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兒童樂園 » 兒童腹部起紫癜是怎麼回事
擴展閱讀
宜賓尚美教育怎麼樣 2025-02-06 13:47:21
電源涉及哪些基礎 2025-02-06 13:46:33

兒童腹部起紫癜是怎麼回事

發布時間: 2025-02-06 11:47:18

A. 腹型過敏性紫癜

有些人出現了過敏的情況,但過敏也分為很多種,如果得的是腹型過敏性紫癜的話,就需要好好了解一下了,畢竟大多數人對腹型過敏性紫癜都是不了解的,那麼接下來我們來說下關於腹型過敏性紫癜的相關知識吧。

什麼是腹型過敏性紫癜

過敏也分為好多種,有嚴重的不嚴重的,其中腹型過敏性紫癜就是比較嚴重的,那麼什麼是腹型過敏性紫癜呢?

腹腔過敏性紫癜是以皮膚紫癜為特徵的一種無菌性血管炎,是由毛細血管擴張、通透性增強引起的滲出出血引起的。過敏性紫癜患兒腸壁薄,血管豐富,易出現腸壁水腫、滲出和出血。刺激腸壁出血可引起腸蠕動亢進、腸壁痙攣和腹痛。

出現過敏性紫癜一般可以使用抗過敏葯物,維生素c、蘆丁片、止血葯等葯物治療,可以到正規醫院免疫科就診檢查,在醫生指導下進行治療,不要盲目治療,需要通過檢查才能確定治療方案。注意不要接觸其他可疑的物質和食物,防止出現異常影響。患病期間要注意休息,避免勞累,不要吃辛辣食物。

腹型過敏性紫癜的症狀

有些人得了腹型過敏性紫癜,但是自己並不知情,那麼腹型過敏性紫癜的症狀有哪些呢?

腹痛型的過敏性紫癜,它除了皮膚紫癜以外,因為消化道黏膜以及腹膜臟層毛細血管受累,會產生一系列的消化道症狀以及體征,像惡心、嘔吐、嘔血、腹瀉以及粘液血便等,其中以腹痛最為常見,常為陣發性的絞痛,多位於臍周、下腹或者全腹,發作時可因腹肌緊張以及明顯的壓痛,腸鳴音亢進,易誤診為外科急腹症,在幼兒可因水腫蠕動增強等而導致腸套疊症狀,腹部體征多與皮膚紫癜同時出現,偶爾也可以發生於紫癜之前。

腹型過敏性紫癜腹痛疼痛的部位主要在肚臍和下腹周圍。有些孩子患有突發性交通病,而另一些則患有持續性隱痛。同時,還會出現一系列胃腸道反應,如惡心、嘔吐、大便發黑等。

腹型過敏性紫癜如何治療

一旦得了腹型過敏性紫癜一定要及時治療,治療是講究有效的方法的,那麼腹型過敏性紫癜應該如何治療呢?

小兒得了腹型過敏性紫癜在發病期間應讓寶寶卧床休息,平時要觀察寶寶的精神狀態,讓寶寶多補充一些水,維持電解質的平衡,在治療期間如果病情進行性加重,需要到當地正規的醫院進行相關的檢查治療,避免私自盲目的用葯,以免產生不良反應。

成人得了腹型過敏性紫癜建議現在這種情況要到專業的免疫科室來做出一個明確的判斷來選擇,葯物干預的治療方式一般為激素或者是免疫抑制劑,平時要注意避免勞累熬夜飲酒的情況出現。

腹型過敏性紫癜後期保養

有些人得了腹型過敏性紫癜,處於治療的後期,這個時候需要好好保養,那麼腹型過敏性紫癜後期如何保養呢?

首先引起過敏性食物最好不要再吃了,平時易引起過敏的食物要適當不要吃的過多。再者需要自身免疫性,免疫力增強了,抵抗過敏源能力也會增強。適當鍛煉身體合理膳食即可。

可能營養方面還需要注意,就是搭配豐富,既要嗯飲食清淡,但是也要均衡不能挑食偏食。還可以適當的給一點,比如說瘦肉粥 適當吃一點魚片粥。還添加一些保健營養品,比如說21金維他,適當著重補充鈣鋅,魚肝油等。注意檢測過敏原,避開避過敏原的接觸,包括食物,隨時復診。

B. 小兒過敏性紫癜的病因和症狀是什麼

過敏性紫癜是兒童常見病之一,屬於自身免疫性疾病,發病急是它的突出特點。近年來過敏性紫癜發病率呈上升的趨勢,6~14歲兒童的發病率較高,患病兒童多數是過敏體質。

引起小兒過敏性紫癜的原因有以下幾類

1、感染:如小兒感冒、扁桃體炎、肺炎、腹瀉、尿路感染、皮膚瘡癤等,約半數病兒童發病前1―3周有上呼吸道感染史。

2、食物:如魚、蝦、蛋、奶、酒、飲料、豆製品、韭菜、牛肉乾等,都能引起過敏性紫癜的發病,或者使已經治療好轉者復發。

3、葯物:如青黴素、磺胺類葯物、生物制劑、各種預防針、血漿製品、血液等。

4、毒素:如蜂、蛇、蠍子、蚊蟲咬傷等,也可能引起發病。

5、某些異物:如花粉、柳絮、寵物的皮毛,以及油漆、汽油、塵埃、化學物品、農葯、化學纖維等等,患兒都可以因為接觸而發病。

6、在過敏性紫癜的恢復期,劇烈運動可能是再次復發的重要因素之一。

7、飲用涼酸奶等乳製品:酸奶中的蛋白質作為過敏原刺激腸道後極易造成微血管出血、過敏症狀。

小兒過敏性紫癜都有啥表現?

過敏性紫癜是一種全身性小血管受損而引起的出血性疾病,機體發生變態反應。學齡兒童是該病的易感人群,患兒在起病前往往有上呼吸道感染史,發病較急。

可表現為雙下肢有出血點,呈對稱性,大小不等,大多開始出現在雙側小腿,踝關節周圍,有時還伴有蕁麻疹,病情較重的孩子上肢、胸背部也可出現出血點,甚至會有大片瘀斑或血性水泡。

紫癜的特徵是高出皮膚、大小不等、呈紫紅色、壓之不退色的出血點。一般1~2周消退,不少患兒可反復出現或遷延數周、數月甚至更長病程而不退。

有的患兒還會出現腹部疼痛、關節疼痛等症狀,甚至出現蛋白尿、血尿等腎臟損害。

部分患兒有發生關節腫脹疼痛,不能走動。多見於踝關節、膝關節,甚至部分患兒出現關節腔積液。關節腫脹的特點是消退後不留後遺症。還有少數患兒出現臍周疼痛、嘔吐,甚至便血、腸套疊。

另有部分部分患兒出現腎臟損害,如血尿、蛋白尿或管型尿,這種較嚴重的表現稱為紫癜性腎炎,一般發生在病後2~4周。腎炎發病輕重不一,多數為輕型,通常不治自愈,少數可出現腎功衰竭、尿毒症。

過敏性紫癜很容易累及到患兒的腎臟,多數經過系統治療後可恢復正常,但如果不系統治療、反復發作,少數可發展為慢性腎炎,甚至腎功能衰竭。

所以患兒應該定期做尿檢,在進行過敏性紫癜治療的同時,應該做好腎臟的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