這些共享價值觀將社會「粘」在了一起。如果過多的人拒絕接受這些價值觀,社會穩定將會崩潰。

默頓將帕森斯的功能主義理論進行了改進,使其更有利於經驗性研究。他指出社會系統中並非所有組成部分都發揮著正功能,當社會結構中的某一單位阻止了整個社會或其組成部分的需求滿足時,它就是反功能的(將資源消耗於製造原子彈,而不是滿足社會需求,這便可視為印度和巴基斯坦政府的反功能)。此外,社會結構發揮的功能還存在已經預期到或意識到的「顯功能」,也存在尚未意識到的「潛功能」。

功能主義在許多問題上受到批評,但主要時因為它所反映的社會觀在本質上是保守的。由於它過分強調共享價值觀並且將社會看成是由為整體利益共同發揮作用的各部分所組成的,很大程度上忽視了對社會的不滿和社會沖突;由於功能主義過分強調秩序、穩定和共識,它甚至可能歪曲社會的真正本質,往往某些部分的獲利則是以其他部分的利益受損為代價的。

對功能主義批評最嚴厲的是沖突主義論者。他們認為功能主義視角在研究穩定的社會時也許是十分有用的;但放眼當今世界,社會在飛速變遷,沖突不是例外而是規律。

三、沖突論的理論視角(Conflict Theory)
沖突論者內部觀點不如功能主義那樣統一,但他們所持有的一個共同信條就是:社會總是處在對稀有資源的爭奪之中的。其中最主要的稀有資源之一即是權力。沖突論者由此認為社會最好是被看做一個持續展開權力之爭的競技場。

許多沖突論的主要假設是:社會、社會設置和社會秩序主要是通過強力來維持的,而並非是通過共享價值觀將它們「粘」在一起的。社會中的有權勢者在迫使社會中的弱勢成員至少在表面上服從他們價值觀念的過程中在某種程度上運用了強力。因此,沖突論者的一個主要觀點就是明確在社會中占統治地位的群體,探求他們是如何維持其統治的,以及他們在最初是怎樣獲得這些權力的。

沖突理論有時簡單地稱為馬克思主義社會學。馬克思主義社會學家強調的是社會中經濟力量的重要性,而不是功能主義所強調的共享文化價值。他們所關注的是階級之間的持續斗爭。新馬克思主義者通常認為只有在占統治地位的資產階級的權力消亡以後,社會進步才能實現。

沖突論者這一術語同樣包括許多非馬克思主義的社會學家,當代最著名的非馬克思主義沖突論者是德國社會學家達倫多夫,他抨擊了「社會基本是有序的」這以功能主義的基本前提。達倫多夫與馬克思的不同之處在於,他更願意把沖突看成權力的爭斗,而非不同階級對經濟資源的爭奪。然而與馬克思一樣,他也認為社會總是傾向於不穩定和變動的。他實際上在堅持應將社會變遷,而不是不社會秩序,作為社會分析的主要關注點。

美國的沖突理論奠基人米爾斯,雖然他本人認為自己繼承了馬克思的傳統,但他的許多思想實際上也來自於韋伯。米爾斯的思想反映了美國中西部的民粹主義。這種19世紀晚期的政治意識形態將「人民」看成是美國生活中腐敗的「大利益集團」的對立面。在他的著作《權力精英》(The Power Elite 1956)一書中,他試圖揭示出誰在真正統治美國。他認為這個國家被來自三個相互關聯領域的領導人所主宰,他們是大企業的高級主管、政府行政機構的主要官員,以及軍隊中的高級將領。不僅如此,企業主管常常進入政府就職,退休的將軍頻繁地被選入企業的董事會。米爾斯認為,這個小且非常集中的群體為美國社會做出了絕大多數的重要決策,包括戰爭於和平,貨幣於稅收,人權於職責等。

米爾斯由此發展出了當代沖突理論的中心思想。沖突論者認為那些權力精英們盡管具有顯而易見的成功標志,然而他們並不如其反對者那樣意識到了他們所擁有的權力。為了處理反抗和把公眾反感控制在一定限度之內,大權在握者總是試圖模糊他們於大眾的界限。盡管如此,大眾仍能夠意識到自己的無權,並對此表示憤恨。這種強勢者與弱勢者之間的緊張狀態孕育著社會沖突的火種。從現存社會秩序中受益最多的那些人會試圖將這些制度維持下去,而那些被剝奪者則在奮力改變這一切。來自於這些對立群體間的沖突將導致重大的社會變遷。

四、符號互動論(Symbolic Interactionism)
馬克斯·韋伯是最早強調研究互動和意義之重要性的社會學家之一。實際上,他認為社會學的主要目的是解釋他所講的「社會行動」。為了做到這一點,韋伯覺得社會學們必須把他們自己放到他們所研究的人的位置,然後去闡釋他們的思想和動機。他把這種方法叫做移情式理解。然而韋伯從沒有將這種想法付諸實踐,他所做的大多數工作是在宏觀社會學層次。倒是由美國人米德成了最早對人類互動中的意義進行系統研究的學者之一,他的理論視角後來被稱為符號互動論。

該理論認為人類行為的基本單位是行動。行動(Act)是指某個人在特定情景下的全部反應。它不僅包括人們的實際行為,而且包括人們對環境中特定事物和人的注意,以及他們對那些事物或人的感覺和想法。

米德還說,人類與動物不同,還在於人類有自我。米德用「自我」這個詞強調這樣一種事實:我們針對自己採取「行動」,就像我們針對別人一樣。我們贊美自己,與自己辯論,在內心感到自豪或陷於自責。在所有這些「行動」中,我們在與我們的自我交流,與一個內在的「人」交流,就像與另外一個人交流一樣,而這種與自己「交談」的過程,是人類意識中最重要的,獨一無二的特徵。

米德的主要貢獻在於:他發現人類在日常生活中,不斷地學習由社會構建並由大家共享的象徵意義,同時,人類還不斷地「創造」新的意義。人類的互動是基於由意義的符號之上的一種行動過程。

米德學生布魯默對他老師的思想進行了提煉和發展,並對符號互動論概括為三個基本原理:第一,我們依據我們對事物所賦予的意義而對其採取行動。【如:顧客與收銀台結賬時的情景,顧客很自然地把賬單交給收銀員,並且掏出錢包,而收銀員也很自然地把一張普通的「紙」接過來,准備收錢找零。他們對於賬單的行動都是基於他們所賦予賬單這種所共享的意義。】第二,我們所賦予的事物的意義源於社會互動。【如:他們之所以知道賬單的意義,是由於他們通過以前許多類似的互動學習的結果。】第三,在整個互動過程中,我們賦予某種情景什麼意義,並決定怎樣採取行動,我們都要經歷一個內在的闡釋過程——我們「與我們自己交流」。【如:當顧客發現沒有足夠的錢結賬,就會表現得很尷尬,並決定臨時出去取一點,而收銀員則根據情況決定如何行動,是去問經理,還是認為這位顧客誠實可信賴。】

而人們在公共場合那些「想當然」地處事行為其實就是以人類的共享定義為前提的,而這種關於定義的共識是人類互動得以進行的關鍵。由於社會的成員以同樣的方式解釋和定義多數同樣的情境,所有他們可以以某種組織化的方式共同採取行動。美國社會學家托馬斯指出了共享定義的極端重要性:「如果人們將某種情境定義為真實的,那麼這種情境就會造成真實的影響。」這就是人們有時所說的「托馬斯定理」。如假定全社會人都認定打噴嚏可以傳播艾滋病這樣一個事實,那麼人們就會竭力迴避患流感的艾滋病人,盡管這類行為都是基於一些錯誤的判斷。

此外,社會學家還發展了一系列理論來闡釋和拓展符號互動論的中心思想。戈夫曼的「擬據論」詳細研究了人們嘗試在別人眼裡製造形象的過程,並在人類互動中通過印象管理(Impression Management)或自我呈現(Presentation of Self)使他們按照我們的願望看待自己而在他人面前展示自我的一種努力,從而誘導對方做出行動者所期望的行為。

然而,符號互動論關注的僅僅是個體的行動方式,這種理論方法不能夠解釋個體無法控制的力量對其行為的塑造,它忽視了社會結構對我們生活的影響。

五、對三種視角的主要評述
這三種理論代表著社會學家認識社會的三種主要視角,而這三種視角所顯示的差異性並不是起源於矛盾或者對抗,而是一種相得益彰的關系。我們絕不能說一種視角是對的,另一種是錯的,只能表示個人更偏向於哪一種,就我個人本身而言,比較贊同沖突論的分析方法,這似乎有點唯恐天下不亂之嫌。每一種視角都考察了同一社會現象的相關方面,而給對方以補充。前兩種理論視角都屬於研究大型社會系統和整個社會變動機制的宏觀社會學理論,而符號互動論則更多的關注微觀層面的人類社會行為。

J. 試比較社會學三種不同傳統的理論特徵

相應的理論則分別是以階級視角為底色的批判社會學,以(社會)行動、價值為取向解釋社會學,以及以總體社會為依託(即視社會為一個實體、有機體,以社會事實為研究對象)的實證社會學(所謂實證並非狹義的數據分析,而指的是一種規則機制的因果解釋,當然,塗爾干早期和中後期的思想有所變化,早期傾向於確立社會學的學科地位,後期的他更著眼於社會學的解釋力,實際上已經開始追溯有關何為科學的社會學的元理論問題。所謂元理論指的是理論得以不證自明的前提相關問題)
不請自來。奇了,竟沒人懂得如何去答。

首先,你說的三種理論應該指的是經典社會學三大巨頭的三個理論方向。三大巨頭指的是卡爾·馬克思、馬克斯·韋伯、埃米爾·塗爾干。相應的理論則分別是以階級視角為底色的批判社會學,以(社會)行動、價值為取向解釋社會學,以及以總體社會為依託(即視社會為一個實體、有機體,以社會事實為研究對象)的實證社會學(所謂實證並非狹義的數據分析,而指的是一種規則機制的因果解釋,當然,塗爾干早期和中後期的思想有所變化,早期傾向於確立社會學的學科地位,後期的他更著眼於社會學的解釋力,實際上已經開始追溯有關何為科學的社會學的元理論問題。所謂元理論指的是理論得以不證自明的前提相關問題)。

以上是對你說的何為三種理論的解釋。

接下來是實際演練(需要說明,理論和現實並非是直接的對象關系,以下所舉事例,不過是為展現三種理論的思路)。

再之前,任何一個談論社會學的人都應該明白,無論是宏觀還是微觀社會學,社會學探討的都不是封閉的個體心理行為,而是在關系中的人的行動。

比如說,企業之間和員工之間的沖突和矛盾。

馬克思可能會說,這是階級之間不可調和的矛盾,資本與勞動力的斗爭

韋伯可能會說,影響斗爭的因素可能是權力、資本和聲望三種「理想類型」的共同作用,矛盾來自於人們對這三種價值尺度的追求。

而塗爾干會說,這可能是公司或員工一方沒有遵照既定的團體規則,沖突可能來源於「失范」(即失去規則的指引,或規則不再發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