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兒童樂園 » 兒童直腸灌注在哪裡學
擴展閱讀
採暖系統防爆知識大全 2025-02-08 20:13:55
怎麼約同學拍照 2025-02-08 20:00:50

兒童直腸灌注在哪裡學

發布時間: 2025-02-08 17:14:05

A. 直腸給葯的利弊

直腸給葯法在泌尿系統及男科疾病中的應用

直腸給葯是指通過肛門將葯物送入腸管,通過直腸粘膜的迅速吸收進入大循環
,發揮葯效以治療全身或局部疾病的給葯方法。其主要方法有三:①保留灌腸法,
②直腸點滴法,③栓劑塞入法。近年來,許多學者採用直腸給葯法治療多種急、慢
性疾病和疑難病,取得了較好的療效。本文僅將國內近年有關經直腸給葯治療泌尿
系統及男科疾病概況及直腸給葯的吸收機制,作一綜合分析。

1 經直腸給葯治療泌尿系統及男科疾病的進展

1.1 急性腎功能衰竭(簡稱急性腎衰)
急性腎衰是一種綜合征。臨床經驗表明,應用以生大黃為主的中葯煎劑保留灌
腸對腎功能衰竭有明顯的治療作用。顏氏〔1〕用中葯灌腸(大黃、芒硝、桂枝、丹
皮、茯苓、澤瀉、丹參、白茅根),隨證加減,治療急性腎衰26例,對照組16例單
用西葯治療,結果治療組痊癒19例,好轉5例,死亡2例;對照組治癒10例,好轉、
死亡各3例。劉氏〔2〕等用大黃合劑(大黃、槐實、牡蠣、黃柏、細辛)保留灌腸3
0~60min,每日2次,治療小兒急性腎衰48例,並同時用西葯必需氨基酸、地塞米
松、速尿等,而對照組只用西葯,結果治療組的有效率為85.4%,而對照組為73.5
%,療效優於對照組(P<0.01)。楊氏〔3〕等將45例小兒急性腎衰患者分為2組,其
中治療組25例採用西醫綜合療法加用大黃合劑灌腸及口服開博通,對照組20例只採
用西醫綜合療法,7d後治療組血尿素氮、血肌酐、血壓和尿量等各項指標的變化均
明顯優於對照組。說明大黃合劑灌腸加口服開博通能改善急性腎衰患兒的腎功能及
臨床症狀。

1.2 慢性腎功能衰竭(簡稱慢性腎衰)
慢性腎衰屬中醫學「關格」、「癃閉」、「溺毒」等病證范疇。麻氏〔4〕等
採用尿毒靈灌腸液(由大黃、桂枝、白茅根、牡蠣、生槐花等組成),每晚行保留灌
腸1次,每次150mL,並配合中葯口服和少量西葯治療慢性腎功能不全309例,均未
採用腎上腺皮質激素及免疫抑制劑,亦未進行血液及腹膜透析,結果臨床治癒62例
,好轉233例,無效14例,總有效率為95.5%。而對照組93例服用中葯並配合少量西
葯治療,總有效率為84.9%,兩者差異顯著(P<0.01)。邱氏〔5〕等用救腎湯(生大
黃10g,蒲公英30g,熟附子10g,當歸5g)煎葯液200mL,每晚保留灌腸1次。症狀明
顯及尿素氮、血肌酐顯著增高者每日2次,3周為1療程,並同時口服腎著湯,治療
慢性腎功能不全56例,結果顯效22例、有效28例。康氏〔6〕等將大黃10~20g、煅
牡蠣30g、蒲公英20g,用滾開水600~800mL浸泡30min,攪勻待涼至38℃左右,用
150~200mL低位灌腸保留20min,日1次,治療慢性腎衰50例,症狀緩解37例,血尿
素氮、血肌酐均值都有明顯下降。孔氏〔7〕等採用中西葯聯合灌腸法對35例慢性
腎衰患者進行臨床療效觀察,並設20例予中葯灌腸合口服或靜脈補鹼、補鈣治療為
對照組進行比較分析,結果治療組總有效率為80%,對照組總有效率為50%。廖氏〔
8〕等還對中葯灌腸方治療慢性腎衰的機理進行了研究,認為其療效機制可能與其
降低血中MMS、升高SOD作用有關。大量資料及臨床實踐證明,中葯直腸給葯對慢性
腎衰的治療,能夠取得緩解病情、改善臨床症狀、延長生命的功效。

1.3 尿毒症
聶氏〔9〕應用附子、大黃、煅牡蠣,水煎100mL保留灌腸為主治療尿毒症17例
,總有效率為76.5%。劉氏〔10〕取生大黃20g,黑大豆、六月雪、牡蠣各30g,取
煎液做保留灌腸,並靜滴川芎嗪和口服益氣活血排毒湯來治療慢性腎炎尿毒症12例
,結果顯效3例,好轉7例,無效2例。鞠氏等〔11〕報道,採用中葯加高滲腹透液
(4.25%B5185)治療慢性腎功能衰竭尿毒症期的患者61例,治療後血尿素氮、肌酐及
其清除率均有明顯改善。此方法能明顯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延長存活時間,是一
種值得研究和推廣的方法。

1.4 小兒急性腎炎
劉氏〔12〕用單味大黃灌腸液保留灌腸治療小兒急性腎炎,結果證明大黃灌腸
液對消腫、利尿、降壓及改善腎功能等方面均有明顯療效。黎氏〔13〕也證實大黃
具有瀉實、瀉熱、瀉瘀、瀉毒及「結腸透析」作用。岳氏〔14〕採用中葯灌腸佐治
小兒急性腎炎68例,療效滿意,在口服中葯的同時,用大黃15g、黃柏15g、芒硝1
0g製成湯劑保留灌腸。此方法安全有效,易被患兒接受,值得推廣應用。

1.5 腎絞痛
徐氏〔15〕等用隨機對照單盲法,以消炎痛栓劑為對照,用自製雙氯滅痛膠漿
劑直腸給葯治療腎絞痛152例,其鎮痛總有效率兩組無顯著差異,但鎮痛起效時間
與對照組比較有極顯著性差異,認為雙氯滅痛是目前治療腎絞痛的理想葯物,其膠
漿劑經直腸給葯,鎮痛迅速有效,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1.6 前列腺增生症(簡稱BPH)
採用中葯直腸給葯是目前治療BPH的一個重要手段。余氏〔16〕根據辨證,血
瘀者以桂枝茯苓丸化裁,腎虛者以滋腎通關丸化裁,煎取300mL,每日2次,每次直
腸點滴150mL,治療良性前列腺肥大20例,痊癒13例,顯效7例。李氏〔17〕等採用
活血化瘀、通利水道之法,自擬啟癃湯(大黃、益母草、王不留行、川牛膝、細辛
、苦參)保留灌腸治療前列腺肥大尿瀦留35例,總有效率為68.6%,認為該方有改變
局部炎症,消除尿瀦留而達到通利小便之功效。近年來,中醫學在BPH的葯物治療
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以中葯中提取有效成分直接局部給葯,痛苦小,副作用少
,直腸給葯將是今後治療BPH的重要途徑。

1.7 慢性前列腺炎(簡稱CP)
慢性前列腺炎是中青年男性的一種常見病、多發病,約占泌尿外科門診病人的
1/3左右,本病屬於中醫的「白濁」、「勞淋」、「腎虛腰痛」范疇。由於前列腺
上皮的屏障作用,葯物難以進入前列腺泡發揮有效的治療作用,因而治療效果不夠
理想。近年採用直腸給葯法來治療CP,取得較好的臨床療效。田氏〔18〕等採用地
虎湯(地膚子、車前子、虎杖、木通、烏葯、丹參等)保留灌腸治療CP40例,而對照
組40例用本方水煎服,均15d為1療程,其結果兩組分別為痊癒28、20例,有效9、
10例,無效3、10例。張氏〔19〕等將大黃10g,芒硝12g,丹皮、桃仁、冬瓜仁各
9g,煎成100~150mL,作保留灌腸,治療CP60例,47例痊癒,13例好轉。谷氏〔2
0〕等用前列栓(含白花蛇舌草、王不留行、馬鞭草、三七、穿山甲、�蟲等),每
日1~2枚睡前或便後將葯栓推入直腸8~12cm處,治療CP35例,每10d為1療程。結
果痊癒21例,好轉12例,無效2例。袁氏〔21〕等採用中葯(黃連、黃柏、黃芩、黃
芪等)保留灌腸治療CP46例,痊癒24例,有效率達82.6%,認為本法具有活血化瘀、
軟堅散結、利竅通淋的作用。桂氏〔22〕等以中葯煎劑復方毛冬青液肛門灌注治療
CP107例,結果治癒32例,顯效30例,好轉27例,總有效率為83.17%。高氏〔23〕
採用烏梅湯加金黃散灌腸治療CP28例,結果臨床治癒7例,顯效12例,好轉5例。由
於慢性前列腺炎病情頑固,纏綿難愈,且易反復發作,目前採用直腸給葯法治療本
病的臨床治療治癒率並不高,如何提高其療效,還需進一步研究和探討。

2 直腸給葯的吸收機制

現代醫學已證實直腸的周圍有豐富的動脈、靜脈、淋巴叢,直腸粘膜具有很強
的吸收功能。直腸給葯,葯物混合於直腸分泌液中,通過腸粘膜被吸收,其傳輸途
徑大致有三:其一,由直腸中靜脈、下靜脈和肛門靜脈直接吸收進入大循環,因不
經過肝臟從而避免了肝臟的首過解毒效應,提高血葯濃度;其二,由直腸上靜脈經
門靜脈進入肝臟,代謝後再參與大循環;其三,直腸淋巴系統也吸收部分葯物。三
條途徑均不經過胃和小腸,避免了酸、鹼消化酶對葯物的影響和破壞作用,亦減輕
葯物對胃腸道的刺激,因而直腸給葯大大地提高了葯物的生物利用度。中醫認為,
大腸包括結腸和直腸,其絡脈絡肺,與肺相表裡,而「肺朝百脈」,所以葯物經直
腸吸收後可通過經脈上輸於肺,再由肺將葯物運送到五臟六腑、四肢百骸,同時大
腸、小腸、膀胱同居下焦,腎主水液,司二便,從而為直腸給葯治療急慢性腎功能
衰竭提供了理論基礎,酷似「透析」作用。並且前列腺緊鄰直腸,經直腸給葯可使
葯物直達病所,又有局部熱療作用,不失為治療前列腺疾病的一種有效方法。

3 前景與展望

從臨床報道看,直腸給葯對泌尿系統及男科疾病的治療均有較好的療效,有良
好的發展前景。這是因為:①操作簡單,無創傷,病人樂意接受;②對不能吞服的
病員更適合此法給葯;③葯物在直腸吸收較口服為快,尤適宜於前列腺及盆腔疾病
的治療;④中葯灌腸方法簡便,葯源易得,價格低廉,特別適宜於在沒有透析條件
下搶救腎功能衰竭的病人。總之,直腸給葯法應用范圍廣泛,見效快,療效可靠,
無明顯不良反應和副作用,值得提倡推廣。但截止目前,直腸給葯多限於中葯煎劑
或中成葯稀釋液,隨制隨用,除個別是栓劑外,尚缺乏規范化的中成葯制劑和肛注
專用器具,影響了直腸用葯的普及和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