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談一談,你是如何看待兒童發展理論在兒童行為觀察中的價值
行為只是一個外顯的表現,核心是兒童在他的語言理解思維等認知水平發展到哪一個程度?而且他的能力的特質是什麼也反映在他的行為上。比如說女孩子會比較愛說話語言發展比較早,就顯得比較早慧,但是女孩子比較情緒化。
男生的語言沒有女生發展的這么早,但是男生比較喜歡用動作和視覺來學習。很多行為都和孩子的能力發展相關,時候沖動情緒化行為問題往往都和孩子的成熟度有關。
(1)如何看待兒童發展擴展閱讀:
兒童發展觀除了兒童發展的概念以外,還包括兒童人性特點、兒童發展的性質、影響兒童發展的因素和兒童發展的價值等重要內容。歷史上曾對教育產生過一定影響的兒童發展觀主要有以下幾種。
遺傳決定論
人性,被普遍地看做是人類與其他生物種類相區別的、由人類個體所表現出的類化特徵。這種類化特徵除了人類共有性之外,在人類內部,每個人在展示這些類化特徵時,還同時展示出了個體的特殊性。
環境決定論
隨著時間的推移,遺傳決定論對於兒童發展的解釋能力越來越受到人們的懷疑,人們把探索的目光轉向了自然生物因素之外的環境。
㈡ 怎樣正確對待兒童發展的關鍵期及早期教育
關鍵期是指最易學會和掌握某種知識技能、行動動作的特定年齡時期。關鍵期一詞是由奧地利動物學家勞倫茲在動物心理實驗研究中提出來的。關鍵期一詞的提出為早期教育奠定了一定的理論基礎,它表明在關鍵期對孩子進行及時的教育,孩子學起來容易,學得快,能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如果錯過關鍵期再去學,就要花費很多的精力和時間,事倍功半。那麼,孩子學習的關鍵期是怎樣的呢? 出生後6個月,是嬰兒學習咀嚼和喂乾的食物的關鍵期。2~3歲是計數能力(口頭數數、按物點數、按數點物、說出總數)發展的關鍵期。2~3歲是學習口頭語言的第一關鍵期,5歲左右是口頭語言發展的第二關鍵期。 2歲半~3歲半是教育孩子遵守行為規范的關鍵期。 3歲左右是培養其獨立生活能力的關鍵期。 3~5歲是發展音樂能力的關鍵期。 3~8歲是學習外國語言的關鍵期。 4歲以前是形象視覺發展的關鍵期。 5歲左右是數概念發展的關鍵期。 美國心理學家布魯姆通過研究指出,如果把人在17歲時測得的智力定為100%,那麼其中50%在4歲前發生,30%在4~8歲之間發生,20%在8~17歲之間發生。如果0~4歲時智力發展緩慢,那麼以後的發展也慢,直到17~18歲智力發展高峰時,智力水平也是平平。印度「狼孩」卡瑪拉7~8歲來到人間,雖然經過長達6年的專業人員的護理,也才學會走路,到17歲時才學會十幾個單詞,智商只達到4歲孩子的水平,它表明如果錯過了關鍵期的教育時機,將造成不可逆轉的後果。因此,父母在對孩子進行早期教育時,一定要抓住關鍵期,如2~3 歲是學習口頭語的第一關鍵期,這個時候就應多讓孩子學發音,學講語,學兒歌,學說外語。
㈢ 我們應該如何看待兒童
一、愛與贊許
孩子們幸福與快樂的程度,全靠我們給他們的愛與贊許而定。我們一定要和孩子站在一邊。與孩子站在一邊就是給孩子愛,那並不是一種佔有的愛,也不是一種不講理智的愛,而是一種讓孩子感覺到你愛他,也贊同他一切行為的愛。
這是不難做到的,我就知道許多永遠和孩子站在一邊的父母,他們從不要求孩子回報,結果得到了很多回報。他們都了解:孩子只是孩子,並不是小大人。
明理的學生家長,從來不問學生在學校怎樣,他們自己看得很清楚。那些不對勁的家長則不斷問我:他認字了沒有?什麼時候才會變得愛干凈?他去不去上課?
我們要對孩子有信心。有的家長做得到,有的則做不到。如果你對孩子沒有信心,他會感覺得到,會覺得你不夠愛他們,否則你就應該更信任他們。當你認可他們的時候,你有什麼話和什麼事都可以對他們講,因為贊許會打消所有顧慮。
問題是:如果你不認可自己,你是否能認可孩子?如果不了解自己,你便不能認可自己;你對自己的行為和動機了解得越清楚,認可自己的可能性也越大。
我衷心希望,家長對自己和孩子天性的了解,能防止孩子的心理問題。我要再次強調:如果家長把他們過時的想法、做法和道德觀強加在孩子身上,就會毀了孩子的一生,他們是為過去而犧牲了孩子。
我知道,天下最困難的事,莫過於放棄我們認為重要的東西,但是只有割捨,我們才能發現生命、進步與幸福。父母一定要放棄成見,也一定要摒棄藏在權威和批判後面的仇恨,以及由恐懼造成的不容忍的態度,他們必須摒棄舊的道德觀和輿論。
很多女孩跑來對我說:「我沒有一件事能討好媽媽,她樣樣都比我做得好,如果我織毛線或縫衣服做得稍微不好一點,她就大發脾氣。」
孩子對愛和理解的需要遠遠超過對知識的需要。他們需要愛與贊許。只有真正有勇氣和愛心的父母,才有能力給孩子表現善良的自由。
這個世界充滿苛責。這種說法只不過比「這個世界充滿仇恨」好聽一點罷了。父母的仇恨造成問題兒童,就像社會的仇恨造成罪犯一樣。唯一的救贖是愛,難處在於:沒有一個人能被強迫去愛。
問題兒童的父母必須冷靜地問問自己:我有沒有真正表示過認可我的孩子?我有沒有表示我信任他,理解他?我在這里並非空談理論,因為我曾經見過問題兒童到夏山後,變成快樂正常的孩子。我發現治療創傷的良葯就是認可他、信任他和理解他。
認可對正常兒童和對問題兒童來說同樣重要。每位家長和教師都必須遵守這個信條:你要站在孩子這一邊。遵守這一信條是夏山成功的唯一原因。因為我們絕對為孩子著想,而孩子也會下意識地感覺到。
㈣ 如何看待學前兒童發展心理學
學前心理學是研究從初生到入學前兒童即0-6、7歲兒童的心理發生發展規律的科學,是心理學的一個分支。 心理發展規律是指心理發展過程中的本質聯系和本質特徵。學前兒童心理發展規律主要包括以下四個方面: 1. 研究學前兒童各種心理過程的發生和發展趨勢 學前兒童並不是一出生就具備了人類的各種心理過程,其各種心...理過程的發展是有一定的順序和發展方向的,且這些順序和發展方向是帶有客觀規律性的,不以人們的意志為轉移的。學前心理學的重要研究內容之一就是探討學前兒童各種心理過程帶有規律性的發生發展趨勢。 2. 研究學前各年齡階段的心理特徵 研究學前兒童各種心理過程的發生發展趨勢是從縱向角度來談的,而研究學前各年齡階段的心理特徵則是從橫向角度來看。學前兒童心理發展的各個年齡階段會有規律地出現各自特有的、與其他年齡階段不同的、典型的特徵。 3. 研究兒童心理發展的個別差異 學前兒童的心理是各個不同、因人而異的,但個別差異的表現也是有規律可循的。不僅要研究兒童心理發展的個別差異的表現及其規律,更重要的是要研究這些差異是怎麼形成的。 4. 探討關於兒童心理發展的基本理論問題 主要是探討學前兒童心理發展的動因,影響因素以及各種因素如何相互作用的規律等問題。 以上四個方面實際上也就是學前心理學的具體研究內容。
㈤ 作為小學教師,你應該如何看待兒童發展
摘要 親,您好!
㈥ 我們應當如何科學的看待兒童發展
摘要
㈦ 如何看待兒童發展理論在幼兒行為觀察中的價值
看法如圖:
兒童發展心理學簡介:
兒童發展心理學(psychology of child development),心理學的一門分支學科。研究人類個體在兒童期(從出生到成熟)的心理發展,揭示兒童心理發展的一般規律和兒童各年齡階段的心理特徵。
兒童年齡階段通常劃分為:乳兒期(出生至 1 歲),嬰兒期(1 歲~3 歲),幼兒期(三歲至六七歲),童年期(六七歲至十一二歲),少年期(十一二歲至十四五歲),青年初期(十四五歲至十七八歲)。
奠基人德國生理學家和實驗心理學家普賴爾於 1882 年發表的《兒童心理》一書是率先用較為系統的觀察和實驗方法研究兒童心理的著作,是其誕生的標志。
㈧ 如何看待兒童
兒童是學前教育的對象,兒童的身心發展是幼兒教育的依據。兒童觀不同,教育工作者對待兒童的態度和教育方法也就不同。而科學的教育就需要具備科學的兒童觀。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曾說過:「如果教育學想從各個方面教育人,那麼它必須首先從各個方面了解人。」所以,為了教育好兒童,教育工作者就首先應該樹立科學的兒童觀。
概念界定:
兒童觀即人們對兒童的根本看法和態度,涉及兒童地位、權益,兒童期的意義,特質和能力。本文說說的兒童觀均採用此概念。
本文中的兒童、幼兒為採用一個概念,均指學齡前兒童,即0至6歲的兒童。
一、兒童觀歷史演變
1.兒童的地位與權益觀
在古代社會中,人們持有的是「國家」為本位的兒童地位和權益觀。兒童沒有自己獨立自主的人格,更別說是有地位和權益,父母和社會掌握著兒童的生殺大權,可以肆意剝奪嬰兒的權利。在中世紀居統治地位的兒童觀是基督教的原罪說,即兒童是帶著「原始的罪惡」來到人世的,必然歷盡生活的磨難不斷贖罪,才能純化靈魂,鞭笞和體罰兒童視為合情合法。14世紀後出現的文藝復興運動中,人文主義者開始倡導人權,肯定人的價值,歌頌人的價值。啟蒙運動時期,教育家盧梭提倡從事發現兒童、研究兒童、了解兒童的工作,主張「兒童期有兒童期的地位,必須把兒童當做兒童看。」從而便建立了兒童期的概念。在二戰以後,國際社會普遍重視兒童,早期教育也開始受到重視。至今,世界上關於兒童權利的國際法、契約和宣言等已經有了近100種。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從忽視兒童的地位和權益發展到重視兒童的地位和權益。
2.兒童的特質和能力觀
(1)無知無能的幼兒觀
在古代,由於生產力的低下,人們還處於夢寐狀態,沒有一個清晰的兒童觀。幼兒在他們眼裡是弱小的,是無知無能的,只有長大了才有能力。到了近代,洛克「白板說」認為人類在出生時像一張白紙,一切的知識都來自外部經驗。由此,嬰幼兒在出生時是沒有經驗的,也就是沒有知識的,需要靠後天的積累才能獲得。而盧梭則認為人處於較長時期的兒童期是為了以後的發展做准備。在這一時期,教育家們雖然肯定了兒童的存在,卻忽視了兒童期的重要意義,認為兒童期只是「准備」階段而已。
~
㈨ 如何理解影響兒童發展的因素及其關系
影響人的發展的主要因素可分為兩個大的方面:遺傳和環境。遺傳是父母的特質通過基因向後代進行生物性傳遞。這種特質主要是指與生俱來的解剖生理特徵,如機體的構造、形態、感官和神經系統的特徵等。環境主要包括影響有機體發展的所有外部因素,如維持生物有機體生存所必需的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等,對人的發展來說,社會環境和教育則成為主要的環境因素。因此影響兒童認知發展的主要因素是:遺傳、環境和教育。
一、有關理論
遺傳、環境和教育在兒童認知發展的作用問題,也就是:人的認知發展水平是否是由遺傳決定的?環境能否改變智力與能力?教育能否提高智力與能力?如果可能,其作用有多大?這些問題一直存在著激烈的爭論,有各種各樣的理論和學說,其中有代表性的主要有以下幾種:
1.遺傳決定論
遺傳決定論認為認知發展由先天的遺傳基因所決定,人的發展過程只不過是這些內在的遺傳因素的自我展開的過程,環境的作用僅在於引發、促進或延緩這種過程的實現。其創始人是高爾頓,他的典型論調是:「一個人的能力是由遺傳得來的,它受遺傳決定的程度,正如一切有機體的形態及軀體組織受遺傳決定一樣。」
遺傳決定論過分強調先天的遺傳因素在兒童認知發展中的作用,而忽視環境和教育對兒童認知發展的重要作用。
2.環境決定論
環境決定論認為兒童認知發展的原因在於後天,人的心理發展的差異百分之九十是由教育決定的。其最早的代表人物是華生,他說:「給我一打健康的嬰兒,如果讓我在由我所控制的環境中培養他們,不論他們的前輩的才能、愛好、傾向、能力、職業和種族情況如何,我保證能把其中任何一個人訓練成我選定的任何一種專家:醫生、律師、藝術家、富商,甚至乞丐和盜賊。」
環境決定論由於過分強調外部行為及其強化和反饋,忽視內部的心理過程,已與遺傳決定論一樣漸漸為新的理論所批判和代替。
3.相互作用論
現代研究者已開始深入地研究遺傳和環境之間的動態關系,最典型的是皮亞傑的兒童發展觀。他的相互作用論認為,兩種因素之間的關系並非各占若干比例或簡單相加的關系,而是一種相互交織、相互滲透和影響的關系。而且這種理論認識到兩種因素的動態的歷史的相互影響,即有機體當前的行為不僅受當前環境及遺傳物質的影響,而且可能受其遺傳基因和過去環境因素的相互作用的影響。
二、遺傳、環境和教育的作用及相互關系
1.遺傳、環境和教育是兒童認知發展的必要條件,它們不是對立的而是互為前提。
良好的遺傳因素和生理發育是兒童認知發展的物質基礎,沒有這個條件認知將失去發展的自然前提。但無論多麼優良的遺傳因素都只提供了認知發展的可能性,而環境和教育才能把這種可能性變成現實。許多事實和研究表明,沒有正常的生活環境和教育,人的遺傳特質便不會得到正常的發展。1970年在美國加得福尼亞州發現了一名長期與外界隔絕的女孩,盡管被人類養大,但由於被剝奪了與人類交往和受教育的機會(食物由人送入但不與其交流),當13歲被發現時,根本沒有正常的生理和心理發展。可見,對人的發展影響較大的不是物質環境而是社會環境,尤其是有意識的教育活動。
2.遺傳與環境是相互滲透、相互作用的。
現代越來越多的研究者開始以一種相互聯系的、動態的態度去分析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之間的作用。認為任何一種因素都是在與另外的因素的相互滲透、相互作用的關系中,並與另外的因素有機地形成一種合力而作用於人的發展。遺傳和環境因素只是人們為了研究的方便而界定的,在現實的作用中往往難以明確地分開。因為從種系進化的角度看,人的某些遺傳素質正是人類在進化的過程中適應環境、改造自然的結果,人與自然界長期相互作用形成的機能,有的便以基因的形式鞏固下來構成遺傳基因,即人的遺傳帶有明顯的環境影響的痕跡。而且,個體在發展中總是以自己特有的方式作用於自己周圍的環境,即以自己的遺傳特質對環境進行著選擇和改造,不論社會環境還是自然環境,無不留下人類活動的烙印。從這個意義上說,遺傳與環境是相互包含、相互轉化的。人的認知發展有不同的水平、不同的階段且各有其規律,不同個體的發展又表現出巨大的個別差異。遺傳和環境的作用在發展的各個階段中和不同個體身上,表現出不同的形式和不同的相互作用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