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淺談如何激發學生閱讀名著的興趣
【摘要】 高爾基說過:「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閱讀經典名著,可以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鑒賞能力,積累他們的文化底蘊、處世經驗,激發他們的創造思維、進取精神。【關鍵詞】 閱讀;興趣;初中【中圖分類號】G 633.3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671-1270(2009)2-0077-01高爾基說過:「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剩餘1995字)
Ⅱ 如何激發學生閱讀名著的興趣
引導學生進行課外的名著閱讀是一條比較困難的路,需要我們去幫助學生完成這個目標。在實際的教學中,我們在利用課外的名著閱讀教學將會提高我們的教學質量,同時將提升學生的閱讀興趣。激發學生的閱讀名著的興趣是極其重要的,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文素養,全面進行發展,對學生的其他課程也會有所幫助。
一、激發學生閱讀名著興趣的意義
興趣首先是學生進行學習的前提,也是讀書的前提。學生在閱讀名著時,能夠培養自己讀書的強烈興趣,進行一種良性的循環。學生不論做什麼,都帶有一種探索的性質,而我們就是用學生的這樣的心理,幫助他們形成閱讀的良好習慣。而激發學生的閱讀名著的興趣,將會在一定程度上成為學生的啟蒙,學生成為自己書本的主角,探索書中的奧秘。學會閱讀,將會減少學生的閱讀障礙,激發學生的閱讀熱情。名著是大家都所公認的好書,讓學生閱讀名著,培養自己良好的道德和情操,對於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形成具有重要意義
二、激發學生閱讀名著興趣的方法
在了解學生的一定的閱讀要求和任務時,我們教師就要有效地幫助學生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和閱讀興趣,通過一定的手段和方法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以下就是能夠激發學生閱讀名著的興趣所提出的一些方法。
1.教師的引導作用
在小學教學中,尤其是語文課程,學生處於一種啟蒙階段,教師在這個階段要做好教師的引導工作,以身作則,培養自身的閱讀興趣,從而帶動學生的閱讀興趣。教師和學生可以就同一本名著進行探討和思索,得出自己的感悟,提升學生的閱讀名著的興趣。比如說,《裝滿昆蟲的衣袋》這篇課文,我們教師在講授這篇課文的時候,可以拓展一下昆蟲的知識,在此基礎上引出法布爾的《昆蟲記》這本名著,為學生的名著閱讀做好鋪墊。
2.課文進行編劇
我們在學習課文的時候,會發現有很多的人物對話,我們可以將這些對話分飾不同的角色進行串聯,編排一場情景劇。比如說《林沖棒打洪教頭》,我們選取不同的學生分飾林沖和洪教頭,並選取讀旁白的學生,同時進行幾組,讓每個學生都參與進來。在這個基礎上,我們的學生的參與性就會得到提高,對於課文本身也能得到切實的領悟和體會。同樣,由此引薦學生進入閱讀《水滸傳》中,激發學生的興趣,學生閱讀名著的質量就會得到提高。
3.多媒體教學方法
在這個信息化的時代,多媒體逐漸進入我們的課堂,並與我們的課堂教學融為一體,我們教師要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擴大我們的課堂范圍。比如,在學習《嫦娥奔月》的時候,我們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關於嫦娥奔月故事的短視頻,讓學生在圖片文字和影像當中充分地融會貫通關於這個故事的起源,得到很好的理解。利用多媒體的教學方法是我們新型課堂的手段,能夠拓寬學生的知識面范圍,開拓眼界,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那麼對於神話故事的起源就能引領學生去感受《西遊記》的妖魔世界,產生無限的想像空間。
4.課外名著閱讀評比
在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學習中,我們可以將閱讀設置成一個固定的評比項目,以一種硬性的手段要求學生進行課外的名著閱讀,通過小組評比的方式增加學生的閱讀量。比如,在學習課文《伊索寓言》的時候,我們就可以進行舉辦寓言故事大會的形式,讓學生聲情並茂地演繹寓言故事,搜集寓言故事,並從中總結一定的道理和方法。這樣的方法既可以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又能有效地改善學生的一些性格和方法,讓學生勇敢地走上講台,走入課堂。
總之,閱讀名著可以陶冶我們的情操,增長我們的見識,啟迪我們的智慧,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文能力和人文素養。教師要掌握學生學習課外名著閱讀的方法,給學生創造一種良好的名著閱讀環境,久而久之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正確地培養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培養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和讀說寫能力,在小學語文的學習階段,真正做好語文的啟蒙領導。以上就是一些關於激發學生閱讀名著的興趣的方法和手段,培養學生的閱讀名著的方法不容忽視,同時也是弘揚我們文化的重要過程,我們要把握這個過程,真正做好名著導讀。
Ⅲ 如何提高小學生閱讀經典的興趣
那麼該如何培養小學生的閱讀能力呢? 一、激發興趣 一個人做他感興趣的工作,他的全部才能可發揮80%以上;而做他不感興趣的工作,只能發揮20%。這些告訴我們: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指出:「沒有任何興趣,被迫進行的學習會扼殺學生掌握知識的意願。」興趣是鼓舞和推動學生課外閱讀的巨大動力。學生有了興趣,才能從內心深處對課外閱讀產生主動需要。特別是對於那些初學閱讀的學生來說,教師應該大力激發他們的閱讀動機,使他們在頭腦中將閱讀與樂趣相聯系。那麼如何激發閱讀的興趣呢? 首先,針對學生閱讀了大量的讀物,希望能得到老師、家長和同學們的認可與贊許,從而滿足自己的成就感這一心理特點,我們可以開展一些朗誦、猜謎語、成語接龍、歇後語對接、講故事比賽;還可以開展一些名人名言交流會,讀書心得、讀書經驗交流會等活動,讓每個學生都有施展自己才能的機會。比如:我在班裡開展了一次「讀一本好書」講故事比賽,參賽同學講得滔滔不絕,觀眾聽得津津有味,不但增長了知識,而且大大激發了同學們的閱讀興趣。所以大力開展多樣的讀書活動,能極大地激發學生閱讀的信心和熱情。 其次,古詩詞是中國文化的瑰寶,它句式整齊,韻律感強,琅琅上口,易讀易記,深受人們喜愛。讓學生從小誦讀古詩詞,不僅有利於發展語言,提高智力,而且能陶冶情操,培養文字鑒賞力和健康的審美情趣。 在平時的詩歌指導時,安排每周背一詩(詞)。在對每首詩詞拓展時,採用「同題異文」(同一題材的詩詞)、「同人異文」(同一作者的詩詞)、「同意異文」(同一情感類型的詩詞)等途徑擴大古詩文的閱讀量。在進行詩文感悟時,以感受為主,理解為輔。主要以誦讀的方法,引導學生去美讀,去背誦,去想像,讓學生能上口,有滋味就行。 古語有雲:「書讀百遍,其意自見」,「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等,其中「見」、「作」、「吟」均是有所感悟的表現,也是語感的初步生成。這樣積累一多,語感不斷得以積淀,學生的語文素養自然也就形成了。 第三,我們還可以根據學校組織的活動、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自辦手抄報和手抄小雜志。這學期,為了了解學生閱讀的情況,我們班辦了一期以讀書為主題的手抄報。學生為了辦報,大量閱讀了怎樣讀書的有關知識,然後再對所讀知識進行選擇、編輯、抄寫、插圖,還真辦出了像模像樣的報紙。學生辦的報紙無論好壞我都給他們張貼展覽。學生在相互觀摩、互相學習比較中,又悟到很多東西。這樣的活動每學期可組織多次,使學生在辦報刊的過程中,提高選擇及加工信息的能力。 二、選好讀物 小學生年齡小,閱歷淺,閱讀時往往帶有盲目性、隨意性,這樣就不能提高閱讀的質量。因此,指導學生選擇健康、有益的讀物很重要。 大量的閱讀益處多多,但開卷未必有益。別林斯基說得好:「閱讀一本不適合自己閱讀的書,比不讀還要壞。我們必須學會這樣一種本領,選擇最有價值,最適合自己所需要的讀物。」時下出版物眾多,魚目混珠,所以指導學生正確地選擇適合自己的讀物非常重要。(l)思想健康。好書,以健康的思想教育人,以感人的事跡鼓舞人,以高尚的情操陶冶人,以科學的知識豐富人。我們要教育學生讀好書,使他們從好書中認識真、善、美,樹立正確的審美觀。而受年齡、閱歷、水平限制,小學生辨別是非的能力還不夠強,所以我們不能低估不良讀物給我們小學生帶來的副作用。(2)因人而異。據有關方面調查,因學生年齡、學段、性別、性格、心理特點等方面的差異,其閱讀興趣也隨之不同,一般來講:小學低中年級以童話、神話、寓言、民間故事為主,而高年級學生除故事外還對傳記、傳奇、驚險小說等感興趣,可以說進入了文學期。女生一般喜歡看有故事情節的書,而男孩則對史地、體育、科學等方面感興趣。所以教師可以對學生的愛好進行了解,到介紹時就有的放矢了。 (3)有趣味性。知識的海洋對於少年兒童有著極大的誘惑力。宇宙的奧秘,諸如地球的形成,人類的起源,海底世界的趣聞,森林中的動物之王,歷史上的人物故事,以及關於未來世界的科學幻想……都會引起他們認識世界的熾烈慾望。教師要有計劃地幫助學生選擇適合他們閱讀程度的課外讀物。(4)注意閱讀的廣度。魯迅先生在《給顏黎民的信》中告誡青少年:專看文學書不好,只看一個人的著作也不好。《教學大綱》要求六年制小學生課外閱讀不少於150萬字的分量,無疑是我們要注意閱讀的廣度,在尊重學生個性的基礎上,只有廣泛地閱讀,才能補課堂教學的不足、課本閱讀的不足。 三、授人以漁 古人授之以漁的道理我們都知道,學生已激發的閱讀興趣要保持、穩定、持久,必須教給學生讀書方法,並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緊緊抓住課文,實行精講多讀,教會學生獨立閱讀的方法,提高學生獨立閱讀的自覺性。隨著閱讀教材的進度,教師應該堅持「一篇帶多篇,課內得法,課外受益,課內打基礎,課外求發展」,把課外閱讀內容作為課內知識的擴充。學生在課堂上學會了獨立閱讀的方法,在課外閱讀中,豐富了語文材料,擴大了知識面。根據小學生年齡特點及知識水平,應著重教會以下幾種方法。 1、保證有充足的時間去讀書和思考 「學生是學習語文的主人。」我們要還給學生讀書思考的時間,發現,探索的時間。」要讓學生充分的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 2、培養學生自學,自悟,自得的能力 讓學生獨立地查找資料,弄懂字詞意思,理清文章寫作順序、主要內容,畫出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容,並在初讀中思考、提出不懂的問題,然後再抓重點詞句讀讀、想想、畫畫、演演,運用多種感觀體會語言含義,與課文情感產生共鳴,探究語言規律。最後讓學生談談自己讀懂哪些語句,文章為什麼這樣命題?這樣開頭、結尾?課文寫了什麼?怎樣寫?這樣寫好在哪裡?你知道為什麼這樣寫?所有的這些讓學生自己體味出來。 3、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現在不少小學生到畢業時還不會讀書,朗讀時丟字加字,甚至讀破句;看課外書籍,走馬看花,不求甚解。所以我們從低年級起就要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比如:認真讀書的習慣;帶著問題讀書的習慣;不動筆不讀書的習慣;自己我評價習慣等等。 4、堅持以讀為本,重視多種形式的讀 閱讀理解能力是以感悟,體驗為基礎的重要能力。古人雲:「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讀的熟,不解說自曉其義也。」學生充分的讀,在讀中整體感悟,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學生可以以多種閱讀方式,如:自由讀,輕聲讀,默讀,大聲朗讀,分角色讀,分組讀,吟誦,背誦,表演等等。 5、學會積累 指導學生從課外讀物中吸取營養,學會積累。語文學習的基本途徑是積累與訓練。常言道:「得法於課內,得益於課外」的道理就是如此。中國古代學習論認為「積漸成學」是讀書之規律,如孔子主張「博學於文」;荀子論述「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細流,無以成江海」。近現代的學習理論研究揭示,心智技能的學習與形成有賴於積累,美國教育心理學家加涅就認為 「學習的過程是逐漸積累的過程。」因此,我們要創造一切條件,幫助學生多讀書,讀好書,激發其讀書興趣,積累盡可能多的典範性的語言材料,積淀盡可能多的語感經驗,不斷豐富學生的「心理詞典」。 因此,規定每個學生准備一個積累本,把自己在閱讀中學到的佳詞美句抄錄下來,以便今後運用,這是必不可少的。在學習中,要經常給學生講積詞的好處,告訴他們「好腦瓜比不上爛筆頭」。有了積累本,就向有了個詞彙小倉庫,寫起文章來再也不愁沒詞了。在積詞中,有些學生可能辨別不出那些是該積的好詞,我們就應該選讀幾篇短文,告訴他們那些詞用得好,好在哪裡,提高他們的鑒賞力。 學習的目的在於運用,運用又是更主動的學習。在上課回答問題或平時交談中,一旦發現學生運用了課外書或積累本上的新詞,應立即予以表揚鼓勵。學生在作文時運用了所積的好詞語我們就加上紅圈圈,並在班上朗讀。要求學生不但要寫得出,寫得快,還要寫得通,寫得美。 6、 閱讀教學後進行仿寫、敘寫 閱讀完一篇文章後,說說自己在寫同類文章時,有哪些地方可以借鑒,然後進行仿寫、敘寫。趁熱打鐵,讀寫遷移,是練習寫作的最好時機。如在讀完《走進大自然》後進行續寫,讀完《三味書屋》後仿寫一篇《我的小屋》,學完《爬山虎的腳》後仿寫一篇植物。總之,學完人物篇仿寫人物,學完景物篇仿寫景物,學一類,仿一類,讓學生有樣可照,仿的輕松練的愉快。從學到仿,然後是創造寫,最後是學會寫,寫出自己的風格和特點。 7、 開展一些實踐活動 小學生都喜歡參加各種各樣的活動,因此,創造生動活潑、形式多樣的活動,能使學生享受到閱讀的樂趣,感受到閱讀的重要性。從而更進一步激發他們閱讀的熱情。(1)課前三分鍾,輪流朗讀。利用課前三分鍾,讓學生輪流上台念一段自己摘抄的優美語段,不僅能增加語匯的積累,又能促進學生在課外自覺認真的閱讀。(2)舉辦朗讀,講故事比賽。通過舉行比賽,在班裡掀起讀書的熱潮,引發課外閱讀興趣,促進學生大量閱讀。(3)結合課文內容,編課本劇。學生自編自導自演,不僅提高了他們的閱讀能力、審美能力、理解能力,分析能力、表演能力,還提高了他們與他人的合作能力。 (4)結合一個話題,開展有趣的辯論會。在閱讀的基礎上,鞏固讀書成果,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5)開展「向你介紹一本好書」的讀書活動。由學生經過自己篩選後,向全班同學介紹自己讀過的一本好書。學生為表現自己,必定行動起來,積極閱讀並認真比較。這樣既達到了訓練閱讀的目的,又培養了學生的概括表達能力。 總之,閱讀是我們人類的一個新的生活領域,是人類發展的一種重要的精神資源。我們在培養小學生閱讀能力的同時,更應注意學生興趣的激發,注意閱讀方法的指導,並重視閱讀效果,給予正面的引導,使學生從小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促進學生在德、智、體、美、勞各方面健康、和諧、全面發展。
Ⅳ 怎樣激發閱讀經典的興趣
科技發展,社會進步,但讀書卻倒退了,尤其是經典文學作品大多被束之高閣,相反一些低俗的作品卻空前流行。這種風氣不僅出現在成人閱讀中,而且在中學生中同樣流行,特別是近幾年網路小說的出現,吸引了許多中學生,中學生離經典文學作品越來越遠。但中學時期應該是讀書的最好時期,人的性格和品行還有很大可塑性的時期,忽視了經典閱讀,對孩子們來講無疑是一大損失。怎樣培養中學生閱讀的興趣是擺在語文老師面前的一大難題。根據我自己十來年的教學經驗,我總結了以下幾點,僅供參考。
一.緊扣教材,感知經典的魅力
語文教材中的作品是最好的經典,中學教科書,是文學大家、專家經過認真分析,深入研究,精心篩選編寫而成,每一篇作品都堪稱經典之最。在教學中,能讓學生通過閱讀學習,感知到經典文學作品的魅力,這對他們閱讀興趣的提高有著直接作用。語文教科書文學作品的數量有限,但其涵蓋面卻極廣,古今中外,都有所涉獵,這對學生的閱讀引導有很重要的作用。
如中國古代文化散文作品中,選入了從先秦諸子到晚清作家的作品,雖然不能盡選優秀作品,但所選作品代表性強,其深邃的思想內涵,高超的寫作技法,以及作者高尚的品行,悲天憫人的情懷,無不給學生強烈的震撼,深深感染學生的同時,定會使他們對中國古代文學作品產生濃厚興趣。現代文學中,魯迅、老舍、巴金、曹禺、朱自清、郁達夫、沈從文等作家的作品,新舊教材都有所選,有些作家作品選入的不止一篇,讀他們的作品,從中可了解中國解放前社會的黑暗,作品中極強的時代氣息,和作為知識分子強烈的使命感、責任感,讓學生深為他們的不幸遭遇表示同情外,更為自己幸福的生活感到滿足,學會珍惜。外國文學作品數量相對較少,但從有限的幾篇作品中,可讓學生感受到中外文學的共性與差異,感知異域文學作品的獨特性,產生強烈的好奇心。
在每一類作品閱讀學習之後,教師可以順勢補充一些中學生能讀的懂更感興趣的作品,趁熱打鐵,提高對這類作品的興趣。作為語文教師,在教材的處理上,要讓學生對經典文學作品的閱讀產生濃厚興趣。在興趣上做好引領。
二.拓展閱讀,延伸經典的魅力
教材中的經典文學作品,能給學生一定的閱讀興趣,也能從中學到一些閱讀的方法與技巧,但教材內容畢竟是有限的,必修加上每個學校所選選修教材中的作品,總共不超過一百二十篇,對於浩瀚煙海的經典文學作品而言,確實太少了。因此,要讓學生對經典文學作品更感興趣,能延伸經典的魅力,僅教材是不夠的。所以,作為語文教師,拓展閱讀,讓學生接觸更多的經典文學作品就義不容辭了。
拓展閱讀的材料從哪裡來呢?我覺得首先應該結合教材,以教材為參考,可以選取教材中同一時期不同作家作品,或者同一作者不同時期的作品進行拓展閱讀,如讀在閱讀魯迅的《祝福》時,可以推薦閱讀《明天》,來感受舊中國下層婦女的悲慘命運,或者更進一步,閱讀魯迅的《吶喊》與《彷徨》兩部小說集,全面了解舊中國生活中各個階層人的生活狀況,深刻的理解魯迅小說的魅力。當然,也可以推薦魯迅的一些雜文,其雜文中不乏突出典型的
人物形象和深邃的思想。可以由一篇到多篇,甚至一個系列的閱讀。其次應該根據教師的了解,選擇一些學生可能感興趣,對學生有啟發意義,能激發學生情感的作品,讓學生閱讀鑒賞,感悟。可以參考新課標中學生閱讀書目。比如,我覺得當代作家中,路遙的《人生》、高曉聲的《陳奐省上城》系列作品,余秋雨的文化散文等,無論從思想上,還是從寫作方法上,都能引起學生的興趣。當然莫言的作品更不用說了。
書讀的越多,興趣會越濃,得法教材,得益課外,拓展閱讀,才能更好的感知經典文學的魅力。當然,拓展不能沒有邊際,適當為好,因為在中學緊張的學習中,過多的拓展無形中會給學生造成負擔,影響厭煩情緒。書海無邊,但盡量能讓學生多讀一些經典的文學作品,對其人生是有益無害的。
三.讀寫結合,收獲經典的魅力
在閱讀的基礎上,能適時的將讀與寫結合起來,讓學生能從閱讀與寫作中收獲成功,這種成功的動機和慾望,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激發學生對閱讀的興趣。在經典閱讀之後,可要求學生寫讀後感,續寫、補寫或改寫,或自己創作。
讀後感可以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學生對經典作品的思想內涵,作者的觀點態度,人文情懷,或作品技法等方面做出自己獨特的看法,這不僅能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水平,還能提高學生的思想認識水平,加深對作品的理解,更能體現對經典作品的個性化解讀。可以在教學之前進行,也可以在之後進行。續寫、補寫主要可以是經典小說,在讀完莫泊桑的《項鏈》後,讓學生補寫主人公在知道真相後怎麼做。改寫在詩歌和散文或散文詩之間較好,將詩歌改寫成散文,或將散文改寫成詩歌。通過續寫、補寫或改寫同樣可以達到更透更深的理解作品,同時更是一次次寫作的練習。自己創作是比一般作文要求更高的寫作,比如閱讀小說後,學生可以進行小說的嘗試寫作,在學習詩歌後,學生可以自己試著寫詩,在閱讀學習後,各種文學作品形式都可以嘗試寫作。如果寫的不錯,作為教師要及時進行肯定和鼓勵,這對學生的創作積極性會有非常大的提高有了創作的動機與願望,閱讀的興趣自然機會產生。文學經典的魅力就會不言自明。
閱讀經典,對學生的人文素養提高的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文學素養。人文素養的提高能使學生做一個有良知,有責任感,有擔當精神的人,文學素養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對中學生的學習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所以,閱讀經典應該是一件利人利己的大好事,何樂而不為呢?
Ⅳ 如何激發閱讀興趣
如果你確想培養讀書的興趣,就會有成千上萬種方法幫你養成它。
1.找時間讀書
無 論多忙其實你每天都可以找出小段的時間來讀書,哪怕只是5-10分鍾。每天其實都有很多這樣的機會,例如:在早餐和中餐的時候,看看書,甚至你一 個人晚餐的時候也可以。每一次入睡前,每次只要十分
鍾。哈哈,多好的開端 呀!對你而言,這是一個很好的讀書習慣。你要做的,是堅持下來。
2.上哪去都帶本書
無論你去哪裡,都別忘記帶上一本書。 當你准備出門的時候,除了別忘記帶上你的駕駛本本,鑰匙之外,帶上你的書。等人和排隊的無聊(排隊等醫生,等待換牌照),利用這些時間看看書就是最棒的方法了。
3.找一個安靜的地方讀書
在自己家裡找個地方,要有一把舒服的椅子(別躺在裡面,除非你想睡覺)。在這里你可以成為一隻書蟲,沒有任何打擾的。椅子周圍要沒有電視,沒有電腦,沒有娛樂設備,沒有音樂,沒有家眷,沒有室友,打攪你,完全只有你自己。沒有條件,就創造條件。
4.減少上網和看電視的時間
其實,每一分鍾看電視和上網的時間,你都可以用來看書的。
5.讀書給你的小孩聽
如果你有小孩,你最好讀書給他們聽。從小養成讀書的好習慣無疑會讓他們收益終生。找一些適合小孩讀的書,讀給他們聽的同時,你自己也養成了讀書的習慣,也讓你和小孩待在一起的時間很有價值。
6.讀讀搞笑的有意思的書
找 那些真正吸引你的書,會使你一直保持讀書的動力。
7.讓讀書變成一種享受
看書的時候,沏一壺好茶,讓讀書成為你一天當中最愜意的時光。
8.在博客里談談你的讀書
最好的方法是在博客里談談你的讀書,如果你沒有,馬上建一個,這是免費的。
9.設立你的讀書目標
設立一個自己一年要讀50本書的願望,然後試著完成這個目標。
希望對您有幫助。
Ⅵ 如何激發初中生閱讀名著的興趣
九年制義務教育語文教學大綱以及《語文新課程標准》都強調「豐富語言積累,培養語感」,為此,不僅規定了學生課外閱讀的量,而且推薦了一些必讀的課外名著。新課標明確規定「7—9年級要閱讀的名著總量不少於6—9部」,並在附錄中提出了「關於課外讀物的建議」提倡讀整本書,如《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水滸傳》、《三國演義》等。然而,教學實踐中,我發現有很多學生挺會「走捷徑」——看根據同名小說改編的電視連續劇來完成任務,這就導致了這樣的結果:對故事情節和「人物形象」(姑且稱為「人物形象」,實質是演員扮演的角色而已)十分熟悉,而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卻沒有得到相應的發展。我們都知道「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這形象地說明了閱讀文學名著本身對讀者語言和思維的影響是其他視聽手段所無法相比的。然而電視、錄象等畫面色彩斑斕、人物形象生動直觀,相比之下,學生當然對文學名著興味索然。問題擺在我們面前,該怎麼辦?
心理學告訴我們:「興趣是人們探求某種事物或從事某種活動所表現出來的特殊積極的個性傾向。」它是調動學生積極性的一種「能源」。蘇霍姆林斯基也曾指出:「學習興趣是學生的重要動力」,可見,要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和語言表達能力,教師在教學中必須採用多種手段,激發學生閱讀文學名著的興趣,簡言之,就是要讓學生喜歡讀書、多讀書。為此,本人在教學實踐中,從以下幾方面作了嘗試:
一、課前演講,引發閱讀興趣
我們知道,天生的興趣並不存在。人只有在參與某項實踐活動時,由於不斷受到取得預期效果的鼓舞,才可能對該項活動發生興趣。受到的鼓舞越大,興趣也就越濃,乃至沉浸其中。課堂教學中,本人一直堅持讓學生進行課前三分鍾演講,內容由學生自選或教師命題,學生對上講台演講表現了很大的興趣,幾乎每個學生都會精心准備,於是,我設計了名著故事三分鍾演講活動,促使學生認真閱讀原著。例如為了讓學生認真閱讀《水滸傳》,在課前三分鍾演講時,我每天讓學生將一則水滸故事,可自選喜歡的章節講,要求演講者能盡量用文中的語句,別人講過的不能重復;要求聽講者認真聽講並能作評論,指出並糾正演講者與原著有出入處予以表揚。對於演講者和評論者,教師盡可能給與肯定。一個階段下來,我發現,教室里漸漸出現了「水滸熱」,課前課後不時能聽到學生在談論「浪里白條」、「及時雨」、「鼓上蚤」等,學生的閱讀興趣被每天的故事引發出來了。
二、課文遷移,拓展閱讀興趣
語文教學必須讓學生「得法課內,得益於課外」在學生課外閱讀缺乏興趣的今天,由課內到課外的過渡,顯得尤為重要。教師可有意識、有系統地課內外結合,擴展學生的課外閱讀量。
教材中的課文,有大量的文學名著的精彩章節或文學短篇,學生大多比較喜歡,教師可藉此引導延伸閱讀,進而使學生把興趣擴展到整部作品或一類作品,例如:學了《魯提轄拳打鎮關西》一文,學生非常喜歡豪爽曠達、疾惡如仇的魯達,教師乘勢引導:魯達後來去了哪裡?他是什麼時候怎樣上樑山的?《水滸傳》中誰與魯達關系最好等等,這一系列的問題,就把學生引向整部《水滸傳》。又如學了小說《變色龍》後,契柯夫筆下的警官奧楚蔑洛夫給學生留下了深刻印象,這時教師可引導學生閱讀《契柯夫短篇小說選》,這樣學生對契柯夫的作品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三、比較評析,強化閱讀興趣
赫爾巴特認為,兒童獲得的興趣中一類思辯的興趣。在比較中可以發展學生的思辨興趣。比較是人們辨別事物和現象的科學工具和方法,沒有比較就沒有鑒別。因此,教師可因勢利導,通過比較閱讀,強化學生的閱讀興趣。這種比較可以表現為以下兩種類型:一是將文學原著與同名影視劇比較,可比較影視劇中的人物形象與作品中塑造的形象以及自己相象中的形象的異同。二是文學作品之間的比較,如比較李逵與魯達,《水滸傳》中的李逵與《三國演義》中的張飛性格的異同。這一來學生讀原著就讀得更細心了。同時,比較閱讀又訓練了學生求異思維和創新思維,在自己的見解得到同學和老師肯定後,成功的喜悅又進一步強化了閱讀興趣。
四、專題討論,深化興趣
古人說過:「學起源於思,思起源於疑」,在學生課外閱讀過程中,教師設計一些有一定的深度的問題,例如「我眼裡的諸葛亮」、「說說關雲長」、 「談談《紅樓夢》中的劉姥姥」等問題,開設專題活動課,鼓勵學生就問題發表自己的見解,對於新穎獨特的見解,給予充分的肯定。這樣的活動使得學生對作品有了更深的了解,更有自信和成功的喜悅,從而對文學作品產生了發自內心深處的喜愛之情。
著名科學家愛因斯坦曾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和愛好是最大的動力」。在當前的語文教學中,要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就必須讓學生多讀書,讓學生愛讀書,對文學作品產生濃厚的興趣,我們應該不斷探索嘗試嶄新的教育教學方法,努力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厚積」,才有可能在說話和寫作中「薄發」。
Ⅶ 如何激發閱讀經典的興趣,成果展示研究總結,急急急!!!
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經相關部門鎖定名單的非本市戶籍人員可在滬報考:
1.考生父母雙方或一方是經市政府合作交流辦認定各地來滬投資企業工作人員,且考生須是參加本市中考並具有本市高中階段完整學習經歷的應屆生或2015年列入本市高考報名庫的歷屆畢業生;
2.考生為梅山、大屯、魯礦三地上海後方基地單位職工子女,且考生須是參加本市中考後升入高中階段學校的畢業生。
(六)《上海市居住證》持證人或其同住子女在參加相應考試期間,持證人的《上海市居住證》必須在有效期內。
(七)18至24周歲男性公民須經查驗兵役證(符合報名條件的外國僑民除外)。
Ⅷ 如何培養自己閱讀的興趣
學生把閱讀當作一種興趣、休閑活動,將可養成閱讀的習慣,將可獲得各種知識, 對於陶冶其情操,培養審美能力,提高學生語文水平,提高文化素養,也是至關重要的。因而培養閱讀興趣是十分重要的一點。人有學步時,讀有起步時。 適時施教,在學生開讀的最佳時段,教師幫助其樹立起閱讀的興趣是每個語文教師的責任,也是語文教育走向成功的關鍵。那麼,我們該如何做呢?
一、 以身示範,與生同讀,誘發學生閱讀的興趣
蘇霍姆林斯基說:「把每一個學生都領進書籍的世界,培養起對書的酷愛,使書籍成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星,——這些都取決於教師,取決於書籍在教師本人的精神生活中佔有何種地位。」教師既要重教書,也要重讀書。要讓學生熱愛讀書,教師首先要愛讀書。語文教師不僅要讀經典作品,還要多接觸少兒報刊、圖書等,根據學生的胃口推薦適合他們閱讀的報章雜志,把適合學生閱讀的書籍帶進教室,供學生傳閱。學生能讀到自己喜愛的書,興趣自然也就提高了。
二、給學生讀書的自由,再相機引導,逐漸轉化他們的興趣點
大家知道,學生並不是對一切書籍都不感興趣,常聽到一些家長嘮叨:「為什麼我的孩子不看《安徒生童話》?偏偏喜歡『奧特曼、武器!』」事實上這樣的孩子,他們也有著強烈的閱讀的慾望,只是興趣偏離了正確的方向而已。所以我們不能簡單地否定或批評,相信學生,先給他們以閱讀的自由,再抓住時機,巧妙引導,進行遷移,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這實際上是保護了學生的自尊心、自主性與求知慾。
三、讓每個學生都與書交朋友,培養學生閱讀的興趣
首先,語文教師要解放思想,摒棄那些阻礙學生發展的陳舊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方法,從封閉沉悶的繁瑣分析中走出來,徹底解放學生的頭腦、手腳,開放課堂、教材,教學向課外延伸,向社會延伸,向各種傳媒、電子網路延伸,使之與社會發展、知識巨增相適應。
其次,兒童在進學校讀書之前幾乎「讀得懂」所有「說」出來的書,對書的「聽」的興趣往往會遷移到「讀」的興趣上來。因此,語文教師一方面在課堂上發展學生的閱讀能力,另一方面應充分利用錄音機、電視等視聽媒體多讓學生「聽」書。,從而誘導學生早讀書、多讀書。
第三,語文教師要盡量多的向學生推薦一些中外優美的文學名著,讓學生在自我閱讀中,感受到文章所創設的情境的美及語言的魅力,讓學生覺得閱讀是一種美的享受。講《荷葉圓圓》時,我打開幻燈,出示荷花的圖面,簡介各種顏色,各種形狀的荷花,在美麗的荷花塘的風景中,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優美的形象刺激著學生的情緒,影響學生的情感活動,而相應的情緒,情感。
四、教給學生閱讀方法,激發學生閱讀的內部動力
要真正讓學生對閱讀產生興趣,並且能夠自覺地、發自內心地閱讀,還要解決學生的內部動力,那就是靠語文本身的魅力去打動和吸引學生,在有目的和對象的閱讀中逐漸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學生也從大量的課外閱讀中逐步品味到語文的形象美、意境美、思想美,感悟到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為此,我們應該教給學生閱讀方法:抓人物的外貌、神態、語言、動作和心理活動用心去讀;抓精彩重點語段用情去琅琅地讀;抓意境描寫,發揮想像去讀。經過教師的引導,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使之養成閱讀的習慣。這樣就使學生的文化底蘊不斷厚實,從而產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和中華優秀文化的思想感情」。從而使學生閱讀的興趣進一步增強。
五、創設良好的讀書環境,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
在閱讀的過程中,如果放任自流,肯定沒有收到實效的。因此,開展「講故事」、「讀書匯報會」、「展評優秀的讀書筆記」、「積累冊」、「手抄報」、「知識競賽」、「比賽查閱資料」、「詩歌朗誦比賽」等生動活潑、形式多樣的課外活動,能有效地檢查閱讀情況、鞏固閱讀成果,讓學生享受閱讀的樂趣,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閱讀熱情,調動學生的閱讀積極性,推動課外閱讀步步深入。通過講故事的情境吸引學生,尤其是小學生,一聽老師要講故事,都會挺直身子,豎起耳朵,兩眼閃爍著興奮的目光,嘴角露出甜甜的微笑,聽得津津有味。所以,這時候,當老師講完故事,向學生推薦課外書時,這效果肯定比任何說教都有效。但是,僅僅靠老師講故事,學生聽還遠遠不夠。講故事的形式可以多變,不僅老師講,還可以讓學生講,還可以師生、生生之間比賽講。這樣,學生有了自主的發言權,就會千方百計地尋找自己感興趣的課外書,選擇自己喜歡的故事,或有趣、或驚險、或奇特、或感人…… 每一個故事,都是一劑培養學生閱讀興趣的催化劑。讓講述者感受成功的喜悅,從而激發他們愛課外閱讀;讓聽者在講述者繪聲繪色的講述中感受課外閱讀的誘惑。
六、介紹好書給學生閱讀,激發他們的閱讀興趣和願望,提高他們的閱讀能力和認知水平。
首先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知識水平幫學生選好讀物,引導學生讀好優秀的課外作品。一般地,低年級的學生的思維主要是具體形象思維為主,低年級學生從開學就為他們設立圖書角,介紹好的圖書給他們看。可以讓他們看一些圖文並茂的兒歌、童話故事。學完拼音後,給他們介紹帶有拼音的圖書,要求邊看圖邊讀拼音和漢字。以後學生學完課文後,還可以向學生介紹與課文有相關內容的課外書,讓學生去閱讀,並指導怎樣讀。
其次,使課內和課外有機結合,由課內向課外延伸,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葉聖陶老先生說過:「語文教材無非是個例子,憑這個例子要使學生能夠舉一反三。」課本內數量有限的文章只能舉其一,只有課外閱讀拓寬知識面才能反其三,才能在應用中化方法為能力,使閱讀能力越來越強。因此,學生每學一篇課文,只要有相關的資料,我都會向學生介紹與這篇課文有相關內容的課外書,讓學生去閱讀,並指導學生怎樣讀。教師要多接觸少兒報刊、圖書等,根據學生的胃口推薦適合他們閱讀的報刊雜志,把適合學生閱讀的書籍帶進教室,供學生傳閱。學生能讀到自己喜愛的書,興趣自然也就提高了。
總之,教師要多引導學生的閱讀內容,鼓勵學生閱讀好的書籍、指導學生的閱讀方法,並給學生閱讀創造一個良好的讀書環境、讀書氛圍,同時要給學生松綁、減負,讓學生與書為友。在小學六年學習中使學生能初步理解、鑒賞文學作品,受到高尚情感與趣味的熏陶,張揚自己的個性,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Ⅸ 如何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一、 以身示範,與生同讀,誘發學生閱讀的興趣
蘇霍姆林斯基說:「把每一個學生都領進書籍的世界,培養起對書的酷愛,使書籍成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星,——這些都取決於教師,取決於書籍在教師本人的精神生活中佔有何種地位。」教師既要重教書,也要重讀書。要讓學生熱愛讀書,教師首先要愛讀書。語文教師不僅要讀經典作品,還要多接觸少兒報刊、圖書等,根據學生的胃口推薦適合他們閱讀的報章雜志,把適合學生閱讀的書籍帶進教室,供學生傳閱。學生能讀到自己喜愛的書,興趣自然也就提高了。
二、給學生讀書的自由,再相機引導,逐漸轉化他們的興趣點
大家知道,學生並不是對一切書籍都不感興趣,常聽到一些家長嘮叨:「為什麼我的孩子不看《安徒生童話》?偏偏喜歡『奧特曼、武器!』」事實上這樣的孩子,他們也有著強烈的閱讀的慾望,只是興趣偏離了正確的方向而已。所以我們不能簡單地否定或批評,相信學生,先給他們以閱讀的自由,再抓住時機,巧妙引導,進行遷移,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這實際上是保護了學生的自尊心、自主性與求知慾。
三、讓每個學生都與書交朋友,培養學生閱讀的興趣
首先,語文教師要解放思想,摒棄那些阻礙學生發展的陳舊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方法,從封閉沉悶的繁瑣分析中走出來,徹底解放學生的頭腦、手腳,開放課堂、教材,教學向課外延伸,向社會延伸,向各種傳媒、電子網路延伸,使之與社會發展、知識巨增相適應。
其次,兒童在進學校讀書之前幾乎「讀得懂」所有「說」出來的書,對書的「聽」的興趣往往會遷移到「讀」的興趣上來。因此,語文教師一方面在課堂上發展學生的閱讀能力,另一方面應充分利用錄音機、電視等視聽媒體多讓學生「聽」書。,從而誘導學生早讀書、多讀書。
第三,語文教師要盡量多的向學生推薦一些中外優美的文學名著,讓學生在自我閱讀中,感受到文章所創設的情境的美及語言的魅力,讓學生覺得閱讀是一種美的享受。講《荷葉圓圓》時,我打開幻燈,出示荷花的圖面,簡介各種顏色,各種形狀的荷花,在美麗的荷花塘的風景中,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優美的形象刺激著學生的情緒,影響學生的情感活動,而相應的情緒,情感。
四、教給學生閱讀方法,激發學生閱讀的內部動力
要真正讓學生對閱讀產生興趣,並且能夠自覺地、發自內心地閱讀,還要解決學生的內部動力,那就是靠語文本身的魅力去打動和吸引學生,在有目的和對象的閱讀中逐漸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學生也從大量的課外閱讀中逐步品味到語文的形象美、意境美、思想美,感悟到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為此,我們應該教給學生閱讀方法:抓人物的外貌、神態、語言、動作和心理活動用心去讀;抓精彩重點語段用情去琅琅地讀;抓意境描寫,發揮想像去讀。經過教師的引導,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使之養成閱讀的習慣。這樣就使學生的文化底蘊不斷厚實,從而產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和中華優秀文化的思想感情」。從而使學生閱讀的興趣進一步增強。
五、創設良好的讀書環境,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
在閱讀的過程中,如果放任自流,肯定沒有收到實效的。因此,開展「講故事」、「讀書匯報會」、「展評優秀的讀書筆記」、「積累冊」、「手抄報」、「知識競賽」、「比賽查閱資料」、「詩歌朗誦比賽」等生動活潑、形式多樣的課外活動,能有效地檢查閱讀情況、鞏固閱讀成果,讓學生享受閱讀的樂趣,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閱讀熱情,調動學生的閱讀積極性,推動課外閱讀步步深入。通過講故事的情境吸引學生,尤其是小學生,一聽老師要講故事,都會挺直身子,豎起耳朵,兩眼閃爍著興奮的目光,嘴角露出甜甜的微笑,聽得津津有味。所以,這時候,當老師講完故事,向學生推薦課外書時,這效果肯定比任何說教都有效。但是,僅僅靠老師講故事,學生聽還遠遠不夠。講故事的形式可以多變,不僅老師講,還可以讓學生講,還可以師生、生生之間比賽講。這樣,學生有了自主的發言權,就會千方百計地尋找自己感興趣的課外書,選擇自己喜歡的故事,或有趣、或驚險、或奇特、或感人…… 每一個故事,都是一劑培養學生閱讀興趣的催化劑。讓講述者感受成功的喜悅,從而激發他們愛課外閱讀;讓聽者在講述者繪聲繪色的講述中感受課外閱讀的誘惑。
六、介紹好書給學生閱讀,激發他們的閱讀興趣和願望,提高他們的閱讀能力和認知水平。
首先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知識水平幫學生選好讀物,引導學生讀好優秀的課外作品。一般地,低年級的學生的思維主要是具體形象思維為主,低年級學生從開學就為他們設立圖書角,介紹好的圖書給他們看。可以讓他們看一些圖文並茂的兒歌、童話故事。學完拼音後,給他們介紹帶有拼音的圖書,要求邊看圖邊讀拼音和漢字。以後學生學完課文後,還可以向學生介紹與課文有相關內容的課外書,讓學生去閱讀,並指導怎樣讀。
其次,使課內和課外有機結合,由課內向課外延伸,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葉聖陶老先生說過:「語文教材無非是個例子,憑這個例子要使學生能夠舉一反三。」課本內數量有限的文章只能舉其一,只有課外閱讀拓寬知識面才能反其三,才能在應用中化方法為能力,使閱讀能力越來越強。因此,學生每學一篇課文,只要有相關的資料,我都會向學生介紹與這篇課文有相關內容的課外書,讓學生去閱讀,並指導學生怎樣讀。教師要多接觸少兒報刊、圖書等,根據學生的胃口推薦適合他們閱讀的報刊雜志,把適合學生閱讀的書籍帶進教室,供學生傳閱。學生能讀到自己喜愛的書,興趣自然也就提高了。
總之,教師要多引導學生的閱讀內容,鼓勵學生閱讀好的書籍、指導學生的閱讀方法,並給學生閱讀創造一個良好的讀書環境、讀書氛圍,同時要給學生松綁、減負,讓學生與書為友。在小學六年學習中使學生能初步理解、鑒賞文學作品,受到高尚情感與趣味的熏陶,張揚自己的個性,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閱讀是一種終身教育的好方法。熱愛閱讀可以改變孩子的一切,使孩子受益終身。
一、順應孩子的心理特點,選好孩子「愛看」的第一批書,使孩子對書產生好感。孩子愛不愛看書,與父母的培養技巧很有關系。在孩子學習閱讀的初期,父母一定要對提供給孩子的書刊進行精心的挑選,盡量給孩子提供一些印刷美觀漂亮、內容豐富有趣、情節發展符合兒童想像和思維特點的圖畫書,如動物畫冊、彩圖科
二、不宜對孩子的閱讀過程管得太死。
好奇、好動、缺乏耐心和持久力是孩子普遍的心理特點。他們喜歡的閱讀方式是一會兒翻翻這本,一會兒翻翻那本。對此,家長不必過多的去管他。通常,在這一階段,只要是孩子願意把一本書拿在手上津津有味地翻看,家長就應該感到心滿意足了。因為,這類表現完全符合孩子的早期閱讀心理,是孩子在閱讀求知的道路上邁開重要一步的標志。
三、把閱讀選擇的權利交給孩子,盡可能為孩子提供輕松自由的閱讀環境。
閱讀是一種求知行為,也是一種享受。因此,在孩子的新聞記者過程中,家長除了需要對真正有害於孩子的書刊進行控制外,不應對孩子所讀書刊的內容、類型和范圍進行人為的約束和控制。通常,孩子所讀書刊的內容範圍越廣越好。一般說來,從上小學開始,大部分孩子在閱讀內容的選擇方面已逐漸形成自己的愛好和興趣。對此,家長應注意觀察、了解和引導,不宜過多地干涉。美國圖書館學教師蘇珊?羅森韋格有一句名言:「如果您想要孩子完全按照你的計劃閱讀,那註定不會長久。」
四、親子共讀,為孩子樹立良好的閱讀榜樣。
專家們認為,在家裡,父母應盡可能多地和孩子在一起看書,做孩子的閱讀榜樣。同時,還可經常與孩子在一起交流讀書的方法和心得,鼓勵孩子把書中的故事情節或具體內容復述出來,把自己的看法和觀點講出來,然後大家一起分析、討論。如果經常這樣做,孩子的閱讀興趣就可能變得更加濃厚,同時孩子的閱讀水平也將逐步提高。
如何培養閱讀習慣
不重視長期、大量的閱讀積累是無法學好語文的。科學研究也表明,孩子的閱讀量只有達到課本總閱讀量的四五倍,才有可能形成語文能力;一個人擁有的詞彙量和他的智商成正比。大量閱讀是提高孩子能力,發展孩子智力的重要途徑。如何培養孩子良好的閱讀習慣?
1、創設良好的家庭讀書條件
一個家庭有沒有書,孩子是不是經常能接觸到書,這與孩子是不是喜歡閱讀有著很大的關系。如果條件允許,家長應不嫌「汗牛充棟」,只要是對孩子閱讀有益的書籍,先買好,放在孩子每日見到的地方。天長日久,孩子每天所見都是書,隨意翻翻,慢慢就會對書籍產生興趣。
2、家長要成為孩子讀書的夥伴
身教重於言教,只有熱愛讀書的家長才能培養出愛讀書的孩子。家長首先要喜愛閱讀,懂得閱讀的方法,了解書籍的內容,這樣才能指導孩子閱讀,用自己的行為潛移默化地帶動孩子喜歡閱讀。培養孩子養成閱讀習慣的初期,最重要的是要多讀文章給孩子聽,這樣不僅可以延長孩子有意注意的時間,增加孩子的識字量,激發孩子的想像力,促進他們的情感發育,更重要的是可以培養他們讀書的興趣,從而使學生自覺自願地想去讀書。對於這一點,美國著名教育家吉姆認為;讀書給孩子聽的作用「僅次於擁抱」,在這樣的「擁抱」下,孩子的讀書興趣上來了,熱情高漲了,慢慢的,他們對讀書的態度就變成了「我要讀」。
3、調動孩子閱讀興趣
(1)懸念調動法。在讀書時,留下懸念給孩子。聽家長讀了精彩的文章,卻缺少結尾,懸而未決的情節催促孩子自己急切地去尋找問題的答案,慢慢他會掙脫家長的扶持,自己自由地暢游於書海,尋求他的精神家園。
(2)故事梗概法。家長先把故事的大意講給學生聽,引導孩子進行閱讀。例如引導孩子閱讀笛福著的《魯濱遜漂流記》。事先,家長將故事的大致內容簡單地向孩子介紹,孩子聽了有趣,就會自己去閱讀此書了。
(3)電視輔助法。社會上流行的電視劇往往會對孩子的閱讀造成相當大的影響,家長如能抓住機會,因勢利導,趁機向孩子介紹相應的讀物,學生閱讀的興趣會比較大。例如中央電視台播出《水滸傳》後,在社會上引起了較大的反響,對孩子們也產生了較大的沖擊,他們常常討論劇情的發展。針對這種現象,家長和孩子一起讀《水滸》.談談一百零八將,孩子們邊讀邊思,邊讀邊議,會收到良好的效果,
苟子曰:「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孩子養成了良好的閱讀習慣.便會輕松面對語文學習,助益頗大。
如何指導孩子閱讀
1.充裕的閱讀時間
視孩子的閱讀經驗,最好給他充裕時間,但是距離討論時間也不能太長,以免遺忘,又喪失討論此書的熱情。
通常我們閱讀完一本書,會急著想跟別人分享的是:
(1)讀完此書的心情、感受。
(2)讀完此書的收獲。
(3)對此書不解的部分
(4)對此書的評價。
因此,在孩子自由閱讀期間(以一本200頁小說為例,約需兩星期),可以隨機和他聊一下此書。
如「你看到哪裡?我已經看到他們吵架那一段了。」
「你目前讀到的部分,還算有趣嗎?」
「到目前為止,你對男主角的評語是什麼?」
從這樣的閑聊中,偶爾加入自己的個人意見(必須讓孩子知道這是你的個人想法,不是「標准答案」),以便讓孩子閱讀的熱情維持一定溫度。
2.指導孩子做有效的理解
有專家指出,孩子的閱讀是否有效,有三個指標:
(1)是否了解自己正在閱讀什麼(正在閱讀的內容有無矛盾、有無意義)?
(2)自己是否對文章有正確解碼(我的理解和書的原意才相符嗎)?
(3)我能不能針對目標來調整閱讀方向(如果我是為了增進作文能力,重點就應放在書中的寫作技巧)?
這里,提供幾個曾被用以實驗的「閱讀理解方案」,作為指導孩子閱讀的參考技巧。你應該留意孩子以往的閱讀習慣有何優缺點,適度給予提醒,或耐心點,帶著他一起從下列的參考步驟中,找一個、或自行組合出一種新方案試試看。
(1)SQ3R
瀏覽(survey)、發問(question)、細讀(read)、背誦(recite)、復習(review)。
它的優點足讓孩子一讀再讀,一次此一次深入;缺點是耗時,較易產生疲乏感。
(2)REAP
閱讀(read)、編碼(encods)、註解 (annotate)、審思(ponder)。
它的優點是讓孩子嘗試以自己的話去重達作者的文字(編碼),用自己的意思去寫出摘要(註解),對摘要加以思考(審思),可以說是以一己之力來完成理解。
缺點跟SQ3R一樣。
(3)DRTA
預測(predict)、細讀(read)、查核(prove)。也就是先讓孩子猜測閱讀內容可能是什麼,再進行閱讀,一一查核對照是否與預測相符。
優點是增進閱讀興趣,缺點是有可能偏離重點。
(4)芝加哥精熟學習閱讀方案
主要方式是把閱讀內容分成幾個小單元,每個單元設定一些應該達成的目標,通過一個單元的精熟測驗,才可以進行下一單元,否則就必須接受矯正或補救教學。
優點是可以逐步精熟閱讀內容。缺點是分成瑣碎片斷,不能一氣呵成,有時阻礙閱讀氣氛。我必須強調的是,這些只是美國學校所使用的教學實驗方案,對你的孩子不必然有絕對效用。可以參考,但毋須照單全收。每個孩子的閱讀喜好、習慣不同,不可能有一套完美方案適用所有兒童。
或許,你可以依照讀物的不同性質來指導孩子的閱讀方式。比如:較長篇的小說,用拆解式的 DRTA來閱讀。短篇故事則用REAP來進行。
Ⅹ 怎樣激發閱讀經典的興趣
激發閱讀興趣,剛開始可以選擇喜歡的書籍閱讀,這樣不會導致你一來就產生討厭的情緒。
其次,給自己制定一個讀書計劃,養成讀書的習慣。比如,一周讀一本書,每天抽1-2個小時作為閱讀時間。閱讀的過程中或讀後,要學會做一個簡單的讀書筆記,記錄一下書籍、文章的:脈絡主旨,主要人物以及事跡等以及閱讀後的感悟,如果是學生還可以摘抄一些優美句子、段落等作為素材。讀書筆記的用處是很大的,一方面是知識的積累,另一方面也可以培養你的閱讀興趣。
另外,要掌握一個科學高效的閱讀方法。無論是學生還是工作者,能夠擠出來讀書的時間總是有限的,所以一個高效的閱讀方法很關鍵。我讀書一般是用快速閱讀法,這里說的快速閱讀不是簡單地閱讀速度快,跟略讀、跳讀掃讀等有著本質的區別。
快速閱讀是一種科學高效的閱讀、學習方法。快速閱讀不僅體現在閱讀速度的高效上,更是理解的高效:對抓住文章段落的脈絡和重點有非常好的作用,幫助我們對文章做整理、分析和歸納。具體練習可以參考《精英特全腦速讀記憶軟體》,用軟體練習,每天一個多小時,一個月左右的練習可以提高閱讀速度5倍左右、理解記憶也能得到相應的提高。我練習快速閱讀,現在能做到一目三行(常規書籍排版)。
掌握速讀之後,可以把閱讀效率提高好多倍,無論是閱讀還是學習,都有極大的幫助的,如果你的閱讀效率低,有必要練習提高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