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幼兒常見傳染病
幼 兒 園 常 見 傳 染 病 知 識 一.流行性腮腺炎 1.病因:腮腺炎病毒 2.流行病學 ⑴傳染源:病人及隱性感染者為主要傳染源。 ⑵傳播途徑:通過唾液、飛沫傳播;冬春季為流行高峰。 ⑶易感者:學齡前兒童多發;患病後可獲得終生免疫。 3.臨床表現 ⑴腮腺腫大、疼痛。可一側或雙側同時腫大,以耳垂為中心向前、後、下腫大,邊緣不清,有微熱、觸痛,不發紅,無化膿。頰粘膜腮腺管口紅腫,張口或咀嚼酸性物時疼痛加重。 ⑵中度發熱,食慾減退,全身不適。 4. 並發症:腦炎、胰腺炎、睾丸炎、卵巢炎、聽神經損害等。 5. 隔離和預防 ⑴隔離患兒直至腮腺腫脹完全消失為止,但要至少於發病後10天。回園時須持醫院開據痊癒診斷證明,交醫務室經大夫同意後方可回班。 ⑵注意室內通風換氣,勤曬被褥。 ⑶對易感者可連服板蘭根沖劑3-5天。 ⑷ 接種流腮疫苗等。 6.治療 ⑴一般治療:卧床休息,多飲水,半流食,避免酸性食物,保持口腔清潔。 ⑵對症處理:高熱可用退熱葯,局部可敷以醋調金黃散減輕疼痛。 ⑶中醫治療:清熱解毒,消腫散瘀。 ⑷積極治療合並症。 二、手、足、口病 1.病因:病毒感染。 2﹑流行病學 ⑴傳染源:病人及隱性感染者。 ⑵傳播途徑:直接接觸傳染源或通過鼻咽分泌物、糞便、飛沫傳播;夏秋季多發。 ⑶易感者:5歲以下兒童易感;對同類型病毒有免疫力,維持時間尚不清楚。 3. 臨床表現 ⑴口痛,厭食,低熱。 ⑵口腔粘膜可見小皰疹或潰瘍,舌、頰粘膜、硬齶等處為多,偶爾波及牙齦、軟齶、扁桃體和咽部。 ⑶手、足掌背可見斑丘疹,後轉為皰疹, 2-3天後吸收,不留痂。也可見於臂、腿及臀部,軀干少見。 ⑷病程短,症狀輕。 4.隔離和預防 ⑴隔離患兒二周。 ⑵對患兒的鼻咽分泌物、糞便及污染物隨時進行消毒。 ⑶注意室內開窗通風,物品消毒等。 5.治療 ⑴對症處理:保持口腔衛生,口腔潰瘍處可局部塗葯。 ⑵防止繼發感染。 ⑶中醫治療:清熱解毒。 三、水 痘 1﹑病因:水痘帶狀皰疹組病毒。 2.流行病學 ⑴傳染源:急性期病人。 ⑵傳播途徑:飛沫或被皰疹漿液污染的物品。冬春季多見。 ⑶易感者:嬰幼兒、學齡前兒童發病率高;病後可獲得終生免疫。到成人期有20%的人可發生帶狀皰疹。 3.臨床表現 ⑴發熱、咳嗽、流涕、食慾不振等。 ⑵發熱1-2天後出現皮疹,初為紅色細小斑丘疹,數小時後變為圓形的,有薄膜包圍的"露珠"狀皰疹,周圍有紅暈,伴有癢感,1-3天後皰疹變干結痂。以軀干、腰、頭皮多見,四肢稀少,呈向心性分布;常成批出現,在同一時間內可見斑丘疹、皰疹、干痂。口腔粘膜、咽部、眼結膜也可見皮疹,破潰後形成潰瘍。 4.並發症:繼發感染時可引起敗血症。也可見腦炎、心肌炎等。 5.隔離和預防 ⑴隔離至皮疹全部變干脫痂為止。但不得少於發病後2周。 ⑵注意室內通風。 ⑶對易感者接種水痘疫苗。 6.治療 ⑴對症處理:發熱時用退熱劑;保持皮膚、指甲清潔,避免抓破皰疹,如皰疹已破或有繼發感染者,局部塗用1%龍膽紫等。 ⑵有繼發感染時可用抗生素。 ⑶按醫囑進行其他相關治療。 四、猩紅熱 1.病因:A組溶血性鏈球菌。 2.流行病學 ⑴傳染源:患者、隱性感染者及帶菌者。 ⑵傳播途徑:由飛沫經呼吸道傳播,也可通過玩具、毛巾、書、衣被等間接傳播。冬春季多見。 ⑶易感者:2-8歲兒童多發。 3.臨床表現 ⑴發熱、頭痛、咽部疼痛、頸前淋巴腫大。 ⑵發熱24小時出現皮疹,由中耳、頸部蔓延至軀干及四肢,24小時內遍布全身。皮疹為彌漫性針尖大小猩紅色小丘疹,疹間無正常皮膚,有癢感。面部潮紅,可見"口周蒼白圈"、"楊梅舌"。 4.並發症 ⑴化膿性並發症:中耳炎、副鼻竇炎、肺炎、乳突炎。 ⑵中毒性並發症:心肌炎、心包炎、心內膜炎。 ⑶變態反應性並發症:風濕性關節炎、急性腎小球腎炎。 5.隔離和預防 ⑴隔離患兒至症狀消失後一周;有化膿性並發症者隔離至炎症痊癒,並持醫院開據痊癒證明方可返園。 ⑵患兒病後3周內要注意經常查尿和心電圖,及早發現和治療腎炎、心肌炎等合並病症。 ⑶對患兒的分泌物和污染物品進行消毒。 ⑷對易感兒童可口服板蘭根、復方新諾明等。 6.治療 ⑴對症處理:用淡鹽水漱口,高熱時用退熱劑。 ⑵抗生素治療。 五、流行性感冒 1.病因:流感病毒。 2.流行病學 ⑴傳染源:病人及隱性感染者。 ⑵傳播途經:主要通過空氣飛沫經呼吸道傳播。多發於冬季和冬末春初。 ⑶易感者:兒童以及其他易感人群。 3.臨床表現 ⑴突然起病,畏寒、高熱、頭痛、全身酸痛、乏力等全身中毒症狀。 ⑵伴有輕度鼻塞、流涕、噴嚏、咳嗽、咽痛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狀。 ⑶病程持續約一周。 4.並發症 肺炎、腦炎、腦膜炎、循環功能障礙等。 5.隔離和預防 ⑴隔離至熱退後2天或症狀消失為止。 ⑵注意室內開窗通風。 ⑶易感者可服用板蘭根3-5日。 ⑷增強體質,合理營養,保證充足睡眠。 ⑸養成良好衛生習慣。 ⑹少去公共場所,不去病家串門。 ⑺有條件者接種流感疫苗。 6.治療 ⑴對症處理。 ⑵有合並症或繼發感染者,採用相應的治療措施(略)。 六.細菌性痢疾 1.病因:痢疾桿菌。 2.流行病學 ⑴傳染源:急慢性病人和帶菌者。 ⑵傳播途徑:傳染源排出的糞便污染手、食物、水源、玩具等或經蒼蠅污染食品,經口感染。 ⑶易感者:普遍易感、感染後免疫力不鞏固。 3.臨床表現 ⑴普遍型(典型菌痢):起病急,高熱。大便每天10次以上,以粘液、膿血為主,便後又里急後中重感,伴全身乏力、食慾減退,惡心、嘔吐,陣發性腹痛。 ⑵輕型(非典型菌痢):不發熱或低熱。大便每天3-4次,便內膿血量不多或僅為粘液,無明顯全身症狀。2-3天內病情好轉。 ⑶重型:每天大便數10次,內有膿血,有里急後重感,全腹劇痛,伴嘔吐、脫水、酸中毒,全身症狀不重。 ⑷中毒型:多見於2-7歲兒童。發病急驟,高熱、驚厥、昏迷、休克、呼吸衰竭等全身中毒症狀明顯,腸道症狀常於24-36小時才出現。此型病情較重。 ⑸慢性痢疾:病程超過2個月以上者,常見於營養不良、佝僂病、貧血的嬰幼兒,或急性痢疾不典型未經正規治療、遷延不愈而致,體溫正常或低熱,大便性質不定,有粘液或粘液、膿血交替出現。 4.隔離和預防 ⑴隔離至症狀消失,大便鏡檢陰性,停葯後大便培養兩次陰性後,經醫院開據痊癒證明方可返園。 ⑵消毒病人排泄物以及病人所用各種物品。 ⑶注意個人和飲食衛生,不吃腐敗、變質、不潔食物。 ⑷加強環境衛生,管理好糞便、水源。 5.治療 ⑴中毒型:立即送醫院緊急處理。 ⑵一般治療。 ⑶抗生素治療。 七、麻 疹 麻疹傳染性極強,易感者多為兒童。 臨床表現:患者初期症狀和感冒差不多,發熱3天後,開始出現皮疹,首先起於耳後、發際處,主要是斑丘疹,皮疹迅速蔓延至面部、胸背、腹部、四肢及全身。皮疹3—4天後逐漸脫屑消退,逐漸康復。 預防措施:接種麻疹減毒活疫苗是預防麻疹的最有力措施。麻疹沒有特效葯物,主要是護理好患者,減少並發症,寢室要溫暖、濕潤、空氣清新,光線不宜過強。定時通風換氣,要用溫水清洗顏面、眼鼻分泌物,定時用鹽水或漱口水漱口。 (風疹與麻疹的區別:手腳心沒有疹子,出疹1-2天即消退,孕婦得後易使胎兒畸形。) 八、急性出血性結膜炎 1、病因 急性出血性結膜炎又稱流行性出血性結膜炎(俗稱紅眼病)是近30年來世界暴發流行的一種新型急性病毒性眼病。 2、流行病學 本病特點為潛伏期很短,起病急驟、眼刺激症狀重,結膜高度充血,常見結膜下出血及角膜上皮點狀剝脫。本病傳染性極強,人群普遍易感,發病率高,傳播很快,發病集中。本病每於夏秋季節流行,多見於成人。 3、臨床表現:
⑵ 幼兒傳染病有很多,家長一定要注意防範,你知道有哪些嗎
幼兒傳染病有哪些幼兒傳染病中,其中病毒性傳染病包括有麻疹、風疹、流行性腮腺炎、水痘、單純皰疹病毒感染、巨細胞病毒感染、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流行性感冒、流行性乙型腦炎。
四、避免與他人共用水杯、餐具、毛巾、牙刷等物品。五、注意環境衛生和室內通風,如周圍有呼吸道傳染病症狀的病人時,應增加通風換氣的次數。開窗時要避免穿堂風,注意保暖,衣服、被褥要經常在陽光下暴曬。六、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增加機體免疫能力。七、避免到人多聚集的公共場所。
⑶ 小學生春季傳染病有哪些
春季冷暖空氣交匯,天氣多變忽冷忽熱,適宜多種病原微生物孳生繁殖。呼吸道的抵抗力降低,加之外出踏青旅遊的人員增多,若不注意保養,很容易患上傳染病。每年春天,各大醫院的呼吸道和腸道傳染病門診往往人滿為患,有人因此把春季戲稱為「多病之春」。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2月報告全國發生病毒性肝炎99984例,其中死亡74例;麻疹9501,死亡6例;痢疾10198例,死亡3例;流行性腦脊髓膜炎217例,死亡8例;傷寒783例,流行性乙型腦炎1例,霍亂1例。為此,傳染病專家提醒人們,春季是多種傳染性疾病的好發季節,大家要增強自我防範意識,既不要盲目恐慌,又不能掉以輕心,要注意採取積極預防、綜合控制的措施,御病原於身體之外。
呼吸道傳染病主要有四種
解放軍302醫院雜病科主任、主任醫師趙敏介紹,春季容易流行的呼吸道傳染病主要有4種:
麻疹:原本是由病毒引起的小兒常見傳染病,是一種發熱伴出疹性的疾病,但因兒童普遍接種過麻疹疫苗,因此目前成人麻疹病例較多。此病在發熱同時伴有呼吸道的其他症狀,如咳嗽、流涕、打噴嚏、眼睛發紅且分泌物增多等,在發熱的第4天左右,從耳後、發根處出疹,隨後波及到全身。麻疹本身並不可怕,但此病可以合並肺炎、喉炎、腦炎和心功能不全等並發症,如發生在小兒身上可危及生命。成人麻疹的症狀比較嚴重,但預後較好,並發症相對較少。
腮腺炎:俗稱痄腮,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全身多種腺體的疾病,臨床上可見腮腺炎、頜下腺炎、睾丸炎以及胰腺炎等。腮腺炎患者和健康帶毒者是該病傳染源,病毒通過空氣飛沫侵入健康人體的口腔、鼻腔黏膜後大量繁殖,然後進入血液,經血液循環到達腮腺使腮腺產生病變;另一途徑是病毒經腮腺管口直接侵犯腮腺而發病。因此,呼入含有腮腺炎病毒的空氣飛沫或接觸了流腮患者最近使用過的食物、餐具、玩具等均可染病。流腮患者的突出表現就是發熱和耳下腫痛。該病以兒童和青少年多見,但對流腮缺乏抵抗力的成人也可染病。由於腮腺炎病毒能夠通過飛沫經呼吸道傳播,如防護不當可造成局部流行,尤其是人群聚集的地方,如幼兒園、學校、軍營等。此病發病時除發熱外,還伴有局部腺體的腫脹與疼痛,小兒還可合並腦膜炎,成人多發生胰腺炎和睾丸炎。
流腦:是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的簡稱,此病是由腦膜炎雙球菌引起的經呼吸道傳播的一種化膿性腦膜炎。傳染源為病人或帶菌者,患病人群以15歲以下青少年和兒童居多,6個月至2歲小孩患病率最高。腦膜炎雙球菌常隱藏於患者和帶菌者鼻咽分泌物中,主要通過咳嗽、噴嚏、說話等產生的飛沫傳播,進入人體呼吸道引起感染。這種病原菌目前已知至少有A、B、C、D等13個血清群。在我國,90%以上的流腦病例是由A群腦膜炎球菌引起的。流腦一般2~3月份為高發季節,可出現地方性流行,經常有散發病例的出現。流腦的潛伏期是1~10天,一般為2~3天。該病一般表現為突然高熱、劇烈頭痛、頻繁嘔吐、精神不振、頸項強直,重者可出現昏迷、抽搐,如不及時搶救可危及生命。
風疹:是由風疹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呼吸道傳染病,空氣飛沫傳播是主要傳播途徑,日常的密切接觸也可傳染。患者通過咳嗽、說話、打噴嚏等方式將帶有病毒的飛沫排入空氣中,當抵抗力低下的人吸入了帶有病毒的空氣,就可能被感染。另外,風疹患者糞便及尿中排除的病毒可污染食具、衣物、用品等發生接觸感染。潛伏期一般為14天~21天,平均18天。其主要表現是在發病前1~2天內可有低熱、頭疼、厭食、倦怠、咽痛、咳嗽、噴嚏等上呼吸道症狀。通常在發熱的第一天或第二天出現皮疹,一天內皮疹從面部開始,按軀干、四肢的順序迅速遍及全身,但手掌、足底大多沒有皮疹。
腸道傳染病不容小覷
該院感染科副主任醫師姜天俊介紹,春季容易流行的腸道傳染病主要有6種:
細菌性痢疾:這是天氣轉暖時由痢疾桿菌引起的常見病、多發病,大多是進食不潔食品後感染痢疾桿菌所致。病菌隨病人或帶菌者糞便排出,易感者通過污染的手、生活接觸、被污染食物或水源,或借蒼蠅等方式傳播。主要表現為發熱、腹痛、腹瀉,大便下墜感,可伴隨惡心、嘔吐、口乾、渾身無力等表現。
食物中毒:春季來臨,氣溫逐漸回升,細菌易繁殖,外出旅遊的流動人口大量增加,餐飲業超負荷運行,給疾病的傳播造成可乘之機,人群吃進了被細菌或細菌毒素污染的食物均可發病。潛伏期短,一般為數小時至2天,最短為1小時。主要表現為畏寒、發熱(低熱或高熱)、惡心、嘔吐、腹痛、腹瀉(水樣便、黏液便、膿血便或血水樣便),嚴重者可引起脫水、血壓下降、酸中毒,甚至休克。病情的輕重與攝入的細菌數量以及人體防禦功能等因素有關,故同餐人群可集體發病。
霍亂:是一種由霍亂弧菌引起的烈性腸道傳染病,進食含有霍亂弧菌的不潔飲食後感染發病。病情發展迅速,如不及時救治,可死於多器官衰竭,且傳播快,可大規模流行。我國《傳染病防治法》將其列為兩種甲類傳染病之一。本病的傳染源是病人和帶菌者,經水、食物、日常生活接觸和蒼蠅等途徑傳播,人群普遍易感。潛伏期為3小時至7天,主要表現為嚴重的腹瀉和嘔吐,吐瀉物可以表現為米泔水樣,一般無腹痛、無發熱,嚴重者可發生失水性休克、皮膚干皺、口渴唇乾。
急性腸炎:「拉肚子」在生活中極為常見。急性腸炎就是「拉肚子」中最常見的疾病。一旦人們暴飲暴食,進食腐敗、污染的食物,經常發生的就是急性腸炎。多由細菌及病毒等微生物感染所致,其表現主要為腹痛、腹瀉、惡心、嘔吐、發熱等,嚴重者可致脫水、電解質紊亂、休克等。
傷寒:進食含有傷寒桿菌的不潔食物後發病。潛伏期10天左右,其長短與感染菌量有關,食物型暴發流行可短至48小時,而水源性暴發流行時間可長達30天。主要表現為持續發熱、皮疹、精神抑鬱等。傳染源為病人及帶菌者。病人從潛伏期開始可從糞便排菌,從病程第1周末開始從尿排菌,故整個病程中均有傳染性,尤以病程的2~4周內傳染性最大。傷寒桿菌隨病人或帶菌者的糞、尿排出後,通過污水、食物、日常生活接觸和蒼蠅、蟑螂等媒介而傳播。
甲型肝炎:進食含有甲型肝炎病毒的食品1月左右後發病,病毒感染者為主要傳染源,他們從糞便中排出的大量病毒會污染水源、食物及周圍環境,正常人群一旦接觸這些污染物,就可能導致發病。潛伏期大約為半個月到一個月時間。多數病人起病時類似感冒或胃病,有發熱、怕冷、疲乏無力、不思飲食、惡心、嘔吐、厭油等現象。一般患者幾日後會退燒,但尿色漸深,出現眼黃、皮膚黃疸,肝區疼痛等,此時肝功異常(轉氨酶高達幾百、甚至幾千單位,膽紅素明顯升高)、肝脾腫大。
⑷ 兒童傳染病有哪些
你好!兒童傳染病有:水痘、麻疹、風疹、幼兒急疹、流行性腮腺炎、百日咳、猩紅熱、流行性腦脊髓膜炎、傳染性肝炎、細菌性痢疾、流行性乙型腦炎。這些疾病往往是經過呼吸道、消化道傳播的,所以還要注意呼吸道的隔離,不要接觸這方面相應的病人,不要到人多的地方去,要注意食品的清潔,包括一些水果、冷飲和一些涼食,盡量保持清潔的狀態,不給孩子吃隔夜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