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小兒腎病的護理常識有哪些
腎臟是身體的一個重要器官,如果腎臟出了問題,那麼就為威脅到身體的健康。如今兒童腎病的患者是越來越多,這給孩子造成了嚴重的危害,也給家庭帶來了巨大的負擔、煩惱,那麼腎病患兒該如何呢?下面就為大家介紹兒童腎病的。
一、孩子不宜勞累。孩子一般都比較好動,自我的約束能力也較差。當孩子從醫院回到家中,他會感到一切都是那麼新鮮刺激。所以,很多孩子很容易在回到家裡的時候,因為玩耍而造成勞累過度或者睡眠不足。專家強調,孩子回到家之後,也不要忽略孩子的日常生活問題,要保證患兒有充足的睡眠。最好是給他們安排好合理的作息時間表。
二、不宜吃多鹽食物。患兒的飲食要注意少鹽,尤其是對於那些血壓還沒有降到正常的患者。在孩子的浮腫以及高血壓症狀消失後,父母可以酌情給孩子改善飲食,但是也要注意飲食清淡,不要太咸。另外,因為饅頭和蘇打餅干中都含有鈉,所以建議孩子不要吃。患兒應當多吃新鮮的蔬菜和水果,這樣對於補充他們所需的維生素是很有幫助的。
三、小孩衣服不宜久穿不換。感染經常會導致兒童腎病的復發,所以在日常生活中,父母一定要幫助孩子講好個人衛生,保持衣物和皮膚的清潔。
四、患兒不宜去公共場所。在兒童腎病的護理要點中,其中的一條就是要讓孩子處在空氣新鮮的地方,以防止孩子感冒或者受到感染。所以,建議家長不要經常帶孩子去人多擁擠的公共場所。
以上就是倍領安全小編為您介紹小兒腎病的護理常識有哪些的內容,本網兒童安全教育知識庫中還有很多關於兒童安全方面的知識,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繼續關注本網的內容,以便讓孩子更健康的成長。
⑵ 兒童腎病綜合征為什麼容易復發
?兒童腎病綜合征的突出特點是三高一低,即高度浮腫、大量蛋白尿、高膽固醇血症和低白蛋白血症,病情發展迅速,嚴重的可出現全身的浮腫,有胸水、腹水,皮膚稍有損傷便會滲水。絕大多數兒童腎病綜合征病理類型表現為微小病變型腎病,對激素較為敏感,應用激素後,快則一周內尿蛋白轉陰,浮腫消退;慢的一個月內也會尿蛋白轉陰。但容易在激素減量過程中復發,為什麼兒童腎病綜合征容易復發呢? 第 一,激素及免疫抑制劑治標不治本。 激素及免疫抑制劑主要是通過抑制機體免疫,來暫時的控制尿蛋白,使尿蛋白在短時間內轉陰。但長期的抑制免疫功能,使機體的免疫力下降,病人容易感冒,引起腎病復發。另外,足量應用激素可以控制住尿蛋白,隨著激素用量的減少,控制尿蛋白的作用越來越小,當激素一定量時,腎病就會復發,形成對激素的依賴。 由於激素及免疫抑制劑不能調整機體的免疫功能,沒有進行損傷腎小球的修復,病因不解除,腎病綜合症就會反復復發。 第 二,兒童易感染、感冒也會導致兒童腎病綜合征的反復復發。 腎病患者一般來說自身抵抗力下降,容易感染、感冒。而兒童正處於成長期,身體各組織尚未發育成熟,易受到疾病的侵擾,兒童腎病患者面對外界病毒更是無奈,因此極易導致感冒、感染加重病情。 以上就是的原因。怎麼才能使腎病綜合征不復發?答案是:只有治療了導致腎病綜合征的根本——修復損傷的腎小球,調整機體的免疫功能,才能使腎病不復發。
⑶ 兒童腎病早期表現及注意事項
兒童腎病,早期有跡可循
真沒想到,羊城晚報記者在采訪腎病專題時才獲知,原來患腎病綜合征的小孩還真不少。廣東省婦幼保健院兒科主任醫師謝丹宇介紹,腎病綜合征是指由多種疾病引起的,以腎小球基膜通透性增加伴腎小球濾過率降低等腎小球病變為主的一組內科綜合征,是兒童常見的一種腎病,其中以學齡期兒童多見,尤其是3-5歲為發病高峰期,但目前對其發病機制尚未明確,多認為可能跟免疫功能有關。
早期起病有這些症狀
謝丹宇稱,腎病綜合征在臨床上主要表現為大量蛋白尿、低白蛋白血症、高脂血症、明顯水腫。如果能夠盡早發現、及時診斷,並給予及時干預的話,預後情況一般都較好,但如果處理不及時,則有可能會使病程延長、病情反反復復,它是兒童腎衰竭的首要原因,但又由於該病起病隱匿,常無明顯的誘因。家長可以從以下蛛絲馬跡發現早期的腎病綜合征。
水腫。水腫是家長最容易發現的,它主要是因為腎臟受損後不能清除體內過多的水分和體液滯留體內組織間隙。常表現為最初為晨起後眼瞼或顏面水腫,然後逐漸遍及全身,一按下去可呈凹陷而無法很快彈起,再嚴重一點的甚至可有腹水或胸腔積液等,如果腹水、胸腔積液存在,就容易出現明顯的呼吸困難、不能平卧等病徵。
尿液異常。腎臟的基本功能是生成尿液,所以通常其受損後都可在尿中看出蛛絲馬跡。當腎病綜合征時,尿中排泄的蛋白質增多,這時可在尿液中發現很多泡沫,且經久不散,這也是腎病綜合征的最初表現,所以一旦發現孩子尿液中泡沫增多,或伴有尿量減少,尿色變深時,就要高度警惕了。
氣色差、乏力倦怠。當腎臟的排毒壓力處於超負荷運轉狀態,尿毒素積聚時,孩子就會出現氣色變差、乏力倦怠、食慾減退,所以如果發現孩子有這些情況,在排除休息不夠之後要警惕是否為腎臟疾病所致。
有病的孩子要多注意
一旦確診為是腎病綜合征時,謝丹宇提醒家長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接受合理、規范的治療是非常重要的。有些家長聽說腎病綜合征是可以自愈的,於是存著僥幸心理,希望自家孩子也可以不治而自愈,等到實在不行了才過來醫院求治,或者一開始就自行而且單純只服用中葯而延誤了治療時間。還有個別家長害怕激素的副作用,在使用激素一段時間後尿常規轉陰,就自認為已治癒不肯繼續用激素而自行停葯,結果導致病情反復甚至加重。但其實,絕大部分的腎病是需要規范合理的治療才能治癒的。
2、在飲食和休息上也要非常注意。對有腎病綜合征的患兒,在明顯水腫、少尿的階段,短期內要注意嚴格控制鈉鹽的攝入,否則會進一步引起水鈉瀦留而加重對腎臟的損害,待病情緩解後可不必繼續限鹽,但要以低鹽優質蛋白飲食為主。另外,腎病綜合征的患者由於大量蛋白漏出體外,血漿蛋白含量一般都會比較低,所以要適當補充一定量的蛋白,建議以動物蛋白如乳、魚、蛋、禽、牛肉為宜,但也要注意適可而止,因為如果疾病還沒有得到控制就過多地補充高蛋白時,反而會加重「漏」的量和速度,因此,可同時定期就診營養專科,由專業醫生提供一個科學的飲食配餐。
3、由於腎病綜合征的病程長、易反復。很多患兒在治療過程中往往會出現急躁、悲傷和不配合治療等情緒,這對治療和預後都是不利的,因此,家長應該要做好患兒的心理疏導,增強患兒的意志力和信心。
⑷ 為什麼預防腎臟疾病從兒童開始
每年3月份的第二個星期四是世界腎臟病日。2016年3月10日是第11個世界腎臟日,今年的主題是「預防慢性腎病,應從兒童開始」。
為什麼預防腎臟病,要從兒童開始呢?
一、什麼是慢性腎臟病(CKD)
如果出現腎損害證據(病理,血,尿,影像學異常)≥ 3個月,或者腎小球濾過率(GFR) 60ml/min,持續時間 ≥ 3個月,符合其中一點就稱為CKD。比如說,尿蛋白陽性 ≥ 3個月就可以診斷CKD。
所有指標中,最敏感、最經濟、創傷最小的檢查要數尿常規了。千萬不要以為尿常規檢查太簡單了而忽視該檢查,其對早期腎臟病診斷的意義甚至超過血液檢查。尿檢異常包括蛋白尿、血尿、管型尿等。
二、早期檢測是治療CKD的關鍵
生活中,人們往往感覺不舒服了才感受到疾病,而早期腎臟病常常沒有任何症狀,即使出現了尿蛋白等症狀,也可能沒有任何不適,所以腎臟病常常被忽略。可等身體出現不適時,腎臟病往往到了中晚期。晚期腎臟病,即使積極治療,生活質量也可能大不如前。所以,早期檢測,定期查體,早期干預是治療腎臟病的關鍵。
此外,了解CKD的危險因素並盡量避免,是預防CKD的關鍵。
三、什麼是CKD的危險因素呢?
自身免疫因素:包括呼吸道、消化道感染形成的炎性復合物沉積在腎臟誘發的自身免疫反應;環境污染改變了腎臟的組織特性誘發的自身免疫反應;自身免疫性疾病比如系統性紅斑狼瘡、小血管炎、類風濕性關節炎等累及腎臟。其中,前兩者是我們常說的腎小球腎炎的發病原因。
糖尿病:長期高血糖,遲早損害腎臟。糖尿病腎病是糖尿病發生較早,而且也是最常見、最棘手的並發症。在歐美國家,糖尿病已經成為最常見的CKD致病原因,我國目前糖尿病高發,也許N年以後我國也會步其後塵。
高血壓:高血壓與CKD的關系最為密切。CKD導致高血壓,高血壓也引起CKD,而且無論原發還是繼發,持續的高血壓是腎功能惡化的罪魁禍首,所以,控制血壓是CKD的主要治療手段,並貫穿始終。
葯物:重金屬、抗菌素、磺胺類葯物、造影劑等許多葯物都可以損害腎臟,許多中葯也導致腎損傷,在葯物性腎損傷的病例中,中葯的因素約佔半數甚至更多。一般來說,西葯往往導致腎小管損傷,中葯往往導致腎間質損傷,後者症狀更隱蔽,而且可能更重。
其它因素:多囊腎、尿路梗阻、尿道畸形、尿路感染、過敏、乙肝等病毒感染等,都可以導致CKD。
生活因素:高鹽飲食、喝水少、長期憋尿、長期飲酒等,都是腎損傷的好發因素。
四、兒童CKD的致病因素有哪些?
據統計,兒童CKD的致病原因位居前三位的是:
先天性腎及泌尿系畸形,佔48-59,包括尿道畸形、多囊腎、馬蹄腎、先天性腎缺如等。泌尿系統超聲或CT檢查可以早發現。
高血壓腎病,佔10~19。不要以為高血壓只是成人的疾病,某些繼發性高血壓比如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症常在兒童時期就開始發病,此外營養過剩導致的肥胖也可能兒童期就出現高血壓。
腎小球腎炎,佔5-14,許多兒童的慢性腎小球腎炎都是反復的呼吸道感染誘發。這種情況也可能兒童期發病,也可能等到成年後才發病,許多成人的慢性腎炎都有兒童期反復的呼吸道感染史。所以,對反復的呼吸道感染尤其是扁桃的腺炎等一定要重視並加強治療。
五、預防CKD,應從兒童開始
無論是兒童CKD,還是成人CKD,其發病率都很高,而知曉率、防治率都很低。世界腎臟日設立的宗旨,就是喚起人們對CKD的關注,提高對CKD的認識水平。
各種因素導致的兒童急性腎損傷(AKI)也很常見,但常常被忽略。比如很多嚴重感染性腹瀉的兒童,最後其實並不是死於感染,而是死於腹瀉引發的AKI。
兒童CKD,不僅給兒童帶來疾病的痛苦,而且導致兒童死亡率增高,還會影響兒童的生長發育以及影響其成人之後的人生,所以,更應該引起社會大眾的重視。早期檢測,盡早治療可以避免更大悲劇的發生,這也是今年世界腎臟日以兒童為主題的真正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