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學前兒童生理發育的特點及規律
一、骨骼
1、骨骼生長迅速。
2、骨骼柔軟易彎曲,骨的化學成分與成人不同。
3、腕骨未完全鈣化。
4、骨盆尚未長結實。
5、脊柱的生理彎曲還未固定。
二、肌肉
1、肌肉容易疲勞。
2、大肌肉發育早,小肌肉發育晚。
三、關節和韌帶
1、關節窩較淺,周圍韌帶較松。
2、足部肌肉、韌帶還不結實。
四、呼吸器官
1、鼻腔:相對短小,鼻腔狹窄,黏膜柔嫩,富有血管。
2、咽:耳咽管較寬、短,而且平直,易並發中耳炎。
3、喉:喉腔狹窄,黏膜柔嫩,富有血管和淋巴組織。
4、氣管、支氣管:管腔狹窄,管壁和軟骨柔軟,缺乏彈性組織,黏膜富於血管,黏液腺分泌黏液少,纖毛運動差易感染而發炎腫脹,引起呼吸困難。
5、肺:彈力組織發育差,間質發育旺盛,血管豐富,充血較多而含氣較少。
五、消化系統
1、吸收能力強。
2、消化能力較差。
3、腸的位置固定較差。
人體從出生至成熟,在解剖生理方面,有很多明顯的變化。人一出生雖然就已經具有人體的基本結構和生理功能,正如俗語所說:「麻雀雖小,五臟俱全」。但幼兒並不是「成人」的縮影,他們有其獨特的生理特徵。
Ⅱ 骨齡比實際年齡小好嗎
骨齡和年齡並非相同概念。骨齡指的是兒童骨骼發育程度的指標。根據腕骨骨化中心出現年齡,大致如下:1歲時頭狀骨開始出現,2歲鉤狀骨,3歲三角骨,4歲月狀骨,5歲舟狀骨,6歲大多角骨,7歲小多角骨,8至14歲豌豆骨開始顯影。
若年齡大於骨齡,說明孩子發育較慢,成長可能滯後。反之,若年齡小於骨齡,則可能表明孩子生長潛力較小。但這種情況相對少見。
判斷骨齡主要依賴X線攝片。通過觀察兒童身體某部位骨骼的鈣化情況,並與當地標准骨齡進行對比,即可確定兒童的骨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