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常見的幼兒園疾病有哪些
· 兒童常見病列表 1.呼吸道疾病 發熱、高熱驚厥、咳嗽、哮喘、鼻炎、支氣管炎、肺炎等。 2.皮膚疾病 手足口病、濕疹、水痘、幼兒急疹、過敏性皮炎、風疹、白癜風、紅斑狼瘡、癬等。 3.腸道疾病 腹瀉、便秘、闌尾炎、腹痛、胃腸炎等。 4.口腔疾病 奶瓶齒、兒童齲齒、鵝口瘡、口臭等。 5.傳染類疾病 手足口病、流行性感冒、麻疹、風疹、猩紅熱等。 6.眼科疾病 近視、淚囊炎、斜視、過敏性結膜炎等。 7.其他疾病 貧血、低血糖、流鼻血等。 · 兒童常見病綜合概述 1.發熱 發熱其實不是疾病,而是身體針對病菌入侵所做的反應,這是人體體溫超過正常數值之後主動調節生理的一種機制,是人體本身具有的一種具有保護性質的反射。 2.高熱驚厥 六個月至三歲期間寶寶最有可能患上此類疾病,發病時寶寶會出現全身或者是身體局部的抽搐,同時伴有幾秒的眼球上翻或凝視,此類疾病通過神經系統和腦電圖的檢查是無法查出的。高熱驚厥有2%-7%的可能會轉變成癲癇,因此家長需引起重視。 3.咳嗽 咳嗽是幼兒出現較為常見的病症,是呼吸道內清楚分泌物和異物的一種條件反射。 4.哮喘 屬於慢性氣道炎症,致病細胞廣泛,患病的幼兒多出現反復的喘息,胸悶等症狀。 5.鼻炎 鼻炎是因病毒或是病菌等物質刺激而引起的鼻粘膜的損傷,患病的幼兒多出現流涕、鼻塞等症狀。 6.支氣管炎 支氣管炎屬於慢性特異性炎症,多由病毒和細菌導致。 7.肺炎 肺炎一種多發性的炎症,與終末氣道,肺泡和肺間質等部位有關,幼兒較容易患上和十分多見的是細菌性肺炎。 8.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腸道病毒導致,會使幼兒手、足、口等部位出現皮疹和皰疹的疾病。這種病毒具有較強的傳染性,多發於三歲以下的幼兒。家長們一定要重視,因為如果手足口病嚴重的話,可能會導致幼兒患上腦炎、循環衰竭等危害性更大的疾病。 9.濕疹 由於化學制劑、真菌等物質誘發的皮膚反應。 10.水痘 水痘是指由病毒導致,會使幼兒出現發熱、腹瀉、食慾不振和「水痘疹」現象的疾病,此種疾病具有很強的傳染性,多發於春冬季節,多發於六個月至五歲的幼兒,治癒後會有終身的免疫。 1 1.幼兒急疹 幼兒急疹是指由病毒導致,使嬰幼兒出現高熱、皮疹等現象的疾病,這種疾病具有傳染性,多發於兩歲以下的幼兒,治癒後會有終身的免疫力。 1 2.過敏性皮炎 因過敏原誘發的皮膚的過敏反應,患病的幼兒皮膚多出現紅腫和發癢等。 1 3.風疹 屬於急性傳染病的一種,患病的幼兒多出現低熱和遍布全身的皮疹。 1 4.白癜風 屬於後天的色素脫失疾病,潛在發作部位較多,比較多見的部位為背、腕、臉等。 1 5.紅斑狼瘡 屬於自身免疫的疾病,與人體的多種器官都有所關聯。 1 6.癬 多由皮膚癬菌等因素誘發的感染,此類感染不太嚴重,患病幼兒多患體癬、股癬、手癬、足癬等。 1 7.小兒腹瀉病 小兒腹瀉病是由於細菌感染或是喂養不當,氣候不適應和過敏等因素導致寶寶消化系統出現異常的一種疾病,多發於兩歲以下的寶寶。 1 8.小兒便秘 小兒便秘是由於飲食中膳食纖維過少,喂養不當,環境不適應和缺乏良好排便習慣等因素導致,寶寶會出現排便次數減少、排便困難等症狀。 1 9.闌尾炎 可以誘發的因素有很多,是一種闌尾的炎性改變。 20.腹痛 因為腹部受到較為激烈的刺激引發,也存在因其他部位疾病導致的可能。 2 1.胃腸炎 因為食物中毒誘發,是一種較為常見的疾病,多發於夏秋季節。 望採納,O(∩_∩)O謝謝
Ⅱ 小孩子的病有哪些
兒童的身體的免疫力沒有成年人強大,他們在遇到一些細菌、病毒侵襲的時候更容易患上疾病,了解兒童常見病,在兒童出現相關症狀時做到及時檢查和治療,是每個做家長的責任和義務,那麼,12種兒童疾病有哪些?下面一起來看看。
12種兒童疾病有哪些?
1.發熱
發熱其實不是疾病,而是身體針對病菌入侵所做的反應,這是人體體溫超過正常數值之後主動調節生理的一種機制,是一種具有保護性質的反射。
2.高熱驚厥
六個月至三歲期間寶寶最有可能患上此類疾病,發病時寶寶會出現全身或者是身體局部的抽搐,同時伴有幾秒的眼球上翻或凝視。
3.咳嗽
咳嗽是幼兒出現較為常見的病症,是呼吸道內清楚分泌物和異物的一種條件反射。
4.哮喘
屬於慢性氣道炎症,致病細胞廣泛,患病的幼兒多出現反復的喘息,胸悶等症狀。
5.鼻炎
鼻炎是因病毒或是病菌等物質刺激而引起的鼻粘膜的損傷,患病的幼兒多出現流涕、鼻塞等症狀。
6.支氣管炎
支氣管炎屬於慢性特異性炎症,多由病毒和細菌導致。
7.肺炎
肺炎一種多發性的炎症,與終末氣道,肺泡和肺間質等部位有關,幼兒較容易患上和十分多見的是細菌性肺炎。
8.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腸道病毒導致,會使幼兒手、足、口等部位出現皮疹和皰疹的疾病。
9.濕疹
由於化學制劑、真菌等物質誘發的皮膚反應。
10.水痘
水痘是指由病毒導致,會使幼兒出現發熱、腹瀉、食慾不振和水痘疹現象的疾病。
11.幼兒急疹
幼兒急疹是指由病毒導致,使嬰幼兒出現高熱、皮疹等現象的疾病,這種疾病具有傳染性。
12.過敏性皮炎
因過敏原誘發的皮膚的過敏反應,患病的幼兒皮膚多出現紅腫和發癢等。
兒童肺炎父母要怎麼做?
1、定時給出小兒測量體溫,注意小兒體溫的變化,必要時可以對小兒採取降溫措施。
2、多給小兒飲水,保證小兒有足夠的水分攝入,避免小兒發生脫水現象。給小兒吃一些有營養易消化的食物。
3、讓小兒好好休息,用枕頭或衣物將小兒的上身墊高,以幫助小兒緩解呼吸困難。
12種兒童疾病有哪些?以上介紹了兒童常見的十二種疾病,在平時生活中家長需要對這些疾病的預防常識有一定了解,幫助自家的孩子預防疾病,如果發現孩子出現了一些常見疾病的症狀,不要拖延,及時帶孩子去醫院做檢查和治療是很有必要的。
Ⅲ 幼兒在園常見的疾病有哪些
· 兒童常見病列表
1.呼吸道疾病
發熱、高熱驚厥、咳嗽、哮喘、鼻炎、支氣管炎、肺炎等。
2.皮膚疾病
手足口病、濕疹、水痘、幼兒急疹、過敏性皮炎、風疹、白癜風、紅斑狼瘡、癬等。
3.腸道疾病
腹瀉、便秘、闌尾炎、腹痛、胃腸炎等。
4.口腔疾病
奶瓶齒、兒童齲齒、鵝口瘡、口臭等。
5.傳染類疾病
手足口病、流行性感冒、麻疹、風疹、猩紅熱等。
6.眼科疾病
近視、淚囊炎、斜視、過敏性結膜炎等。
7.其他疾病
貧血、低血糖、流鼻血等。
· 兒童常見病綜合概述
1.發熱
發熱其實不是疾病,而是身體針對病菌入侵所做的反應,這是人體體溫超過正常數值之後主動調節生理的一種機制,是人體本身具有的一種具有保護性質的反射。
2.高熱驚厥
六個月至三歲期間寶寶最有可能患上此類疾病,發病時寶寶會出現全身或者是身體局部的抽搐,同時伴有幾秒的眼球上翻或凝視,此類疾病通過神經系統和腦電圖的檢查是無法查出的。高熱驚厥有2%-7%的可能會轉變成癲癇,因此家長需引起重視。
3.咳嗽
咳嗽是幼兒出現較為常見的病症,是呼吸道內清楚分泌物和異物的一種條件反射。
4.哮喘
屬於慢性氣道炎症,致病細胞廣泛,患病的幼兒多出現反復的喘息,胸悶等症狀。
5.鼻炎
鼻炎是因病毒或是病菌等物質刺激而引起的鼻粘膜的損傷,患病的幼兒多出現流涕、鼻塞等症狀。
6.支氣管炎
支氣管炎屬於慢性特異性炎症,多由病毒和細菌導致。
7.肺炎
肺炎一種多發性的炎症,與終末氣道,肺泡和肺間質等部位有關,幼兒較容易患上和十分多見的是細菌性肺炎。
8.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腸道病毒導致,會使幼兒手、足、口等部位出現皮疹和皰疹的疾病。這種病毒具有較強的傳染性,多發於三歲以下的幼兒。家長們一定要重視,因為如果手足口病嚴重的話,可能會導致幼兒患上腦炎、循環衰竭等危害性更大的疾病。
9.濕疹
由於化學制劑、真菌等物質誘發的皮膚反應。
10.水痘
水痘是指由病毒導致,會使幼兒出現發熱、腹瀉、食慾不振和「水痘疹」現象的疾病,此種疾病具有很強的傳染性,多發於春冬季節,多發於六個月至五歲的幼兒,治癒後會有終身的免疫。
1
1.幼兒急疹
幼兒急疹是指由病毒導致,使嬰幼兒出現高熱、皮疹等現象的疾病,這種疾病具有傳染性,多發於兩歲以下的幼兒,治癒後會有終身的免疫力。
1
2.過敏性皮炎
因過敏原誘發的皮膚的過敏反應,患病的幼兒皮膚多出現紅腫和發癢等。
1
3.風疹
屬於急性傳染病的一種,患病的幼兒多出現低熱和遍布全身的皮疹。
1
4.白癜風
屬於後天的色素脫失疾病,潛在發作部位較多,比較多見的部位為背、腕、臉等。
1
5.紅斑狼瘡
屬於自身免疫的疾病,與人體的多種器官都有所關聯。
1
6.癬
多由皮膚癬菌等因素誘發的感染,此類感染不太嚴重,患病幼兒多患體癬、股癬、手癬、足癬等。
1
7.小兒腹瀉病
小兒腹瀉病是由於細菌感染或是喂養不當,氣候不適應和過敏等因素導致寶寶消化系統出現異常的一種疾病,多發於兩歲以下的寶寶。
1
8.小兒便秘
小兒便秘是由於飲食中膳食纖維過少,喂養不當,環境不適應和缺乏良好排便習慣等因素導致,寶寶會出現排便次數減少、排便困難等症狀。
1
9.闌尾炎
可以誘發的因素有很多,是一種闌尾的炎性改變。
20.腹痛
因為腹部受到較為激烈的刺激引發,也存在因其他部位疾病導致的可能。
2
1.胃腸炎
因為食物中毒誘發,是一種較為常見的疾病,多發於夏秋季節。
Ⅳ 兒童常見的疾病有哪些
兒童常見的疾病有哪些?
1、肺炎喘嗽(小兒肺炎)是最常見的兒科疾病,也是兒童死亡的第一原因。臨床以發熱、咳嗽、咯痰、氣急、鼻煽為主要症狀,重者可見張口抬肩、呼吸困難、面色蒼白、口唇青紫等症。
2、感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小兒常見的疾病,占兒科門診量的70%~80%。由於小兒先天稟賦薄弱,易感受風邪,故一年四季均可發病。6個月到3歲為發病高峰,而90%以上以致病微生物為病毒,一般會反復發熱3天左右,多以夜間明顯,患兒不但服葯困難,輸液又加重痛苦,家長承受著肉體和精神的雙重摺磨。
3、泄瀉(腹瀉病)腹瀉病是一組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疾病,它是造成小兒營養不良、生長發育障礙及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我國,由於兒童營養狀況及醫療條件的改善,已使該病的死亡率明顯下降,但其發病率仍然較高,尤其在條件較差的地區,為此,腹瀉病是我國重點防治的疾病之一。
4、小兒厭食症是指小兒較長期食慾減退或食慾缺乏為主的症狀,它並非一種獨立的疾病,患者一般症狀不多,就是長期不思飲食,厭惡攝食,食量顯著少於同齡正常兒童,有噯氣、泛惡、脘痞、大便不調等症,或伴面色少華、形體偏瘦、口乾喜飲等症,但精神尚好,活動如常。少數患兒由於某些慢性病,如消化性潰瘍、慢性肝炎、結核病、長期便秘、鋅缺乏等引起,大多數是由於不良的飲食習慣、不合理的飲食制度、不佳的進食環境及家長和孩子的心理因素造成的。
5、反復外感發熱是指1年以內發生上、下呼吸道感染的次數頻繁,超出正常范圍。其病因包括:先天稟賦薄弱、後天喂養不當、調護失宜、環境影響、反復傳染、久病體虛等多個方面。
測一測你的抗風險指數,專家為你免費解讀!
Ⅳ 兒童心裡疾病有哪些
1、自閉症
典型自閉症的孩子,目光與言行都不與人接觸,常使自己活在自我的世界裡,而且脾氣異常強烈,他們同時會固執的愛聽某種旋律或某種玩具,甚至具有靈巧的動作及想法。日常生活中,他對「物」的興趣比對「人」來得高,有時甚至會把人的肢體當成物體來玩;玩的時候,常常會有一些重復且節奏性的動作;對於喜歡的東西相當執著且一成不變。
產生自閉症可能的原因有:遺傳、腦傷以及父母對子女冷漠的管教態度等。其治療方法,積極方面:應注意自己的管教態度、適時提供愛及關懷、並妥為設計適宜的學習環境。消極方面:則應給予行為治療,例如用代幣學習或社會性增強等方式來建立自閉症兒童的人際關系,飲食行為等。
2、多動症
活動量過大的孩子容易坐立不定、整天跑東跑西、爬上爬下、話多、手勢多、父母或老師往往非常討厭這種孩子,他們有時會認為這些孩子是故意搗蛋的。
一般而言,這些孩子的特徵有:
.注意力難以集中。
.肌肉協調不良。
.缺乏抑制力,挫折容忍度偏低。
.情緒不穩易發怒。
.過度敏感。
兒童過度好動的可能原因有三種:一是家庭壓力太大、二是輕微的腦部受損、另一種是天生就屬於活動型的孩子。
治療可分成二部分,積極方面應盡量減低家庭壓力,懷孕時不要亂服成葯;消極方面則可使用鎮靜劑,降低孩子的活動量(但不宜長久服用),在教學上則盡量安排消耗體力的或簡單的活動,並時時給予必要的增強。
3、恐懼症
兒童對鬼、神及不明物體的恐懼似乎是司空見慣,但是這種恐懼若持續不斷地存在著,則將影響孩子的正常生活。
造成恐懼症的原因不外以下三種,其一是過去可怕的經驗所引起--如突來的巨響、朋友或兄弟的恫嚇等;其二,恐懼可能是焦慮的代替品;其三是社會學習而來。
矯正上應盡量避免危言恫嚇;如果過度恐懼可以服用輕微鎮靜劑減低其恐懼程度,然後再使用系統敏感消除法除去其恐懼。
4、口吃
根據統計,2至4歲的孩子最易產生口吃,口吃是種語言表達上的障礙,一般而言;因為12歲以前的孩子,正利用社群中較多數的價值判斷,建立自己的價值標准,所以對與他們不一樣的人,常有行為上的排擠,造成口吃孩子的內心往往產生嚴重掙扎,說話時也會有焦慮的現象產生。
孩子產生口吃的原因有生理和心理兩方面因素;生理原因可能有:遺傳、發音器官協調遲緩、發音器官障礙、神經系統控制問題等,如果是這方面的原因,最好能就醫診療,一般都能有良好的矯治效果。
心理因素造成的口吃又稱為心因性口吃;大多來自內心的壓力、焦慮、恐懼、需求注意、或不當模仿等,比較常見的例子如:課業壓力太大、因升學造成適應不良、搬家對新環境恐懼、習慣訓練時過於嚴格、或要求孩子改正積習、太過緊張的情境、父母教師對處理其它口吃孩子的方法不對等,這些情況在父母教師管教比較嚴厲、或兒童本身較為敏感時,會更嚴重。
心因性口吃的治療必須針對造成口吃的原因加以改進,如果孩子出現口吃時,父母教師應更和善(但此時要注意其它孩子是否會因此而模仿),嚴重時也許需要語言治療學家或心理學家的幫忙,目前多采漸近治療法或嫌惡的療法。
5、夜尿症
夜尿通常發生於3歲左右的兒童。一般而言產生夜尿的可能原因包括器質性因素(如:膀胱無力)、夜間飲水過多、太暗不敢上廁所、日間活動量過大、以及沒有學會控制大小便等。
目前比較常採用的夜尿治療法有:
◎ 訓練孩子增加膀胱的容量。
◎ 減少晚間睡份攝食與鹽分攝取。
◎ 訓練孩子控制大小便行為。
◎ 關心、重視孩子並減低孩子心理壓力。
◎ 行為治療。
6、強迫行為
兒童如果經常重復某些行為或動作就得注意,否則一旦變成強迫性行為就很難戒除。
◎面對強大的焦慮時用以緩沖的工具。
◎執著於二種不同的觀念而造成心理的沖突。
此症多採用心理治療法治療,一般可分為個別治療及游戲治療。
7、攻擊行為
兒童的攻擊行為,一般會表現出敵意、不服從,甚至有身體、語言等攻擊行為。
攻擊性強的孩子通常擁有一個拒絕、苛求、訓練不一致的家庭,同樣地,這些孩子比較容易遭受一般性的挫折且其挫折容忍度偏低。
其治療通常須要:
◎改善管教方法,不要用嚴苛、打罵的方式。
◎改善家庭環境:提供溫暖、接納、關懷的環境。
◎善用增強鼓勵的方法,當孩子沒有攻擊行為出現時,應予以鼓勵、贊賞。
◎攻擊性過度強烈時,宜帶往醫院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