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開發孩子的右腦
長久以來,大多數人都慣用右手,寶寶也從小被訓練使用右手,這樣,左腦就較常被操練,同時,現今的幼兒教育模式,又特別重視認知能力的培養,這就進一步將左腦功能向上提升,使大腦兩半球的發展非常不均衡,這對於智力實在是一種巨大的損失。 幼兒才開始能夠自由言語,不過還是以直觀映象為主,仍然是以右腦為中心的世界。等到小學時期,就開始以左腦為中心來學習文字和數字。此時腦的活動從右腦轉向左腦。所以說,如果在孩子上學之前,右腦的智能未能充分開發,那麼以後再想對進行右腦開發可就難了。所以說學前期是開發孩子右腦的黃金時期,得隨時給寶寶的右腦 充充電,千萬可別錯過喲!手指訓練雙手其實就象為大腦的老師。因為人體的每一塊肌肉在大腦層中都有著相應的代表區----神經中樞,其中手指運動中樞在大腦皮層中所佔的區域最廣泛,所以手的動作,特別是手指的動作,越復雜、越精巧、越嫻熟,就越能在大腦皮層建立更多的神經聯系,從而使大腦變得更聰明。因此,訓練孩子手的技能,對於開發智力十分重要。 玩沙子,玩石子,玩豆豆等,可以鍛煉孩子手的神經反射,促進大腦的發育;伸、屈手指,閉上眼扣扣,練習寫字繪畫,可以增強手指的柔韌性,提高大腦的活動效率;擺弄智力玩具、拍球投籃、學打算盤、做手指操等精細的活動,可以鍛煉手指的靈活性,增強大腦和手指間的信息傳;玩積木、橡皮泥有利於動手能力的培養;經常讓孩子交替使用左、右手,可以更好地開發大腦兩半球的智力。 學外語美國神經外科近年發現:兒童學會兩三種語言跟學會一種語言一樣容易,因為當孩子只學會一種語言時,僅需大腦左半球,如果培養同時學習幾種語言,就會啟用大腦右半球。 多爬行很多媽媽都不喜歡在孩子在地上爬,怕弄臟衣服,其實要刺激右腦,最好的方式就是讓他從小就訓練爬行,未來對小孩的平衡感及運動細胞都有幫助學音樂心理學家發現:音樂可以開發右腦。學習彈琴是一種很好的指尖運動,同時,父母還可以在孩子做其他事情的時候,創造一個音樂背景。因為音樂由右腦感知,左腦並不因此受到影響,仍可獨立工作,這樣就能使孩子在不知不覺中得到了右腦的鍛煉。 體育運動右腦在運動中隨之而來的鮮明形象和細胞激發比靜止時來得快,在打拳或做操時有意識地讓左手、右手多重復幾個動作,可以刺激右腦,激發靈感。 我們常常會聽到這些驕傲的媽媽的對話。當女性成為媽媽以後,她最自豪的事就是看到自己的寶寶健康成長,而且智力還比同齡的小朋友發展得快。不過,也有媽媽會有自己的煩惱,就是自己的寶寶和別家的寶寶同齡,卻沒有人家聰明。是自己的教育方式不對,還是營養跟不上?其實,解決這個問題並不困難,專家告訴我們,寶寶的智力發展原來和左右腦的均衡發育有著莫大的關系。 原來,人的大腦分為左腦和右腦,左腦又稱為思維腦、學術腦,引導著語言、邏輯、數學、順序、符號、分析等等的運用,善於把復雜的事情條理化;右腦又稱為藝術腦、創造腦,它引導著韻律、節奏、圖畫、想像、情感、創造等因素,它是想像力、創造力的原動力。 有的媽媽希望自己的小寶寶聰明一點,會刻意去開發他的左腦功能,例如從小就不斷地給寶寶講故事、聽音樂等,這樣的做法固然有它的作用,但同時也存在了一些偏頗。專家認為,左右腦應該均衡發展。即掌握適當的時期,對寶寶的左右腦進行以下三步驟的開發,這樣才達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首先是在營養方面,也就是益智配方。小寶寶從出生開始大腦就不斷地需要吸收各種幫助大腦發育發展的營養元素,特別是ARA和DHA,這些營養元素對腦部和視覺發育非常重要。 其次是益智游戲,它是以游戲和玩具,通過科學的訓練和學習方法,向寶寶輸送精神營養,最大限度地開發孩子的腦部潛能。
⑵ 人是怎樣認知左和右的
相對於上下,左右是人類較難分清的概念。上下藉由天和地或者人體上下明顯的反差兒童可以輕易分辨。而左右因為人體的對稱結構,參照物的缺乏使得兒童對左右的概念需要通過一定訓練習得。左右概念的習得主要在家庭或者幼兒園中發生。當我們坐在課堂中時,旁邊的小夥伴其實是最好的參照物。通過老師的提示,我們把同桌的小夥伴和概念左或者概念右聯系起來。這樣,再進行一些抬左手或者抬右手的訓練。在家裡是,固定兒童在餐桌上的位置也是一種辦法,家人成為參照物。另一種參照物則是右利手或者左利手。通常老師會說,你拿筆的就是右手。這對那些天生左撇子的孩子會造成一些障礙。家長說,拿筷子的就是右手或者左手。
⑶ 孩子的右腦和左腦都是怎麼去培養訓練的
訓練孩子左手拿筷子,左手寫字或者跟孩子一起玩鍛煉左手的游戲,當然這個也不是一天兩天就能看到效果的,而是必須堅持好幾個月。右腦為了與左腦平衡就會間接訓練到右腦的想像力啦。只是在具體某一件事上,大腦那一塊區域相對活躍,不存在單獨開發左腦右腦的說法。只要孩子在成長階段給予足夠的陪伴和順暢的溝通,給予孩子更多的引導和思考,孩子都會很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