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嬰兒睡覺的最正確的姿勢
寶寶睡覺時的基本姿勢都是手呈W型,像在舉手投降,腿彎曲呈M型,看上去像青蛙的樣子,讓大人覺得怪怪的,其實這是寶寶的正常姿勢。寶寶在媽媽肚子里就是蜷成一團的樣子的,出生後也會持續這樣的姿勢一段時間。等寶寶再長大一些,會隨著年齡的增長,慢慢變換自己的睡姿的,媽媽不用過於擔心。我寶寶現在一歲了,睡覺基本上都不再雙手舉得高高的了。再說,有時大人睡覺也會把雙手舉高,覺得這樣睡著舒服。所以,不必強求寶寶的睡姿了。沒關系的。 新生兒睡覺的姿勢 讓新生兒採取什麽樣的的姿勢睡覺最好?在正常情況下,大部分新生兒是採取仰卧睡覺姿勢,因為這種睡覺姿勢可使全身肌肉放鬆,對新生兒的內臟,如心臟、胃腸道和膀胱的壓迫最少。但是,仰卧睡覺時,因舌根部放鬆並向後下墜,而堵塞咽喉部,影響呼吸道通暢,如再給新生兒枕上一個較高的枕頭,就會更加加重呼吸困難,此時應密切觀察新生兒的睡眠情況。最好不要採用俯卧位睡覺,因為這個時期的新生兒還不能抬頭、轉頭、翻身,尚無保護自己的能力,因此,俯卧睡覺容易發生意外窒息。另外,俯卧睡覺回壓迫內臟,不利於新生兒的生長發育。 由於新生兒的胃呈水平位,胃的入口賁門肌肉鬆弛,而出口幽門肌肉較緊張,當新生兒吃奶後容易溢奶,嚴重的可以將溢出的奶汁吸入氣管中而發生窒息,因此,對這些新生兒在餵奶後,可讓新生兒右側卧,在0.5-1小時後,即可平卧。
2. 嬰兒睡覺姿勢
新生兒除了吃奶以外,大部分時間都是在睡眠中度過的,年輕的爸爸媽媽都希望自己的小寶寶有很好的睡眠質量,其實寶寶的睡眠好壞與他的睡眠姿勢密不可分。我們知道,人的睡眠姿勢有3種,仰卧、側卧和俯卧,細心的媽媽會發現將較大的寶寶仰卧放在床上,不一會兒他會通過翻身變成俯卧的姿勢睡覺,說明他對這個睡姿感到很舒服。...那麼嬰兒究竟採用哪種睡眠姿態最好呢?下面讓我們來介紹一下各種睡姿的特點: 一、仰卧睡姿:一般父母都習慣於讓嬰兒採用仰卧的睡姿,仰卧時便於父母直接觀察嬰兒臉部的表情,嬰兒的腦低睡平,形成所謂的「方頭大臉」,嬰兒的內臟器官受到壓較小,寶寶的四肢能夠自由地活動。 仰卧的特點: 1.對寶寶的呼吸不利,由於重力的關系,喉部會阻擋呼吸氣流自由進出氣管口,一旦氣流阻力增大,寶寶在仰睡時呼吸就會有雜音(鼾音),造成呼吸困難,對原本呼吸就不順暢的嬰幼兒不合適; 2.寶寶容易發生嘔吐,由胃反流到食道的食物吐出後,會聚積在寶寶的咽喉處,不易由口排出,較易嗆入氣管及肺內,發生危險; 3.寶寶身體較脆弱的一面暴露在外,容易著涼,心理上也有不安全感,不易熟處。 二、側卧睡姿:讓嬰兒側卧最好採用右側位,這樣可以避免心臟受壓,也可以預防吐奶,特別是剛吃完奶後更應讓寶寶右側卧,有利於胃內食物順利進入腸道,即使發生溢奶也不會引起窒息。 側卧的缺點: 1.如果總是側睡,容易發生臉部兩側發育不對稱以及歪扁頭,也有可能造成斜視; 2.寶寶不容易維持側卧的姿態; 3.左側卧容易引起嘔吐或溢奶。 三、俯卧睡姿:家長一直有一種偏見,認為小嬰兒趴著睡容易阻礙寶寶呼引起窒息,其實剛出生的新生兒就具備了自身防禦的能力,當他臉朝一側俯卧時,他會本能地將口鼻露出來,舒暢地呼吸。趴著睡不但不會影響胸部和肺部的發育,相反有助於胸廓和肺的生長發育。因為趴著時寶寶的胸部壓迫床,床會給一個反作用的壓力正好按摩小兒的胸廓,能提高寶寶的肺活量,促進呼吸系統的發育成熟,尤其是對未滿月的新生兒是有保健功能的。寶寶如果發生吐奶時,也會順著嘴角流出,不致於因嘔吐物吸入氣管而發生窒息危險,因此在許多國家都喜歡讓孩子以俯卧姿勢入睡。 俯卧的特點: 1.父母不容易觀察寶寶的膚色和表情; 2.嬰兒和口水易下咽,造成口水外流; 3.口鼻容易被被褥等外物阻擋而造成呼吸困難; 4.嬰兒的四肢活動不方便。 嬰兒的3種睡姿各有長短,年輕的爸爸媽媽該做何選擇,實在是令人頭疼的問題。根據專家的建議,對嬰兒的睡姿,特別是一歲以內的要仰卧、俯卧、側卧 3種姿勢交替睡,每天不能總固定一個姿勢。如果不能隨時有人在旁照料,以仰卧為主,有人照料時以俯卧為主,當寶寶生病(如感冒、發燒)時,體力肌肉會變弱,最好還是採用仰睡姿勢。 父母要根據自己孩子的特點和不同的情況,交替選擇適合寶寶的睡眠姿勢,同時還要為寶寶創造良好的睡眠環境,播放一些輕柔舒緩的音樂,注意從小就培養寶寶良好的睡眠習慣。這樣在撫育寶寶的過程中,您會覺得很輕松,寶寶也會很健康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