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激發智障兒童在語文課堂中的
一、注重課堂氛圍,吸引學生注意力
對於智障孩子來說,眼睛能看到的事物都會感到很好奇和很新鮮,智障學生在平時的活動中表現出的好動和頑皮正是體現出了這一階段他們的基本特點。可是課本上的內容比較死板,材料也只是局面教材,建議在上課時,多利用新奇的課件或者輔助教具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老師如若選擇了較好的輔助教具,孩子們就會從原有的四處張望轉到老師展示的教具上來,也就成功地將孩子們的注意力集中起來了。筆者在低年級生活語文教學中,就選用了一些實物參與教學,比如在上《瓜果蔬菜》單元時,筆者根據上課內容把真的瓜果蔬菜拿進課堂,讓學生通過眼睛看,鼻子聞,小手摸,小嘴嘗等多種感官途徑來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從而引導學生學習。
二、常常鼓勵學生,正面引導學生的注意力
不論是正常學生還是智障學生,都喜歡聽到老師的表揚,得到老師的重視,但對於智障學生來說,他們對老師的表揚和重視更為敏感,別看智障孩子智力低、年齡小,他們懂得最起碼的好和壞,知道批評和表揚,所以,老師要對上課注意力集中的學生多多鼓勵和表揚,要語氣溫和地告訴注意力不集中的學生向那些學生學習,這樣一來,學生們對注意力有個評判標准了,他們自會在上課中集中注意力了。若有個別學生注意力不集中時,老師就表揚他附近聽課認真的學生,來激勵他迅速的集中注意力和認真的聽課。筆者的班上有個特別調皮的學生,經常在課堂上離開座位走動,不僅影響老師上課,也影響了其他學生聽課。老師怎麼說都不行,後來發現他對旁邊學生得的小紅花很感興趣,就鼓勵他上課如果能在座位上坐10分鍾,就獎勵一朵小紅花。慢慢地,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現在他能堅持整節課不離開座位。
三、變換教學方式,喚起學生注意力
由於智障學生注意力穩定性差,上課容易走神,走神之後又不容易拉回來,這時候就需要老師在課堂教學中變換教學的方式,以此來吸引智障學生的注意力。老師可以根據智障學生愛玩的特點,把教學內容設計成游戲的模式,或者創設情境,讓孩子們依照書本上的內容用表演的形式來表現出來,這樣不僅吸引了孩子們的注意力,激發了孩子們的自主學習能力,還活躍了課堂氣氛,從而讓智障學生真正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在上語文課《對不起》一課時,我讓學生分組進行表演,每組兩名學生,表演在不同情形下說「對不起和沒關系」,並播放相關內容的視頻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通過做游戲學習課文內容,智障學生非常感興趣。如此動靜結合,課堂教學氣氛濃厚,因此他們始終處於積極學習的狀態,較快地鞏固了所學知識。
四、講究語言藝術,調控學生注意力
語言是老師和學生交流最重要的方式,在課堂上,有些智障學生學習時不易控制課堂的紀律,注意力很難穩定,老師要特別注意教學的語言。有位名人曾經說過,語言不是蜜糖,但可以黏住東西,老師的語言不是蜜糖,但可以黏住學生的注意力,引導他們在知識的海洋中追求生活的真諦奮然前行。老師的語調高低和語速快慢、說話音量大小等都對智障學生有很大的吸引力。如果老師在講課期間說話生動有趣,口齒伶俐,並合理運用表情和動作,這就更能引起智障學生的注意力了。作為老師,必須重視自己教學語言的修養,讓自己的語言充滿吸引力,從而集中全班學生的注意力,更好地提高語文教學效果。
五、課堂教學生活化,激發學生注意力
智障學校的語文課程基本上都是比較貼近生活的。那麼在課堂上,課本上的內容就要盡量的還原於生活,還要比較貼近學生生活實際,把教學活動放到逼真的社會背景中,從而激發智障孩子們學習語文的興趣,引導孩子們在生活中學習,在學習中更好地學會生活。比如在學習《紅綠燈》一課時,筆者利用校園里的紅綠燈設施,實地進行教學,讓學生走一走人行橫道,從而學會「紅燈停,綠燈行」的交通規則。這種真實的生活體驗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進他們對知識的識記,而且有力地增強了刺激強度,加強學生的注意穩定性。
總之,優化語文課堂教學,努力為智障兒童營造一個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激發他們自主學習的興趣,將語文課堂打造成為一個充滿智慧、充滿歡樂的樂園,從而吸引智障兒童的注意力,給他們一個想像和創造的平台,將封閉的教室變得開放,促使他們的思維得以真正的啟迪和發展。只要我們採取科學的方法和態度,努力去嘗試,一定會有事半功倍的收獲。
⑵ 怎樣對語言障礙兒童進行語言能力的培養
對語言障礙兒童進行培養,不僅要在語言治療室中,更要在日常生活中進行,並根據兒童語言發展的正常規律循序漸進地進行教學。
對聲音異常兒童的培養,首先要讓孩子清楚地認識到自己的嗓音需要加以改變。可利用錄音磁帶幫助孩子發現自己的問題,使他們明白自己應該努力克服的是什麼,如說話語音太高會使聽者感到刺耳,語音太低則使聽的人聽不清楚,這樣,同學之間難以進行正常的交往。然後教給孩子正確的發音。對濫用嗓子的孩子,可以讓他離開使他濫用嗓子的環境。如有的孩子在游戲過程中喜歡大喊大叫,教師可讓他暫時停止游戲活動,告訴他按平常的聲音說話,矯正後再去玩。
對構音異常的孩子家長和教師需配合,讓孩子經常練習聽自己和別人的語言,練習發新的音,練習在社會性語言交往中使用語言。
對口吃兒童的培養,要求孩子學習有節奏地說話,去除口吃兒童對口吃的嚴重恐懼,給孩子一定的任務,如要他去打電話,到商店裡去買東西,向陌生人請教,鼓勵他多說話,而不是逃避。當口吃兒童對自己的行為變得輕松自如並能較流利地說話時,情況就會得到改善。其他還有行為療法,即當孩子表現出流暢性語言後,讓其運用到日常生活中去,並加以鞏固。當孩子害怕發哪個音時,教他們放鬆身體,這樣可以緩解孩子的緊張心理和恐懼行為,做得好則用積極的獎勵加以強化。
對失語症兒童應及早到醫院檢查。對伴隨性語言障礙,應首先矯治第一性的缺陷,然後進行語言訓練。如唇裂和齶裂兒童應先進行外科手術,縫補裂縫,然後進行語言訓練。對智力落後孩子要在提高智力的基礎上,進行語言訓練和語言功能訓練。
⑶ 如何對語言障礙孩子進行訓練
一、提供語言環境:兒童學說話,要有一個適宜的語言環境,為此,要為語言落後兒童創造聲音和語言的環境。成人應該常常說自己或寶寶正在做的或見到的事情(比如:「香蕉」、「吃香蕉」、「門」、「開門」,「坐」,「媽媽坐」等),多次重復後,同樣情境下,家長可以鼓勵孩子說,給機會讓孩子說話。
二、聽懂話:主要指能把實物和語音聯系起來。成人在日常生活中反復教孩子指認他身邊熟悉的人和物,如熟悉的人,吃的、玩的東西等,如提問「媽媽在哪?」,開始可以幫助他用手指,然後就要求他自己指。對語言的理解是語言發育的起點,必須先能聽懂話,才可能學說話,故這點是非常重要的。
二、對口型、模仿發音:開始時,由成人發音,鼓勵孩子模仿,只教一些稱謂發音,如爸爸、媽媽、奶奶、爺爺等,教時口型要做得誇張些,讓孩子對口型時看得清楚。對口型模仿模仿發音的訓練較枯燥,一般每次以5分鍾為度,中間可以穿插模仿動物的叫聲、汽車喇叭聲等,以維持兒童的興趣。
四、說話:兒童在聽懂一些話後才學說話,能比較熟練指認出來後,後面就鼓勵孩子自己說。如果兒童能較好的指認卡片後,就可以一個圖一個圖的教他說出相應的名稱,如指一物問「這是什麼?」馬上要兒童模仿,可以誘導他「這是----」要他將物的名稱表達出來,如能較好的說單個的單詞後,再開始模仿說片語,然後是短句,循序漸進。詞彙量是修建語言大廈的磚頭,故大量的詞彙量擴充在語言學習階段都是非常重要的功課。
⑷ 如何對腦癱孩子進行語言訓練
一、控制全身的異常動作
腦癱兒童因肌張力異常,所以身體動作,姿勢很難控制自如。強肌張力型腦癱兒童常因一些小動作而引起全身的動作異常,很難恰當的分離動作,例如他們在一開始練習發音時,常常會引起面部表情異常甚至回全身抽動,導致呼吸,發音受到影響,使聲音變的短促,模糊不清.低肌張力型腦癱兒童往往低著頭,彎著背,這樣他們的口腔無法充分的打開,胸腔也處於受壓迫的狀態,這樣就很難再談發音技巧了.因此腦癱兒童全身狀態能得到有效控制是語言訓練的前提和基礎。
為了有效地控制異常姿勢,必須從頭,頸,肩等大的運動肌體開始訓練,逐漸向下頜,口唇,舌等精細運動過渡。在進行訓練前,必須先消除腦癱兒童的心理不安,尤其是強肌張力型腦癱兒童,否則效果不明顯。
二、構音器官訓練
由於口腔肌張力異常和全身異常動作,使得腦癱兒童不能靈活的控制構音器官、口唇,舌等,嚴重影響發聲,因此應該特別加強構音器官的訓練.口腔動作的訓練,應從進食功能開始訓練,利用吃東西的方式來訓練腦癱兒童正確的吸吮,咀嚼和吞咽技巧,由此來增加對下頜、口唇、舌的控制能力.具體的方法如下:
l、呼吸訓練:吹羽毛,吹風車,吹玩具喇叭,吹哨子,吹氣球等。練習的器具要由小到大,由輕到重。
2、舌的訓練:利用兒童喜歡吃的棒棒糖,冰淇淋等,讓他們用舌頭添著吃,這樣可以訓練舌頭靈活伸縮,增加面部肌肉和舌的運動機能.同時教師還可以自編一些舌體操,以此來訓練學生。
3、吸吮訓練:先用粗短的管子吸盛在杯子里的並且是孩子愛喝的飲料,學生很容易吸到;然後再用細長的管子吸盛在瓶子里的飲料,使訓練難度逐漸加大。採用這樣的方法可以很快的使學生的呼吸能力加強。
4、咀嚼訓練:咀嚼動作需要口腔內所有的構音器官參與,這是訓練構音器官最原始的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可以給學生難嚼的食物練習,如紅薯條等。
三、發音訓練
進行發生訓練時要摒棄先練聲母、韻母再練詞語、句子的傳統方法,應先從擬聲詞和較常用的詞語入手,如爸爸,媽媽等。
在訓練時要有正確的姿勢,提供正常的肌張力,同時要使呼吸深而緩慢。先利用游戲或歌唱方式練習,使腦癱兒童能鬆弛神經,把肌張力調整的最佳狀態。發聲訓練最好從擬聲詞開始,因為擬聲詞有趣並且容易發音,選擇周圍環境中最常聽到的聲音來練習,如汽車聲,小狗叫聲等,再逐漸練習詞語,短語和句子.在練習句子時最好選擇歌詞較為簡單的兒童歌曲,使他們邊唱邊練,在歡樂的氛圍中愉快地練習。
四、語言溝通訓練
語言學習的最終目的就是為了溝通,提高腦癱兒童運用語言溝通的能力是語言訓練中最重要的也是最復雜的。需要做大量的准備工作,需要學校和家庭共同努力,要充分發揮家庭在腦癱兒童語言訓練中的重要作用。因為家庭是腦癱兒童生活的環境,是語言實踐的最佳訓練場所。家庭里的所有成員都可以參與這一訓練過程,不僅可以一對一的進行個別化教學,而且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但學校要給予家長必要的指導,具體的操作方法是: