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寶寶又吐又拉怎麼辦
腹瀉是嬰兒常見的病症。嬰兒消化功能不成熟,發育又快,所需的熱量和營養物質多,一旦喂養不當,就容易發生腹瀉。常見的腹瀉原因有:進食量過多或次數過多,加重了胃腸道的負擔;添加輔食過急或食物品種過多,以及食用過多油膩帶渣的食物,使食物不能完全被消化;喂養不定時,胃腸道不能形成定時分泌消化液的條件反射,致使嬰兒消化功能降低等。另外,由於食物或用具污染,使嬰兒吃進帶細菌的食物,引起胃腸道感染,嬰兒患消化道以外的病(如感冒、肺炎等),也可以因消化功能紊亂而導致腹瀉。環境溫度過低、過高時,小兒也可能出現腹瀉,嬰兒腹瀉後應做好以下幾件事: (1)千萬不要禁食。不論何種病因的腹瀉,嬰兒的消化道功能雖然降低了,但仍可消化吸收部分營養素,所以吃母乳的嬰兒要繼續哺喂,只要嬰兒想吃,就可以喂。吃牛奶的嬰兒每次奶量可以減少1/3左右,奶中稍加些水。如果減量後嬰兒不夠吃,可以添加含鹽分的米湯,或哺喂胡蘿卜水,新鮮蔬菜水,以補充無機鹽和維生素。已經加粥等輔助食品的嬰兒,可將這些食物數量稍微減少。要根據嬰兒口渴情況. (2)保證喂水。早期發現脫水。當嬰兒腹瀉嚴重,伴有嘔吐、發燒、口渴、口唇發干,尿少或無尿,眼窩下陷、前囟下陷,嬰兒在短期內「消瘦」,皮膚「發蔫」,哭而無淚,這說明已經引起脫水了,應及時將病兒送到醫院去治療。 (3)預防脫水。用口服補液鹽不斷補充由於腹瀉和嘔吐所丟失的水分和鹽分,脫水便不會發生。口服補液鹽(ORS)1000毫升,內含氯化鈉3.5克,碳酸氫鈉2.5克,氯化鉀 1.5克,葡萄糖20克,用量遵醫囑,但預防脫水和治療脫水用的量和喝的速度是不同的。口服補液鹽含糖濃度為2%,研究證明這種糖濃度最利於介導鹽和水進入體內,以補充腹瀉時的損失,它的效果已被世界公認,是預防和治療腹瀉脫水的良葯。 (4)不要濫用抗生素。許多輕型腹瀉不用抗生素等消炎葯物治療就可自愈;或者服用媽咪愛等微生態制劑,思密達等吸附水分的葯物也很快病癒,尤其秋季腹瀉因病毒感染所致,應用抗生素治療不僅無效,反而有害;細菌性痢疾或其它細菌性腹瀉,可以應用抗生素,但必須在醫生指導之下治療。 (5)做好家庭護理。家長應仔細觀察大便的性質、顏色、次數和大便量的多少,將大便異常部分留做標本以備化驗,查找腹瀉的原因;要注意腹部保暖,以減少腸蠕動,可以用毛巾裹腹部或熱水袋敷腹部;注意讓嬰兒多休息,排便後用溫水清洗臀部,防止紅臀發生,應把尿布清洗干凈,煮沸消毒,曬干再用。 嬰幼兒腹瀉大多是由於喂養不當和飲食失調引起的,所以採用以下方法,不僅能提供營養,而且還具有止瀉的作用。 一、調整飲食 母乳喂養的孩子如果發生腹瀉,不要輕易斷母乳,這時,可縮短每次餵奶的時間,讓孩子吃前1/2~2/3的乳汁,因為母乳的前半部分主要含蛋白質之類的物質。而母乳的後半部分主要含脂肪之類的物質,不易消化,所以可以把這部分乳汁擠出來倒掉。如果孩子是用牛奶喂養的,這時就不宜喂全脂奶,而應喂脫脂奶。脫脂奶可以在家裡自己做,牛奶燒開再冷卻後,用筷子把表面一層奶皮挑起來扔掉,反復三次,就成了全脫脂牛奶。不過,等寶寶腹瀉好轉後就不宜再喂脫脂奶,以免發生營養不良。 二、食物止瀉 1.焦米湯 先把米粉或奶糕研成粉,炒到顏色發黃,再加適量的水和糖,然後燒成糊狀就可以了。米粉加水以後再加熱,就成了糊精。糊精容易消化,它的炭化結構有較好的吸附止瀉作用。 2.胡蘿卜湯 胡蘿卜是鹼性食物,所含的果膠能促使大便成形,吸附腸黏膜上的細菌和毒素,是一種良好的止瀉食物。製作方法是,將胡蘿卜洗干凈,對切開,去掉莖,然後切成小塊加水煮爛,再用紗布把渣過濾掉,最後加水(按500克胡蘿卜加1000克水的比例)加糖燒開就可以了。
⑵ 寶寶又吐又拉是怎麼辦
你好,孩子的情況屬於胃腸的消化不良,可以口服咪咪愛或思密達,嘔吐較重,額可以注射葯物,盡量讓孩子少吃東西,多喝水,如果吐瀉較重,應該到醫院就診,以免引起脫水,祝孩子早日康復.
⑶ 寶寶拉肚子又吐怎麼辦
嘔吐加腹瀉的話有可能是急性腸胃炎 為何寶寶容易發生腹瀉? 1:由於1—2歲的寶寶生長發育特別迅速,所以,身體需要的營養及熱能較多。然而,消化器官卻未完全發育成熟,分泌的消化酶較少。因此,消化能力較弱,容易發生腹瀉。 2:由於神經系統對胃腸的調節功能差,所以,飲食稍有改變,如對添加的離乳食品不適應、短時間添加的種類太多,或一次喂得太多、突然斷奶;或是飲食不當,如吃了不易消化的蛋白質食物;氣溫低身體受涼加快了腸蠕動、天太熱,消化液分泌減少及秋天溫差大、小肚子易受涼等,都可引起腹瀉。 3:由於全身及胃腸道免疫力較低,所以,只要食物或食具稍有污染,便可引起腹瀉;寶寶因抵抗力較低而易發生呼吸道感染,在患感冒、肺炎、中耳炎時,也常可引起腹瀉。 很多媽咪只要寶寶一腹瀉,便急著往醫院跑。其實,寶寶在腹瀉一開始時,多為輕度脫水。只要在醫生的指導下,完全可在家裡進行治療。這樣既及時又方便,還能減少很多不必要的麻煩,對寶寶恢復病情很有利處。那麼,媽咪首先要做的是判斷寶寶是否是輕度脫水。輕度脫水的寶寶有口渴感,口唇稍干,尿比平時要少,顏色發黃,並且表現出煩躁、愛哭。 媽咪可從以下幾種補液方法中選擇一種:用自製的糖鹽水補液,即在5000毫升的溫開水中加入1.75克精食鹽和10克白糖,1.75克精食鹽相當於啤酒瓶蓋的一半,10克白糖相當於2小勺;用自製的米湯加鹽液體補液,即在500毫升溫開水加入1.75克的精食鹽;用醫生給開出來的ORS(口服補液鹽)補液,ORS補液鹽是已配好的乾粉,使用時按說明書配成液體即可。 然後,在最初4小時里,按寶寶的每公斤體重給予20—40毫升液體。此後,隨時口服,能喝多少喝多少。2歲以下的寶寶可每隔1—2分鍾便喂上一小勺,大一點的寶寶則可用小杯子喝。如果寶寶嘔吐,待10分鍾後再慢慢地喂;一旦寶寶出現眼瞼浮腫,表明補液有些過量,應暫時改喝白開水或母乳。 愛心提示:不要把ORS補液鹽加在奶、米湯、果汁或其他飲料中,並且按說明配製完畢之後,不能再往裡加糖,否則影響補液效果。
⑷ 寶寶又拉又吐怎麼辦
堅持每天給寶寶用嬰兒按摩乳(建議用歐潤芙嬰兒按摩乳),從肚臍開始,按順時針螺旋向外按摩,促進腸胃蠕動,幫助消化,每天堅持三次每次二十分鍾,很快吃奶嘔吐,拉奶瓣及肚脹現象就消失了。用物理方法促進寶寶消化,比用吃葯的方法好。葯能不吃盡量不吃,是葯三分毒
⑸ 寶寶又吐又拉怎麼辦
你家寶寶應該得的是「秋季腹瀉」。是好發於3歲之前小兒的常見腸道傳染病。病原微生物是輪狀病毒。下面是轉載的。我看了,寫的很好,對你有指導作用 一、秋季腹瀉的定義 秋季腹瀉,顧名思義,發生在秋冬季的腹瀉病。孩子感冒後,常常出現拉肚子,大便像水或蛋花湯一樣,大多沒有特殊的腥臭味,每天可達十幾次。 秋季腹瀉是一種自限性疾病,一般無特效葯治療,多數患兒在一周左右會自然止瀉。在很多缺醫少葯的貧窮地區,不用葯物治療,只是靠口服補液,絕大多數的患兒也能痊癒。問題在於當嚴重嘔吐腹瀉時,如果補液不及時,很快出現脫水,其後果就比較嚴重。 二、流行季節 流行季節:每年的9月份到次年的1月份,是秋季腹瀉的流行季節,其中10~12月是流行的高峰期。 易感人群:6個月~3歲的嬰幼兒,營養不良、佝僂病、貧血和體弱多病的嬰幼兒更容易患病,而且病情嚴重,病程較長。小於6個月的小嬰兒,由於體內有母親的抗體保護,不易患秋季腹瀉,母乳喂養的小嬰兒,更少得秋季腹瀉。3歲以上的兒童,消化道功能和免疫系統逐步完善成熟,也很少患秋季腹瀉,即使患病,病情也會輕很多,病程短。成人也會感染秋季腹瀉,但症狀與兒童的症狀相似,但病情輕,病程短,一般2~3天即可痊癒。 三、秋季腹瀉的主要特徵及表現 秋季腹瀉的主要特徵:先吐後瀉,伴發燒,大便呈水樣或蛋花湯樣,病程有自限性,即使用葯也不能顯著改變病程,症狀表現: (1)起病急,初期常伴有感冒症狀,如咳嗽、鼻塞、流涕,半數患兒還會發熱(常見於病程初期),一般為低熱,很少高熱; (2)大便次數增多,每日10次左右,大於3次就應考慮秋季腹瀉,大便呈白色、黃色或綠色蛋花湯樣,帶少許粘液或膿血,無腥臭味; (3)半數患兒會出現嘔吐。嘔吐症狀多數發生在病程的初期,一般不超過3天。 (4)腹瀉重者可出現脫水症狀,如口渴明顯,尿量減少,煩躁不安; (5)病程有自限性,病程一般5-7天,營養不良、佝僂病和體弱多病者,腹瀉的時間可能更長。 四、合理用葯 1、秋季腹瀉是自限性的,自己會好,及時吃葯也是不能明顯縮短病程的,如果早期合理使用葯物,可以縮短病程,減輕症狀。新博林+思密達+培菲康。 秋季腹瀉是一種病毒感染引起的,雖說目前還沒有針對該病毒有效的葯物,但是,如果早期使用新博林,可以抑制病毒的復制和繁殖,減少病毒的數量,這樣就可以減輕症狀,縮短病程了。 2、主張應用消化道粘膜保護劑蒙脫石散(如司邁特1克兒童裝和思密達3克裝),司邁特1克兒童裝每天3次,一次一袋,一袋一克。思密達3克裝需手工分3次口服,療程3~6天。蒙脫石散不進入血液循環服用安全,服用幾個小時後隨大腸蠕動排出體外,它的主要成分天然蒙脫石微粒對消化道內的病毒、病菌及其產生的毒素氣體有極強的固定、抑製作用,且對胃腸粘膜有很強的覆蓋保護能力,修復、提高黏膜屏障對攻擊因子的防禦能力。具有平衡正常菌群和局部止痛作用。而且蒙脫石散不進入血液循環系統,無毒副作用,非常安全。 菌群失調者,選擇微生態制劑如培菲康、媽咪愛等。補充大量的維生素B,改善胃腸道的功能,縮短病程,例如同笑和寶立康,還有表飛鳴 五、腹瀉時的飲食要點 一定不能禁食,相反,要鼓勵孩子多進食,可小量多餐。只有在一種情況下需要禁食,就是當孩子頻繁嘔吐時需要禁食,同時需要到醫院吊針補液。以流質和半流質為主,也就是奶、米湯、粥為主,暫時不要吃爛飯或硬飯避免過敏性食物例如海鮮、雞蛋等;不吃生冷的、硬的、油炸和脂肪多的食物。特別是生冷的東西,燉蘋果可以止瀉。燉蘋果還有豐富的鞣酸蛋白,有吸附作用,可以止瀉。 炒米湯:將普通大米洗凈,涼干,用大鍋炒至金黃色,加水煮粥,給孩子喝粥水。也有止瀉作用。 六:秋季腹瀉的預防 (1)最好以母乳喂養。由於母乳中富含免疫球蛋白,有助於增強嬰幼兒胃腸道的免疫能力,母乳喂養的寶寶較少得秋季腹瀉,即使得,病情也會輕很多。 (2) 注意飲食衛生,防止病從口入。 (3)合理喂養、定時定量,循序漸進地添加輔食,切忌幾種輔食一起添加。 (4)少吃富有脂肪的食物,多吃新鮮蔬菜,補充維生素B,改善胃腸功能。 (5) 加強體格鍛煉,增強體質。 (6)及早治療的營養不良、佝僂病、貧血、微量元素缺乏、鉛中毒等慢性疾病。 (7)合理用葯,不要濫用廣譜抗生素,以避免腸道正常菌群的失調。經常口服腸道微生態調節劑,如媽咪愛、培菲康、合生元等,防止腸道正常菌群失調。 (8)接種輪狀病毒疫苗。6個月~3歲的寶寶,每年要接種輪狀病毒活疫苗,以預防輪狀病毒腹瀉(秋季腹瀉)。在每年7~9月份,即秋季腹瀉流行季節來臨之前接種,每年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