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兒童樂園 » 如何教導兒童拐走
擴展閱讀
沙灘城堡基礎怎麼建 2025-02-02 05:35:59

如何教導兒童拐走

發布時間: 2023-09-16 20:30:12

A. 如何對幼兒進行防拐騙教育

有計劃地對幼兒進行各方面的安全教育,其中不跟陌生人走防治被拐騙是一項重要內容。那麼你對幼兒防拐騙安全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我整理關於幼兒防拐騙安全知識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如何對幼兒進行防拐騙教育 篇1

幼兒防拐騙:孩子易走失的幾大高危場所

1、商場:大人專注於選購商品,試穿衣服等,很容易放鬆對孩子的看管

2、公園或廣場:場地廣闊,人群眾多,還自己易走失

3、汽車站或火車站:人多,人群混雜,孩子容易被人販子盯上

4、游樂場:人流多,游藝項目多,孩子易被分散注意力,與大人走失

5、超市:大型超市貨架隔斷多,孩子不易區分,父母稍不留神,就易與孩子 發生走失

6、大型晚會現場:人流密集,燈光昏暗,易發生走失

幼兒防拐騙:拐騙犯常用的伎倆

1、假冒熟人 」我是你媽媽(爸爸)的朋友王阿姨(王叔叔)啊,她有事來不了,讓我來接你回家「、」××,你小時候我還抱過你呢。「

2、物質利誘 犯罪分子用糖果、玩具、電子設備等為誘餌,吸引小孩。

3、盜竊搶劫 趁著大人看管不嚴,將孩子偷走或拐走。還有人直接從自行車後座或老人懷里將孩子搶走。

4、利用善心 有些騙子會利用孩子的單純、善良,採用讓他們帶路的方法進行拐騙。

幼兒防拐騙:家長必學的防拐知識

1、除家裡人外,不能相信任何接近孩子的人

2、少帶孩子到沒有安全措施的公共場所去

3、兒童外出穿鮮艷的衣服,便於尋找

4、給寶寶口袋放張卡片,上面備注父母的電話

5、與孩子商定一個原則:萬一走失,不要哭,直接到商場門口等

6、父母不論在什麼情況下,都不能放鬆警惕,不能讓孩子脫離視線

7、告訴孩子,不要吃陌生人的東西,有權利不與陌生人說話

幼兒防拐騙:教會孩子四個自救技能

1、記住城市、小區、門牌號

2、記住父母的名字、電話

3、教孩子撥打緊急求助電話,急救120,求助110,火警119

4、讓孩子記住相對靠譜的可求助對象:

孕婦或有孩子的父母

穿軍警制服的群體

一群學生

超市商場統一著裝的人

幼兒防拐騙:用這些問題考考孩子

1、當有陌生人請你領路怎麼辦?

有禮貌地告訴他:「路口有警察叔叔,你可以去找他們幫你帶路。」如果陌生人糾纏你,你就大聲呼喊引起路人的注意。

2、有陌生人敲門怎麼辦?

①獨自在家,把電視機或音響打開,讓人誤以為家裡有人。

②把門鎖好,不給陌生人開門。故意喊爸爸媽媽,說又不認識的人敲門,把壞人嚇跑。

③如果來人說是父母同事,並能叫出你的名字,你也不能開門,但可以問他有什麼事,記下告訴爸爸媽媽。

④如果來人自稱修理工或者收費員,也不能開門。

⑤如果陌生人還是不走,就打電話給鄰居或是報警。

3、假如你獨自走路,發現可疑陌生人跟蹤,怎麼辦?

①往人多的地方走;找警察局或警察叔叔。

②找不到警察,可以到百貨公司或商店,找店員借電話。

③千萬注意不要被壞人追到小巷子或死胡同里,如果萬一碰到這種情況,趕緊按別人家門鈴或大叫「救命」。

④平時隨身帶哨子,以便遇到壞人時引起路人的注意。

⑤盡量不要一個人走在黑暗,偏僻的小馬路上。

⑥上下學與同學結伴而行,或者請父母在一段時間內接送。

正確教育孩子防拐騙方法

有三個方法可以借鑒:

1、即使是年齡稍大的孩子,也不可能理性判別和多面思考,他們最喜歡聽也最容易聽進去的反而是一些直觀的話,比如「有陌生人給你東西你不要拿」、「陌生人叫你跟著走,你不能跟著走」。同時可以配合講故事,讓孩子明白哪些可以做,哪些不該做。

2、說案例。可以把一些新聞報道上的兒童被拐騙案例講給孩子聽,考考孩子他(她)是怎麼想的,再幫孩子具體分析,好的想法保留下來,不對的想法順勢指出為什麼不對,正確的應該怎麼做。

3、模擬練習。學校和社會團體可以組織這樣的活動,在活動中增強孩子的直觀認識,讓他們知道遇上這樣的事可以怎麼辦。需要強調的是,權威法和誘惑法是最常使用的手段,尤其要注意防範。

家長還可以教導孩子以下幾點:

1、要孩子牢記自家的詳細地址、父母的姓名、電話號碼、工作單位,並能背下來。家裡的親戚朋友或可以依靠的人的相關情況,也可以讓孩子記住。如果被拐騙要核實身份、尋找父母,這些信息十分有用。

2、不一定給孩子配手機,但最好給孩子少許零用錢,可以用來在緊急時刻打電話求救,或者求助別人打電話報警、聯系父母。報警電話是多少,也要教給孩子,讓孩子牢記。

3、提前跟孩子做好約定,比如沒有父母的通知絕不能跟陌生人走,去同學家或跟同學一起在外面玩,行蹤要及時跟父母匯報,還有父母突然有事不能去接該怎麼辦等等,這些都要提前說好。尤其要提醒孩子「不要跟陌生人上車」。有時候,拐騙犯有進一步的犯罪企圖,就會准備交通工具,然後騙孩子說「你爸媽叫你上我的車」、「我給你爸爸拿了好東西,你去看看吧」。孩子一旦上車,就會被控制、綁架。

4、家長和學校老師也需要做好約定,比如放學後必須由父母或家裡的親人來接孩子,否則絕不要讓孩子離開。要跟老師落實好,不要產生誤會。5、要教導孩子,僻靜、人少的地方不要去,不要總是一個人活動。上學放學最好和同學、朋友一塊走,養成群體性活動的習慣。家長平時也要多帶孩子參加集體活動,對孩子增強自我應對能力、自我保護能力和鑒別力。

孩子被拐騙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家長不盡責,只關心自己找樂子,帶孩子時注意力也不集中

日前,廣州增城警方成功解救了一名被拐男童。雖然無數人為之歡呼慶幸,但家人的失職仍然是不可迴避的事實。據了解,這個案件中家人將男孩單獨留在超市外的搖搖車上,大概有20分鍾沒有人看護,這個空檔期足夠犯罪分子對孩子實施拐騙。

「現在的家長有一個問題是,只關心自己找樂子,上網、煲劇、玩游戲、看手機,對小孩管吃管穿管學習,諸多干涉和限制,卻沒有真正花心思關注孩子。所以,很多孩子很苦悶,回家沒人交流,父母一開口就問作業、問成績、問在學校的表現,孩子的空虛、孤獨無處排解,就會喜歡在外面亂跑,而且不在意父母的提醒和警告。」說,就算帶小孩出門,家長的注意力也不集中,經常找個地方讓小孩自己玩,家長卻在一邊刷屏、聊天、打電話,這樣也容易讓拐騙犯有機可乘。

「父母應該和孩子做朋友,做知心夥伴,讓他們感受到溫暖。」談到家長的責任,認為,陪伴孩子的成長很重要。作為爸爸,他在孩子兩三歲大時就陪著孩子摸爬滾打,也會一起打機,彼此間很親近。而在共同玩耍的過程中,他會順勢引導孩子如何去看待各種問題,也樂意傾聽孩子的看法。「父母和孩子不是有血緣關系就必然親近的,要取得孩子的信任、認同,讓孩子有歸屬感,就需要多接觸、多交流。」

表示,家長還應該重視孩子的規則教養。在商場、地鐵和博物館等公共場合,小孩跑來跑去、爬上爬下、大聲哭鬧耍賴、亂按電梯的現象比比皆是。雖然好動是孩子的天性,但不懂得守規則也意味著安全沒保障,容易受到傷害。認為,家長的責任也包括教導孩子在不同的場合遵循相應的規則,不能由著性子亂玩,否則一旦發生危險,將後悔不及。

發現孩子失蹤,家長可以怎麼做?

首先要及時報警,同時盡最大可能去尋找

孩子突然不見了,有可能是被拐騙,但也可能是不慎走失。如果發生這種情況,家長首先要及時報警,同時盡最大的可能去尋找。家長有必要做好以下幾件事:

1、及時報警求助,說清楚孩子的特徵衣著,走失的位置。方便警方掌握線索安排警力去尋找。

2、在孩子走失的地方仔細找一遍,周邊的人和商鋪也可以多問問,同時,家裡的親戚朋友以及孩子的同學、朋友家都不要落下。

3、孩子走失的區域如果有廣播,可以藉助廣播找人。

4、通知親戚朋友一起幫忙找人。說到第一點,還表示,目前社會上存在一些誤解。公安部門曾經有失蹤24小時報案才正式立案的規定,但主要是針對成年人。2009年,公安部開展全國「打拐」專項行動時就規定,凡接到兒童失蹤和拐賣 婦女案件,要立即立案偵查。即使是小孩走失,警方也會全力查找的。大家不用擔心求助無門。要特別強調的是,如果有人看見小孩被帶走,家長要盡可能提供孩子的近照、相貌特徵、習慣、當天的衣著,以及帶走孩子的嫌疑人特徵等詳細信息給警方。

如何對幼兒進行防拐騙教育 篇2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知道不能輕信陌生人的話,不能跟陌生人走。

2、培養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

活動過程:

一、通過故事組織幼兒討論

1、教師講述故事

教師:放假了,一天塗塗和爸爸媽媽一起去外面玩,塗塗松開爸爸媽媽的手一個人跑去其他地方玩,一個陌生人走到塗塗面前對他說:小朋友,公園里有小猴玩雜技表演很好看,並要帶塗塗去看,塗塗就跟著陌生人走了。結果陌生人把塗塗帶到很遠很遠的地方,塗塗再也回不了家,見不到爸爸媽媽了!爸爸媽媽找不到塗塗變得特別傷心、難過。

2、組織幼兒討論

教師:塗塗為什麼會遇見陌生人?(因為塗塗一個人亂跑,離開了爸爸媽媽)

教師:塗塗跟誰走了?(陌生人)什麼是陌生人呢?(不認識的人)

教師:他怎麼會跟陌生人走呢?結果怎麼樣?

教師:結果怎麼樣?

教師小朋友能不能相信陌生人的話?為什麼不能輕易相信陌生人的話?

教師小結:陌生人有可能是壞人,壞人會同好吃的`食物、有趣的玩具,或者說好聽的話騙小孩,把小孩拐走,使小孩再也不能回到自己的家裡,再也見不到爸爸媽媽,所以我們不能隨便相信陌生人的話,更不能跟陌生人走!

二、創設情境,在情景中學習對付陌生人的方法

情景一:一個陌生阿姨敲門進教室,對XX說:「XX,我是你媽媽的朋友,你媽媽今天沒空來接你,讓我接你回家,你跟我走吧。」

教師提示:你認識她嗎?如果你不認識她那能不能相信她的話。

教師:小朋友想一想,XX應該對這位陌生人說什麼呢?(阿姨,我等媽媽來接我,我不跟你走)讓幼兒練習

教師小結:我們遇到不認識的人,不跟他走,這樣,陌生人見騙不了小朋友只好自己走了。

情景二:小朋友正在草地上做游戲,一位陌生的叔叔進來,對一位小朋友說:「小朋友,你真可愛,叔叔給你吃巧克力。」

教師提示:陌生人給的東西能不能吃啊?為什麼不能吃?(不能吃,別人的東西不能要)

教師:那我們應該對陌生人說什麼呢?(叔叔,我不吃巧克力。)如果陌生人又拿玩具給小朋友玩,小朋友該怎麼做呢?能不能接受陌生人的禮物?為什麼?(不能收陌生人的禮物,叔叔,不用了)

教師小結:陌生人給的任何東西都不能收,因為我們不認識她,不知道她是不是騙人的,陌生人給的東西不好。

三、活動結束

教師:我們快過新年了,快放寒假了,小朋友在家裡不能一個人跑去去玩,一定要和爸爸媽媽或者是大人一起出去。在外面玩的時候不能自己跑的太遠,不能跟陌生人走。每天我們放學後也要牽著爸爸媽媽的手一起回家,不要一個人亂跑。

如何對幼兒進行防拐騙教育 篇3

教學目的:

對學生進行放拐騙安全教育,提高學生的安全意識和環保意識。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拐騙者常用的誘騙手法

1、「權威誘惑法」

這類拐騙者之前做過一些「功課」,他們甚至能叫出孩子的名字,取得他們的初步信任。拐騙者大致會這樣說:「我是受你爸爸、媽媽委託,帶你回家。」

2、「物資利誘法」

這種誘騙方式主要利用了孩子的好奇心。比如:「小朋友,我有一樣禮物要送給你,你跟我一起去看看吧。」

3、「帶路引路法」

誘騙者利用孩子善良、樂於助人的品格引誘孩子。就像:「小朋友,你知道去某某商場的路怎麼走嗎?能不能帶我去啊?」

二、學生如何避免被人拐騙、綁架?

●放學時如果不是自己的親人來學校接,要及時地告知老師。

●外出遊玩時要徵得家長同意並將行程告知父母或其他家人,說明大概的返家時間。

●養成進出家門隨手關門的習慣。

●不單獨與素不相識的人同乘無人看管的電梯。

●上下學、外出遊玩、購物時,與同學、朋友等結伴同行。

●不搭陌生人的便車。

●不接受陌生人的錢財、玩具、禮物或食物。

●駕車的陌生人問路,要與其保持一定距離,不可貼近車身。

●不獨自通過狹窄街巷、昏暗地下道,不獨自去偏遠的公園、無人管理的公廁,一人獨處空屋時要關好門窗。

●不要把家中的鑰匙掛在胸前。

●不要在外人或朋友面前炫耀父母的地位或財富。

●陌生人佯稱你家中有緊急事情時,可立即報告老師、並與父母取得聯系,以確認是否屬實。

●應當熟記自己的家庭住址、電話號碼以及家長姓名、工作單位名稱、地址、電話號碼等,以便在急需聯系時取得聯系。

三、如果發現自己被拐賣,你該怎麼辦?

■若在公共場所發現受騙或受到威脅,應立即向人多的地方靠近,並尋求幫助;

■如已被控制人身自由,應保持鎮靜,設法了解自己所處的地址(省、市、縣、鄉鎮、村、組)及犯罪嫌疑人人數、口音等基本情況;

■採取傳小紙條等方式向外界暗示你的處境,請求幫助,設法與外界取得聯系;

■不斷尋找機會向公安機關報案,撥打電話、發送簡訊或通過網路等一切可與外界聯系的方式盡快報警,說明你所在的地方、買主(僱主)姓名活動聯系電話。

如何對幼兒進行防拐騙教育 篇4

活動目標

1、樹立幼兒初步的防範意識。

2、培養幼兒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快速應答能力。

3、引導幼兒了解一些自我保護的常識,知道迷路時應怎麼求救。

活動准備

排練情景表演:豆豆迷路了。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請幼兒觀看情景表演「豆豆迷路了」,教師在主要部分給以提示。

二、展開活動

1、引導幼兒討論:豆豆迷路了,他怎麼做的?這樣會出現什麼後果?並說一說如果自己遇到了這樣情況時應採取怎樣的做法,引導幼兒明白遇事要動腦筋。

2、幼兒展開討論,說出自己的看法,並進行簡單記錄,教師將幼兒的記錄進行整理、張貼、以提高幼兒自我保護意識。

3、開展「有獎竟猜」游戲,可將幼兒分為男女兩方,提問問題,幼兒迅速且較完整的說出想法,答對的一方可獎一朵小紅花。

(1)在商店裡,不小心和家人走失了,你該怎麼辦?

(2)在城市迷了路,你該怎麼辦?如果有人強迫帶你走,你該怎麼辦?(可以根據路標、路牌和公共汽車的站牌辨認方向和路線,還可以向交通民警或治安巡邏民警求助。)

(3)在農村迷了路,你該怎麼辦?(應當盡量向公路、村莊靠近,爭取當地村民的幫助。如果是在夜間,則可以循著燈光、狗叫聲、公路上汽車的馬達聲尋找有人的地方求助。)

(4)在幼兒園跟父母走失了,你該怎麼辦?

三、教師小結,活動結束

1、小朋友們平時應當注意准確地記下自己家庭所在的地區、街道、門牌號碼、電話號碼及父母的工作單位名稱、地址、電話號碼等,以便需要聯系時能夠及時聯系。

2、如果迷失了方向,要沉著鎮靜,開動腦筋想辦法,不要瞎闖亂跑,以免造成體力的過度消耗和意外。

活動反思

活動中,教師通過情景表演、問題討論等方法,使幼兒了解一些自我保護的常識,知道迷路時應怎麼求救,培養了幼兒初步的安全意識。在幼兒的回答與表現中發現孩子們對城市裡、商店(超市)里迷路了怎樣求救比較有想法,能說出許多,但對於農村裡、夜間怎樣想辦法求救,感覺有點困難,所以在這些方面還需要繼續培養,此外還發現班級幼兒中有的連自己父母的名字、電話、住址都說不清楚,需要加強引導教育,提高孩子的自我保護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