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兒童樂園 » 兒童發熱375度怎麼辦
擴展閱讀
基礎底板鋼筋驗收看什麼 2024-11-29 16:04:28
兒童白灼菜心怎麼做 2024-11-29 14:51:52

兒童發熱375度怎麼辦

發布時間: 2024-01-12 01:25:54

A. 兒童發熱如何正確應對

發熱是兒童常見症狀

如何評估發熱

何時及如何正確退熱

發熱兒童如何護理

對於發熱

很多家長認識和應對方式也有誤區

本期嘉賓

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

呼吸科副主任醫師

祁媛媛

解答兒童發熱的熱點問題

發熱基本知識

NO.1

體溫多少度是發熱?

通常採用腋溫 37.5 或肛溫 38 定義為發熱。臨余返床上按照體溫高低將發熱分為4類(以腋溫為准):

37.5 38.0 為低熱;

38.1 38.8 為中度發熱;

39.0 40.9 為高熱;

41.0 為超高熱。

NO.2

哪種方法測量體溫比較准確?

需要多久測一次體溫?

家庭中推薦電子體溫計,測量體溫的部位通常有4個,即腋下、舌下、鼓膜和直腸,所測得的體溫分別稱為腋溫、口溫、耳溫和肛溫。從操作性和安全性考慮,推薦使用腋下測量。

一般根據孩子病情的輕重、體溫的高低和變化來判定多長時間給孩子測一次體溫。通常高熱時0.5 1.0h測一次體溫,過於頻繁會影響孩子的休息;超高熱時要增加測溫次數;中度發熱,體溫較穩定可以2h測一次;低熱時2 4h測一次。如發現孩子體溫或病情變化,可隨時測量體溫,並做好體溫記錄。

NO.3

兒童急性發熱

一般有哪些原因引起?

發熱不是一種疾病,只是一個症狀。急性發熱的病因可分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兩大類:

依據感染的病原可分為病毒感染、細菌感染、真菌感染、非典型微豎陸飢生物感染、寄生蟲感染等,其中以病毒和細菌感染最為常見;根據感染部位不同,可分為呼吸系統、泌尿系統、消化系統、中樞神經系統、皮膚軟組織及血流感染等,其中以呼吸系統感染最常見。

非感染性病因主要包括風濕免疫性疾病、腫瘤、脫水熱、葯物熱、體溫調節中樞障礙、外胚層發育不良等原因。

NO.4

體溫越高病情越重嗎?

不能單純以發熱程度來判斷疾病的嚴重程度。發熱為機體針對外來病原或物質的一種病理生理反應,從某種程度上說,發熱對激活機體免疫功能是有益的。但是小於3月齡的嬰兒體溫 38 、3 6月齡嬰兒體溫 39 時,嚴重細菌感染危險性增高,家長需高度重視。

NO.5

高熱時會燒壞大腦嗎?

目前沒有證據表明發熱本身會導致神經系統損傷。但發熱可使中樞神經系統興奮性增高,特別是高熱時,患兒可出現煩躁、譫妄、幻覺等。

由於兒童神經系統尚未發育成熟,嬰幼兒期發熱較其他時期容易出現熱性驚厥。有些高熱患兒也可出現神志淡漠、嗜睡等神經系統受抑制的表現。

此外,如果發熱伴頸強直、前囟膨隆、意識水平下降、抽搐,甚至驚厥持續狀態,往往提示中樞神經系統感染,可能會遺留神經系統後遺症。

NO.6

孩子發熱要去看醫生嗎?

如果從孩子的症狀上判斷基本上是感冒引起的發燒,一般的就診原則如下:

1)三個月以內的嬰兒,一發燒就應該及時就診。

2)三個月以上,媽媽可以結合孩子的體溫和精神狀況決定就醫:

體溫高於39度,且精神狀態不好;

發燒超過三個整天;

出現嚴重的呼吸道症狀,如氣急、哮喘、憋悶、聲音嘶啞、嗜睡,以及其他會讓媽媽心裡沒底的症狀。

如何用退熱葯

NO.1

發熱多少度要用退熱葯?

如何選擇退熱葯?

2月齡以下寶寶禁用任何解熱鎮痛葯;

2月齡以上兒童體溫 38.2 伴明顯不適時,可採用葯物退熱;

2月齡以上兒童發熱需要葯物退熱時,推薦對乙醯氨基酚;

6個月以上兒童可以使用對乙醯氨基酚或布洛悉液芬退熱。

NO.2

使用退熱葯後還是反復發熱

是葯物無效嗎?

並不是葯物無效。使用退熱葯不只是為了恢復正常體溫,更主要是減輕發熱所導致的不適、提高舒適度。

退熱葯物可能只降溫1 2 ,不一定能夠讓體溫完全恢復正常,同時葯物在體內持續作用時間一般為4 6h,持續作用時間結束後,如果引起兒童發熱的疾病未能控制,原發疾病可導致再次發熱。

NO.3

服用退熱葯後,體溫一點兒沒降,還能補吃嗎?

能肌內注射或靜脈注射解熱鎮痛葯嗎?

服用退熱葯後,即使患兒體溫仍高,也不宜提前服用解熱鎮痛葯,2次用葯應間隔4 6h,24h之內用葯不超過4次。頻繁用葯或加大劑量用葯,可能導致因葯物過量的傷害。

一般優先考慮口服給葯。對於危重患兒、不能口服用葯的患兒、胃腸道吸收障礙的患兒等,才考慮注射給葯。

NO.4

服用退熱葯後出現嘔吐

還需要再補服嗎?

如服用後立即出現嘔吐,嘔吐物中看到完整的片劑、膠囊劑或全部液體,如有必要,可考慮補服。

如果服用時間超過15分鍾,根據具體情況作出決定,需權衡錯過一劑的潛在風險和補服後葯物過量的危害。

NO.5

對乙醯氨基酚、布洛芬

可以交替使用退熱嗎?

不推薦在兒童發熱時採用對乙醯氨基酚和布洛芬的交替使用。

雖然對乙醯氨基酚和布洛芬的交替使用,較單獨使用對乙醯氨基酚或布洛芬,在體溫降低值上有一些差異,但並不能有效改善患兒因發熱而導致的不適,同時增加了解熱鎮痛葯不良反應的風險。

另外,不推薦解熱鎮痛葯與含有解熱鎮痛葯的復方感冒葯合用。

發熱患兒護理的常識

NO.1

發熱時飲食上應該注意什麼?

要多喝水,保證液體入量。發熱時患兒熱量消耗大,水分丟失多,要多喝白開水,出汗多時還要在水中略加些鹽,以補充丟失的鹽分。

應給予清淡、易消化、富含水分、有一定熱量的食物。如蘋果、菜湯、大米粥、牛奶等,應少食多餐。當發熱,但病情不是很嚴重,沒有嚴重嘔吐和腹瀉等情況時,不應過度忌口。

母乳喂養兒應少量多次哺喂,以免引起吐瀉等消化不良症狀;人工喂養兒可喂以等量米湯或粥、面條等;幼兒及較大年齡兒童發熱期應給予流食、半流食或軟食,宜清淡,不油膩,忌辛辣、生冷和不易消化的食物。

另外,退熱後飲食不應恢復太快或急於補充高蛋白、高熱量食物,應逐漸恢復到正常飲食,以免導致消化不良和胃腸不適。

NO.2

發熱兒童如何做家庭護理?

家長應盡快測量體溫。對發熱兒童進行恰當的護理,如溫水外敷兒童額頭、溫水浴、減少穿著的衣物和降低室內溫度等。退熱葯使用後多在30-60分鍾體溫開始下降,如果發現患兒持續嗜睡、精神反應差,出現熱性驚厥,應及時就醫。

家長應記錄患兒的體溫、飲水量、飲食情況、大小便次數及顏色等;讓患兒多飲水,飲食以清淡易消化為原則;每天定時開窗通風保持空氣清新,通風時盡量避免對流風;保證患兒充足的休息以促進身體康復。

NO.3

兒童發熱可以用物理降溫嗎?

物理降溫有哪些方法?

各國指南均不推薦以下物理降溫措施用於退熱治療,包括乙醇擦身、冰水灌腸等方法,會明顯增加患兒不適感,如寒戰、起雞皮疙瘩、哭鬧等。

兒童發熱可採用的方法主要包括溫水外敷、溫水浴及退熱貼等。還可減少穿著的衣物,或降低室內溫度等,使發熱兒童感到舒適。

NO.4

發熱寒戰時,應持續物理降溫還是保暖?

發熱寒戰時,不適宜採用物理降溫來退熱。發熱體溫上升期患兒會感到發冷或惡寒,出現寒戰、皮膚蒼白等現象,機體產熱增加。此時進行物理降溫,會明顯增加患兒的不適感,加重發抖、寒戰的症狀,引起機體更明顯的產熱反應。

在患兒發熱寒戰時要注意保暖,改善發熱患兒的舒適度,可適當為患兒添加衣物或蓋上被子,注意保暖的同時也不宜將患兒包裹太緊、太厚,可根據其發熱狀態增減衣物。患兒居住的環境溫度也要適宜,調節室內溫度,使患兒感覺溫暖舒適為宜。

發熱兒童檢查治療的知識

NO.1

發熱時為什麼化驗血常規?

發熱24h後化驗血常規才准確嗎?

兒科急性發熱性疾病中,感染是最主要病因。感染早期臨床表現缺乏病原特異性,但細菌與病毒感染的臨床經過、治療措施差異明顯,早期鑒別有利於盡早實施適宜治療,避免抗菌葯物濫用,減少臨床誤判風險。除仔細分析評估臨床表現外,血常規作為最常用的基本輔助檢查手段,為鑒別感染病原性質、炎症性疾病和其他病因提供線索。

研究顯示一般情況良好的病因不明急性發熱新生兒,發熱12h之後較12h之前行血常規檢查診斷嚴重細菌感染的敏感度和特異度更優。另外,如發熱患兒未能在2-3天內退熱,間隔48-72h動態及病情變化時及時檢測血常規,對判斷病情、分析可能的感染病原、評估治療效果是必要的。

NO.2

高熱時輸液是否疾病好得更快?

高熱時輸液不一定使疾病好得更快。發熱患兒是否進行輸液治療,取決於病情及診斷,與體溫高低無直接關系。急性發熱患兒輸液治療的指征主要包括:

存在嚴重細菌感染或菌血症的高風險,需要靜脈輸入抗菌葯物;

明顯脫水,需要靜脈補液糾正,或存在脫水表現,無法口服補液;

存在明顯電解質紊亂,需要靜脈補充或糾正;

存在休克或其他危重情況。如不存在上述情況,患兒一般狀況良好,不需要輸液治療。常規輸液治療本身也不能降低體溫。

NO.3

寶寶接種疫苗後會發熱嗎?

發熱如何處理?

有些疫苗接種後會出現發熱。多數發生在疫苗接種後5-6h或24h左右,個別受種者發熱可能提前,在接種疫苗後2-4h出現,一般持續1-2h,很少超過3h。

如果接種疫苗後出現短暫的發熱,體溫在38.5 以下,無其他明顯異常反應,大多屬於疫苗接種後的一般反應,不需要特殊處理,可多飲水、多休息,密切觀察,體溫會慢慢下降。

如果持續發熱,或出現高熱,需要到醫院做詳細檢查,根據具體病因在醫生指導下進行相應治療。

B. 寶寶發熱怎麼辦

您好! 一般寶寶發燒在38。5℃以下不用退熱處理,選用物理降溫;38。5℃以上應採用相應的葯物退熱措施。孩子發燒,盡量先不要吃葯或者打針,用物理降溫的辦法,因為孩子太小。多注意給寶寶物理降溫、多飲水、多睡覺。 1.物理降溫:溫水擦浴,用毛巾蘸上溫水(水溫不感燙手為宜)在頸部、腋窩、大腿根部擦拭5~10分鍾。亦可用市售的「退熱帖」貼(或家用冰袋)在的前額部以幫散熱降溫。 葯物降溫:以上措施不明顯時,可口服退熱葯。 2.多飲水,吃流質飲食,如西瓜汁等,以保證機體足夠的能量及水分。 多喝水。喝水有助於發汗散熱,還可使體溫下降及補充孩子機體丟失的水份。喝水不局限於白開水,可讓孩子喝一些他(她)愛喝的果汁、飲料等,既補充水分又補充維生素,或多飲一些湯水。孩子生病沒胃口時,可讓他(她)吃一些蛋糕、豆腐等。 3.多通風,注意散熱,衣著寬大,忌用棉被包裹。夏天可使用空調,室溫控制在27℃左右,注意定時開窗通風,使房間空氣對流。 4.多睡覺,保證充足的睡眠可益於疾病的恢復。 如果咳嗽,嗓子疼吃蒲地藍消炎口服液,這個是中葯成分,應該比西葯好點兒,就是比較難喝,不知道你寶寶會不會願意喝。 如果孩子發燒嚴重還是要到醫院請醫生詳細診治。 用葯過程中,家長要注意給孩子服用一類退燒葯的時間別太長,發燒超過兩天最好換用另一類葯。服用,一天不能超過4次,每次間隔最少4小時。

C. 小孩發燒怎麼辦

發燒了怎麼辦?先不要盲目吃葯,可以吃一些能夠快速提高免疫力的食物或者是營養素,和補充一些含有豐富維生素和礦物質的果蔬汁,比單一的等身體自愈更好,而且恢復的時間更快。發燒盡量不要吃葯降燒,因為用葯物來降燒就是直接降低身體的免疫力,除非出現重症才考慮用葯物來降燒。
發燒是身體的一種免疫反應,就是身體的免疫系統對抗細菌病毒的一種反應。身體把體溫提高起來,為的就是控制細菌病毒的繁殖,這需要消耗身體很多的能量。發燒不超過39度都是低燒,不要隨便用葯降燒,只有體溫升高到39.2度以上才能控制細菌病毒的繁殖,也才能好得快,即使體溫升高超過39度,如果沒有出現重症,都可以自己處理。只有出現重症才去找白大褂。沒有重症就可以吃以下的食物,有助於免疫力的提升。
1、吃一些容易消化吸收的高蛋白質食物,像酸牛奶,鮮牛奶,雞蛋等等。蛋白質是製造抗體的主要成分,只有身體有充足的蛋白質,免疫力才提升得快。對於發燒後身體很虛弱的人,就要吃那種含有50多種營養成分的代餐奶昔,才能快速補充能量,恢復得也會更快。
2、吃一些含維生素C豐富的水果,比如獼猴桃,鮮棗,山楂,櫻桃,草莓等。維生素C能夠激活身體的免疫系統,提高免疫水平。如果身體的反應比較大,就要想辦法額外的做維生素C的營養補充,每次3000毫克,兩個小時用一次,我們已經運用了十多年了,效果很不錯。同時也可以用蔬菜水果榨汁喝補充水分和礦物質,可以用胡蘿卜,萵筍,檸檬,青瓜組合榨汁喝,每一個小時榨一杯喝。
3、用一些生薑,大蒜,蔥頭來煮水喝,也有助於提升免疫力。因為這些食物當中也含有很多提升免疫力的植物因子。也可以用這些食材加上雞蛋做成蛋花湯來喝,有增加能量,祛寒散熱的作用。
如果想做得更好一點,就直接全部補充能夠快速提高免疫力的營養素,我們經常用到的就是蛋白質粉,多種營養素片,維生素C,松果菊。

D. 寶寶發熱38度怎麼辦

寶寶發燒38度怎麼辦呢?寶寶正常的體溫為36—37度,如超過37.7度就是發熱。嬰幼兒的神經系統發育尚未完善,容易發高燒或者出現服葯退燒後體溫又迅速回升的現象。 寶寶發熱時,如是六個月以內的寶寶應立即送往醫院就診,如是稍大一點的寶寶,可以先用溫水為他擦拭身體,溫水可使皮膚中的血管擴張,從而幫助散發熱量,每隔一段時間給寶寶測量體溫,如體溫還是沒有降下,就應立即送往醫院。 寶寶發燒應急3要素 1、少穿衣服,給孩子散熱。 傳統的觀念就是孩子一發燒,就要用衣服和被子把小孩裹得嚴嚴實實的,把汗「逼」出來,其實這是不對的。小孩在發燒時,會出現發抖的症狀,父母會以為孩子發冷,其實這是因為他們體溫上升導致的痙攣。 2、幫孩子物理降溫,有以下常用方法: (1)頭部冷濕敷:用20℃—30℃冷水浸濕軟毛巾後稍擠壓使不滴水,折好置於前額,每3—5分鍾更換一次。 (2)頭部冰枕:將小冰塊及少量水裝入冰袋至半滿,排出袋內空氣,壓緊袋口,無漏水後放置於枕部。 (3)溫水擦拭或溫水浴:用溫濕毛巾擦拭孩子的頭、腋下、四肢或洗個溫水澡,多擦洗皮膚,促進散熱。 (4)酒精擦浴:適用於高熱降溫。准備20%—35%的酒精200—300毫升,擦浴四肢和背部。 3、補充充足的水分,不要隨便吃葯。高熱時呼吸增快,出汗使機體喪失大量水分,所以父母在孩子發燒時應給他充足的水分,增加尿量,可促進體內毒素排出。 科學退燒巧護理A、35%酒精擦浴:嬰幼兒發燒時可以以此幫助降溫。 B、溫水洗澡:洗澡能幫助散熱。 C、熱水泡腳:泡腳可以促進血液循環,緩解不適。 D、冰袋冷敷。 E、冰枕:寶寶高燒時可以做個冰枕給寶寶枕著,既舒服效果又好。 小提醒:如果寶寶的體溫很高(38℃以上)或過低(36℃以下),都應引起重視,及時帶寶寶到醫院就診。 寶寶發燒別吃葷,多吃素。發燒是以交感神經系統活動增強為特點的全身性反應。唾液分泌,胃腸活動也會減弱,消化酶、胃酸、膽汁的分泌都會相應減少,這些食品如果長時間滯留在胃腸道,就會發酵、腐敗,最後引起中毒。所以當兒童發燒時,父母不要給他們准備肉、蛋類等葷腥食物,應多喝開水,多吃蔬菜和水果。 孩子發燒不超過38.5℃,建議只用物理降溫,但如超過38.5℃或孩子有驚厥史,要及時用退燒葯。父母最好選用對乙醯氨基酚、布洛芬這兩款兒科醫生使用最廣,臨床安全性較高的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