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怎麼練習跳高
練習跳高的方法:
1、爆發力訓練:訓練時應注意速度和力量的密切結合,訓練的主要方法是進行中等重量的負重練習,如負重提抬腳尖、負杠鈴原地跳、負重弓箭步走等;在發展快速力量的同時,也要進行大重量的負重練習,以增加肌肉力量。主要練習有負大重量蹲起等。並且要同跑和放鬆練習結合起來進行。重量可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而定,尤其是杠鈴,最好是在有保護或是有監督的情況下進行才好,這樣比較安全。
2、彈跳力訓練:發展快速力量和跳躍能力能有效發展彈跳力,其主要練習有:1、一般跳躍練習:單足跳、跨步跳、分腿跳、蛙跳、直腿跳等;2、跳躍障礙練習:跳躍欄架、跳深、摸高練習等。
3、腰腹肌訓練:仰卧起坐、俯卧挺身、負重仰卧起坐、負重俯卧挺身等來提高腰腹肌的力量。
(1)如何增加跳高能力兒童擴展閱讀:
基本信息
跳高,田徑運動跳躍項目之一。又稱急行跳高。由有節奏的助跑、單腳起跳、騰空過桿與落地等動作組成,以其最後成功地越過橫桿上緣的高度計算成績並以此判定名次。
過竿技術有跨越式、剪式(亦稱「東方式」)、滾式、俯卧式和背越式等。跳高運動最初起源於英國,是從體操項目中派生出來的。1864年,英國首先將跳高列入田賽比賽項目,英國人柯奈用跨越式(最原始、最簡單的跳高姿勢)跳過了1.70米的高度。男子跳高於1896年首屆奧運會上被列為正式比賽項目。女子跳高於1928年開始正式列入奧運會項目。剪式跳高起源於美國。
跳高運動在19世紀60年代在歐美地區開始普及,1896年第一屆奧運會列為比賽項目。過桿技術有跨越式、剪式、滾式、俯卧式、背越式等。由於技術類型不同,運動員在完成助跑、起跳、過桿、落地的各動作方法上各有差異。助跑使人體產生向前的速度,增加起跳時的支撐反作用力和加快起跳動作。背越式跳高採用的是弧線助跑,距離長,速度快,動作自然。
其他姿勢一般都採用直線助跑,距離短,速度較慢,身體重心低。起跳是人體在助跑後,迅速轉變運動方向向上騰起,為過桿做好准備。背越式、跨越式、剪式跳高起跳時,起跳腿是在遠離橫桿一側起跳。
『貳』 訓練十歲小孩跳高應該從哪幾個方面入手
先練習助跑,學基本功是最重要的,例如起跑,起跳 (一) 助跑 1. 助跑的任務 從背越式跳高的助跑路線可以看到,在助跑開始的前段直線跑,應盡可能大的獲得水平速度。在助跑後段的弧線跑應為跑跳創造盡可能大的離心加速度,有助於向橫桿方向運動。 2. 助跑的技術要點 開始採用直線助跑,雙肩要下垂,用腳前掌著地,跑時具有彈性;提高重心,步幅均勻,不斷加速;進入弧線跑時,外側擺動腿富有彈性地蹬地。為了克服離心加速度的作用,上體應稍向弧線內側傾斜。前腳掌沿弧線落地,身體重心軌跡向內越出足跡線。助跑的節奏要快,特別是助跑最後兩步髖關節前送幅度要大,邁步時上體保持較垂直的姿勢,擺動退積極,充分後蹬,起跳腿快速前伸,同時髖部自然前送。助跑過程中兩臂應積極有力地前後擺動,弧線跑時外側手臂擺動幅度應大於內側手臂的擺動幅度。 (二)起跳 起跳的目地在於使助跑獲得的水平速度,迅速轉變為垂直向上運動,以使身體充分向上騰起,並為過桿做好准備。起跳動作可分為起跳腿的著地、緩沖和蹬伸三個階段及擺動腿與雙臂的配合。 1. 跳腿的著地、緩沖和蹬伸技術 為加快起跳的速度,起跳腿應大幅度、平穩地以腳掌外側著地,並迅速從腳跟向前腳掌滾動。這時由於邁步放腳時髖關節的積極快速前送和迅速的弧線助跑而形成了了身體向後、向內的傾斜姿勢。在起跳的緩沖階段,為了提高起跳的速度。還應減小屈膝的幅度,以利於保持水平速度。在這階段當身體由傾斜轉為垂直至身體重心移至起跳腿的上方時,迅速有力地充分蹬直起跳腿的三個關節,軀干在離地前瞬間幾乎垂直地立於起跳腳之上。這時起跳腿的蹬伸方向應在身體重心的外側,從而產生了過桿所必須的旋轉沖力。 2.起跳時擺動腿與雙臂的協調配合技術 起跳時離橫桿較遠的一臂使頸地向上擺動,加一臂不要充分擺出,並且較早地制動,這樣有利於肩軸傾向橫桿。擺動腿的擺動應從屈膝的起跳腿旁開始,以膝蓋領先,先屈膝折疊,後跳高架的遠端支柱上方用力擺出。當擺動腿擺到起跳腿前方之後應向里轉,而小腿和腳要稍許外展。這樣的積極動作,有助於使骨盆保持在起跳力量的作用線上,圍繞縱軸產生轉身動作。此時,頭應補償性地轉向橫桿。 (三)過桿和落地 過桿就是充分利用起跳獲得的騰空時間改變身體姿勢,縮短身體重心與橫桿之間的距離,並利用身體的屈伸、旋轉越過橫桿。過桿時,立即屈髖收腹,下顎迅速引向前胸,同時雙腿補償地高舉兩小腿積極向上甩起。應注意,落地前的收腹舉腿,以背先著地,或團身以肩先著地,然後再做一個後滾翻。為了控制騰越方向,頭部不能後仰,要注意在落墊過程的"視力監督",眼睛始終要注視著橫桿方向。 二、 學習方法 (一) 學習和掌握起跳技術 1. 地蹬擺練習 站立,一手抓支撐物,起跳腿在前,擺動腿在後,擺動腿向異側肩的前上方擺動,起跳腿配合充分蹬伸。要求擺腿屈膝折疊並膝內扣,加速擺至最高點,異側臂配合上擺, 同時撥腰、頂肩,髖部前送並扭轉。 2. 步走動起跳練習 站立,起跳腿在後,擺動腿在前,起跳腿向前邁步放腳,擺動腿積極向前擺動。要求沿直徑為15~20米的圓圈走動,起跳腿積極主動向前邁步放腳, 並在擺動腿與手臂的有力配合下迅速完成跳腿。 3. 弧線助跑起跳練習 在練習2的基礎上分別用1步、2步、3步助跑轉體四分之一垂直縱跳,兩腳落地。要求蹬擺配合協調一致,動作快速有力,助跑節奏清楚,最後兩步和起跳連貫,體會弧線助跑轉入起跳時上體由內傾到豎直的垂直用力感覺。雙腳落地,是為了使擺動腿努力下沉, 有利於按"橋"型完成過桿動作。此練習可在兩個跳高架之間吊拉橡皮筋球,高度宜控制在練習者起後頭頂剛好能夠觸及。 (二) 習和掌握過桿落地技術 1. 地倒肩挺髖練習 背對海綿包站立,倒肩挺髖成"橋"。肩背著墊。要求挺髖挺腹,兩臂屈肘外展。 2. 定背越式跳高練習 背對海綿包站立,兩腿屈膝半蹲,然後提踵發力向上跳起,形成典型的"橋"騰空姿勢。接著屈髖,向上積極甩小腿,用整個背墊落地。要求在用力向上起跳之後,兩臂配合上擺、挺髖、挺胸、肩後倒下沉,兩小腿放鬆下垂。體會空中背弓的肌肉感覺。落地前兩小腿積極上甩,動作自然放鬆。 此練習開始可以不用橫桿,動作熟練後再用橡皮筋、橫桿。另外,為了增加騰加高度,可站在低跳箱或起跳板上進行。 3. 弧線助跑做背越式跳高練習 在練習2的基礎上,可採用先是1步助跑,然後3步,5步助跑做背越式跳高練習。弧線助跑最後兩步起跳要與過桿技術有機銜接。開始練習時,應將重點集中在起跳和騰空動作的正確結合上。初學者可在起跳點放置起跳板,增加騰空高度。加外,也可以增加墊子的高度。在技術上要求做到助跑點准確;起跳充分向上"旋轉";過桿時身體舒展成"橋"與橫桿大致成十字交叉;頭、肩、背和小腿依次越過橫桿後,肩背領先落墊。 (三)學習和掌握全程助跑背越式跳高練習 1.全程助跑和丈量方法(以左腳起跳為例) 走步丈量法:先確定起跳點。起跳點的位置一般在離近側跳高架的立柱1米左右(或橫桿長的四分之 一),離橫桿投影點50~90厘米處。由起跳點沿橫桿的平行方向向前自然走5步,再向右轉成直角向前自然走6步做一標志,由此點向起點跳約5米的半徑畫弧,即成最後4步的助跑弧線;從標記點再前走7步自然步畫起跑點,定為前段直線跑5步距離。全程共跑8步。 等半徑丈量法:助跑距離為9~13步。起跑點離橫桿約15~20米,與內側跳高架向外延伸線之間的距離約為3~5米。助跑弧線的半徑取決於助跑的速度,速度越快,半徑越長。初學者變化幅度大致為6~8米。起跳點和橫桿之間的距離視橫桿的增高高度而向外移。 2. 程助跑的練習方法 彎道弧線跑練習:此練習可先採用沿田徑場彎道做加速跑。然後再縮小半徑,沿直徑10~15米的圓圈快跑。要求跑到身體向內傾斜,平穩向前移動,注意擺臂的幅度內小上大。 直段跑切入弧線跑線習:可沒直線加速5至7步後轉入弧線跑,過渡要自然連貫,節奏要逐步加快。 全程助跑起跳練習:採用7至9步助跑距離,即直線跑3至5步,弧線跑4至5步的方法進行助跑起跳練習。要求助跑速度快,節奏性強,步點固高。注意體會助跑與起跳的結合,盡量保持"旋起"動作至高墊頂上。 完整技術練習:在熟練掌握全程助跑與起跳節奏的基礎上,先做較低高度過桿練習,熟練後逐漸提高橫桿的高度。在完整技術練習中,要做到最後4至5步助跑的足跡落在弧線上,起跳腳的著地點要正,起跳力方向要正。起跳結束時,身體由傾斜轉入直立姿勢向上騰起。過桿時,後引雙肩、挺髖、小腿放鬆下垂,完成好"橋"的動作。助跑身體重心移動要穩,過桿後肩背落墊要平穩。
『叄』 原地跳高應該怎麼訓練
原地跳高應該怎麼訓練?跳高作為一項競技項目,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相信大家對於跳高都不陌生。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原地跳高應該怎麼訓練,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原地跳高怎麼訓練最好
1、原地跳高應該怎麼訓練
原地背向越桿的技術,原地站立後仰用背著墊。
先立於較高的海綿墊旁(三床)做後仰用背部著墊的動作。
逐漸降低墊子的高度或加高跳者站立的位置,反復做步驟1。
反復做步驟2,體會展腹挺髖的正確技術的肌肉感覺。
原地站立,雙腿用力蹬跳起,成反弓形用背部落墊。
向上方起跳,落墊後雙手托臀。
用較大力量起跳,體會展腹挺髖。
降低橫桿,雙腿用最大力量向後上方起跳做完整的練習2。
站立在蹺蹺板上(一塊長板,一塊墊木),在同伴的幫助下,做前背向越桿。將蹺蹺板置於跳支撐架上,跳者立於蹺板近端,同伴壓住板的遠端,跳者在蹺板的助力作用下,高高騰起(有足夠的時間去做展腹挺髖的動作),用背部落於高台上;降低落點高度,將蹺板放於地上,先用雙腿起跳,後用單腿起跳,視情況可壓低橫桿進行練習;跳者站立在跳箱上(或地面)做背向越桿,由雙腿過渡到單腿起跳。
2、跳高的簡介
跳高是田徑運動的田賽項目。是一種由有節奏的助跑、單腳起跳、越過橫桿落地等動作組成,以越過橫桿上緣的高度來計算成績的比賽項目。跳高是運動征服高度的運動項目,是人類不屈不撓,勇攀高峰的象徵。也有人稱跳高是一項失敗者的運動,因為每次比賽,運動員在跳過一個高度以後,還要向新的高度挑戰,直到最後跳不過去為止。
跳高在世界各地流行很廣,也是少年兒童最喜歡的一種體育活動。有跨越式、剪式、俯卧式和背越式等多種跳高姿勢,最流行的是背越式。人體通過助跑、起跳,以背對橫桿的姿勢越過橫桿並以背先著墊的跳高方法叫背越式跳高。
3、跳高的好處
跳高是發展下肢爆發力與彈跳力的運動項目。充分鍛煉你的大腿肌肉和韌帶強度。經常全面鍛煉,對身心發展是有益處的,可以調節人的心理,使人精力充沛,起到強健體魄,陶冶情操,鍛煉意志的作用。
跳高錯誤動作糾正
1、助跑節奏紊亂,助跑與起跳結合不好
產生原因:助跑步點不準確,拉大步,搗小步或沒有沿助跑弧線落腳。
糾正方法:改進直線進入弧線的助跑技術,調整適合自身特點的助跑步點,按畫好的每步標志反復進行練習;跳越跨欄架的練習,採用欄間跑3、5、7步培養節奏感和目測距離的能力。
2、跳向前沖力太大而跳不起來
產生原因:助跑過快失去控制,自身的腿部支撐力量不夠;最後放腿太慢,不能及時完成起跳動作;助跑最後兩步與起跳的轉換技術沒有掌握好。
糾正方法:多做短、中程助跑起跳的結合練習,改進起跳腳快速著地,擺動腿和擺臂的有力上擺、提肩、拔腰技術,提高助跑結合起跳的速度。
3、跳時制動大,減弱水平速度,做過桿動作時,身體壓桿
產生原因:倒數第二步身體重心下降太多,身體內傾不夠;起跳前身體後仰過大,起跳腳落地不夠積極,前伸太遠。
糾正方法:多做弧線助跑起跳的模仿練習。弧線助跑起跳後用頭觸高物,強調起跳要積極,上體要正直。
跳高流行的兩種方法
1、跨越式
跳高技術演變過程經歷了如下幾個階段:跨越式、剪式、滾式、俯卧式和背越式。不論哪一種跳躍方式都要經歷四個階段即助跑、起跳、騰空和落地。跨越式起跳角度是30--45度,起跳路線是直線,步點可以在起跳點開始反向助跑。跨越式跳高的起跳點在橫桿的外側30厘米處。助跑方向與橫桿成45度角。
先在橫桿中間外側30厘米左右地方確定起跳點,然後,跑7--8步用力起跳的那一點就是起跳點,然後跳幾次,如果起跳點太靠近,則將起跳點向後移動相應距離。
2、背越式
背越式的步點採用弧線助跑。先在橫桿中間外側30厘米左右地方確定起跳點,先向右走5步,為A點。然後再向右走6步為B點。再向前走7步為C點。從C-B-A助跑,C-B段為直線助跑,B-A為弧線助跑。經過反復背越式跳高是指背部朝向橫桿,身體各部分依次過桿的一種過桿技術。背越式跳高技術是由助跑、起跳、過桿和落地四個階段組成的。各階段彼此緊密相連、相互作用。
猜你喜歡:
1. 跳高訓練有哪些訓練途徑
2. 跳高怎麼訓練
3. 跨越式跳高技巧圖解
4. 練跳高的方法
5. 背越式跳高訓練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