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經典古典 » 如何引導孩子看經典
擴展閱讀
中毒的動漫人物怎麼畫 2024-11-15 07:34:37

如何引導孩子看經典

發布時間: 2022-04-13 23:52:53

Ⅰ 怎麼引導孩子閱讀經典名著

言傳身教最重要,有什麼樣的家長就有什麼樣的孩子,家中學習氛圍濃了,孩子才會有學習的環境和興趣. 我歷來都相信言傳不如身教,所以要想你的孩子愛看書,首先你就要愛看書才行喲。

Ⅱ 怎樣引導孩子走進經典名著

我是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學生,讀書基本上可以說是我的主業,以我小時候的個人經驗,應該先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一開始先不一定是名著,而是找一些他喜歡的作品,然後在和他約法三章,想讀你想看的書之前,必須先看一本名著,也就是一本名著一本他喜歡看的書(比如我小時候是一本文言著作一本武俠小說),等他長大以後,懂得名著的魅力了,自然會喜歡上名著,小的時候過分強迫就很難了

Ⅲ 如何讓孩子快樂讀經的十五種方法

如何讓孩子快樂讀經的十五種方法

1、耳濡法。
人為什麼只有一張嘴巴,兩只耳朵呢?是要我們多聽,少說。對於3歲以下的孩子,沒有定力,坐不住,怎麼學經典呢?讓他多聽。聽音頻,聽媽媽讀,都可以。
最初的原則就讓他邊玩邊聽,音頻可以當背景音樂似的循環放著,只要孩子的耳朵沒堵著,即使他在說話,也能被吸收,小孩子就是用耳朵來學習的,特別是年齡小的孩子。
孩子的大腦很神奇,海綿似的吸收,聽多了自然就會了,慢慢也就有興趣了,這是無為而為的學。還有睡覺前的這個時段也可以再放一遍,只要孩子不反對就行,堅持放一段時間,孩子就會適應,這樣一周下來,同樣的內容每天至少聽了一到二遍,早已混了個耳熟。
那對於3歲以上的孩子,是不是就不需要聽了呢?NO,仍舊要聽。一是為了強化記憶,二是新內容的話順便正了音。
我們一定要了解輸入原則及輸出原則。什麼是輸入及輸出?我們小時候都做過數學題,一個水池,一邊在進水,一邊在放水,多長時間放滿等等。我舉這個例子不是教大家這個練習題怎麼做,是為了形象的說明一個問題,水池為什麼會放滿,是因為輸入的水多了,水滿則溢。那人的聽說功能是不是一樣的道理呢?嬰兒從出生到呀呀學語,是因為他聽得多(輸入)了,就漸漸會說(輸出)了,而且還能懂(消化),並不需要我們一一解釋給嬰兒聽再教他怎麼說話。所以學習經典,背誦與理解,這都是一個水到渠成的過程,只要我們的輸入量夠,根本不需要著急。

2、欲擒故縱法及榜樣熏陶法。
剛開始讀經的家庭,媽媽先不要急於讓孩子開始,只管自己讀。如果孩子湊過來,也不要說話,自己讀自己的,如果孩子說話打斷,就說:「媽媽要讀書長智慧,想當一個更好更優秀的媽媽,讀書的時候不能說話,一說話就會讀錯!」 慢慢孩子就會習慣在你讀書的時候不去打擾你,有時甚至會好奇,媽媽讀的是什麼呢。這時可以把賴思佳姐姐讀經的視頻也放給孩子看(育兒寶典里有),告訴寶貝佳佳姐姐也是讀經長大的哦,瞧佳佳姐姐多聰明多漂亮呀(建立孩子的學習榜樣)。過個幾天,孩子聽媽媽讀的內容也聽熟了,或許還會主動跟著你念。如果寶貝也想要跟著一起來讀了,也不要讓他讀,而且每次讀完後,一定要在孩子面前說:「哇,媽媽讀完了,媽媽好棒哦。」孩子都喜歡爭做棒寶寶,這時他肯定地說,我也要讀。這時給他製造門檻:「讀經很好,可以改變氣質,長智慧,但是卻是需要每天堅持的哦,每天讀一點點,你做得到嗎?」孩子肯定會一口答應:「做得到」。媽媽表示不相信:「算了,你還是別讀了,媽媽一個人讀吧。」反正想盡辦法吊孩子胃口,非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媽媽再堅持個幾天,寶貝天天看著媽媽這么輕松就讀完了,孩子就會認為讀經沒那麼難,這時再讓寶貝加入進來,就有了一個良好的開端。

讀經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不是靠一天兩天的,所以家長不能急,要慢慢引導,不要在乎孩子還沒開始的,養成習慣最重要,讓孩子喜歡經典更重要。

也就是說一定要淡化目的,告訴孩子,經典不是讓寶貝一個人讀的,強調媽媽喜歡讀經。大人喜歡讀了,孩子自然會潛移默化的受到熏陶和影響。

3、替換法。
6歲以下的孩子是以右腦的形象與直覺思維為主導的,我們經常說讀經,有些孩子他並不能理解讀經能做什麼,而且讀經又那麼枯燥,所以前期難免會引起孩子的抗拒和反感。我的做法就是:直接用「長智慧」代替了「讀經」。每天晚飯後牛牛就會說:「媽媽,我們要去讀經班長智慧了。」

4、口號法。
簡單有力的口號,不僅能給人強烈的印象,還能使人銘記於心。我們在每周末的讀經活動開始之前,都會讓孩子們一起大聲念這句口號:「吃飯長身體,讀經長智慧」,讓孩子明白讀經的作用並達到強化。

5、激勵法。
我們都知道語言及行為都是有無形的能量的,如果我們每天對自己說負面的話就等於在詛咒自己,如果我們每天對自己說正面積極的話就是在鼓勵自己,一個受到鼓勵的人會被激發出無限的潛能。
讀經前的勵志語:
讀經讓我自信!堅持讓我進步!
我是積極的人,我一直在成長,我珍惜成長的機會!
我在成長中獲得智慧,
有思想、有才華、肯堅持,
我終將獲得成功!
我愛經典!我堅持讀經典!
我會成為最優秀、最有價值的人!
我相信自己!
(內容可以自己編輯,用正面積極向上的語言即可)。

大多成功的優秀人士,我們翻閱他們的成功史,就會發現,這些人都有著明確的目標和堅定的信念。目標,我相信每個人都不缺乏,缺乏的只是信念。很多人都不明白信念是怎麼一回事,信念,信念,簡而言之,就是「相信+天天念」。這樣,念的內容就會根深蒂固的植入心靈成為堅定不移的信念了。我們堅持每天讀經的目的不也正是為了讓經典精神成為我們的信念,並指導我們的生活嗎?

6、暗示法。
暗示也分積極的暗示和消極的暗示。我們要學習的是積極的暗示法,家長通過自己積極、快樂的語言或行為,讓孩子接受積極的暗示。比如說:每次讀經結束後,我們說,哎呀,太簡單了,這么快就讀完了,我還沒讀過癮呢,讀經真舒服、真輕松呀等等這些暗示語。假話說一千次也變成真的了。另外,讀經結束後,可以念一下「讀經迴向」,既有感恩心的培養,又對快樂讀經的暗示是一種強化。

7、聯想法。
成長中的孩子總會給我們一些驚喜,我們可以把平時一些優秀的表現都歸功於是讀經的結果。比如:寶貝今天跟小區清潔工奶奶主動打招呼問好了,我稱贊他:「真有禮貌, 讀經又讓我們牛牛長了不少智慧了,媽媽真開心!」雖然我知道這是身教的影響,但在孩子面前,我還是把這個功勞歸於讀經典。

8、 優越法。
放大孩子在同齡夥伴中的優秀,給孩子創造優越感。有些孩子覺得他的同學都沒在讀經,他為什麼要讀?對讀經很排斥和反感,我們如果從另一個角度去向孩子說明,讀經馬上就變成了一種優勢:對呀,你的同學沒在讀,所以沒有你優秀啦,你會主動向人問好打招呼,會向幫助你的人說謝謝,懂得尊重孝敬老人, 還會主動幫助做家務......孩子的優點都可以拿出來比較,讓孩子覺得這都是讀經的結果。

9、搭檔法
可以跟孩子商量,今天讀經,媽媽跟孩子配合做搭檔,要麼寶貝指媽媽讀,要麼媽媽指寶貝讀。因為需要兩個人配合,所以也要求注意力相當集中。就象二重唱一樣,一個人沒跟上就走樣了。

只要孩子身心放鬆投入進去一遍,哪怕只是看或只是指,只要認真了,效果比強迫他念十遍都好。因為他在身心放鬆的狀態下,是100%完全吸收,在緊張不開心的狀態下可能只能吸收10%。效果是哪個好,不言而喻。

10、獎懲法
獎勵,是以精神獎勵為主,寶貝都有狀元本,姿勢端正可以敲個姿勢端正章,指讀認真可以敲個讀書認真章,聲音好聽又可以敲個聲音好聽章,這都是對孩子的認可和鼓勵,當章累積到一定數目,可以滿足孩子一個小小的願望和要求,比如說帶他去兒童公園玩,送個小文具或者小手工禮物給他都可以。
懲罰,我們一聽到懲罰就會想到批評、恐嚇、訓斥、體罰等等。正因為我們有了這樣一種慣性思維,所以孩子也就想當然認為懲罰是不好的了,不管這懲罰是什麼,孩子都會本能的抗拒、害怕和討厭。這里我用的懲罰呢並不是真正的懲罰,我就是懲罰孩子一天不能讀經。如果孩子讀經的時候表現真的很糟糕,我會對他說:「懲罰你明天不準讀經。」孩子會對懲罰做出應激反應,他覺得懲罰的肯定是不好的,你懲罰我不要我讀經,我就是要讀經。當然,家長說到就一定要做到,不能心軟。孩子一天不讀經也不用太過於介懷。當媽媽說到做到,孩子真的在第二天時被晾了一天,到了下次再讀經時,就會表現很棒。
網上有一篇新聞:杭外女生收到17所海外大學通知書,這個女生的爸爸非常有智慧,教育孩子很有一套,小時候對孩子的懲罰就用這一招:比如說,不聽媽媽話就不給你書看,不好好吃飯就沒書讀等。當然,這是在孩子已經建立了良好閱讀習慣的基礎上才能更好的發揮作用。這一招,對我們愛書如命的牛牛也非常管用。
另外,有時候時間長了,獎懲法要換一種,讓孩子有點新鮮感。最近我們家一直在用的一種獎懲法是畫笑臉。一天畫一個,一周下來,畫滿七個笑臉,周末就滿足他一個小願望。平時我們就是帶他出去玩,他也很喜歡大自然(他會把這個接觸大自然的玩當作獎勵哦,其實被我們忽悠了,哈哈,因為這也是我們喜歡的)。最近這段時間他一直在跟我說,想要學輪滑,讓我們給他買一個旱冰鞋。可是,我們實在找不出理由給他買玩具啊。於是,只能跟他說,那就等笑臉積滿七個吧,積滿七個,就給你買(其實積不積滿七個,我們心裡都是想給他買的,運動對孩子有好處啊,只不過要給孩子找個理由而已,不能讓他感覺禮物得到太容易)。畫笑臉不是簡單的畫,還有講究哦,分笑臉、平臉,哭臉等,有各種豐富的表情。要積滿七個笑臉才有獎勵,否則沒有。比如:眼睛表示看,可以分看得認真(笑眯眯)、一般(平臉)、不認真(哭臉)三種等級,那麼笑臉就會有三種表情。嘴巴表示讀的聲音洪亮且好聽,這又有了三個等級三種表情。牛牛有時候指得挺認真,但是聲音陰陽怪調,我就給畫個笑眯眯的眼睛配個難看的噘嘴巴,表情很搞怪。讓孩子自己畫,還可以鍛煉孩子自己的動手能力,我們家牛牛還小,筆拿不好,我就扶著他的手畫。貌似兩周才能滿足一個願望,有時候還需要三周。

瞧,豐富多彩的面部表情!挺有意思的哦!

11、選擇法(色子法)
自製一個手工色子玩具(如下圖),每一面寫上不同的經典書名,讓孩子自己丟一下,先丟到哪一樣,我們就先讀哪一樣,丟到讀過的就再重丟。輪到讀下一樣的時候,由讀得認真的人來丟色子。學中玩,玩中學。給枯燥的讀經加一點小料,增加一點樂趣。

12、偶像鬧鍾提醒法。
每天最好固定一個時間讀經,就象一個生物鍾一樣,到什麼點兒就知道該干什麼事。鬧鍾的提醒聲音用孩子喜歡的偶像或者是最喜歡的人都可以,讓他們錄下自己的聲音:「可愛的XX寶貝,長智慧的時間又到了哦,我好想看你長智慧的樣子,聽你清脆又好聽的聲音。快快來,坐坐好。我們現在開始咯!」孩子聽到喜歡又熟悉的聲音,馬上就會進入讀經狀態了。

13、臭美法。
「古人雲:三日不讀聖賢書,面目可憎 」。的確,讀書是可以讓自己的面貌和氣質發生改變的。我是怎麼用這一招的呢,比如,早上我們起來刷牙洗臉,照鏡子,牛牛也在我旁邊刷牙,我就自言自語:「哦,媽媽發現最近又變美了,氣質更優雅了,讀經真好,我要天天讀經,天天美。」這話雖然沒有對著他說,但是他聽到了。追求真善美也是人的本能,男孩子也是一樣會臭美的。

14、針對指讀的迷惑法。
很多家長都對我反應,孩子讀經表現還不錯,就是不肯指讀。聲音洪亮,眼睛也認真看,就是手不指。怎麼辦?其實沒必要如此糾結。如果孩子各方面都很好,就是不指讀,我覺得也用不著大驚小怪。我反問一下各位:你平時自己一個人讀書看書時,會去用手指著字嗎?因為我們大人都認識那些字,所以會對這個動作不以為然,孩子同理。不過,我們仍可以這樣引導孩子:「如果想當讀經班小老師,就必須要做出一個好榜樣,小老師是要教小朋友們用手指讀的,如果你自己做不到,怎有資格當小老師呢?」
另外,還有一個辦法。我們的大拇指通常用來表示非常棒,那麼我們就把等級依次分下去,食指也表示棒(棒手指),到小指表示笨拙(笨手指),這里只用食指和小指這兩根手指玩就好了,因為平時只有我和牛牛讀。兩人剪刀石頭布,勝出者才能用棒手指指讀,輸者用笨手指指讀,寶貝如果表現棒,獎勵他下一樣用棒手指指讀。這樣一來,不管如何,他橫豎都會指讀。而且寶貝也不喜歡老是用笨手指,這樣會積極誘使他用食指指讀。

15、游戲法。
接龍讀 :媽媽讀一句,孩子讀一句。
拍桌讀:跟接龍讀結合起來,讀的同時拍桌子。也可跺腳讀,拍頭讀等。大人拍頭有很多好處:頭腦清醒,加快頭部血液循環,增強記憶力哦。
快慢讀:聽到敲桌子的節拍比較快時,讀的語速稍快,聽到敲桌子的節拍比較慢時,放緩語速。這種方法可以用於復習或比較熟悉內容,因為怕孩子讀快的時候跟不上。
搖頭讀:象古人讀書一樣搖頭晃腦,別有一番韻味,還能活動頸椎。

Ⅳ 我的兒子七歲半,他很喜歡看書,如何引導孩子讀經典書籍

大家好,我是李培培,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家有二寶,對於少兒心理頗有心得。
首先,我們不要自我欺騙了:絕大多數孩子都很討厭看經典書籍,很喜歡輕松愉悅的漫畫,因為他們想要快樂,而不是想要深刻,這是符合孩子天性的。經典書籍,之所以經典,是因為立意深刻,孩子看不懂,只會覺得枯燥。會去看經典而不是漫畫書,更多出於其它方面的原因,比如完成父母的期待。當然,不否認有些孩子確實喜歡。
不是說,不要孩子看,我們需要先明白幾個問題:一是,孩子對書產生感覺更重要,還是現在按照要求讀經典更重要?二是,七歲半的孩子,控制住自己慾望的能力有多少?是讓他有些自己的慾望,還是完全的禁慾?
我的建議是:給孩子一些權力。不要完全不看,也不要完全都看。和他一起列書單,有他要看的,有你推薦的。如果有些焦慮,可以去看看他的同學們都讀哪些書。我記得我當時上學時候,老師禁止讀金庸,怕影響學習,現在金庸是大師,老師又在推薦。
會不會沉迷於校園小說和網路小說,不是簡單的由他看什麼書決定的,而是由他思想的深度決定的。讀書讀己,真正的讀書,是在孩子有了一定的自我認知和價值觀,那應該得是在初中後期的事了。3、4年級雖然是孩子自主閱讀爆發期,更多的孩子對故事情節感興趣,也還是粗淺閱讀。
讀書是他自己的事,讀什麼書更是。

Ⅳ 在當今社會中,家長該如何教小孩讀國學經典

在當今社會,教小孩讀國學經典是十分必要的。中國是一個擁有五千年文明的大國,我國的文化,還有古代的智慧,一直都是世界頂級的,國學經典更是古代先賢留下的智慧結晶,是經過千年的時間的考驗的,是值得我們所有人學習的,所以小孩子應該從小就學。

Ⅵ 如何讓孩子讀經典

不是「讓」孩子讀經典。我覺得陪伴、引導很主要。可以先給他講講經典里的小故事,吸引他的興趣。讀經典不是很容易的事兒,要養成習慣就需要家長陪伴,不能只是要求孩子讀,自己也在一邊讀的話,孩子會把家長當榜樣就會更喜歡的。

Ⅶ 孩子閱讀經典

一、家長閱讀經典,起帶頭作用

具體做法如下:

1、多帶孩子到書店,多參加讀書分享會、閱讀公益講座等,在濃郁的閱讀氛圍中激發孩子的閱讀興趣。特別是在書店中,孩子一般都能找到自己喜歡看的書籍,產生閱讀的慾望,但是大部分孩子不會選擇相對而言比較晦澀的經典名著,這時候,家長要做適當的引導。

2、當孩子表明自己確實想看一些雜書時,家長在辨別後認為這些雜書對孩子沒有負面影響,那麼家長可以順應孩子的意願,但同時附加一個條件,就是讓孩子在閱讀雜書的同時,也要閱讀一本經典著作。孩子為了能讀上自己喜歡的書通常都會同意這一建議。

3、最後就是要回到上文提到的做法,家長也要閱讀經典,起帶頭作用,並要與孩子適時交流分享,引導孩子愛上經典。

Ⅷ 如何引導人們閱讀經典

當代著名哲學家、武漢大學資深教授陶德麟針對當前中學語文教育現狀,呼籲青少年趁小的時候、記憶力好的時候,多讀一些經典名著。

這位武漢大學的老校長坦承,大學畢業後從事的專業並不是國學,好多年也沒有認真讀過中學時代讀的東西,但至今仍能用文言文寫作,能寫格律詩,就是得益於少年時期的訓練和熏陶,「其實當時也不懂,就是背下來了,慢慢成了自己的東西,終身受益」。

陶先生說,大數據時代,青少年要學的東西,比老一輩當年多得多、新得多,以至於大家都在呼籲給孩子們減負,自己贊成減負,但是什麼該減,什麼不該減,大有講究。

先理清一下什麼叫做名著

什麼是經典名著?

別把學校推薦的,考試必考的,都叫名著。比如四世同堂。或許那隻是考試的需要而已。或者至少是考試的教條,讓名著也顯得面目可憎起來,完全沒有名著那種跨越歷史的光彩。

別把當代主流價值觀推薦的名著都當名著,比如《紅岩》、《鋼鐵是怎麼樣煉成》的。當代總是短暫的,而名著往往源遠流長。更何況,一個國家,一個政治組織,一個物慾狂歡者的社會,在文化主張方面,往往缺乏貫通歷史的眼光,更難改其慣性。

別把文學名著當作全部的名著。言必稱四大名著的書單和言必稱紅色經典一樣粗鄙。在歷史、科學、藝術、哲學等領域,人類的積淀也格外豐厚。

別把別人說的名著當作名著。國人最喜歡看權威的別人話是,少問自己的內心,但00後的少年一代,恐怕會有全新的局面吧。

也可以從電影、動畫、游戲……開始

名著往往太舊,至少在形式上。但名著也往往是個寶庫,人物、故事、劇情、橋段,資源豐富。一代代的懶人,都在從真正的名著中發掘,發掘好的故事,發掘好的人物,發掘人性中最閃耀的亮點,以自己的理解和表達,重組成全新的衍生產品——漫畫、動畫、電影、游戲等等。

舉個例子吧。三國演義,為啥不能從《赤壁》開始呢?吳宇森導演,林志玲出鏡,想來也不會虧欠了一個少年的胃口吧。關於三國的連環畫、漫畫更是品種多樣,不做贅述。等到有一天,少年看過這些他們喜歡的三國演義,他或許會有興趣去讀一下羅貫中的版本吧!進而我們還可以期待,也許他會去《三國志》中去尋求答案,或者他們再看到《念奴嬌·赤壁懷古》的時候,會有全然不同的理解吧!

1)從最精彩的片段開始。比如西遊記,三打白骨精、孫悟空大鬧天宮等精彩片段。第一印象的重要性不言自明,所以,從最精彩的片段開始,遠比循規蹈矩滴從頭開始要好得多。

2)可以只讀一部分,不用拘泥於全部。好多名著是一輩子都值當一讀的大書,每個年齡階段都有可讀之處,不用非得在少年時期和整本整本的三國演義死磕。

3)和孩子一起學會快讀,泛讀。少年們若是從小未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往往會被課堂上的精讀誤導——以為讀書就得批註,就搞清楚每個細節,就得能夠分清段落,要能總結意義,其實大可不必。好讀書不求甚解嘛。好的故事,好的人物,好的情節,好的語言,總會留在少年你的心中,暗自發酵,變成成長的養料。

Ⅸ 如何引導8歲的孩子重新愛上讀經典

您好,我是來自137教育平台的陶然老師,很高興為你解答 一個8歲的女孩,在之前讀的過程中,讀經的興趣非常高,現在中斷的時間已經將近一年。媽媽又添了一位寶貝,媽媽可能無暇去照顧孩子各方面。 首先我們要了解的是在這個過程中孩子的心情。實際上很多的寶貝,在媽媽添了弟弟或妹妹後,他們會覺得我的愛被分走了一半,甚至分走了一大半,因為小寶貝還挺小,媽媽可能會把更多的時間或精力去照顧到小寶貝。 從這個角度上來說,我想不僅僅表現在經典上,我相信在平時的生活和學習方面,這個大寶貝可能也會表現出有一些事情不禮讓的感覺。這種情況,我們怎麼樣很好地去引導呢?正好我也有一個小寶貝,實際上我們有很多的家長也希望我們的小寶貝能夠從頭開始,能夠從小很好地把經典這粒種子種下去。 這個時機是不是很好?好在哪裡?好在因為我們的大寶已經接觸過,甚至也讀了幾個月時間,並且在開始的時候興趣還非常高。這時媽媽又很忙,就想著可以把這個工作交給大寶貝,讓她多多地去引領,多多地去做一些榜樣,所以我們就要請大寶來幫忙。 如果媽媽在這個過程中,能夠很好地發現大寶的價值,甚至能夠很好地把責任、位置給到大寶,就可以讓她重新拾起讀經的樂趣,同時她又能很好地把她的這種樂趣下達給小寶貝。 既然現在大家是住在一起,我們就需要去營造這樣的氛圍。在做教育的過程中,我們一定不要在看到事情表象的時候,只針對這件事情的表象去做處理,我們一定要把所有的天、地、人的環境聯系起來,因為我們最重要的是要營造一個更好的讀書環境,培育一片更好的教育土壤。 家庭是孩子最早所能夠受教育的根基。媽媽和爸爸是孩子童年最好的環境土壤,在這個過程中,更重要的是我們的內在,我們的心要真誠去對待孩子,要真誠地想到在這個環境下,要怎麼更好地去營造一個書香環境和愛的氣場。當我們能夠去做到這樣的時候,孩子很願意去配合。 我們家兩個寶貝相差6歲,其實我們從來沒有去引導小的孩子怎麼樣讀經典。下面我講一下我們家的生活片段,其實姐姐和弟弟經常也會發生一些爭執或者爭吵。為了營造更好的氛圍,我一般會在大寶的身上下更多的功夫,因為她已經是8、9歲的孩子,能夠聽懂很多道理。可是小的寶貝,他是聽不太懂的,尤其是2、3歲的孩子,跟他講道理,他聽不太明白,或者說我們這樣去跟他表達,他不能很好地去接受。 讓孩子去跟孩子互動的時候,我們就需要有這樣的技巧。姐姐在帶弟弟的過程中,我會經常告訴她,現在帶弟弟讀書,愛上經典的光榮任務就交給你了,因為你在讀經典的過程中,一直表現得這么優秀,如果你能夠很好地示範給他,弟弟一定會叫你「老師」。 我們經常在這一塊和孩子進行這樣的溝通,孩子就很樂意地去把這件事情帶動起來,他們用小孩子的語言去解決小孩子的問題,這樣的一個過程非常棒!有一次,我們一起拍手去營造這樣的氣氛,當時我們就說空氣中會有很多智慧,我們一定要去抓住它,抓住它往哪裡放呢?往自己腦子里放。 當我們去做這樣一個場景的時候,孩子也跟著去參與,其實他們也不知道什麼是智慧?他們只是看到我們在半空中飛舞,去抓智慧的時候,看到這樣的動作和情形,覺得很好玩,對不對?於是他也開始抓,也放到自己的腦海里,我們就念這樣魔術的語言,孩子也跟著我們去做這樣的事情。 做完後,我們就去讀書。讀書時,我們不太去理會他,於是小寶就會拚命地跑到我們中間來,他雖然不能完全跟著我們的速度走,但是他會開始學著我們的動作,做一些模仿。所以在這方面,我們可以很好利用到這一點。 睿睿媽的寶貝可能還挺小,其實也是一樣的道理,有的孩子現在還躺在搖籃裡面。以前我們家小寶還很小的時候,我經常會讀《詩經》給他聽,讀完會和他溝通一下。 讀之前,我也會和他溝通,告訴他,這么美,這上面還有魚、還有綠色的荷葉、很美的荷花,真的很美哦!告訴他是一個什麼樣的景象。把這些都描述給他,告訴他:「現在媽媽讀一遍給你聽,你聽一聽我們的聲音是不是很悅耳啊?」 小朋友真的能聽懂,那時他才2、3個月。在孩子1至3個月,我們就經常給他輸送這樣的信息,孩子在搖床里躺著的時候就會笑,他並不是能夠聽懂媽媽所講的內容,而是他感受到媽媽當下給他的這種感覺和磁場,對不對?我們很開心讀完以後,還給他擊了一個掌。 現在我們就可以給妍妍寶貝這樣一個很好的機會,去把她的這種磁場傳達給小寶貝。因為她要去傳達,所以她一定會去讀,對不對?包括我們大家現在進行的「一根六經」的百遍挑戰。在挑戰的過程中,可能前期很多家人會覺得,怎麼一天要讀這么多?讀得口乾舌燥的,當你真的沖過這一關的時候,你就會發現,實際上「多易必多難」。 其實看起來很簡單的事情,我們去做的時候,它並不是那麼的容易。雖然說讀經,我們只是去讀。但是,我們認為很難的事情,用很簡單的心態,易行的心態去做的時候,又會發現它是如此的簡單。 我們倡導的是「1」簡單,「3」快樂,「7」堅持,大家把我們這個口號倒回來念,「堅持、快樂、簡單」,對嗎?當你在念的時候,會發現很奇怪,當你用快樂的心情去堅持這件事情的時候,所有非常難的事情,就會變得非常的簡單。 當你順著念,倒著念,它都一樣富有一定的哲理,是嗎?這就說明我們在不斷堅持的過程中,很多事情就能夠變得非常簡單。那麼我們覺得很難的事情,也會變得很簡單,這是因為我們堅持做簡單的事情,當堅持、快樂地去走的時候,它可能會讓我們感受到一種幸福。 所以,我建議一定要從這樣的角度去思考問題。當我們找到這樣的根源以後,從一個突破口去突破,真正給到孩子一些機會和責任,讓他們真正行動起來。而不是只是跟他們說:「你要好好讀,一定要好好讀!」結果孩子答應了,在讀的時候,又不能好好地控制自己。 孩子是多變的,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不好去把控,但是我們用什麼去把控?一定是一種無形的,叫「形而上」的這個道,一隻無形的手去操控。我們認為我們在影響世界,我們在操控世界,錯!其實世界一直在操控我們,對不對? 世界有一種無形的力量一直在帶動著你,就看你的磁場是如何和它搭配?用什麼樣的磁場跟它進行掛鉤和互補。這個很重要,我們一定要和天地進行溝通。 我們在跟自己的情緒進行溝通的時候,你會發現很多事情做不好,甚至還會陷入一股漩渦,然後還會影響周圍很多的人,讓大家都不開心,是吧?大家仔細去思考一下,看看是不是這樣一個道理? 當我們真的能夠經常把自己不斷地打開、打開、再打開時,我們就會非常廣大。要常常把自己的心空出來,這就是《老子》所說的「復歸於嬰兒」。我相信睿媽能找到最適合她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