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兒童樂園 » 兒童易感症是什麼意思
擴展閱讀
靈劍仙動漫叫什麼 2024-11-29 12:32:18
印度式教育有多少 2024-11-29 12:28:24

兒童易感症是什麼意思

發布時間: 2024-01-28 06:30:26

A. 幼兒常見傳染病

幼 兒 園 常 見 傳 染 病 知 識 一.流行性腮腺炎 1.病因:腮腺炎病毒 2.流行病學 ⑴傳染源:病人及隱性感染者為主要傳染源。 ⑵傳播途徑:通過唾液、飛沫傳播;冬春季為流行高峰。 ⑶易感者:學齡前兒童多發;患病後可獲得終生免疫。 3.臨床表現 ⑴腮腺腫大、疼痛。可一側或雙側同時腫大,以耳垂為中心向前、後、下腫大,邊緣不清,有微熱、觸痛,不發紅,無化膿。頰粘膜腮腺管口紅腫,張口或咀嚼酸性物時疼痛加重。 ⑵中度發熱,食慾減退,全身不適。 4. 並發症:腦炎、胰腺炎、睾丸炎、卵巢炎、聽神經損害等。 5. 隔離和預防 ⑴隔離患兒直至腮腺腫脹完全消失為止,但要至少於發病後10天。回園時須持醫院開據痊癒診斷證明,交醫務室經大夫同意後方可回班。 ⑵注意室內通風換氣,勤曬被褥。 ⑶對易感者可連服板蘭根沖劑3-5天。 ⑷ 接種流腮疫苗等。 6.治療 ⑴一般治療:卧床休息,多飲水,半流食,避免酸性食物,保持口腔清潔。 ⑵對症處理:高熱可用退熱葯,局部可敷以醋調金黃散減輕疼痛。 ⑶中醫治療:清熱解毒,消腫散瘀。 ⑷積極治療合並症。 二、手、足、口病 1.病因:病毒感染。 2﹑流行病學 ⑴傳染源:病人及隱性感染者。 ⑵傳播途徑:直接接觸傳染源或通過鼻咽分泌物、糞便、飛沫傳播;夏秋季多發。 ⑶易感者:5歲以下兒童易感;對同類型病毒有免疫力,維持時間尚不清楚。 3. 臨床表現 ⑴口痛,厭食,低熱。 ⑵口腔粘膜可見小皰疹或潰瘍,舌、頰粘膜、硬齶等處為多,偶爾波及牙齦、軟齶、扁桃體和咽部。 ⑶手、足掌背可見斑丘疹,後轉為皰疹, 2-3天後吸收,不留痂。也可見於臂、腿及臀部,軀干少見。 ⑷病程短,症狀輕。 4.隔離和預防 ⑴隔離患兒二周。 ⑵對患兒的鼻咽分泌物、糞便及污染物隨時進行消毒。 ⑶注意室內開窗通風,物品消毒等。 5.治療 ⑴對症處理:保持口腔衛生,口腔潰瘍處可局部塗葯。 ⑵防止繼發感染。 ⑶中醫治療:清熱解毒。 三、水 痘 1﹑病因:水痘帶狀皰疹組病毒。 2.流行病學 ⑴傳染源:急性期病人。 ⑵傳播途徑:飛沫或被皰疹漿液污染的物品。冬春季多見。 ⑶易感者:嬰幼兒、學齡前兒童發病率高;病後可獲得終生免疫。到成人期有20%的人可發生帶狀皰疹。 3.臨床表現 ⑴發熱、咳嗽、流涕、食慾不振等。 ⑵發熱1-2天後出現皮疹,初為紅色細小斑丘疹,數小時後變為圓形的,有薄膜包圍的"露珠"狀皰疹,周圍有紅暈,伴有癢感,1-3天後皰疹變干結痂。以軀干、腰、頭皮多見,四肢稀少,呈向心性分布;常成批出現,在同一時間內可見斑丘疹、皰疹、干痂。口腔粘膜、咽部、眼結膜也可見皮疹,破潰後形成潰瘍。 4.並發症:繼發感染時可引起敗血症。也可見腦炎、心肌炎等。 5.隔離和預防 ⑴隔離至皮疹全部變干脫痂為止。但不得少於發病後2周。 ⑵注意室內通風。 ⑶對易感者接種水痘疫苗。 6.治療 ⑴對症處理:發熱時用退熱劑;保持皮膚、指甲清潔,避免抓破皰疹,如皰疹已破或有繼發感染者,局部塗用1%龍膽紫等。 ⑵有繼發感染時可用抗生素。 ⑶按醫囑進行其他相關治療。 四、猩紅熱 1.病因:A組溶血性鏈球菌。 2.流行病學 ⑴傳染源:患者、隱性感染者及帶菌者。 ⑵傳播途徑:由飛沫經呼吸道傳播,也可通過玩具、毛巾、書、衣被等間接傳播。冬春季多見。 ⑶易感者:2-8歲兒童多發。 3.臨床表現 ⑴發熱、頭痛、咽部疼痛、頸前淋巴腫大。 ⑵發熱24小時出現皮疹,由中耳、頸部蔓延至軀干及四肢,24小時內遍布全身。皮疹為彌漫性針尖大小猩紅色小丘疹,疹間無正常皮膚,有癢感。面部潮紅,可見"口周蒼白圈"、"楊梅舌"。 4.並發症 ⑴化膿性並發症:中耳炎、副鼻竇炎、肺炎、乳突炎。 ⑵中毒性並發症:心肌炎、心包炎、心內膜炎。 ⑶變態反應性並發症:風濕性關節炎、急性腎小球腎炎。 5.隔離和預防 ⑴隔離患兒至症狀消失後一周;有化膿性並發症者隔離至炎症痊癒,並持醫院開據痊癒證明方可返園。 ⑵患兒病後3周內要注意經常查尿和心電圖,及早發現和治療腎炎、心肌炎等合並病症。 ⑶對患兒的分泌物和污染物品進行消毒。 ⑷對易感兒童可口服板蘭根、復方新諾明等。 6.治療 ⑴對症處理:用淡鹽水漱口,高熱時用退熱劑。 ⑵抗生素治療。 五、流行性感冒 1.病因:流感病毒。 2.流行病學 ⑴傳染源:病人及隱性感染者。 ⑵傳播途經:主要通過空氣飛沫經呼吸道傳播。多發於冬季和冬末春初。 ⑶易感者:兒童以及其他易感人群。 3.臨床表現 ⑴突然起病,畏寒、高熱、頭痛、全身酸痛、乏力等全身中毒症狀。 ⑵伴有輕度鼻塞、流涕、噴嚏、咳嗽、咽痛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狀。 ⑶病程持續約一周。 4.並發症 肺炎、腦炎、腦膜炎、循環功能障礙等。 5.隔離和預防 ⑴隔離至熱退後2天或症狀消失為止。 ⑵注意室內開窗通風。 ⑶易感者可服用板蘭根3-5日。 ⑷增強體質,合理營養,保證充足睡眠。 ⑸養成良好衛生習慣。 ⑹少去公共場所,不去病家串門。 ⑺有條件者接種流感疫苗。 6.治療 ⑴對症處理。 ⑵有合並症或繼發感染者,採用相應的治療措施(略)。 六.細菌性痢疾 1.病因:痢疾桿菌。 2.流行病學 ⑴傳染源:急慢性病人和帶菌者。 ⑵傳播途徑:傳染源排出的糞便污染手、食物、水源、玩具等或經蒼蠅污染食品,經口感染。 ⑶易感者:普遍易感、感染後免疫力不鞏固。 3.臨床表現 ⑴普遍型(典型菌痢):起病急,高熱。大便每天10次以上,以粘液、膿血為主,便後又里急後中重感,伴全身乏力、食慾減退,惡心、嘔吐,陣發性腹痛。 ⑵輕型(非典型菌痢):不發熱或低熱。大便每天3-4次,便內膿血量不多或僅為粘液,無明顯全身症狀。2-3天內病情好轉。 ⑶重型:每天大便數10次,內有膿血,有里急後重感,全腹劇痛,伴嘔吐、脫水、酸中毒,全身症狀不重。 ⑷中毒型:多見於2-7歲兒童。發病急驟,高熱、驚厥、昏迷、休克、呼吸衰竭等全身中毒症狀明顯,腸道症狀常於24-36小時才出現。此型病情較重。 ⑸慢性痢疾:病程超過2個月以上者,常見於營養不良、佝僂病、貧血的嬰幼兒,或急性痢疾不典型未經正規治療、遷延不愈而致,體溫正常或低熱,大便性質不定,有粘液或粘液、膿血交替出現。 4.隔離和預防 ⑴隔離至症狀消失,大便鏡檢陰性,停葯後大便培養兩次陰性後,經醫院開據痊癒證明方可返園。 ⑵消毒病人排泄物以及病人所用各種物品。 ⑶注意個人和飲食衛生,不吃腐敗、變質、不潔食物。 ⑷加強環境衛生,管理好糞便、水源。 5.治療 ⑴中毒型:立即送醫院緊急處理。 ⑵一般治療。 ⑶抗生素治療。 七、麻 疹 麻疹傳染性極強,易感者多為兒童。 臨床表現:患者初期症狀和感冒差不多,發熱3天後,開始出現皮疹,首先起於耳後、發際處,主要是斑丘疹,皮疹迅速蔓延至面部、胸背、腹部、四肢及全身。皮疹3—4天後逐漸脫屑消退,逐漸康復。 預防措施:接種麻疹減毒活疫苗是預防麻疹的最有力措施。麻疹沒有特效葯物,主要是護理好患者,減少並發症,寢室要溫暖、濕潤、空氣清新,光線不宜過強。定時通風換氣,要用溫水清洗顏面、眼鼻分泌物,定時用鹽水或漱口水漱口。 (風疹與麻疹的區別:手腳心沒有疹子,出疹1-2天即消退,孕婦得後易使胎兒畸形。) 八、急性出血性結膜炎 1、病因 急性出血性結膜炎又稱流行性出血性結膜炎(俗稱紅眼病)是近30年來世界暴發流行的一種新型急性病毒性眼病。 2、流行病學 本病特點為潛伏期很短,起病急驟、眼刺激症狀重,結膜高度充血,常見結膜下出血及角膜上皮點狀剝脫。本病傳染性極強,人群普遍易感,發病率高,傳播很快,發病集中。本病每於夏秋季節流行,多見於成人。 3、臨床表現:

B. 嬰幼兒易患呼吸道感染的因素主要是

春季是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的高發季節!季節變化,孩子就容易生病感冒,流涕咳嗽並且病情反復。有些孩子被判斷為「反復呼吸道感染」,那麼,寶媽該如何判斷「反復呼吸道感染」?

寶媽們先要弄懂:是上呼吸道還是下呼吸道呼吸道?

說白了就是呼吸的通道,醫學上分成兩部分,鼻、咽、喉是上呼吸道,喉以下的氣管、支氣管、肺泡則為下呼吸道。呼吸道感染是指呼吸系統的感染,包括鼻炎、咽炎、扁桃體炎、喉炎、氣管炎、肺炎等。兒童反復呼吸道感染,顧名思義是指反復發作的呼吸道感染,中醫稱此類患兒為復感兒或易感兒。

呼吸道感染的危害太大了

寶媽們要注意,如果孩子上呼吸道感染治療不當,會誘發很多疾病。比如說,炎症向下蔓延,可發展為氣管炎,支氣管炎或肺炎。向鄰近蔓延可引起中耳炎,眼結膜炎,頸部淋巴結炎,甚至咽後壁膿腫。某些化膿性感染,通過血循環播散可引起敗血症,腦膜炎。

病毒感染可能引起心肌炎。過敏體質患兒反復感染可引起哮喘。有些孩子反復上呼吸道感染,還會影響到生長發育,所以在門診上那些經常生病的孩子總是個子小身體瘦,就是這個道理。所以,如果孩子剛開始有鼻炎、感冒、扁桃體炎等,家長一定要積極治療。

反復呼吸道感染為什麼愛找小孩子

這跟嬰幼兒的生理特點有很大關系。

先說上呼吸道。小兒上呼吸道鼻腔短小,嬰兒時期鼻腔無鼻毛,鼻粘膜柔弱而血管豐富,咽部相對狹小,且較垂直,鼻咽部富於淋巴組織。因此,對外界致病因子的驅除與防禦能力均較薄弱,易受感染。

再說下呼吸道。小兒的下呼吸道氣管和支氣管相對狹窄,軟骨柔弱,缺乏彈性組織但是血管豐富,纖毛運動差,肺部彈力組織發育差,肺泡活動量較少,一旦感染炎症易於泛化,炎症的分泌物容易存留到氣肺和肺中,不易清除,所以孩子容易得支氣管炎或者肺炎。

最後說說小兒的免疫系統。小兒時期免疫功能不健全,從母體獲得的抗體逐漸消耗,自身抗體產生不足,或由於必須的微量元素失調,維生素缺乏等,自身的免疫力相對比較差,也容易導致反復生病。

中醫認為,反復呼吸道感染有五大原因!

其一,先天不足,發育不良

指父母體弱多病或常有反復呼吸道感染病史,或高齡父母孕育或妊娠時罹患各種疾病,或早產、雙胎、多胎,生後先天不足,發育不良,肌骨嫩怯,皮毛疏鬆,不耐自然界病毒邪氣的侵襲,一感即病。

其二,喂養不當、調護失宜

易感兒的患病率與喂養方法有直接關系:人工>混合>母乳。大部分患兒有偏食,挑食,食少,長期食慾不振的情況。因此人工喂養或過早斷乳,營養不良,脾胃運化力弱,飲食精微,攝入不足,臟腑功能不健,脾肺氣虛,易遭外邪侵襲。

其三,少見風日,體質虛弱

戶外活動過少,對寒冷環境的適應能力較弱,表氣虛弱,衛外不固,猶如陰地草木,溫室花朵,不耐風寒,易於感觸。

其四,用葯不當,損傷正氣

抗生素、激素等葯物的使用不當,會耗傷正氣,使抵抗力下降,而反復感染。

其五,邪毒留伏、正虛乃作

外邪侵襲後,由於正氣虛弱,邪毒不能完全清除,留伏體內,一旦受涼或勞累後,身體抵抗力下降,新感易受,留邪內發,或雖無新感,餘毒復熾,諸症又起。

總之,小兒臟腑嬌嫩,肌膚薄弱,衛外功能較差,對疾病的抵抗力不強,加上寒暖不能自調,一旦調護失宜,六淫之邪不論從皮膚而入或是從口鼻而受,肺則首當其沖,隨著正與邪的消長變化導致了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

欲得小兒安,常要三分飢與寒

總之,造成小兒反復上呼吸道感染的原因主要在於家長養兒育兒的很多誤區及不規范的中西醫治療所造成的,元代著名兒科醫家曾世榮在《幼科新書》中曾講到:欲得小兒安,常要三分飢與寒,但願人皆依此法,自然諸疾不相干。這是老祖宗留下的育兒真經!

不過這些早已經被時尚的現代人棄如蔽履。經常給寶寶穿著過多,使寶寶稍一活動,便渾身出汗不止,比別的寶寶更易著涼;冬季出外活動少,使寶寶對寒冷及氣溫的適應能力差,如同溫室里的花朵一樣不耐風寒,一遇氣溫變化,或遇他人感冒便一染即病,病後又容易反復復發;寶寶感冒後,醫生用葯不當,過多地服用發汗、解表、清熱、解毒等葯物,結果導致寶寶身體正氣被耗損,抵抗力下降,由此而引起反反復復地感冒。

所以常讓孩子保持三分的飢餓感,會增加孩子的食慾,讓孩子有足夠的胃氣。常讓孩子保持幾分的寒意,會更加激發孩子的陽氣,讓孩子充滿勃勃生機!

小兒上呼吸道反復感染的預防

真正想徹底擺脫小兒反復上呼吸道感染的困擾,必須堅持預防為本的原則,注重傳統中醫的養兒觀念,在春秋換季的時候,避免過快的更換衣服,特別是從秋天開始,就盡量少穿衣物,不要過早的加衣添被,飲食清淡不要過食生冷和滋膩之品,讓孩子順應自然氣候的變化,少吃反季節的食物。

適量的室外活動及鍛煉。如有傷風感冒之類,可以試著用中醫方法治療,例如小兒推拿、針灸、中葯等治療方法,盡量減少輸液治療的次數。只有如此才能還孩子一個健康的體魄,也可以讓家長少一分牽掛和擔憂。

功夫在平時,寶媽需自身努力

其實造成小兒反復上呼吸道感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家長們長期以來受錯誤的育兒觀念誤導是至關重要的因素。因為兒童的飲食起居、吃喝拉撒一直是家長在主導著,只有家長們清楚了這些生活上的誤區,才可以最大程度上避免兒童受反復上呼吸道感染的危害。

真正的中醫不應該只是著眼於病名去疲於應付疾病。而是針對社會,大力的宣揚正確的養生理念,讓家長真正的清楚得病的原因,然後徹底改變過去的錯誤理念,防患於未然,讓家長們走出這些育兒的誤區,還孩子一個健康的體魄。這樣才能做到真正意義上的治癒,這樣才是中醫治病的根本目的。

C. 兒童經常感冒,需查免疫力

隨著氣溫降低,孩子出現感染的情況將會增多,不少患兒還會出現「復感」,即反復呼吸道感染。而如果孩子在秋冬季患上呼吸道疾病3 次以上,家長就該帶孩子檢查免疫力。

這是因為「復感」主要與兒童自身的免疫力有關。秋冬天空氣乾燥,各種細菌病毒活躍,而兒童自身抵禦病毒的能力偏低很容易患病。檢查兒童免疫力最准確的判斷標准就是通過抽血化驗的方法,化驗單主要包括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兩個指標,如果均低於標准值,就屬於免疫功能低,需用葯物治療。同時醫生還會根據每個孩子的情況,讓其檢查身體微量元素,配合血化驗指標,進行綜合治療。

0-5 歲的孩子一年內上呼吸道感染6次,6-12歲的孩子感染5 次以上均可診斷為「復感」(或稱為易感兒)。這些孩子易患感冒、扁桃體炎、支氣管炎、肺炎等上呼吸道感染疾病。除了經常反復感冒之外,以下症狀也是孩子免疫力低的表現,家長應該提高警惕:消化道感染,經常腹瀉;皮膚感染,傷口經常出現發炎、化膿現象。

家長在平時就要注意提高孩子的免疫力,方法主要有四種。第一,補充鋅元素和維生素。缺鋅、維生素A是導致孩子免疫功能下降的因素,應多吃維生素A 含量豐富的食物,如胡蘿卜、小白菜、菠菜、韭菜、動物肝臟和蛋黃等,同時還應多吃鋅含量豐富的食物,如魚、蛋、肝、豆、穀物。第二,運動。家長應讓孩子每天戶外運動半小時,也可帶著孩子多曬曬太陽,增強抵抗冷空氣的適應能力。第三,接種流感、肺炎疫苗。疫苗能刺激兒童身體產生抗體,避免感染疾病。第四,可服用免疫調節劑活性多糖甘草多糖,增強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