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怎麼讓孩子在晚上不尿床
多數孩子在2-3歲時就不再尿床了,有些孩子會晚些。孩子這種自然而然的成熟過程說明他們的膀胱容積增大和他對保持身體乾燥的需要加強了。 孩子偶爾尿一兩次床是完全正常的,就是大孩子也會出現尿床的情況。不論你的孩子已經幾歲了,都絕對不要因為他又尿床而羞辱或嘲弄他。這會嚴重傷害孩子的心靈。 75%的4歲兒童和85%的5歲兒童偶爾尿床。但是也有不少尿床行為會延續到青春期甚至成年時期。據統計,4%的青少年和1%的成年人有尿床的毛病,男孩子中尿床人數的比例是女孩子的兩倍。 你在著手解決孩子尿床的問題前,必須先找出孩子尿床的原因。 ●健康原因。多數專家認為1-2%的尿床者是因生理問題或疾病引起的。有些孩子生理上有一些問題,例如膀胱比較小,括約肌鬆弛等。或者,如果孩子很久不尿床了,之後又突然開始尿床,那麼可能是尿道感染引起的。如果醫生排除了尿道的常見疾病的可能性,而孩子持續尿床,你最好先去請教泌尿科醫生,然後再從其他方面找原因。 ●心理因素。確實,有些孩子會因為心理壓力而偶然出現尿床的情況,但因緊張而尿床的孩子只佔20%,孩子尿床很少是純粹由心理原因引起的。這就是為什麼心理治療對尿床者的作用不大原因。 ●發育狀況。雖然有些尿床的孩子看起來身體沒有什麼問題,但是這並不是說明他尿床沒有任何生理上的原因。孩子的膀胱可能還未發育好,不足以使他堅持整夜不上廁所,或者控制排尿功能的括約肌尚未發育完全。 ●睡眠方式。許多孩子尿床是因為他們睡得太沉,以致他們完全意識不到膀胱已經脹滿。而睡眠方式往往具有遺傳性。搞清這個問題,可以使你的孩子感到安心,同時也為你預期孩子何時能停止尿床提供一些線索。 葯物治療:醫生會根據孩子的情況定出治療方案。抗菌素可以用來治療感染引起的間歇性尿床;X光檢查能查明是否需擴張孩子的膀胱;或者在極少數的情況下,用葯物改變孩子的睡眠方式,使他在膀胱脹滿的時候能及時醒來。 心理問題引起的尿床解決方法:焦慮的孩子。如果深受周圍事件的影響,但他又克制自己不表現出來,你可以用以下方法: ●教給孩子放鬆的技術。睡前給孩子按摩背部或讓孩子聽舒緩的音樂。 生理問題引起的尿床的解決方法:據統計,80%的尿床者都存在膀胱小的,控制水平低或睡眠過沉的問題。 ●告訴孩子膀胱的容量和控制能力可以通過訓練增大。這個問題不可能一夜得到解決,但通過訓練可以逐步改善。 如果你或家人小時候有過尿床經歷,僅僅讓孩子知道他尊敬和喜愛的人也曾有過相同的經歷就足以減輕他的思想負擔了。 ●鼓勵孩子多喝水,向他解釋這樣可以增大膀胱的容量。 ●如果孩子想小便,讓他盡量多憋一些時間。 最後說一句,小孩尿床,做家長的一定不要去打罵孩子,不要讓他覺得這完全是他的錯。他在心裡已經是很悔疚的了,家長要耐心的去引導幫助他,從而讓他樹立起自信心,可以更快更好地改正這不良習慣。 而且自己心裡沒底的時候,最好是去醫院給孩子看看醫生。 希望這些能幫你。
『貳』 3歲小孩經常尿床該注意哪些
病情分析: 你好,關於孩子尿床請參考:尿床也叫做遺尿,是一種夜間無意識的排尿現象,小兒在3歲以內由於腦力功能發育不全對排尿的自控能力較差,學齡兒童也常因白天緊張疲勞等因素,偶爾尿床,都屬於正常不屬於病態,超過三歲特別是5歲以上兒童經常尿床,輕者數夜一次,重者一夜數次,就屬於疾病導致的病態, 指導意見...: 一般原因多見於小兒先天性腦發育不全、智力低下、癲癇發作、脊椎炎症或者泌尿系統感染,及尿道受蟯蟲刺激等,生理性遺尿不需要治療,若果是疾病引起的,應從治療原發病著手,建議參考上述對應情況選擇方法調理或者治療吧,祝健康幸福
『叄』 智力低下小孩怎麼辦
智力低下(MR)是指18歲以下,腦發育年齡的智力明顯低於同年齡兒童平均水平。又有精神發育遲緩,精神發育不全,精神缺陷,智力落後,智力缺陷,智能遲緩,智力發育障礙,弱智和智力殘疾等多個稱法。
1、在正常的情況下,智力低下目前沒有太好的治療方法,因此只能積極尋找病因,然後根據病因對症治療,減輕智力低下的情況。
2、可以在醫師的指導下選擇一些營養大腦神經的葯物,比如安神補腦液、腦復康,促進腦細胞的生長和發育。
3、在治療的同時要進行鍛煉,提高身體的抵抗能力,保證良好的飲食習慣,多吃高蛋白食物。
『肆』 兒童智力低下怎麼辦
兒童智力低下首先建議到兒童保健科進行初步篩查,如有問題,到神經內科或兒童康復科進行頭顱磁共振或染色體檢查,或進行基因檢測和遺傳代謝病的篩查,明確孩子智力低下的病因。再進一步制定孩子的後續康復方案來改善智力低下的情況。
智力低下的主要表現是認知、感覺、注意、記憶、語言、理解、觀察、思維等各方面的缺陷,同時伴有情感和人格的發育落後。不同年齡、不同發育階段,智力落後的表現也不一樣。1歲以下智力落後的患兒,主要表現為粗大運動和精細動作發育落後,比如4-5個月不能豎頭,5-6個月不會翻,身手不能抓物、7-8個月不能獨坐、10個月還不會爬。另外表現為應人能力差,表情發呆,舌頭經常伸在口外,3-4個月不會逗笑、不認人,7-8個月叫名沒反應,不跟人有目光的對視、不交流,8-9個月不會發音。2-3歲智力落後的主要表現在運動方面,不會獨走和跑、或者走不穩,語言能力差、不會說話,或者主動表達的少,流口水,不能與人進行情感和目光交流。學齡前期和學齡期的患兒,學習困難、多動、注意力不集中、交流困難、依從性和動手能力差、生活不能自理、學習成績很差。如果發現孩子有上述表現,或者與其他同齡兒童,有明顯的異常行為,要引起重視,盡快找專業醫生就診,明確診斷、及早採取干預措施,幫助患兒取得最好的康復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