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兒童樂園 » 如何矯正有語言障礙的兒童
擴展閱讀
送同學小禮物送什麼 2025-02-02 09:53:46
k線基礎知識什麼是k線 2025-02-02 09:48:57

如何矯正有語言障礙的兒童

發布時間: 2023-09-11 21:28:26

⑴ 孩子有語言障礙怎麼辦

孩子有語言障礙怎麼辦,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家的寶寶健健康康的快樂成長,但是總有不順的時候,當你發現自己的孩子患有語言障礙怎麼辦,看看下面吧!

兒童語言障礙怎麼辦【1】

1.首先家裡有兒童患有小兒言語和語言障礙的父母要通過言語對兒童進行治療,父母教孩子通過對聲音、詞彙、句子結構的加強練習,增加一些常用的短語。

2.兒童患有小兒言語和語言障礙也可以通過心理治療,兒童因表達性語言障礙而繼發行為和情緒障礙時使用心理治療,但心理治療通常不用來治療語言障礙本身。

3.治療小兒言語和語言障礙比較嚴重的患者要通過葯物治療,對於合並情緒障礙或行為問題較嚴重者,可予相應的葯物治療。

4.此外,對小兒言語山羨和語言障礙患兒的父母進行心理咨詢,這樣可增強父母對孩子疾病的理解,減輕父母因孩子的言語障礙而產生的緊張心理。

與兒童進行言語交際時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 順應兒童的興趣和需要 如果對成人語言障礙者進行訓練,可以事先制定一個方案,按計劃要求其訓練者進行各種活動,這種方法用於年幼的兒童時就行不通,特別是2歲左右的孩子,因為他們還不能理解語言訓練的意義,也沒有接受訓練的意識,他們可能接受的.活動是他們感興趣的,或者是他們所需要的。

如果按事先設計好的方案,他很可能不情願,甚至極其反抗不予理睬,因此,對於2歲左右年幼的孩子進行語言訓練時,要以兒童為中心,根據他的興趣在他玩時開展訓練活動。

當孩子的興趣或需要改變時,訓練活動也要隨之改變。

2、 給兒童說話的機會,不要處處代勞。

3、 說話時要與兒童保持目光對視。

4、 以游戲的方式進行語言訓練。

5、 訓練者邊協助孩子做事邊自說明自己的活動,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生活訓練,這是發展兒童語言理解的一種有效活動。

孩子有語言障礙怎麼辦【2】

步驟/方法:

1、首先家裡有兒童患有小兒言語和語言障礙的父母要通過言語對兒童進行治療,父母教孩子通過對聲音、詞彙、句子結構的加強練習,增加一些常用的短語。

2、兒童患有小兒言語和語言障礙也可以通過心理治療,兒童因表達性語言障礙而繼發行為和情緒障礙時使用心理治療,但心理治療通常不用來治療語言障礙本身。

3、治療小兒言語和陵枝語言障礙比較嚴重的患者要通過葯物治療,對於合並情緒障礙或行為問題較嚴重者,可予相應的葯物治療。

4、此外,對小兒言語和語言障礙患兒的父母進行心理咨詢,這樣可增強父母對孩子疾病的理解,減輕父母因孩子的言語障礙而產生的緊張心理。

孩子語言障礙有五種表現

1.過了1歲,還只能發母音,如a、o、e等。

2.超過兩歲還不會說話。

3.超過3歲說話還不能連成句子。

4.超過5歲,把難發的音換成易發音,還有不少造句錯誤,語言不流利,語言節奏、速度和抑揚都表現得異常。

5.孩子說話吃力,感到為難,而且能尺唯敏自我意識到。

⑵ 兒童語言障礙訓練方法

1、讓孩子開口說話的最有效方法就是父母創造一個談話和交流的氛圍。和孩子說話的時候,父母不妨見機行事,啟發、誘導、提問,設法讓孩子表達自己的想法。如果他對你的努力有所回應,用簡單的語言和肢體動作傳達出他的意思,一定要及時送上你熱情的鼓勵,使他得到語言表達的滿足感,產生說出個人想法的慾望。

嬰兒開始用動作表示意思通常為7~8個月,如說「再見」,一邊說一邊讓寶寶擺手,大人也邊說「再見」邊向他擺手,使孩子把擺手的動作與再見聯系起來,逐漸懂得這個詞的意思。當然,讓嬰兒學慣用動作表示語言的前提是他能聽懂大人的話。

2、對於那些說話或朗讀總是不順暢、經過多次訓練效果終不明顯的孩子,父母的反應最好是冷靜、再冷靜。因為此時你絲毫的激動和不滿,都會為孩子的語言學習帶來挫敗感和恐懼感,結果很可能適得其反。

對於這類孩子,與其教他說話讀書,不如先唱兒歌、童謠、歌曲給他聽;只要他不反感,你就反復為他唱。為了方便,父母不妨選擇那些孩子百聽不厭的兒歌磁帶、CD作為孩子學習的教材。




3、對孩子的言語和閱讀訓練是一對一的,如對感受性語言障礙者,重點在於訓練對語音的理解、聽覺記憶及聽覺知覺等。對表達性語言障礙者,重點在於訓練他模仿別人講話。無論對哪一種語言發育遲緩兒童的教育訓練,父母都應積極主動地參與其中。

⑶ 如何對語言障礙孩子進行訓練

一、提供語言環境:兒童學說話,要有一個適宜的語言環境,為此,要為語言落後兒童創造聲音和語言的環境。成人應該常常說自己或寶寶正在做的或見到的事情(比如:「香蕉」、「吃香蕉」、「門」、「開門」,「坐」,「媽媽坐」等),多次重復後,同樣情境下,家長可以鼓勵孩子說,給機會讓孩子說話。
二、聽懂話:主要指能把實物和語音聯系起來。成人在日常生活中反復教孩子指認他身邊熟悉的人和物,如熟悉的人,吃的、玩的東西等,如提問「媽媽在哪?」,開始可以幫助他用手指,然後就要求他自己指。對語言的理解是語言發育的起點,必須先能聽懂話,才可能學說話,故這點是非常重要的。
二、對口型、模仿發音:開始時,由成人發音,鼓勵孩子模仿,只教一些稱謂發音,如爸爸、媽媽、奶奶、爺爺等,教時口型要做得誇張些,讓孩子對口型時看得清楚。對口型模仿模仿發音的訓練較枯燥,一般每次以5分鍾為度,中間可以穿插模仿動物的叫聲、汽車喇叭聲等,以維持兒童的興趣。
四、說話:兒童在聽懂一些話後才學說話,能比較熟練指認出來後,後面就鼓勵孩子自己說。如果兒童能較好的指認卡片後,就可以一個圖一個圖的教他說出相應的名稱,如指一物問「這是什麼?」馬上要兒童模仿,可以誘導他「這是----」要他將物的名稱表達出來,如能較好的說單個的單詞後,再開始模仿說片語,然後是短句,循序漸進。詞彙量是修建語言大廈的磚頭,故大量的詞彙量擴充在語言學習階段都是非常重要的功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