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兒童樂園 » 兒童積食肚子脹吃什麼好
擴展閱讀
瓷片基礎知識大全 2025-02-01 22:45:58

兒童積食肚子脹吃什麼好

發布時間: 2023-09-21 09:36:48

㈠ 小兒積食吃什麼葯助消化

小兒積食葯物較多,常見的有小兒健脾丸、保和丸、健胃消食片、醒脾養兒顆粒、多酶片、山麥口服液等。小兒積食多因為脾胃虛寒導致,可以給予中醫推拿、按摩,逐漸改善。同時平日要注意飲食易消化,少量多餐,飲食質地細、軟,多食新鮮的蔬菜、水果等。要養成多運動的習慣,以促進體格發育及腸蠕動。形成良好的進餐習慣,不挑食、不偏食等。

㈡ 孩子老是積食吃什麼可以調理

積內熱的孩子通常表現是舌苔厚、大便干、肚子脹、食慾不好、經常嗓子紅腫發炎,或感冒發燒,家長可在家中備三樣消積導滯中成葯丸———保和丸、山楂丸、肥兒丸進行調理。

保和丸消食積:對於食積有內熱,大便偏干,容易嗓子發炎的孩子,主張吃保和丸調理。
保和丸中除山楂、神曲、麥芽,還有清熱的連翹,通便治腹脹的萊菔子。中醫認為,「胃以通為和」,大便通暢了,消化道疏通了,人就太平了。3歲以上的孩子都可服用,兩歲以內的孩子可用雞內金。方法是,焙乾研面後,用水或奶沖服,也有消積食健脾胃的作用。
山楂丸治肚痛:山楂丸消食理氣止痛,味道酸甜。對於經常腹部隱痛、腹脹、消化功能不好的孩子有效,也可與保和丸搭配在一起吃。
肥兒丸解便秘:有的孩子大便乾燥如羊屎,兩三天沒一次,肚皮熱、手心熱、易上火,屬內火偏大,這時用保和丸很難見效,建議選擇肥兒丸。肥兒丸里有麥芽、神曲,還有清熱的胡黃連,消積導滯的檳榔、使君子,通便效果較強。但肥兒丸不可連續用,服用後見到大便變稀就要停葯,常吃易形成依賴性。
給孩子清內熱通便,日常要注意飲食調理,冬天用白蘿卜三片,梨兩片,一塊兒煮水吃;夏天用蘆根煎水當茶飲。
二、小孩積食內熱吃什麼食物好
1、喝些綠豆湯或綠豆稀飯。綠豆性寒味甘,能清涼解毒,清熱解煩,對脾氣暴躁、心煩意亂的寶寶最為適宜。

2、多給孩子吃些水果。柚子、梨:性寒味微酸,除能清熱外,其特點是能清潤肺系,對於肺熱咳嗽吐黃痰,咽干而痛的寶寶極適宜;荸薺:其性微寒,果汁豐富,凡熱病後余熱未凈的心煩口渴、口舌生瘡、便干尿黃等寶寶都非常適宜食用;楊桃:性寒,味酸甜,清熱生津,內火熾盛、口腔潰瘍破爛的寶寶最適宜。
3、多吃些清火蔬菜。芹菜:性寒涼,能去肝火解肺胃郁熱,容易"上火"的寶寶常食有益;萵筍:性微寒質地脆嫩、水分多,功效特點為清熱、順氣、化痰,適合肺胃有熱的寶寶食用;蓮藕:性平寒,最好生食或搗汁,功效是清熱生津、潤肺止咳,若與梨汁和勻同服其效更佳;茄子:性寒涼,可以清熱解毒,給易"上火"的寶寶食用時不要用油燒的方法烹飪,可以採用蒸茄子的方法。
4、適當服用中葯小兒化食丸。適用於平日食慾好、食量大、口渴便秘、手心熱、煩躁易怒,夜間睡眠不安的小兒。對小兒食火內熱引起的停食停乳、嘔吐腹脹、口中有異味、大便干結、小便黃少有效。

㈢ 孩子一積食就難受,想問大家:孩子積食吃什麼比較好

兒童積食可以吃點山楂或者是白蘿卜,也可以適當吃一些雞內金,有助於消食健胃。
山楂味酸,消食健胃,兼能行氣散瘀,尤宜於肉食油膩所導致的胃積食。但由於其有行氣散瘀的功效,所以孕婦還需慎服。
白蘿卜在中葯中又被稱為萊菔,具有下氣消食、利尿、潤肺祛痰的功效,而白蘿卜的子即萊菔子也具有消食除脹、降氣化痰的功效。
雞內金為雞的乾燥沙囊內壁,味甘,性平,具有消食健胃,澀精止遺,通淋化石的功效。其消食化積能力較強,可以用於各種食積證,也是積食後的一個不錯的食物選擇。炒焦研末後服用效果更佳。
同時應注意調整孩子的飲食結構,多食用蔬菜水果,少食肥膩、難消化的東西。平常給孩子補充一些健脾益氣的食物,如山葯、栗子、小米、薏米等。同時注意孩子適當增加活動量,可以增進腸蠕動,促進排便,緩解積食腹脹等問題。

㈣ 小孩子積食吃什麼好如何調理

寶寶積食最好是飲食療法:

第一,糖炒山楂,功能是清肺消食,尤其是對吃肉過多引起的積食效果比較好,做法是取紅糖適量,如果寶寶有發熱的症狀可改用白糖或冰糖,入鍋用小火炒化,為防炒焦可加少量水,加入去核的山楂適量,再炒五到六分鍾,聞到酸甜味兒即可,每頓飯後讓孩子吃一點。

第二,山葯米粥,它的功能是調補脾胃,滋陰養液,用於小兒積食不消,吃飯不香,體重減輕,面黃肌瘦,做法是取干山葯片一百克,大米或小黃米一百克,白糖適量,將大米淘洗干凈與山葯片一起碾碎入鍋,加水適量熬成粥可以,給寶寶吃點健胃消食口服液和小兒化食丸。

小兒積食主要可以通過日常膳食以及相關的葯物進行調理。
小兒積食主要是指小兒進食過量導致的食物積滯在腸胃的一種腸胃疾病,一般表現為腹部脹滿、大便乾燥或酸臭、噯氣酸腐、肚腹脹熱等。小兒消化功能發育還不完善,功能薄弱,進食不恰當時就會容易出現腹脹,腹瀉,積食等不適症狀。建議家長可以採取以下措施進行調理,
1.給孩子進餐要定時定點,八分飽就可以,吃得太多會加重孩子的胃腸負擔;
2.平常可以多給小兒吃一些清淡容易消化的食物,比如說粥類,米糊,面條等,這類食物可以在補充營養的情況下,有效的調理小兒的胃腸道;
3.多數情況下孩子都是由於脾胃不和導致的消化不良,必要時可以給孩子吃一段時間小兒健脾散或者是腸道益生菌調理;
4.另外幾味葯膳也可以有效的調理小兒積食。如用大米50g,白蘿卜100g,胡蘿卜100g煲粥;谷芽、山楂、檳榔、枳殼各等分碾末沖服,每次1~2g,每日三次;焦饅頭粥或焦米粥。將饅頭切碎後炒焦加水煮粥,或將米炒黃煮粥,也可用飯鍋巴適量煮水喝;內金粥。雞內金15克,大米15克炒焦,共研成細末,拌入粥飯中。每次用細末2克,每日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