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經典古典 » 第一部中醫理論經典是什麼

第一部中醫理論經典是什麼

發布時間: 2022-04-12 00:43:05

㈠ 黃帝內經是一類什麼樣的書

醫學和葯學
《黃帝內經》分《靈樞》、《素問》兩部分,為古代醫家托軒轅黃帝名之作,為醫家、醫學理論家聯合創作,一般認為成書於春秋戰國時期。在以黃帝、岐伯、雷公對話、問答的形式闡述病機病理的同時,主張不治已病,而治未病,同時主張養生、攝生、益壽、延年。是中國傳統醫學四大經典著作之一(《黃帝內經》、《難經》、《傷寒雜病論》、《神農本草經》),是我國醫學寶庫中現存成書最早的一部醫學典籍。是研究人的生理學、病理學、診斷學、治療原則和葯物學的醫學巨著。在理論上建立了中醫學上的「陰陽五行學說」、「脈象學說」「藏象學說」等。 《黃帝內經》簡稱《內經》,是我國現存醫書中最早的典籍之一,成書於戰國至秦漢時期,是我國勞動人民長期與疾病做斗爭的經驗總結。它的問世,開創了中醫學獨特的理論體系,標志著祖國醫學由單純積累經驗的階段發展到了系統的理論總結階段。
《黃帝內經》是一部綜合論述中醫理論的經典著作。它的成書是以古代的解剖知識為基礎,古代的哲學思想為指導,通過對生命現象的長期觀察,以及醫療實踐的反復驗證,由感性到理性,由片斷到綜合,逐漸發展而成的。因此,這一理論體系在古代樸素唯物辯證法思想的指導下,提出了許多重要的理論原則和學術觀點,為中醫學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㈡ 《黃帝內經》的歷史地位

三個「第一」
相關專家認為,《黃帝內經》可以用三個「第一」給它作一概括。 1.《黃帝內經》是第一部中醫理論經典。 人類出現以後,就有疾病,有了疾病必然就要尋求各種醫治的方法,所以醫療技術的形成的確遠遠早於《黃帝內經》。但中醫學作為一個學術體系的形成,卻是從《黃帝內經》開始的,所以《黃帝內經》被公認為中醫學的奠基之作。這部著作第一次系統講述了人的生理、病理、疾病、治療的原則和方法,為人類健康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中醫學形成以後,就庇佑著我們中華民族,使我們中華民族生生不息,使我們中華兒女能夠戰勝疾患、災難,綿延至今。沒有中醫、沒有《黃帝內經》的中華民族,是難以想像的。 2.《黃帝內經》是第一部養生寶典。 《黃帝內經》中講到了怎樣治病,但更重要的講的是怎樣不得病,怎樣使我們在不吃葯的情況下就能夠健康、能夠長壽、能夠活到一百歲。 《黃帝內經》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思想:「治未病」。《黃帝內經》中說:「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 「不治已病治未病」的意思是說,假如一個人的肝臟出了問題,不要指盲目的治療肝臟,還要從其他未生病的臟器著手。肝屬木,腎屬水,水生木,心屬火,木生火。所以也要從腎臟和心臟上著手治療。 而「不治已亂治未亂」的意思是說,假設一個公司的管理模式上出了問題,造成了混亂。不要指盲目的解決當前的混亂,而要從造成混亂的原因,和混亂將會導致的後果著手。簡單的說,就是把前頭和後面兩端解決,中間的那段麻煩也就不存在了。 3.《黃帝內經》是第一部關於生命的網路全書。 《黃帝內經》以生命為中心,裡面講了醫學、天文學、地理學、心理學、社會學,還有哲學、歷史等,是一部圍繞生命問題而展開的網路全書。我們國學的核心實際上就是生命哲學,《黃帝內經》就是以黃帝的名字命名的、影響最大的國學經典。中國古代有三大以「經」命名的奇書,第一部是《易經》,第二部是《道德經》,第三部就是《黃帝內經》。現在,這三部奇書不僅引起中華兒女,炎黃子孫的關注,而且引起世界各國人民的極大關注,因為它的價值在當今社會已經越來越凸顯出來。
價值貢獻
《黃帝內經》內容十分豐富,《素問》偏重人體生理、病理、疾病治療原則原理,以及人與自然等等基本理論;《靈樞》則偏重於人體解剖、臟腑經絡、腧穴針灸等等。二者之共同點均系有關問題的理論論述,並不涉及或基本上不涉及疾病治療的具體方葯與技術。因此,它成為中國醫學發展的理論源藪,是歷代醫學家論述疾病與健康的理論依據,盡管醫學家學說各異而有爭論但鮮有背離之者,幾乎無不求之於《內經》而為立論之准繩。這就是現代人學習研究中醫,也必須首先攻讀《內經》的原故。因為,若不基本掌握《內經》之要旨,將對中醫學之各個臨床科疾病之認識、診斷、治療原則、選葯處方等等,無從理解和實施。 《黃帝內經》作為祖國傳統醫學的理論思想基礎及精髓,在中華民族近二千年繁衍生息的漫漫歷史長河中,它的醫學主導作用及貢獻功不可沒。試想,大略700年前,歐洲鼠疫暴發, 有四分之一的歐洲人失去了寶貴的生命,而中國近兩千年的歷史中雖也有瘟疫流行, 但從未有過象歐洲一樣慘痛的記錄,中醫葯及《內經》的作用由此可以充分展示。 《黃帝內經》的著成,標志著中國醫學由經驗醫學上升為理論醫學的新階段。《黃帝內經》總結了戰國以前的醫學成就,並為戰國以後的中國醫學發展提供了理論指導。在整體觀、矛盾觀、經絡學、臟象學、病因病機學、養生和預防醫學以及診斷治療原則等各方面,都為中醫學奠定了理論基礎,具有深遠影響。歷代著名醫家在理論和實踐方面的創新和建樹,大多與《黃帝內經》有著密切的淵源關系。 《黃帝內經》全面總結了秦漢以前的醫學成就,標志著中國醫學發展到理論總結階段。該書在中國醫學有很高地位,後世歷代有所成就醫家,無不重視此書。部分內容曾被譯成日、英、德、法等文字,對世界醫學的發展亦產生了不可忽視的影響。
相關傳說
十八卷的《黃帝內經》,從遠古時代一直到今,而三十七卷的《黃帝外經》,則可能永遠失傳了。但是,關於它的民間傳說,還是相當豐富和十分有趣的了。 相傳黃帝時期出現了三位名醫,除了雷公和岐伯兩人外,名氣最大的是俞跗(fù)。他的醫道非常高明。特別是在外科手術方面很有經驗。據說,他治病一般不用湯葯、石針和按摩。而是診斷清楚病因後,除非要做手術時就用刀子劃開皮膚,解剖肌肉,結扎。傳說有一次,俞跗在過河時,發現一個掉河裡淹死了的女人被幾個人打撈出來准備埋葬,俞跗擋住他們詢問死者掉進水裡多長時間。抬屍體的人說,剛掉進水裡,撈上來就斷氣了。俞跗讓他們把屍體放在地上,先是摸了摸死者的脈搏,又看了看死者的眼睛,然後又讓人找來一條草繩,把死者雙腳捆綁好,倒吊在樹上。開始大家都不理解俞跗為什麼要這樣做。死者剛一弔起,就大口大口地往外吐水,直到不吐時,俞跗才叫人慢慢將死者解下來,仰面朝天放在地上,雙手在死者的胸脯上一壓一放。最後他拔掉自己的幾根頭發,放在死者鼻孔上觀察了一陣,發現發絲緩緩地動了動,才放心地對死者家裡人說:「她活過來了,抬回家好好調養吧!」,《漢書·藝文志》記載醫家經典十一家今僅存《黃帝內經》一家,原因待考。其中失傳的包括黃帝外經。從《漢書·藝文志》記載的「七經」來看,當時與《黃帝內經》並存的,還有《黃帝外經》、《扁鵲內經》、《扁鵲外經》、《白氏內經》、《白氏外經》和《旁篇》。

㈢ 我國最早的醫學理論著作

內容:《黃帝內經》分為《素問》和《靈樞》兩部分。《素問》重點論述了臟腑、經絡、病因、病機、病證、診法、治療原則以及針灸等內容。《靈樞》是《素問》不可分割的姊妹篇,內容與之大體相同。除了論述臟腑功能、病因、病機之外,還重點闡述了經絡腧穴,針具、刺法及治療原則等。
理論精神:《黃帝內經》基本理論精神包括:整體觀念、陰陽五行、藏象經絡、病因病機、診法治則、預防養生和運氣學說等等:黃帝內經靈樞①「整體觀念」強調人體本身與自然界是一個整體,同時人體結構和各個部分都是彼此聯系的。②「陰陽五行」是用來說明事物之間對立統一關系的理論。③「藏象經絡」是以研究人體五臟六腑、十二經脈、奇經八脈等生理功能、病理變化及相互關系為主要內容的。④「病因病機」闡述了各種致病因素作用於人體後是否發病以及疾病發生和變化的內在機理。⑤「診法治則」是中醫認識和治療疾病的基本原則。⑥「預防養生」系統地闡述了中醫的養生學說,是養生防病經驗的重要總結。⑦「運氣學說」研究自然界氣候對人體生理、病理的影響,並以此為依據,指導人們趨利避害。歷代醫家用分類法對《黃帝內經》進行研究。其中分類最繁的是楊上善,分做18 類;最簡的是沈又彭,分做4 卷。各家的認識較為一致的是臟象(包括經絡)、病機、診法和治則四大學說。這四大學說是《黃帝內經》理論體系的主要內容。
學術思想:《黃帝內經》接受了中國古代唯物的氣一元論的哲學思想,將人看作整個物質世界的一部分,宇宙萬物皆是由其原初物質「氣」形成的。在「人與天地相參」、「與日月相應」的觀念指導下,將人與自然緊密地聯系在一起。
價值影響:《漢書·藝文志·方技略》載有醫經、經方、神仙和房中四種中醫典籍。除《黃帝內經》外,其他醫經均已亡佚。因此,《黃帝內經》便成了現存最早的中醫經典。《黃帝內經》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經典之作,不僅僅是一部經典的中醫名著,更是一部博大精深的文化巨著,以生命為中心,從宏觀角度論述了天、地、人之間的相互聯系,討論和分析了醫學科學最基本的命題——生命規律,並創建了相應的理論體系和防治疾病的原則和技術,包含著哲學、政治、天文等多個方面學科的豐富知識,是一部圍繞生命問題而展開的網路全書。

㈣ 哪部書標志著中醫學理論體系的形成

《黃帝內經》,分《素問》和《靈樞》兩部分。
相關專家認為,《黃帝內經》可以用三個「第一」給它作一概括。
第一,《黃帝內經》是第一部中醫理論經典。人類出現以後,就有疾病,有了疾病必然就要尋求各種醫治的方法,所以醫療技術的形成的確遠遠早於《黃帝內經》。但中醫學作為一個學術體系的形成,卻是從《黃帝內經》開始的,所以《黃帝內經》被公認為中醫學的奠基之作。這部著作第一次系統講述了人的生理、病理、疾病、治療的原則和方法,為人類健康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中醫學形成以後,就庇佑著我們中華民族,使我們中華民族生生不息,使我們中華兒女能夠戰勝疾患、災難,綿延至今。沒有中醫、沒有《黃帝內經》的中華民族,是難以想像的。
第二,《黃帝內經》是第一部養生寶典。《黃帝內經》中講到了怎樣治病,但更重要的講的是怎樣不得病,怎樣使我們在不吃葯的情況下就能夠健康、能夠長壽、能夠活到一百歲。
《黃帝內經》非常重要的思想—— 「治未病」。
《黃帝內經》中說:「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
「不治已病治未病」的意思是說,假如一個人的肝臟出了問題,不要指盲目的治療肝臟,還要從其他未生病的臟器著手。肝屬木,腎屬水,水生木,心屬火,木生火。 所以也要從腎臟和心臟上著手治療。
而「不治已亂治未亂」的意思是說,假設一個公司的管理模式上出了問題,造成了混亂。不要指盲目的解決當前的混亂,而要從造成混亂的原因,和混亂將會導致的後果著手。簡單的說,就是把前頭和後面兩端解決,中間的那段麻煩也就不存在了~
第三,《黃帝內經》是第一部關於生命的網路全書。《黃帝內經》以生命為中心,裡面講了醫學、天文學、地理學、心理學、社會學,還有哲學、歷史等,是一部圍繞生命問題而展開的網路全書。我們國學的核心實際上就是生命哲學,《黃帝 內經》就是以黃帝的名字命名的、影響最大的國學經典。中國古代有三大以「經」命名的奇書,第一部是《易經》,第二部是《道德經》,第三部就是《黃帝內經》。現在,這三部奇書不僅引起中華兒女,炎黃子孫的關注,而且引起世界各國人民的極大關注,因為它的價值在當今社會已經越來越凸顯出來。

㈤ 我國最早的中醫學著作是什麼

黃帝內經》是我國傳統醫學四大經典著作之一(《黃帝內經》、《傷寒論》、《金匱要略》、《溫病條辨》),也是第一部冠以中華民族先祖「黃帝」之名的傳世巨著,是我國醫學寶庫中現存成書最早的一部醫學典籍。是研究人的生理學、病理學、診斷學、治療原則和葯物學的醫學巨著。在理論上建立了中醫學上的「陰陽五行學說」、「脈象學說」「藏象學說」、「經絡學說」、「病因學說」「病機學說」、「病症」、「診法」、論治及「養生學」、「運氣學」等學說。其醫學理論是建立在我國古代哲學理論的基礎之上的,反映了我國古代樸素主義辨證思想。

《黃帝內經》成書於大約2000年前的秦漢時期, 她的博大精深的科學闡述,不僅涉及醫學,而且包羅天文學、地理學、哲學、人類學、社會學、軍事學、數學、生態學等各項人類所獲的科學成就。令人頗感驚訝的是,中華先祖們在《內經》里的一些深奧精闢的闡述,雖然早在2000年前,卻揭示了許多現代科學正試圖證實的與將要證實的成就。中國古代最著名的大醫家張仲景、華佗、孫思邈、李時珍等均深受《內經》思想的熏陶和影響,無不刻苦研讀之, 深得其精要,而終成我國歷史上的一代名醫。

《黃帝內經》作為祖國傳統醫學的理論思想基礎及精髓,在中華民族近二千年繁衍生息的漫漫歷史長河中,它的醫學主導作用及貢獻功不可沒。 試想,大略700年前,歐洲鼠疫暴發, 有四分之一的歐洲人失去了寶貴的生命,而中國近兩千年的歷史中雖也有瘟疫流行, 但從未有過象歐洲一樣慘痛的記錄,中醫葯及《內經》的作用由此可以充分展示。所以說,中華民族是世界上最優秀的民族!中華文化是世界上最優秀的文化!我們每一位龍的傳人都應為我們偉大的祖國醫學而感到驕傲,為我們的傑出的祖先而感到自豪,並為沉睡了兩百年的祖國中醫的現代化及世界化而做一些誠摯的努力, 因為僅有極少數人的努力是不足以推動這個偉大的事業的!可以預見,只有當偉大的中醫真正復興的那一天才將是整個中華民族真正意義上復興的那一天!

《黃帝內經》簡稱《內經》,原書18卷。其中9卷名《素問》;另外9卷無書名,漢晉時被稱為《九卷》或《針經》,唐以後被稱為《靈樞》,非一人一時之作,主要部分形成於戰國至東漢時期。每部分各為81篇,共162篇.《素問》主要論述了自然界變化的規律、人與自然的關系等;《靈樞》的核心內容`為臟腑經絡學說。

《素問》,在漢魂、六朝、隋唐各代皆有不同傳本。為張仲景、王叔和、孫思邈、王燾等在其著作中所引用。主要有:(1)齊梁間(公元6世紀)全元起注本,是最早的注本,但當時其中的第六卷已亡佚,實際只有八卷。這個傳本先後被唐·王冰、宋·林億等所引用,至南宋以後失傳。(2)唐、王冰注本,唐·寶應元年(762),王冰以全元起注本為底本注《素問》,將已亡佚的第七卷,以自稱得自其師秘藏的七篇「大論」補入,到北宋·嘉佑·治平(1057~1067)年間,設校正醫書局,林億等人在王冰注本的基礎上進行校勘,定名為《重廣補注黃帝內經素問》,雕版刊行,而定型。

《靈樞》,亦稱《九卷》、《針經》、《九靈》、《九墟》等。漢魏以後,由於長期抄傳出現多種不同名稱的傳本。唐·王冰所引用古本《針經》傳本佚文與古本《靈樞》傳本佚文基本相同,說明為一共同的祖本。但與南宋史崧發現的《靈樞》傳本(即現存《靈樞》傳本)則不盡相同。史載北宋有高麗獻《針經》鏤版刊行,今無書可證。至南宋初期。《靈樞》和《針經》各種傳本均失傳。紹興二十五年(1155),史崧半其家藏《靈樞》九卷八十一篇重新校正,擴展為二十四卷,附加音釋,鏤版刊行。至此,《靈樞》傳本基本定型,取代各種傳本,而一再印行,流傳至今。

注重整體觀念,既強調人體本身是一整體,又強調人與自然環境密切相關,運用陰陽五行學說解釋生理、病理現象,指導診斷與治療;把陰陽的對立統一看成是宇宙間萬事萬物產生、發展、變化的普遍規律。人體在正常情況下陰陽平衡,一旦這種平衡被破壞,就會生病,強調精神與社會因素對人體及疾病的影響及疾病的預防,反對迷信鬼神。全面總結了秦漢以前的醫學成就,標志著中國醫學發展到理論總結階段。該書在中國醫學有很高地位,後世歷代有所成就醫家,無不重視此書。部分內容曾被譯成日、英、德、法等文字,對世界醫學的發展亦產生了不可忽視的影響。

《黃帝內經》傳說

十八卷的《黃帝內經》,從遠古時代一直到今,而三十七卷的《黃帝外經》,則可能永遠失傳了。但是,關於它的民間傳說,還是相當豐富和十分有趣的了。

相傳黃帝時期出現了三位名醫,除了雷公和歧伯兩人外,名氣最大的是俞跗(音夫)。他的醫道非常高明。特別是在外科手術方面很有經驗。據說,他治病一般不用湯葯、石針和按摩。而是診斷清楚病因後,除非要做手術時就用刀子劃開皮膚,解剖肌肉,結扎。傳說有一次,俞跗在過河時,發現一個掉河裡淹死了的女人被幾個人打撈出來准備埋葬,俞跗擋住他們詢問死者掉進水裡多長時間。抬屍體的人說,剛掉進水裡,撈上來就斷氣了。俞跗讓他們把屍體放在地上,先是摸了摸死者的脈膊,又看了看死者的眼睛,然後又讓人找來一條草繩,把死者雙腳捆綁好,倒吊在樹上。開始大家都不理解俞跗為什麼要這樣做。死者剛一弔起,就大口大口地往外吐水,直到不吐時,俞跗才叫人慢慢將死者解下來,仰面朝天放在地上,雙手在死者的胸脯上一壓一放。最後他拔掉自己的幾根頭發,放在死者鼻孔上觀察了一陣,發現發絲緩緩地動了動,才放心地對死者家裡人說:「她活過來了,抬回家好好調養吧!」

傳說俞跗還有一次在山谷走路,忽見一個年輕的獵人不慎從懸崖上跌下來,被半山腰的藤條掛住脖子,上不去下不來,又喊不出聲,俞跗正在著急時,迎面來了一個跛子老人,俞跗請老人設法把吊在半空的年輕獵人救下來。跛子老人一看,二話沒說,取下腰間的弓箭,「嗖」的一聲,射斷藤條,獵人掉落在地,眼看著沒氣了。俞跗蹲下為死者切了脈,從地上采了一把野草塞進獵人肛門,又用手緊緊捂住獵人的鼻孔。時間不長,就把塞進鼻孔

在俞跗晚年的時候,黃帝派倉頡、雷公、岐伯三人,用了很長時間,把俞跗的醫術整理出來,纂成卷目,然而,還沒有來得及公布於眾,倉頡就去世了。後來,俞跗的兒子俞執,把這本書帶回來交給父親修訂。不幸全家遭到了大火,房屋、醫書和俞跗、俞執全家人,一起化為灰燼。這也許是《黃帝外經》失傳,至今沒有找到的原因吧!

(《漢書·藝文志》記載醫家經典十一家今僅存黃帝內經一家,原因待考。其中失傳的包括黃帝外經。從《漢書�6�4藝文志》記載的「七經」來看,當時與《黃帝內經》並存的,還有《黃帝外經》、《扁鵲內經》、《扁鵲外經》、《白氏內經》、《白氏外經》和《旁篇》

《黃帝內經》內容十分豐富,《素問》偏重人體生理、病理、疾病治療原則原理,以及人與自然等等基本理論;《靈樞》則偏重於人體解剖、臟腑經絡、腧穴針灸等等。二者之共同點均系有關問題的理論論述,並不涉及或基本上不涉及疾病治療的具體方葯與技術。因此,它成為中國醫學發展的理論源藪,是歷代醫學家論述疾病與健康的理論依據,盡管醫學家學說各異而有爭論但鮮有背離之者,幾乎無不求之於《內經》而為立論之准繩。這就是現代人學習研究中醫,也必須首先攻讀《內經》的原故。因為,若不基本掌握《內經》之要旨,將對中醫學之各個臨床科疾病之認識、診斷、治療原則、選葯處方等等,無從理解和實施

㈥ 第一本中醫著作是什麼

中國現成最早的中醫理論專著,中國傳統醫學四大經典之首,相傳為黃帝所作。由《素問》和《靈樞》兩大部分組成。

《素問》重點論述了臟腑、經絡、病因、病機、病論、診法、治療原則以及針灸等內容。

《靈樞》除了論述臟腑功能、病因、病機之外,還重點論述了經絡腧穴、針具、刺法及治療原則等。

《黃帝內經》不僅是第一部中醫理論經典,也是第一部養生經典,還是第一部關於生命的網路全書。奠定了人體生理、病理、論斷以及治療的認識基礎,被稱為醫之始祖,為以後的中國醫學發展提供了理論基礎。歷代著名醫家在理論和實踐方面的創新和建樹,大多與《黃帝內經》有著密切的淵源關系。
中國經典的中醫理論著作,原名《黃帝八十一難經》,相傳為扁鵲所作。是在《素問》《靈樞》基礎上提出的八十一個問題進行重點論證。採用問答方式,分別對人體的腑臟功能形態、診法脈象、經脈針法等諸多問題逐一進行了論述。內容包括脈診、經絡、臟腑、陰陽、病因、病機、營衛、腧穴、針刺、病症等方面。
其創立的命門學說,成為中醫理論學說的重要組成部分,並第一次提出「奇經八脈」名稱。對後世傷寒學說和溫病學說的發展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對診斷學、針灸學的論述一直被後世醫學所遵循。在中醫學典籍中常與《黃帝內經》相提並論,被認為是最重要的古典醫籍之一。

㈦ 夢幻西遊手游我國第一部中醫理論經典是什麼

是黃帝內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