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兒童樂園 » 兒童多久講話
擴展閱讀
教育管理考研有什麼專業 2025-01-23 02:07:56
紅色年代經典電影有哪些 2025-01-23 02:07:11
為什麼老照片是經典 2025-01-23 01:59:12

兒童多久講話

發布時間: 2024-01-21 08:42:42

⑴ 寶寶最快幾個月會說話了

小兒語言的發育過程:語言是表達思維的一種方式。語言與智能發育有著根本的聯系。一般智能發育遲緩的小兒,語言表達也有缺陷,常出現詞句貧乏。 小兒口語的發育要經過3個過程,哭喊、咿呀發聲、逐漸講話的過程。 如剛出生的孩子只會反射性的哭,到4個月時,就會有簡單意識的哭了,象飢餓、不適和疼痛時哭鬧,有時也會用微笑和放聲的笑來表達自己的感情。到7~8個月時,就會發出爸爸、媽媽、爺爺的語音。隨著年齡的增長,當聽覺中樞與發音中樞間建立直接聯系時,小兒就會學會發出有自己意思的語音。如原來發出的爸爸、媽媽的語音,到9~10個月以後,就變為呼喚親人的第二信號。1.5~2歲小兒詞彙量開始迅速增長,3歲增的更多,5~6歲時速度減慢,而此時喜歡說別人聽不懂的話,所謂隱語和亂語。 家長在為孩子選擇玩具時,應根據其年齡和生理發育程度來定,同時也要考慮到安全衛生。 1~2個月 初生嬰兒的眼光只能短暫地停留在一個物體上,1~2個月後才能較好的集中視線,這時可在小床上懸掛彩色玩具,如氣球或吹塑動物玩具。玩具位置應在孩子仰卧時胸部正上方、視線所及處。大的玩具可掛得高一些,距孩子約70厘米;小的玩具可略低一些,但不應低於40厘米。注意不要掛在眼睛正上方,以免嬰兒眼疲勞或引起斜眼、對眼等。玩具應選擇色彩鮮艷、結構簡單、體積較大、帶有音樂聲響的,種類不宜太多。家長還可在一旁緩慢移動玩具,訓練嬰兒目光隨之移動,還可在小兒耳邊輕輕地搖鈴,使其跟著聲音做轉頭動作。 3~4個月 此時孩子視覺、觸覺之間已建立了相互聯系,開始能用手抓玩具,如花浪棒、搖鈴等(可調整其位置),使小兒伸手可觸摸或抓握,及早訓練其手部功能。 5~6個月 這時孩子已會翻身,能自由改變身體的姿勢。成人可用彩色環、塑料小動物等玩具引導小兒改變體位(由仰卧位翻到側卧位,由側卧位翻到俯卧位),鍛煉孩子全身運動的協調性。 7~9個月 此時孩子已能坐起伸手取物或在地上爬行。爬行對小兒視野開闊與大腦發育都很有幫助。這時,應選擇簡單、有趣、耐用的玩具,如機動玩具(機動的小汽車和會動的動物模型)、娃娃等。讓孩子有興趣爬著追趕玩具,這樣既增強了體質,又能促進智力發育。 10~12個月 可以開始訓練孩子站立,發展其手部小肌肉細小靈活的動作。合適的玩具有圍欄、搖馬以及小容器、敲錘、套塔、套碗和積木等。這么大的孩子最喜歡扔東西,可選擇有啟發性並能用手抓的活動玩具,以不易摔壞的為佳,如長毛絨、橡膠、塑料制的玩具。 1~2周歲 孩子會走路了,更加活潑好動,是感覺、知覺以及注意力和記憶力發展較快的時期,可以結合孩子的行走和智力的發展選擇能拖動和發聲的玩具,如邊走邊打鼓的小熊,木製拖拉的小鴨車、手推車、皮球和學步車等。 3~6周歲 這時,孩子愛結伴、好動,有較強的求知慾和模仿欲,可挑選需要自己動手操作、拼接組裝的玩具,以滿足他們的好奇心,鍛煉動手能力。

⑵ 嬰兒幾個月學說話

從孩子兩個月時,大人就要有意識的對寶寶的發音作出應答.大人用誇張的口形發母音讓孩子模仿.

⑶ 一般小孩幾歲開始說話

首先得說明白,你所謂的說話是什麼意思?要不都不好回答哦,兩、三個月的寶寶就會咿呀發音了,九個月左右開始可以有意識的叫爸爸媽媽,1歲左右有很多寶寶已經可以說出簡單的詞語,1歲半模仿成人發音,會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意願,2歲左右很多寶寶已經可以背誦詩歌,唱歌,說出自己的姓和名等。這些只是大致時間。說話和教育方式,生活學習氛圍,家庭成員受教育程度,自身智力及性格等很多方面都有關系,所以不能一概而論。

⑷ 寶寶多大會說話

孩子說話有早有晚,早的1歲左右,慢的2歲多還不會,語言發達因人面異,有早有晚,平時在家盡量跟孩子多說話。我聽老人們說,貴人說話說的晚!當然孩子看起來是那種挺活潑的。

⑸ 寶寶幾歲會說話

1歲左右,教寶寶說話,可以從以下幾點入手: 1、平時多和寶寶交流,無論寶寶是否能聽懂,我們都要把他當一個獨立的人,而且交流的時候語速要慢,口形誇張一點; 2、不要太關注寶寶,比如他吃飯喝水、小便等,許多家長通過寶寶的表情就能知道寶寶的需要,寶寶根本不需要語言就能滿足,久而久之,他就不知道語言交流的重要性;每天堅持給寶寶念兒歌,讀繪本,比如三字兒歌等,積累詞彙量。

⑹ 寶寶什麼時候會講話

7~8個月發簡單的音,2~3歲會說所有的話。 多數孩子會在1歲前開始發一些音來表示某種意思,但是,完全正常的嬰兒卻要過幾個月才能這樣。這似乎主要是一個氣質或性格的問題。與人友善、性格開朗的嬰兒自然很早就想說話,而那些文靜、愛觀察的嬰兒似乎想先花較長時間嚴肅地觀察周圍的世界,然後才想到表達點什麼。 嬰兒周圍的環境和育兒方式也起著很重要的作用。如果家長精神壓力較大,跟孩子在一起時總是寡言少語,於是,孩子也會保持沉默不語。如果家長走向另一個極端,對嬰兒過於嚴厲,不斷對他說話並發號施令,那麼,孩子一遇到有人在身邊就會感到極不舒服,反應會遲鈍。在這個年齡,他不會反駁,也不會外出一逃了之。無論大人孩子,只要同隨和、和藹的朋友在一起,話就會多起來。這里,嬰兒與大人的唯一區別是,他若要先學會詞語,就必須具有更多的說話慾望。 有人認為,某些孩子不會說話,是因為整個家庭成員對他們照料得過於周到,在他們還沒有時間意識到自己需要什麼的時候,大人就拿了過來。這種育兒的方法會減緩孩子學習新詞語的速度,不過,我認為這不會使他們沉默寡言,除非家長對他們侍侯過多,而且壓抑了他們開朗的性格。 偶爾有人會懷疑,嬰兒對詞語學得較慢,是因為家長說的話太長,孩子根本沒有機會抓住單個的詞語來跟著學。這種情況不常有,因為多數人剛開始對孩子說話會本能地使用單個詞語,或者著重強調一句話中重要的詞語。 說話遲就味著大腦發育遲鈍嗎?這是家長腦子里容易出現的第一個可怕的問題。有些大腦遲鈍的兒童說話的確很晚,但是,這種大腦遲鈍的兒童中多數在一定的年齡就能使用語句了。自然,有些智力極為遲鈍、到了2歲還不能坐立的兒童的確說話也晚。但是,事實上,絕大多數說話晚的孩子,甚至那些到了3歲才開始說話的孩子,智力都很正常,有些孩子異常聰明伶俐。 如果你的孩子說話晚,我想你大概知道該怎麼辦。不要為這一現象深感焦慮,不要茫然斷定孩子是個笨蛋。向他展示你的愛,使他感到輕松自在,不要過多地對他發號施令。如果有可能,給他安排機會同其他孩子在一起,在那裡他能夠使一切都很順利。用和藹的方式、簡單的話語對他說話,鼓勵他在需要某種東西時就說出它的名稱,但要盡力避免氣沖沖地逼他說話的現象。 所有的孩子在開始時都會將大部分詞語的音發錯,然後逐漸改進這些發音。有些孩子會在較長的時間里發錯某一個音。這些發音錯誤有時顯然是由於舌頭和其它發音部位不太靈活所引起的,因為有些成年人不管怎樣努力,仍然有口齒不清的情況出現;有時則是由於嬰兒感情怪僻所引起的。同樣的發音有時會在某一個詞語中老是發不準,而在其它詞語中卻能准確無誤地發出。如果孩子各方面都很正常,性格也很開朗,這點小小的錯誤倒沒什麼。可以偶爾用和藹的語調糾正孩子的錯誤發音,但是千萬不能對此過於嚴肅,硬跟孩子爭辨不休。 如果孩子到3-4歲或5歲說話還是不清楚,別的孩子聽不懂,因此就譏笑他,那該怎麼辦?首先,應該讓耳科專家檢查一下他的聽力,再找一位懂得如何與孩子平易相處、如何娓娓動聽地給孩子講課的語言專家給你指教。但是,不管能不能找到專家,應該盡可能定期讓這種孩子在一個條件較好的托兒所或幼兒園與年齡相仿的其他孩子接觸,一直到快要上學為止。一個好老師能用巧妙的方法保護這些有缺陷的孩子,使他們免遭其他孩子的嘲笑;而且,他們不象家長那麼焦慮,可以用更簡單的話語使孩子受到語言訓練。因此,有些學校里培養了一批語言教師。 和他生活的環境有關,一般都和家人在一起.家人的教育很關鍵,一般都是先會叫家長的稱呼。多數先叫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