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兒童樂園 » 兒童動作發展的一般趨勢是什麼

兒童動作發展的一般趨勢是什麼

發布時間: 2024-08-25 14:45:02

⑴ 簡述兒童動作發展的規律

1

整體到局部規律

兒童最初的動作是全身性的、籠統的、彌漫性的,以後動作逐漸分化、局部化、准確化和專門化。比如,滿月前兒童受到痛刺激後,哭喊著全身亂動;3歲孩子拿著筆認真畫畫時,不僅是手動,身體的動作、面部的動作也來幫忙;同樣的動作,幼兒做得慢而不夠准確,而且付出的努力相對較大,成人則做得又快又好。這是"從整體到局部規律"的表現。比如,滿月前兒童受到痛刺激後,邊哭喊邊全身亂動,以後,兒童的動作逐漸分化,向著局部化、准確化和專門化的方向發展。

2

首尾規律

兒童動作的發展,先從上部動作開始,然後到下部動作。嬰兒最早出現的是眼的動作和嘴的動作。半個月內的嬰兒,雙眼協調動作就已經出現。上肢動作發展早於下肢動作。6個月嬰兒手的動作已有較好的發展,而腿的動作還遠未發展。兒童先學會抬頭,然後能俯撐、翻身、坐和爬,最後學會站和行走,也就是從離頭部最近的部位的動作開始先發展。
這種趨勢也表現在一些動作本身的發展上。例如,嬰兒學爬行,先是依靠著手臂匍匐爬行,然後才逐漸運用大腿、膝蓋和腳來爬行,即"首尾規律"。兒童最早出現的是頭的動作和軀乾的動作。然後是雙臂和腿部的有規律的動作,最後才是手的精細動作。這種發展趨勢可稱為"近遠規律",即靠近頭部和軀體的部分先發展,然後是遠離身體中心部位動作的發展。

3

近遠規律

兒童動作的發展先從頭部和軀乾的動作開始,然後發展雙臂和腿部的動作,再後是手的精細動作。也就是靠近中央部分(頭和身軀,即脊推)動作先發展,然後才發展邊緣部分(臂、手、腿)的動作。比如,嬰兒看見物體時,先是移動肩肘,用整隻手臂去接觸物體,然後才會用腕和手指去接觸並抓取物體。這種從身軀的中央部位再到遠離身軀中央的邊緣部位的發展規律,即"近遠規律"

4

大小規律

動作可以分為粗大動作和精細動作。兒童動作的發展,先從粗大動作開始,而後才學會比較精細的動作。粗大的動作是指活動幅度較大的動作,也是大肌肉群的動作,包括頭、翻身、坐、爬、走、跑、跳、踢、走平衡等等。大肌肉動作常常伴隨強有力的大肌肉的伸縮和全身運動神經的活動,以及肌肉活動的能量消耗。精細動作是指小肌肉動作,如吃、穿、畫畫、剪紙、玩積木、翻書、穿珠子等等。從四肢動作說,是臂和腿的動作先發展,以後才逐漸發展起手和腳的動作。比如,嬰兒先是用整隻手臂和手一起去夠物體,以後才會用手指去拿東西。動作發展的這種規律,稱為"大小規律"。

5

無有規律

嬰兒最初的動作是無意的,以後越來越多地受到心理有意的支配。比如,初生嬰兒已會用手緊握小棍,這是無意的、本能的動作,幾個月以後,嬰兒才逐漸能夠有意地、有目的地去抓物體。學前兒童的動作最初是從無意動作向有意動作發展,以後則是從以無意動作為主向有意動作為主的方向發展,即服從"無有規律"。

⑵ 兒童動作發展的一般規律是什麼呢

兒童動作發展的一般規律是遵循從整體到局部,從粗大到精細,從無意到有意,從下部到上部,從大肌肉到小肌肉的原則。具體來說,兒童動作發展的順序是從頭部、軀干再到四肢。在肢體動作發展時,先發展臂部動作,後發展手和指的動作,先發展腿部動作,後發展腳和趾的動作。
此外,兒童動作發展還遵循一定的時間順序。例如,3個月的孩子會翻身;6個月會坐起來;9個月能夠爬行;1歲左右能站起來,並開始走路;2歲左右能跑步及跳躍;3歲的時候,孩子基本上可以自己爬樓梯以及用手進行一些簡單的活動。
總之,兒童動作發展是一個逐步完善的過程,它遵循著一定的規律和順序。家長可以通過了解這些規律來幫助孩子更好地發展動作能力。同時,家長也應該注意觀察孩子的動作發展情況,及時發現並糾正不良習慣,以促進孩子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