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兒童樂園 » 兒童磕到頭起包怎麼辦

兒童磕到頭起包怎麼辦

發布時間: 2023-12-17 15:59:06

A. 寶寶的頭磕了一個大包怎麼辦

問題分析:孩子外傷,最重要的害怕腦內出血,如果是頭皮血腫,一般自然吸收慢,要快就得用一次性針管吸出淤血,再包紮。 意見建議:建議醫院CT檢查,如果沒有腦出血,腦挫裂傷,僅為頭皮血腫,進行加壓包紮,或者抽出淤血。

B. 十個月大的寶寶摔到了,頭上起了個包,怎麼辦

寶寶摔到頭 1、不要驚慌,把寶寶抱起時動作不要過猛,以免不必要的傷害。 2、冷敷:沒出血但有小腫包時,立即用冷敷處理。 香油:腫包較大或較紅,抹點香油或用濕潤的土豆片貼上,能輔助止痛化淤。 3、盡量和寶寶說話、逗他,轉移他的興奮點,不要抱著他睡覺。 4、觀察兩天,盡量多休息少活動,精神一直很好、食慾正常,就可以放心了。 5、寶寶摔下後能立刻大哭,一般腦部受傷的可能性較小。 寶寶摔到頭部時,以下幾種情況應立即去醫院: (1)頭部有出血性外傷; (2)寶寶摔後沒有哭,意識不清醒、半昏迷嗜睡; (3)兩日內精神萎靡或劇烈哭鬧、反復嘔吐、睡眠多、肢體活動異常; (4)摔後兩日內,出現了鼻部或耳內流血、流水、瞳孔不一等情況。

C. 寶寶頭上磕了一個大包,怎麼辦

看看寶寶的精神狀態怎麼樣,如果愛吃愛玩就沒事,切忌這個包是不能揉的,越揉越不愛下去,不揉的話反而好的更快。用冷水敷或冰敷,別揉.觀察孩子的反應,如果頭痛頭暈,萎靡不振要馬上就醫.如果一切正常就沒問題. 看管孩子一定要小心,不要大意 1、時刻注意寶寶的安全。這一點許多媽媽已經感同身受,不必多言。尤其在父母早上睡眠不足的情況下,不可掉以輕心。暫離時一定要在床周圍壘上東西(不能完全保證安全),或放在安全的護欄床內。 2、摔床也許是一件難免的事。一旦發生,不要過於驚慌。不要心急火燎地將寶寶從地上抱起,動作不要過猛,以免導致其他不必要的傷害。 3、寶寶如果摔下後,能夠馬上大哭,一般腦部受傷的可能性較小。小寶寶最怕摔到後腦,如果面朝下摔,一般危險性較小,只進行外傷處理即可。 4、寶寶摔到頭部時,以下幾種情況應立即去醫院: 1)頭部有出血性外傷; 2)寶寶摔後沒有哭,出現意識不夠清醒、半昏迷嗜睡的情況; 3)在摔後兩日內,又出現了反復性嘔吐、睡眠多、精神差或劇烈哭鬧; 4)摔後兩日內,出現了鼻部或耳內流血、流水、瞳孔不一等情況。 一般如果摔到頭部後引起重度腦震盪或顱內出血,會很快發作,最晚也在24小時內就會發作,所以有症狀要盡快去醫院。 5、對於現在的一般家庭來說,寶寶多從床上摔下,高度最多五六十厘米,寶寶一般不會受到太嚴重的損傷。尤其一歲內的小兒,前鹵門尚未完全閉合,顱內有緩沖,引起腦出血等情況的幾率會非常低。 6、寶寶摔到頭部後,沒有出血,有小腫包時,應立即用冷敷處理。如果腫包較大或較紅,可先應急抹點香油,或用濕潤的土豆片貼上,有止痛化淤的輔助作用。 7、寶寶摔後一段時間,盡量與寶寶說話、逗逗他,轉移其興奮點,不要抱著他睡覺。如果摔後哭完很快就睡著了,也要在一小時內將其叫醒。如果醒後大哭,就是沒有什麼問題了。 8、即使摔到頭部,也不要總懷疑是腦震盪。腦震盪的特徵是會有一定時段的意識和知覺喪失。如果寶寶一直意識正常,就不會有問題。寶寶如果有嘔吐,可能是受驚嚇所致的嘔吐,也可能是暫時性腦部受到震盪,一般嘔吐兩三次後就好了,不同於腦震盪。即使是腦震盪,如果是輕度,也不會有任何後遺症。 9、寶寶摔到頭部後,應觀察兩天。這兩日內盡量讓其多休息,少活動。如果兩日內精神一直很好、食慾正常,就可以完全放心。 10、寶寶摔床後,媽媽的悔恨自是無以復加的,但後悔埋怨是無用的,重要的是馬上對症處理寶寶的情況,並且,自此引以為戒。 希望天下的父母,都能以最極限的細致來守望寶寶的安全,保護這個弱小無助的生命健康長大。 可根據大腦發育和生理功能去判斷,在實際工作中一般以行為動作,語言發音作為判斷智能的主要指標,從兒童的動作推斷大腦發育情況。動作發音的規律是:由上而下,由近到遠,由不協調到協調,由粗到細,由簡單到復雜。以下以不同年齡加以說明。 新生兒期動作不規則又不協調,緊握拳頭,俯卧時頭略能抬舉(45°) 2個月會微微笑,發出"咿呀"聲音。 3個月能抬起頭,眼隨物而轉動,聽到聲音能轉動頭。 4~5個月時別人逗他會大聲笑,伸手抓物,能識別親人或陌生人。 6~7個月會坐,在床上翻身打滾,兩手會傳遞玩具。 8個月時會爬,注意大人的行為,會拍手,偶爾無意識地叫喊"媽""爸"。 9個月時扶著能站,見到親人伸手要人抱,並能抬手"再見"。 10~11個月能獨立站立片刻,扶著椅子或推車能開步走,能用拇、食指取東西,摸仿大人動作,抱起奶瓶自己食。 1歲時能獨自走幾步,開始用單詞說話,能指出自己的手、頭、眼等。 1~1歲半時,行走較平穩,能蹲下玩耍,手腳並用爬樓梯,能用手扔玩具,能說出自己名字。 2歲時能雙腳跳,能跑、能上樓梯,會說簡單句子,能表現喜怒歡樂。 語言、動作的發育固然受神經、肌肉發育的影響,同時也與父母文化水平、教育訓練等外界條件有關。 兒童有明顯的智力低下大多數在嬰兒期就容易識別,然而輕度弱智往往進入小學之後學習困難才發現。若發現有運動發育落後,對外界反應遲鈍,語言發育差,表情呆板或有特殊面容者,應盡早到醫院檢查,以便及早診斷,作出相應的治療。 有些先天性代謝異常病,例如苯丙酮尿症、同型胱氨酸尿症、楓糖尿症、組氨酸血症,半乳糖血症、先天性甲狀腺功能低下症(克汀病)等,若能在新生兒期作出診斷及時治療,多數病兒智力可免受損害或病情得到控制。以苯丙酮尿症、克汀病為例,如能在生後3個月作出診斷及時治療,多數智力可以恢復正常,超過6個月治療,幾乎不可避免地智力受到損害,如果3~4歲以後再治療,病孩的身體發育亦有困難。克汀並苯丙酮尿症,在早期症狀不典型,很難發現,往往出生後數月之後才能發現,但這時卻已到了難於治療的程度,智力障礙很嚴重了。因此,有不少國家對上述遺傳病在新生兒期就進行篩查。 究竟有哪些原因可能引起弱智呢?醫學專家經過大量研究,現在可以知道的原因大致有如下幾種: 1、遺傳因素 染色體異常如先天愚型等占弱智兒童5~10%。 基因突變如先天性代謝異常病屬於此類。 2、產前損害 包括宮內感染、缺氧、理化因素如有害毒物、葯物、放射線、汞、鉛、吸煙、飲酒、吸毒、孕婦嚴重營養不良或孕婦患病。 3、分娩時產傷 窒息、顱內出血、早產兒、低血糖、核黃疸、敗血症。 4、出生後患病 包括患腦膜炎、腦炎、顱外傷、腦血管意外,中毒性腦病,內分泌障礙如甲狀腺功能低下,癲癇等。 要減少弱智兒童的發生,就必須做好預防工作,加強宣傳教育工作,避免近親結婚,對嚴重遺傳病盡量動員絕育術。 避免早婚和超過40歲婦女高齡生育,因為容易使染色體異常發生先天愚型。 做好產前保健檢查,提高處理難產的技術,減少產傷,有條件的地區對新生兒進行遺傳代謝病的篩查,及早發現病人,早期治療,減少弱智兒童發生。 要對早產、出生時有窒息史、出生後有病理性黃疸的小兒進行密切地追蹤觀察。他說,如發現3個月以內小兒易驚、啼哭不止、睡眠困難、吃奶無力、吞咽咀嚼困難、自主活動減少;4~5個月時頭仍豎不直,眼睛不會追視物體,不伸手取物;6~8個月仍不會獨坐等表現時,家長應及時帶小兒就診。 表現 1.運動發育落後,主動運動減少。 運動能力低於同齡正常寶寶,運動自控能力差。輕者只是手、腳顯得不靈活或笨拙。嚴重的則不能抬頭、翻身、坐、站、走,四肢運動發育落後,自主運動困難,動作僵硬、不協調、不對稱,出現異常運動模式和不自主運動等。 2.肌張力異常 肌張力迅漸增高,手腳不自主的抽搐,牙關緊閉等。肌張力低下型者,往往是其他類型腦癱在某一年齡階段的一種過渡形式。 3.姿勢異常 與肌張力異常及原始反射延遲消失有關,手指屈曲呈緊握拳狀。站立時足尖著地,行走時足跟著地,呈剪刀樣步態。 4.反射異常 常表現為覓食、吸吮等原始反射延遲消失,擁抱等保護性反射減弱或延緩出現。但痙攣型寶寶深反射活躍或亢進。 此外,還常有智力低下,視力、聽力、語言、情緒障礙等。 早期如何發現 要了解寶寶正常運動發育的規律,有歌訣為據:三拾四翻六會坐,七滾八爬周會走; 如寶寶出現以下情況,就要警惕腦癱的可能: ·在上述年齡階段,不能達到同齡寶寶的正常運動發育水平; ·有引起腦癱的危險因素; ·姿勢、步態異常; ·肌張力異常,腱反射亢進; ·原始反射(如擁抱反射等)持續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