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學前兒童家庭教育指導形式包括那些
世紀50-90年代其幼兒家庭教育指導的形式主要有:家庭訪問、來園接待、家園聯系冊以及家長會。在90年代的時候,隨著家庭教育指導的法規日趨健全、家庭教育指導的組織逐步建立以及家庭教育指導的培訓提高工作,這幾種形式的使用頻率都已經低於前幾個時期。幼兒園開始採用各種多姿多彩的指導形式,如家園信息窗與聯系箱、家庭教育學報、班級家庭教育黑板報與牆報等。 進入21世紀的學前兒童家庭教育指導形式會朝著與知識經濟的時代相適應、與世界學前教育的發展相適應、與學前教育的一體化相適應這三方面發展。21世紀上海的學前兒童家庭教育指導形式也在跟著時代的發展而發展,常用的學前兒童家庭教育指導形式主要有個別指導、集體性指導兩類。個別指導形式包括:訪問家庭、在校接待、單獨咨詢、電話聯系、信件來往、家校聯系冊和電子信箱等;集體性指導形式包括:家長會、講座與報告會、經驗交流會、專題討論會、教育開放活動、親子活動等。且充分利用和發揮了家庭教育專業報刊雜志,自編小報,牆報與黑板報和電影、電視、廣播、自攝錄像、網路查詢等大眾傳媒的宣傳普及指導作用。特別是在現代生活中網路的普及,家長和教師可以方便快速的通過網路交流、傳遞信息。這已經成為最便捷的指導形式了。還有一種是親子活動,它是現在上海的幼兒園普遍都有的一種形式。
❷ 3-6歲學前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總體指導原則有哪些
①尊重與理解原則。這是心理健康指導過程中應該遵循的基本原則,是與幼兒建立良好關系的前提和基礎。②整體性原則。學前兒童心理健康指導追求的是幼兒人格的整體性發展,是認識、情感、社會性等各個方面整體協調的發展。
③差異性原則。注重幼兒的差異性,強調個別化對待。④活動性原則。讓幼兒通過實際操作積累經驗,通過具體活動去了解周圍的世界。
⑤滲透性原則。注意幼兒園和家庭全方位的滲透;同時,日常生活中從不同方面滲透著幼兒心理發展的要求。
⑥多樣性原則。指導形式和方法的多樣性,開展活動的豐富性,指導內容的具體性、啟發性和感染性。
⑦鼓勵性原則。以不同的方式激勵和表揚兒童。
⑧家園合作協調原則。加強幼兒園與家長之間的溝通與合作,相互協調,相互補充,使教育一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