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兒童樂園 » 兒童的血管怎麼找
擴展閱讀
維坊古城明數學知識 2024-11-07 14:22:08
哪個動漫里有天狗 2024-11-07 14:16:49

兒童的血管怎麼找

發布時間: 2024-11-07 12:14:20

1. 關於小兒頭皮靜脈注射

你好,總結了一些經驗希望對大家有用!
一、對一般頭部血管較明顯的患兒輸液時比較容易,按一下幾步即可,首先調好液面,[使調節器旋緊並置於輸液器距針頭30-40厘米處,便於穿刺成功後的回血]。使頭皮針不再滴水,[如旋不緊滴水影響穿刺後的回血],右手持針,左手綳緊血管處的皮膚[按血管走行]以固定靜脈。但不要按壓過緊,以免靜脈走形和管腔暫時閉合,在距靜脈最清晰點向後移約拍耐0.3厘米處將針頭與頭皮成5-10度角刺入皮膚,然後將針柄下壓按靜脈走行方向刺入靜脈。動作鬧段要輕穩不易過猛,當針頭刺入靜脈時阻力減少並有落空感,同時有回血可見。再將針頭推進少許,以便於固定。
二、對比較胖和頭皮較黑或有水腫的患兒,選擇血管就比較困難了,要想穿刺成功就要有自信心,對看不清的靜脈就要靠 感覺了,主要是手的感覺,以右手母指在頭部幾個大靜脈處找,手指和靜脈成垂直方向在頭皮上輕輕滑動就可以摸到靜脈溝,在你感覺到有靜脈溝的地方用母指按壓靜脈,用力不必過大,既可看到充盈的靜脈稍稍高於周圍的皮膚。
此時立即穿 刺,成功率最高。對可見而又細小的靜脈稍加按壓也可以提高穿刺成功率。在找不到合適的靜脈時,把看上去非常細小的毛細血管,也可以做為選擇對象,你看上去比針頭還要細當針頭進去後針梗也是可以進去的,這樣的血管穿刺成功率比憑感覺穿刺成功率要高。這種方法也適用於新生兒。
三、對新生兒早產兒的靜脈穿刺,新生兒頭部皮膚紅潤,有時根本看不清血管的走行,這時你可以用酒精棉簽在患
兒前額上輕輕擦幾遍。即可看到血管的走行方向[酒精有擴張血管的作用,這時頭部淺靜脈擴張沖血]。這時隨即穿刺。成功率很高。
四、對脫水嚴重的患兒也比較困難,因為患兒脫水後血溶量不足血管充盈不好,切血管彈性又差,這樣給穿刺帶來了不少麻煩,有時已經穿刺進血管而因沒有回血誤認為未成功而退出。對此在輸液前要先看清血管的行方向,穿刺後有滑空感既可推入很少量的液體,針頭前麵皮膚無隆起現象則證實以穿刺成功。[也可以將連接針頭的細管輕輕捏一下如有回血也能證實已穿刺成功]。
五、對輸液天數多的患兒,順行血管不易找到時,逆行的血管也是可以選擇的。

肥胖小兒頭皮靜脈常顯示不清,進針深淺不易掌握,給臨床穿刺工作帶來一定困難。針對這類患兒頭皮靜脈特點,本人在工作中總結出三種穿刺方法,現介紹如下:
一、選擇表淺細小靜脈
肥胖患兒常常在頭皮邊緣才有細小靜脈顯露。因此,應沿著頭皮邊緣耐心尋找靜脈,仔細辨別毛細靜脈的走行。必要時可用酒精棉簽多擦幾次頭皮靜脈,刺激血管充盈擴張,穿刺時,應選針頭斜面短的頭皮靜脈針,針頭方向與血管平行,持針要穩,避免碰傷血管壁。這類血管管腔細、回血慢,為了使穿刺後易回血,可將調節器置於莫非氏滴壺下端,以距針頭60cm效果最佳。未見回血時,不要急於退針,可試回抽頭皮針管,若仍無回血,又感覺在血管內,可松開調節器試滴,觀察局部無腫脹,液體滴人通暢,即可固定.
二,掘靜脈解剖位置
根據靜脈解剖位置,用手指觸摸體會靜脈在皮膚上的「溝痕」感,以確定部位及走向.如:額骨正中和沿冠狀縫處用手觸摸皮膚時有「溝痕」感,即找到了額靜脈;從耳屏前方。顴弓根再向上觸摸到「溝痕」感,即顳前靜脈;在耳廓後方,即耳後靜脈。在相應靜脈的部位觸及明顯「溝痕」感時,即可進行穿刺,針頭與皮膚呈10~15度角進針,速度不可過快,見到回血後,再向前進針少許方可固定.穿刺時,感覺到有落空感,若不見回血,可向後擠壓一下輸液管,檢查有無回血。
三、選擇顱骨縫間靜脈
小兒頭顱沿著其額縫、冠狀縫、矢狀縫、人字縫均有靜脈走行.操作時,摸清骨縫走向,右手持針,沿著骨縫呈45~60度角刺入皮內0.5~1mm後,平行向前刺入,見有回血,即告成功。

留置針的穿刺方法
1.穿刺時固定小兒的頭部對穿刺成功與否起很大作用,我一般採取讓小兒橫卧,墊高小兒的頭部,穿刺者坐在椅子上,另一護士協助,站在對側床旁,半蹲著,用兩只手分別固定住小兒的頭部兩側,注意讓家屬幫忙按住液賀譽小兒的膝關節避免小兒的蹬踢動作,因為很容易影響進針。
2.血管選擇,一般首選頭部正中的血管,容易固定,而且小孩睡覺時側卧不會受影響。
3.進針時看見回血後固定住針栓,(這與平時見回血後再送針少許不一樣)用左手拇指食指送入套管或右手的食指輕輕推送套管,退出針栓,套上肝素帽,先用一透明膠布固定在肝素帽與套管連接處,再上泰格特(留置針專用的敷料貼)

希望以上這些對你有所幫助!

2. 新生兒頭皮針怎麼打,怎麼找血管,及溫箱怎麼用 兒科病房怎麼管理

醫院大夫會知道的

3. 小孩子腿上有血管顯現青色是怎麼回事

你好:應該是過敏性紫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