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智障兒童如何教育和生存
聖愛陽光家園 「聖愛陽光家園」由資深專家和社會愛心人士共同發起創建,是為智力發育遲緩青少年提供全方位誠心服務的民辦福利機構,是智力發育遲緩青少年健康快樂成長的家園。我們的服務宗旨是:專家指導,專業人員參與,奉行規范管理,誠信服務,關愛和尊重至上的人道主義原則,為身心障礙青少年提供適合的教育內容和採取豐富多彩的校內外活動以及職業技能培訓,使他們在融入社會的大環境中感受成長的快樂, 提高認知能力. 自理、自主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縮短與普通青少年的差距,為政府分憂,為家長解難,搭建家庭支持幫助的平台,促進公眾對身心障礙孩子的接受和關注程度,為創建和諧國際化文明首都作出貢獻。 我們專家組成員是:黃一萍 教授,「北京聖愛陽光家園」名譽主任。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葯研究所原 副所長,智障孩子家長。早在1984年就開始參與社會公益活動並參與茅於燕教授創辦的「北京新運弱智兒童養育院」,並成為該董事會第一屆副秘書長現任常務董事至今。2000年至2010年1月在「新運」任院長10年並為其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受到各級領導和家長的信任和贊譽。現擔任中國殘疾人康復協會智力殘疾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北京市殘疾人康復協會常務理事,朝陽區民辦康復機構協會副會長,望京街道殘疾人聯合會副主席,以及市殘聯指導中心專家組成員等。 李慧聆 北京市教委原特教處處長,北京市殘疾人康復協會常務理事,現是北京市殘聯指導中心專家組組長 潘蕾 北京市宣武培智學校原校長,現是北京市殘聯指導中心專家組成員 我們的服務對象是:擬招收8歲以上至18歲的各種原因引起的智力發育遲緩以及心理行為異常的身心障礙青少年。 我們的服務形式和內容為:全寄宿、日間照料、臨時託管、短期訓練、家長培訓、就業前的技能培訓等模式。我們以中殘聯和北京市殘聯提供的有關教材為基礎,根據兒童和青少年的年齡,智力發育程度安排適合的教育和訓練內容,並結合現代化的科技手段使用多媒體等增加知識性,趣味性和實用性,努力挖掘每個孩子的潛能,實行個別化、個性化有針對性的訓練,並結合現實生活實施社會性及生活自理能力的訓練以及就業前的指導訓練。
『貳』 關愛智障兒童的搞笑說說
據天文台發出最權威的消息,今夜恰逢超級月亮。大家可以用肉眼來觀看這美麗的。。。我。
『叄』 關愛孤兒院的智障兒童,我們可以做些什麼呢
首先一定要尊重他們。不能用異樣的眼光看他們,也不能讓他們感覺到你憐憫他們。其次不要吝嗇誇獎。在他們完成一件事情時,要及時給予他們表揚,還有,要尊重他們的隱私權,對於他們不想讓你了解的事情,不要追問。最後,我覺得還要有原則,對他們做錯的事情,要指出來。
『肆』 關愛智障兒童
你好,其實挺簡單,首先您需要在心裡表達出不歧視智障兒童的想法,其次是可以在行動上關愛智障兒童。
『伍』 如何培養智障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
【摘要】良好的生活習慣可以樹立起良好的品質,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是非觀,對孩子日後的學習、生活、工作都會有很好的促進作用。教師應從學生和自己的兩個角度進行分析,充分發揮主導作用、榜樣作用充分運用技巧對智障兒童在禮儀教育、養成教育、生活自理、衛生飲食等各方面進行行為干預,並取得家長的配合,促進學生各方面好的行為習慣養成,促進他們對社會適應能力的提高。
【關鍵詞】 生活適應 良好生活習慣 行為干預
俗話說「好習慣是人生成功的基石」。這是因為:良好的生活習慣可以樹立起良好的品質,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是非觀。在生活體驗中,孩子對「誠實」、「禮貌」、「守紀」、「愛」「善良」等概念會有較為深刻的理解,孩子明白哪些行為是對的,哪些是錯的。對於孩子良好品質和是非觀的形成有促進作用。同時,有利於孩子的成長和發展。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對孩子日後的學習、生活、工作都會有很好的促進作用。中國有句古話「一葉知秋」,指的就是由品行看人,還有一句「三歲看大」也是這個道理。而在這一養成過程中,教師的角色就是養成好習慣的「助推器」。
教育需要有路子,在這里我給大家推薦的是「行為干預」,也叫「行為矯治法」,孩子的習慣不是一天兩天形成的,是他在適應生活的過程中慢慢形成的,他的習慣來自於生活實踐,我們的教育同樣也要依據於孩子的生活實踐。當我們發現孩子有不好的行為時應立即給予引導教育,這樣不良習慣被我們消滅於萌芽之中,否則,習慣形成的慢,改正也慢。
一、 文明的日常活動習慣
在孩子的教育過程中,應注意教育他學會禮貌用語。比如正確地稱呼大人,說「謝謝、請、對不起」等禮貌用語,掌握日常禮儀(如問候),在教學樓內如何走路,如何開關門,室外如何規范游戲,校外如何注意安全等。使孩子學會說話和氣、舉止文雅、活潑大方、形成待人誠懇、落落大方的良好習慣。同時教育孩子要和諧與人相處,對夥伴要團結,有愛心,使他們自己為自己創造一個良好的生長環境。
二、 規范的自理習慣
在這里教師必須教育孩子養成良好的自己穿衣、洗漱、衛生、勞動等習慣,教育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有良好的作息規律,按時起床,按時學習、游戲,按時進餐(不暴飲暴餐,少吃零食,不偏食),按時睡眠等。日常生活中注意安全、衛生、節約等。
三、 良好的學習習慣
專注是學習的首要前提,教師必須規范學生的課堂行為,同時運用技巧,使學生的注意和思維圍著你轉,這樣才能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把你的需要教變成學生的需要學。
第一、了解你的學生,尊重你的學生。了解學生的性格、心理特點、興趣愛好、有何專長,有哪些習慣等等,這樣可以保證你在教育時更好的依靠主體進行有目的的教育。我們要知道,我們的教育對象是人,是有思想,有思維的人,是和我們平等的,不是小猴,給點吃的就翻跟頭,他們是有主見、有自尊的。他們認識是較淺顯的,很多都只是屈從於表面現象,再加上在家裡無拘束,出現問題很正常(如說臟話,亂跑、不規范的親近方法等)。這需要我們教師以正帶正,教師應因勢利導。
第二、教師應正確看待自己。我們是教育的實施者,主導者,而孩子是主體,你教育的成果要由孩子體現出來,所以,我們不能把自己看作是「執法者」,你是孩子的導師和合作夥伴(如勞動習慣、衛生習慣、學習習慣的養成基本都是教師「導」的結果)。
我們的第一作用是榜樣作用,教師必須要有較好的習慣,言行一致。同時樹立自己的威信,讓學生感到你很棒,讓學生崇拜你。這種威信樹立不是武斷打壓,而是來自於生活自然形成(如幫孩子完成一些工作—彩繪—製作等)(再如學生活動時多給孩學生一些知識或方法)。
最後需要注意自己的調節作用,教師把自己看作是他們的朋友,是他們的學長,帶領者,讓學生隨著你的節奏走(如對時間的安排---對活動內容的安排等)。
第三、正確看待孩子的習慣。對於好的習慣,教師應及時給予肯定,要有鼓勵和獎勵,(一定要獎懲分明)對於不良習慣教師不要遇到問題一棒子打死,認為這是「多麼嚴重的問題」,有的上升到品質問題,沒有必要,孩子的習慣養成有自身的道理,是根據自身的生活需要慢慢自然形成的,有些習慣到一定年齡或由外部因素自然消失(如畫牆問題、丟玩具問題),有些習慣需要教師培養孩子理性思維,結合孩子生活實踐,讓他體驗到好習慣的快樂(如閱讀習慣---給學習帶來便利----更深一層可以培養孩子的品行)。所以教師應與孩子一起合作,幫助他克服不良習慣,不要忘記,我們的孩子是有可塑性的,所謂「動氣不如動心」。(比如孩子上網打游戲,不要認為打游戲都是壞事,益智游戲可以培養孩子的心智、反應能力、協調能力等,現在已有針對智障孩子專門的訓練游戲)具體教育過程中,教師要做到下面幾點
第四、教師要為孩子營造好的環境。
1、教學環境,常言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耳濡目染,威力巨大,良好的環境對孩子影響至深,生活即是教育,所以學校應該積極為智障兒童創造適宜的學習、生活環境,同時,教職員工應當經常在行為、舉止和談吐等方面給兒學生一個最好的榜樣,講話時要注意禮貌、舉止要文雅,表現出高尚的情操、道德行為和良好的習慣。如果教師能夠經常這樣以身作則,這種長期熏陶使孩子在潛移默化中就可得到最佳的教養,通過日積月累,讓孩子的良好習慣在不知不覺中形成。
2、創設外部環境。教師對學生的教學內容安排也要全面,如紀律教育、規范教育學習教育自理教育、衛生教育、安全教育等等。帶孩子出去時,也要時時注意依據學校的教育內容給予指導,走路、游戲、購物等等,時時提醒孩子要注意集中、穩重、有禮貌、遵守交通秩序、遵守社會公德,助人為樂。
同時我們也可以創設一些問題情境,讓孩子辨別是非,結合自身實踐,以「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道理教育孩子,「帶領」孩子養成好習慣。如推人、亂扔東西等。
第五、教師需要的幾個學會。
1、學會關注。關注學生你才能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學生在任何一項活動中,當執教師決不可漠視不管,小孩子都是貪玩的,極易產生其他行為,在關注中要善於發現孩子的優點,這些優點很可能成為日後的鼓勵資本。
2、學會傾聽。智障孩子總喜歡在你身邊嘮嘮叨叨,你要耐心傾聽,在傾聽中了解情況,觀察孩子的情緒、心理變化,發現問題即時引導。對於沒有主動向你傾述的,你要主動去問,調動孩子的思維和情緒(特別是在群體活動中,如游戲、表演等)。
3、學會學習。現在社會發展很快,整個社會變成了學習型社會,教師同樣不能例外,孩子有好奇心和求知慾,過去講「教師想給學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現在教師恨不得給自己接一個自來水管子,我們教師需要給自己充電學習各方面知識,包括心理學及教育方法,特別是為孩子培養規范行為、良好習慣和良好品質的。
第六、教師要給孩子幾顆心
1、愛心、同情心和感恩的心:首先就事培養孩子有這幾顆心,在引導孩子獻出這些心,當孩子現出愛心後應及時的給予表揚和鼓勵之後,讓孩子知道,關愛別人和被人關愛一樣幸福,所謂「送人玫瑰,手有餘香」。這對孩子養成良好的社會適應性習慣有很好的促進作用。
2、上進心和信心:我們教師要善於發現孩子的每一點進步,盡管他們的進步很小、很慢,教學中我發現,對他們的幫助和鼓勵,可以使他們做事會特別專注,而且特別努力,這對對其今後的學習和工作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第七、取得家長的配合
家庭教育是學校教育的延伸,家庭也是智障兒童一個重要的生活場所,學校教育的很多內容都是依據孩子的生活適應性來進行的,如禮儀教育、自理教育飲食衛生、作息習慣、安全教育等,但這些教育在學校的生活實踐訓練較少,而學生習慣的養成恰恰來自於生活實踐,所以學校教育完成後,一定要得到家長的配合,在生活中進行訓練,進行矯正,促進真正的適應性良好生活習慣的養成。
最後需要說明的是,養成好習慣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我們要有耐心,也要有信心,以身作則,以身示範,時時監管,即時引導,孩子的好習慣就出自你的手裡。
『陸』 如何照顧弱智兒童
由於智障兒童的思維能力比較低,缺乏思考能力,理解能力、接受能力差,要時時處處給他關心、幫助、指導,不要開口訓斥、閉口責備甚至動手打孩子,切忌傷害其自尊心。給孩子親情關懷、關注、微笑,通過摸摸頭、擁抱的方式給他們一種安全感。注意加強營養,讓孩子干自己喜歡的事情,鍛煉他的交流能力。
『柒』 關愛智障同學小故事200字
他們,常常有著很多說不完的故事;
他們,常常成為人們口中的熱門話題;
他們,常常要學會接受別人"異樣"的目光;
他們,太多他們的故事,或許大家都聽煩了----智障兒童.
其實,有很多人總是很討厭他們,總覺的他們是"傻子".不過,我想告訴大家,智障兒童跟我們一樣,他們一樣是一個很天真.很活潑的孩子,只不過他們有一點小小的缺點,難道不是嗎?他們也很好學,雖然,他們手腳有些不利索,但他們還是很認真的學習,而我們呢,什麼事都可以做的,卻總也依賴著父母.
小時候,我也很討厭這些智障兒童,因為他們說話含糊不清,還有時候總喜歡罵人,所以不喜歡他們,也不知道是自己長大了還是經歷了我「表妹事件」,我漸漸的覺得他們很可愛,甚至覺得他們身上很有魅力。至於他們罵人,或許也是他們常常被人家用"異樣"的目光,用"惡毒"的話語給害的吧,是那些無知的人們傷害了他們的自尊心吧.
我也有一個智障表妹,她,13歲,可看起來卻才7.8歲.她平時是她媽媽的好幫手,雖然學校不讓她讀書.可她還經常拿著她姐姐的書本自己認字,雖然她也是學習不了什麼,但她還是亂寫寫,至少這樣她還會寫些什麼字的.
說起她,便使我想起一件事,記得有一次.因為老師拖課,而她家在我們學校下面,所以就在她家吃飯,當時我姑姑不知道我要去吃的,就沒煮我的份,所以只有那樣奏和著吃.當時,我肚子也很餓,狼吞虎咽的吃起來,到最後,只剩下一碗飯了,剛好我們倆都要吃,互不相讓,所以就吵起來,她咬字也咬不清,我也不知道說什麼的,我們吵著吵著,我累了,也不說話,不理她.她拿起我的碗,把剩下的那碗飯讓給我.
我吃完後,她姐姐才說,她剛才是要幫你剩起來,你錯怪她了.
這時,我才恍然大悟,原來,我錯了。
雖然,智障兒童們的身體上有一點缺陷,但是他們一樣是孩子,相信,世界上每個孩子,不管是殘疾.智障.還是怎樣,大家都要很把他們當正常的人來看,其實,他們一樣是社會的棟梁,一樣是祖國的花朵.
『捌』 關愛智障兒童節日是哪天
目前還沒有一個特定的日子是關愛智障兒童的,但是國內和國際都設立了關愛殘疾人群的節日。
12月3日是國際殘疾人日,旨在促進人們對殘疾問題的理解和動員人們支持維護殘疾人的尊嚴、權利和幸福。
而每年五月第三個星期日是國家法律規定的全國助殘日,致力於關愛殘疾人群,保障殘疾人權益。
關愛殘疾人是一項崇高的事業,代表著人類的文明和進步。
一般各地都有特殊教育學校,所以可以選擇在這兩個日子去學校看望智力或身體有殘疾的孩子。當然,如果有能力的話,在平時也可以通過電話,網路等形式關心智障兒童。
『玖』 有沒有關愛弱智青少年或者智障兒童的公益活動呢
這些類似的活動一大把。隨時都能找到的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