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兒童的科學學習為什麼需要通過直接感知,實際操作和親身體驗的當時來進行
讓幼兒通過直接感知、實際操作和親身體驗的方式進行學習,這是由幼兒的學習方式和特點、幼兒的思維特點、幼兒園教育的相關原則以及幼兒園教育的特點決定的。
1.幼兒的學習是以直接經驗為基礎,在游戲和日常生活中進行的。
幼兒園以游戲為基本活動,幼兒在活動和游戲中主動參與其中,通過實踐操作獲得不同的經驗。情境教學法是幼兒以直接經驗為基礎進行學習的有力體現。
小班幼兒認知情緒化特徵明顯,主要受外界事物和自己的情緒支配,良好的情境必然引起小班幼兒積極的情緒反應。
我們可以利用情境教學,創設小班幼兒喜歡的教學情境,如具有鮮明主題標志的故事情境、形象逼真的生活情境、生動有趣的游戲情境等,引發他們的積極情緒,使其在這樣的情境中能愉快地投入到學習中。
2. 幼兒期的思維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主要依靠事物的形象和表象認識世界。
例如教幼兒學習數學中的加減運算時,幼兒不能直接給出答案,而是需要通過頭腦中的表象或者是教具的操作來進行計算。
3. 幼兒園教育要遵循活動性和直觀性的原則。
例如在小班社會「我會打招呼」活動的第二個環節,教師創設了一個表演游戲情境,准備好頭飾,通過師幼共同扮演動物園里的角色,在游戲中進一步練習有禮貌地打招呼。
幼兒沉浸在充滿童趣的愉快游戲中在這樣的游戲情境中,教師為每位幼兒提供了活動、交流、分享、表達的機會和時間,引發了幼兒在集體中交流的願望,幼兒完全沉浸在愉快的游戲中,不知不覺地獲得了知識和經驗。
4. 幼兒園教育具有生活化、活動性的特點。
例如大班科學活動「轉起來」,活動結束部分圍繞「轉動現象在生活中的應用」這一主題,讓幼兒聯系實際生活經驗,與同伴想想、說說、看看,最後在「轉轉電影屋」的情境中自然結束,提升經驗,進一步引發幼兒探索生活中轉動現象的興趣。
總之,要珍視游戲和生活的獨特價值,創設豐富的教育環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滿足幼兒通過直接感知、實際操作和親身體驗獲取經驗的需要,嚴禁「拔苗助長」式的超前教育和強化訓練。
(1)兒童體驗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1、道德感是幼兒評價自己或其他幼兒的行為是否符合社會道德行為標准時所產生的內心體驗,幼兒「告狀」行為最主要的原因即中班幼兒道德感發展,具體原因分析如下:
中班幼兒已經能夠比較明顯地掌握了一些概括化的道德標准,中班幼兒會因為自己在活動中遵守老師的要求而產生快樂。
此階段幼兒關心自己的行為是否符合道德標准,同時也開始關注其他幼兒的行為是否符合道德標准,並由此產生相應的情感。
當幼兒認為同伴的行為不符合道德標准時,即會出現材料中所述的「告狀」行為。
2、中班幼兒愛告狀也有可能是為了引起教師的關注,吸引教師的注意力。
在幼兒園里,幼兒向教師傳達信息的渠道,一般都是通過告狀,從而在告狀中引起老師的注意,表達他們的想法、或間接或直接想要的某種結果。
3、中班幼兒的年齡大多在4-5歲左右,此時他們的思維具有自我中心化的特點,在考慮問題時總是先考慮自己的感受,維護自己的利益,不能理解別人的心情,遇到事情不能清楚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友好地和同伴講話,解決他們間的矛盾,往往通過告狀來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