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小孩霧化葯物的搭配及劑量
1. 支氣管擴張劑:
主要用於解除支氣管痙攣,常用葯物有:
- 抗膽鹼能葯物——常用葯物為異丙托溴胺,水溶液濃度為0.025%。成人每次2ml,兒童每次0.4~1ml,加入等量生理鹽水霧化吸入,也可直接原液吸入,每日2~3次。吸入劑量的10%~30%沉積在肺內,胃腸道黏膜吸收量少,對呼吸道平滑肌具有較高的選擇性。吸入後10~30分鍾起效,1~2小時作用達高峰,1次吸入後作用可維持6~8小時。主要用於COPD急性發作以及支氣管哮喘急性發作時的治療。該葯物的不良反應極小,但也有吸入後引起急性尿瀦留的報道。因此前列腺肥大、青光眼病人以及妊娠及哺乳期婦女慎用。
- β2受體激動劑——目前臨床上常用的葯物有沙丁胺醇。其水溶液濃度為0.05%,霧化後形成直徑2~4μm的氣溶膠顆粒,經吸入給葯10%~20%可達下呼吸道。常用劑量為2ml葯物加等量生理鹽水霧化吸入。吸入後5分鍾即可起效,15分鍾可達高峰,葯效可維持4~6小時。主要用於重症支氣管哮喘發作以及COPD有明顯支氣管痙攣的病人。由於此類葯物對心臟和骨骼肌的β受體也有部分激動作用,所以部分病人吸入後會出現心悸和骨骼肌震顫。有器質性心臟病、高血壓、甲亢的病人應慎用此類葯物。
2. 糖皮質激素:
具有局部高效和全身安全特點,常用葯物有布地奈得。葯物濃度為1mg/2ml,2歲的兒童每次15mg,每日2~3次霧化吸入。可調節呼吸道上皮漿液與黏液的分泌;刺激肺泡Ⅱ型上皮細胞合成與分泌肺泡表面活性物質,維持肺泡的穩定;增加呼吸道上皮纖毛的擺動,使痰液易於咳出。
3. 黏液溶解劑α-糜蛋白酶:
能降低痰液黏稠度,使痰液稀釋易排出。但長期霧化吸入會導致氣道上皮鱗狀化生,偶可致過敏反應。鹽酸氨溴索可調節呼吸道上皮漿液與黏液的分泌;刺激肺泡Ⅱ型上皮細胞合成與分泌肺泡表面活性物質,維持肺泡的穩定;增加呼吸道上皮纖毛的擺動,使痰液易於咳出。2歲的兒童每次15mg,每日2~3次霧化吸入。
4. 抗生素:
霧化吸入抗生素對呼吸系統感染有一定的治療作用。間歇或短期預防性吸入抗生素可有效降低上呼吸道革蘭陰性菌的菌落形成率。目前,臨床上使用的抗生素如硫酸妥布黴素和頭孢他啶的pH值適於吸入給葯。但需要注意各種葯物的物理和化學特性及其相容性,是否存在配伍禁忌。例如,異丙托溴胺與色甘酸鈉不推薦混合使用,因為可能生成類似於油質、非晶體的配合物而出現沉澱。布地奈德可以與特布他林、沙丁胺醇、氨溴索、異丙托溴銨、非諾特羅、乙醯半胱氨酸配伍,但不推薦與妥布黴素配伍。
Ⅱ 兒童怎麼用鹽水洗鼻子
鹽水洗鼻 主要是清潔鼻腔、除去膿痂和臭味,如果小孩子沒什麼問題的話肯定不要沒事用這個,人體本身就有自潔的作用,你用多了,可能會破壞這種循環,而且小孩子如果有鼻部疾病的話,也要看是什麼疾病,不是所有的鼻部疾病都適用這種方式。去醫院看看才是正確的選擇。
Ⅲ 兒童用生理鹽水洗鼻子一次可以用多少
家長你好,根據你的描述,洗鼻器每次使用的生理鹽水數量,在使用說明書里肯定是有詳細說明的。所以我建議你再仔細的看一下說明書,一般情況下,是用500毫升生理鹽水雙側鼻腔進行沖洗。謝謝
Ⅳ 11歲兒童做霧化地塞米松,慶大黴素和鹽水各多少用量
問題分析: 霧化吸入治療的副作用是比較小的,所以建議這些葯物地塞米松在5毫克以及慶大黴素是在8萬單位的,以及生理鹽水在3毫升就可以的,或者是多一些生理鹽水進行稀釋也是可以的 意見建議: 霧化吸入等治療多是局部使用葯物的可以治療呼吸道感染等疾病的,所以是需結合多喝水以及飲食清淡等進行護理治療的,注意...辛辣飲食的
Ⅳ 兒童補液3:2:1液體怎麼配製
兒童補液3:2:1液體是一種常用的靜脈輸液液體,用於治療脫水、電解質紊亂等疾病。它的配製方法如下:
首先,准備好所需的材料和設備,包括無菌注射器、針頭、輸液瓶或袋、生理鹽水、葡萄糖溶液和氯化鉀溶液。確保所有材料和設備都已經消毒並保持無菌狀態。
接下來,根據患者的體重和病情確定需要補充的液體量。一般來說,每千克體重需要補充50-100毫升的液體。例如,如果患者體重為10千克,那麼需要補充500-1000毫升的液體。
然後,按照3:2:1的比例配製液體。具體來說,將生理鹽水、葡萄糖溶液和氯化鉀溶液分別按照3份、2份和1份的比例混合在一起。例如,如果需要補充600毫升的液體,那麼可以將240毫升的生理鹽水、160毫升的葡萄糖溶液和80毫升的氯化鉀溶液混合在一起。
在配製過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使用無菌注射器和針頭進行操作,確保液體的無菌性。
2.在配製液體之前,先檢查輸液瓶或袋是否完好無損,無滲漏現象。
3.在配製液體時,要確保各種溶液的比例准確無誤。
4.配製好的液體應立即使用,避免長時間放置導致葯物降解或污染。
最後,將配製好的液體通過靜脈輸液的方式給予患者。在輸液過程中,需要密切觀察患者的反應,如有不適或異常情況應及時處理。同時,還需要定期檢查患者的血壓、心率、尿量等指標,以評估治療效果和調整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