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孩子好動多動怎麼辦
可以多做感統訓練,多教他,多鼓勵,孩子比較易叛逆,簡單粗暴教育只會適得其反,必要時可以服用葯物治療。
1、讓孩子參加精細運動
如下棋、練書法或者每天靜坐10分鍾不動的訓練,漸漸地會使孩子的行為有所改善。這種方法的重點,在於培養孩子的注意力和適應能力。例如,父母先讓孩子坐好,保持安靜,給孩子講有趣的故事吸引他的注意力,逐漸延長他保持注意力的時間。開始前,父母先調整好孩子的坐姿,交談時盡量有問有答。
2、好動的孩子意志力和自製力都比較差
要改善他們的注意力,克服他們分心,就需要多鼓勵多表揚。當孩子在學校或家裡有些良好表現,如能少做小動作、安靜地做作業等,父母和老師應及時給予表揚,記個紅星或畫個對勾,當積累一定數量的紅星或對勾時,就可以換取某種權利。
3、強化正確行為,堅持正面引導
利用孩子愛玩的特點,讓他多參加一些有趣而又需要耐心和毅力的活動,如搭積木、玩橡皮泥、拼圖游戲等,提高其活動的積極性,激發他們的興趣,延長他們活動的時間,培養他們良好的意志品質。
4、幫孩子找一些他感興趣的事物
可以幫孩子多涉獵一些,看一看他喜歡什麼,好動的孩子可以畫畫,喜歡搭積木,若是喜歡天文、玩電路,找到喜歡的領域,可以發現多動的孩子,且可以靜下心來就會有鑽研精神。
擴展資料
寶寶好動是很正常的一種現象,很多父母因為寶寶好動十分煩惱,甚至認為寶寶有多動症。其實,只要寶寶在大動作、精細動作、語言、社會適應能力等方面的發展都很正常。
那麼他們好動可能是天生氣質如此,父母不必因此太緊張,更無需採取責罵、處罰的方式來改變寶寶,否則會使好動的寶寶更不容易安靜下來。通常,對於學齡前的孩子不作多動症的判斷,除非有著與其年齡發育水平不相適應的多動現象或注意缺陷的表現。
⑵ 孩子多動,家庭怎麼訓練
轉:孩子受益一生的注意力訓練
如果發現孩子確有多動行為,並且在多動測試中不能做到保持一分鍾不動,進行相關訓練就很有必要了。我提供幾種常見的家庭訓練方法。
第一,「創造一個有聯結的童年」。
對於訓練專注力有問題的孩子,哈洛韋爾教授提出了「優勢循環」的五個步驟,其中的第一步,也是他認為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創造一個有聯結的童年」。
在他看來,有聯結的孩子會覺得自己在社會上有更多的參與感。他能感覺到自己被愛和關心的手臂擁抱著。感覺無法用語言來形容,它比信仰和知識更深刻。哈洛韋爾把這種情感聯結稱之為「聯結維生素」。
有了這種維生素,孩子的分心行為可以得到有效的調節。
在我們看來,「創造一個有聯結的童年」,對多動的孩子更是有著特殊的意義。面對多動的孩子,父母總是希望他們不要動,安靜點。
這可能嗎?
顯然是一廂情願。
古人早已明白這個道理:治水靠的不是「堵」,而是「疏」。孩子本來就精力旺盛,再加上由於生理、心理因素造成的多動行為,想讓他們一下子變得乖巧文靜,顯然是不可能的。
我們何不順勢而為,把他們旺盛的精力引導到正確的方向與路徑上去呢?這個正確的方向與路徑就是「創造一個有聯結的童年」。
哈洛韋爾教授具體羅列了種種聯結的方向與內容:
和家庭聯結。這是童年的聯結核心。聯結並不表示沒有沖突,聯結的反面也不是沖突。要建立有聯結的家庭,必須花時間相處、溝通、互動、討論、爭論,甚至吵架,但不能不理不睬。
和朋友以及社區聯結。友情讓人生有意義,要鼓勵孩子多交朋友,並維持和朋友間的友誼。父母自己則要以身示範,多花時間與朋友相處。
和學校聯結。重點不是成績如何,而是在學校里是否感到舒服自在、受歡迎,並能感覺到自己有活力。
和熱愛的活動聯結。鼓勵孩子嘗試所有的事。童年就是探險的年紀,找出自己喜歡什麼,愛什麼,不在乎什麼,找到越多喜歡的活動,就越可能得到終生的快樂。
和過去聯結。培養孩子和過去建立聯結,如讓孩子聽祖父母講故事,跟孩子說自己的童年故事以及有關家庭傳統、奮斗、勝利和希望的故事。
和大自然或特殊地方聯結。只要帶孩子出去玩,他們很自然就會和大自然產生聯結。可以帶他們去特別的地方,比如樹屋或天然河流,這是童年生活的一部分。
和藝術聯結。音樂、童謠、打扮、畫畫,兒童是天生的藝術家,一旦和藝術產生聯結,他們會漸漸發展出一生的興趣。
和寵物聯結。每個孩子都應該有自己的寵物,因為寵物提供了不可替代的特殊聯結。
和信息及想法聯結。學習的最大障礙就是恐懼,要培養孩子不害怕和信息建立聯結的能力。
和團體、球隊、社團聯結。這些組織常常有特定的活動內容、特定的地點和特定的組織形式,十分有利於自然產生聯結。可以帶他們去特別的地方,比如樹屋或天然河流,這是童年生活的一部分。
和藝術聯結。音樂、童謠、打扮、畫畫,兒童是天生的藝術家,一旦和藝術產生聯結,他們會漸漸發展出一生的興趣。
和寵物聯結。每個孩子都應該有自己的寵物,因為寵物提供了不可替代的特殊聯結。
和信息及想法聯結。學習的最大障礙就是恐懼,要培養孩子不害怕和信息建立聯結的能力。
和團體、球隊、社團聯結。這些組織常常有特定的活動內容、特定的地點和特定的組織形式,十分有利於孩子產生責任感。
和電子產品聯結。有聯結的童年也應該包括電子產品,比如手機、網路等。很多人反對兒童使用電子產品,會細數出它的許多危害,這也沒錯,但有一個事實:電子產品已經定義了現代人的生活與現代人的童年,你根本無法迴避它、繞過它,它已經成了我們生活的一部分。
對於家長來說,重要的是把它當成孩子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
和自己聯結。如果你給孩子創造了一個充滿聯結的童年,發展出上面提到的各種聯結,那麼孩子自然會和自己產生良好的聯結,他會以一個更加健康、更加完美的形態出現在你的面前。
如此眾多的活動,足以消耗掉孩子那旺盛的精力。精力耗盡之後,他能不安靜嗎?更重要的是,這些聯結活動對於孩子人格的完善、知識與能力的增長、積極情緒的培養、良好意志品質的塑造都具有非凡的意義與作用,這不正是我們期待的一舉多得嗎?
第二,參加體育活動。
為什麼要參加體育活動呢?一是孩子的精力過剩,體育運動可以消耗掉他們過於旺盛的精力。參加體育運動,就是為旺盛的精力找個出口。二是體育活動都有規則,這也可以訓練孩子的規則感。
比如說,踢足球時不能用手,否則就是犯規。在足球比賽中,手球是要被懲罰的(守門員除外),還會影響整個團隊的成績。這種在運動時建立起來的規則感也會逐漸遷移到孩子的日常生活中,對矯正他們的多動行為有直接的幫助。
對於體育運動,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偏好,有人喜歡籃球,有人喜歡足球,有人喜歡乒乓球。家長要尊重孩子的偏好,但可以建議或者引導孩子去學游泳。為什麼特別推薦游泳這一項目呢?因為游泳對提高身體的協調能力和自控能力有較大的幫助。
第三,做游戲。
「我很安靜」游戲
孩子的多動往往與情緒的不穩定有直接的關聯。他們很少體驗到平靜感與安定感,以及這些感覺給自己帶來的享受。但這種感覺通過游戲訓練就可以獲得。
「我很安靜」這個游戲其實就是靜坐。在信息社會中,沒有人能離開各種科技產品。很多孩子在電視前一坐就是幾個小時,這對身體和心理都是有百害而無一利的,而且,過多的圖像也會對孩子的注意力構成干擾。
因此,心理學家建議現代家庭每天抽出5分鍾的時間和孩子一起靜坐,體驗安靜帶來的快樂和喜悅。靜坐可以以游戲的方式來進行,這種方式現在在歐美家庭中很流行。
對於多動的孩子來說,長期堅持做這種游戲,十分有益處。
我來具體介紹一下游戲過程:
全家人圍坐在一起,由一名家長主持。
充當主持人的家長可以這樣說:
我們現在練習「我很安靜」游戲。
盤腿坐好,把手放在膝蓋上,全身保持不動。
現在,我們來說:「我很安靜。」
輕輕地說三次:
我很安靜,
我很安靜,
我很安靜。
吸氣的時候默默地說「我」。
呼氣的時候默默地說「安靜」。
閉上眼睛,吸氣的時候默默地說「我」。
呼氣的時候默默地說「安靜」。
吸氣:「我」,呼氣:「安靜」。
再來一次:
吸氣:「我」,呼氣:「安靜」。
再來一次:
吸氣:「我」,呼氣:「安靜」。
現在,深深地吸氣,慢慢地呼氣,你會發覺你現在感覺很舒服。
在接下來的幾分鍾里,保持這個狀態2~3分鍾。
你是非常安靜的,
你在生活和學習中也會是非常安靜的。
慢慢睜開眼睛。
你會越來越棒。
安靜下來以後,再玩「我們一起變成一座大山」的游戲。用「大山」的意象,使孩子進一步感受穩定與安靜的感覺。
過程是這樣的:
全家人圍坐在一起,由一名家長主持:
現在,我們來練習變成大山。
盤腿坐好,
調整好身體,雙手放在膝蓋上,
坐直,後背挺直,
想像自己是一座高山。
大山不發出聲音,也不動,
大山下面連著大地,向上一直伸向藍天。
你的腿是山底,連接著大地,
從你的腰到你的頭是山峰。
現在,將手臂上舉,
一直伸到天空里。
閉上眼睛,想像你從高山山頂能看到什麼東西。
也許你看到了太陽、飛著的鳥、飛機和彩虹(停頓5~10秒鍾)。
現在,慢慢放下手臂,
把雙手放在膝蓋上。
深深地吸氣,
慢慢地呼氣。
覺察你現在的感覺,
慢慢地睜開眼睛。
「扎扎坐」游戲
扎扎坐游戲所使用的道具就是我們平時練習瑜伽時所使用的瑜伽平衡墊,它也被廣泛應用於兒童訓練中。這個道具在網上能夠購買到,價格很便宜,非常適合作為家庭訓練來使用。
扎扎坐游戲的目的是:通過訓練孩子的平衡感,提升他的自控力和專注力。游戲時間大概在8~10分鍾。
游戲方法:
A訓練:扎扎坐站立。
要求孩子單腳站在扎扎坐上,雙手平伸,單腳抬起,每隻腳站立2分鍾。
B訓練:扎扎坐扭動。
要求孩子坐在扎扎坐上,雙手自然下垂。家長選一首節奏感強的快節奏音樂,讓孩子隨著音樂的節奏來回扭動,同時叮囑孩子扭動的時候臀部不要離開坐墊。訓練時間為3分鍾。
第四,給他們一個自由的空間。
有許多人的家中都有兒童房,那是孩子的天地。在這個天地中,孩子是主人,可以自由地玩耍。
如果沒有兒童房,可以在客廳里專門辟出一個角落,作為孩子活動的空間。在這個天地里,只要無關安全,孩子可以充分地活動。
接下來,請大家看一個訓練案例。
從早晨醒來,到晚上睡覺,上幼兒園大班的亦兵總是「處於永恆的運動狀態之中」。在家裡,他上躥下跳,翻箱倒櫃;到了學校也沒法安靜下來。除了看動畫片《小豬佩奇》時能安定下來,其他時間他都在不停地動。
我和他們一家一起吃過飯的時候,在飯桌上,亦兵也是一會兒爬到桌子上,一會兒又會鑽到桌子下面,還偷偷地打了我一拳。不用經過專業測試,只需肉眼觀察就能知道:這是一個多動症兒童。
亦兵的爸媽帶他去醫院看過,服葯後,他的情況確實有所好轉,但他爸媽擔心葯物的副作用,於是找到了我們,希望以非葯物的方式來幫助他的孩子。
孩子剛來時,正常的訓練根本無法展開——他一直動個不停,對工作人員的指導置若罔聞。於是,我們制訂了一個從游戲做起的訓練計劃,並且是大運動量的游戲,一直讓他玩到累倒在地板上,一動也不想動為止。
在游戲的過程中,他收獲了快樂,也與我們的工作人員建立了良好的關系。
一周以後,我們的工作人員突然嚴肅地對他說:「喜歡這里嗎?」
「喜歡!」「那好!要想經常來這里,必須遵守這里的規矩。這很簡單,見到我要說:老師好!走的時候要說:老師再見!」
這個要求不高,亦兵也完全能夠接受。但這只是第一步,後來要逐步提出更多要求,建立規則感。
順便說一下,對這些孩子一開始就提高要求,沒有任何意義,還會招致對立情緒。而當孩子應允並執行了第一個不那麼高的要求後,對第二個、第三個要求的接受度就會高許多。
然後,在亦兵游戲玩累了的時候,我們的工作人員會帶著他做安靜訓練,也說是上文中提到的靜坐游戲。在做了幾次以後,我們發現效果很好,就建議他回去教他爸媽做。
人都有好為人師的一面,由他來當老師、當游戲主持人,讓他很有成就感。當然,所有這些都是我們事先與家長「串通」好的。後來,靜坐游戲成了他們家的傳統家庭游戲。是的,這一游戲除了能訓練專注力,還能起到融洽家庭氣氛的作用。
有一次,工作人員假裝不經意地讓亦兵看到了許多孩子在我的工作室里做腦電生物反饋訓練。
他好奇地問:「他們在干什麼?」
工作人員說:「那是一個大腦健身房,他們在健身房裡做運動,這對提高學習成績很有幫助喲。」
亦兵站在那裡目不轉睛地看著。
工作人員問:「你想試試嗎?」
「想!」
於是,亦兵開始了腦電生物反饋訓練。
訓練了一段時間後,亦兵的爸媽對他說:「最近你的表現很好,我們決定給你一個大大的獎勵——送你到體育館學游泳,而且給你找私人教練。」亦兵聽後非常興奮,高興得跳了起來。
經過不到一年的訓練,亦兵的多動狀況有了根本性的改觀,學習成績也得到了顯著提高。
有關多動行為的訓練,基本原則是「以動致靜」。喋喋不休地要求他安靜毫無意義,因為孩子這種行為的特徵就是無法安靜。只有通過適當的活動(有價值、有意義、有助於孩子生成自控能力的活動),才能達到預期的目的。
⑶ 如何治多動症
多動症的治療:
心理治療:採用疏泄、解釋、鼓勵、安慰、暗示等方法,與患兒和家長進行思想交流,讓他們傾訴受困於疾病的感受和焦慮,幫助其分析原因和應採取的對策。鼓勵他們樹立信心,糾正不良行為。心理治療對改善患兒情緒障礙、自尊心不足和人際關系緊張等症狀有幫助。
行為療法:由治療者針對患兒的症狀設計治療計劃,通過有針對性的訓練程序,減少患兒的過多活動和不良行為。訓練要對不同的患兒選用不同的方法。
多動症—治療項目
1、現代康復治療
感統訓練——給予兒童前庭、肌肉、關節、皮膚觸摸,促進孩子的前庭覺,本體覺, 視覺,聽覺,觸覺等多種感覺刺激,並將這些刺激與運動相結合,增強自信心和自我控制的能力,並在指導下感覺到自己對軀體的控制,由原來焦 慮的情緒變為愉快,從而使孩子的體能,智能,情商得到發展。
言語訓練——通過各種干預手段對有言語障礙的患者進行針對性治療,有計劃、有 步驟地培養、提高聽覺和言語能力的活動。
認知訓練——系統結合被訓者的現狀及心理發展特點,主要對注意力、感知覺、記 憶力、思維力、情緒能力、認知靈活性等6大認知能力進行訓練,幫助提升認知水平。
注意力訓練——使用特定方式培養訓兒童集中注意力。
2、神經調控治療(物理治療)
經顱磁刺激治療儀——無痛、無創的綠色治療方法,磁信號可以無衰減地透過顱骨而刺激到大腦神經。
腦循環治療儀——可以明顯調整大腦供血,促進神經功能恢復,提高智力。
多參數生物反饋治療儀——是一種發展迅速的治療兒童多動症的有效方法,且已經逐漸成為 治療兒童神經系統疾病的主要方向。
磁場刺激治療儀YRD——可直達腦內較深層組織後生成的交變刺激,直接作用在腦細胞和腦血管上,改變細胞膜的通透性,改善細胞活性和改善微循環,加速 腦神經功能的恢復。
經絡生物靶向治療——(根據病情需要,一般做8-20個點位) 使神經遞質長期平衡分泌,從根本控制疾病逐步達到臨床效果。
3、葯物治療
(1)西葯治療 托莫西汀(擇思達):10mg/次,每日一次。
鹽酸哌甲酯(專注達):18mg/次,晨服,每日一次。
(2)中成葯 小兒智力糖漿5ml(10ml)/次,每日三次;
靜寧口服液5ml(10ml)/次,每日三次;
地牡寧口服液5ml(10ml)/次,每日三次;
多動寧膠囊:5粒/次,每日三次。
⑷ 兒童多動症怎麼辦
多動症的治療:
心理治療:採用疏泄、解釋、鼓勵、安慰、暗示等方法,與患兒和家長進行思想交流,讓他們傾訴受困於疾病的感受和焦慮,幫助其分析原因和應採取的對策。鼓勵他們樹立信心,糾正不良行為。心理治療對改善患兒情緒障礙、自尊心不足和人際關系緊張等症狀有幫助。
行為療法:由治療者針對患兒的症狀設計治療計劃,通過有針對性的訓練程序,減少患兒的過多活動和不良行為。訓練要對不同的患兒選用不同的方法。
多動症—治療項目
1、現代康復治療
感統訓練——給予兒童前庭、肌肉、關節、皮膚觸摸,促進孩子的前庭覺,本體覺, 視覺,聽覺,觸覺等多種感覺刺激,並將這些刺激與運動相結合,增強自信心和自我控制的能力,並在指導下感覺到自己對軀體的控制,由原來焦 慮的情緒變為愉快,從而使孩子的體能,智能,情商得到發展。
言語訓練——通過各種干預手段對有言語障礙的患者進行針對性治療,有計劃、有 步驟地培養、提高聽覺和言語能力的活動。
認知訓練——系統結合被訓者的現狀及心理發展特點,主要對注意力、感知覺、記 憶力、思維力、情緒能力、認知靈活性等6大認知能力進行訓練,幫助提升認知水平。
注意力訓練——使用特定方式培養訓兒童集中注意力。
2、神經調控治療(物理治療)
經顱磁刺激治療儀——無痛、無創的綠色治療方法,磁信號可以無衰減地透過顱骨而刺激到大腦神經。
腦循環治療儀——可以明顯調整大腦供血,促進神經功能恢復,提高智力。
多參數生物反饋治療儀——是一種發展迅速的治療兒童多動症的有效方法,且已經逐漸成為 治療兒童神經系統疾病的主要方向。
磁場刺激治療儀YRD——可直達腦內較深層組織後生成的交變刺激,直接作用在腦細胞和腦血管上,改變細胞膜的通透性,改善細胞活性和改善微循環,加速 腦神經功能的恢復。
經絡生物靶向治療——(根據病情需要,一般做8-20個點位) 使神經遞質長期平衡分泌,從根本控制疾病逐步達到臨床效果。
3、葯物治療
(1)西葯治療 托莫西汀(擇思達):10mg/次,每日一次。
鹽酸哌甲酯(專注達):18mg/次,晨服,每日一次。
(2)中成葯 小兒智力糖漿5ml(10ml)/次,每日三次;
靜寧口服液5ml(10ml)/次,每日三次;
地牡寧口服液5ml(10ml)/次,每日三次;
多動寧膠囊:5粒/次,每日三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