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兒童樂園 » 學前兒童的睡眠問題有哪些表現
擴展閱讀
學前教育資金包括哪些 2025-02-02 00:23:42
怎麼編程入門零基礎 2025-02-02 00:20:26

學前兒童的睡眠問題有哪些表現

發布時間: 2023-09-20 01:44:14

❶ 兒童睡眠障礙的診斷

1.診斷分型
(1)根據美國DSM-V疾病診斷手冊,兒童睡眠障礙可分成四類:①最基本的兒童睡眠障礙,包括睡眠失調和異態睡眠;②與其他精神紊亂相關的睡眠障礙;③由通常的內科疾病引起的睡眠障礙;④葯物引起的睡眠障礙。
(2)著名兒童睡眠醫學專家smedieH認為兒童睡眠障礙主要包括三種類型:①睡眠失調:指各種因素導致的睡眠量、質或時序方面的變化,以睡眠不安、睡眠減少或睡眠過多為特徵。前者有入睡困難、頻繁夜醒等表現。後者常見於發作性睡病、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和原發性白天嗜睡征等疾病。②異態睡眠:指在睡眠中出現的異常發作性事件,如夢行、夢魔、夢吃、夜驚等。③病態睡眠:指由軀體、精神疾病誘發的睡眠障礙。
2.常見睡眠障礙疾病診斷
嬰幼兒期,睡眠障礙主要是很難建立穩定的睡眠規律,以入睡困難和頻繁夜醒較多見。
(1)入睡相關障礙由於在入睡時缺乏習慣伴隨物或熟悉的環境因素而發生入睡或睡眠啟動和睡眠維持困難。通常發生於6個月以上小兒,3歲以後顯著減少,6個月~3歲兒童患病率15%~20%。無明顯性別差異。表現為睡覺時需某些習慣伴隨物或環境才能迅速入睡,否則便入睡困難或夜間醒後再度入睡困難或延遲,甚至啼哭吵鬧。並需重新滿足上述條件才能再入睡。常見的習慣伴隨物或環境有餵奶、吸吮橡皮奶嘴、照料者的拍背、搖動、哼歌、講故事,開電視、收音機或電燈等。多數患兒通常至3~4歲時症狀可自行緩解,少數患兒症狀可持續至7~8歲。常見的病因有:①撫養者不適當或過度介入兒童睡眠,形成入睡相關性因素。如患有某種疾病給予安撫養成習慣後,即使疾病己愈,患兒入睡仍依賴於這些關護。此時,關護成為入睡相關性因素,從而影響睡眠。②圍生期缺氧性腦損害可使兒童易激惹和睡眠不寧,並受到過分關護,從而影響入睡和整個睡眠階段。③遺傳因素也可能起一定作用。
學齡前期易發生睡眠時打鼾、夢魔和異態睡眠(如夢游、夜驚)。
(2)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OSAS)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是夜間上呼吸道反復梗阻引起的嚴重的睡眠障礙,占睡眠障礙的1%~3%,2~6歲多發。最常見的原因是腺樣體和扁桃體腫大,但鼻咽部解剖結構及神經肌肉疾病在OSAS發病中也起一定作用。OSAS發生的關鍵在於睡眠時咽氣道的塌陷。氣道阻塞的部位可以在鼻咽部、口咽部或喉咽部,80%以上的患者為口咽和喉咽部的聯合阻塞。睡眠呼吸暫停的症狀是很多的,最顯著的症狀是睡眠時打鼾和呼吸困難,常常表現為數秒鍾的呼吸暫停。也可表現為大多數時間用口呼吸(夜間和白天),胸腹反向異常呼吸,夜間經常咳嗽或氣硬,躁動不安,多汗,遺尿。經常夜驚或夢魔,也可表現為夢游。白天常常表現為晨起頭痛、睏倦、易激惹、鼻塞、張口呼吸、行為異常、嗜睡、注意力不集中、反復上呼吸道感染等。
(3)夢魔又稱夢中焦慮發作,是指兒童做內容恐怖的夢所引起的焦慮、恐怖發作。常可見於正常人,發生率為5%。大約有7%~15%的兒童有夢魔的情況,發病高峰在3~6歲,3歲以前很少發病。
磨牙症是指睡眠中頻繁出現的咬肌節律性收縮發作,產生磨牙咬牙動作,並可發出聲音。
(4)失眠(insomnia)是一種以入睡困難或難以維持睡眠並在睡後仍覺疲倦為特徵的睡眠障礙。青少年較常見,通常與情緒問題、過度服用某些使中樞神經興奮的物質及學業壓力負擔有一定關系。部分患兒數次失眠後對睡眠懷有恐懼心理而形成條件反射,上床後就擔心睡不著,從而形成習慣性失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