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兒童樂園 » 兒童腸套疊如何蠕動
擴展閱讀
我們的同學英語怎麼讀 2025-01-22 12:19:14

兒童腸套疊如何蠕動

發布時間: 2024-02-26 09:29:01

『壹』 腸套疊b超能看出嗎 腸套疊的寶寶會放屁嗎

我們都知道,腸套疊會引起嬰兒大便阻塞,非常的麻煩。那麼腸套疊的寶寶會放屁嗎?不妨和我看看吧!

腸套疊B超能看出嗎

做B超是能檢查出腸套疊的,腸套疊可能引起腸梗阻,腸腔積氣,B超檢查可以明確了解。如果B超提示腸管無異常聲像則可以基本排除,不需過於擔心,如果擔心誤診還可以做消化道造影檢查進一步確定,同時還可以配合肛門指診、X線、內鏡等等進行有效檢查。

腸套疊的寶寶會放屁嗎

腸套疊的寶寶會不會放屁取決於病情的嚴重程度,在腸套疊早期,還只是腸套疊沒有引起腸腔完全阻塞,則寶寶是可能會放屁的,而且大便周期也會延遲。若到了腸套疊後期,已經引起了完全性腸梗阻,就不會放屁。所以家長不要以寶寶是否放屁來確診腸套疊,而是要注意腸套疊的其他症狀。

確診腸套疊做什麼檢查

1、B超檢查

由於腸套疊在發生之後腸壁是有明顯增厚現象的,因此通過B超檢查就可以發現局部的腫塊有異常的回聲。B超橫斷掃描可見「同心圓」或「靶環狀」改變,縱斷掃描可見「套筒征」表現,其安全性強,敏感性和特異性高,診斷價值高。

但由於腸套疊在發生之後大多還會伴有腸梗阻,所以就會受到腸腔內積氣液的影響,因此通過這項檢查也就會受到一定的限制。

2、血象檢查

當患者在出現了狹窄性的腸梗阻之後,通過這項檢查就可以發現白細胞的計數和中性粒細胞有明顯增加的現象發生。

3、X線檢查

一般主要是以直立位和左側卧位進行的X線腹部平片為主。大概在梗阻發生了四個小時左右,通過這項檢查就可以發現有充氣的小腸袢,而結腸內的氣體卻有減少和消失的現象。而如果是小腸套疊,通過這項檢查就可以顯示出腸腔內是呈線狀狹窄出現的,不但遠端的腸腔會有擴張,而且還會有圍繞線狀陰影呈彈簧狀影像。

4、CT檢查

一般腹部CT是不會受到人體氣體影響的,而且通過這項檢查還可以發現典型的「汽輪胎」或「靶形」征,或者是在檢查之後還會顯現出小腸袢有顯著增厚後成腎形腫塊的現象。

腸套疊的症狀

1、急性陣發型腹痛

為早期出現的症狀,其特點是平素健康的嬰兒,無任何誘因而突然發生劇烈的有規律的陣發性腹痛。患兒表現陣發性哭鬧不安、屈腿、面色蒼白,每次發作約10~20分鍾,以後安靜入睡,或玩耍如常,約數十分鍾後又突然發作,其症狀如前。如此反復多次,患兒精神漸差、疲乏不堪、面色蒼白。

這種有規律的陣發性腹痛,是由於較強的腸蠕動波把套入的腸管向前推進,牽拉腸系膜,同時套疊鞘部發生強烈收縮所引起。個別較小的病兒無劇烈哭鬧,儀表現為陣陣不安和面色蒼白,隨後進入休克狀態,需特別警惕。

2、血便

此症狀多於病後6~12小時出現,是本病特徵之一,常為暗紅色果醬樣便,亦可為新鮮血便或血水,一般無臭味,當疑為本病而尚無便血時可作直腸指檢,如指檢染血則有同樣診斷意義。出現便血原因是套入部腸壁血循環障礙,致使粘膜滲血與腸粘液混合在一起的結果。

3、腹部腫塊

腹部腫塊是具有重要診斷意義的腹部體征,在兩次哭鬧的間歇期如果檢查腹部,就能在右上腹肝下觸及到臘腸樣、稍微活動並有輕壓痛的包塊。

而腫塊的部位依套入點和套入程度而定,一般多在升結腸、橫結腸和降結腸位置。在病程早期,腫塊多位於右上腹部,呈臘腸樣,光滑而不太硬,略帶彈性,可稍活動,有壓痛。以後隨套疊的進展,腫塊可沿結腸移至左腹部,嚴重時可套入直腸內,直腸指檢可觸及子宮頸樣腫物。

4、嘔吐

在嘔吐剛開始的時候是為奶汁還有乳塊或其他食物,以後還會轉為膽汁樣物,在一兩天後轉為帶臭味的腸內容物,表示嬰兒的病情很嚴重。

5、陣發性哭鬧不安

嬰幼兒雖然不能表述,但腸痙攣發作導致陣發性腹痛發生時,患兒會出現難以安撫的哭鬧不安,待痙攣緩解後,患兒安靜如常,正常吃奶。

6、拒乳、拒拍、拒抱

當腸套疊繼續進展時,患兒可出現中毒症狀,表現為精神不佳,發熱,煩躁不安,拒絕吃奶等非特異性表現。當腸管缺血壞死後,患兒腹痛仍存在但不突出,而血便也可停止,但出現腹脹明顯,怕動,拒拍及拒抱等表現。

7、全身情況

發病早期病兒全身情況尚好,體溫正常,僅有面色蒼白,精神不好,食慾不振或拒食。隨發病時間延長,一般情況逐漸嚴重,表現精神萎靡、嗜睡、脫水、發熱、腹脹,甚至休克或腹膜炎徵象。

『貳』 腸套疊是指腸道的一部分出現套疊,小兒腸套疊怎麼治療

1保守治療

保守治療一般在發病後48小時內使用。 患兒一般情況良好,腸套疊不嚴重。 目前包括X線透視下空氣或鋇劑灌腸減量、B超監測下生理鹽水灌腸減量、纖維結腸鏡氣體復位應用等。 重新體位後,孩子常能安然入睡,腹脹得到緩解 , 質量消失了。 通常在重新定位後服用葯用木炭1g。 數小時後,含有黑碳顆粒的糞便會從肛門排出。 完全重新定位後,即可食用食物。 細菌和毒素被吸收,需要抗感染和相關的對症和支持治療,例如靜脈輸液和抗生素。 

 4、發病原因

可能與飲食習慣和方式的改變、食物刺激和手術引起的腸道功能障礙、回盲部解剖異常、腸道痙攣和病毒感染等有關。

5臨床表現 

嬰兒急性腸套疊多見於近端的腸管套入遠端的腸管,以回腸末端套入回盲部或結腸多見。急性腸套疊臨床上多表現為陣發性哭鬧、嘔吐、排果醬樣大便、腹部可捫及到臘腸樣包塊。

 6 預防措施 

1、平時要注意科學喂養,不要過飢,也不能過飽,最好能按時按量進食,防止小兒胃腸負擔過重或飢餓不適。

 2、添加輔食要循序漸進.不要操之過急,以防小兒尚未發育健全的胃腸道不能適應突然改變的食物。

 3、要根據氣候的變化隨時增減衣服.避免小兒受到家冷、炎熱等環境變化的刺激,引起胃腸蠕動紊亂。 

4、在醫師的指導下科學驅蟲,不要擅自濫用驅蟲葯,避免各種容易誘發腸蠕動紊亂的不良因索。 

5、曾經患過腸套疊的嬰幼兒如遇不良因素影響,還有可能舊病復發,因此,不要以為孩子曾經患過腸套疊就疏忽大意。



『叄』 我家寶寶有腸疊套嗎

你好,根據你的描述我感覺應該不是,下面是關於腸套疊的知識,你看一下,如果你覺得你們家的寶寶反應嚴重的話,還是去醫院,小孩的病不要耽誤。另外我想提醒下,小孩這么小不要去做什麼所謂的微量元素檢查,補這補那的,沒准會害了孩子! 臨床表現 小兒腸套疊分為嬰兒腸套疊(2歲以內者)和兒童腸套疊,臨床上以前者多見。 1.嬰兒腸套疊 多為原發性腸套疊,臨床特點如下: (1)陣發性哭吵:常見既往健康肥胖的嬰兒,突然出現陣發性有規律的哭鬧,持續約10~20分鍾,伴有手足亂動、面色蒼白、拒食、異常痛苦表現,然後有5~10分鍾或更長時間的暫時安靜,如此反復發作。此種陣發性哭鬧與腸蠕動間期相一致,由於腸蠕動將套入腸段向前推進,腸系膜被牽拉,腸套疊鞘部產生強烈收縮而引起的劇烈疼痛,當蠕動波過後,患兒即轉為安靜。腸套疊晚期合並腸壞死和腹膜炎後,患兒表現萎靡不振,反應低下。一部分體質較弱,或並發腸炎、痢疾等疾病時,哭鬧不明顯,而表現煩躁不安。 (2)嘔吐:初為奶汁及乳塊或其他食物,以後轉為膽汁樣物,1~2天後轉為帶臭味的腸內容物,提示病情嚴重。 (3)腹部包塊:在2次哭鬧的間歇期檢查腹部,可在右上腹肝下觸及臘腸樣、稍活動並有輕壓痛的包塊,右下腹一般有空虛感,腫塊可沿結腸移動,嚴重者可在肛門指診時,在直腸內觸到子宮頸樣腫物,即為套疊頭部。 (4)果醬樣血便:嬰兒腸套疊發生血便者達80%以上。家長往往以血便為首要症狀就診,多在發病後6~12小時排血便,早者在發病後3~4小時即可出現,為稀薄黏液或膠凍樣果醬色血便,數小時後可重復排出。便血原因是腸套疊時,腸系膜被嵌入在腸壁間,發生血液循環障礙而引起黏膜出血、水腫與腸黏液混合在一起而形成暗紫色膠凍樣液體。 (5)肛門指診:有重要臨床價值,有些來診較早患兒,雖無血便排出,但通過肛門指診可發現直腸內有黏液血便,對診斷腸套疊極有價值。 (6)全身狀況:依就診早晚而異,早期除面色蒼白,煩躁不安外,營養狀況良好。晚期患兒可有脫水,電解質紊亂,精神萎靡不振、嗜睡、反應遲鈍。發生腸壞死時,有腹膜炎表現,可出現中毒性休克等症狀。 診斷鑒別 當患兒出現陣發性哭鬧不安、嘔吐、果醬樣血便,腹部檢查觸到臘腸樣包塊時,即可確定診斷。但臨床約有10%~15%病例,來院就診時缺乏急性腸套疊的典型表現,或只有其中1~2個症狀,此時應仔細檢查腹部是否可觸及腫塊,右下腹是否有空虛感,肛門指診觀察指套上是否有果醬樣黏液便,以便進一步確診。必要時做腹部超聲等輔助檢查,協助診斷。 輔助檢查 1.腹部超聲 為首選檢查方法,可以通過腸套疊的特徵性影像協助臨床確定診斷。在腸套疊橫斷面上顯示為「同心圓」或「靶環」征,縱切面上,呈「套筒」征。 2.空氣灌腸 在空氣灌腸前先作腹部正側位全面透視檢查,觀察腸內充氣及分布情況。注氣後可見在套疊頂端有緻密軟組織腫塊呈半圓形,向結腸內突出,氣體前端形成明顯杯口影,有時可見部分氣體進入鞘部形成不同程度鉗狀陰影。診斷明確的同時也可加壓進行復位治療。 鑒別診斷 急性腸套疊臨床症狀和體征不典型時,注意與下列疾病鑒別。 1.細菌性痢疾 鑒別要點:菌痢多見於夏季,常有不潔飲食史;早期即可出現高熱,體溫達39°C或更高;黏液膿血便伴里急後重,大便常規見到大量膿細胞,如細菌培養陽性,即可確診;腹部觸不到臘腸樣包塊;B型超聲見不到腸套疊的典型影像。但偶爾菌痢腹瀉時,因腸蠕動紊亂,可引起腸套疊。 2.急性壞死性小腸炎 鑒別要點:以腹瀉為主,大便呈洗肉水樣或紅色果醬樣,有特殊腥臭氣味;高熱,嘔吐頻繁,明顯腹脹,嚴重者吐咖啡樣物;全身情況較腸套疊惡化得快,嚴重脫水,皮膚花紋和昏迷等休克症狀。 3.過敏性紫癜 腹型紫癜患兒有陣發性腹痛及嘔吐,有腹瀉或便血,呈暗紅色,有時因腸管水腫出血而增厚,可在右下腹觸及腫塊。注意患兒是否雙下肢出血性皮疹、膝關節和踝關節腫痛等,部分病例可有血尿。有報道25%腹型紫癜可伴發腸套疊,此時應作B超或空氣灌腸檢查協助診斷。 4.梅克爾憩室出血 鑒別要點:梅克爾憩室潰瘍出血系突然發生。便血量往往很多,嚴重者可出現休克;出血時並無腹痛或僅有輕微腹痛。但梅克爾憩室也可引發腸套疊,與原發性腸套疊很難鑒別,多在手術中發現。 5.蛔蟲性腸梗阻 鑒別要點:多見於幼兒及兒童,陣發性腹疼,可有吐、便蛔蟲史;腹部包塊多在臍周呈條索狀或麵粉團樣,壓之可變形;臨床很少有便血;患兒在發病前多有驅蟲不當史;腹部超聲顯示腸腔內蛔蟲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