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關愛智障兒童
1、要面對現實。家長要以健康的心態對待自己的孩子。即不能悲觀失望、自暴自棄,又不能溺愛遷就、百依百順,更不能歧視嫌棄、任其發展。家長要樹立信心,以樂觀科學的態度正視現實,智障兒童的家庭教育是可以成功的。 2、要熱愛孩子。對於智障兒童,父母要給予更多的關愛和家庭的溫暖,尊重、親近孩子,多給予平等參加家庭生活的機會和權力。如:一起說話交流、參與家庭事務、做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外出社交活動等等,和諧的家庭生活有利於智障兒童的教育與成長。 3、要方法得當。智障兒童由於各種原因形成的腦損傷及各功能障礙,因此必須採取特殊的教育方法才能取得教育的效果。 (1)教育要有針對性。結合每個孩子存在的主要問題,一段時期一個重點地進行教育。如剛入學的孩子進行規范作息時間、按時起床、上學、生活自理的教育,幫助孩子形成有規律的生活,指導孩子糾正不良習慣。 (2)要從實際出發。根據不同孩子的殘疾程度和接受能力,採取不同的教育方法,直觀、形象、通俗易懂。如學兒歌、看圖片、講故事、做游戲等 方式,寓教育於生動活潑的實踐中,激發孩子的興趣,體驗成功的喜悅,明白道理學會做事。 (3)多鼓勵和強化。由於智障兒童感知覺遲鈍、識記緩慢,注意力分散,思維想像混亂等特點,在教育方面比正常兒童要花費更多時間、下更大的功夫,因此家長要有耐心要有毅力,嚴格要求訓練孩子,持之以恆地進行強化訓練;對孩子點滴的進步要給予肯定、鼓勵,甚至一定的物質獎勵,幫助孩子樹立信心,不斷克服、矯正身心缺陷,促進身心發展,不能簡單粗暴、半途而廢。 (4)家長要成為孩子的榜樣。智障兒童往往是通過模仿學習,懂得一些道理,因此家長要文明舉止、和睦相處,以良好的日常行給為孩子做出學習的榜樣,幫助孩子糾正錯誤。 總之,良好的家庭教育會促進智障兒童自尊自信自立自強,成為對家庭、社會、國家有用的人,使更多的殘疾人家庭美滿、幸福!
『貳』 如何照顧弱智兒童
由於智障兒童的思維能力比較低,缺乏思考能力,理解能力、接受能力差,要時時處處給他關心、幫助、指導,不要開口訓斥、閉口責備甚至動手打孩子,切忌傷害其自尊心。給孩子親情關懷、關注、微笑,通過摸摸頭、擁抱的方式給他們一種安全感。注意加強營養,讓孩子干自己喜歡的事情,鍛煉他的交流能力。
『叄』 對於智障的孩子在幼兒園該怎樣去教育他
對於智障兒童的教育,因為這種學生在學校僅僅是個例,針對這種特殊的學生我採用了特殊的教育方案: 1、摸底 積極與學生家長溝通,了解孩子的基本情況; 2、多接觸 通過與這個孩子多接觸,使其對老師對同學沒有陌生感和抵觸情緒,加強學生之間的接觸,有助於放開她的思維; 3、低起點,嚴要求 不將她與班級同學作比較,單獨布置作業;對於她容易忘記的特點,加強課後閱讀,逐步增加識字量,定期反復默寫、背誦; 4、關心、溝通、鼓勵 發動班上同學幫助她的生活、學習,使其能夠感受到班級的溫暖,對學習上的一點點進步,在全班進行表揚,樹立她的自信心;
『肆』 智障兒童應該如何教育
對於教育智障兒童,應該根據他們的能力和需求進行個性化的教育和培養。以下是一些建議:
建立良好的溝通返盯悉和交流能力。智障兒童通常存在語言和社交技能方面的困難,因此教師和家長應該幫助他們建立良好的溝通和交流能力,以便他們能夠更好地理解和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提供適當的支持和幫助。智障兒童可能需要更多的支持和幫助來獨立生活和學習。教師和家長應該為他們提供適當的支持和幫助,例如提供個人衛生用品、監督他們的飲食和穿衣漏乎等。
培養自尊心和自信心。智障兒童通常存在自尊心和自信心方面的問題,因此教師和家長應該幫助他們建立自尊心和自信心,讓他們感到自己是有價值的和重要的。
制定個性化的教育計劃。由於智障兒童的特殊需求,教師和家長應該制定個性化的教育計劃,以便根據他們的能力和需求進行教育和培養。
鼓勵積極參與活動。智障兒童可能存在學習困難,因此教師和家長應該鼓勵他們積極參與各種活動,例如藝術、音樂、體育等,以提高他們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總之,教育智障兒童需要耐則扮心和細心,教師和家長應該根據他們的能力和需求進行個性化的教育和培養,為他們提供適當的支持和幫助,讓他們能夠更好地適應社會生活並融入社會。
『伍』 家有智障孩子怎麼辦
家有智障孩子怎麼辦
家有智障孩子怎麼辦,每個孩子都是小天使。即便是智力有障礙的孩子也是有他自己的發光點的。若家中有智障的孩子,那麼父母要面對和遭受的壓力是常人無法理解的。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家有智障孩子怎麼辦。
家有智障孩子怎麼辦1
第一、需要服用一些健腦葯品,則需要到醫院向大夫求教;
第二、進行教育干預要盡早。早期教育干預證明是有效的。若是所在的地方沒有開辦訓練機構,那麼家長可以組織起來成立游戲小組,將年齡接近與弱智程度接近的孩子在一起,讓家長或者是撫養人進行輪流教育,會收獲好的效果。
第三、家庭成員間的聯系工作要做好,每個成員都要一致對孩子的教育、訓練工作,千萬不溺愛與歧視。
弱智有如下明顯的表現有哪些
1、多動、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分心,伴有多動,上課時在椅子上扭來扭去,且手腳不停。
2、沖動、攻擊與自傷行為:不明原因行為發生突然,有破壞性。這些嬰兒弱智則內向攻擊,會有自傷以及發泄不滿的行為。
家有智障孩子心理再無法運祥山接受,這也是事實了,那麼,只有父母只有做好調整。可以再生健康的孩子,但是關系處理方面以及教育方面都要有技巧。不要將智障的孩子特殊對待,要讓他正常的接受教育以及受,若是將孩子藏起來,這是錯誤的做法。
家有智障孩子怎麼辦2
什麼是智障兒童
它指的是智力有缺陷,智商低於正常值的兒童。這些兒童的大腦往往是受到過器質性的損傷,或者是發育不完全,所以在生活中他們會表現的非常遲鈍,認識和心理活動也有多方面的障礙。
如果在十八歲以前,被測出其智力大幅度低於正常人,那麼可認定為智障兒童。一般來說這類兒童的智商不足70,並且因為在各個生活范疇中,有2個及以上發展比同齡人遲緩,所以他們適應起來也有困難。這些生活范疇包括認路、餘暇、工作、健康、安全、自我照顧、家居生活、社交、社區資源的使用、認路、工作、健康、安全、日常的溝通以及工作。
智力障礙是一輩子的缺陷,它不是常規疾病也不是精神病,通常難以通過吃葯或者手術治癒。不過智障兒童在科學的訓練下也能開發出有限的潛能,讓他能和正常人一樣照顧自己。
智障兒童的表現
在不足一歲的時候,智障兒童和其他兒童沒有什麼明顯差異。但是等到一兩歲的時候,智障兒童往往還不會走路說話。再往後他們和正常兒童的差異化越來越大,比如學習能力差、觀察力差、思維能力差等等。下面我們就來看看智障兒童的具體表現:
1、感知覺遲鈍、緩慢
對於周邊事物感知力很差,比如只有體積大、色彩鮮明並且長時間展現的醒目事物,才能被他們感覺到,所以在同樣的時間裡面,他們所能接受的信息量明顯少於同齡兒童。
2、注意力不集中
他們的注意力非常容易被分散,所以在學習的時候非常容易走神。比如其他聲音,或者是色彩鮮艷的事物都會引開他們的注意力,致使他們往往無法專心聽講。
3、機械記憶力尚可
機械記憶力其實就是不經過理解的死記硬背,這是他們最好的'心理能力。在學習一些需要理解的東西時,他們往往通過這種方式記憶。
4、語言能力薄弱
語言表達問題比較嚴重,基本上八成的智障兒童都有語言障礙或者是發音困難的情況,只明白幾句簡單的命令式語句。即使是一些輕宴兆度智障的兒童,他們能說的話大多是簡單的句子,而且往往還有語病,需要家長費心猜測才能知道他的意思。
智障兒童怎麼教育
1、教育重心在家長
家長必須要承擔起主要的教育責任,不然依賴於常規的幼兒園或者學校。智障兒的教育費心費力,家長們要有足夠的信心和耐心,並且要做好打持久戰的准備。
2、起點不要太高
要以孩子現有智力水平為起點,進行逐一訓練,因為智障兒童接受能力很差,所以要做到反復強調。比如訓練孩子認知能力,就要藉助實體道具或者是圖片,進行反復強化性的教學。
3、教育進度要慢,多次反復
最好把教育的內容分解為簡單易懂的章節,一步步地教。比如教孩子刷牙,要先告訴他各種細節,一步步來讓他慢慢學會。
4、保護孩子的自尊心
有智力障礙的孩子也有自尊心,家長和老師要旁中多有一些愛心和耐心,不要嘲笑或者是蔑視孩子。當孩子學會一些東西的時候,要及時給予鼓勵,如果沒學會也不要苛責,而要耐心地繼續教。
5、注意生活能力的培養
對於智障兒童的教育,側重點還是他的生活能力。比如自己吃飯、飲水、穿脫衣服、洗臉、洗澡、做簡單家務等等,讓孩子逐漸適應生活環境。
6、多出去走走
平常要多帶孩子出去走走,這可以激發孩子的好奇心,讓他主動去接觸事物。同時還可以藉此訓練一些基本社會技能,比如乘車、買東西、認路等等。
總的來說,智障兒童和其他孩子一樣有「童心」,好奇、活潑、愛玩是他們的天性。他們只是學習能力和接受能力比較差,並不是完全沒有發育潛力。事實上,科學的教育可讓他們的智力不斷提升,甚至逐步接近正常兒童的發展水平。
『陸』 對智障兒童教育對策
智力缺陷,一般指的是由於大腦受到器質性的損害或是由於腦發育不完全從而造成認識活動的持續障礙以及整個心理活動的障礙。 下面就是我給大家分享的對智障兒童教育對策,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對智障兒童教育對策
正確認識智障兒童。魯賓斯坦研究認定:“不管兒童智力落後的原因是什麼,也不管兒童神經系統疾病的嚴重程度如何,他的發展如何落後,但總是在發展”。他還指出在組織得好的教育和教養條件下,“就能消除或減少這些神經過程的機能障礙”。作為家長或教師必須認識到智障兒童有極大的發展的可能性與可塑性,克服消極的態度,積極地去推動這種發展。
1、重點抓好生活技能和行為習慣的培養。智障兒童的智力缺陷限制了他們認識活動與個性的發展,只有結合他們的日常生活,授之以正確的行為方式,使之知道什麼可以做,應該怎樣做,經過反復實踐訓練,形成習慣,才能初步適應社會生活。
2、必須從小訓練他們多種多樣的生活技能,生活自理能力,從事簡單勞動的能力,社交技能等。泰爾福特和紹里指出:“很多工作非常簡單,使它們很容易被掌握。如果他們懂得敏捷、態度大方、良好的儀表和可信賴的價值,就能沒有困難地做好很多工作”。他們強調指出:“發展這些特徵所需要付出的社會訓練應盡早開始,以便發展那些到成年時將變成自己能應付環境的社會形式”。
3、思想性、科學性、實用性、差異性是進行智障兒童教育必須遵循的原則。思想性是指教育時要注意提高智障兒童的思想認識水平,讓他們逐步建立起是非、善惡、好壞的道德觀念,遵循社會的行為規范,成為一個社會主義的好公民。
實用性指教育內容要選取與智障兒童關系密切,並與將來社會生活、從事簡單的生活勞動有關的內容,在矯正和補償他們的智力和適應行為缺陷方面發揮積極作用,為他們今後適應社會生活,成為自食其力的勞動者打下基礎。差異性是指智障兒童各自的身心特點差異很大,形成智力落後的原因不一。因此,教育時要特別強調根據個體不同的情況因材施教,加強教育的針對性。
4、喚起學習興趣,幫助智障學生取得成功。智障兒童認知積極性差,抱負水平低,但渴望得到表揚。作為老師,對他們要給予特別的關心與幫助,要看到他們的點滴進步。智障兒童自己沒有判斷進步大小的標准,對他們來說,走了一步似乎就跨了一大步,教師應及時給予肯定和鼓勵。為了使他們對自己的進步結果有真切的感受,對於競賽優勝者除了出光榮榜,發獎狀外,還應發給適當獎品。哪怕是一塊橡皮、一支鉛筆,價值雖然微薄,但對智障兒童卻能其到很大的增力作用。同時,還應提倡把智障兒童帶到大自然中去,帶到火熱的社會生活中去,增加他們的經歷,擴大他們的視野,從而豐富他們的感性知識,引導他們去觀察和認識自然和社會,激發他們產生了解周圍事物的願望與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使智障學生有了學習的興趣,才有可能幫助他更好地走向成功。
培養智障兒童良好的學習方法和行為習慣策略
美國教育心理學家吉諾特博士曾說:“在經歷了若干年的老師工作之後,我得到一個令人惶恐的結論:教育的成功和失敗,‘我’是決定因素”。通常情況下我們發現,只要教師重視意志教育和學生興趣愛好的培養,學生才能做得很好。
營造家庭和社會教育環境,共同維護心理健康
家庭教育、社會教育是學校教育的延伸。國內外教育學家普遍認為,如果沒有家長的積極參與,智力障礙兒童教育工作不可能有良好的效果。這就要求學校要加強與家庭的聯系、溝通工作,為學生健康發展營造更好的教育環境。一方面,我們調查發現,智力障礙兒童家庭的“完好率”比正常兒童要低得多,比如父母離婚、“爺爺奶奶”託管、多人殘疾、過於貧困等不利於他們心理健康發展的因素普遍存在。所以,學校要盡量把這些不利因素補充完整,比如成立家長學校開展活動、要求家長常常到校看望子女、扶貧助學等等。另一方面,向家長傳授智障兒童教育的基本知識和缺陷補償矯正方法,布置教育任務,讓他們切實承擔教育的責任。智力障礙兒童對親情的依賴與渴望是非常強烈的,家長更多的關心能使他們獲得情感的豐富和情緒的穩定,起很好的心理平衡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