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繪本故事《野獸國》:如何安頓孩子內心世界裡的負面情緒
《野獸國》被譽為「美國第一本承認孩子具有強烈情感的圖畫書」,曾獲圖畫書中的諾貝爾獎——「美國凱迪克金獎」,被稱為圖畫書中的「金字塔尖」。
多年來,心理學界研究桑達克繪本的心理學論文堆積如山。在心理學家看來,桑達克最大的成就,是讓我們真切地看到兒童內心強烈的掙扎,那些被壓制的,或者無從表達的,對於自己,對於所愛的人的焦慮、恐懼、憤怒。
人是情緒化的動物,孩子甚是。在繪本故事《野獸國》的閱讀過程中我可以看到繪本主題的變化:孩子如何控制情緒 —— 氣憤 —— 並設法接受人生的事實。
孩子們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的自我意識也在不斷覺醒和增強,與成年人所要求的社會規范之間會不可避免的產生一些矛盾沖突,並因此產生一些負面情緒:焦慮、恐懼、憤怒。爸爸媽媽們要關注孩子在成長過程的變化,幫助孩子正確認識這些負面情緒的存在,尋找智慧的方式與現實世界和諧相處,以積極的心態面對生活、擁抱未來。
在兒童文學中,有一個永恆的主題——「愛」,《野獸國》亦是如此。最後幫助馬克斯接受人生的事實的是「愛」,是對媽媽的「愛」。當馬克斯想家並回到家的時候,發現最愛的媽媽悄悄准備了熱乎乎的飯菜等著他! 有的孩子身上有層厚厚的殼,他可能是為了抵禦傷害,作為家長的我們這時候要給孩子們安定平靜的內心呵護,在愛的溫暖下,他們會回歸孩子天底下最純真的模樣。
那天晚上,馬可斯穿上他的狐狸衣服一個勁兒地搗蛋。他往牆上釘釘子,把狗趕得到處亂竄。媽媽說:「你真是個小野獸!」 他氣惱地回敬道:「我要把你吃了!」
他受到的處罰是不能吃晚飯。馬可斯氣咻咻地上床睡覺了。
在黑暗中,一座森林開始在他的房間里生長。天花板上掛下了藤蔓,牆壁沒有了,周圍都是密密的樹。馬可斯咧嘴笑了。
他來到波光盪漾的海邊,駕駛著一條小船航行在無邊無際的大海上。一天又一天,一月又一月,好像過去了整整一年。
有一天,他來到了一個野獸出沒的地方,這些野獸大聲怒吼、齜牙咧嘴、滾動著恐怖的眼球、張牙舞爪。但馬可斯可不怕它們,他大喊一聲:「不許動」! 然後眼睛一眨也不眨地盯著它們。
野獸們全都被制服了,它們張著爪子,傻獃獃地立在那裡了,黃色的大眼珠子轉來轉去。
馬可斯成了野獸國的國王。「現在,野獸狂歡開始!」 國王發布了命令。所有的野獸出動了,跟著馬可斯狂叫、狂跳著。真是痛快!
不知過了多久,馬可斯有點厭倦了。「停止! 現在你們睡覺,不許吃晚飯!」
一切都安靜下來,我們的野獸國王馬可斯感到了孤獨,「我想到一個有人非常愛我的地方去。」這時,一陣食物的香味從遙遠的地方飄過來。他決定放棄王位。
馬可斯要離開了。野獸們喊:「噢,不要離開啊 ! 我們要把你吃了,我們是多麼愛你啊 !」
「不!」 馬可斯說。於是所有的野獸發出可怕的吼聲,露出尖利的牙齒,轉動著嚇人的眼睛,揮舞著鋒利的爪子。但是,馬可斯還是跨進了他的小船,和野獸們說再見。
馬可斯又開始了他漫長的航行,不過,這一次他是走在回家的路上。
好像又走了一年,他回來了。晚飯正靜靜地擺在桌子上,還是熱乎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