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兒童樂園 » 兒童讀書必打預防針有哪些
擴展閱讀
給同學發簡訊該怎麼寫 2025-01-09 04:16:51

兒童讀書必打預防針有哪些

發布時間: 2025-01-08 08:03:26

『壹』 作為父母,我們該怎樣幫助孩子做好幼小銜接的工作呢

各位家長的孩子即將升入小學,成為一名小學生。幼兒能否很快完成這一轉變,適應小學生活,幼小銜接是關鍵所在,它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但是我國教育領域里的一個很突出的問題就是幼兒教育與小學教育不能很好地銜接,由於兒童所處的客觀環境、學習內容、作息時間、自理要求、師生關系等都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因而從幼兒園過渡到小學是兒童成長過程中的一個重大的轉折點。作為家長應該事先認識到這些變化,並估計可能會給孩子帶來哪些影響,然後有針對性地採取措施,使孩子順利地適應小學生活。研究表明,充分的入學准備,能為孩子入學後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幼兒園的老師提前已做好准備,那麼,作為家長,該為孩子做些什麼呢?現在,我以一名家長和教師的雙重身份來談談幼小教育銜接的問題,希望能夠對各位家長有益。

三.關注孩子的情緒變化

幼兒教育是在游戲和活動中促進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教學方式表現出的趣味性,容易吸引孩子。而小學教育是有一定的教學任務的,教師是有系統、有步驟地進行教學的,與幼兒園教育相比,知識性較強。剛入小學的孩子心理上的幼稚性,依賴性,行為上的無意性仍然很突出,不能很快地適應小學生活,給學習帶來一些困難。

例如,我們發現有這樣一些學生,剛入學幾天,因好奇心強,上學特別積極,渾身是勁,可是沒過多久,熱情就冷淡了,特別想念幼兒園,哭著要上幼兒園,不願意上學。這就是我們常見的「戀園」現象。表明這部分孩子不能很好地適應小學生活,還在懷念幼兒園的生活方式。此時,做家長的千萬不要置之不理,或把孩子大罵一頓,而應該關心孩子,關注孩子的點滴變化,靜心耐心教育引導孩子,與孩子取得溝通,幫助孩子調整心態。可以帶他去幼兒園看看,請教過他的幼兒園老師做做思想工作;可以跟孩子談談心,了解他遇到的困難,幫他解決困難;還可以講講身邊同齡孩子的故事,或者童話故事,為孩子樹立學習的榜樣,增強信心。


四.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習慣

良好的學習習慣同濃厚的學習興趣、正確的學習方法一樣,在學習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孩子一旦有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將受益終身。

1、養成課前准備的好習慣

告訴孩子,下課時把上課用的書、本子、筆拿好,並擺放整齊,不用的東西,不要放在桌上,然後,安安靜靜地坐著等老師來上課。打了上課鈴,老師就要給小朋友們上課了。上學前,家長可在家進行模擬表演。

2、養成正確的坐寫姿勢

正確的坐姿應該是:身子上半部坐直、頭部端正,目視前方,兩手隨意放在身體兩側,兩腿平放,胸膛挺起。告訴他們,不要趴在桌上,或者翹腳架腿。因為良好的坐姿有利於骨骼生長,有利於身體健康。我們有些家長望子成龍心切,提前教孩子認字、寫字,往往忽視了孩子寫字的姿勢。「先入為主」的壞習慣形成了,就很難糾正。錯誤的寫字方法既影響字體美觀又影響寫字速度還影響孩子的小肌肉和骨骼的發育。正確的寫字姿勢包括:1)坐姿正確,做到「一直一正二平」,即身體直,頭正,肩平,腿平。2)執筆姿勢正確,大拇指和食指夾住筆桿,其餘三指托住,筆桿向後稍斜,靠在虎口處。3)做到眼離書本一尺;胸離桌子一拳;手離筆尖一寸。

3、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

要防止三種讀書現象。一是「念經書」,就是眼睛看著別處,和尚念經似的,有口無心;二是「看時書」,就是讀書時老是看時間,你讓我讀半小時,我就讀半小時,看看時間到了沒有;三是「數量書」,你讓我讀三遍,我就讀三遍,讀一遍數一遍。這三種讀書都是沒有質量的讀書。教孩子讀書時要做到「三到」:眼到、口到、心到,也就是邊讀邊看邊思考。低年級課文大多圖文並茂,讀讀課文,看看圖,圖文對照想一想,讀書就有效率,有質量。一二年級讀書要以朗讀為主,用普通話朗讀,口齒要清楚,聲音要響亮,不漏字、添字,不讀錯字,不讀破句子。長期培養,可以提高孩子對語言感受的敏銳性。(特別是外地家長)

4、養成良好的交際習慣

要告訴兒童學會傾聽,別人說話時,不能心不在焉,要專心致志地聽,了解對方說話的主要內容和意思;講話時聲音適度,口齒清楚,語速適中,使對方能聽懂自己要表達的意思。

總之,家長要幫助幼兒形成良好的習慣,調整好心態。讓幼兒即願意上學,又喜歡上學,又具有一定的克服困難的能力,順利完成由幼兒園到小學的過渡,成為一名優秀的小學生。

『貳』 推薦閱讀:孩子怎樣讀中國書 陳潔

孩子怎樣讀中國書——我家孩子的國學閱讀經驗 陳潔 吾家小兒,年方十歲,酷愛讀書——我說這話,不是炫耀,而是訴苦。兩年前,看了《三國》的電視劇,孩子著了迷,自行看起《三國演義》來,然後是各類話本,再由歷史演義小說轉向史書。書店裡的「中國傳統讀物」往往放在一塊兒,於是他又由「史」而至於「經」。這個過程,我真是辛苦得不行,也有諸多困惑,不能排解。 一、讀史集的困擾 孩子看書的常態和本能,是吸收的多,反思的少。偏生我們傳統對待國學的態度,也是只讓人信,不讓他疑。於是生出很多事來。看了《三國》,曹操就是壞蛋奸臣,我得翻出《短歌行》、《龜雖壽》,講一大通以糾正。這還是小事,有遠比評價單個歷史人物嚴重得多的問題,漸次露出端倪來。 看完《三國》,孩子學會了一個「道理」,凡事要「用計」:利用人心,說話要有策略,挑動一個折騰另一個,明明這么想,偏偏那麼干,兩面三刀四面抹光等等,而且很快活學活用起來,話也不好好說了,和朋友玩頻頻生出幺蛾子來,時不時咬耳朵「我就告你一個人」,「且慢,我有一計」。那些曲里拐彎的「陰謀詭計」雖然拙劣,這種思路就很不好。如果計謀成為主要的游戲規則,那麼這個游戲總是很糟糕的。但孩子不這么認為,很享受的沉溺其中,覺得自己很聰明,夢想著將人事玩弄於鼓掌之間。 看《水滸》那段時間,孩子張口閉口「奶奶的」、「灑家」,滿口「鳥」字都出來了。對於充斥全書的血腥,連同「淫行沙門」、「死屍血淥淥」,都好不欣賞快慰,而且漸漸醞釀出幾個標准造型:單腳往椅子上一踏,一手叉腰,一手拍桌子,再作勢拔刀,口道:「少廢話,咱們紅刀子進去白刀子出來!」紅白刀子還常給念反了。這成了他一段時間的招牌動作。我問,就說三打祝家莊吧,時遷偷殺店家的雞,還撒謊,還蠻橫;後來血洗祝家,還滅了訂約中心的扈家莊,這些是英雄所為嗎?他們「爭取」盧俊義的辦法、對待戰俘扈三娘的手段,還有人肉包子店,不惡心嗎?小兒懶得跟我討論,小手兒一揮,一言以蔽之曰:英雄好漢就是這樣的! 俗話說,老不讀《三國》,少不讀《水滸》。大概是指,少壯時血氣方剛,戒之在斗,看了《水滸》,怕引起反叛心、沖動好鬥。及其年老也,閱歷既多,城府已深,看了《三國》的權謀計較,會然於心,外損人、內傷心境。在我看來,血腥和計謀,分別是《水滸》和《三國》最不好的兩樣東西,果然都印在孩子身上了。 自然,孩子讀書不免「水性楊花」,一時起興,一時就過了,原不必太緊張。但我還是願意給他掰持掰持,既是玩笑,也多少灌輸點「質疑和反思」的閱讀立場。 為了辯論,我還特意重讀了《水滸》那本並不吸引我的「鳥書」,提了一個問題,如果梁山這班人真得了趙氏江山,情況會如何?我拉著他兵來將擋爭論了很久,得出一致結論:是不是更壞不知道,但肯定不會更好。梁山的口號就一個:「替天行道」。「天」和「道」是皇帝早就用爛了的,沒有新東西,回頭還不是重復?這還是「好」的結果。壞的結果就是書里寫的:皇帝說,我就是天子你替我行道殺人去,他們就去殺老虎,殺方臘最後喝杯毒酒掛了,還要謝主隆恩。斗氣和打架,不是被逼得和不下去,就是一心想「封妻蔭子顯祖宗」而不可得。依靠梁山還是朝廷達到目的,只是手段的區別。所以,他們真當道了,朝代會變,本質不變。我希望孩子能理解:其一,沒有更高的理念和文化,單憑一腔義憤,兩個拳頭,對於社會和人類的進步,幾乎無一例外是有害無益的。其二,暴力或許「很有用」但一定會滋生死亡,仇恨和對生命的不尊重。這些都是人類的毒素。 暴力卻一直是個問題,讀史之後更突出了。孩子剛開始讀《史記故事》還恨恨地一拍書,大聲罵道:「吳起這個壞蛋,要證明自己忠誠,離婚就行了,不至於殺妻嘛!」或掩書嘆息:「什麼人能狼心做人彘啊,做了還去看。」但漸漸就習慣了,見怪不怪,好像趙襄子給智伯的頭蓋骨塗上漆當杯子喝水,是再正常不過的事。讀《資治通鑒故事》時他若無其事地問,董卓肚子里都是啥呀?他看《三國演義》時,還問過什麼是點天燈,然後嘖嘖站栗說「好可怕」、「變態」,現在居然已經習以為常。我們聊天時說道北京城拆遷可惜,他插嘴道,可惜什麼!阿房宮不都燒了,羅馬也燒過呀。還好奇又興奮地問,要是放火燒北京,不知道要燒多久?不要三個月吧?活脫脫的一個朱厚照的神情聲色。他對於血醒和殘暴已經免疫了,看了東廠監獄里的折磨手段,還能怪聲怪色地描述。 人類從野蠻走來,各種文化傳統里都有暴力存在,連《格林童話》都不能例外。孩子看歷史書《古羅馬一日游》,到了死刑和角鬥士部分,就不給他看,由我來講,還先給打點兒預防針:這算「十八禁」哦,血腥不對的哦。可見暴力實在是全世界的問題。但不管怎麼說,對他人生命的漠視,對他人感受的遲鈍麻痹,總是一個應該提醒注意的問題。 還有就是歷史恐懼的滋生。就像看到販賣黑奴的歷史感到害怕一樣,孩子知道了連坐和株連後,有段時間他天天算:表哥的侄子犯罪了,我得死嗎?外婆妹妹的女婿犯罪了,隔壁小區人殺人了,會牽連我嗎?對「滿門抄斬」,「株連九族」的數量也很敏感。他算過,他們小學六個年級的學生加老師加校長,四百餘人,也就是一次中等規模的龍顏之怒。「一般皇帝一輩子發多少次脾氣呀?」他問。我能感到那種貌似玩笑,實則真實的恐懼,在無聲地影響他的精神和思想觀念。他曾表態:「我絕對不惹皇帝生氣!」我問:「皇帝要你殺我呢?」他想了想,不好意思地道:「殺了你就死你一個,不殺我們倆都死。」讓我很無語。依靠恐怖維持統治,正是專制的第一條原則,很成功! 後來孩子又零碎讀了些白話和筆記小說,津津有味。我旁觀在側,卻是不無隱憂,那種感覺,就像垂髫小兒莽撞吃魚,媽媽在旁,不免怕他被刺卡了。刺卡了還能取出來,中了毒麻煩就大了。 看《西遊記》的一天,孩子突然問,要做就做大妖精。什麼意思?小妖怪修煉半天,「pia嘰」一下 ,被孫悟空一棒子打死了。得跟神仙有關系,是他們的坐騎,小廝什麼的,回頭被收回去就是了。最後師徒好容易到了西天,啊難,迦葉素賄不成,只給了無字經書。孩子竟然評價說,活該,誰讓他們「小氣」,得罪了佛祖身邊的人。這種思路不免讓我警惕。他在幼兒園跟小朋友起沖突時,我就見過正義,公平,制度的規范等問題,我不希望他這么容易就拋開了。 《四庫全書》的「丁部」里,我偏好詩詞散文,孩子卻喜歡小說,看了不少話本和演義。我建議他從虛構類作品轉到非虛構的。傳統的《鑒略妥注》內容不好,他也看不懂,呂思勉的《中國通史》,他又覺得人名太多,容易混淆。於是就放任自流,隨他自己去讀。
無論是讀小說還是讀史,我要解釋的東西都太多,做父母真是需要耐心。君臣關系、閹割、小腳、妻妾以及嫡出庶出,尤其是古人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模式,孩子有太多不明白。真主怎麼能要求易卜拉欣殺了親生兒子來獻祭,而易卜拉欣居然聽從了?而且還成就了伊斯蘭教盛大的古爾邦節!李益對不起霍小玉,霍小玉的報復是讓李益之妻被殺、被虐待!柳毅英雄救美,劫難之後互相喜歡,正該結婚,為什麼不答應?孩子想不通。
歷史也有很多「匪夷所思」。就因為燕太子說了兩句要保密的話,田光就抹了脖子?侯嬴送走竊符救趙的信陵君,好端端的為什麼要自殺?史書里有太多說死就死的故事,仆為主自殺,臣為君自盡,改朝換代時,王子皇孫忠臣都要自盡。他問,你不是說生命最寶貴最神聖嗎?那是不是貪生怕死就不夠高尚,不仁不義又不勇? 《史記》里的刺客不讓他激動了,就因為別人對你好一點,給點面子送點禮,就算「知遇之恩」,可以指誰殺誰?豫讓奇怪地追著刺殺襄子,殺不到就要人家賞件衣服,自欺欺人地刺幾劍,然後自殺,簡直滑稽。發臭的小腳讓人陶醉,國破時先殺老婆再自殺,遇劫時母親先殺女兒再自殺,古人都怎麼想的?《列女傳》里的女人被拉一下手就要砍自己的胳膊,她怎麼下得了手?
對孩子來說,這些光怪陸離的故事或史實簡直就是魔幻世界。太多的不可思議後,孩子得出一個結論:古人真怪。
這類「真怪」的問題,我當然也可以講出道理來,但孩子沒有理論,他只憑借常識來判斷。這些常識,有些拜現代科學所賜,還有一些,則所幸在其「沒教化」。愚民和價值限定,直至扭曲和遺失常識,本是專制統治的又一法寶。
我的辦法是,或者推薦他看同類文章或相反的故事,讓他知道歷史的多樣性和復雜性。孩子習慣的是看「一個」又「一個」歷史故事,講「歷史不是孤立的,而是系統的」這種抽象道理,也許等於白說,但讓他知道有此一說,或許就此埋下一顆理解歷史的種子。
讀史令孩子頭大,孩子纏著討論讓我頭大。不過讓人高興的是,他開始有所思考。曹沫不殺齊桓公是好的,荊軻刺秦王也是好的?大國滅了小國統一是對的,小國反抗大國堅持分裂也對?這些思考沒有答案,卻是最好的。但這些問題都是我先提出來的,如果沒有我跟蹤他的閱讀,指引思考,很難預測史集會把他的思想觀念引向何方。我也不知道他還看了哪些、接受了哪些,是我不知道的…… 2.讀經子的困擾 歷史之「怪異」減損了孩子的興趣,又因為我一句「讀經如坐春風,讀史血雨腥風」,他選擇坐春風去了。坊間多的是互相剋隆的「少兒國學啟蒙經典」,有圖有故事,孩子愛看。我也支持。雖然對於眼下火得不行的所謂「國學熱」不以為然,但我也一貫以為,閱讀上的尋根是極重要的,否則連「我所自來」都不明了,如何認識自己? 一般傳統的啟蒙讀物,三、百、千等,我覺得都可以寓目。完全沒必要背,但從《三字經》和《幼學瓊林》了解常規的傳統知識,從《弟子規》和《朱子家訓》接觸古代行為舉止規范,懂點正經的仁義禮智信、恭敬謙和、磊落剛猛、天下己任,都很必要。 可是他讀經,我得調整預警機制,注意剔除那些糟糕的潛在觀念。而且,經的危害比別的都厲害,因為孩子能看出點史集的「怪」來,多少有所思考,而經是講道理的,有問題孩子看不出來,跟著哇哇念,觀念就滲透了。 《三字經》講一大通勵志故事鼓勵讀書,是好的,但那個「要好好讀書」的理由,拙劣得讓人羞赧。除了保持可疑的本性之善外,就是「揚名聲,顯父母,光於前,裕於後」,說來說去無非如此,小小年紀「身已仕」就是光輝榜樣。當官做甚?還不是有權有勢有錢,天下通吃?不讀書,還不如女孩子,還「不如物」,這種性別意識暗示,這種赤裸裸的工具性引誘,將人的價值等同於物品的有用沒用,沒有絲毫的超驗價值,讓人害怕。(順便說下性別意識。《鏡花緣》是我們母子倆都滿意的書,我欣賞裡面的諷刺,他喜歡海闊天空的想像,可孩子的批評是「好事都讓女的佔了,不像話」。後來一細究,這「大男子主義」審美觀和女性歧視,還就是從水滸、三字經里來的,以及舊小說里無處不在的「乾坤陰陽」。我不知道那些讓女兒背《三字經》的家長是怎麼想的,至少在我看來,「在家由父,出家從夫」、「女慕貞潔,男效才良」這種教育不只是影響女孩,也在教育男生以後的家庭結構、夫妻關系和自我身份界定,可不是小事情。) 功利化其實不是《三字經》獨有的毛病,整個文化傳統中重視讀書的宣講,本來就無一是真的重知識、文明和智慧,到底不過通過讀書求仕途,讀書永遠只是改變命運的手段,是敲門磚,真正推崇的還是當官做老爺,「錦衣歸故里,端的是男兒」《顏氏家訓》所謂「立身揚名」是也。 能說出「讀書志在聖賢,非徒科第」(《朱子家訓》)這種話的人畢竟只是少數,而沿著朱熹的路子,你又會發現,古人從另一個層面不重視知識和學問。《弟子規》全書的格局,從「入則孝」「出則弟」開始講,「謹」而「信」,「泛愛眾」,到「親仁」,最後才是「行有餘力,則以學文」,遵循的正是孔夫子的「最高指示」。這種思路從好的角度理解,是重實踐、重「行」,更在理論和「知」之上,但從論證讀書目的性的角度,仍然有所偏廢。對比一下亞里士多德《形而上學》的一開篇:求知是人的本性。即使沒有實用,我們也樂於使用自己的感覺。人類的探索源於對自然萬物的驚異。求知本身讓我們快樂、充實、幸福和飽滿。他區分知識和智慧:智慧以自己為目的,令人自由。探索哲理只為擺脫愚蠢,不為任何其它利益。人生來自由,要為自己而生存,不為別人,哲學是唯一為自身而成立的學術。 也許是求全責備,但傳統文化的求知訴求中,雖有「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一說,但總的來說缺乏這種「以自己為目的而非手段」的向度,我仍然認為是一種很大的遺憾。我也不諱言跟孩子聊這個。 當然,最壞的還是前面那種讀書工具化、功利化的傾向。白居易說得多直白呀:營營何所求?無非利與名。科舉功名幾乎構成了中國後期全部的文化史。這種思路真有潛移默化的壞影響。今天的家長不還這樣教育孩子嗎,指著環衛工人大聲說:「不好好讀書,長大以後掃馬路去!」沒有對他人的尊重,也沒有對孩子心靈的關懷。 之所以要警惕教育的功利化取向,是因為其害處簡直無窮無盡:1,強化職業的等級制度,灌輸「不平等」觀念,自卑、自輕自賤、自負、狂妄自大,都從這里頭來。自尊和對他人的尊重,都從這里泯滅。2,與之相關,以後只能在與他人的比較中獲得快樂和成就感,從此邁出迷失自我的第一步。3,學習的功利性,脫離「純粹知識的樂趣」,人生追求和生命境界從此下降。4,只以成敗論英雄…… 我有時簡直弄不明白,人怎麼可以就那麼點兒追求:普通一點的,艷羨的不過「世祿侈富,車駕肥輕」,好可憐;野心再大點的,以凌駕在他人之上為目標,「高冠陪輦,驅轂振纓」,好可怕。我常想,如果以為古中國的事都壞在狗官身上就錯了。中國從來只有兩種狗官:正在做狗官的,和暫時沒有做上狗官的。到今天,受了村幹部欺負的農民還教育兒子:發狠讀書,以後當官!我們就不能有點別的追求嗎,更高的追求:讓個體生命更高貴,也讓社會制度更合理?什麼時候,我們人生的快樂和尊嚴才不再建立在財富和地位(對孩子來說是考試成績)的基礎上,讓制度保障最卑賤的人也能像享受空氣一樣地享受尊嚴? 《百家姓》除了認字之外,我不覺得有太大的意義。背百家姓顯然不如畫「家族樹」來得形象、真實、切身。《千字文》也很無趣,最多在正式學古文前讀來墊底。裡面的部分觀念,「愛育黎首,臣伏戎羌」、「化被草木,賴及萬方」的歷史謊言,「孝當竭力,忠則盡命」的愚忠,「樂殊貴賤,禮別尊卑」的等級,都不是什麼好東西。 《增廣賢文》則更糟糕,充滿低劣的價值觀:「欲求生富貴,須下死工夫」、「馬行無力皆因瘦,人不風流只為貧」,愚蠢的行為准則和規范:「是非只為多開口,煩惱皆因強出頭」、、「近來學得烏龜法,得縮頭時且縮頭」、「凡事要好,須問三老」。我粗略算過,增廣340多條,能講給孩子而無害的連一半都不到。這些壞東西,不同書還都互相印證:無處不在的綱常等級、《弟子規》的「待婢僕,身貴端」等,是需要時時為孩子敲警鍾的。 我尤其不能容忍孩子接觸的,是《增廣》里那些中國式陳腐的人情世故,什麼「貧居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久住令人賤,頻來親也疏」、「畫虎畫皮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無錢休入眾,遭難莫尋親」的老於世故聽著就讓人寒心,「殺人可恕,情理難容」則令人不寒而慄。這些價值和行為原則也許至今部分通行於中國的人際交往,雖然我們一直也在進步和揚棄,但這些東西不經過濾地灌輸給孩子,豈不直接「秒殺」童心和童真,批量製造童顏皺紋心的小老頭、小老太婆? 類似問題在孩子看舊小說時就有,他零碎讀過《唐傳奇》《拍案驚奇》,至今記得的無非「活見鬼」和「殺人的」故事。雖然走馬觀花,掛一漏萬,卻奇怪地記住了一條:從別人窗前過先咳嗽一聲,如果別人正在說你的壞話,就會住嘴,這叫「耳不聽為清」。老天,虧得我還沒說「易輶攸畏,屬耳垣牆」呢。我只能捧著他的臉說,我不要他小小年紀就這么成熟老道,我寧可他聽到別人說壞話了,氣得沖過去跟別人打一架,回家來再想想別人說的壞話有沒有道理。即使他必然變得世故市儈,那也盡量晚一點兒吧。 這涉及到「童真」問題,我在挑著講《弟子規》時發現的。其實對於我家性情機巧浮躁的孩子來說,課以謹、信,要求「房室清,牆壁凈,幾案潔,筆硯正」,也算對症下葯。但他要真全盤做到「步從容,立端正」、「緩揭簾,勿有聲」,我只怕要長歌當哭了,那還是孩子嗎?傳統教育中竟好像全然沒有「童真」的立足之地,三字經說得直截了當:勤有功,戲無益。《小學詩》要求「一切要安詳」、「形容須靜正」,中國歷來的觀念是不可狹戲狎昵,以「十五貫」為代表,舊小說里「善謔跳脫」每每是惹是生非鬧官司的由頭,當事人也少不得吃苦遭冤,好像快樂玩笑是一種罪過。林語堂翻譯「humour」,中國壓根沒這意思,只能音譯做「幽默」。從某種程度上說,我們是不能容忍天真爛漫、童真和孩子的民族,孩子理所當然會做的事(牆上塗畫、蹦跳笑鬧),會被家長理所當然地喝止,而習慣性喝止的很大一個原因,是家長擔心別人認為孩子沒教養,因而丟面子。也確實有太多的大人,不能欣賞也不能容忍孩子的頑皮和「鬧」,規矩才是教養。孩子漸漸學會死氣沉沉、蔫淘和悶騷。而我呢,我寧願他玩時瘋跑,在牆上撞破鼻子,或端著東西灑了一半,也不要他時時做到「寬轉彎,勿觸棱」、「執虛器,如執盈」。 一方面,傳統的規范和規矩會教給孩子沉穩和教養,另一方面,也需要沖淡古書對他的一些負面影響。我曾和孩子討論這個問題,他說,他們班女生都嫌男生幼稚,但他覺得幼稚比較好,小孩子那麼成熟(他用的詞是「早熟」)、就像大人一樣,有一種不真實的感覺,他覺得這樣不好。孩子能這么認識,我很欣慰。但他待人接物、也真做過好些「沒教養」、「不得體」的事。對我來說,注意規矩教養和童真天真之間的動態平衡,不可偏廢,是我一直警惕、又一直把握得不太好的一根弦。 客觀地說,《幼學瓊林》、《弟子規》整體都還行。「父母教,須敬聽」、「出必告,反必面」是要的,當然,到了「諫不入,悅復諫。號泣隨,撻無怨」就過了,而且父母無論如何就是不納諫呢?最後也沒說怎麼解決。我曾跟孩子分析,傳統文化的不足之一,總是在說「如果這樣就好了」,相對缺乏「如果不怎麼能怎麼辦」的對策。很多道理都只講一半,深入不下去。孔子教誨「無友不如己者」,可見朋友要比自己高明,那他跟你交往,不是「友不如己者」嗎?《菜根譚》說「休與小人仇讎,小人自有對頭」,貌似有道理,但仔細一想,要是人人都不與小人計較,那小人還不被縱容得獨步天下、橫行無忌了?經史子集都講上報君,下憂民。且不論「民」是個復合名詞,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要,不能以一個「民」字總括。就說「忠君愛民」,要是君和民對抗上了呢?君要與民爭利,或民要擁立新君呢?瞎了不是! 在這些問題上,我會提醒孩子加深思考,而不是聽了道理的一面就完事。同時,仍然注意接受這些道理的合理一面。學道理和交朋友的原則是一樣的,有優點就學習,見賢思齊、見而內自省。如果求全責備,那麼人無完人,就交不到任何朋友了。可是不分好歹一切以朋友為判斷核心,那是黑幫兄弟的「義氣」。 最後還有一個關於「命」的問題,最是要命。不知怎麼回事,從看舊小說開始,孩子對「命」的觀念急劇強化。動不動就評價「這是命」,很泰然的樣子。最早是讀《三國》時,他嘆息著想當「主公」,羨慕劉備遇事只要「仁慈」地流眼淚,自然有人豁出命來保護他供養他。可成為主公的辦法只有一條,就是投胎轉世。說到這里他一聲長嘆:「我的命不好啊。」逼得我道貌岸然地說教:影響人一生的因素很多,出身當然是其中之一。但讓出身成為決定因素的,是最沒出息的人,而主要依據出身構建的社會,或許穩定和諧,但一定不是好的現代社會。 順帶還打點預防針,說武俠小說是很好看,但裡面也有兩個毛病要注意,一個是絕世武功的來源,總來自武林秘籍或世外高人,幾乎就沒有新創的武功。難道什麼都只能靠古代遺產,不能根據今天的需要獨創新功?另一個就是很多人成為「大俠」,主要靠特殊的出身(父母分別是黑白兩道的頭)和機緣(碰到高人、秘籍、絕世武器等),其經歷和成就都不可復制。依據這些東西來建構社會,是沒有保障和常規的。 但沒有用。孩子後來看史、經,「命」和「出身」好壞還是掛在嘴邊,可以很方便地用來解釋很多事情。畢竟書上說穿衣服都講「上循分,下稱家」,明黃或杏黃、龍五爪或四爪就是滅門的事兒。我們也曾討論:關於被推崇主要在於他忠於主子,但管仲背叛公子糾、輔助齊桓公稱霸也是美話?王侯將相,寧有種乎?該怎麼看馮道和叛變?一個人應該死認君王、忠心耿耿,還是可以自己判斷、選擇明主?小兒認可後者,但這樣一來,整個古代史的價值豈不就要崩潰?「那不是什麼都不對了嗎?」兒子問。孔子說的再明白不過,「死生有命,富貴在天」,《朱子家訓》說「守分安命,順時聽天」,《紅樓夢》也唱「自古窮通皆有定」。說「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而那君、父、夫,不是臣、子、妻能選定的,以不可選擇的東西作為人生的根本,那不就是不自由嗎?兒子之前知道哲學上「自由意志和決定論」的爭論,也接受了自由意志和自由選擇,現在卻遇到了血緣和血統的強大挑戰。「到底有沒有命啊?」如今這成了他的一大困惑,也是我的一大恨事。 三、我的無奈對策 啟蒙讀物後,就是正經的四書五經和諸子了。可除了《論語》稍微可讀一點外,我覺得讓初中以下的孩子讀經、子,根本是開玩笑。文字的障礙是其一,思想的困難是其二,《書》、《易》、《禮》、《道德》,大學教授都沒多少人真搞得懂,就都敢去教孩子。即使是「弘揚傳統文化」,元典也大可以晚些時候再涉足。少兒階段需要的,是那些既能反映傳統精髓,又能孩子符合閱讀習慣和偏好的創造寫本。 我曾問美國和歐洲的朋友,他們給孩子讀「經典」嗎?被問者無一例外驚詫莫名,經典?柏拉圖、亞里士多德、人性論嗎?頭搖得如撥浪鼓,根本不看。注釋本、圖文本的《理想國》?No!「他是一個孩子!」朋友對我的問題感到匪夷所思。 那看什麼呢?希臘神話、《聖經》故事,因為孩子看得懂。別的呢?閱讀的基本原則是,孩子就讀孩子的書。哲學?沒問題,《寫給孩子的哲學啟蒙書》六種和《兒童哲學智慧書》四種,是已經引入國內的,類似的書很多,討論最深刻的問題:生死、自由意志、物質和意識、形式和本質、實體,用的卻是生動童趣的語言、有趣的插圖。基本的人文主義觀念、文化多元等價值取向,全在里頭了。經濟學、政治學,no problem,這些書都有,有大學教授專門寫給孩子,他們已經吃透了文本的精髓,再用孩子能接受的方式寫出來,完全不在乎和拘泥形式上的「精確」,他們怎麼說都不離其宗,不至於陷於任意發揮,自陳個人心得。這就是有基本共識的文化體系的好處。 可惜,或許是涉獵不夠的原因,我至今沒發現這樣真正的兒童版國學。別看古籍浩如煙海,簡直沒多少是為孩子寫的,更無從談「根據孩子的心靈寫作」,少數幾本啟蒙書,完全是寫給「微縮成人」的,連音韻啟蒙里都毫無忌諱地「巫山雲雨」,我夫復何言? 有時候,我甚至有「寧缺毋濫」的想法,在打「底子」(指基本的價值、原則、生命觀)之前,除了詩詞、講故事、玩些「飛花令」、「迎春令」之類的雅緻游戲外,或許暫時不讓孩子碰國學了。一方面,基本的國學讀本孩子大致都涉獵過了,另一方面,傳統經典里當然有不少可取之處,但那些可取之處,諸如誠信、不撒謊、友善、孝順、清潔、好學、關愛、剛毅、正直,其實是人類的共識,幾乎所有的文化文明都在強調,未必需要格外通過中國典籍來教育。而中國典籍里特有的那些東西,卻讓我不能放心。 子夏曾問「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的解釋,孔子的回答是「繪事後素」,這條原則適用於孩子教育。正義、公正、自由意志、生命珍貴和尊嚴、平等,這些都是素。在素底上彩繪中國文化才會好。我想先保證孩子能成為光明、自信、理性、獨立、尊嚴的現代人,然後在錦上添加傳統文化的花。 「繪事後素」可能不是好辦法,但似乎是最不壞的辦法。所以,唉,雖然我也期盼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後的偉大復興,但現在,還是讓孩子多讀點「國際大獎小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