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寶寶多少度算發燒
小兒正常體溫常以肛溫36.5~37.5,36℃腋溫~37℃衡量.通常情況下,腋溫比口溫(舌下)低0.2~0.5℃,肛溫比腋溫約高0.5℃左右.若腋溫超過37.4℃,且日間體溫波動超過1℃以上,可認為發熱.所謂低熱,指腋溫為37.5℃~38℃,中度熱38.1~39℃,高熱39.1~40℃,超高熱則為4...1℃以上.發熱時間超過兩周為長期發熱. 發熱即體溫異常升高,是病毒,細菌感染或其他疾病引起的常見症狀.國外有研究證實,父母對兒童發熱普遍存在著恐懼心理,容易不恰當地使用退熱葯物,這樣反而會給孩子的健康帶來不利的影響.體溫高低不一定與疾病的嚴重程度成正比.如果兒童體溫達到38.8℃,但精力旺盛,無不適感覺,則無需進行退熱治療.當孩子體溫超過38.3℃,但精神萎靡不振,煩躁和呈現痛苦時應予治療.體溫39℃以上的高熱容易引起兒童驚厥,6個月以下兒童在發熱時因病情變化快,都應及時治療.3個月內的嬰幼兒應慎用葯物退熱,宜多用物理方法退熱.葯物退熱效果不好或用葯退熱後不到兩小時體溫又超過39℃時也應採用物理方法降溫.葯物退熱需要一定的時間才能見效,在孩子體溫突然超過40℃時應先立即採用物理方法退熱. 指導意見: 對高熱患兒應及時適當降溫以防驚厥及其它不良後果對既往有高熱驚厥史或煩躁不安者在降溫同時給予鎮靜葯. (一)降溫措施物理降溫:將患兒置放於環境安靜陰涼空氣流通處用冷溫毛巾或冷水袋敷頭額雙腋及腹股溝等部位或用布包裹的冰袋枕於頭部或放置於上述部位亦可用冷水(~℃)或酒精(~%)於肢軀干兩側及背部擦浴擦浴時如患兒出現皮膚蒼白或全身皮膚發涼應立即停止也可用冷生理鹽水(~℃)灌腸對疑為中毒型菌莉者更為適宜既可降溫又便於取糞便標本送檢. (二)其它對症處理高熱時不顯性水分丟失增多加之食慾減退應及時補充水份和電解質.對伴煩躁不安反復驚厥或般降溫措施效果不著者可酌情選用氯丙嗪與異丙嗪. (三)病因治療對於由感染引起的高熱應根據病情選用有效抗生素治療對局部感染病灶要及時清除因非感染性疾病所致的高熱也需根據不同病因採取相應的治療措施. 兒童使用退熱葯需根據年齡,病情和健康情況選用恰當的品種,劑型和劑量.退熱葯大多屬於常用的非處方葯,安全性和有效性都較好,但兒童不宜使用成人劑型.專門供兒童使用的兒童退熱滴劑,混懸劑和顆粒劑有分散性好,起效快,劑量准確和口感好等特點.並且葯物使用說明書內容詳細,用葯劑量和每日用葯次數對應於不同年齡段和相應體重列出,注意事項明晰.兒童服用成人的葯片往往要拆分,劑量欠准還容易出錯.葯片黏附在小兒胃腸道某些部位上還可使稚嫩的組織受到刺激性損害.
⑵ 兒童發燒的溫度是多少度
兒童發燒的溫度是37度以上,體溫超過38°5屬於中等熱。那就需要吃上退燒葯布洛芬,同時注意多喝點水。
發燒(fever),也稱發熱,是指致熱原直接作用於體溫調節中樞、體溫中樞功能紊亂或各種原因引起的產熱過多、散熱減少脊遲,導致體溫升高超過正常范圍的李雹情形。每個人的正常櫻擾李體溫略有不同,而且受時間、季節、環境、月經等因素的影響。一般認為當口腔溫度高於37.5℃,腋窩溫度高於37℃,或一日之間體溫相差在1℃以上,即為發燒。
⑶ 寶寶多少度為發燒
39度。38度吃點退燒葯就好,最好不去打針
⑷ 兒童的正常體溫是多少
問題一:兒童體溫多少正常? 兒童體溫(以腋下溫度為准)超過37℃可認為發熱,體溫在37℃-38℃為低熱,38.1℃-39℃為中度發熱,39.1℃-40.4℃為高熱,40.3℃以上為超高熱。(改善 *** 質量必備的八大准則)新生兒大腦體溫調節中樞發育還不成熟,有時體溫高於37℃,但在37.5℃以下,仍為正常體溫。 體溫以口溫為基準,正常為36.5℃-37℃,腋溫低於口溫0.5℃,肛溫則高出0.5℃。嬰幼兒以測肛溫為准,兒童可測腋下溫度。腋溫正常應在36℃-37℃之間,人體溫度不受氣溫影響但腋溫易受環境干擾。腋溫干擾因素較多,肛溫則反之,最為准確。測體溫時要求皮膚乾燥,腋窩潮濕時應先擦乾後再夾緊溫度計,否則結果不準確。在冬季從室外進入室內後至少要半小時後測溫才准確。
問題二:4歲小孩正常體溫是多少 您好!寶寶體溫不但與自身情況有關,還與外界環境有關。不同年齡的孩子正常體溫都不同。一般情況下,,小兒腋 *** 溫應在36―37攝氏度。如腋 *** 溫在37―37.5攝氏度之間,屬稍熱;體溫在37.5―38.5攝氏度之間,屬低熱;如超過38.5攝氏度,則屬高熱了。 寶寶的體溫與很多外界因素有關,如室溫、穿衣的多少、所蓋被子的厚薄、孩子活動量的大小、飲食習慣等。室溫高時,體溫會高;活動過後,體溫會偏高;愛吃煎炸燒烤、飲料、糕點等的孩子,體溫水平也會相應升高。是否發燒,必須要結合多方面原因才能確認,不能僅僅依靠體溫作為判斷標准。 腋 *** 溫在37―37.5攝氏度時,家長可先檢查一下孩子是否受了外界因素的影響。如果是,可開窗調節室溫,或鬆鬆孩子的衣服。好動的孩子要讓他先安靜下來,過半小時再量,如回復正常值,則可能沒問題;如重新測量後還沒降溫,就可能是發熱的早期症狀了。 腋 *** 溫在37.5―38.5攝氏度之間時,家長最好先帶孩子去醫院,如醫生建議不用葯,可物理降溫,給孩子洗個溫水澡,或用酒精兌一倍水,在寶寶的腋下、頸部、四肢及大腿根部擦拭,以促使皮膚散熱。 當寶寶腋 *** 溫超過38.5攝氏度,必須立刻帶上他們去醫院,接受醫生的專業治療了。
⑸ 寶寶體溫37.2是正常范圍嗎,多少度才算是發燒了
寶寶這個體溫不算是發燒,一般情況下兒童的腋下體溫36℃-37℃,若體溫超過37.4℃那就是發燒。正常兒童的體溫在這個范圍內波動。即使兒發燒,體溫也應高於37℃。體溫在37.5℃-38.4℃屬於低燒,體溫在38.5℃那就是高熱。嬰兒體溫超過37度,約38度為低熱,正常體溫范圍為36度至36度37.2超過正常體溫范圍稱為發熱,發熱分為低熱、中熱、高熱、超高熱4度。如果體溫達到38.5一般建議給孩子口服退熱葯,降低體溫。40天大嬰兒的體溫中心不穩定。它受到外部環境溫度的極大影響。環境溫度高低。太多或太少的衣服會對嬰兒的體溫產生一定的影響。
所以,37.2℃無論在哪裡測量體溫,都不是發燒。這個時候,如果孩子不舒服,可以多喝水,多休息,多吃富含維生素的食物C水果和蔬菜能促進疾病的康復。兒童低燒溫度在37.3度-38度,37.2在正常體溫范圍內,不要太擔心,可以注意觀察體溫的變化,注意孩子的溫暖,如果溫度升高,不超過38.5建議用物理方法降溫,用溫水或35%酒精擦拭腋窩、手掌、腳心等部位降溫;超過38.5可服用退燒葯或靜脈注射退燒針,治療時注意保暖,防止感冒,多喂水,有助於病毒排出。
⑹ 兒童多少度算低燒和高燒
兒童多少度算低燒和高燒
兒童多少度算低燒和高燒,我們人的正常的體溫大概是三十七度左右,發燒是生活中經常會出現的一個身體不適,孩子年紀小體質比較差很容易會出現感冒的情況,以下了解兒童多少度算低燒和高燒
兒童多少度算低燒和高燒1
正常兒童的平均體溫為36.5-37.5℃。如果體溫超過37.5℃,則為發熱狀態。體溫37-38℃為低熱,38.1-39℃為中度發熱,39-40℃為高熱狀態。如果體溫超過40℃,則稱為高熱,如果孩子的體溫在39-40℃,則為高熱狀態。
發燒與疾病的程度不成正比,有時發燒很嚴重,但疾病不一定很嚴重。同時,部分兒童的體溫可能不是很高,但疾病的嚴重程度可能非常嚴重。因此,不能只看發燒的程度,發燒的程度不能決定疾病的嚴重程度。
兒童發燒37.5的情況之下如何降溫呢
寶寶的體溫一般在36.5~37.4度之間均是正常的,你的寶寶體溫是37.5度不在正常范圍之內,寶寶有點低燒。可以採取物理降溫法降溫。一般寶寶體溫不高於38.5°C,往往採取物理降溫的,寶寶體溫如果是超過38.5度,應該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葯物降溫的。
通常物理降溫法有:
1、酒精擦拭降溫。用小毛巾或幾塊紗布蘸稀釋成35%~50%的酒精,擦患兒的頸部、腋下肘窩、大腿根部,避免擦胸腹部,操作時需要觀察患兒皮膚顏色、呼吸與脈搏,半小時後再測體溫。
2、冰袋降溫。用布或毛巾包住冰塊,放在患兒頭下枕著,半小時左右可以試體溫,如果寶寶體溫仍在38度以上,可以換新的冰袋繼續應用,待體溫降低38度以下時,可以撤去冰袋。
3、冷濕敷降溫。把毛巾折成兩層或四層,放在冰水或冷水中浸濕,取出擰去一些水分,使毛巾不滴水即可,把毛巾放在寶寶額頭上,可以用兩塊毛巾交談更換。體溫降到38度以下即可以停用,如果持續高熱不退,可以用幾塊毛巾放在頸部或大腿根部,加強退熱作用,如果寶寶出現寒戰應立即停止使用。
4、溫水浴。用較體溫低2度的溫水,每日浸泡兩次,每次30分鍾。
兒童多少度算低燒和高燒2
一、嬰兒體溫多少度才算低燒
小兒低熱是小兒時期許多疾病的常見表現,引起低熱的原因很多,須積極尋找,方能正確診治。一般以腋探溫度37.5C— 38C稱為低熱,引起低熱的原因有功能性的,也有器質性的,所以必須注意鑒別。
正常小兒的基礎體溫為36.9℃~37.5℃。一般當體溫超過基礎體溫1℃以上時,可認為發熱。其中,低熱是指體溫波動於38℃左右,高熱時體溫在39℃以上。連續發熱兩個星期以上稱為長期發熱。長期低熱是指小兒體溫在37~37.4℃之間持續2周以上。導致小兒長期低熱的疾病很多,概括起來,有因為器質性疾病而導致,也有因功能失調所致。在小兒長期器質性低熱中,以慢性感染最為常見。
如小兒結核病、慢性腎盂腎炎、慢性鼻竇炎、某些寄生蟲病等。這些都是由於感染因素而導致的低熱,治療應該針對引起感染的病原體採取相應的措施。還有一些非感染因素也可以導致小兒長期低熱。如小兒貧血、惡性腫瘤、甲狀腺功能亢進、系統性紅斑狼瘡、風濕熱及類風濕病等。對這些非感染原因而發生的低熱,應該首先進行詳細的檢查,明確診斷,治療引起低熱的原發病。
二、嬰兒低燒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小兒低熱是指體溫在37.5~38℃持續2星期以上,往往伴有食慾不振、疲乏或其他疾病表現的一種情況。在夏天低熱的小兒較多見,一般的檢查沒有發現什麼異常,從而給診斷帶來一定的困難。正常人的體溫受多種因素的影響,所以有一定程度的波動,例如環境溫度較高或劇烈活動後均可使體溫略增。
一般來說午後體溫較清晨略高,但兩者的差別不超過1℃。年齡越小,體溫調節功能越不完善,所以早產兒、新生兒、體質虛弱者體溫容易有波動,如果沒有其他伴隨症狀,就不算是病理現象。對於體質虛弱者來說,往往採用中葯治療效果較好。
小兒低熱首先要考慮是否有慢性感染,如結核病、慢性中耳炎、慢性尿路感染、慢性活動性肝炎、病毒性心肌炎、風濕病等,個別要考慮白血病和其他惡性腫瘤。
小於3個月的嬰兒發燒以細菌感染最常見(如B型鏈球菌);其它如呼吸道、泌尿道、腸胃道受感染或中耳炎也會引起發燒。最嚴重的感染疾病是敗血症。所以新生兒發燒時,一定要帶給醫生檢查,以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大於3個月的嬰幼兒發燒,
最常見的.是感冒、中耳炎、泌尿道感染。中耳炎通常是因感冒的細菌或病毒由耳咽管向上感染到中耳,除了嚴重的中耳炎可以看到膿流到耳朵之外,大部份是無法從外表看到異常現象。
此外,當小朋友有原因不明顯的發燒時,驗尿檢查也是很重要的。大小孩在泌尿道感染時可能出現頻尿、小便痛,甚至於有小便失禁、腰痛的現象。小嬰兒則可能只有厭食、吐奶、腹瀉、黃疸等現象,看不出泌尿道方面的症狀,所以非常容易誤診。少部份的泌尿道感染是因為泌尿器官先天發育畸型,例如腎臟的形狀不對、輸尿管進入膀胱的角度不對等等,需要以手術治療。
為了幫助醫生掌握更多的資料,以便明確診斷,就診前家長應詳細記錄小兒每日的體溫變化情況一般每4~6小時測定一次體溫,持續1星期以上,並記錄各種伴隨症狀,如食慾變化,有無乏力、面部潮紅、盜汗、咳嗽以及 尿頻、尿急、尿痛、關節痛等,以供醫生診斷時參考。
幾度算發燒:兒童的體溫在36.2℃~38℃為正常。一般定義:肛溫高於37.8℃,口溫高於37.3℃,腋溫高於36.8℃為發燒。現在用耳溫槍的機會較多,耳溫槍所量的溫度與肛溫相近,均稱為「核心溫度」。
三、嬰兒低燒的類型有哪些
生理性低熱
小兒體溫晝夜之間是有波動的,下午稍高,但波動一般不超過1℃;如小兒活動,哭鬧、衣著過厚、室溫過高等因素影響,使小兒分解代謝增加,產熱過多出現的一過性低熱,稱生理性低熱。
體質性低熱
體質性低熱屬於功能性低熱的一種。特點是晨間體溫比晚上體溫稍高,伴有多汗、乏力、納差等表現,全身無任何體征,胸片、血沉等項檢查正常,低熱時服用退熱葯物無效,但低熱可自退。這種體質性低熱一般不影響健康。
季節性低熱
多發生於夏令季節,是嬰幼兒時期的常見病。習稱小兒夏季熱。特點為體溫隨季節的變化而變化,夏季時體溫上升,多表現為長期低熱,口渴多飲,多尿、無汗、乏力等,季節性低熱屬功能低熱的一種,氣候好轉時體溫轉為正常,第二年同樣時間可出現同樣低熱表現。
感染性低熱
小兒患麻疹、白喉、百日咳等急【性】傳染病後或小兒感染性疾病痊癒之後出現的低熱,多與植物神經功能失調,小兒體溫調節中樞紊亂有關,進行各項體格檢查和實驗室檢查可正常。
慢性感染性低熱
這是由於病原體微生物刺激,引起小兒的發熱反應,是最常見的小兒低熱原因。各種慢性感染中以肺結核引起的低熱最常見,其次是扁桃體炎、中耳炎、泌尿系的炎症或慢性感染,各種細菌引起的敗血症、病毒感染、原蟲感染反應、立克次氏體感染等都可出現長期低熱。
非感染性低熱
小兒如果患了內分泌系統的疾病,結締組織疾病、慢性白血病或惡性淋巴瘤等情況可出現長期低熱。父母應予注意,如果小兒出現反復低熱,蒼白、消瘦、乏力及關節、肌肉和胸部疼痛等現象,須積極診治。
鏈球菌感染後狀態
個別兒童在患呼吸道感染後,出現持續性低熱,驗血時,抗「O」滴度增高,血沉加快,用青黴素、水楊酸和小劑量腎上腺皮質激素治療,症狀迅速緩解,這種現象的低熱稱為鏈球菌感染後狀態。
兒童多少度算低燒和高燒3
兒童發燒吃什麼食物
孩子發燒的進修,在這個期間,孩子的新陳代謝是很快的,同時兒童發燒的時候也會消耗掉大量的營養成份,可是發燒的時候兒童有很多食物是不能吃的。而應該選擇一些清淡點的食物,多喝水,多吃水果和蔬菜。
1、兒童發燒的時候可以多吃鮮蘋果汁
你可能不了解,在兒童發燒的時候,可以多吃鮮蘋果汁,這些不果有大量的維生素C,可以補充人體對這些物質的需要。有利於毒素的排出,同時可以利於人體的恢復。
2、兒童發燒的時候可以多吃雞蛋羹
可以 准備一兩個雞蛋,然後再打勻後後再放進水裡蒸熟,這樣是可以給兒童補充蛋白質,同時也可以幫助消化。
3、寶寶發燒的時候可以多吃西瓜汁
寶寶在發燒的時候是一定要補充大量的水份的,這樣可以:促進排尿,有利於降溫,有很好的清熱潮濕用,有利於排毒。
4、寶寶發燒的時候可以多吃綠豆湯
綠豆湯對於發燒的兒童來說,哪是特別不錯的一種食的,可以加進一些冰糖,清甜又可口,可以解毒,也可以消暑。
5、兒童發燒的時候可以多叫米湯
米湯是一種很清淡的食物,卻又比較有營養,可能發燒的時候兒童是不喜歡吃東西的,米湯這些清淡的東西可能就特別的愛吃,對身體的恢復有好處。
很多人在養生保健身體的時候,想多吃一些含鋅的食物,因為微量元素鋅對維持人體健康有極大好處,它既能促進智力發育也能提高大腦功能,而且能促進男性體內精子產生還能提高人體自身抗病能力。但生活中的食物多種多樣,什麼食物含鋅多呢?一會兒我就帶大家了解,含鋅高的食物有哪些。
含鋅高的食物有哪些
1:生蚝
生活是一種海產食材,也是所有食物中含鋅量最高的一種食物。質量好的生蚝在捕撈以後可以直接吃它,能讓人體吸收大量的微量元素鋅能滿足人體正常工作是對鋅的需要。除了生蚝以外,人們常吃的牡蠣和其他貝類食物的含鋅量也比較高,適合人們經常食用。
2:瘦肉
平時人們常吃的瘦肉也是含鋅量比較高的食物,特別是豬瘦肉,以及牛裡脊肉和羊肉等都含有豐富的微量元素鋅,人們吃了這些肉類食材後,能把它們含有的鋅吸收,而且能吸收大量的優質蛋白,可維持身體正常代謝也能提高人體健康水平。
什麼食物含鋅多
1:生活中含鋅多的食物有很多,平時人們常吃的蛋黃拖各種水產魚類就都是含鋅量比較高的食物,這些食物容易被人體消化和吸收,而且能讓人體盡快把它們含有的微量元素鋅吸收和利用,可防止人體因缺鋅而出疾病。
2:五穀雜糧的含鋅量也比較高,特別是平時人們吃的豆類食材中都含有豐富的微量元素鋅,人們多吃豆製品或者多喝豆漿,多用紅用豆黑豆等煮粥喝,就能讓身體吸收豐富的微量元素鋅,除此以外,花生小米和蘿卜等食材中都含有豐富的微量元素鋅,適合人們經常去食用。
⑺ 兒童腋下溫度多少算發燒
兒童腋下超過37℃可定為發熱。
體溫大約在37度或38度之間為低燒,體溫是38度或39度左右,就是中度的發燒,還有一種比較嚴重的高燒就是就是39度或四十度左右,另外還有一種嚴重性的高燒就是在40.3度以上。
(7)兒童超過多少為發燒擴展閱讀
由於致熱原的作用使體溫調定點上移而引起的調節性體溫升高(超過0.5℃),又稱為發熱。每個人的正常體溫略有不同,而且受許多因素(時間、季節、環境、月經等)的影響。因此判定是否發熱,最好是和自己平時同樣條件下的體溫相比較。如不知自己原來的體溫,則腋窩體溫(檢測10分鍾)超過37℃可定為發熱。
體溫升至高於很多病原體生長的最適溫度,降低其生長速度,從而減少機體面對的病原體數量;發燒引起的高溫會使病毒的酶或毒素失活;發燒加快體內化學反應速度來提高免疫反應水平。免疫系統加快攻擊病原體,縮短感染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