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經典古典 » 西安積善堂經典誦讀怎麼樣
擴展閱讀

西安積善堂經典誦讀怎麼樣

發布時間: 2022-03-30 06:10:07

經典誦讀時是用左手還是右手劃讀

佛珠乃是修行的法器,不少朋友都有念誦持誦佛珠的習慣,其中的講究也不少。對於到底用左手還是右手撥念珠很多朋友都有這一方面的疑惑。根據的寧瑪白玉喇嘛說法:右手為黑業的代表、左手為白業代表。所以一般都大家用左手持念珠誦持會比較好,代表著積善行樂。但是我們也建議大家不用太過於糾結左右手,也不用過分計較構造、顆數和材質,但求心誠方便即可,不必庸人自擾地強求方法,但求靜慮離妄念,持珠當心上

② 經典誦讀板報怎麼做

全世界的經典誦讀都是培養悟性。熟讀百遍,其義自見。不要忽略對孩子感悟能力的培養。不要低估孩子的悟性。經典誦讀多在自悟。 怎麼做?訂計劃。沒有計劃,雜亂無章。什麼時間讀什麼,訂下來。這本沒有讀完,絕對不能讀下一本。激發學習興趣的方式:比賽、表演等。 巧設計。你在導讀中設計生活中的情景。只要把它與生活聯系起來就行。 解疑惑。切磋解讀,引導學生把經典與生活結合,與行為結合。 善比喻。如:玉不琢,不成器。誦讀經典重在積善、積德。不要過多解讀。給予肯定、激勵。

③ 什麼樣的家庭教育最好

經典教育就是讓孩子在0-8歲大腦發育最迅速的年齡階段,通過接觸代表人類最高智慧的經典文化。開發其智力,培養其人格,為孩子的成人成才奠定堅實基礎的一種教育方法。 經典賦予我們樂觀向上的精神,是從一切生命的最深處流露出來的傳神,是天地的語言、宇宙的心聲;讀誦四書五經,就是融會天地之心、通達萬物之情;"讀經"是鼓舞人做一個君子,做一個為自己幸而活著的人。這種幸是以人格換取來的,是永恆而舒暢的。通過讀經將先人們數千年殫精竭慮所形成的智慧灌輸進孩子的心靈,是對他人生最重要的投資。讀經典一部,勝讀雜書萬本!在教導孩子讀經的過程中,自己也在讀經補課,從而形成的家庭氛圍是培育家學淵源的沃土。讀經既是對自己的培養,又是對家學的構建。一代一代的積累,必將會使自己的家庭成為書香門第,從而培養出家族的精英。"積善之家,必有餘慶。"讀經、明經,必能使家族走向輝煌!「今日不做,必貽明日之悔」。 孩子為什麼要學經典呢?讀經有哪些好處呢? 一是,自然、快速地識字、閱讀。前面我們講了,孩子學語言的關鍵期為0-6歲,如果錯過了這段關鍵期,孩子可能一輩子不再喜歡讀書。閱讀能力決定孩子的智力發展水平,孩子的智力發展取決於良好的閱讀,家長每天陪孩子讀20分鍾的經典,學齡前兩年下來孩子至少可以記住30000的內容,其識字量至少可以達到4000多,他不僅遠遠超過普通學生,甚至其語文程度基本達到高中水平,個別悟性好的可以與大學中文系的學生媲美。 二是,有利於修定養正。「幼兒養性,童蒙養正」。誦讀經典如一盞明燈,又如明月照山嵐,讀經是一種聖陶。現代的教育雖然教授了各種生活的技能,但並沒有告訴孩子應該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現在孩子大都是獨生子女,家庭對孩子龐愛有加。經典是我們民族精神的精華,其中蘊藏著先人的生活智慧與人生哲學,很多經典著作主要闡述生活習慣,為人處世、求學治學等方面的禮儀與規范,教孩子怎麼做人、做事,為人處世。我們每個家長都希望要把孩子培養成品德高尚、自強、剛健、忠誠、盡孝、謙虛、守信用、有同情心的人。讀經的孩子時刻感受著聖賢大師的境界,感受著智者的心境,感受著天地自然的氣息。讀經的孩子,無論在見識上還是在器局上,都高出不讀經的孩子一大截。在氣質和教養上處處顯示出精英與貴族的氣度。他們在快樂中成長。專家認為,從小誦讀中華文化經典能培養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質,培養孩子高雅的氣質,奠定孩子一生優雅的人格和文化功底。曾子說過:"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不忠乎?與朋友交不信乎?傳不習乎?"(《論語學而》) 三是,親子互動。教育藝術的本質不在於知識的傳授而在於學生受到刺激並得到積極體驗。從誦讀經典,孩子與父母之共同體會到親子間深深的愛意。父母能背能做,孩子也能背能做。兩代之間有話可說,親情基石就奠定了。 四是,能直接提高口頭和書面表達能力。孩子進入小學後,寫作不在話下,理解能力強,考試輕松,成績好。古人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做詩也會吟」! 經典導讀是最經濟的讀書方法,獲取最實際的學習效果,簡言之,就是"最寶貴的年齡,最經典的教材,最簡捷的方法,最完美的人才"。讀經典是以簡御繁,以少數經典帶動海量知識的學習與掌握。讀熟了經典之作,其它的書則如秋風掃落葉般簡單。

④ 經典誦讀有哪些好處

做什麼事情,我必須要看理由才會馬上付諸行動的。「經典誦讀」在我決定要推廣的前一年就看過了它的好處,但是那時候,我還是無動於衷的,所以現在推廣時,有些家長也是我當年的表情——半信半疑,我會理解他們,每個人對自己不認識的東西,都是不太相信的,都有一個了解的過程。
我是一個普通的工人,是經典誦讀的推廣者,現在孩子們叫我老師,但是!——我首先是一個母親,是一個非常熱切要了解現今的教育模式、教育狀況的母親,是一個想找一種「既想省錢,但又能教育出優秀兒女」的方法的母親。但是我發現很多家長都帶孩子去參加各種各樣的班,而且收費奇貴,我在想:「為什麼?」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有什麼興趣會一直伴隨著女兒,讓她終生受益呢?我無時無刻不在思考當中。
後來真的有孩子給我教了,我才開始有了「強迫」自己接觸經典機會,我這個已經過了30歲(不是13歲)沒救的人,也能感受到我們的祖先原來是如此的偉大,讀經典,我不主張看註解的,因為十個人就有十種的看法,讓孩子無所適從,而且經典是運用在日常生活中才能體驗到妙處的,「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讀多了就自然會懂的。那些「反對者」根本就沒有讀過,當然也根本沒有在教學上實踐過,怎麼會有依據出來說話呢?請看我發現了什麼吧,也許你們會笑我的,連這個也不懂:

例如:
「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為人之本與!」
——出自《論語》
意思是在日常生活中,孝順父母、友愛兄弟姐妹,是做人的根本,百行以孝為先,沒有這個作為「根」,就沒有成就事業的「果」。一切事情也不會心想事成。因為假如違背了這個「道」,當然方向會錯,目標也會走偏。試想想一個對自己父母不好的人,一個心術不正的人,他能為社會作出怎樣的貢獻呢?

「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
——《老子》
無常也許是「不執著」的意思吧,這一句我不太懂,但是後一句「以百姓心為心」,我倒是學進去了,一個人生存在這個世上,怎樣體現自己的價值呢?那就是要把自己放在社會這個天平上去秤一秤了,社會與我(任何人)是息息相關的,社會的需要,就是我的需要;百姓過得好,也就是我過得好。所以有智慧的人,不會做對社會公眾有害的事。

「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
——《易經》
這句話,我一直以為是佛家勸人行善時說的。誰知道它竟然出自《易經》。
現在想來,不無道理的。如果一個人,他心存善念,處處為別人著想,自然心態好,心胸開闊,因為他沒有做對不起別人的事情,心就踏實;臉上總是喜悅的笑容,那麼他的人緣就會好,事情也就會容易成功,俗話說「得民心者,得天下」;相反,一個人如果處處想的、做的,都是為了一己私利,這種人心胸狹窄,站得不高,看的也不會遠了;到了哪個單位也不會受歡迎,當然人緣不會好到哪裡去,在心態上也只會怨天尤人,不是苦瓜臉,就是皮笑肉不笑,好運也不會降臨到他頭上,做的事情也不會是成功的。有一句話說:「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我想改一下:「機會是留給心態好的人。」所以,這句話不是迷信的,相反它說明了命運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就看你善不善,是真善的還是假善的;是真心的為民做事的還是沽名釣譽的。

我們教孩子讀的就是這些,所以我非常地堅信,讀了這些書的孩子,我們不會擔心他們的前途,因為他們的胸懷是博大的,見識是豐富的,行為是優雅的,意志是堅強的。智慧與見識會比一般沒讀過的一定強很多,他們絕對是有理想的、成為社會中的中流砥柱的下一代。志向要從小樹立,不是一般的「學者、專家」,只看到「經典誦讀」是開發潛能的一種,這樣未免心胸狹隘、眼光短淺了。

當然了,培養孩子的潛能,這個絕對不用懷疑的。試想想:一個能背誦充滿智慧的、幾萬字的孩子,他在自己的頭腦中,自然會以他喜愛的方式整理過濾,等需要的時候了,很自然就能調動出來了。那麼,這樣一個有思想,有內涵的少年,你還會擔心他寫不出好文章嗎?他對文字已經非常敏感了,你還擔心他不愛閱讀嗎?他有遠大志向了,還擔心他成為不良少年嗎?這是不可能的,你不讓他學習,他反而會跟你「急」呢!還有,一個能大段大段地背誦英文經典的孩子,你還擔心他不會聽,不會讀,不喜歡閱讀外文著作,看到「老外」會膽怯嗎?不會的!什麼叫胸有成竹,就是這個道理。

況且孩子讀起來真的不辛苦,因為13歲以前也是語言發展的重要時期,你不讓他背這些經典,他也會背廣告詞的,那麼我們做家長的,為什麼不願意每天花一點點時間、精力,陪他們讀一些長大後,一輩子都起作用的東西(健康偉大的人格)呢?這實在是可惜!太可惜了!在這里我想說,如果孩子將來學習不好,你不要罵他,因為你錯過了教育的最好時機,(有些雖然知道經典誦讀,但是你也不教);如果將來孩子性格不好,自私自利,你也不要罵他,因為你作為家長,沒有接受這些經典的引導,當然,你不會言傳身教,引導孩子過上幸福的生活了。
就如只學武術,不修身(武德),他不會成為一代宗師;他最多有一個好身體,但心態是否健康,那就要看天意了。

我,作為一個志願推廣者,是有責任和義務跟家長宣導這些理念的,但這些遠不是我的最終目標。我所希望的是經典誦讀是在學校里、幼兒園里;我希望有良知的校長、老師主動地承擔這個責任;我希望「經典誦讀」不再只是興趣班的一種,因為它是最重要的教育——立德樹人!!!!
所以這些願望一天不能實現,我一天也不會放棄的。

⑤ 經典誦讀 勸學

原文如下
君子曰:學不可以已。
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為之,而寒於水。木直中繩,輮以為輪,其曲中規,雖有槁暴,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聞先王之遺言,不知學問之大也。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聲,長而異俗,教使之然也。詩曰:「嗟爾君子,無恆安息。靖恭爾位,好是正直。神之聽之,介爾景福。」神莫大於化道,福莫長於無禍。
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輯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君子生非異也,善假於物也。
南方有鳥焉,名曰「蒙鳩」,以羽為巢,而編之以發,系之葦苕。風至苕折,卵破子死。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莖長四寸,生於高山之上,而臨百仞之淵。木莖非能長也,所立者然也。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蘭槐之根是為芷,其漸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質非不美也,所漸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擇鄉,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
物類之起,必有所始。榮辱之來,必象其德。肉腐出蟲,魚枯生蠹。怠慢忘身 ,禍災乃作。強自取柱,柔自取束。邪穢在身,怨之所構。施薪若一,火就燥也。 平地若一,水就濕也。草木疇生,禽獸群焉,物各從其類也。是故質的張而弓矢至 焉,林木茂而斧斤至焉,樹成蔭而眾鳥息焉,醯酸而蚋聚焉。故言有召禍也,行有 招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
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蚓無爪牙之利, 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蟮之穴無可寄託者,用心躁也

⑥ 經典誦讀有哪些好處

我是一個普通的工人,是經典誦讀的推廣者,現在孩子們叫我老師,但是!——我首先是一個母親,是一個非常熱切要了解現今的教育模式、教育狀況的母親,是一個想找一種「既想省錢,但又能教育出優秀兒女」的方法的母親。但是我發現很多家長都帶孩子去參加各種各樣的班,而且收費奇貴,我在想:「為什麼?」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有什麼興趣會一直伴隨著女兒,讓她終生受益呢?我無時無刻不在思考當中。 後來真的有孩子給我教了,我才開始有了「強迫」自己接觸經典機會,我這個已經過了30歲(不是13歲)沒救的人,也能感受到我們的祖先原來是如此的偉大,讀經典,我不主張看註解的,因為十個人就有十種的看法,讓孩子無所適從,而且經典是運用在日常生活中才能體驗到妙處的,「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讀多了就自然會懂的。那些「反對者」根本就沒有讀過,當然也根本沒有在教學上實踐過,怎麼會有依據出來說話呢?請看我發現了什麼吧,也許你們會笑我的,連這個也不懂:例如:「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為人之本與!」 ——出自《論語》 「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 ——《老子》 無常也許是「不執著」的意思吧,這一句我不太懂,但是後一句「以百姓心為心」,我倒是學進去了,一個人生存在這個世上,怎樣體現自己的價值呢?那就是要把自己放在社會這個天平上去秤一秤了,社會與我(任何人)是息息相關的,社會的需要,就是我的需要;百姓過得好,也就是我過得好。所以有智慧的人,不會做對社會公眾有害的事。 「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 ——《易經》 現在想來,不無道理的。如果一個人,他心存善念,處處為別人著想,自然心態好,心胸開闊,因為他沒有做對不起別人的事情,心就踏實;臉上總是喜悅的笑容,那麼他的人緣就會好,事情也就會容易成功,俗話說「得民心者,得天下」;相反,一個人如果處處想的、做的,都是為了一己私利,這種人心胸狹窄,站得不高,看的也不會遠了;到了哪個單位也不會受歡迎,當然人緣不會好到哪裡去,在心態上也只會怨天尤人,不是苦瓜臉,就是皮笑肉不笑,好運也不會降臨到他頭上,做的事情也不會是成功的。有一句話說:「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我想改一下:「機會是留給心態好的人。」所以,這句話不是迷信的,相反它說明了命運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就看你善不善,是真善的還是假善的;是真心的為民做事的還是沽名釣譽的。 我們教孩子讀的就是這些,所以我非常地堅信,讀了這些書的孩子,我們不會擔心他們的前途,因為他們的胸懷是博大的,見識是豐富的,行為是優雅的,意志是堅強的。智慧與見識會比一般沒讀過的一定強很多,他們絕對是有理想的、成為社會中的中流砥柱的下一代。志向要從小樹立,不是一般的「學者、專家」,只看到「經典誦讀」是開發潛能的一種,這樣未免心胸狹隘、眼光短淺了。 當然了,培養孩子的潛能,這個絕對不用懷疑的。試想想:一個能背誦充滿智慧的、幾萬字的孩子,他在自己的頭腦中,自然會以他喜愛的方式整理過濾,等需要的時候了,很自然就能調動出來了。那麼,這樣一個有思想,有內涵的少年,你還會擔心他寫不出好文章嗎?他對文字已經非常敏感了,你還擔心他不愛閱讀嗎?他有遠大志向了,還擔心他成為不良少年嗎?這是不可能的,你不讓他學習,他反而會跟你「急」呢!還有,一個能大段大段地背誦英文經典的孩子,你還擔心他不會聽,不會讀,不喜歡閱讀外文著作,看到「老外」會膽怯嗎?不會的!什麼叫胸有成竹,就是這個道理。 況且孩子讀起來真的不辛苦,因為13歲以前也是語言發展的重要時期,你不讓他背這些經典,他也會背廣告詞的,那麼我們做家長的,為什麼不願意每天花一點點時間、精力,陪他們讀一些長大後,一輩子都起作用的東西(健康偉大的人格)呢?這實在是可惜!太可惜了!在這里我想說,如果孩子將來學習不好,你不要罵他,因為你錯過了教育的最好時機,(有些雖然知道經典誦讀,但是你也不教);如果將來孩子性格不好,自私自利,你也不要罵他,因為你作為家長,沒有接受這些經典的引導,當然,你不會言傳身教,引導孩子過上幸福的生活了。 就如只學武術,不修身(武德),他不會成為一代宗師;他最多有一個好身體,但心態是否健康,那就要看天意了。 我,作為一個志願推廣者,是有責任和義務跟家長宣導這些理念的,但這些遠不是我的最終目標。我所希望的是經典誦讀是在學校里、幼兒園里;我希望有良知的校長、老師主動地承擔這個責任;我希望「經典誦讀」不再只是興趣班的一種,因為它是最重要的教育——立德樹人!!!! 所以這些願望一天不能實現,我一天也不會放棄的。

⑦ 明史宋濂列傳翻譯

宋濂(1310—1381),明朝開國元勛,字景濂,號潛溪,別號:玄真子、玄真道士、玄真遁叟。謚號文憲。潛溪(今浙江義烏)人,漢族。明初文學家。他家境貧寒,但自幼好學,曾受業於元末古文大家吳萊、柳貫、黃溍等。他一生刻苦學習,「自少至老,未嘗一日去書卷,於學無所不通」。元朝末年,元順帝曾召他為翰林院編修,他以奉養父母為由,辭不應召,修道著書。
至正二十年(1360),與劉基、章溢、葉琛同受朱元璋禮聘,尊為「五經」師。洪武初主修《元史》,官至學士承旨、知制誥。後因牽涉胡惟庸案,謫茂州,中途病死。著作有《宋學士文集》、《孝經新說》、《送東陽馬生序》 等。
明初朱元璋稱帝,宋濂就任江南儒學 提舉,為太子(朱標)講經。洪武二年(1369),奉命主修《元史》。累官至翰林院學士承旨、知制誥。洪武十年(1377),以年老辭官還鄉。後因其長孫宋慎牽連胡惟庸黨案,全家流放茂州(現在四川省茂汶羌族自治縣),途中病死於夔州(現在重慶奉節縣)。
[編輯本段]宋濂其人
在我國古代文學史上,宋濂與劉基、高啟並列為明初詩文三大家。他以繼承儒家封建道統為己任,為文主張「宗經」「師古」,取法唐宋,著作甚豐。他的著作以傳記小品和記敘性散文為代表,散文或質朴簡潔,或雍容典雅,各有特色。明朝立國,朝廷禮樂制度多為宋濂所制定,朱元璋稱他為「開國文臣之首」,劉基贊許他「當今文章第一」,四方學者稱他為「太史公」。著有《宋學士文集》。
宋濂是「開國文臣之首」。他堅持散文要明道致用、宗經師古,強調「辭達」,注意「通變」,要求「因事感觸」而為文,所以他的散文內容比較充實,且有一定的藝術功力。
有明一代,開私家藏書風氣者,首推宋濂。
宋濂藏書始於青年時代。當時,他因元末戰亂遷居浦江,於青蘿山中築室讀書,因名其樓為「青蘿山房」。兵禍之後,官私藏書毀損嚴重,而宋濂因隱居山中,仍能坐擁書城。明祁承漢《澹生堂藏書紅》說:「勝國兵火之後,宋文憲公讀書青蘿山中,便已藏書萬卷。」清載殿泗《風希堂文集》卷二《宋文憲公全集序》則說宋濂「始自潛溪徒浦江,得卷氏藏書之富,首推宋濂 」。
宋濂藏書之精華,有少數流入清人之手。如北宋本《長慶集》,先後為錢曾、黃丕烈、潘祖蔭所藏。《百宋一廛賦》:「廬山《長慶》,見取六丁;金華太史,獨著精靈。」註:「《長慶集》北宋時鏤版,所謂『廬山本』者。庚寅一炬,種子斷絕,唯此金華宋氏景濂所藏小宋本,圖記宛然,古香可愛,推稀世珍。」又有宋本《春秋經傳集解》、《史記》、《文選》等流入清宮內府,《天祿琳琅續編》有記。宋濂還曾藏有宋刊《事林廣記》,後歸廣東丁日昌,《持靜齋書目》著錄。
道統文學觀由來已久,但這里也有區別:以韓愈、歐陽修為代表的唐宋古文家,在理論上主張「文以明道」,強調「文」的工具性,但並不輕視「文」;宋代理學家看到他們的不徹底性,於是提出「文道合一」甚至「作文害道」的論點,以防文人在「道」之外又受「文」的誘惑。宋濂的文學思想便是沿著理學家的極端觀點。在《文原》一文中,他強調了文「非專指辭翰之文」,而是道的「象」即顯現,文與道相始終,道在哪裡,文亦在哪裡。在其他文章中,宋濂也反復提出「文非道不立,非道不充,非道不行(《白雲稿序》);「文外無道,道外無文」(《徐教授文集序》)。
以這種理論批評古代作家,就顯出非常偏狹的態度。如在《徐教授文集序》中,宋濂公然提出孟子死後,「世不復有文」;賈誼、司馬遷所得的僅是「皮膚」,韓愈、歐陽修所得的也僅是「骨骼」,只有到了宋代幾位大儒,才「得其心髓」,才算得上「六經之文」。至於明顯不合「溫柔敦厚」標準的各種文章,在宋濂看來,更是「非文也」。
「文道合一」論是一種受官方支持立場,這一點可以由《元史》的體例得到證明。自范曄《後漢書》分立《儒林》、《文苑》兩傳,以區分經學之士與文學之士,後代官修正史多沿襲之。《元史》卻取消了這種區分,單立《儒林傳》,認為「經藝文章,不可分而為二」,「文不本於六藝,又烏足謂之文哉!」《元史》是奉朱元璋詔命修撰的,這樣做當然迎合了他的意思。在朝廷正式支持下,這種理論必然給文學的發展帶來災難性的後果。
宋濂的文集中,大量充斥著美化、歌頌明初統治集團上層人物及表彰貞節婦女的作品,這大概就是他的「道統」文學的集中表現。但歷史已經獲得的進展,即使用強力去扭轉,也還是有困難。所以,就是在宋濂身上,也還是存在兩面性。
宋濂在元末與楊維楨交誼甚篤,明初楊氏去世後,他為之作墓誌銘,對楊的文學才能和成就推崇備至,甚至以相當寬容的語氣描繪其晚年「曠達」和「玩世」的生活情態,這和他的嚴厲的理論頗不諧調。他另外還有一些散文,對生活實際比較尊重,因而在宣揚某種道德觀念的同時,比較接近真實的人性。如《王冕傳》,寫出一個元末「狂士」的精神面貌,開頭描寫王冕少年讀書情形的一節,頗有情趣:
王冕者,諸暨人。七、八歲時,父命牧牛隴上,竊入學舍,聽諸生誦書。聽已,輒默記。暮歸,忘其牛。或牽牛來責蹊田,父怒,撻之,已而復如初。母曰:「兒痴如此,曷不聽其所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潛出,坐佛膝上,執策映長明燈讀之,琅琅達旦。佛像多土偶,獰惡可怖。冕小兒,恬若不見。
又如《鹿皮子墓誌銘》詳細介紹陳樵「屏去傳注,獨取遺經」而自成一家的思想成就,《竹溪逸民傳》寫出一個出世高士的形象,由於作者對不同的人物個性能取一種同情的態度,都寫得較出色。《送東陽馬生序》自述早年在貧寒中求學的艱苦,也很真實動人。
宋濂的散文文辭簡練典雅,少作鋪排渲染。但偶爾有些描寫的片斷,也能寫得相當秀美。各種文體往往各具特點,可以看出變化,不是那麼僵板。總的說來,他的文章風格具有密吻於道德規范的特徵,同時也具有較高的語言修養和純熟的技巧,所以能夠成為明初文學風尚的典範。
對於宋濂來說,非常可悲的是朱元璋根本不承認他是什麼「大儒」,而帶有侮辱性地稱之為「文人」(見《明史·桂彥良傳》)。因為在朱元璋的政治體制中,已不能夠允許有「大儒」——社會的思想指導者存在,皇帝本人就是思想指導者。宋濂最後其實是死於無辜,也反映出明初政治的嚴酷。
[編輯本段]《送東陽馬生序》及翻譯
原文
余幼時即嗜[1]學。家貧,無從[2]致書[3]以觀,每假借[4]於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5]。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6]。以是人多以書假余,余因得遍觀群書。既加冠[7],益慕聖賢之道。又患[8]無碩師[9]名人與游,嘗[10]趨[11]百里外,從鄉之先達[12]執經叩問[13]。先達德隆望尊[14],門人弟子填其室[15],未嘗稍降辭色[16]。余立侍左右,援疑質理[17],俯身傾耳以請[18];或遇其叱咄[19],色愈恭,禮愈至[20],不敢出一言以復[21];俟[22]其欣悅,則又請焉。故余雖愚,卒獲有所聞。
當余之從師也,負篋[23]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窮冬[24]烈風,大雪深數尺,足膚皸裂[25]而不知。至舍[26],四支[27]僵勁不能動,媵人[28]持湯沃灌,以衾擁覆,久而乃和。寓逆旅[29],主人日再食,無鮮肥滋味之享。同捨生皆被綺綉,戴朱纓寶飾之帽,腰白玉之環,左佩刀,右備容臭[30],燁然[31]若神人;余則縕[32]袍敝衣處其間,略無慕艷意,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33]不若人也。蓋余之勤且艱若此。
今雖耄老,未有所成,猶幸預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寵光,綴公卿之後,日待坐備顧問,四海亦謬稱其氏名,況才之過於余者乎?
今諸生學於太學[37],縣官[38]日有廩稍之供,父母歲有裘葛之遺[39],無凍餒之患矣;坐大廈之下而誦《詩》《書》,無奔走之勞矣;有司業、博士[40]為之師,未有問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書皆集於此,不必若余之手錄,假諸人而後見也。其業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質之卑,則心不若余之專耳,豈他人之過哉?
東陽馬生君則在太學已二年,流輩[41]甚稱其賢。余朝京師[42],生以鄉人子謁余。撰[43]長書以為贄,辭甚暢達。與之論辨,言和而色夷[44]。自謂少時用心於學甚勞。是可謂善學者也。其將歸見其親也,余故道為學之難以告之。謂余勉鄉人以學者,余之志也;詆我誇際遇之盛[44]而驕鄉人者,豈知余者哉!
[編輯本段]注釋
[1]嗜:特別愛好。
[2]無從:沒有辦法。
[3]致書:得到書,這里是買書的意思。
[4]假借:借。「假」也是借的意思。
[5]弗之怠:即「弗怠之」,不懈怠,不放鬆抄書.「之」是「怠」的賓語,指「筆錄」這件事。
[6]走:跑。
[7]逾約:超過約定的期限。
[8]加冠:古時男子二十歲舉行加冠(束發戴帽)禮,表示已經成年。這里即指二十歲。
[9]患:擔心,憂慮。
[10]碩師:才學淵博的老師。碩,大。
[11]嘗:曾經。
[12]趨:奔向。
[13]先達:有道德,有學問的前輩。
[14]叩問:求教。叩,問。
[15]德隆望尊:道德高,聲望重。又作德高望重。
[16]門人弟子填其室:學生擠滿了他的屋子。門人、弟子,學生。填,塞。這里是擁擠的意思。
[17]辭色:言語和臉色。
[18]援疑質理:提出疑難,詢問道理。援,引,提出。質,詢問。
[19]俯身傾耳以請:彎下身子,側著耳朵(表現尊敬而專心)請教。
[20] 叱咄:訓斥,呵責。
[21]至:周到。
[22]復:這里指辯解。
[23]俟:等待。
[24]負篋(qiè)曳屣(xǐ):背著書箱,拖著鞋子(表示鞋破)。
[25]窮冬:嚴冬。
[26]皸(jūn)裂:皮膚因寒冷乾燥而破裂。
[27]舍:這里指學舍,學校。
[28]支:同「肢」。
[29]媵(yìng)人:這里指服侍的人。
[30]湯:熱水。
[31]沃灌:澆水洗。通「盥」。
[32]寓逆旅:住在旅店裡。逆旅,旅店。
[33]容臭(xiù):香袋。
[34]燁(yè)然:光彩閃耀的樣子。
[35]縕(yùn)袍敝衣:破舊的衣服.縕,舊絮.敝,破.
[36]口體之奉:指衣食的享 用.
[37]太學:即國子監,設於京城,是全國最高學府。
[38]縣官:這里指朝廷。廩稍:廩食,即伙食費用。
[39]遺(wèi):贈送、給予
[40]司業、博士:指國子監司業、國子監博士,都是教官。
[41]流輩:同輩的人。
[42]朝京師:這里指去官後進京朝見皇帝。
[43]撰:同「撰」。長書:長信。贄:初見面時表敬意送的禮物。
[44]夷:平和。
[45]際遇之盛:謂好的遭遇。這里指官位之盛
翻譯
我年幼時就愛學習。因為家中貧窮,無法買書來看,常向藏書的人家求借,親手抄錄,計算著約定的日期送還。天氣酷寒時,硯池中的水凍成了堅冰,手指不能屈伸,我仍不懈怠。抄寫完後,跑著送還人家,不敢稍稍超過約定的期限。因此人們大多肯將書借給我,我因而得以看遍許多書籍。到了成年時,愈加仰慕聖賢的學說,又擔心不能與學識淵博的老師和名人交遊,曾跑到百里之外,手拿著經書向當地有道德有學問的前輩求教。前輩道德高,名望大,門人學生擠滿了他的房間,他的言辭和態度從未稍有委婉。我站著陪侍在他左右,提出疑難,詢問道理,低身側耳向他請教;有時遭到他的訓斥,表情更為恭敬,禮節更為周到,不敢答復一句話;等到他高興時,就又向他請教。所以我雖然愚鈍.最終還是得到不少教益。
當我尋師時,背著書箱,拖著鞋子,行走在深山大谷之中,嚴冬寒風凜冽,大雪深達幾尺,腳和皮膚受凍裂開都不知道。到學舍後,四肢凍僵了不能動彈,僕人用熱水給我澆洗,用被子圍蓋身上,過了很久才暖和過來。住旅館主人處,每天吃兩頓飯,沒有新鮮肥嫩的美味享受。同學舍的求學者都穿著錦綉衣服,戴著穿有珠穗、飾有珍寶的帽子,腰間掛著白玉環,左邊佩戴著刀,右邊備有香囊,光彩鮮明,如同神人;我則穿著破舊的衣袍處於他們之間,毫無羨慕的念頭。因為心中有足以使自己高興的事,並不覺得吃穿的享受不如人家。我的勤勞和艱辛大約就是這樣。現在我雖已年老,沒有什麼成就,但所幸還得以置身於君子的行列中,承受著天子的恩寵榮耀,追隨在公卿之後,每天陪侍著皇上,聽候詢問,天底下也不適當地稱頌自己的姓名,更何況才能超過我的人呢?
現在那些學生們在太學中學習,朝廷每天供給膳食,父母每年都贈給冬天的皮衣和夏天的葛衣,沒有凍餓的憂慮了;坐在大廈之下誦讀經書,沒有奔走的勞苦了;有司業和博士當他們的老師,沒有詢問而不告訴,求教而無所收獲的了;凡是所應該具備的書籍,都集中在這里,不必再像我這樣用手抄錄,從別人處借來然後才能看到了。他們中如果學業有所不精通,品德有所未養成的,如果不是天賦、資質低下,就是用心不如我這樣專一,難道可以說是別人的過錯嗎?
東陽馬生君則,在太學中已學習二年了,同輩人很稱贊他的德行。我到京師朝見皇帝時,馬生以同鄉晚輩的身份拜見我,寫了一封長信作為禮物,文辭很順暢通達,同他論辯,言語溫和而態度謙恭。他自己說少年時對於學習很用心、刻苦,這可以稱作善於學習者吧!他將要回家拜見父母雙親,我特地將自己治學的艱難告訴他。如果說我勉勵同鄉努力學習,則是我的志意;如果詆毀我誇耀自己遭遇之好而在同鄉前驕傲,難道是了解我嗎?
[編輯本段]宋濂經典
宋濂為文強調明道致用,宗經師古,力主義理、事功、文辭三者統一。尤長散文,紀傳如《秦士錄》、《王冕傳》、《李疑傳》,均能抓住細節,突出性格,渲染無多,感染卻深;寫景如《桃花澗修契詩序》、《環翠亭記》,簡潔清秀,邁似歐陽修。著作計有《孝經新說》、《周禮集說》、《龍門子》、《潛溪集》、《蘿山集》、《浦陽人物記》、《翰苑集》、《芝園集》等。後合刻為《宋學士全集》七十五卷。
[編輯本段]《朱元璋奉天討元北伐檄文》
馳檄齊、魯、河、洛、燕、薊、秦、晉間,其文道:
自古帝王臨御天下,皆中國居內以制夷狄,夷狄居外以奉中國,未聞以夷狄居中國而制天下也。自宋祚傾移,元以北夷入主中國,四海以內,罔不臣服。此豈人力,實乃天授。彼時君明臣良,足以綱維天下,然達人志士,尚有冠履倒置之嘆。自是以後,元之臣子,不遵祖訓,廢壞綱常,有如大德廢長立幼,泰定以臣弒君,天歷以弟鳩兄,至於弟收兄妻,子烝父妾,上下相習,恬不為怪,其於父子、君臣、夫婦、長幼之倫,瀆亂甚矣。夫人君者,斯民之宗主,朝廷者,天下之根本,禮儀者,御世之大防,其所為如彼,豈可為訓於天下後世哉!
及其後嗣沉荒,失君臣之道,又加以宰相專權,憲台抱怨,有司毒虐,於是人心離叛,天下兵起,使我中國之民,死者肝腦塗地,生者骨肉不相保,雖因人事所致,實乃天厭其德而棄之之時也。古雲胡虜無百年之運,驗之今日,信乎不謬。
當此之時,天運循環,中原氣盛,億兆之中,當降生聖人,驅除胡虜,恢復中華,立綱陳紀,救濟斯民。今一紀於茲,未聞有治世安民者,徒使爾等戰戰兢兢,處於朝秦暮楚之地,誠可矜閔。
方今河、洛、關、陝,雖有數雄:忘中國祖宗之姓,反就胡虜禽獸之名以為美稱,假元號以濟私,恃有眾以要君,憑陵跋扈,遙制朝權,此河洛之徒也;或眾少力微,阻兵據險,賄誘名爵,志在養力,以俟釁隙,此關陝之人也。二者其始,皆以捕妖人為名,乃得兵權。及妖人既滅,兵權已得,志驕氣盈,無復尊主庇民之意,互相吞噬,反為生民之巨害,皆非華夏之主也。
予本淮右布衣,因天下大亂,為眾所推,率師渡江,居金陵形勢之地,得長江天塹之險,今十有三年。西抵巴蜀,東連滄海,南控閩越,湖湘漢沔,兩淮徐邳,皆入版圖,奄及南方,盡為我有。民稍安,食稍足,兵稍精,控弦執矢,目視我中原之民久無所主,深用疚心。予恭承天命,罔敢自安,方欲遣兵北逐胡虜,拯生民於塗炭,復漢官之威儀。慮民人未知,反為我仇,絜家北走,陷溺尤深。故先逾告:兵至,民人勿避。予號令嚴肅,無秋毫之犯,歸我者永安於中華,背我者自竄於塞外。蓋我中國之民,天必命我中國之人以安之,夷狄何得而治哉!予恐中土久污膻腥,生民擾擾,故率群雄奮力廓清,志在逐胡虜、除暴亂,使民皆得其所,雪中國之恥,爾民等其體之!
如蒙古、色目,雖非華夏族類,然同生天地之間,有能知禮義,願為臣民者,與中夏之人撫養無異。故茲告諭,想宜知悉。
[編輯本段]諸子
該作品節選已被人教版語文教科書初二下冊第24課收入
諸子辯(一名龍門子) 論 鬻 子
管 子
晏 子
老 子
文 子
關尹子
亢倉子
鄧析子
鶡冠子
子華子
列 子
曾 子
言 子
子思子
慎 子
庄 子
墨 子
鬼穀子
孫 子
吳 子
尉繚子
尹文子
商 子
公孫龍子
荀 子
韓 子
燕丹子
孔叢子
淮南鴻烈解
楊子法言
抱朴子
劉 子
文中子
天隱子
玄真子
金華子
齊丘子
聱隅子
周子
通書子
程子之故事
[編輯本段]宋濂後裔
今有兩部宋濂後裔宗譜《長陵宋氏宗譜》(今蘭溪市橫溪鎮宋宅、大斯等村宋濂孫宋懌、曾孫宋信後裔)和《潛溪宋氏宗譜》(橫溪鎮下溪前村宋濂孫宋愷後裔),寫成《宋濂後裔祖籍考》在《浙江日報》、《古今談》和《蘭溪日報》等報刊上發表。上海古籍出版社於2000年5月出版的《上海圖書館館藏家譜提要》中又發現了一部宋濂孫宋慍後裔宗譜《京兆宋氏宗譜》(蘭溪),這破解了宋濂孫宋慍的下落不明的千古之謎,此對於研究宋濂生平以及浙東學派等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據介紹,該宗譜為清宋永壇等纂修,清道光19年(1839)木活字本,1冊,存卷1-5。

宋濂後裔祖籍考

宋濂始祖為宋憲,唐時自京兆遷吳興,繼遷婺州烏傷(義烏),而金華,而浦陽。始遷祖慍,明洪武間自浦陽避居蘭溪,家於城南15里橫山鄉聚鳳岩。明名臣宋濂出於是祖。卷一凡例、家規等,錄有明方孝儒撰《潛溪先生祭文》,卷二像贊,余卷載世系、世譜等。該宗譜現藏於上海圖書館。從宋濂後裔故鄉蘭溪宋宅傳來消息,他們將聯合所有的宋濂後裔和有關部門修葺「宋氏家廟」,籌建宋濂紀念館,相信這一部宋濂孫宋慍後裔宗譜《京兆宋氏宗譜》的發現,對此有一定的推動作用。最近出版的《浙江家譜總目》共收五部宋濂後裔的家譜。
其提要分別如下:
一、[蘭溪]浦陽長陵宋氏宗譜:十六卷/宋安成編纂.—1945年三近堂木活字本.—16冊.—書名據書名頁題.—12修本 始祖:伯成,宋代自嚴州府城(今建德市梅城鎮)公村村遷居浦江縣邑城(今浦陽鎮)。始遷祖:信,明建文年間(1369~1402)自浦江縣邑城遷居本邑長陵村宋宅自然村(今蘭溪市橫溪鎮宋宅村)。本譜始修於清順治十一年(1654)。世系修錄至第七十九世,排行字為文。本支派排行字自四十一世起:亞慶芳昌萬福俊殷富道安澤連玭清洪庸榮乾傑仁聖禎祥瑞雍熙福壽隆慈和積善厚忠孝顯文宗。卷一:源流、譜序、圖像、年表;卷二:傳贊、議約;卷三、四:世系圖;卷五~十五:行傳;卷十六:墳圖、助約。珍貴史料:議約、助約。收藏單位:蘭溪市橫溪鎮宋宅村宋其信、宋來今
二、[金華]金華上目宋氏宗譜:□□卷.—1927年木活字本.—6冊.—存卷一~六.—書名據卷端題 始祖:憲,字秉彜,唐武德年間(618~626)自京兆府城(今陝西西安市)遷居浙江吳興府城(今湖州市)。始遷祖:愷,行傳,宋代自浦江縣遷居金華縣(今金華市金東區)芝麻山頭村(今屬赤松鄉)。世系修錄至第二十四世,排行字為信。本支派排行字自六世起:傳曾壽慶瑞華昂惟榮祥皋嘉彬美仁義禮智信。卷一:墓圖;卷二:世系圖;卷三~六:行第。
三、[蘭溪]潛溪宋氏宗譜:四卷/宋學炳等編纂.—1923年同樂堂木刻本.—4冊.—書名據書名頁題.—10修本 始祖:憲,字秉彜,唐武德年間(618~626)自京兆府城(今陝西西安市)遷居浙江吳興府城(今湖州市)。始遷祖:瓚,明洪武十三年(1380)自浦江縣感德鄉孝門橋村(今屬鄭宅鎮)上壽羅山自然村遷居本邑通化鄉樟樹潭村(今蘭溪市橫溪鎮下溪前村)。本譜始修於明代。世系修錄至第三十二世,排行字為常。本支派排行字自十八世起:愷悌純懷允恭克讓系厚熙倫紀綱常。卷一:譜序、譜記、像贊、行狀;卷二:世系圖、宅圖、祀產、議約;卷三:行傳引、行傳;卷四:行傳。
珍貴史料:議約。 收藏單位:蘭溪市橫溪鎮下溪前村宋永劍
四、浦江宋氏宗譜:十四卷.—1945年木活字本.—14冊.—書名據封簽題.—10修本 始遷祖:子啜,明嘉靖年間(1522~1566)自浦江縣通化鄉長陵村宋宅自然村(今蘭溪市橫溪鎮宋宅村)遷居本邑覺寺村(今前吳鄉宋宅村)。本譜始修於清順治十一年(1654)。世系修錄至第三十一世,排行字為寅。本支派排行字自十七世起:子文大國登家承祖德元士紹其賢寅恭懷輔佐希遇樂良田。卷一:家寶、譜序、祖像、墓誌銘、譜例;卷二:像贊、傳略;卷三:像贊、傳略、壽序、詩文;卷四:祭儀、祭約、助銀、田產、墓圖、墳圖;卷五、六:世系圖;卷六~十四:行傳。
五、[松陽]朱竹京兆郡宋氏宗譜:二卷.—清宣統三年(1911)木活字本.—1冊.—存卷二.—3修本 始祖:韜,濂第三子(筆者按:此處估計記載有錯誤,其可能是宋濂的後裔),明永樂年間(1403~1424)自浦江縣遷居松陽縣宋村村(今三都鄉呈回村)。始遷祖:回一,明正統年間(1436~1449)自松陽縣宋村村遷居本邑朱竹村(今屬三都鄉下田村)。本譜始修於清咸豐六年(1856)。世系修錄至第十八世,排行字為正。本支派排行字:回記成俱二(顯)葉道子恆文萬士有運顯(禮)嘉承正起元道德仁禮智。卷二:世系。 收藏單位:松陽縣板橋畲族鄉大毛科村宋華發
其作品《送東陽馬生序》被收入語文出版社九年級下語文課本、人民教育出版社八年級下語文課本中
宋濂)嘗與客飲,帝密使人偵視。翌日,問濂昨飲酒否,坐客為誰,饌何物。濂具以實對。笑曰:「誠然,卿不朕欺。」間召問郡臣臧否,濂惟舉其善者,曰:「善者與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主事茹太素上書萬余言。帝怒,問廷臣。或指其書曰「此不敬,此誹謗非法。」問濂,對曰:「彼盡忠於陛下耳,陛下方開言路,惡可深罪。」既而帝覽其書,有足采者。悉召廷臣詰責,因呼濂字曰:「微景濂,幾誤罪言者。《明史-宋濂傳》)
【譯文】宋濂曾經與客人飲酒,皇帝暗中(秘密)派人去偵探察看。第二天,皇帝問宋濂昨天飲酒沒有?座中的來客是誰?飯菜是什麼東西?宋濂全部拿事實回答。皇帝笑著說:「確實如此,你不欺騙我。」皇帝間或問起大臣們的好壞,宋濂只舉岀那些好的大臣說說。皇帝問他原因,宋濂回答道:「好的大臣和我交朋友,所以我了解他們;那些不好的,(我不和他們交往,所以)不能了解他們。」主事茹太素上奏章一萬多字。皇帝大怒,詢問朝中的臣子。有人指著茹太素的奏章說:「這里不敬,這里的批評不合法制。」(皇帝)問宋濂,回答說:「他只是對陛下盡忠罷了,陛下正廣開言路,怎麼能夠重責(他)呢?」不久皇帝看茹太素的奏章,有值得採納的內容。把朝臣都招來斥責,於是口呼宋濂的字說:「(如果)沒有景濂,(我)幾乎錯誤地怪罪進諫的人。」
宋濂好學
余幼時即嗜學。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於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以是人多以書假余,余因得遍觀群書。

⑧ 送東陽馬生序作者簡介

宋濂(1310—1381),明朝開國元勛,字景濂,號潛溪,別號:玄真子、玄真道士、玄真遁叟。謚號文憲。潛溪(今浙江義烏)人,漢族。元末明初文學家。他家境貧寒,但自幼好學,曾受業於元末古文大家吳萊、柳貫、黃溍等。他一生刻苦學習,「自少至老,未嘗一日去書卷,於學無所不通」。元朝末年,元順帝曾召他為翰林院編修,他以奉養父母為由,辭不應召,修道著書。
至正二十年(1360),與劉基、章溢、葉琛同受朱元璋禮聘,尊為「五經」師。洪武初主修《元史》,官至學士承旨、知制誥。後因牽涉胡惟庸案,謫茂州,中途病死。著作有《宋學士文集》、《孝經新說》、《送東陽馬生序》 等。
明初朱元璋稱帝,宋濂就任江南儒學 提舉,為太子(朱標)講經。洪武二年(1369),奉命主修《元史》。累官至翰林院學士承旨、知制誥。洪武十年(1377),以年老辭官還鄉。後因其長孫宋慎牽連胡惟庸黨案,全家流放茂州(現在四川省茂汶羌族自治縣),途中病死於夔州(現在重慶奉節縣)。
[編輯本段]宋濂其人
在我國古代文學史上,宋濂與劉基、高啟並稱為明初詩文三大家。他以繼承儒家封建道統為己任,為文主張「宗經」「師古」,取法唐宋,著作甚豐。他的著作以傳記小品和記敘性散文為代表,散文或質朴簡潔,或雍容典雅,各有特色。明朝立國,朝廷禮樂制度多為宋濂所制定,朱元璋稱他為「開國文臣之首」,劉基贊許他「當今文章第一」,四方學者稱他為「太史公」。著有《宋學士文集》。
宋濂是「開國文臣之首」。他堅持散文要明道致用、宗經師古,強調「辭達」,注意「通變」,要求「因事感觸」而為文,所以他的散文內容比較充實,且有一定的藝術功力。
有明一代,開私家藏書風氣者,首推宋濂。
宋濂藏書始於青年時代。當時,他因元末戰亂遷居浦江,於青蘿山中築室讀書,因名其樓為「青蘿山房」。兵禍之後,官私藏書毀損嚴重,而宋濂因隱居山中,仍能坐擁書城。明祁承漢《澹生堂藏書紅》說:「勝國兵火之後,宋文憲公讀書青蘿山中,便已藏書萬卷。」清載殿泗《風希堂文集》卷二《宋文憲公全集序》則說宋濂「始自潛溪徒浦江,得卷氏藏書之富,首推宋濂 」。
宋濂藏書之精華,有少數流入清人之手。如北宋本《長慶集》,先後為錢曾、黃丕烈、潘祖蔭所藏。《百宋一廛賦》:「廬山《長慶》,見取六丁;金華太史,獨著精靈。」註:「《長慶集》北宋時鏤版,所謂『廬山本』者。庚寅一炬,種子斷絕,唯此金華宋氏景濂所藏小宋本,圖記宛然,古香可愛,推稀世珍。」又有宋本《春秋經傳集解》、《史記》、《文選》等流入清宮內府,《天祿琳琅續編》有記。宋濂還曾藏有宋刊《事林廣記》,後歸廣東丁日昌,《持靜齋書目》著錄。
道統文學觀由來已久,但這里也有區別:以韓愈、歐陽修為代表的唐宋古文家,在理論上主張「文以明道」,強調「文」的工具性,但並不輕視「文」;宋代理學家看到他們的不徹底性,於是提出「文道合一」甚至「作文害道」的論點,以防文人在「道」之外又受「文」的誘惑。宋濂的文學思想便是沿著理學家的極端觀點。在《文原》一文中,他強調了文「非專指辭翰之文」,而是道的「象」即顯現,文與道相始終,道在哪裡,文亦在哪裡。在其他文章中,宋濂也反復提出「文非道不立,非道不充,非道不行(《白雲稿序》);「文外無道,道外無文」(《徐教授文集序》)。
以這種理論批評古代作家,就顯出非常偏狹的態度。如在《徐教授文集序》中,宋濂公然提出孟子死後,「世不復有文」;賈誼、司馬遷所得的僅是「皮膚」,韓愈、歐陽修所得的也僅是「骨骼」,只有到了宋代幾位大儒,才「得其心髓」,才算得上「六經之文」。至於明顯不合「溫柔敦厚」標準的各種文章,在宋濂看來,更是「非文也」。
「文道合一」論是一種受官方支持立場,這一點可以由《元史》的體例得到證明。自范曄《後漢書》分立《儒林》、《文苑》兩傳,以區分經學之士與文學之士,後代官修正史多沿襲之。《元史》卻取消了這種區分,單立《儒林傳》,認為「經藝文章,不可分而為二」,「文不本於六藝,又烏足謂之文哉!」《元史》是奉朱元璋詔命修撰的,這樣做當然迎合了他的意思。在朝廷正式支持下,這種理論必然給文學的發展帶來災難性的後果。
宋濂的文集中,大量充斥著美化、歌頌明初統治集團上層人物及表彰貞節婦女的作品,這大概就是他的「道統」文學的集中表現。但歷史已經獲得的進展,即使用強力去扭轉,也還是有困難。所以,就是在宋濂身上,也還是存在兩面性。
宋濂在元末與楊維楨交誼甚篤,明初楊氏去世後,他為之作墓誌銘,對楊的文學才能和成就推崇備至,甚至以相當寬容的語氣描繪其晚年「曠達」和「玩世」的生活情態,這和他的嚴厲的理論頗不諧調。他另外還有一些散文,對生活實際比較尊重,因而在宣揚某種道德觀念的同時,比較接近真實的人性。如《王冕傳》,寫出一個元末「狂士」的精神面貌,開頭描寫王冕少年讀書情形的一節,頗有情趣:
王冕者,諸暨人。七、八歲時,父命牧牛隴上,竊入學舍,聽諸生誦書。聽已,輒默記。暮歸,忘其牛。或牽牛來責蹊田,父怒,撻之,已而復如初。母曰:「兒痴如此,曷不聽其所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潛出,坐佛膝上,執策映長明燈讀之,琅琅達旦。佛像多土偶,獰惡可怖。冕小兒,恬若不見。
又如《鹿皮子墓誌銘》詳細介紹陳樵「屏去傳注,獨取遺經」而自成一家的思想成就,《竹溪逸民傳》寫出一個出世高士的形象,由於作者對不同的人物個性能取一種同情的態度,都寫得較出色。《送東陽馬生序》自述早年在貧寒中求學的艱苦,也很真實動人。
宋濂的散文文辭簡練典雅,少作鋪排渲染。但偶爾有些描寫的片斷,也能寫得相當秀美。各種文體往往各具特點,可以看出變化,不是那麼僵板。總的說來,他的文章風格具有密吻於道德規范的特徵,同時也具有較高的語言修養和純熟的技巧,所以能夠成為明初文學風尚的典範。
對於宋濂來說,非常可悲的是朱元璋根本不承認他是什麼「大儒」,而帶有侮辱性地稱之為「文人」(見《明史·桂彥良傳》)。因為在朱元璋的政治體制中,已不能夠允許有「大儒」——社會的思想指導者存在,皇帝本人就是思想指導者。宋濂最後其實是死於無辜,也反映出明初政治的嚴酷。
宋濂為文強調明道致用,宗經師古,力主義理、事功、文辭三者統一。尤長散文,紀傳如《秦士錄》、《王冕傳》、《李疑傳》,均能抓住細節,突出性格,渲染無多,感染卻深;寫景如《桃花澗修契詩序》、《環翠亭記》,簡潔清秀,邁似歐陽修。著作計有《孝經新說》、《周禮集說》、《龍門子》、《潛溪集》、《蘿山集》、《浦陽人物記》、《翰苑集》、《芝園集》等。後合刻為《宋學士全集》七十五卷。
宋濂後裔:
今有兩部宋濂後裔宗譜《長陵宋氏宗譜》(今蘭溪市橫溪鎮宋宅、大斯等村宋濂孫宋懌、曾孫宋信後裔)和《潛溪宋氏宗譜》(橫溪鎮下溪前村宋濂孫宋愷後裔),寫成《宋濂後裔祖籍考》在《浙江日報》、《古今談》和《蘭溪日報》等報刊上發表。上海古籍出版社於2000年5月出版的《上海圖書館館藏家譜提要》中又發現了一部宋濂孫宋慍後裔宗譜《京兆宋氏宗譜》(蘭溪),這破解了宋濂孫宋慍的下落不明的千古之謎,此對於研究宋濂生平以及浙東學派等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據介紹,該宗譜為清宋永壇等纂修,清道光19年(1839)木活字本,1冊,存卷1-5。
宋濂後裔祖籍考

宋濂始祖為宋憲,唐時自京兆遷吳興,繼遷婺州烏傷(義烏),而金華,而浦陽。始遷祖慍,明洪武間自浦陽避居蘭溪,家於城南15里橫山鄉聚鳳岩。明名臣宋濂出於是祖。卷一凡例、家規等,錄有明方孝儒撰《潛溪先生祭文》,卷二像贊,余卷載世系、世譜等。該宗譜現藏於上海圖書館。從宋濂後裔故鄉蘭溪宋宅傳來消息,他們將聯合所有的宋濂後裔和有關部門修葺「宋氏家廟」,籌建宋濂紀念館,相信這一部宋濂孫宋慍後裔宗譜《京兆宋氏宗譜》的發現,對此有一定的推動作用。最近出版的《浙江家譜總目》共收五部宋濂後裔的家譜。
其提要分別如下: 一、[蘭溪]浦陽長陵宋氏宗譜:十六卷/宋安成編纂.—1945年三近堂木活字本.—16冊.—書名據書名頁題.—12修本 始祖:伯成,宋代自嚴州府城(今建德市梅城鎮)公村村遷居浦江縣邑城(今浦陽鎮)。始遷祖:信,明建文年間(1369~1402)自浦江縣邑城遷居本邑長陵村宋宅自然村(今蘭溪市橫溪鎮宋宅村)。本譜始修於清順治十一年(1654)。世系修錄至第七十九世,排行字為文。本支派排行字自四十一世起:亞慶芳昌萬福俊殷富道安澤連玭清洪庸榮乾傑仁聖禎祥瑞雍熙福壽隆慈和積善厚忠孝顯文宗。卷一:源流、譜序、圖像、年表;卷二:傳贊、議約;卷三、四:世系圖;卷五~十五:行傳;卷十六:墳圖、助約。珍貴史料:議約、助約。收藏單位:蘭溪市橫溪鎮宋宅村宋其信、宋來今
二、[金華]金華上目宋氏宗譜:□□卷.—1927年木活字本.—6冊.—存卷一~六.—書名據卷端題 始祖:憲,字秉彜,唐武德年間(618~626)自京兆府城(今陝西西安市)遷居浙江吳興府城(今湖州市)。始遷祖:愷,行傳,宋代自浦江縣遷居金華縣(今金華市金東區)芝麻山頭村(今屬赤松鄉)。世系修錄至第二十四世,排行字為信。本支派排行字自六世起:傳曾壽慶瑞華昂惟榮祥皋嘉彬美仁義禮智信。卷一:墓圖;卷二:世系圖;卷三~六:行第。
三、[蘭溪]潛溪宋氏宗譜:四卷/宋學炳等編纂.—1923年同樂堂木刻本.—4冊.—書名據書名頁題.—10修本 始祖:憲,字秉彜,唐武德年間(618~626)自京兆府城(今陝西西安市)遷居浙江吳興府城(今湖州市)。始遷祖:瓚,明洪武十三年(1380)自浦江縣感德鄉孝門橋村(今屬鄭宅鎮)上壽羅山自然村遷居本邑通化鄉樟樹潭村(今蘭溪市橫溪鎮下溪前村)。本譜始修於明代。世系修錄至第三十二世,排行字為常。本支派排行字自十八世起:愷悌純懷允恭克讓系厚熙倫紀綱常。卷一:譜序、譜記、像贊、行狀;卷二:世系圖、宅圖、祀產、議約;卷三:行傳引、行傳;卷四:行傳。
珍貴史料:議約。 收藏單位:蘭溪市橫溪鎮下溪前村宋永劍
四、浦江宋氏宗譜:十四卷.—1945年木活字本.—14冊.—書名據封簽題.—10修本 始遷祖:子啜,明嘉靖年間(1522~1566)自浦江縣通化鄉長陵村宋宅自然村(今蘭溪市橫溪鎮宋宅村)遷居本邑覺寺村(今前吳鄉宋宅村)。本譜始修於清順治十一年(1654)。世系修錄至第三十一世,排行字為寅。本支派排行字自十七世起:子文大國登家承祖德元士紹其賢寅恭懷輔佐希遇樂良田。卷一:家寶、譜序、祖像、墓誌銘、譜例;卷二:像贊、傳略;卷三:像贊、傳略、壽序、詩文;卷四:祭儀、祭約、助銀、田產、墓圖、墳圖;卷五、六:世系圖;卷六~十四:行傳。
五、[松陽]朱竹京兆郡宋氏宗譜:二卷.—清宣統三年(1911)木活字本.—1冊.—存卷二.—3修本 始祖:韜,濂第三子(筆者按:此處估計記載有錯誤,其可能是宋濂的後裔),明永樂年間(1403~1424)自浦江縣遷居松陽縣宋村村(今三都鄉呈回村)。始遷祖:回一,明正統年間(1436~1449)自松陽縣宋村村遷居本邑朱竹村(今屬三都鄉下田村)。本譜始修於清咸豐六年(1856)。世系修錄至第十八世,排行字為正。本支派排行字:回記成俱二(顯)葉道子恆文萬士有運顯(禮)嘉承正起元道德仁禮智。卷二:世系。 收藏單位:松陽縣板橋畲族鄉大毛科村宋華發
其作品《送東陽馬生序》被收入語文出版社九年級下語文課本、人民教育出版社八年級下語文課本中
宋濂)嘗與客飲,帝密使人偵視。翌日,問濂昨飲酒否,坐客為誰,饌何物。濂具以實對。笑曰:「誠然,卿不朕欺。」間召問郡臣臧否,濂惟舉其善者,曰:「善者與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主事茹太素上書萬余言。帝怒,問廷臣。或指其書曰「此不敬,此誹謗非法。」問濂,對曰:「彼盡忠於陛下耳,陛下方開言路,惡可深罪。」既而帝覽其書,有足采者。悉召廷臣詰責,因呼濂字曰:「微景濂,幾誤罪言者。《明史-宋濂傳》)
【譯文】宋濂曾經與客人飲酒,皇帝暗中(秘密)派人去偵探察看。第二天,皇帝問宋濂昨天飲酒沒有?座中的來客是誰?飯菜是什麼東西?宋濂全部拿事實回答。皇帝笑著說:「確實如此,你不欺騙我。」皇帝間或問起大臣們的好壞,宋濂只舉岀那些好的大臣說說。皇帝問他原因,宋濂回答道:「好的大臣和我交朋友,所以我了解他們;那些不好的,(我不和他們交往,所以)不能了解他們。」主事茹太素上奏章一萬多字。皇帝大怒,詢問朝中的臣子。有人指著茹太素的奏章說:「這里不敬,這里的批評不合法制。」(皇帝)問宋濂,回答說:「他只是對陛下盡忠罷了,陛下正廣開言路,怎麼能夠重責(他)呢?」不久皇帝看茹太素的奏章,有值得採納的內容。把朝臣都招來斥責,於是口呼宋濂的字說:「(如果)沒有景濂,(我)幾乎錯誤地怪罪進諫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