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兒童樂園 » 5歲兒童癌症怎麼治
擴展閱讀
同學聚會怎麼更有新意 2025-02-06 15:20:21
英語托福知識 2025-02-06 15:20:14
汶萊向哪個民族提供教育 2025-02-06 15:18:47

5歲兒童癌症怎麼治

發布時間: 2025-02-06 12:36:49

⑴ 小孩子會不會得癌,為什麼

兒童罹患癌症的情況並不常見,據統計,每5000名兒童中每年僅發生1例。然而,一旦患病,大多數兒童癌症是可以治癒的。其中,腎母細胞瘤、神經母細胞瘤和視網膜母細胞瘤是兒童中較為常見的三種癌症。

腎母細胞瘤是一種罕見的腎臟惡性腫瘤,通常在胎兒期形成,可能在出生後的幾年內不會表現出任何症狀。該病主要發生在5歲以下的兒童中,但偶爾也會出現在年長兒童和成人身上。盡管具體病因尚不明確,但有遺傳變異的兒童患病風險較高,如虹膜缺失或身體單側肥大症的兒童。其典型症狀包括腹部膨脹、腹痛、發熱、食慾不振、惡心、嘔吐,甚至15%-20%的病例會出現血尿。此外,它還可能導致高血壓。醫生通常會在患兒腹部觸摸到腫塊,超聲波、CT和MRI檢查可以幫助確定腫塊的性質和大小。

腎母細胞瘤的預後取決於腫瘤的顯微鏡下形態、確診時是否有轉移以及患兒的年齡。年幼且瘤體較小、沒有轉移的患兒預後較好。如果腫瘤可以被切除,醫生會建議盡快進行手術。手術後,可能需要對另一腎進行探查,以了解其是否也有腫瘤。如果雙腎均有腎母細胞瘤,需謹慎處理。此外,醫生還會根據癌症轉移的程度決定是否使用放線菌素D、長春新鹼和阿黴素等抗癌葯物。

神經母細胞瘤是兒童常見的神經系統惡性腫瘤,通常發生在腎上腺、胸部和腹部的神經組織中。症狀和診斷較為復雜,早期診斷較為困難。該病的預後取決於患兒的年齡、腫瘤大小和是否轉移。一歲以下的患兒和瘤小的患兒預後較好。早期治療提供最大治癒希望。如果腫瘤沒有轉移,通常可以通過手術切除。如果腫瘤很大或已經轉移,可以使用抗癌葯物如長春新鹼、環磷醯胺、阿黴素和順鉑治療,同樣也可作放射治療。在年長的兒童中,由於癌腫多已轉移,故治癒率較低。

視網膜母細胞瘤是一種發生在眼球後部感光區,即視網膜的惡性腫瘤。視網膜母細胞瘤占兒童所有癌症的2%,約10%的患兒有家族史,20%-30%的患兒雙眼都有這種腫瘤,顯示為基因突變所致。症狀包括白內障和斜視。如果醫生懷疑兒童是患了此病,應給兒童施以麻醉後檢查其雙眼。全身麻醉對年幼兒童是必要的。CT也可檢查出這種腫瘤。由於視網膜母細胞瘤可能通過視神經擴散到腦,所以要檢查腦脊液。由於癌可轉移到骨髓,故需取骨髓檢查。

視網膜母細胞瘤的預後取決於腫瘤是否限於眼內。僅限於眼內的視網膜母細胞瘤,90%以上可以治癒。僅一隻眼有腫瘤者,需摘除眼球和部分視神經。雙眼均有者,由於不宜摘除雙側眼球,故在摘除或破壞腫瘤時,需採用特殊的顯微外科技術。如果癌已經擴散到眼外,應給予抗癌葯物(化學療法)。每2-4個月復查一次。如果癌症復發,需重復使用化學療法。患遺傳性視網膜母細胞瘤的兒童再患其他癌症的風險很大。據統計,在診斷出視網膜母細胞瘤的30年內,70%的人患了第二種癌症。因此,建議患兒的直系親屬至少作一次眼科檢查。家中的其他幼兒應接受視網膜母細胞瘤的檢查;成人需接受視網膜細胞瘤檢查,這是一種相同基因引起的非惡性腫瘤。對沒有證據顯示患了癌症的直系親屬,可分析他們的脫氧核糖核酸(DNA),以了解他們是否帶有視網膜母細胞瘤的基因。

一項最新研究發現,開燈睡覺的兒童或生物鍾自然睡眠模式受人造光線干擾的人,患癌症的可能性比平常人要大。人造光線對人體的破壞性影響會降低人體降黑素的水平。降黑素通常會在夜晚增加,可以保護細胞免受損傷,否則細胞很容易受到腫瘤的破壞。

⑵ 4歲女童患癌症之王近3年花百萬遇復發!孩子究竟患了什麼病

4歲女童患癌症之王近3年花百萬遇復發!孩子究竟患了什麼病?

01癌細胞為何如此猖狂?

為什麼癌細胞會如此猖狂呢?就目前來看,癌症分為很多種類型,如惡性淋巴瘤、肝母細胞瘤、白血病、骨肉瘤、腦膠質瘤等,而淋巴瘤就是其中比較常見的一種癌症病情。淋巴瘤屬於小兒惡性腫瘤疾病中較常見的一種,發病率佔小兒惡性腫瘤的五分之一左右,大約占兒童惡性腫瘤的三分之一左右。淋巴瘤是一種常見且容易復發的惡性腫瘤,在我國死亡率比較高,僅次於肺癌、乳腺癌。因此,如果發現孩子身體有異常時一定要引起重視,及早發現孩子可能患上淋巴瘤會對孩子身體健康帶來極大危害,因此我們一定要注意給孩子做好預防工作,並根據孩子年齡、身體情況等因素做好相關檢查和預防措施。

05癌症治療需重視什麼?

據《2018中國惡性腫瘤報告》顯示,我國每年新發惡性腫瘤病例達58.7萬例,死亡病例達30.8萬例。平均每分鍾就有7人被確診為癌症。而且癌症患者的5年生存率僅為30%左右。數據表明,我國每年有超過40萬人被確診為癌症。這些人中很一部分沒有被確診癌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